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论文文献综述)
沈坤荣[1](2020)在《制冷剂R410A在多种复合强化管内两相流动实验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制冷剂R410A在多种水平三维强化管内的两相流动换热进行实验和机理研究。研究对象为常规尺度的铜制和不锈钢强化管,分别为3组外径12.7mm铜管--2EHT1,2EHT2,Smooth,质量流速G在50-270kg/m2s,干度在0.2-0.9范围内;4组外径9.52mm不锈钢管(1EHT1,1EHT2,4LB,Smooth),质量流速G在100-400 kg/m2s,干度在0.2-0.9范围内变化。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两相流动沸腾和凝结传热的研究重点,研究路线,经典计算模型和新型计算方法;对实验系统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作了简介;作者利用高精度实验台对被测管进行了单相换热、威尔逊实验、流动沸腾和对流冷凝传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各强化管的换热特性和压降损失,并利用实验数据分别对单相换热系数、蒸发换热系数、冷凝换热系数和两相流动压降损失的经典预测关联式进行评估,从数据角度研究水平管内流动传热机理;对两相换热系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量纲参数分析和数理统计的预测关联式拟合方法。新的蒸发换热系数预测关联式对12.7mm铜管的平均预测绝对偏差为7.94%,相对偏差为-2.26%,而对不锈钢管分别为14.39%和4.61%,预测表现良好。新的冷凝换热系数预测关联式对铜管和不锈钢管的平均绝对预测偏差分别为3.38%和5.39%,超过82.6%的数据落于预测值±8%的偏差范围内;针对两相流动摩擦压降的计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曲面拟合的半经验压降预测关联式的拟合方法,所得新公式对蒸发和冷凝的所有数据点能在±25%的误差范围内预测71.6%的实验数据,预测稳定性较高。本文所提出的公式拟合方法在不同管型的换热系数和摩擦压降的预测应用中实用效果较好,具有统一的方程形式和直观的分析过程,是可复制的稳定的拟合方法。本文结尾作者介绍了未来的工作展望,包括针对非常规强化管的可视化研究和微通道两相流实验研究。
陈青[2](2010)在《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近些年国内学者在空气源低温适应性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的方向有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准双级压缩热泵系统、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复叠热泵系统。本论文研究了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该机组主要由低温级热泵系统、高温级热泵系统及三通道套管换热器构成,通过三通道套管换热器实现低温级与高温级间的复叠循环。在制冷情况下,系统按单级运行。在制热运行室外温度较高时,系统按单级制热运行;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系统按双级复叠制热运行。首先,基于VB语言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程序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三通道套管换热器、节流阀、流体热物性参数等6个。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均为自行设计的参数,换热器内部的模拟采用分区集中参数方法。其次,通过对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单级制热和双级制热两种运行模式下的仿真,得到了两种模式下的性能结果,并对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单级系统在-10℃以下就不能运行,而双级在-30℃是仍旧可以运行,并且具有一定的制热能力。在低温环境下,双级系统在排气温度、压比、换热量、COP等方面都优于单级系统。最后,在仿真系统基础之上对机组切换温度和三通道套管换热器面积进行了优化,并对几种现有的低温空气源热泵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以COP最优为条件,单双级切换温度是0℃;以经济参数F最优为条件,三通道套管换热器的最具有价值的换热尺寸,长度为5m。在几种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单/双级混合复叠热泵在安全性方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制热性能在几种低温热泵中最好。
陈雁[3](2009)在《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丰富,如能充分开发,则可节省大量的常规能源,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国内现有两种地热供暖的主要方式,即抽灌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受到资源开采或热源禀赋的限制,使得开发新的地热利用模式成为推广地热应用的必要途径。地热井下换热器系统通过悬装在热水井中的U型或同轴套管型换热器以对流方式与地层换热,是一种只取热不取水的地热利用装置,兼具抽灌式地热系统对流传热效率高和埋管式地热系统不抽取地下水的优点,其应用与推广能够为加速我国的地热利用提供新的动力。针对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为主的特点,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确定井下换热器传热过程中各影响要素及其热力学性能,对其应用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一套井下换热器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调节和控制储层的流速与温度、换热器入口温度和循环水流速,通过实验确定不同因素对井下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该系统与实际井下换热器装置在结构上实现了几何相似,运行工况中近似实现了流场相似。通过几何参数、工况参数及热储结构与温度条件的多种组合共进行了40组对比实验,基于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了井下换热器的传热实验关联式,通过关联式求出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23.3%,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基于多孔介质的Brinkman-Forchheimer模型对储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测得的孔隙度φ、Da数和Ra数,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的BGK模型实现了储层物理模型的求解;通过与多孔方腔物理模型的有限元数值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章所用方法的可靠性及精度。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壁面梯度下储层内传热过程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壁面梯度小于0时有利于多孔储层内的对流换热。?本文结合闭式地源热泵系统热源侧的组成特点,提出了对中低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源侧?分析的一般物理模型,在?值计算中采用实时变化的环境气温作为参考态温度;基于本文实验所得到井下换热器传热关联式对具体的源侧?分析模型进行求解,研究了环境温度、运行条件和几何参数等因素对井下换热器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分析中提出了?效比这一参数,作为不同地源系统比较的基准,该参数表征地源热泵系统从热源侧获取净?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效比的两个取值,即0和1,可用来判断系统的适宜程度;井下换热器系统即使在入口温度低等较为不利的运行条件下,?效比仍数倍于地埋管系统,在地下水赋存地区,采用井下换热器系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赫广迅[4](2010)在《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使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分布广、成本低、易于开采、洁净及可直接利用等优点。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和抽灌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是国内现有的两种主要地热利用模式,其以导热为主的传热模式以及土壤导热系数较低等物性特点决定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单井取热量很有限。另外,抽灌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回灌量取决于地层的实际条件,若地热水被大量抽取且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其原始平衡将被破坏,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起地面下沉。上述两种地热利用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开采新的地热利用模式成为推广地热利用的必要途径。地热井下换热器是一种只取热不取水的地热利用装置,兼有不破坏地下环境及换热效率较高的优点。另外,我国地热资源主要以中低温为主,为了弥补地热热储温度较低的缺陷,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地热井下换热器与热泵联合供热的地热利用新模式。本文首先建立了井下换热器系统的导热模型。模型把原始地层温度剖面划分为两部分,即井壁内的纯流体区及井壁外侧的多孔介质区,模型考虑了井下换热器进出水管间的导热,通过建立一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组和边界条件,理论求解了进出水管内水温随深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编程获得理论计算结果。本文利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得到的井下换热器传热性能数据,对井下换热器供热系统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包括有、无热泵,以及末端设备分别为风机盘管和普通散热器组合下的四种情况。通过建立热力模型,改变主要设计与运行参数,编程计算,得到了不同设计和运行参数对供热回路中各点温度和采暖热负荷的影响,拟合并分析曲线走势。在河北省沙城建立了一套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供热系统和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并对一个冬季的供热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通过对比范围分析本次试验数据与导热理论模型数据的结果表明,井下换热器取热量的绝大部分归功于井下换热器内的自然对流;最后,通过试验采集数据,整理出了一组实际地热井下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准则关联式。
孟江帆[5](2019)在《基于温度互相关法微小通道内流体流速测量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困难流体”流速测量是流体机械、清洁能源利用、石油化工等众多工业领域中的一项基础课题。然而,传统的流速测量仪器在这方面较难发挥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微小型设备内的“困难流体”流速测量。近年来,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小通道内“困难流体”的流速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综述了“困难流体”流速测量技术,梳理了相关流速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采用温度互相关法,开展了微小圆管内高压水、高温高压水蒸气的流速测量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1)搭建了一套基于温度互相关法的微小通道高温高压流体流速测试平台,设计了脉冲加热系统、温度信号采集系统以及相关流速测量系统。建立内加热和外加热两种脉冲加热系统,外加热方式实现了周期性时间可控的脉冲加热,内加热方式显示了更好地加热效果。在进行互相关延迟计算时,编写了 Matlab延迟时间计算程序,避免了使用繁琐复杂的普通相关算法。本试验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延迟时间的计算,时效性强。(2)研究了脉冲加热方式、传感器间距、采样频率等因素对温度互相关法流速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加热方式加热源置于流场内部,加热效果更好,延迟时间的求取更为准确;传感器间距存在最佳值,结果显示间距过大会造成上游信号畸变加重,相关性降低,间距过小同样会引起最大相关系数的降低,从而影响延迟时间的准确获得。本次试验发现内加热方式下最佳热电偶距离为13cm,外加热方式下最佳距离为8cm;采样频率对于信号相关性的影响较弱,采样数对试验的影响较强。外加热方式下产生脉冲信号,信号的相关性与加热的通断时间有关,一般情况下采用通4s,断6s的加热方式信号相关性高,测量误差小;流体的流动状态能够影响平均流速校正因子的大小,在内加热方式下,试验中层流状态下的流体,其平均流速校正因子基本符合理论值0.5。(3)本次试验的测量相关流速的方法不确定度为1.79%,重复测量偏差为3%以内。经过分析,外加热方式下相关流速的测量误差在200%左右,内加热方式下得到了与理论值较为符合的平均流速校正因子。
刘杰[6](2008)在《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机组的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空气源热泵用于冬季供热时存在的不足及太阳能热泵应用特点,提出可同时利用空气和太阳能两种低位热源的复合热源热泵模式:制热工况时,该热泵机组有两个并联的蒸发器;制冷工况时,机组有两个并联的冷凝器。供热运行模式有两种,双蒸发器同时工作或只风侧蒸发器工作;供冷运行模式分三种,分别为辅助冷凝器工作、双冷凝器同时工作、风侧冷凝器工作。对复合热源热泵机组样机进行供热与制冷的测试,得到了不同测试工况及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泵机组的制冷(热)量、系统能耗、排气温度等数据,据此分析复合热源热泵系统的性能优劣。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源热泵机组的性能总体上优于传统的风冷热泵机组。论文对热泵装置各部件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了复合源热泵系统的稳态仿真模型。用C语言编制了系统仿真程序,通过与机组测试数据对比,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系统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分析不同太阳能蓄热水箱温度下复合热泵系统的性能,以确定最佳的系统温度转换点。
颜迪民,许国华,董振武,胡克杰[7](1976)在《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文中提出 目前关于套管内流体的湍流换热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双面加热与单面加热时的放热系数一样,有的认为放热系数与内、外管的热负荷比值有关.Jordan还提出了热当量直径方法,用来考虑加热周边的比例.在参考资料[1]中,我们曾对平行板及同心套管内流体放热规律作了理论研究.计算
二、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论文提纲范文)
(1)制冷剂R410A在多种复合强化管内两相流动实验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强化传热技术概述 |
1.2.2 两相流传热系数研究现状 |
1.2.2.1 凝结传热 |
1.2.2.2 沸腾传热 |
1.2.2.3 两相流型研究概况 |
1.2.3 两相压降损失研究现状 |
1.2.3.1 引言 |
1.2.3.1 均相模型 |
1.2.3.2 分相模型 |
1.3 本章总结 |
2 实验系统及测量方法 |
2.1 实验系统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制冷剂侧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
2.4.2 干度的计算方法 |
2.4.3 威尔逊图解法 |
2.5 误差分析 |
2.5.1 直接误差 |
2.5.1.1 温度值误差 |
2.5.1.2 压力值误差 |
2.5.1.3 流量值误差 |
2.5.2 间接误差 |
2.5.2.1 实验段水侧换热量误差 |
2.5.2.2 干度的误差 |
2.5.2.3 换热系数的误差 |
2.6 本章小结 |
3 实验工况、结果和数据分析 |
3.1 实验对象 |
3.2 实验工况 |
3.3预备实验 |
3.3.1单相热平衡实验 |
3.3.2单相换热系数验证实验 |
3.3.3重复性实验 |
3.4 流动沸腾(蒸发)换热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3.4.1 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实验结果 |
3.4.2 流动沸腾流型图 |
3.4.3 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评估 |
3.4.4 一种新的流动沸腾换热系数关联式拟合方法 |
3.4.4.1 基于数理统计的初步拟合关联式 |
3.4.4.2 参数分析和坏点隔离 |
3.4.4.3 修正后的拟合公式和预测评估 |
3.5 对流冷凝换热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3.5.1 凝结传热(冷凝)换热系数实验结果 |
3.5.2 对流冷凝流型图 |
3.5.3 冷凝换热系数关联式评估 |
3.5.4 一种冷凝换热系数预测关联式 |
3.6 压降损失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3.6.1 两相换热摩擦压降 |
3.6.2 两相换热压降实验数据 |
3.6.3 一种新的两相摩擦压降半经验预测关联式拟合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作者学习经历 |
在读期间获得奖项 |
(2)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与建筑能耗状况 |
1.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低温空气源热泵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空调机组仿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设计 |
2.1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 |
2.1.1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系统及特点 |
2.1.2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模式 |
2.1.3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理论分析 |
2.2 单/双级复叠式热泵空调机组的设备选型 |
2.2.1 压缩机选型 |
2.2.2 三通道套管换热器的设计 |
2.2.3 室外侧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 |
2.2.4 双级系统水侧的换热器选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制冷剂和湿空气热物性参数程序 |
3.1 R22的热力性质参数计算 |
3.2 R22的热物理性质参数计算 |
3.3 湿空气物性参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热泵系统的仿真模型 |
4.1 压缩机模型 |
4.2 换热器模型 |
4.2.1 风冷蒸发器模型 |
4.2.2 翅片管蒸发器换热关联式 |
4.2.3 冷凝器模型 |
4.2.4 套管冷凝器换热关联式 |
4.3 节流装置模型 |
4.4 模拟仿真的算法流程 |
4.4.1 单级运行算法 |
4.4.2 双级复叠运行算法 |
4.4.3 冷凝器算法 |
4.4.4 蒸发器算法 |
4.4.5 蒸发冷凝器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仿真 |
5.1 仿真界面介绍 |
5.2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单级运行工况分析 |
5.3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双级复叠运行工况分析 |
5.4 单/双级运行系统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优化探讨 |
6.1 单/双级转换温度的优化 |
6.2 三通道套管换热器面积的优化 |
6.2.1 优化计算方法 |
6.2.2 优化计算 |
6.3 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与其他机组的性能对比 |
6.3.1 单/双级混合复叠系统与双级压缩变频系统的对比 |
6.3.2 单/双级混合复叠系统与带经济器准双级压缩系统的对比 |
6.3.3 单/双级混合复叠系统与单、双级耦合系统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问题 |
1.1.2 井下换热器系统工作原理 |
1.1.3 井下换热器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井下换热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
1.2.2 井下换热器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3 格子Boltzmann 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4 地源热泵系统(火用)分析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
1.3.1 井下换热器系统模拟实验研究 |
1.3.2 多孔热储层对流传热与传质的LBM 研究 |
1.3.3 井下换热器系统源侧(火用)分析研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系统 |
2.1.1 实验系统设计思路 |
2.1.2 实验系统组成 |
2.2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数据处理 |
2.3 实验误差分析 |
2.3.1 直接测量参数的误差 |
2.3.2 所求参数的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
3.1 对比实验测量数据分析 |
3.1.1 渗流速度的影响 |
3.1.2 井下换热器管内流速的影响 |
3.1.3 换热温差的影响 |
3.1.4 井下换热器井管几何因素的影响 |
3.2 井下换热器的传热关联式 |
3.2.1 传热关联式的提出 |
3.2.2 井下换热器传热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3.3 多孔热储层传热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换热温差的影响 |
3.3.2 渗流速度的影响 |
3.3.3 管内循环流速的影响 |
3.3.4 U 型管安装朝向的影响 |
3.3.5 对流空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外热储层传热传质的模拟研究 |
4.1 多孔介质的理论研究模型 |
4.1.1 Darcy 模型 |
4.1.2 Darcy 模型的两个重要修正 |
4.1.3 Brinkman-Forchheimer 模型 |
4.2 地热井外多孔储层的理论模型 |
4.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2.2 控制方程及简化假设 |
4.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格子Boltzmann 方法的BGK 模型 |
4.3.2 求解步骤 |
4.4 求解程序正确性验证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换热器源侧?分析研究 |
5.1 源侧(火用)分析概述 |
5.1.1 源侧(火用)分析的目的 |
5.1.2 源侧(火用)分析的一般物理模型 |
5.2 井下换热器系统源侧?分析 |
5.2.1 井下换热器源侧(火用)分析建模与求解 |
5.2.2 井下换热器源侧(火用)性能分析 |
5.3 地埋管换热器系统源侧(火用)分析 |
5.3.1 地埋管系统源侧(火用)分析建模与求解 |
5.3.2 地埋管源侧(火用)性能分析 |
5.4 两种闭式地源热泵系统的源侧?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今后的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使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井下换热器系统研究及利用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
1.3.1 课题的前期工作概述 |
1.3.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井下换热器导热取热模型 |
2.1 导热模型建立 |
2.2 理论数据分析 |
2.3 井壁内不同填料对取热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换热器—热泵系统联合供热热力分析 |
3.1 井下换热器—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
3.2 风机盘管作为末端设备的热力分析 |
3.2.1 风机盘管热流量 |
3.2.2 模型建立 |
3.2.3 给定设计参数 |
3.3 普通散热器作为末端设备的热力分析 |
3.3.1 模型建立 |
3.3.2 给定设计参数 |
3.4 程序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换热器—热泵系统供热设计及试验研究 |
4.1 换热器类型 |
4.2 塑料管换热器试验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 |
4.3 铜管换热器试验系统组成及数据处理 |
4.4 供热系统组成 |
4.5 试验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井下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
5.1 传热性能影响因素 |
5.2 稳态条件下自然对流准则方程式 |
5.3 Nusselt 数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温度互相关法微小通道内流体流速测量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常用―困难流体‖流速测量技术 |
1.2.1 超声波流速的测量技术 |
1.2.2 热线/热膜测速技术 |
1.2.3 相关流量测量技术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2 流速测量基本原理 |
2.1 相关法测量原理 |
2.2 相关理论的数学描述 |
2.2.1 自相关函数 |
2.2.2 互相关函数 |
2.2.3 延迟时间 |
2.2.4 相关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试验系统设计 |
3.1 试验系统 |
3.1.1 水循环系统 |
3.1.2 预热系统 |
3.1.3 脉冲加热系统 |
3.2 数据采集硬件设备 |
3.2.1 DAQ数据采集卡 |
3.2.2 NI c-DAQ |
3.2.3 热电偶相关参数 |
3.2.4 流量计标定工作 |
3.3 软件设备 |
3.3.1 虚拟仪器及Labview简介 |
3.3.2 Labview主要构成 |
3.3.3 互相关测速软件系统构成 |
3.3.4 软件测试 |
3.4 小结 |
4 互相关流速测量试验及误差分析 |
4.1 去离子水的互相关法流速测量 |
4.1.1 试验前准备 |
4.1.2 外加热方式 |
4.1.3 内加热方式 |
4.2 水蒸气的互相关法流速测量 |
4.3 不确定度分析及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不确定度分析 |
4.3.2 采样频率对试验的影响 |
4.3.3 采样数对试验的影响 |
4.3.4 传感器及传感器间距对试验的影响 |
4.3.5 平均流速校正因子对试验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机组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的研究现状 |
1.2.2 太阳能热泵的研究现状 |
1.2.3 热泵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系统 |
2.1 热泵的热源 |
2.2 空气源热泵 |
2.3 太阳能热泵 |
2.3.1 太阳能资源情况 |
2.3.2 太阳能热泵系统 |
2.3.3 太阳能热泵的特点 |
2.4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系统 |
2.4.1 天津地区气候条件 |
2.4.2 太阳能-空气复合源热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质参数计算的程序化 |
3.1 R22 参数计算 |
3.1.1 R22 的热力性质 |
3.1.2 R22 的热物理性质 |
3.2 湿空气参数计算 |
3.3 水的参数计算 |
3.4 物性计算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各部件模型的建立 |
4.1 压缩机模型 |
4.2 冷凝器模型 |
4.2.1 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
4.2.2 算法流程 |
4.3 热力膨胀阀模型 |
4.4 蒸发器模型 |
4.4.1 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
4.4.2 算法流程 |
4.5 换热关联式 |
4.5.1 制冷剂侧换热系数 |
4.5.2 水侧换热系数 |
4.5.3 空气侧换热系数 |
4.6 系统模型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源热泵样机的实验测试 |
5.1 测试样机介绍 |
5.2 测试系统 |
5.3 测试方法 |
5.3.1 测试相关标准 |
5.3.2 机组系统流程及运行模式 |
5.3.3 机组测试工况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模拟验证及模拟研究 |
6.1 系统模型的模拟验证及分析 |
6.2 系统切换点的模拟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冷剂R410A在多种复合强化管内两相流动实验和机理研究[D]. 沈坤荣. 浙江大学, 2020(08)
- [2]单/双级混合复叠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研究[D]. 陈青.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3]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D]. 陈雁. 天津大学, 2009(12)
- [4]地热井下换热器—热泵联合使用机理研究[D]. 赫广迅. 天津大学, 2010(03)
- [5]基于温度互相关法微小通道内流体流速测量试验研究[D]. 孟江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6]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机组的模拟研究[D]. 刘杰.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08(05)
- [7]水在套管内的湍流换热[J]. 颜迪民,许国华,董振武,胡克杰. 科学通报, 1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