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成功的组织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伟[1](2019)在《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确定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中各项指标对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预测价值。2.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探究机械通气患者膈肌能否做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血化验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肌力、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拔管前肌酐值、拔管时激素使用情况、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BNP值、APACHEⅡ评分、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所得数据基本资料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再以二次插管为因变量,将P<0.05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进行分析,探讨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2.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准备脱机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约1小时,期间为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测定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当SBT顺利结束时,取血送检血气分析以及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根据患者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和二次插管组,分别记录患者胸部超声测得的膈肌移动度和拔管前的血清白蛋白。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K-S检验,分析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正态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再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白蛋白和膈肌共同对脱机结果的作用,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探究膈肌移动度能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果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二次插管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痰液的量、营养状态评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的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营养状态、APACHEⅡ评分、咳痰能力、机械通气时间、痰液的量、住ICU时间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拔管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两组连续变量得出如下结果:拔管前白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最佳临界值为30.4g/L,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77.8%,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0.616,0.846),阳性预测值为:86.56%(74.35,94.37),阴性预测值为:50.72%(36.07,65.28)。拔管前血红蛋白预测二次插管的的最佳临界值为111.5g/L,敏感度为:37.3%,特异度为:94.4%,曲线下面积为:0.671(0.550,0.792),阳性预测值为:92.73%(75.88,99.14),阴性预测值为:44.01%(32.56,55.95)。2.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分析,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的分析结果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首先进行K-S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拔管前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脱机结果是否进行二次插管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根据变量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对膈肌移动度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移动度对脱机结果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共同作用于脱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Sobel检验方法,结果显示膈肌移动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膈肌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论1.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拔管前血红蛋白,是影响患者二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2.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具有相关性,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具有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不能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罗业[2](2019)在《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的教育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物理实验课堂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最重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能否构建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实验课堂成为了关键。对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诊断教师构建的实验课堂是否以培育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还能够反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激励教师改进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以二维视角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进行评价,以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方法及内容,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明了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结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初构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意见咨询,综合专家们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及修改意见,对初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第三部分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并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两个量表都有良好的结构及内部一致性。第四部分使用编制的同行评价量表和学生评价量表进入课堂实测,选择了天津市N中学高一的一节物理实验课,采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三阶段一体的课堂观察模式,对测评中教师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五部分是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展望。
李先伟[3](2016)在《聚寄生性菜蛾啮小蜂寄生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蜂产卵策略是行为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寄生蜂对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适应性。其中,在有关寄主大小和种内竞争对寄生蜂产卵决策的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总体上对单寄生蜂比对聚寄生蜂的研究多。此外,寄生蜂的过寄生对策及其适合度代价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聚寄生蜂后代能在寄主体内共存,因而是研究过寄生现象较为理想的材料,但过寄生中两次寄生的寄生蜂后代不易区分,因此有关聚寄生蜂过寄生的报道仍然较少。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Kurdjumov)]是一种容性聚寄生蜂,作为世界性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一种重要寄生性天敌,一直以来都倍受关注。本文在确定菜蛾啮小蜂完成一次成功寄生的时间标准后,研究了寄主大小、寄生蜂大小和寄生顺序对菜蛾啮小蜂产卵决策的影响,并较为深入地探究了菜蛾啮小蜂的过寄生对策及其适合度表现。获得以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菜蛾啮小蜂的产卵行为为准确判定菜蛾啮小蜂是否成功完成一次寄生,将菜蛾啮小蜂刺扎寄主的时间设定为30、60、90、120 s和>120 s(菜蛾啮小蜂刺扎寄主时间超过120 s并主动离开寄主),共计5个处理,统计各处理中寄主被成功寄生的比率,以及被成功寄生的寄主最终的窝蜂数和子代性比。结果表明,刺扎时间‘>120 s’处理的寄生成功率为97.5%;在‘30 s’和‘60 s’处理中,寄生的成功率分别为6%和33%;‘90 s’和‘120 s’处理的寄生成功率在50%到60%之间。据此确定菜蛾啮小蜂一次成功寄生的标准为刺扎时间>120 s。被成功寄生的寄主所能育出的菜蛾啮小蜂子代蜂数(窝蜂数)和性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在‘30 s’处理中,平均窝蜂数为5.7头,显着低于‘120 s’和‘>120s’处理,在其它四个处理间的平均窝蜂数只有1~2头的差异。在子代性比(雄性数量:窝蜂数)上,前四个处理中都出现子代全雌的情况(窝蜂数均<5头)。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菜蛾啮小蜂在产卵开始后的短时间内便会完成产卵;菜蛾啮小蜂产卵分配性别的顺序可能是:先产部分受精卵(雌性),然后产1~2粒未受精卵(雄性),最后再产部分受精卵。2、菜蛾啮小蜂应对寄主大小、寄生蜂大小和产卵顺序的单寄生产卵对策为探究菜蛾啮小蜂是否根据寄主大小和自身体型大小调整产卵行为,选用后足胫节长度在0.32 mm~0.64 mm的寄生蜂,体重在0.21 mg~6.91 mg范围的寄主幼虫,采用寄生蜂连续寄生3头大小相近的寄主幼虫,统计被寄生寄主存活率、羽化出的窝蜂数、性比和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被寄生寄主存活率不受寄主大小、寄生蜂大小和产卵顺序的影响,不同寄主大小的子代存活率在70.9%~72.2%之间,不同雌蜂体型大小的子代存活率在67.1%~85.1%之间,三次连续寄生的子代存活率分别为70.6%、72.5%和71.6%。窝蜂数平均为9.1头,不受寄主大小和寄生蜂大小的影响,但随着寄生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菜蛾啮小蜂子代性比稳定,不受寄主大小、寄生蜂大小和寄生顺序的影响,在连续三次产卵中,平均子代性比分别为13.1%、12.7%和15.5%。一窝蜂中雄性个体的数量与窝蜂数之间存在阶梯函数关系,在窝蜂数不超过12头时,只有1头雄性;超过12头直到21头时,雄性个体呈指数增加。子代发育历期与寄主大小和窝蜂数大小存在负相关函数关系;雌蜂体型大小和寄生顺序对子代的发育历期没有影响,在三次连续寄生中子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5.8 d、15.9d和15.9d。研究结果说明,菜蛾啮小蜂的产卵决策不支持“寄主大小—质量”假说,而支持Waage针对容性寄生蜂产卵决策提出的假说。3、菜蛾啮小蜂对健康和被寄生寄主的寄生选择性为摸清菜蛾啮小蜂是否具有识别健康寄主和被寄生寄主的能力,将健康寄主分别与被寄生后0h、24 h或48 h的寄主组合成三组双选处理,供寄生蜂选择。结果表明,在健康与‘0h’处理寄主间,菜蛾啮小蜂选择健康寄主的比例为68.8%,明显高于对被寄生寄主的选择;然而,在健康与‘24 h’和‘48 h’处理寄主间,菜蛾啮小蜂选择健康寄主的比例分别为47.5%和51.3%,未表现出对健康寄主的选择性。对过寄生情况下窝蜂数和子代性比的分析发现,两次寄生间隔为0h的过寄生的窝蜂数(13.4)和子代性比(22.7%)都显着高于间隔48 h的过寄生的窝蜂数(10.8)和性比(11.9%)。研究结果说明,菜蛾啮小蜂具有识别健康与被寄生寄主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受寄主被寄生后时间长短的影响,且过寄生的子代蜂存活和次级性比(成功羽化的后代的性比)可能也与两次寄生间隔时间有关。4、菜蛾啮小蜂过寄生策略为揭示菜蛾啮小蜂过寄生中的产卵决策,分别用两种处理方法获得被寄生寄主—用60Co辐照(剂量为40 Gy、辐射剂量率为2 Gy/min)的雌蜂进行第一次寄生(子代不能正常发育)(即辐射处理)和用正常雌蜂刺扎30 s(获得被刺扎但未被产卵的寄主)(即刺扎时间处理),然后用健康雌蜂对被寄生寄主进行第二次寄生,从而确保羽化出的蜂均为后一雌蜂的子代;以菜蛾啮小蜂寄生1次健康寄主为对照。辐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过寄生蜂的平均窝蜂数为7.1头,显着低于对照的9.6头;子代蜂性比为48.5%,显着高于对照的16.8%;子代蜂发育历期平均为16.3 d,显着长于对照(14.1 d);子代雌、雄蜂体型都显着小于对照。刺扎时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过寄生蜂的窝蜂数为9.5头,与对照没有差异;子代蜂性比(18.3%)高于对照,但没有达到5%概率水平的统计差异;子代蜂发育历期(15.8 d)显着高于对照;子代雌、雄蜂体型大小都与对照无差异。研究结果说明,菜蛾啮小蜂在过寄生时会减小窝蜂数、增大雄性后代比例,符合“局部配偶竞争”假说的预测;雌蜂可能具有识别寄主是否被其它蜂成功寄生的能力;菜蛾啮小蜂过寄生后代的大小和发育历期受前一雌蜂产卵的影响。5、不同类型过寄生的子代蜂发育参数比较为明确菜蛾啮小蜂不同类型过寄生对子代蜂的影响,比较了自体过寄生与同种过寄生间在窝蜂数、子代性比和发育历期等参数的差异,其中同种过寄生分为有、无寄生经验菜蛾啮小蜂过寄生两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菜蛾啮小蜂自体过寄生的平均窝蜂数为13.4头,与无寄生经验菜蛾啮小蜂过寄生的平均窝蜂数(14.8头)没有显着性差异;自体过寄生的平均子代性比为17.6%,显着低于无寄生经验菜蛾啮小蜂过寄生的平均子代性比(23.3%);有寄生经验菜蛾啮小蜂过寄生的平均窝蜂数(12.2头)和子代蜂性比(14.6%)都显着的低于无寄生经验的菜蛾啮小蜂;自体过寄生、无寄生经验过寄生和有寄生经验过寄生具有相近的子代蜂发育历期,分别为14.8 d、14.5 d和14.6 d。研究结果说明,为减小子代蜂群内的交配竞争,菜蛾啮小蜂在自体过寄生时会相应地减小子代性比;有寄生经验菜蛾啮小蜂过寄生时减少产卵量。6、菜蛾啮小蜂过寄生的子代蜂体型大小和生殖力为揭示过寄生对菜蛾啮小蜂适合度的影响,测定了菜蛾啮小蜂过寄生子代蜂的体型大小(后足胫节长)和生殖力。实验结果表明,菜蛾啮小蜂过寄生所得到的雌、雄子代成虫的体型都显着地小于单寄生所得到的子代,其中雌性子代平均减小约0.1 mm,雄性子代平均减小约0.05 mm;菜蛾啮小蜂过寄生子代雌蜂的平均生殖力为51头,显着低于单寄生所得子代雌蜂的平均生殖力(93.2头);子代性比和发育历期与对照没有差异。实验结果说明,过寄生会降低菜蛾啮小蜂的适合度。
刘思扬[4](2016)在《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播性能与丢包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概念出现之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性能分析与多播机制一直是国内外重要的热点研究课题。在过去的研究中,一般对节点做同质网络属性的假设,即网路中节点类型与分布呈现出均匀一致性。然而,在实际网络中,网络节点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的类型,而网络节点可能具有不同的分布与移动模式,以及不同的通信半径与传输能力;节点不同的通信能力与移动模式会造成网络拓扑与连接方式的变化,从而使得网络整体具有结构与功能上的异构性。因此为了使得无线网络的理论研究能够对实际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展开了针对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研究,分析了相关性移动模型下的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性能,深入研究现存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多播的丢包性能分析,并提出一种更加可靠的多播机制。本文研究了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在不相关移动模型下的性能和丢包修复能力。文章介绍了异构无线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组织网络中性能参数和丢包的定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此后,分析了网络节点移动模型、网络节点通信模型和网络节点合作传输机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异构无线自组织在不相关移动模型下的容量与延时性能。区别于一般自组织网络中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均匀分布与完全随机移动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不相关移动模型的理论框架,设计以动态节点为中继节点,静态节点为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协同传输框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提供了比独立同分布模型更好的网络容量和延迟性能。其后,本文研究了二跳与多跳合作传输多播模型下的丢包修复机制,证明了现有解决方案的多播会由于丢包遭受极大的容量损失。例如,本文发现,现有的多跳合作传输多播算法的丢包率下限为5.23%,而两跳合作传输多播算法的性能更差。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多播传输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将丢包对网络容量的影响最小化,并改进网络延迟等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网络容量,更低的网络延迟和更小的网络传输开销。本文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通信应用如D2D和异构传感器网络中。
石兰[5](2020)在《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R产品作为PHL公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战略产品,为扩大PHL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整个医疗诊断市场的份额,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当今中国社会上的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走向综合化,这就要求医院的医用设备从硬件条件上也要满足基本的综合标配“MRI,CT,DR”,这些设备缺一不可;同时,大多数医院在招标时对医疗设备商的硬性条件也有这样的要求:可以同时提供“MRI,CT,DR”三种不同类别的影像诊断设备。因此,持续开发与时俱进的DR产品,就成为PHL公司的重要使命。那么,接下来,对于PHL公司的研发项目经理来说,如何成功的管理每一款DR产品开发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产品按时上市,就成为他们的重要职责。基于过去项目经验,在医疗设备行业,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控制好项目的风险管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在于成功的项目规划、实施和监督。但是,关于医用DR设备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讨论很少,本文基于作者在医疗设备行业的几年经验,试着从项目管理和医疗器械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借鉴行业专家的意见,分析并研究一下医用DR设备开发过程中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也发表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看法,找出影响医用DR新产品开发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及应对措施。希望不仅能帮助当前PHL公司医用DR新产品开发项目提高成功率,做到一次成功;同时希望能对国内外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管理者起到借鉴作用。
姜辉[6](2019)在《基于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的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市场对企业不断提出更高要求。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源于中国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经总结提炼形成的质量管理模式,用于指导企业产品创新研发管理。但要作为通用于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其相关工具和方法还不够细化完善。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中三大方法工具进行优化,包括: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方法、质量交集分析方法以及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方法。首先,本文对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现有的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要素进行研究,应用问卷调查方法确定成熟度评价要素权重,设计出质量管理成熟度等级及评分条款,完善质量管理成熟度的评价。其次,本文总结归纳质量交集分析方法的逻辑关系,并设计出通用性质量交集分析表包括:产品质量问题汇总表、技术状态变化汇总表、单点失效统计表、测试未覆盖统计表以及产品质量交集统计表,为企业开展产品风险评估及预案设置提供基础信息和方向。第三,本文通过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将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方法中的综合管理、工作实施和工作结果,三个评价内容进行量化细化处理并设置权重,完善产品保证量化评价工具。最后,本文将优化后的以上三种产品创新量化评价工具应用到企业中,以验证优化后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对企业识别产品创新管理问题及薄弱环节所起作用,具体包括:一是,它能更好的帮助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去全面判断企业产品创新管理的能力。二是,有助于企业通过统计分析识别产品创新研发潜在质量风险,进而建立产品创新研发风险管控机制。三是,帮助企业对其产品创新工作保证体系进行评估,确定产品创新保障体系的薄弱环节及改进空间,以提升企业产品创新整体能力。
李飞,张攀,张守卫,俞江,张国范,杨亚波,杨立强[7](2020)在《以提高T3材料冲压件表面处理一次成功良品率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文中指出通过QC小组活动,对T3材料冲压件表面处理一次成功良品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相关对策并付诸实施,最终使一次成功良品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5%以上。
吴宏丽[8](2019)在《在线社交推荐系统有效性研究 ——基于推荐双方视角》文中提出基于APP拉新情境,本文从推荐发起者发起推荐的意愿和推荐接收者接受推荐的概率两个方面研究了在线社交推荐系统的设计对推荐系统表现的影响,主要着眼于信息顺序、社会距离和奖励额度三个方面,并采用了情感维度、互动维度两种方式对社会距离进行衡量。通过38样本的被试内行为实验,我们发现当社会距离近、奖励额度高、信息顺序为先显示奖励信息再显示APP介绍信息时,推荐发起者更愿意发起推荐。社会距离对信息顺序的调节效应未获得一致结论:当使用情感维度社会距离时调节作用边际显着,当使用互动维度社会距离或两种维度结合时的社会距离时调节作用未显着。奖励额度对信息顺序具有调节作用:在高奖励额度下,先显示奖励信息时推荐发起意愿显着高于先显示APP介绍信息时,但在低奖励额度下信息顺序未对推荐发起意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推荐发起者真实地通过微信向推荐接收者发起拉新推荐的形式,我们收集了推荐接收者方的数据138条。研究发现当社会距离近、奖励额度低、信息顺序为先显示奖励信息再显示APP介绍信息时推荐接受概率较大,但社会距离、奖励额度未对信息顺序产生调节影响。本文拓展了在线社交推荐系统相关研究的研究情境,拓展了研究因素,并通过推荐发起者与接收者通过真实推荐发起的方式进行了双方研究,增强了结论的外部有效性。
承文[9](2008)在《坚持系统预防 一次成功 促进航天又好又快发展》文中认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航天科技工业质量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系统推行和实施"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航天型号飞行试验成功率和产品交付合格率稳步上升,产
杨光,汪立[10](2017)在《思维定势如何影响创意质量——基于“众包”平台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在创新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过去的经验会让人们陷入思维定势。研究表明思维定势会限定人们的思维,降低创意的质量。思维定势不仅可以来源于自己的经验,也可以来源于了解和学习别人的经验。鲜有文献关注不同来源的思维定势对人们创意质量影响的异同,以及两种思维定势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某T恤"众包"公司6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用户没有成功经验时,别人创意成功(给用户)造成的思维定势对用户未来创意的成功有积极影响;第二,用户自己创意成功造成的思维定势对其未来创意的成功有消极影响;第三,当用户有成功经验后,别人创意成功(给用户)造成的思维定势可以缓解用户自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思维定势区分为来源于自己和他人,同时研究了两种思维定势对用户创意质量的不同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其背后潜在的影响机理。
二、一次成功的组织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成功的组织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二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样本量估计 |
1.1.5 伦理原则 |
1.1.6 评估工具 |
1.1.7 研究方法 |
1.1.8 统计学分析 |
1.1.9 质量控制 |
1.1.10 研究技术路线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1.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1.2.4 预测二次插管的结果 |
1.3 讨论 |
1.3.1 拔管前白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
1.3.2 拔管前血红蛋白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
1.3.3 咳痰能力对二次插管的影响 |
1.4 小结 |
二、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关系 |
2.1 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样本量估计 |
2.1.5 伦理原则 |
2.1.6 研究方法 |
2.1.7 统计学分析 |
2.1.8 质量控制 |
2.1.9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
2.2.2 一次成功脱机组与二次插管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 |
2.2.3 血清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 |
2.2.4 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 |
2.2.5 膈肌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 |
2.3 讨论 |
2.3.1 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重要性 |
2.3.2 白蛋白、膈肌移动度和脱机的关系 |
2.3.3 膈肌作为白蛋白与脱机结果之间的中介作用 |
2.4 小结 |
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
3.2 教学学术理论 |
3.3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
4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及思路 |
4.2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改评价指标 |
5 编制同行评价量表 |
5.1 确定同行评价量表的权重 |
5.2 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同行评价量表 |
5.3 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
6 编制学生评价量表 |
6.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6.2 权重的确定 |
6.3 形成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学生评价量表 |
7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7.1 课前会议 |
7.2 课中观察 |
7.3 课后会议 |
8 结论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聚寄生性菜蛾啮小蜂寄生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寄生蜂的分类 |
1.2 寄生蜂的生殖策略 |
1.2.1 寄主的选择 |
1.2.2 窝卵数 |
1.2.3 子代性比 |
1.2.3.1 性别决定机制 |
1.2.3.2 性别分配 |
1.3 影响寄生蜂生殖策略的因素 |
1.3.1 寄主的影响 |
1.3.1.1 寄主的种类 |
1.3.1.2 寄主的大小 |
1.3.2 寄生蜂的影响 |
1.3.2.1 寄生蜂的大小 |
1.3.2.2 寄生蜂的经历 |
1.3.3 产卵顺序 |
1.3.4 过寄生现象 |
1.3.5 寄主植物 |
1.4 小菜蛾 |
1.5 菜蛾啮小蜂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菜蛾啮小蜂成功寄生的产卵器刺扎标准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应对雌蜂体型大小、寄主大小和产卵顺序的单寄生产卵对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寄生第1次的产卵对策 |
3.1.2.2 连续寄生三次的产卵对策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雌蜂第1次寄生的窝蜂数、子代性比和发育历期 |
3.2.2 雌蜂连续寄生三次的窝蜂数、子代性比和发育历期 |
3.3 讨论 |
第4章 菜蛾啮小蜂的过寄生策略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菜蛾啮小蜂对健康和被寄生过寄主的选择性 |
4.1.2.2 过寄生中第2次寄生的菜蛾啮小蜂的产卵对策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菜蛾啮小蜂的过寄生选择性 |
4.2.2 两次寄生间隔0h和48h后的子代蜂比较 |
4.2.3 辐射不育的剂量 |
4.2.4 过寄生中第2次寄生的生物学指标 |
4.2.5 后代体型大小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5章 不同类型过寄生的产卵策略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实验方法 |
5.1.2.1 不同类型过寄生间产卵对策的差异 |
5.1.2.2 菜蛾啮小蜂过寄生子代的体型大小和生殖力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类型过寄生窝蜂数、子代性比和发育历期的比较 |
5.2.2 过寄生所得子代的生物学指标 |
5.3 讨论 |
全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全文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拟发表的论文 |
(4)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播性能与丢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大规模网络容量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无线网络多播丢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模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网络节点移动模型 |
2.2.1 节点不相关移动模型 |
2.2.2 均匀分布移动模型的性质 |
2.2.3 节点相关移动模型 |
2.3 网络节点通信模型 |
2.3.1 通信干扰模型 |
2.3.2 静态节点的通信半径 |
2.3.3 动态节点的通信半径 |
2.3.4 通信半径的比较 |
2.4 网络节点合作传输机制 |
2.4.1 两跳协作多播传输模型 |
2.4.2 多跳协作多播传输模型 |
2.4.3 多跳中继选择多播传输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相关性时的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网络模型 |
3.2.2 节点移动模型 |
3.2.3 通信模型 |
3.2.4 基本假设与定义 |
3.3 性能分析 |
3.3.1 算法分析 |
3.3.2 容量分析 |
3.3.3 时延分析 |
3.4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丢包率分析 |
4.1 系统模型 |
4.1.1 网络模型 |
4.1.2 节点移动模型 |
4.1.3 通信模型 |
4.1.4 基本假设与数学工具 |
4.2 两跳协作传输模型下的丢包分析 |
4.3 多跳中继选择传输模型下的丢包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可靠的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多播传输方法 |
5.1 引言 |
5.2 设计思路 |
5.3 算法描述与分析 |
5.3.1 丢包信息确认 |
5.3.2 重传节点选择 |
5.3.3 单播重传 |
5.3.4 性能分析 |
5.4 仿真结果 |
5.4.1 仿真设置 |
5.4.2 网络容量 |
5.4.3 网络负载 |
5.4.4 重传延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5)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项目管理 |
2.1.1 项目管理概念 |
2.1.2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
2.2 项目风险 |
2.2.1 项目风险概念 |
2.2.2 项目风险分类 |
2.2.3 项目风险管理概念 |
2.3 项目风险管理内容 |
2.3.1 项目风险规划 |
2.3.2 项目风险识别 |
2.3.3 项目风险定性和定量评估 |
2.3.4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2.3.5 项目风险监控 |
第3章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
3.1 PHL公司介绍 |
3.2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概况 |
3.2.1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目标 |
3.3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
第4章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案 |
4.1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识别 |
4.1.1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方法 |
4.1.2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 |
4.2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评估 |
4.2.1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定性风险分析 |
4.2.2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定量风险分析 |
4.3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应对 |
4.3.1 整体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
4.3.2 应急储备应对策略 |
4.4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监控 |
4.4.1 项目风险监控方法 |
4.4.2 项目风险监控过程 |
4.4.3 项目风险监控结果 |
第5章 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
5.2 项目风险管理的人力保障 |
5.3 项目风险管理的资金保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的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 |
2.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2 产品创新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产品创新及产品创新管理概念 |
2.2.2 产品创新质量管理 |
2.3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 |
2.3.1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概念 |
2.3.2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适用对象 |
2.3.3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运行原则 |
2.3.4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流程 |
2.3.5 矩阵式质量管理工具包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及现有工具分析 |
3.1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分析 |
3.1.1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主要框架 |
3.1.2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结构分析 |
3.2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工具分析 |
3.3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分析 |
3.3.1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概述 |
3.3.2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要素关联性分析 |
3.4 质量交集分析 |
3.5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方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设计 |
4.1 产品创新管理原则 |
4.2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方法设计 |
4.2.1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要素识别 |
4.2.2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划分 |
4.2.3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过程 |
4.2.4 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准则制定 |
4.3 质量交集分析方法设计 |
4.4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方法设计 |
4.4.1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原则 |
4.4.2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指标选取 |
4.4.3 产品保证量化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矩阵式质量管理产品创新量化研究方法应用—以JHX公司为例 |
5.1 JHX公司背景简介 |
5.2 JHX公司新产品研发现状 |
5.2.1 JHX公司研发组织架构及相关情况 |
5.2.2 JHX公司产品研发规模 |
5.2.3 JHX公司产品创新管理问题 |
5.3 JHX公司矩阵质量管理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应用 |
5.3.1 JHX公司产品创新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评价 |
5.3.2 JHX公司质量交集分析法应用 |
5.3.3 JHX公司产品创新保证量化评价 |
5.4 JHX公司产品创新量化评价管理改善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以提高T3材料冲压件表面处理一次成功良品率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 小组概况 |
2 选题理由 |
3 现状调查 |
4 目标设定 |
5 原因分析 |
6 原因确认 |
6.1 因素一:通常工艺不适合,镀件工艺编制不精细 |
6.2 因素二:工艺合格证发放控制不严谨 |
6.3 因素三:工艺纪律检查不严 |
6.4 因素四:镀件表面状态不好 |
6.5 因素五:培训少 |
7 制定对策 |
8 对策实施 |
8.1 重新编制镀件工艺 |
8.2 改变以往工艺合格证的发放方式 |
8.3 加强工艺纪律检查 |
8.4 增加培训内容 |
9 效果评价 |
1 0 总结 |
(8)在线社交推荐系统有效性研究 ——基于推荐双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径 |
1.6 研究内容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在线社交推荐系统 |
2.2 信息顺序 |
2.3 社会距离 |
2.4 奖励额度 |
2.5 社会距离,奖励额度与社交推荐系统 |
3 市场现状分析 |
3.1 调研内容 |
3.2 调研方法 |
3.3 调研结果 |
3.3.1 奖励机制设计 |
3.3.2 推荐相关信息组织 |
4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研究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社会距离与推荐系统有效性 |
4.2.2 奖励额度与推荐系统有效性 |
4.2.3 信息顺序与推荐系统有效性 |
4.2.4 信息顺序,社会距离与推荐系统有效性 |
4.2.5 信息顺序,奖励额度与推荐系统有效性 |
5 研究方法 |
5.1 总体研究设计 |
5.2 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程序 |
5.2.3 被试信息 |
6 数据分析 |
6.1 操纵检查 |
6.1.1 推荐发起者方奖励额度的操纵检查 |
6.1.2 推荐接收者方奖励额度的操纵检查 |
6.2 行为实验数据分析 |
6.2.1 推荐发起者方数据分析 |
6.2.2 推荐接收者方数据分析 |
6.2.3 问卷数据分析 |
6.2.4 行为实验数据分析总结 |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社会距离主效应 |
7.1.2 奖励额度主效应 |
7.1.3 信息顺序主效应 |
7.1.4 社会距离对信息顺序的调节效应 |
7.1.5 奖励额度对信息顺序的调节效应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贡献 |
7.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PP类型 |
附录2 APP奖励机制详情 |
附录3 推荐接收者方回归分析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思维定势如何影响创意质量——基于“众包”平台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
(一) 思维定势的相关研究 |
(二) 思维定势的分类 |
(三) 对用户设计生涯阶段的划分 |
(四) 用户创意的形成以及假设的提出 |
三、数据和样本特征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变量的测量 |
1. 用户创意质量 |
2. 用户自己创意成功造成的思维定势 |
3. 别人创意成功给用户造成的思维定势 |
4. 控制变量 |
(三) 描述性统计 |
(四) 模型设定 |
四、估计结果与讨论 |
(一) 回归方法 |
(二) 模型估计结果 |
(三) 稳健性检验 |
1. 更换变量的衡量指标 |
2. 更严格的衡量指标 |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
四、一次成功的组织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通气患者二次插管影响因素分析的临床研究[D]. 冯丽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评价研究[D]. 罗业.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3]聚寄生性菜蛾啮小蜂寄生策略的研究[D]. 李先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4]异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多播性能与丢包分析[D]. 刘思扬.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PHL公司医用DR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石兰. 吉林大学, 2020(01)
- [6]基于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的产品创新量化评价方法研究[D]. 姜辉. 吉林大学, 2019(12)
- [7]以提高T3材料冲压件表面处理一次成功良品率为课题的QC小组活动[J]. 李飞,张攀,张守卫,俞江,张国范,杨亚波,杨立强. 电镀与涂饰, 2020(19)
- [8]在线社交推荐系统有效性研究 ——基于推荐双方视角[D]. 吴宏丽. 浙江大学, 2019(02)
- [9]坚持系统预防 一次成功 促进航天又好又快发展[J]. 承文. 航天工业管理, 2008(12)
- [10]思维定势如何影响创意质量——基于“众包”平台的实证研究[J]. 杨光,汪立. 管理世界,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