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伪装成革命的“四人帮”

揭开伪装成革命的“四人帮”

一、剥掉“四人帮”伪装革命的画皮(论文文献综述)

梁忠华[1](2016)在《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批林批孔”运动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既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九?一三”事件爆发,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文革”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许多人开始质疑“文化大革命”。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着手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加之毛泽东对儒法思想看法的转变和毛泽东阶级斗争思想的存在和发展等历史原因,以及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等现实原因,“批林批孔”运动最终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临沂是革命老区,其“批林批孔”运动既有全国共同的特点,也有自己的特色。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经历了由上而下的三个阶段,即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山东省政府的动员、指导和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临沂人民从总体上来说是很不积极的,但迫于“文革”带来的压力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他们就消极应对。在多重压力之下,临沂人民采取了多种形式,来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如召开大中小型会议和批判会、编写批林批孔材料、树立典型、举办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展览馆、建立图书馆、举办政治夜校、编写诗歌民歌、办报纸等。同时,为推动“批林批孔”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临沂人民还结合临沂地区实际,采用了多种方法。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临沂人民主要围绕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林彪及其集团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文化大革命”、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儒家传统思想等内容展开了批判,并在临沂地区树立了张学山这一批判典型。“批林批孔”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批林批孔”运动也能在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方面,引起我们的反思。

王岩森[2](2015)在《暴风雨中:1957年7—12月中国杂文编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各地报刊随之刊发大量反击"右派"的文章,许多工厂、机关、学校、民主党派纷纷举行座谈会揭发和批判"右派"分子的言论,大规模反"右派"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知识分子集中的文艺界、新闻出版界、学术界成为运动的"重灾区",由此,大批杂文作者被打为"右派",大量杂文作品被批为"毒草",更为严重的是,杂文这一文体成为政治批判的"利器",由"批判的武器"一变而为"武器的批判"。

吴志军[3](2012)在《从“极右”到“极左”:“四人帮”性质的确认》文中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界和思想理论界对"四人帮"性质的认识和确认经历了从"极右"到"极左"的显着转变。正如思想史的转换大都表现为鲜明的渐进性而非突变性一样,对"四人帮"性质的定位也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认识过程。目前党史学界对这一转变的具体历程大都语焉不详。本文拟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梳理与解读,重构并诠释这一拨乱反正时期重要的思想史事件,尤其关注知识分子在此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展现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迁大潮中的意义与价值。

高淑玲[4](2012)在《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翻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胜利。然而,马克思主义并不源于中国。自清朝晚期以来,中国人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阅读经过翻译以后而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本。正是由于这些经过翻译后再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影响,才促使一大批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有志于改变中国命运的仁人志士,在五四运动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引入、翻译及其介绍并与中国先进分子相结合,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浪潮中,那些“寻找中国出路”的先进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在中国的不断翻译与出版,对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劳动大众了解、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着作的翻译与出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发挥了无法估量的理论前驱作用。本文正是从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这个源初的视域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历史进程中经典着作的推动作用。从翻译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与接受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在中国的经由翻译介绍的各种版本及其错综复杂的工作过程。特别是那些摘译、节译和转译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从对等词的选择和思想准确性的把握等角度,来考察与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本文认为,充分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翻译介绍过程中的历史契机和具体环节,非常重要和必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翻译的过程中,理论本身的学术价值是翻译工作者通常所首要关注的,其重要意义在于强调它在社会政治层面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指导作用。本土化的政治议题与社会实践、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未来发展趋势,都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翻译的政治性开始得到重视和关注,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翻译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的基本视角。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昏睡中觉醒的过程。自梁启超开始到孙中山时期再到后来的毛泽东时代,先哲们都多次谈到民众的“觉悟”和“觉醒”问题。在这个觉醒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文本翻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经过翻译后被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固有的语言、心理、思想也经历了历史性的洗礼。翻译自身的场域内本身就充满了激烈的争斗、妥协和协作。在特殊的情形下,翻译是一种改写、也是一种创新,是对原着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修改、润色和解读,以使其符合不同时期中国社会实际的需要。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语言学双方面的影响,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翻译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符合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语言形态,以便更易于大多数读者理解、接受和具体的实践运用。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之所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但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也与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密不可分。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和不同时期的国情含有与马克思主义相似或相近的先天因素,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势必会改变自己的形式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相适应,从而在中国植根,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标志着人类历史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始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以它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为人类解放事业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它的崇高精神和宏大的理论构架,不仅对近代以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从部分翻译到全文翻译,从开始翻译成文言文到后来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从起初的在地下传播到后期的公开出版发行;从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到在全国工农大众中广泛传播;从一开始的仅仅被翻译为汉语到如今的被翻译成多种民族文字;从伪装本、手抄本到纪念版和珍藏版,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史过程。正是因为这本伟大的理论巨着,对中国社会的百年变革起到了重大的理论引导作用。五四运动前后,《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分析和解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问题的思想利器,通过翻译传播到中国。对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先生翻译而传入中国,它的中文全译本的最初翻译、出版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变革历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峥嵘岁月里,《共产党宣言》始终绽放着绚丽的光彩,它的精辟理论在今天仍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都是不断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运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对《共产党宣言》以及其它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中基本原理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翻译过程的研究,并以《共产党宣言》为例说明正确的翻译马克思主义文本,准确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原理,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念马克思主义的真经,而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经正是从翻译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开始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翻译成“中国话”,这正是本文工作的全部意义。

谷学峰[5](2011)在《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国史学领域曾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所谓“史学革命”运动,这场“史学革命”给中国史学的发展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还直接左右了其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史学的发展走向。本文通过对这场“史学革命”的考察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探求史学与政治的微妙关系,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政治、文化、经济体制建立,中国史学也面临着转型,即由现代多元史学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转型,也就是说新中国要建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及文化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这一大背景下,随着当时政治形势的发展,1958年“大跃进”时期,史学领域出现了“史学革命”运动。“史学革命”,是对以批判资产阶级史学、建立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人民史体系为中心的一系列运动的总称,其内容涵盖史学界的“厚今薄古”大讨论,对所谓“资产阶级”史学及史学家的批判,“打破王朝体系”,“构建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人民史体系”,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写史、编教材活动,史学的“大跃进”等等。这场“史学革命”运动以“厚今薄古”大讨论为其开端,在“拔白旗、插红旗”运动中达到高潮,由于“史学革命”本身所主张观点的不合理性,随着“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结束而渐趋衰弱。“史学革命”中的一些荒唐做法,引起了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学家的反对与批评,不过,“史学革命”的影响却难以彻底清除。随着1966年前后阶级斗争形势的高涨,“史学革命”的提法被套用,以吴晗、翦伯赞为首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几乎都遭到了政治批判,甚至有些历史学家为此付出了生命。从本质上来说,“史学革命”不是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学革命。1958年的“史学革命”并没有展现学术正常发展进步的一面。它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而是对其进行的公式化、简单化和教条化的理解运用,并且还否定了此前史学工作者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当时提出的“人民史体系”的史学编纂体系,是阶级斗争观点在史学研究中极端运用的体现,不能够反映整个中国历史的实际面貌。“史学革命”是社会变动与史学工作者思想认识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1958年“史学革命”实质上是当时各种政治运动在史学领域的综合反映。当时的国家开展的每一项政治运动可以说都直接冲击、影响着史学领域的工作。史学工作者思想认识的变化也推动着“史学革命”的开展,他们按各自的理解把阶级斗争观点运用到当时的史学研究之中,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来解决学术问题。可见,史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种相关性反映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与当时史学家的治学心态,也反映了史学变动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诠释密切相关。“史学革命”的要害在于把阶级斗争观点全面引入到史学领域,把政治标准作为区分资产阶级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标准。“史学革命”中,在“左”的政治路线的影响下,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斗争的观点逐渐上升到历史观的层面,并且脱离了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甚至被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显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解。“史学革命”给中国史学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史学的政治化倾向,从而使史学丧失了学术自身,走向了“文革”中的“影射史学”之绝境。“史学革命”提出了史学的批判、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但没有恰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史学革命”对史学遗产强调批判,缺乏继承,严重削弱或中断了一些优良的治史传统。民国史学有两大传统:一是注重史料;一是注重借鉴西方史学。建国后,这两大治史传统皆被严重削弱或中断,至少不再被视为治史的重要方面。“史学革命”展开了对所谓“资产阶级”史学家的错误批判,削弱了中国史学的研究力量,使一批学有专长且正值学术盛年的学者无法专注甚至一度中断了史学研究。这些都警示我们要做好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工作。“史学革命”提出了史学革新的问题,这一点容易被人所忽视。当时,“史学革命”中有人提出“打破王朝体系、建立人民史体系”的观点,这体现了当时史学面对现实政治需要作出的一种主动适应。虽然,这一观点因其不合理性遭到了批判。但是,它却带给我们一种马克思主义史学随时代发展而不断革新的问题意识。“史学革命”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来讲,虽然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如,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就在此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可以说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史学革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那就是要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正确处理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通过对“史学革命”的考察,我们看到了建国后中国史学发展的曲折一面,但是这并不是抹杀和无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更不能把中国史学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取消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重新迸发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能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存在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有些问题还需我们重新审视,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需要在结合中国史学传统与实践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文明及不同学科的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自身,发展自身,强化在中国学术领域中的主流地位,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赵艳来[6](2009)在《“揭批查”运动研究》文中认为关于“揭批查”运动问题的研究,学术界目前还处于薄弱状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两年多的时间发生的“揭批查”运动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理清这场运动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力求对这场运动的利弊得失和历史的局限性得出比较公允的认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揭批查”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必然性。“揭批查”运动的发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必然性。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共中央把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和清查其帮派体系作为各项工作的纲,目的是把被他们颠倒了的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从政治上、思想上清除他们的反革命路线的流毒和影响。按照中央部署,“揭批查”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反革命面目与丑恶历史”、“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揭批‘四人帮’的反动理论”。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一)》内容,并对揭批运动第一阶段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一阶段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基本上按照中央部署完成的,揭批得比较充分,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集中揭批“四人帮”对自身破坏的罪行,并把这些罪行都归结为“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具体表现。论文第三部分,介绍了《罪证(材料之二)》内容,并对揭批运动第二阶段发展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梳理第二阶段实际发展情况,得出结论是第二阶段实际揭批内容分三部分,“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反革命面目与丑恶历史”、“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揭批‘四人帮’的反动理论”。同时本部分对第二阶段实际揭批情况与中央部署出现差异的原因作出分析论述。论文第四部分,介绍《罪证(材料之三)》内容,并对第三阶段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得出结论是,第三阶段在从理论上揭批“四人帮”“反革命罪行”基础上,出现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得“揭批查”运动从揭批“四人帮”层面上升到哲学、理论的层面上来,这是“揭批查”运动取得的一大突破。论文第五部分,阐述了29个省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以及在清查工作中调整领导班子的情况。最后,论文根据“揭批查”运动的脉络发展情况分析,总结出自己的结论,认为“揭批查”运动作为是从“文革”结束过渡“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环节,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过渡时期的过渡特点。

白浩[7](2005)在《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批判对象之一,政治思潮的无政府主义已消沉,但无政府主义思想在思想启蒙与文学方面,影响长远。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起源于葛德文,其发展包括施蒂纳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蒲鲁东的无政府互助主义、巴枯宁的无政府集产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20世纪初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等多种形态。在60年代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潮再度崛起,尤以青年文化为主要载体,以1968年法国学生运动为标志。 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发展经历了天义派、新世纪派、师复主义等。五四时期,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既合作又论争,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爆发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大论争,无政府主义败下阵来。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等各种思想有着时分时合的复杂矛盾,故值得辨析。 无政府主义在反封建、破坏—创造哲学、个人本位主义基础上的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等方面体现出重要的的思想启蒙意义和影响。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并胜出对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的由自由主义向权威原则、由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向有重要意义。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以列宁的《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为纲领,对无政府主义因素进行批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中国化的落实。 在乌托邦空想性、对绝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追求、情感性等方面,无政府主义思想体现出的审美性与文学所天生具备的个性精神、浪漫色彩构成契合。 无政府主义精神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作家个体与文学主题两种途径得以展现。对于现代文学主题的影响主要是反封建主题、改造国民性主题、革命崇拜三方面。另外,现代主义的形式革命中的革命色彩同样存在,这种现代主义品质在新时期文学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文化无政府主义色彩更为鲜明,一是解构主义的消解中心、消解权威,一是转化为消费文学时的世俗乌托邦的全面体现。

胡尚元[8](2005)在《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文中指出建国后17年的意识形态领域有一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大批判运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对这一历史现象,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对文艺领域大批判的研究进行得最为深入,成果也最为丰富。比较而言,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少,至今尚无一本系统的研究专着,甚至相关的论文也不多见。 史学是建国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显学,“文化大革命”就是以史学领域的大批判为导火线而发动的。重建这一时期史学领域大批判的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无论对新世纪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新世纪的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 绪论包括研究对象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架构、撰述旨趣及创新之处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史学领域的武训批判。这场批判是建国后意识形态领域的第一场大批判,也是史学领域的第一场大批判。本章叙述了批判运动的三个阶段,重点考察了史学界的批判情况以及批判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消极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二章写史学领域的胡适批判。文章首先追溯了中共批判胡适思想的历史过程,认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然后从历史观的六个方面和方法论的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史学领域批判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探讨了这场批判运动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写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华岗是因为被诬陷为“反革命集团分子”而遭受批判的。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是以《人民日报》和《文史哲》为阵地,围绕着他的几部最重要的历史着作而展开的。批判内容涉及到华岗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本章再现了对华岗历史观批判的具体情况,并就华岗的治史理念、批判运动的影响和特点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说。 第四章考察反右派斗争中史学领域的大批判。文章首先回顾了史学界反右派斗争的概况,然后具体检视对雷海宗、向达和荣孟源的批判情况,最后就史学领域的具体情况谈了对“扩大化”问题的理解并探讨了这场批判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写1958年“史学革命”中的群众性大批判。文章首先概述了以大批判为主要内容的“史学革命”的情况,然后重点写了历史教学领域的大批判——“火烧教学”以及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陈寅恪和童书业的批判。最后对

俞海洛[9](2005)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是思想的家园,大学生是社会各种思潮的最早接触者,是思想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之一。研究大学生思想演变,对研究社会主流思想及其影响有其深刻意义。同时,研究大学生思想,摸清其中的发展规律,对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我们的社会长治久安、为今后的社会能向着我们的意愿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秉此总纲,言十五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共六部分构成。 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与本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建国后七年大学生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建国初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党、新制度疑惑、不了解,在经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锻炼后,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对新的社会制度逐渐认同。从1951年到1955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清理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和批判胡风文艺思想三次学术思想批判运动中,大学生开始接受无产阶级唯物主义观的洗礼,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组织领导了高等教育改革、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运动。通过这些举措,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较彻底的变化,逐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头脑,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召开,肯定了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第二章:阐述1956至1966年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年至1957年,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共产党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刻苦努力学习。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广大学生围绕着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问题,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反右高潮到来,大学生思想由最初的分化到调整认识,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右扩大化之后,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了“红”与“专”问题的讨论,树立了“要做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1958年,在总路线号召下,教育战线“大跃进”开始,大学生们参加了教育改革大辩论,他们向自己的老师挑战,自己制定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大炼钢铁,大办工厂等,渐渐地走上了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道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出于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应对及对国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担忧,又向高校提出了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广大学生在农村“四清”活动中接受了一次阶级斗争思想的洗礼。 第三章:讲述1966至1976十年中大学生思想的复杂变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在狂热的政治激情支使下,大学生们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被动地紧跟到自觉地行动,成了“文革”初期最激进的排头兵。他们执着于“造反有理”,在盲从中逐步丧失理性。文革中期,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种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之后,大学生们似乎认识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只是一片虚幻,他们已感到失落、对运动已感到疲倦,而“林彪事件”的突然出现,则更使大学生们一下子陷入困惑。之后进行的批林整风运动,提高了大学生对“左”倾错误危害性的认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到“文革”后期,大学生们逐渐清醒、理智,他们借悼念周恩来之际,向社会发出了觉醒的吼声。大学生们政治思想的觉悟,为正义

葛炎[10](1979)在《是要思想解放还是要思想禁锢?——评《学术论坛》的一篇文章》文中认为 《学术论坛》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刊登了题为《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署名文章(以下简称《指导》)。这篇文章,对一年多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运动形势的分析,对解放思想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的看法,对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的认识等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许多观点。这些问题关系到当前理论思想战线上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讨论,统一认识。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二、剥掉“四人帮”伪装革命的画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剥掉“四人帮”伪装革命的画皮(论文提纲范文)

(1)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
        3.“批林批孔”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
        4.“批林批孔”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5.“批林批孔”运动中民众的因应
        6.“批林批孔”运动的方式、内容
        7.“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
        8.“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原因
        1.“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2.“批林批孔”运动发生的现实原因——江青集团的推波助澜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宣传动员
        1.中共中央指示的下达及宣传
        2.山东省政府的动员和指导
        3.临沂市的宣传、动员与执行
    (二)临沂人民的“批林批孔”
        1.“批林批孔”是个新问题,怎么搞,心里没底
        2.民众对“批林批孔”存在抵触情绪
        3.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4.“批林批孔”运动中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出现了意见分歧
        5.“批林批孔”运动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倾向于优先生产
        6.运动中存在排除异己、公报私仇的现象
        7.临沂地区的“批林批孔”运动对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袁升平的批判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一) 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形式
        1.召开大中小型会议
        2.召开大中小型的批判会
        3.编写批林批孔材料
        4.树立学习和批判的典型
        5.搞好试点,以点带面
        6.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馆
        7.做好宣传发行工作
        8.举办政治夜校、学习班、骨干训练班和联户学习组
        9.编写批林批孔的诗歌、民歌或顺口溜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主要方法
        1.三对照,穿串批;专题学,专题批;反复学,反复批的方法
        2.成立两套领导班子
        3.传达中央通知与开展运动相结合的方法
        4.“学”、“摆”、“批”、“改”相结合的方法
        5.一学,二忆,三对照的方法
        6.“文化大革命”前后对比的方法
        7.培养并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8.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案例及特点
    (一)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内容
        1.批判林彪“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2.狠批林彪扼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潮
        3.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
        4.批判儒家的传统思想、经典语录和封建的旧风俗
        5.抓革命、促生产
    (二)临沂“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典型案例
    (三)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特点
        1.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2.破旧立新,移风易俗,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
        3.运动波及范围广
        4.始终坚持并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5.放手发动群众,号召全民参与
        6.为达到批判目的不惜扭曲学术事实,歪曲历史真相,曲解孔子经典语录的原意
        7.运动缺乏自主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8.临沂的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9.积极处理革命与生产的关系
五、临沂“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一)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政治专断愈演愈烈
    (二)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不良社会风气滋长,社会秩序更加混乱
    (四)临沂科教文卫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五)沂蒙精神受到冲击
六、对“批林批孔”运动的反思
    (一)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防止以偏概全
    (二)辩证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三)积极营造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
    (四)维护群众利益、获得群众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五)继续推进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
    (六)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从“极右”到“极左”:“四人帮”性质的确认(论文提纲范文)

(4)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翻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翻译机构与译者
        1.2.2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翻译学术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的选择
    1.4 创新点及其写作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和传播
    2.1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2.2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介绍
        2.2.1 “社会主义”信息在中国传递的萌始
        2.2.2 维新派和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2.3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与介绍
        2.3.1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共产党人
        2.3.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介绍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工作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和出版
    3.2 1966-1976年间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
    3.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出版
        3.3.1 进展显着的马克思主义着作文本编译工作
        3.3.2 马克思主义着作编译解读的模式评价
        3.3.3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编译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作用
        3.3.4 重新编译与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
        3.3.5 未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编译与出版的展望
    3.4 中国语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3.4.1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的文本翻译
        3.4.2 经典着作翻译的规定性
第四章 翻译马克思主义着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内涵
    4.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翻译
    4.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形式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话”
    5.1 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汉语翻译
    5.2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英译
        5.2.1 从“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来翻译
        5.2.2 从不同语境和内涵翻译“以人为本”
    5.3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英译
    5.4 马克思主义着作中表述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几个概念辨析
第六章 《共产党宣言》有关文本的研究
    6.1 《共产党宣言》的背景、名称及基本思想的论述
    6.2 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和学习态度解读
        6.2.1 怎样读马克思主义原着
        6.2.2 《宣言》里“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解读
        6.2.3 对《宣言》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观点的解读
        6.2.4 对《宣言》里“两个必然”的解读
        6.2.5 《共产党宣言》序言的解读
    6.3 有关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共产党宣言》进行的解读
第七章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与翻译
    7.1 《共产党宣言》的研究
    7.2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版本研究
    7.3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研究
    7.4 《共产党宣言》译本的翻译、传播和现今珍藏
        7.4.1 《共产党宣言》翻译的概况
        7.4.2 解放前《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情况
        7.4.3 《共产党宣言》在建国以后的翻译出版情况
    7.5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蓝本问题
        7.5.1 陈望道先生译本
        7.5.2 广饶的《共产党宣言》藏本
    7.6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
    7.7 《共产党宣言》部分关键词、句的译文选择
    7.8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几处疑似错误
    7.9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7.10 “消灭私有制”?“扬弃私有制”?
第八章 《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1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展理论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8.2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8.2.1 《共产党宣言》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8.2.2 《共产党宣言》与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8.2.3 《共产党宣言》与科学发展观
    8.3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8.4 《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要求及体现
    8.5 《共产党宣言》翻译的现实意义
        8.5.1 《共产党宣言》翻译的时代背景
        8.5.2 《共产党宣言》不断翻译的过程就是其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从"史学改造"到"史学革命"
    第一节 建国初期对"旧史学"的改造
    第二节 由"改造"向"革命"的转向
第二章 1958年的"史学革命"运动
    第一节 史学大跃进的发动
    第二节 史学研究目的及领域的变化:"厚今薄古"与"古为今用"
    第三节 对"旧史学"的否定:批判"资产阶级"史学
    第四节 新历史体系的构建:所谓的"人民史"的编纂
    第五节 撰史主体的变更:群众性写史活动
    第六节 全方位的史学"大跃进"
第三章 个案研究:"史学革命"在山东大学历史系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山大历史系
    第二节 由"厚古薄今"到"厚今薄古"的转变
    第三节 "拔白旗、插红旗"运动
    第四节 以学生为主体的编教材、写史活动
    第五节 响应号召、打破常规的"大跃进"
第四章 1958年后对"史学革命"的批评与纠正
    第一节 "史学革命"阵营的分化
    第二节 对"史学革命"的补偏救弊
第五章 "史学革命"的畸变与影响
    第一节 对历史主义的批判与史学的极端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政治对史学的强势介入
    第三节 史学界的全面"革命"
    第四节 "影射史学"的泛滥
结语
附录:1958年"史学革命"相关事件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揭批查”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一) 毛泽东逝世和党内高层政治危机
    (二) 粉碎“四人帮”
    (三) 清除“四人帮”余党和结束“文革”动乱
    (四) “文革”的恶果和“揭批查”运动的提出
二、“揭批查”运动第一阶段
    (一) 揭批“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一)》
    (二) “揭批查”运动第一阶段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 第一阶段的评价和认识
三、“揭批查”运动第二阶段
    (一) 揭批“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二)》
    (二) “揭批查”运动第二阶段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 第二阶段的评价和认识
四、“揭批查”运动第三阶段
    (一) 揭批“四人帮”《罪证(材料之三)》
    (二) “揭批查”运动第三阶段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 第三阶段的评价和认识
五、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
    (一) 清查工作中阻力较小的省份
    (二) 清查过程中“捂盖子”,过程较为波折的省份
    (三) 清查工作收尾较晚的省份
    (四) 对清查工作的认识和评价
六、“揭批查”运动的结束及评价
    (一) “揭批查”运动的结束
    (二) 对“揭批查”运动的几点认识
    (三) 对“揭批查”运动的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7)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无政府主义思想史略述
        (一) 溯源
        (二) 施蒂纳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
        (三) 蒲鲁东的无政府互助主义
        (四) 巴枯宁的无政府集产主义
        (五) 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
        (六) 当代无政府主义
    二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一) 天义派与新世纪派
        (二) 辛亥革命后的国内无政府主义:中国社会党与师复主义
        (三) 五四时期的国内无政府主义及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其它思潮
        (一) 无政府主义的废家族主义
        (二) 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
        (三) 无政府主义与民族主义
        (四) 无政府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文学
        (一) 无政府主义与思想启蒙
        1、五四前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启蒙意义
        2、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论争对“启蒙转向”的意义
        (二) 革命文艺政策与对无政府主义因素的清除
        (三) 无政府主义的审美性与文学的无政府主义性
        (四)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
第二章 “个”与“群”间的呐喊和彷徨——鲁迅与个人无政府主义
    一 “个人的无治主义”的早期接受
    二 “个”与“群”间的颠簸与彷徨
    三 启蒙与个人无治主义间冲突的内在黑暗
第三章 “艺坛上的无政府主义”——从“匪徒颂”到“党喇叭”的郭沫若
    一 “匪徒颂”
    二 泛神论——郭沫若个人无政府主义色彩的特殊形态
    三 走向“党喇叭”
        (一) 大同理想的变迁
        (二) 民粹与劳工观的变迁
        (三) 革命的方法:暴力观与无抵抗
        (四)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五)、唯美与功利
    四 小结
第四章 安那其革命者到民主主义作家——“巴金道路”
    一 作为政治信仰的安那其革命者
        (一) 作为政治信仰的安那其革命者
        1、追求绝对的自由、平等,反对一切束缚
        2、从实际出发,建立“我的无政府主义”
        3、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 早期文学中的革命与痛苦
    二 走向文学的痛苦与身份焦虑
    三 清除改造期
    四 复苏期:《随想录》
第五章 文革中的无政府状态与无政府主义
    一 文革的起源与误读
    二 文革:无政府状态≠无政府主义
    三 “六八年人”的文化反抗
第六章 先锋文学与无政府主义精神
    一 从政治到文化:回“家”的无政府主义
    二 走向解放美学:马尔库塞
    三 后现代哲学中的无政府主义精神
    四 中国先锋文学与无政府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8)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框架
    四、撰述旨趣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史学领域的武训批判
    一、批判运动的三个阶段
    二、史学领域的批判
    三、评说
第二章 史学领域的胡适批判
    一、批判胡适思想的历史回顾
    二、史学界的批判
    三、评说
第三章 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
    一、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的批判
    二、对《社会发展史纲》(增订本)的批判
    三、对华岗在中国现代革命若干问题上的观点的批判
    四、对《苏联外交史》的批判
    五、评说
第四章 反右派斗争中的大批判
    一、史学界反右派斗争概况
    二、对雷海宗的批判
    三、对向达的批判
    四、对荣孟源的批判
    五、评说
第五章 “史学革命”中的群众性大批判
    一、“史学革命”概况
    二、火烧教学
    三、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四、评说
第六章 对尚钺“修正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一、批判的学术论争背景
    二、直接招致批判的三篇文章
    三、对尚钺“修正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四、评说
第七章 阶级斗争迷雾下的史学批判
    一、对刘节历史观的批判
    二、对周谷城历史观的批判
    三、围绕《李秀成自述》展开的大批判
    四、对孙祚民历史观的批判
第八章 阶级斗争迷误下的史学批判及其升级
    一、对翦伯赞历史观的批判
    二、对吴晗历史观的批判
    三、评说
结语
    一、建国后17年史学发展的两种趋向
    二、史学领域大批判的经验教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一) 研究现状
        (二) 文献资料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学术价值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学术价值
第一章 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1949—1956)
    第一节 建国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及新旧碰撞
        一、解放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
        二、逃避政治的消极思想的显现
        三、在“三大运动”的实践锻炼中新旧思想发生碰撞
    第二节 在学术批判运动中接受唯物主义思想的洗礼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与大学生思想的自我审视
        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消减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一、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补充思想营养
        二、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三、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1966)
    第一节 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激进变化
        一、在整风中政治热情的勃发
        二、反右扩大化中大学生思想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三、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鸣放思想动因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一、培养知识分子又红又专思想的提出
        二、对又红又专教育思想展开讨论
        三、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大学生思想对实际的脱离
        一、高教改革中大学生空头政治思想的出现
        二、“大跃进”时期大学生劳动思想的催发
    第四节 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一、教育调整时期大学生思想的平稳发展
        二、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狂热的追求到理性的抗争(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狂热掀起
        一、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急速膨胀
        二、“革命反叛”思想的迸发
        三、激昂的思想开始失落
    第二节 “文革”中期大学生思想的困惑
        一、工农兵大学生的复杂情感
        二、在困惑中开始思考
        三、“白卷”运动中大学生抵制心理的显现
    第三节 文革后期大学生思想的觉悟
        一、大学生对时政的清醒认识
        二、思想深处爱憎的爆发
    本章小结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二、大学生成为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976—1988)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1976—1979)
        一、大学生批判思想方式的转变
        二、渴求知识思想的强烈反映
        三、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
    第二节 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认识社会主义(1980—1984)
        一、对西方竞选模式的盲目憧憬
        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定位及崇高体现
        三、准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和“异化”观
        四、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第三节 “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严重干扰(1985—1988)
        一、爱国思想与“民主”意念的胶着
        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正常发展的侵扰
        三、党内政治工作的动摇对大学生思想的误导
    本章小结
        一、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的评述
        二、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评价
结语
    一、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述评
        (一)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特征
        (二)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思想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二、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主要规律
        (一) 经济基础决定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二) 党的正确领导是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 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四) 外来文化激荡并渗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进程
        (五) 科学技术提高、引导和匡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水平与轨迹
        (六) 家庭教育启蒙和奠定大学生思想发展基础
        (七) 学校德育教育转变和塑造大学生思想发展模式
        (八) 社会实践完善、检验、发展了大学生思想内涵
    三、从1949—1988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一)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二)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四)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导向
        (五) 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体系
    四、“立足历史,面向未来”—浅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 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要创新
        (二)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创新
        (三)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要创新
        (四)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文献、汇编、档案、校史、报刊类
    三、文章类
后记

四、剥掉“四人帮”伪装革命的画皮(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沂的“批林批孔”运动研究[D]. 梁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2]暴风雨中:1957年7—12月中国杂文编年[J]. 王岩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从“极右”到“极左”:“四人帮”性质的确认[J]. 吴志军. 北京党史, 2012(04)
  • [4]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翻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以《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为例[D]. 高淑玲. 西北大学, 2012(11)
  • [5]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 谷学峰. 山东大学, 2011(11)
  • [6]“揭批查”运动研究[D]. 赵艳来. 中共中央党校, 2009(09)
  • [7]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D]. 白浩. 武汉大学, 2005(05)
  • [8]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 胡尚元.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9]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 俞海洛. 浙江大学, 2005(07)
  • [10]是要思想解放还是要思想禁锢?——评《学术论坛》的一篇文章[J]. 葛炎.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03)

标签:;  ;  ;  ;  ;  

揭开伪装成革命的“四人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