一、普通语言学的产生——洪堡特语言学说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苏章海[1](2014)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三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三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巍[2](2016)在《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文中指出洪堡特和萨丕尔是人文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均由普通语言学研究和人类语言学研究共同构成,但其理论相通之时也有着各自的研究侧重点和方法论。人文主义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次归纳尝试,本身不是语言学的一个明确流派。人文主义语言学是以对人的研究和关怀为旨归,通过对人和语言的关系以及人类语言进行研究,得出语言的一般规律和人与语言的内在关系。洪堡特秉承的是将先验层面上的古典哲学思辨思维加诸具体语言的研究之上,将人类语言学研究的结果作为例证,证明人的理念和精神力量对语言的决定作用,在对洪堡特的综述上,采用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纵贯论述的顺序,对其双数论、语言类型学、语言世界观等研究理论进行论述,以其田野调查法为佐证;萨丕尔旨在通过对人类语言的描写和分类,进行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进行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所得实证材料证明和修正其普通语言学结论及前人研究成果,在对萨丕尔的论述上,采用普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平行论述的方法,从语音规律、语言类型、语言的分析度和综合度等问题上对其普通语言学理论进行综述,从其对美洲语言的分类描写对其做人类语言学上的归纳。二者所开创的以人类学田野调查法研究语言学的思路为语言学和人类学贡献大量实证材料,对语言学的经验研究有极大裨益,也为日后语言学的科学化奠定实证根基。本文旨在从洪堡特和萨丕尔的研究成果入手,对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对其进行尝试归纳,重申人文主义语言学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杨元刚[3](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陈黎明[4](2002)在《略论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洪堡特有着异常深邃而丰富的语言学思想。他的语言学思想,历久弥新,日益受到语言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洪堡特的生平学术活动、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论述。
李葆嘉,邱雪玫[5](2013)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形成的群体模式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群体模式考察"现代语言学"形成过程的一个尝试。通过对洪堡特的人文语言学思想、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社会心理学、德国青年语法学派的心理语言观、辉特尼的语言符号约定论、博杜恩的心理-社会语言学,以及结构主义三大流派的溯源沿流,走出了罗宾斯等把索绪尔称为现代语言学"开创者"的个体创始模式,将索绪尔定位为以"整合"为主的语言哲学家或静态语言学的倡导者,这也符合索绪尔本人对自己的定位。
潘文国[6](2006)在《哲学语言学——振兴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文中指出本文重申了作者提出的“哲学语言学”概念,并指出哲学语言研究是振兴新世纪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这意味着:一、哲学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根本任务;二、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考察古往今来的语言学研究;三、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回顾中国语言学的借鉴和引进;四、中国的哲学语言学研究正面临着三重历史使命,即面对传统,我们承担着发掘、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使命;面对未来,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建设中国语言学的使命;面对世界,我们承担着与世界语言学者一起,共同建设比现在的普通语言学更具有“普遍性”的普通语言学的历史使命。
宋楠(NANCY WILMS)[7](2017)在《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81年德国语言学家、汉学家加布伦兹(自译名:甲柏连孜)的汉语语言学名着《汉文经纬》(又译《中国文言语法》),是西方语言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在普通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与乔治·加布伦兹有关的史实”,包括十九世纪西方语言学发展背景、十七到十九世纪西方汉学的兴起、独立与发展、加布伦兹家族史和乔治·加布伦兹的汉学之路等。第二章到第四章将《汉文经纬》一书分为“汉语基本面貌”、“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三个部分来研读,是对加布伦兹古汉语语法系统化的解析和研究。与现代汉语研究体系“语音、词汇、语法”的三分法不同,《汉文经纬》构建的古代汉语体系,是金字塔式的广义语法体系,三部分之间有层层递进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了加布伦兹的结构主义语法观和“语法即句法”的思想。最底层的“汉语基本面貌”,包括汉语的语音、文字和词源学,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的“音韵学”、“文字学”和“训诂学”。这一部分基本没有跳出西方历史语言学和中国小学的研究范畴,以继承当时西方汉学和中国古代小学对汉语的基本认知成果为主,但又不止于此。加布伦兹在探讨古代汉语“词”(字)的来源、基本意义、发展、与方言和其它亲属语言中同源词的关系基础上,逐步引出了汉语的构词法和词的分类原则,进而进入词序规则。这一部分虽然鲜有独创性的结论,但却是加布伦兹整个汉语语法研究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石。《汉文经纬》的句法系统,也即古代汉语的语法系统,被加布伦兹分为“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两个部分。两个系统是对汉语语法体系的两种不同观照角度,具有不同的任务、目的和方法。按照加布伦兹的结构主义语法思想,“从言语到语言”的分析系统是从说话人角度,阐述汉语的语言表象,这其中主要包括确立汉语语法关系的两种手段:词序规则和虚词。而“从语言到言语”的综合系统,则是从听话人的角度,指出一种语言拥有哪些语法手段来完成表达。在对词的句法形成机制、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语法结构分析中,将词序(语序)和虚词(连词)以不同的视角再次呈现在语法关系中。同时他将“语言精神”作为汉语表达论的基础,以“心理主语”等独特的语法理论解释汉语的逆序,采用转换替代等新颖的分析方法,展示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印证了他关于“语言是一种有机生成系统”的观点。即使仅从描述语言学的平面语法分析角度看,这部《汉文经纬》也称得上西方汉语语法研究的巅峰之作。比起晚它十七年的《马氏文通》,《汉文经纬》对汉语的词类、词序规则和虚词的语法功能都有更细致、更全面的功能性描述,更加接近今天广为接受的汉语语法理论。在他的汉语句法系统中,加布伦兹开创性地引入了“句子成分”(Satzteil,Satzgeliederung)、“心理主语”(psychologisches Subject)等概念,阐释了汉语中词类的双重分类标准、“助词”(即“虚词”)、词序规则、复合词结构方式、主谓语序、逆序与省略、人称代词的“格”、动词的语法范畴、复合句从句转换等论述,这些都与19世纪中国小学的语言学观点迥异。然而他认为,所有这些关于语音、词汇和词序规则的描述,只是汉语的“表层结构”,是建立汉语句法综合系统的基石。在加布伦兹看来,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语法本质的两个方面。汉语的深层结构,即如何选择准确的表达方式,对于汉语这种拥有丰富同义词、近义词、语法手段简单、缺少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尤其重要。通过对《汉文经纬》全书的解读分析,可以弄清各个章节之间层层递进的关系,完整展现加布伦兹的语法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构建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正如加布伦兹在《汉文经纬》序言中所说,汉语语法体系是一座构造精妙的大厦,从层层拆解下的碎片里,可以窥见构造整座大厦的基石。在以分析系统为“经”、综合系统为“纬”的引导下,读者可以登堂入室,深入理解汉语的深层结构,从而达到借助汉语独特的“语言精神”自由表达的境界。加布伦兹将一种类型的语言首次划分为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两个语法系统,打破了欧洲传统的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研究范畴的局限,他的“语言精神说”也开创了语言类型学历史上共时语言学的新视角。《汉文经纬》运用两个系统“从言语到语言”和“从语言到言语”阐释语法结构的方法,也影响了其后的叶斯柏森以及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于中国语法思想发展史来说,《汉文经纬》贯穿全书的“句本位”思想和综合系统中所反映出的“表达论”,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了加布伦兹在西方和在中国的历史影响。加布伦兹作为语言类型学创始人,是一位从历时语言学向共时语言学、从描述语言学向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型时期的重要普通语言学家。通过对加布伦兹汉学研究背景和普通语言学思想的剖析,论文尝试找出这些因素对《汉文经纬》语法体系和语法思想形成的影响,在对比西方早期和中国近现代汉语语言学着作的基础上,发掘出《汉文经纬》对中外同时期汉语语法思想的突破和超越。在结语部分,笔者提出了对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的一点新思考:西方语言学发展到加布伦兹,开始脱离历史比较语言学和传统语法,转向共时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法研究,而马建忠等对西洋语法的模仿和继承,是建立在加布伦兹所摒弃的传统印欧语法之上的;相对于加布伦兹所代表的汉语语法理论,近代中国语法学的开端不是对西方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的继承,而是世界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小小“断层”。断层也出现在西方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以汉语语言本体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家越来越少了,汉学开始转向对中国社会、人文、经济的研究。论文在介绍《汉文经纬》的成书过程、分析全书结构和语法思想过程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中外语言学界一直不甚明晰的问题:1.《汉文经纬》是否与西方早期汉语读本一样,是一本学习汉语的教科书?2.《汉文经纬》是否套用西方语法分析汉语?套用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西方语法?3.加布伦兹在普通语言学发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他的语言学思想是如何通过《汉文经纬》表现出来的?4.马建忠等中国近代语法学家的研究,是对于加布伦兹时期西方汉语语法思想的继承吗?
姚小平[8](2000)在《再读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编后》文中研究表明威廉·冯·洪堡特的语言学着作 ,我国学界最熟悉的是《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1 836年 ,商务中译本 1 997/ 1 999年 )。但在撰着此书之前 ,洪堡特已写有多篇论文。对于了解洪堡特的前期思想 ,以及完整地把握洪堡特的语言哲学 ,这些论文极为重要。已付梓的《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 ,收有洪氏写于 1 795— 1 82 9年间的论作 1 3篇 ;洪堡特语言学理论作品的汉译 ,至此大体已告完成
于全有[9](2008)在《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 ——从传统语言本质论到层次语言本质论》文中提出语言本质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包括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符号学等众学科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本问题研究的艰深性、艰涩性与复杂性等影响,目前学术界对本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出现了以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语言本体论等为代表的诸多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本文通过对传统语言本质论演进历程的总体考察,以及对其中的几种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本质论的重点考察,肯定了有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探讨语言本质问题所应遵循的逻辑起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思维方式在语言本质观建构中的基础地位。文章最后一部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与实践思维方式及其有关理论,对语言本质进行了新的、有层次性的整体性重构,并在对已往的“语言”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论析的基础上,以本文所重新构建的新的语言本质观为基础,对“语言”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位,认为语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
陶健敏[10](2007)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普遍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在引进西方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深入探讨汉语本质特点和教学规律,力求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方面,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式。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努力方向,也说明了教学研究现状的不足。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法理论的发展。对最佳教学方法的追求成为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在这宏观的目标下面也包含着具体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唯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马首是瞻的被动发展局面,因此需要在理论建构上正确处理西方二语教学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本质特点及其教学规律。我们主张将这两个问题以“教学法体系”为平台加以整合,将洪堡特的语言对比思想延伸到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中,从历时和共时的两个维度着重探讨它们在语言教学理论建构上的特点,特别是在关涉诸多教学要素的教学法原则以及教学过程安排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中的理论创新动力不足、语言本位观的错位和教学方法扭曲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在借鉴吸收西方二语教学理论的同时,对历时教学传统缺乏批判性地借鉴和继承。因此,我们建设性地主张,借鉴“后方法时代”教学理论,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这为建构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教学与学习规律的理论框架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如何在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汉语教学本体的独特性,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从中析出两条主线:即如何正确评判对外汉语教学已有的理论建构,以及如何认识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特性。我们提出应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并简略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提出解决上述两个基本课题,应借助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思想,在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框架中,发掘并整理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对外汉语教学思想和手段。并为之划定了对比的范围、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也探讨了本研究可能具备的意义。第二章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这一章是教学法体系研究的文献综述。针对中西方教学法理论中术语混淆以及译语不对称等问题,在教学法体系构建中加以辨析。提出以“教学法原则”为核心的“教学法体系”概念,分析评价中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所作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教学法体系的立体建构模式,向内分析教学法原则的核心作用及其内在建构,向外探讨教学法体系如何衔接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其他层面,论证教学法体系所具有的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的特性。第三章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和对比构建这一章主要探讨语言观的概念及其哲学基础,提出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途径:语言观影响教学法原则中基本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进而决定教学组织,影响语言教学方法择选。特别是通过对比几种典型的语言观,强调语言世界观是对语言本质的最真切的反映,而且突出它对于教学法体系对比的意义:首先,语言世界观为对比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对比视角;同时,以汉语为例,语言世界观可以重释第二语言教学的语言本体特点。语言世界观强调语言特点背后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特性,能够真实体现目的语的特点和内容,进而完善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第四章“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这一章首先回顾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概述两者的宏观教学性质。在构拟的“教学法体系”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对比,从而总结出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各自具有的鲜明特点和不同性质。在本章中,我们还通过专题研究,重点分析了元末明初的对外汉语教材《老乞大》所隐含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方法。第五章“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在本章中,基于基础教学理论的共性,我们认为汉英语的二语教学均先后建构了“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和“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但是两者在体系外在模式构成和内部的历时建构上均呈现出诸多不同,我们也在教学法体系框架中,从语言观到“教学方法设计”中的“教学法原则”和“教学方法过程”,进行详细的分层对比,重点突出标志理论建构的不同体系“教学法原则”的差异。第六章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本章基于上文对比结果,从具体的教学法原则形成及教学理论建构轨迹两方面总结两种语言教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特征,并试图从中西民族传统思维的深度诠释两者间的差异和独特性。本章还针对以“结构”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作了分析和反思,提出“字本位”理论与应用既有助于反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本体的真实特点,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建构的古今传承。本章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可归结为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中所存在的历史传承危机。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本章分析了以Kumaravadivelu为代表所提出的“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它通过反思传统方法,倡导对教师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回归,主张构建一个“由下至上”,适应具体教学情景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以此为理论基础,我们结合“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及其存在的问题,主张超越传统教学法体系的视阈,构建一个以教师自主教学为原则的、富有个性化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并初步构拟了相应的体系构建模式。
二、普通语言学的产生——洪堡特语言学说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语言学的产生——洪堡特语言学说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与对比语言学史研究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从元语言系统演变的角度研究对比语言学学科史 |
1.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和元语言系统的界定 |
1.3.1 元语言 |
1.3.2 语言学元语言 |
1.3.3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其系统 |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建构 |
1.4.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 |
1.4.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构建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空间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研究 |
2.1.1 西方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2.1.2 中国学者关于对比语言学史的论述 |
第二节 本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指导性参考文献 |
2.2.2 基础性参考文献 |
2.2.3 辅助性参考文献 |
2.2.4 外围性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对比语言学学科历史发展的分期 |
2.3.1 潘文国、谭慧敏的对比语言学发展历史分期 |
2.3.2 —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
第三章 对比语言学的创始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初建(1820-1955)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洪堡特首创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3.2.1 对比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奠基:语言世界观 |
3.2.2 “对比语言学”学科的创始 |
3.2.3 对比语言学的雏形: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马氏文通》与中国对比语言学的肇始 |
3.3.1 19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
3.3.2 比较与比附:《马氏文通》及其元语言系统 |
第四节 20世纪初西方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进 |
3.4.1 语言学研究中心和研究方向的转移 |
3.4.2 叶斯柏森的语法哲学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3.4.3 沃尔夫的语言相关性原理及其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 |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1900—1955) |
3.5.1 20世纪初中国的语言研究概况 |
3.5.2 对比视角下中国第一部普通语言学着作 |
3.5.3 比较与求同:普世语言观关照下的语言比较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4 在语言对比中认识汉语:西方学者对汉语特点的论述 |
3.5.5 对比与求异:普通语言学观照下的语言对比研究及其元语言系统 |
3.5.6 “一边倒”与语言对比研究的单一化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3.6.1 西方的对比语言学 |
3.6.2 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 |
3.6.3 关于本期中西对比语言学的对比 |
3.6.4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几个被忽视或消解的问题 |
第四章 对比语言学的转向和衰落及其元语言系统的演变(1956-1976)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重大转向:《跨文化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 |
4.2.1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比较 |
4.2.2 拉多的“跨文化语言学”元语言系统及其学科框架 |
第三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衰退:《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 |
4.3.1 《语言结构对比》的理论诉求与理论依据 |
4.3.2 《语言结构对比》的元语言系统及对比框架 |
第四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外汉对比研究 |
4.4.1 汉外对比研究的衰退与中止 |
4.4.2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火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比语言学的复苏及其元语言系统的重建(1977-1989) |
第一节 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复苏:走向宏观和理论建构 |
5.2.1 走向宏观的对比语言学及其元语言系统 |
5.2.2 重视自身理论建设的开始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变化 |
5.2.3 对比篇章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汉外对比的普及与对比语言学学科意识的觉醒 |
5.3.1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 |
5.3.2 对比研究与汉语语法研究 |
5.3.3 汉英对比的成果检阅 |
5.3.4 中国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与繁荣及其元语言系统的完善(1990—) |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和对比语言学发展概述 |
第二节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 |
6.2.1 对比语言学视野的拓展和范围的扩大 |
6.2.2 西方对比语言学的的跨文化视域 |
6.2.3 西方对比语言学新的里程碑:从结构到功能 |
6.2.4 第四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三节 中国对比语言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与快速发展(1990—2000) |
6.3.1 中国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新起点 |
6.3.2 中国对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及其元语言系统 |
6.3.3 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 |
6.3.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四节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新发展及其元语言系统(2001—) |
6.4.1 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
6.4.2 中国对比语言学旳快速发展及研究视角与理论的多样化 |
6.4.3 21世纪初中国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 |
第五节 对比研究视角下的汉语语言学研究——字本位汉语理论探索 |
6.5.1 探索·结合·发现:字本位汉语理论与汉语语法体系 |
6.5.2 继承·借鉴·建构: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体系 |
6.5.3 分歧·争鸣·对话:汉语独特性的理论探讨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与学科发展的总趋势 |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定义的变化与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 |
第二节 求同·求异·求和:对比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 |
7.2.1 对比语言学历史发展中语言观的兴替 |
7.2.2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述要 |
7.2.3 对比语言学发展的“合”与“和” |
第三节 余论 |
附录Ⅰ 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不同时期元语言系统对照简表 |
附录Ⅱ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理论背景 |
1.3.2 研究方法 |
2 人文主义语言学的流派界定和理论概述 |
2.1 理论旨归层面上的人文性 |
2.1.1 思辨哲学的理论继承 |
2.1.2 人类学与社会学影响下的问题选取 |
2.1.3 心理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与批判 |
2.2 研究维度的人文性 |
2.2.1 人类自身语言能力的研究 |
2.2.2 自然环境与社会习得层面上的语言研究 |
3 洪堡特的语言主张及研究方法 |
3.1 洪堡特理论提出概述 |
3.2 洪堡特语言学研究的维度概述 |
3.2.1 普通语言学方法与准则 |
3.2.2 以汉语为例的语法形式探讨 |
3.2.3 语言的民族特性 |
3.2.4 语言与文字结构 |
3.2.5 普遍语言研究 |
3.2.6 普通语言学范式:以南太平洋诸岛为例、论卡维语 |
3.2.7 语言和思维 |
3.2.8 历史视域下的语言分异 |
3.3 康德哲学和欧洲人种志学论域下的语言世界观和德国浪漫主义 |
4 萨丕尔的语言学主张及研究方法 |
4.1 萨丕尔理论提出背景 |
4.2 萨丕尔普通语言学研究的维度概述 |
4.2.1 语言的概念和成分 |
4.2.2 语言接触与交流 |
4.2.3 语音和语音规律 |
4.2.4 语言结构类型和历史沿流 |
4.2.5 语言与文化和种族 |
4.3 萨丕尔人类语言学研究维度概述 |
5 人文主义语言学探讨 |
5.1 人类语言学方面 |
5.2 普通语言学方面 |
5.3 人文主义语言学发展趋势及教科书模糊性问题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现代语言学理论形成的群体模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逐层考察模式和群体考察模式 |
三、德国洪堡特的人文语言学思想 |
四、德国民族心理学和法国社会学 |
五、德国青年语法学派的心理语言观 |
六、美国辉特尼的语言符号约定论 |
七、波-俄博杜恩的心理社会语言学 |
八、结构主义三大流派的各自来源 |
九、结语 |
(6)哲学语言学——振兴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根本任务 |
二、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考察古往今来的语言学研究 |
三、以哲学语言学的精神回顾中国语言学的借鉴和引进 |
四、哲学语言学——振兴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 |
(7)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与加布伦兹有关的史实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早期欧洲语言学的发展背景 |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
二、语言类型学和民族学的发展 |
三、汉学从神学和东方学中的分离与兴起 |
第二节 加布伦兹的学术历程 |
一、加布伦兹父子的汉学渊源 |
二、转入汉学专业研究之路 |
三、莱比锡大学时期与《汉文经纬》的诞生 |
四、柏林大学时期与《语言学》的问世 |
第二章 《汉文经纬》对汉语基本面貌的认知 |
第一节 《汉文经纬》概貌 |
一、版本和成书体系 |
二、加布伦兹的汉语历史分期 |
三、语料的选择及其来源 |
第二节 《汉文经纬》的语音学研究 |
一、汉语语音的构成 |
二、中古音韵系统及其发展演变 |
三、汉语语音和外语语音之间的转译 |
第三节 《汉文经纬》的方言研究 |
一、汉语方言的分区 |
二、汉语方言音韵表 |
三、汉语的域外传播与方言变异 |
第四节 《汉文经纬》的文字学研究 |
一、汉字构成原理 |
二、汉语辞书及其编写体例 |
第五节 《汉文经纬》语音、文字和词源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汉文经纬》的分析系统 |
第一节 《汉文经纬》的词类研究 |
一、加布伦兹关于古汉语词类的“虚实” |
二、加布伦兹划分实词词类的双重标准 |
三、加布伦兹的词类标准与中国现代语法比较 |
第二节 《汉文经纬》的词序规则和语法关系的确立 |
一、“动词”与“静词”的结构方式 |
二、加布伦兹的“格”、马建忠的“次”和黎锦熙的“位” |
第三节 《汉文经纬》的虚词研究 |
一、加布伦兹的“助词”系统 |
二、加布伦兹与马建忠词类系统的区别 |
第四章 《汉文经纬》的综合系统 |
第一节 加布伦兹构词法与句法的关系 |
一、“语法即句法” |
二、词的句法形成机制 |
三、“句子成分”的引入和功能性扩展 |
第二节 古代汉语简单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
一、主谓常式结构和动词中心词 |
二、非动词谓语和汉语的情态表达 |
三、主谓结构的逆序与“心理主语” |
四、主谓结构的功能性扩展 |
五、主谓结构的省略与空语 |
第三节 古代汉语复合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
一、主从复合句 |
二、并从复合句 |
三、加布伦兹的复句系统与中国现代语法的复句 |
第五章 加布伦兹普通语言学思想与《汉文经纬》 |
第一节 加布伦兹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贡献 |
一、语言类型学的创始人 |
二、从历时语言学到共时语言学的开拓者 |
第二节 加布伦兹语法思想在《汉文经纬》中的体现 |
一、加布伦兹汉语观的形成及其与同时代学者的差异 |
二、《汉文经纬》分析系统与综合系统的关系 |
三、汉语的“有机系统”说 |
四、加布伦兹的“语言精神”说 |
第三节 加布伦兹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 |
一、语言分析与研究的方法 |
二、《汉文经纬》研究的局限性 |
第六章 《汉文经纬》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汉文经纬》在西方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地位 |
一、《汉文经纬》对西方早期汉语语言学着作的继承与发展 |
二、加布伦兹学说在西方的传承 |
三、《汉文经纬》与对外汉语教学法 |
第二节 《汉文经纬》对中国汉语语法思想发展史的影响 |
一、《汉文经纬》的“句本位”思想 |
二、《汉文经纬》的“表达论” |
结语 对东西方汉语语法思想发展轨迹的一点思考 |
附录 |
一、《汉文经纬》德文原版目录索引 |
二、《汉文经纬》专名和术语德汉对照表 |
三、加布伦兹《语言学》节选(论文作者自译) |
四、加布伦兹汉语研究主要着述(按编年排列) |
五、加布伦兹家族史料馆馆藏史料影印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 ——从传统语言本质论到层次语言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语言本质的内涵及对语言本质问题研究的意义 |
1.1 语言本质的涵义 |
1.1.1 语言 |
1.1.2 本质 |
1.1.3 语言本质 |
1.2 语言本质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1 语言本质问题研究现状概说 |
1.2.2 语言本质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2章 解构:传统语言本质论批判 |
2.1 传统语言本质论的演进历程 |
2.1.1 前语言学时期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探索 |
2.1.2 语言学时期人类有关语言本质问题的探索 |
2.2 几种主要的传统语言本质论批判 |
2.2.1 语言工具论之语言本质观批判 |
2.2.2 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批判 |
2.2.3 语言本体论之语言本质观批判 |
第3章 回归:探讨语言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 |
3.1 语言本质与语言现象相统一 |
3.1.1 语言本质与语言现象的关系 |
3.1.2 语言本质研究中的本质与现象背离问题 |
3.2 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统一 |
3.2.1 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关系 |
3.2.2 语言本质研究中的形式与意义背离问题 |
3.3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基础地位 |
3.3.1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本质 |
3.3.2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本质观建构中的基础地位 |
第4章 重构:层次语言本质论 |
4.1 语言本质的层次性构建 |
4.1.1 语言的底层本质 |
4.1.2 语言的一般本质 |
4.1.3 语言的特殊本质 |
4.2 层次语言本质论下的“语言”概念的重新定位 |
4.2.1 传统“语言”概念论析 |
4.2.2 “语言”概念的重新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语言定义百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转向 |
1.2 对外汉语教学法理论建构反思 |
1.2.1 "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构想 |
1.2.2 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理论构建的前期探索 |
1.2.3 辩证认识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的影响 |
1.2.4 教学法体系对比: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工作 |
1.3 研究目标、论文框架、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框架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学法体系:教学理论实践化、教学实践理论化 |
2.1 教学法体系与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 |
2.1.1 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确立 |
2.1.2 语言教学学科理论体系及教学法的地位 |
2.2 教学法、教学法流派、教学方法论和教学法体系概念辨析 |
2.2.1 "教学方法"的发端 |
2.2.2 教学法及其体系化建构倾向 |
2.2.3 教学法体系及其建构评述 |
2.3 教学法体系立体建构 |
2.3.1 教学法体系的立体框架 |
2.3.2 "教学设计"的体系 |
2.4 构建以教学法体系为核心的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对比构建 |
3.1 语言观及其影响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 |
3.1.1 语言观概念及其哲学性 |
3.1.2 影响语言学理论的几种典型语言观 |
3.1.3 语言观影响第二语言教学法原则的双路径 |
3.2 语言世界观与汉英语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 |
3.2.1 语言世界观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 |
3.2.2 语言世界观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前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 |
4.1 "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确定 |
4.1.1 "前教学法体系阶段"的时段划界 |
4.1.2 教学法体系的历史相承 |
4.2 汉英语对外教学的历史起源 |
4.2.1 两个相关的问题 |
4.2.2 汉语对外教学的起源 |
4.2.3 英语对外教学的起源 |
4.3 "前教学法体系阶段"汉英语对外教学总体发展 |
4.3.1 16-17世纪:历史上汉英语对外教学发展的分水岭 |
4.3.2 宏观历史背景下汉英语对外教学的性质差异 |
4.4 "轴心时代"中西语言观与古英语"教学法原则" |
4.5 古代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原则"对比 |
4.5.1 古代汉语对外教学 |
4.5.2 古代英语对外教学 |
4.5.3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古代汉语对外教学 |
4.5.4 "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师生互动"的古代英语对外教学 |
4.6.古代汉英语"教学方法和过程"对比 |
4.6.1 古代汉语对外教学的三个阶段及主要方法 |
4.6.2 汉语的后期口语教学思想和方法——《老乞大》口语教材编写特色研究 |
4.6.3 不列颠罗马化时代到早期基督教拉丁语的教学方法 |
4.6.4 英语对外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学法体系阶段"对比 |
5.1 教学法体系和对比阶段划分 |
5.1.1 "教学法体系阶段"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背景 |
5.1.2 西方第二语言教学法归类和教学法体系 |
5.1.3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和两大教学法体系 |
5.1.4 教学法体系对比层次的划分 |
5.2 "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 |
5.2.1 基础理论影响下的教学法体系的模式和特点对比 |
5.2.2 "结构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 |
5.3 "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对比 |
5.3.1 基础理论和汉英教学法体系的模式构成和特点对比 |
5.3.2 "功能主义"教学法体系的教学方法设计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教学法体系的教学理论建构和教学本体再思考 |
6.1 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的特点与民族传统思维 |
6.1.1 汉英语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的总体特点 |
6.1.2 汉英语二语教学理论建构特点和汉英民族思维 |
6.2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地位、性质和语法"本位论"思考 |
6.2.1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 |
6.2.2 对外汉语教学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 |
6.2.3 从本位理论对传统教学语法系统的反思 |
6.2.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字本位"理论的应用探索 |
6.3 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理论建构的历史传承危机 |
本章小结 |
代结语:"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 |
1."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方法观 |
2."方法时代"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
3."后方法时代"思想借鉴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建构模式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普通语言学的产生——洪堡特语言学说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2]洪堡特与萨丕尔语言学的人文性 ——兼论人文主义语言学[D]. 杨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3]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4]略论洪堡特的语言学思想[J]. 陈黎明.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 [5]现代语言学理论形成的群体模式考察[J]. 李葆嘉,邱雪玫.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3(03)
- [6]哲学语言学——振兴中国语言学的首要之务[J]. 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 [7]加布伦兹及其《汉文经纬》研究[D]. 宋楠(NANCY WILMS). 南京大学, 2017(09)
- [8]再读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编后[J]. 姚小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06)
- [9]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 ——从传统语言本质论到层次语言本质论[D]. 于全有. 吉林大学, 2008(07)
- [10]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 陶健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