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三同步”,加快开发区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平,刘生胜[1](2018)在《中国生态补偿40年:政策演进与理论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生态补偿已走过40年历程,本文以生态补偿的外部性内部化理论为基础,从生态补偿的中央政策梳理入手,考察中国生态补偿的内涵与政策体系的演化。发现中国生态补偿的目标、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措施和补偿体制机制都呈现出不断改进的特征,大致分为生态补偿的初设阶段、形成阶段和完善阶段。初设阶段的生态补偿在个别重点领域取得显着成效,但就中国生态补偿体系而言,还不是独立的、严格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形成阶段的特征是已建立起生态补偿重点领域的补偿体制,相关补偿政策以科学定义的生态补偿为依据,建立起与环境保护政策相区别的生态补偿政策架构。完善阶段的生态补偿已覆盖生态系统的所有重要领域,提升了生态补偿的目标,描绘出生态补偿的整体框架和完善现有生态补偿的综合改革设想。
广州市人民政府[2](2016)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穗府[201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已经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3月16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节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第二节认识新常态新特征第三节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第四节精准发力重点突破
林立勇[3](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秦绪娜[4](2011)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多数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压力之下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省目照市(地级市)为个案,运用一般政府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府行为取向进行纵横双向分析。首先,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日照市政府行为取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到1988年的日照县时期,县政府重经济轻环境;1989年到1998年的建市十年间,市政府重经济兼顾环境;1999年至今,市政府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次,横向分析了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取向。研究发现,1999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一方面依托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了相对协调,但另一方面,作为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沿海欠发达地区,日照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仍未脱离重化工业的老路,通过引进一些重化工业大项目发展地方经济,导致某些环境指标恶化,产生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各行其道的两张皮现象。地方政府上述行为背后的动因何在?本文试从内外因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在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因素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与取舍,这是内因。现实中,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利益的高度相关性,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其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由GDP为核心的干部晋升考核机制、财政分权体制及监督制约机制构成的制度导向因素、同级政府间的竞争因素和辖区内微观主体的制约因素共同构成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条件,它们作为客观环境因素激励和约束着地方政府行为的范围和边界。上述内外双重因素共同决定了特定时空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取向:经济发展优先于环境保护。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因素的剖析,本文认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力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并将制度的激励性与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地方政府利益导向机制,以优化地方政府行为。具体制度安排包括:一是完善干部晋升考核体制,做到考核体系由经济指标为主向公共服务指标为主转变,由对上负责为主向对下负责为主转变;二是改革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作出合理划分和配置;三是构建经济与环境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关部门由分割封闭式管理模式向综合协调管理模式转变;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以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元参与机制。
马春雷[5](2011)在《新疆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疆在国家战略全局、核心利益中的特殊重要性,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战略部署,突出强调了新疆发展和稳定的特殊重要地位、特殊重要意义和新疆肩负的特殊重要任务。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祖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推动新疆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新疆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在推进新时期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战略中作用十分重大。本文通过对新疆屯垦历史的回顾,特别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沿革的总结,在新疆面临的新时期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格局中,分析新疆地方与兵团在发展融合经济方面的实践成果,在全面总结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必须建立区域统筹发展协调机制,按照产业、城市体系及流域统一规划、管理,避免因行政归属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和各类纷争问题、重复建设与相互制约的矛盾。按照“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和兼并企业,以多元化产权的股份制企业形式参与新疆优势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出口基地建设、中转集散地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使地方与兵团的优势资本和人才融入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中去。同时结合对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十二师共建兵地合作区案例的深入分析,集中阐述了建设地方与兵团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基本思路。提出以合作区为突破口和关键布局,打破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加快推进合作范围与深度,重点探索区域融合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增强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区域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公共服务、区域土地资源管理、法制型效能型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在此基础上,统筹好各方面关系,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居则居;进一步发展壮大兵团,促进地方与兵团融合,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市带团场、带乡村的新机制,全面提高这一特殊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缩小与内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使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朱静[6](2014)在《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研究 ——以浦东新区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共产党意识到在开发区加大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开发区党建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开发区的兴起而逐步发展的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浦东新区的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试点,承载着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按照“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的工作思路,使党的工作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紧跟着浦东开发开放的不断推进,不断涌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集聚的各个开发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新课题和新挑战。在开发区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扩大工作覆盖是新形势下稳固党的执政地位,拓展党执政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构建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正是基于对基层党建的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方式和新路径。本文基于对文献的回顾和个案的分析,从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角度,理出一条开发区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之路,总结其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区党建工作的前景乃至为我们的基层党建的将来发展补充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本文的内容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是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理论创新等等;第二部分: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形成的背景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化党建这个命题在开发区治理中的主要问题、联动特征等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浦东新区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主要是论述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开发区党建联动的形式、特征等;第四部分: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的完善过程,对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的主体对接、载体设计、环节衔接、绩效评价等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阐述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的价值意义。
中共泰州市委办公室 研究室 顾维中朱莹 薛明生 潘晓健[7](2008)在《看靖江人如何解放思想闯关攻坚》文中提出5年前,靖江与江阴跨江合作,在全省率先拉开了沿江开发的大幕,被誉为“精明人士的开明和高明之举”。如今,这个全省两岸联动开发的排头兵发展得怎么样,沿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新亮点,他们在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他们采取哪些新举措来破解难题、创新前进,
田豆豆[8](2019)在《互联网时代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法院在互联网时代的舆情应对工作,即法院应该如何在网络信息社会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应对网络舆情,如何在司法过程中通过自身功能和机制应对网络舆情,不断提高队伍的舆情应对能力,综合提升人民法院的舆情管理能力,为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支持,保证人民法院在公众心中良好的形象。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加强舆情监测,做好危机信息的研判。本章从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在分析当下现有的舆情监测方法上,提出法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筛选、归因、决策、干预机制,探究法院适用的网络舆情研判方法。第二章,发布准确信息,完善快速响应机制。本章从典型案例中总结法院在应对舆情过程中,如何统筹决策层、操作层两头,落实好事实调查、信息发布、上下沟通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发布的主动性、准确性、动态性和有效性,形成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第三章,回应质询议题,加强以案释法。本章指出回应质询议题的具体要求,分析如何回应议题,防止舆情进一步升级恶化,探讨如何加强“以案释法”力度,拓展“以案释法”的传播渠道,构建“以案释法”的长效机制,让典型案例成为全民法治公开课。第四章,设置传播议程,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本章分析法院在舆情应对工作中,如何恰当的设置议程和正确的引导舆论,如何借助媒体传播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为法院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五章,加强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监督。本章分析如何做好司法公开工作,全面落实司法工作,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公开内容建设,改进司法公开平台建设,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减少因司法公开工作不到位而引发舆情。第六章,强化民意互动,加强沟通联系。本章分析法院在舆情应对工作中如何做好民意互动工作,提出法院应当畅通、吸纳、疏导、顺应民意,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用性,消除信息屏障,增进理解和信任,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第七章,加强依法审理,警惕连锁反应。本章提出法院应对舆情要加强依法审理,明确关键环节、重要节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坚持依法公正办案,确保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防止因违反法律规定或法定程序而授人以柄,引发炒作、攻击的舆情,防止恶意误导言论,影响法院公正司法。第八章,加强社会面管控,遵循司法规律。本章提出法院应对舆情时,在案件可能引发的网络舆情和网上事态研判的基础上,要与当地公安部门、同级党委政法委协调制定社会面管控方案,分析如何落实有关部门责任分工,如何与外宣、外事等部门同步制定境外人员管控和舆情处置工作预案,防止舆情进一步升级。第九章,本章对互联网时代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常态机制进行了总结,即应端正良好的心态,把握正确的原则以及遵循既定的规律。
高万库[9](2019)在《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工程建设在建设水平和总体数量上都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凸显,多次发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视,也揭示了我国基层质量监督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阐述从我国质量监督的发展,质量监督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与改革,分析了质量监督的原则、方式和特点。从质量监督机制的建立环境、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为我国质量监督的发展特点提供理论依据。引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存在的质量监督特点进行深入剖析,从各参与质量监督主体单位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我国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Y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通过该区域例证分析,揭示了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增速放缓的冲击下,施工、监理、建设等工程参建单位均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情况,导致建筑市场秩序出现了暂时的紊乱。质量监督体系在结构调整期,也存在诸如制约机制的缺失,社会监督机构的缺位,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等缺陷,而监督机构由于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基层监督机构人员少,任务重等因素,制约着质量监督执法的有效开展。因此在以后的监管过程中应推动建筑市场产业化、监督执法样板化,强化监管执法,逐步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通过信息技术、建立信用体系、借用社会力量等措施,逐步完善监管体系,从明确监督机构的法律定位、约束监管人员、提升执行能力等方面,转变监督机构的工作作风,强化执法效力,完成质量监督机构的转型。本文对建筑行业的产业化,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社会力量的采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建筑工人产业化,执法人员的合理化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对今后的质量监督机构改革与执法人员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陈光[10](2011)在《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新的区域发展规划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增强了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内聚力。区域发展离不开立法与法律。学者们非常重视区域合作与发展过程中有关立法和法律问题的研究,尤其就该如何满足区域合作与发展所需法制这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多地思考和探讨。区域立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被提出来的。本文同样以区域立法为题,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规范分析等方法,并借助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对构成区域立法的关键要素——协调机制,进行了系统地构建和研究。期望通过这一努力,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区域立法实践广泛开展并走向深入,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系统而有效的法制保障。包括导论在内,文章共有六大部分内容。其中,导论部分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区域立法和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分别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展开,就一国范围而言,许多国家都曾经或正在采取区域性发展战略或模式,我国也不例外。区域合作与发展所需法制的供给应主要靠区域立法来实现。本文将区域立法定位为一种区域内地方合作立法的模式。而若要保障这一模式下的区域立法有效开展,需要借助于相应的立法协调机制。但是,究竟该建立哪些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以及该如何建立等,国内很少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也缺乏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做好相关研究,对于建立和完善区域立法理论,推动区域立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为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基础理论阐述,以及对区域立法实践进行考察思考。在研究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之前,首先应该对“区域”和“区域立法”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区域”进行了三次界定,并设置了两个标准:经济标准和法律标准。区域立法的具体含义是指特定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基于区域性事务管理或服务的法律需求,所进行的合作立法。区域立法包括四个要素:立法主体、立法权、立法程序和立法协调机制。如何从理论上回答区域立法何以可能,是研究区域立法和建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文章分析指出,在满足区域发展法制需求方面,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产生自现行立法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立法或可担此重任。区域立法的实质是地方治理权的合作,而这一合作能够成行可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予以证立。当然,区域立法在当前还面临着许多制度问题,如缺乏合法性依据、与现行立法体制的融合,以及地方立法权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任何立法都离不开协调。我国《立法法》中设置了许多关于立法协调的条款,由此也形成了基本的立法协调机制体系。区域立法兼有立法和合作双重属性,协调更是必不可少。区域立法协调包括立法主体的协调、立法文本内容的协调、立法程序的协调、立法体系的协调,以及立法与现实和发展需要的协调等内容。区域立法协调也要通过相应的协调机制来实现。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构建,既要以《立法法》等所规定的立法协调机制为基础,又要兼顾区域立法的特点,尤其要注重对立法合作的协调。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完善与否同区域立法实践状况直接相关。区域立法在我国尚处于实践探索中,尴尬与希望并存。构建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一方面要借鉴现有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有关理论和制度问题。第二章重点考察了欧盟立法和美国区域合作中的有关协调经验。欧盟立法在此主要指的是由欧盟立法机构进行的立法,亦称二级立法或派生立法。欧盟立法中的协调机制主要有权限界分机制、磋商机制、调解机制、有差别的表决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等。由于立法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在区域政策或法律的制定方面,我们无法通过与我国区域立法所采取的立法模式相比照的方式获得有关经验,但美国在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和有效的协调机制,如政府间契约和区域委员会等,这些都可以为区域立法协调所借鉴。对欧盟立法和美国区域合作协调经验的借鉴包括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其中,可借鉴的理念包括权力让渡和共享理念、契约理念,以及协调的制度化理念。对于我国的区域立法协调而言,权力让渡与共享理念至少应该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各地方立法机关在进行立法合作时,愿意在哪些领域及多大程度上实现立法权区域内共享;二是在构建和运行有关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时,社会组织或有关社会主体在其中出于怎样的地位,将会发挥多大的作用。契约理念内含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和平等原则,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制度借鉴方面,除了一些具体的协调机制外,本文重点探讨了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问题。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基本职能是协调区域立法或从事与区域立法协调有关的工作,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门针对区域立法活动的协调;二是承载某些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运作;三是与区域立法有关的其他协调工作。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针对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各自的工作内容或任务,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体系。文章中不仅指出了有关协调机制对于区域立法的协调意义所在,还就各项机制如何操作或运作从制度上予以明确设置。具体而言,围绕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或任务,文章认为,可以通过省(市)际协议、区域立法规划和区域立法起草论证这样三种机制,来协调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的有关活动。其中,省(市)际协议的签订,可以为区域立法提供方针指导,明确立法调整的对象或内容。签订省(市)际协议需要经过发出合作意向、达成合意、拟定协议草案等步骤。区域立法中的省(市)际协议存在制度缺陷,需要加以改进。通过区域立法规划,将某些区域立法项目提上正式的立法日程,在真正迈出区域立法活动第一步的同时,也协调了区域立法活动自身、区域立法理论与实践之间、区域立法同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立法规划的编制,文章从编制主体、依据和内容,以及基本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区域立法起草论证指向区域立法规划中所确定的立法项目的起草时机和条件,通过论证,可以很好地为接下来的区域立法起草活动等提供决策依据。区域立法确立阶段需要协调的对象或内容较多,包括立法主体、文本内容和立法程序三个方面的协调。为此,文章分别针对区域立法主体行为、文本内容和立法程序设置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其中,区域立法联席会议、立法调解和公众参与这三种机制用于协调区域立法职权主体之间,以及职权主体与参与主体之间的行为关系。而委托起草、利益共享与补偿、民间规范认可和文本预先审查这四种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立法文本内容的确定。用来协调区域立法程序的机制则包括同步提案或送审机制、表决期限机制和协商加入机制等。在有针对性地构建相关机制,指出其所能发挥的协调意义及其实施步骤的同时,文章还对其中的部分协调机制——区域立法联席会议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理论或实践现状进行了反思。区域立法活动如果顺利完成,其结果是生成相应的区域性法文件,具体表现为区域性法规和区域性规章两种法律形式。区域性法文件实施过程也即区域立法进入完善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立法可能会由于立法主体自身的原因,或者立法适用者的原因,或者区域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变化的原因等,而出现立法冲突、立法空白或相关条款含义不明,以及立法同区域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过分脱节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借助相应的协调机制予以协调。文章就其中的区域立法冲突解决机制、立法解释机制,以及区域立法后评估机制进行了探讨。冲突解决机制具体又包括效力位阶原则、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适用原则等内容,其协调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体系性协调和现实性协调。区域立法解释又可分为释义型解释和寻据型解释,它在协调区域立法文本体系及与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立法在实施一段时间后,立法主体应该及时地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作出评估回应——修改、补充、解释或废止等。可见,区域立法后评估是协调区域立法主体在立法完善阶段的行为,以及增进区域立法同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之间协调性的重要机制。实际上,本文对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系统构建与研究,不仅着眼于每项机制的内容、协调意义及其操作步骤,也为我国今后区域立法的开展与实施提供了一种相对细致、可行的制度框架,这可能是本文最主要的理论贡献。
二、实行“三同步”,加快开发区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行“三同步”,加快开发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生态补偿40年:政策演进与理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始阶段 (1978—2004年) :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
(一) 生态补偿是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 生态补偿的标志性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 |
二、形成阶段 (2005—2011年) :以“受益者补偿”为指导原则 |
(一) 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
(二) 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 |
(三) 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形成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制度 |
(五) 探索建立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三、完善阶段 (2012年以来)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一) 健全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二) 建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三)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四)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
(五) 生态补偿的效果与生态补偿深化改革设计 |
(3)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
2.2.1 上海浦东新区 |
2.2.2 天津滨海新区 |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
2.5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
3.4 小结 |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
4.4 小结 |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
5.6 小结 |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
6.2.1 申请报批阶段 |
6.2.2 总规制定阶段 |
6.2.3 控规制定阶段 |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
6.5 小结 |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 |
1.2.3 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1.2.4 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
1.2.5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 个案概况 |
1.5.1 日照市概况 |
1.5.2 选择日照市作为研究个案的说明 |
1.5.3 资料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方政府概念界定 |
2.1.1 政府 |
2.1.2 地方政府 |
2.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释义 |
2.2.1 协调发展 |
2.2.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
2.3 一般政府行为理论 |
2.3.1 政府职能 |
2.3.2 政府行为内涵及特征 |
2.3.3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2.4 其它相关理论 |
2.4.1 公共选择理论 |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改革开放以来日照经济与环境历史变迁及政府行为分析 |
3.1 重经济轻环保时期(1978-1988) |
3.1.1 宏观背景分析 |
3.1.2 日照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及政府行为 |
3.2 重经济兼顾环境时期(1989-1998) |
3.2.1 宏观背景分析 |
3.2.2 重经济兼顾环境:日照市政府的行为选择 |
3.2.3 日照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由县到市的转折) |
3.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1999— ) |
3.3.1 宏观背景分析 |
3.3.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 |
3.3.3 日照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 |
4.1 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主导性 |
4.1.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4.1.2 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悖论 |
4.2 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行为 |
4.2.1 发展战略定位:依托港口优势,推动跨越式发展 |
4.2.2 发展战略重点:突出工业带动,加快工业化进程 |
4.2.3 发展举措案例:地方政府主导招商引资 |
4.3 日照市经济发展状况 |
4.3.1 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
4.3.2 蓝色经济:日照市的特色经济与主导经济 |
4.3.3 日照经济后发展困境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环境变迁中的政府行为选择 |
5.1 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5.1.1 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属性 |
5.1.2 环境问题、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 |
5.1.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 |
5.2 日照市政府环境规制行为 |
5.2.1 “生态建市”规划战略 |
5.2.2 “堵、疏、建”三结合举措 |
5.2.3 日照市政府环境规制行为评价 |
5.3 日照市生态环境变迁及现状分析 |
5.3.1 生态环境变迁 |
5.3.2 日照城市绿色名片 |
5.3.3 日照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日照市政府的努力与困境 |
6.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日照市政府的努力 |
6.1.1 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
6.1.2 发展战略: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 |
6.1.3 发展举措一:构筑具有本市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 |
6.1.4 发展举措二: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
6.2 循环经济发展的“日照模式” |
6.2.1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6.2.2 相关配套发展措施 |
6.2.3 “点、线、面”整体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6.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日照市政府的困境 |
6.3.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制约与困境 |
6.3.2 日照市政府的矛盾选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张皮 |
6.4 经济与环境发展状况 |
6.4.1 1999-2010 年日照经济与环境关系演变 |
6.4.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 |
6.5 本章小结 |
7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形成机理分析 |
7.1 根本因素:地方政府的利益权衡与取舍 |
7.1.1 地方政府利益 |
7.1.2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 |
7.2 主导因素:中央政府的制度导向 |
7.2.1 制度及“制度—行为”分析 |
7.2.2 干部晋升考核机制 |
7.2.3 财政分权体制 |
7.2.4 其他制度因素 |
7.3 其他影响因素 |
7.3.1 同级政府间竞争 |
7.3.2 辖区内微观主体的制约 |
7.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环境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变化与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新疆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创新与预期成果 |
第一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新疆屯垦戍边的发展历史 |
一、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 |
三、元清时期 |
四、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第二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及基本建制 |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设立 |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本建制 |
第三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历程 |
一、设立至建制撤销时期(1954年10月—1981年底) |
二、恢复重建及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2000年以前) |
三、21世纪改革开放及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期(2000年以后) |
第二章 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是新疆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 |
第一节 兵团对新疆发展稳定的重要作用 |
一、新疆在国家利益中的战略地位 |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作用 |
第二节 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必要性 |
一、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必要性 |
二、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重要经济意义 |
第三节 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发展的回顾 |
一、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发展的历程 |
二、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理论依据及潜力分析 |
一、理论依据 |
二、潜力分析 |
第二节 发展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的基本思路 |
一、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的指导思想 |
二、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的目标任务 |
三、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的原则 |
第三节 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的重点领域及主要措施 |
一、新疆地方与兵团发展融合经济的重点领域 |
二、促进新疆地方与兵团融合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合作区发展情况 |
一、开发区概况 |
二、合作区建设发展概况 |
三、合作区给双方带来的收益 |
第二节 深入合作的障碍因素及解决路径 |
一、障碍因素 |
二、解决路径 |
第三节 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想 |
一、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意义 |
二、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指导思想 |
三、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目标 |
四、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点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已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研究 ——以浦东新区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理论价值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简要评论 |
1.3 概念界定 |
1.3.1 开发区治理 |
1.3.2 开发区党建 |
1.3.3 区域化党建 |
1.3.4 党建联动机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形成的背景分析 |
2.1 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命题 |
2.1.1 党建工作在开发区治理中的挑战 |
2.1.2 区域化党建的提出和实践 |
2.1.3 浦东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形成的背景 |
2.2 区域化党建在开发区治理中的实现机制 |
2.2.1 区域化党建的特征 |
2.2.2 党建联动机制的提出和实践 |
2.3 党建联动机制的特征和存在问题 |
2.3.1 党建联动机制的主要特征 |
2.3.2 党建联动机制的存在问题 |
第3章 浦东新区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3.1 上海综合保税区:与驻港驻区单位的联动 |
3.1.1 成立联席会议探索区域化党建新的组织形式 |
3.1.2 培育亮点打造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模式 |
3.1.3 提升能级构筑“三港三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
3.2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群团组织的联动 |
3.2.1 整合资源,形成区域化党建联动的工作机制 |
3.2.2 基层党组织和企业工会组织工作联动机制 |
3.2.3 党建带团建联动机制 |
3.3 张江高科技园区:与区域内街镇联动 |
3.3.1 打造区域统筹新理念 |
3.3.2 构建区域共治的新架构 |
3.3.3 完善区域化共建联建的新机制 |
3.4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城的区域党建 |
3.4.1 强化工作理念,解决“为何做”的问题 |
3.4.2 完善工作网络,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
3.4.3 加强分类指导,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 |
第4章 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的完善 |
4.1 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的主体对接 |
4.1.1 组织联合 |
4.1.2 机制联建 |
4.1.3 活动联动 |
4.2 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的载体设计 |
4.2.1 项目的共同运作 |
4.2.2 双向服务的深化 |
4.2.3 区域网络的共享 |
4.3 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的环节衔接 |
4.3.1 三级统筹 |
4.3.2 三力联合 |
4.4 开发区区域化党建联动的绩效评估 |
4.4.1 成效评估 |
4.4.2 评估方法 |
第5章 结语: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在开发区治理中的价值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时代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目前法院舆情应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章架构 |
一、加强舆情监测,做好舆情信息的研判 |
(一)舆情监测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舆情监测手段 |
(三)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 |
二、发布准确信息,完善快速响应机制 |
(一)信息发布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尽早发布信息,抢抓事件的第一落点 |
(三)积极主动发布,争当事件第一定义者 |
(四)准确信息发布,避免次生舆情 |
(五)动态发布信息,紧跟事态发展 |
三、回应质询议题,加强以案释法 |
(一)回应质询议题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回应质询的要求:及时直接真诚联动 |
(三)巧借舆情回应,加强以案释法 |
四、设置传播议程,掌握话语主导权 |
(一)设置传播议程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通过表态来设置议程 |
(三)通过审判进展来设置议程 |
(四)通过处置来设置议程 |
(五)通过制度来设置议程 |
五、强化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
(一)司法公开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司法公开的方式 |
六、强化民意互动,加强沟通联系 |
(一)民意互动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倾听民意 |
(三)吸纳民意 |
(四)疏导民意 |
七、加强依法审理,警惕连锁反应 |
(一)依法审理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警惕小事(案)件引发连锁反应 |
(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
(四)坚持依法审判原则 |
八、加强社会面管控,遵循司法规律 |
(一)社会面管控对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
(二)坚持源头化解原则 |
(三)坚持分工负责原则 |
(四)坚持协调配合原则 |
九、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1.3.2 质量监督管理研究综述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简介及影响监督效果的因素分析 |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简介 |
2.1.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含义、原则、方式和特点 |
2.1.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沿革 |
2.2 各参与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2.2.1 建设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2 施工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3 监理单位影响因素分析 |
2.2.4 社会质量检测机构影响因素分析 |
2.2.5 政府监督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缺陷对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的影响 |
2.3.1 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2.3.2 诚信机制缺失影响质量监督的公正性 |
2.3.3 监管机构不健全和制度不完善 |
3 Y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
3.1 Y开发区简介 |
3.1.1 Y开发区基本情况 |
3.1.2 Y开发区质量监督机构组织框架 |
3.2 Y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发展状况 |
3.2.1 Y开发区质量监督机构初建背景 |
3.2.2 初建时期的监督机制 |
3.2.3 监督机构建立前后的行业管理有效性对比 |
3.2.4 监督机构的建立对建筑市场的积极作用 |
3.3 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情况调查 |
3.3.1 国有企业实施的工程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2 工业厂房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3 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3.3.4 房产开发项目的质量监督情况 |
4 Y开发区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不利环境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
4.1.1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建筑市场的冲击 |
4.1.2 施工企业中存在的竞争情况分析 |
4.1.3 监理企业中存在的竞争情况分析 |
4.1.4 建设单位的法制意识不强 |
4.2 监督体系部分环节失灵 |
4.2.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制存在弊端 |
4.2.2 未重视人民群众的监督 |
4.2.3 缺少有效的市场制约机制 |
4.3 基层监督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 |
4.3.1 质量监督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
4.3.2 基层质量监督部门责权不对等 |
4.3.3 质量监管流于形式 |
5 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
5.1 适应市场形势,规范建设主体行为 |
5.1.1 转变产业结构,推动行业产业化 |
5.1.2 实现监督样板化,明确各主体单位责任 |
5.1.3 强化监管,逐步规范市场行为 |
5.2 补齐短板,健全监督体系 |
5.2.1 借助社会技术力量填补监管空白 |
5.2.2 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多元化监督管理 |
5.2.3 利用信用体系形成制约机制 |
5.3 强化执法,实现质监部门自身转变 |
5.3.1. 精确定位,确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性质 |
5.3.2 适度监督,丰富监管手段 |
5.3.3 依法监管,达成实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思考 |
第一节 区域立法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
一、区域的类型及界定 |
二、区域立法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
三、区域立法得以实现的理论分析 |
四、区域立法所面临的制度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二节 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涵义 |
一、立法协调机制的含义与种类 |
二、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界定 |
三、区域立法协调的机制与机构之争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立法实践中的协调机制及思考 |
一、尴尬与希望并存的区域立法实践 |
二、区域立法实践中的协调机制及其问题 |
三、建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章 欧盟立法与美国区域合作协调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欧盟立法及其协调机制 |
一、欧盟的法律渊源或法律形式 |
二、欧盟的立法机构与立法程序 |
三、欧盟立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
第二节 美国区域合作及其协调机制 |
一、美国的区域划分与区域开发法制供给 |
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参与的区域合作 |
三、促进区域政府间合作的三种协调机制 |
第三节 经验借鉴:理念与制度 |
一、借鉴的可能性 |
二、理念借鉴 |
三、制度借鉴:区域立法协调委员会的设立与运行 |
第三章 区域立法准备阶段的协调 |
第一节 省(市)际协议 |
一、区域立法中的省(市)际协议 |
二、省(市)际协议的协调意义 |
三、省(市)际协议的制度缺陷及完善 |
第二节 区域立法规划 |
一、怎样理解区域立法规划 |
二、区域立法规划的协调意义 |
三、区域立法规划的编制 |
第三节 区域立法起草论证 |
一、立法论证与区域立法起草论证 |
二、区域立法起草论证的实施 |
三、区域立法起草论证的协调意义 |
第四章 区域立法确立阶段的协调 |
第一节 协调区域立法主体行为的机制 |
一、区域立法联席会议 |
二、区域立法调解 |
三、公众参与机制 |
第二节 协调区域立法文本内容的机制 |
一、委托起草 |
二、利益共享与补偿 |
三、民间规范认可机制 |
四、文本预先审查 |
第三节 协调区域立法程序的机制 |
一、同步提案或送审 |
二、表决期限机制 |
三、协商加入机制 |
第五章 区域立法完善阶段的协调 |
第一节 冲突解决机制 |
一、区域立法冲突及其成因 |
二、冲突解决机制的内容 |
三、冲突解决机制的协调意义 |
第二节 区域立法解释 |
一、区域立法解释的制度基础 |
二、区域立法解释的协调意义 |
三、区域立法解释的步骤 |
第三节 区域立法后评估 |
一、立法评估制度背景下的区域立法后评估 |
二、区域立法后评估的实施 |
三、区域立法后评估的协调意义 |
参考文献 |
谢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实行“三同步”,加快开发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生态补偿40年:政策演进与理论逻辑[J]. 李国平,刘生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 [3]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 [4]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以日照为个案[D]. 秦绪娜. 浙江大学, 2011(10)
- [5]新疆兵地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发展为例[D]. 马春雷.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6]开发区治理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联动机制研究 ——以浦东新区开发区为例[D]. 朱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7]看靖江人如何解放思想闯关攻坚[N]. 中共泰州市委办公室 研究室 顾维中朱莹 薛明生 潘晓健. 泰州日报, 2008
- [8]互联网时代法院舆情应对工作研究[D]. 田豆豆.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基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Y国家级开发区为例[D]. 高万库.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D]. 陈光. 山东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