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金银饰品市场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廖国一,欧冬梅[1](2021)在《明代合浦珍珠采捞、商贸的历史探析》文中提出合浦珍珠采捞、商贸具有悠久历史,而明代是合浦珍珠采捞、商贸的鼎盛时期。在珍珠采捞管理方面,明朝相较于之前的朝代,有着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指派珠池太监参与珍珠采捞与商贸。珍珠商贸主要是为进贡与民间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共同带动了明代合浦经济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明代合浦珍珠采捞、商贸对明代经济社会、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邹天骄[2](2020)在《中日金箔工艺保护与振兴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箔的使用与人们的审美趣味、时代精神等相契合,且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态化代表之一。东晋至今,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凭借高超的工艺水平成为我国金箔工艺的翘楚,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2018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有着频繁而广泛的文化交流,日本的金箔工艺由中国传入渐而发展起来,使用金箔也成为日本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日本金泽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技术精湛的制箔工匠成为日本最活跃的金箔产地。当下,我国金箔工艺面临着现代工业等多方面的冲击,处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期。邻邦日本的金箔工艺虽也受到诸多影响,但因其对金箔工艺的保护与振兴意识觉醒较早,使其金箔产业平稳度过瓶颈期并重焕生机,其采取的措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金箔产地,中国南京与日本金泽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考据以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对两地的工艺历史、工艺技术以及采用的保护与振兴措施进行了分析。首先,厘清了中日两国金箔工艺的历史脉络,对两个代表性产地的工艺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从两国的工艺交流中分析出金箔工艺的文化价值。其次,总结了南京与金泽两地制作金箔的工艺流程与技术核心,并对金箔工艺中的重要辅材,中国乌金纸与日本打箔纸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整理,在此基础上,对两地金箔工艺进行了对比。最后,从保护与振兴两个部分对日本金泽箔应用的举措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分析南京金箔所遇到的困境,研究金泽箔保护与振兴策略中值得借鉴之处。本文研究认为,两国的金箔工艺与金箔应用工艺在古时已有频繁交流,通过两国的互学互鉴使金箔相关工艺得到逐步提升,从中可分析出金箔工艺所蕴含的文化交流价值。在总结南京与金泽的金箔制作工序以及隔层制作工序后对两地金箔工艺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可以发现两地金箔工艺虽在具体工序上有所不同,但就金箔成品而言并无二致。在金箔品质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分析出金泽箔采取的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根据南京金箔现阶段所面临的从业人员稀缺、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通过借鉴日本金泽箔所用的相关举措提出可行性建议。
于善文[3](2020)在《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研究 ——以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的需求变得多样化、复杂化,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餐饮、娱乐等方面的商业需求不断增加,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规划设计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外,相对于数量巨大且成熟的综合体建筑实践来说,相应的理论研究稍显滞后,针对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所做的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理论梳理和总结较为欠缺。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本文对综合体建筑的功能配置展开研究。首先,作者阅读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的相关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其次,回顾了综合体建筑发展的历史,总结了综合体建筑商业活动的特点、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的原则。再次,以位于南京市区和郊区的十个综合体建筑的功能业态为调研对象,采用系统分析、跨学科分析、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调研案例功能业态的构成、空间分布、使用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调研案例功能配置现存的问题。最后,针对现存问题从综合体建筑功能业态的选择、尺度、配比、布置和交通五个方面着手提出应对策略,并将策略应用于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功能配置实践。本研究根据调研案例对比分析总结出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现存的问题主要有:功能业态不全面、功能配比不合理、功能分布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对综合体建筑的功能配置提出共性和个性的应对策略:一针对目标消费者、根据商业环境以及考虑区域位置选择功能业态,并遵循结合时序动态配置的方式;二规范功能房间的空间尺度,优化功能业态的配比结构;三按租金水平、主力店、消费习惯和特殊空间对功能业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四依据消费者行为,结合相关规范组织综合体建筑的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交通节点。全文约7.8万字,图118幅,表36张
许源[4](2019)在《徐州博物馆汉代藏品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对文博产业的大力支持,与近年公众对文化诉求的提高,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调动公众对历史文物的兴趣,“博物馆热”席卷大江南北,加速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实用与审美,通过优秀的设计与精美的造型吸引公众对其中文化内涵产生兴趣,带动博物院经营与传播文化知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衍生品设计部门对于财政收入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基于徐州博物馆与高校合作开发设计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这一机会,通过设计验证为徐州博物馆提供一种方案的同时,更深刻理解博物馆文化衍生品以及其他商品的制作流程,开阔思维与眼界。本论文主要从分析现有的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出发,摸索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成功条件,探寻其共通的设计方式。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分析不同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特色与成功之处,并探索博物馆藏品资源利用以及品牌建设等深层问题。由此得出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原则,设计要素与设计的视觉语言。在设计论证过程中,梳理徐州博物馆现存的文化衍生品并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发展空间,选取合适的汉代藏品提取元素,以设计原则进行具象型弱设计衍生与抽象提取型强设计衍生,进行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实证,完成分析,草图,到制作出成品的完整流程,完成基于徐州博物馆汉代藏品的一系列文化衍生品设计。最终得出应当在保证博物馆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构建博物馆专属的文化衍生品品牌,发掘自身藏品中的优秀元素,结合社会力量,打通产业链条,使博物馆文化衍生品成为博物馆传播文化与促进经营的重要组成的结论。该论文有图46幅,表1张,参考文献72篇。
林经宇[5](2019)在《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化新经济概念的提出,我国文化类产品设计及其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果,但是针对佛文化产品的设计研究及成果仍然较为缺乏。如何挖掘深层的佛文化内涵,并设计开发符合文化新经济要求的佛文化产品,是一件符合文化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首先对文化新经济和佛文化产品的相关概念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文化新经济的相关元素及场景进行了罗列和补充,同时较为深入的研究了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元素与场景,归纳出佛文化产品的种类与属性;其次从文化新经济角度出发,通过“本能层”、“行知层”和“精神层”等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佛文化元素,进而提出了佛文化产品在文化新经济下的“原生类”、“融合类”和“新一代”等三个分类;在以上基础上,凝练出符合文化新经济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及基本原则,并提出佛文化产品的开发方法——“三元复合法”;最后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运用该方法开发设计出了“祈福敬香”、“祈福抄经”等产品,同时在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微信平台上开发了“法门祈福”模块,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将文化新经济引入到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中,提出了符合文化新经济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的新思路,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谢婷[6](2019)在《江苏明墓出土金银簪及其分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江苏明墓出土金银簪为切入点,将江苏省明墓中有出土金银簪的39处作为研究对象。这批墓主的身份,从开国功臣、宗亲勋贵、品官到一般士庶,囊括了从上到下各个阶层,出土的金银簪数量多,簪首样式、纹样丰富,工艺精细,各时期特征明显,极具代表性。本文先将江苏明墓出土的金银簪按照时间顺序一一罗列,并进行简单的介绍及分析。其次对金银簪的数量、种类、纹饰、工艺、材质等方面进行归类,再以长泾、青阳出土的金银簪为例,比对其他地区,归纳总结江苏出土明代金银簪的纹饰图案与寓意的五个特点:虫草花卉寓吉祥、祥禽瑞兽保平安、随俗应景传文化、阁楼神佛妙手匠、几何式样明大方。最后,完善前人分期研究成果,依据明代的衣冠之治、奢侈、僭越风气的兴起、审美服饰的变迁、宝石贸易与释道文化的传播等几个方面对金银簪分期造成的影响,阐述清晰,将明代金银簪重新分为五期,第一洪武时期,第二永乐至宣德时期,第三正统至正德时期,第四嘉靖至万历时期,第五泰昌至崇祯时期,并阐述明代金银簪每一时期所展现的风格特点。
刘振[7](2019)在《宋代福建路金属矿业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上对金属矿产品日益广泛的需求,宋朝统治者“仰地宝为国计”,大力推动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福建的金属矿业由此获得较快发展,成为东南地区主要的矿冶基地之一,其出产的银、铜、铁、铅等金属矿产均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终有宋一代,福建呈现出一派“矿石云涌,炉炭之焰,未之有熄”的盛况,极为令人瞩目。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该地区较为丰富的史料,同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宋代福建的金属矿业开发状况进行研究。文章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探讨了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背景,包括矿业开发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及历史条件,作为全文讨论的基础。其次分类考察了福建各种金属矿产开发的空间分布与变迁,揭示出矿业开发的综合地理格局,并分析其成因。然后研究了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兴衰演变历程,通过宋政府统计的各类金属矿冶点数量以及课额数目演变情况来还原矿业兴衰的总体趋势,同时以福建金属矿业在全国所占地位的变化情况进行补充论证,并分析出矿业兴衰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接着论述了福建金属矿业开发对本地区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较为客观地总结出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成效与得失。
胡剑斌[8](2019)在《控拜银匠的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各民族中银饰佩戴之风盛行,苗族、侗族、瑶族、布依族、水族尤为明显,这其中又以苗族最为突出。黔东南苗族银饰之盛,全世界恐怕没有哪个民族能够与之相媲美。毋庸置疑,苗族银饰的兴盛与繁荣必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银匠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必定是独一无二的。当前,对黔东南及其周边地区苗族银饰的研究方兴未艾,而银匠作为苗族银饰的创造者,却一直没能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以致于连苗族银匠群体最初形成于何时、如何传承和发展、银匠群体与其区域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都只能是一知半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控拜村,是当地苗族及周边民族公认的“苗族银匠第一村”。早在1994年,控拜村就被贵州省文化厅正式授予“苗族银饰艺术之乡”荣誉称号。控拜银匠,作为黔东南各民族中最具代表性的银匠群体,其出现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得益于多样的传承模式和丰富的传承内容,控拜银匠群体在其数百年的传承中,对这一地区的银饰及其变迁、区域社会的整合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身处银饰创作、生产中的控拜银匠,也受到了银饰的重要影响。本文以民族学的理论视角,综合运用参与观察、个别访问、历史文献等方法,对控拜银匠形成的背景与时间、传承的方式与过程、银匠与银饰的相互关系、银匠与区域社会的整合进行研究,以期能为苗族银饰的研究乃至西南各族银饰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补充。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控拜村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控拜银匠群体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论述控拜银匠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控拜银匠群体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和详尽的田野调查,从苗族银饰的银料来源、锻制技艺的来源与苗族爱好装饰的传统等角度分别论述控拜银匠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通过文献资料与田野资料的相互印证,阐明了控拜银匠群体产生的时间与背景,对部分专家学者所秉持的苗族银匠拥有非常久远历史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和梳理了控拜银匠群体的传承和发展,对控拜银匠群体形成之后的传承模式、传承内容以及传承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与困境进行论述。第四部分通过控拜银匠对银饰创作的影响、控拜银匠对苗族银饰变迁的影响、银饰对控拜银匠的影响,详尽阐述了控拜银匠群体与银饰变迁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控拜银匠群体对于控拜苗族村寨这一区域性的社会整合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从业缘、血缘以及地缘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了控拜银匠协会、家族式的银饰锻制作坊、公司以及“控拜”这一地域符号对于银匠及其社会团结、社会整合所起到积极的作用。
付晓彤[9](2019)在《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文中提出“物妖”是明代文献中对造物活动过于“增益”的一种指称,且“物妖”概念又勾勒出明人追求时尚之物的迷恋,以至迷幻。这种由“增益”而越显离奇的造物状态,在审视古代中国造物活动过程中,值得特别关注。将造物冠以“妖”名的提法,从字面语义分析来看,就是指称奇怪反常、靡丽美艳的物品。事实上,就历史发生来说,自两汉以来,记载灾异的《五行志》中已有专门列目注出“服妖”,将服饰、车马器、玩具、居室等日用之物与国家兴亡、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某种政治意图。由之言说,“物妖”提法对此有所沿袭,又在明朝新的语境中有所变化,内涵丰富。从历史角度纵观而言,“物妖”并非指某一种物或某一类物,而是关于物的评价概念,其中隐匿着礼制文化语境中,儒学之士对物的评价标准,评价立场和评价态度。尤其是中晚明以来,奢靡之风盛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笔记小说、地方志以及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以两都、苏州为代表的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文化崛起的盛景:百工呈能献技,精美奇巧服饰器用日有所增,文人士大夫一掷千金活跃文化市场,追求奇装异服引领社会风尚,商人掌握着丰厚的财富,通过使用高级别的服饰器用转换社会身份,庶民百姓不惜借贷享用奢华、奇异之物。尤其是从奇装异服、“苏意”与“苏样”、物带人号等“物妖”类型分析来看,将物冠以“妖”名的说法传递着时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沉浸、享受于物质文化的矛盾:一方面,人性使然令他们对靡丽精巧之物多有迷恋;另一方面,传统道德的训诫令他们对新奇之物充满不安。之所以将物冠以“妖”名与物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有重要关系,物是社会变迁的缩影,而“妖”字则表达了儒学之士对社会变迁的复杂情绪。本文论述,重点阐明物作为社会表征较为直接地、明显地反映出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古已成制的礼俗文化产生的极大冲击,儒学之士以“物妖”评说新社会风尚。立足于语境分析,“物妖”说法是对“人人侈用”“其心好异”“人心不古”的批判与控诉,暗含着礼制扞卫者对奢靡风气、欲望膨胀的不安与无奈,明代儒学之士借助这个古老的词汇表达着对身处时代社会问题、历史走向的忧虑。从设计学视阈来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物妖”在现象层面为我们留下的是设计艺术史的知识,在思想层面则为我们留下了设计批评的思考。
陆晗昱[10](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二、浅议金银饰品市场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金银饰品市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合浦珍珠采捞、商贸的历史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合浦珠池分布与采珠群体 |
(一)明代合浦珠池的分布 |
(二)采珠群体 |
二、明代合浦珍珠的采捞 |
(一)采捞方式及其演变 |
1. 明代之前的采珠概况。 |
2. 明代合浦珍珠的采捞方法。 |
(二)珍珠采捞的管理 |
1. 明朝前采珠的管理概况。 |
2. 明代珍珠采捞的管理。 |
三、明代合浦珍珠的商贸 |
(一)进贡 |
1. 合浦珍珠的进贡。 |
2. 东南亚国家的朝贡。 |
(二)民间贸易 |
(三)珍珠商贸的政策 |
四、明代珍珠的用途 |
(一)装饰 |
1. 服饰。 |
2. 首饰。 |
(二)赏赐 |
(三)皇室典礼 |
(四)收藏 |
(五)医用 |
(六)佛教七宝之一 |
五、明代合浦珍珠采捞与商贸的影响 |
(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1. 经济方面。 |
2. 海防方面。 |
3. 劳役方面。 |
4. 人口迁移方面。 |
5. 民间信仰方面。 |
6. 珠池太监。 |
(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
结语 |
(2)中日金箔工艺保护与振兴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1 我国传统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2 我国金箔制造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3 日本传统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4 日本金泽金箔制作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性 |
第2章 中日金箔工艺的概况 |
2.1 中国金箔工艺 |
2.1.1 先秦至汉代为萌芽期 |
2.1.2 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为形成期 |
2.1.3 宋代以后为成熟期 |
2.1.4 南京金箔工艺的历史 |
2.2 日本金箔工艺 |
2.3 金箔的文化价值 |
2.3.1 外在表现 |
2.3.2 内在意蕴 |
2.3.3 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京金箔与日本金泽箔制作工艺的对比 |
3.1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
3.1.1 制箔工序 |
3.1.2 技术核心 |
3.2 日本金泽箔制作工艺 |
3.3 隔层的制作工艺 |
3.3.1 中国的乌金纸 |
3.3.2 日本的打箔纸 |
3.4 南京金箔与日本金泽箔的异同 |
3.4.1 不同点 |
3.4.2 相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金泽箔的保护与振兴 |
4.1 发展背景 |
4.2 保护的举措 |
4.2.1 法律保护 |
4.2.2 技术与用具的保存 |
4.2.3 成立专门机构 |
4.3 振兴的举措 |
4.3.1 法律基础 |
4.3.2 人才培养 |
4.3.3 技术改进 |
4.3.4 市场化运作 |
4.3.5 设置专门机构 |
4.4 发展策略的特点 |
4.4.1 保护与振兴的职责划分明确 |
4.4.2 制度完善 |
4.4.3 民间组织的参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京金箔的保护与振兴策略探究 |
5.1 南京金箔发展的SWOT分析 |
5.1.1 南京金箔发展的优势 |
5.1.2 南京金箔发展的劣势 |
5.1.3 南京金箔发展的机遇 |
5.1.4 南京金箔发展的挑战 |
5.2 南京金箔发展的建议 |
5.2.1 技术的保护—传承人的培养 |
5.2.2 技术的保护—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
5.2.3 产业的振兴—培育工匠与改进技术 |
5.2.4 产业的振兴—市场化运作 |
5.2.5 产业的振兴—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研究 ——以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综合体建筑 |
1.1.2 功能配置 |
1.1.3 商业业态 |
1.2 研究背景 |
1.2.1 工程实践背景 |
1.2.2 综合体建筑功能的新诉求 |
1.2.3 相关理论探索的需求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区位理论 |
2.1.1 城市地理 |
2.1.2 城市商圈 |
2.2 商业开发理论 |
2.2.1 建筑策划 |
2.2.2 业态规划 |
2.3 消费者理论 |
2.3.1 消费者行为心理 |
2.3.2 消费者满意度 |
2.4 小结 |
3 对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的再认识 |
3.1 综合体建筑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1 初始阶段 |
3.1.2 发展阶段 |
3.1.3 成熟阶段 |
3.2 综合体建筑商业活动的特点 |
3.2.1 消费群体多样 |
3.2.2 功能设置丰富 |
3.2.3 营业时间分段 |
3.3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
3.3.1 市场和社会需求 |
3.3.2 区域环境资源 |
3.3.3 建设用地条件 |
3.3.4 消费者行为及心理 |
3.4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的原则 |
3.4.1 因地制宜 |
3.4.2 保障生活 |
3.4.3 适度弹性 |
3.5 小结 |
4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调研与问题分析 |
4.1 调研对象现状 |
4.1.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
4.1.2 调研对象商业规模 |
4.1.3 调研对象地理区位 |
4.2 综合体建筑的功能构成分析 |
4.2.1 功能业态类型 |
4.2.2 功能规模及配比 |
4.3 综合体建筑的功能分布分析 |
4.3.1 零售功能 |
4.3.2 餐饮功能 |
4.3.3 休闲娱乐功能 |
4.3.4 服务功能 |
4.4 综合体建筑的功能质量分析 |
4.4.1 功能业态使用程度 |
4.4.2 功能业态满意程度 |
4.4.3 功能业态愿望度 |
4.5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现存问题 |
4.5.1 功能业态不全面 |
4.5.2 功能配比不合理 |
4.5.3 功能分布不合适 |
4.6 小结 |
5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策略 |
5.1 综合体建筑功能的选择 |
5.1.1 针对目标消费者 |
5.1.2 根据商业环境 |
5.1.3 考虑区域位置 |
5.1.4 结合时序动态 |
5.2 综合体建筑功能的尺度及比例 |
5.2.1 规范功能尺度 |
5.2.2 优化功能配比 |
5.3 综合体建筑功能的空间布置 |
5.3.1 按租金水平 |
5.3.2 按主力店 |
5.3.3 按消费习惯 |
5.3.4 按特殊空间 |
5.4 综合体建筑的交通组织 |
5.4.1 水平交通组织 |
5.4.2 垂直交通组织 |
5.4.3 交通节点组织 |
5.5 小结 |
6 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功能配置实践 |
6.1 项目概况 |
6.2 城市规划背景分析 |
6.2.1 南京市鼓楼区总体规划 |
6.2.2 下关滨江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6.2.3 城市土地利用导则 |
6.3 项目区位与区域商业现状 |
6.3.1 项目区位 |
6.3.2 区域商业现状 |
6.3.3 项目SWOT分析 |
6.4 项目功能业态配置 |
6.4.1 功能业态垂直布置 |
6.4.2 功能业态水平布置 |
6.4.3 屋顶功能业态布置 |
6.5 小结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贡献与不足 |
7.2.1 贡献 |
7.2.2 不足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综合体建筑详细信息调查表 |
附录 B 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调查问卷 |
附录 C 综合体建筑消费者满意度统计表 |
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方案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徐州博物馆汉代藏品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路线 |
2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
2.1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概念 |
2.2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发展现状 |
2.3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原则与要素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要素 |
3.3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的视觉语言 |
4.1 视觉语言符号的提取 |
4.2 视觉语言符号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 |
5.1 两汉文化对徐州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
5.2 徐州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存在现状与发展空间 |
5.3 设计定位 |
5.4 表现形式 |
5.5 元素提取 |
5.6 设计实践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类产品需求的变化 |
1.1.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
1.1.3 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理论研究较少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佛文化产品的相关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文化新经济与产品开发设计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阐述 |
2.1 文化新经济的概念及内容研究 |
2.1.1 文化新经济的概念 |
2.1.2 文化新经济的内容 |
2.2 文化新经济的元素及场景研究 |
2.2.1 文化新经济的元素及场景 |
2.2.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元素与场景 |
2.3 佛文化产品的种类与属性 |
2.3.1 佛文化产品的种类 |
2.3.2 佛文化产品的属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文化新经济三层分析法的佛文化产品分类与定位 |
3.1 文化新经济下的三层分析法 |
3.1.1 需求群体对佛文化产品的认知研究 |
3.1.2 文化新经济下的三层分析法 |
3.2 基于三层分析法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
3.2.1 基于本能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
3.2.2 基于行知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
3.2.3 基于精神层的佛文化元素研究 |
3.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分类与定位 |
3.3.1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群体需求分析 |
3.3.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经济效益分析 |
3.3.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分类 |
3.3.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定位 |
3.3.5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原则及方法 |
4.1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 |
4.1.1 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开发模式 |
4.1.2 品牌与产品生态圈建立的开发模式 |
4.1.3 线下产品与线上平台结合的开发模式 |
4.1.4 体验式产品的开发模式 |
4.2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原则 |
4.2.1 佛文化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
4.2.2 符合我国宗教事务条例原则 |
4.2.3 避免与文化新经济“硬结合”原则 |
4.2.4 绿色设计原则 |
4.2.5 佛文化产品的统一风格原则 |
4.3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设计方法——三元复合法 |
4.3.1 三元复合法之五感构建 |
4.3.2 三元复合法之行为转译 |
4.3.3 三元复合法之精神表达 |
4.3.4 五感构建、行为转译及精神表达三者关系分析 |
4.4 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模式、原则及方法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案例 |
5.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与佛文化产品调研 |
5.1.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概况 |
5.1.2 法门寺佛文化产品现状 |
5.1.3 运用模式、原则及方法提升设计思路 |
5.2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 |
5.2.1 祈福抄经产品之“经纶笔” |
5.2.2 祈福抄经产品之“电容笔” |
5.2.3 祈福敬香产品之“电子烛台” |
5.2.4 祈福敬香产品之“电子莲烛” |
5.3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微信平台的“法门祈福”模块开发 |
5.3.1 “法门祈福”模块的功能框架设计 |
5.3.2 “法门祈福”模块的交互原型设计 |
5.3.3 “法门祈福”模块的效果展示 |
5.3.4 “法门祈福”模块的设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课题研究不足及展望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元素详解 |
附录2 法门寺佛文化景区重点文物详解 |
附录3 图表引索 |
参考文献 |
(6)江苏明墓出土金银簪及其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明代金银簪研究现状 |
1.研究文献中记载的明代首饰 |
2.从首饰器物出发,结合文献资料,考证出土首饰的名称、佩戴方式 |
3.对墓葬出土的金银簪做个案研究 |
4.对明墓出土的金银簪做分期、分型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目标及意义 |
第一章 明代金银簪概况 |
第一节 江苏明代金银簪的考古发现情况 |
第二节 明代金银簪的定名及簪戴方式 |
(一)古代文献中出现的明代金银簪名称 |
1.《天水冰山录》 |
2.《醒世姻缘传》、《金瓶梅词话》 |
(二)明代的?髻和头面 |
(三)江苏明墓出土金银簪的簪戴方式复原 |
1.无锡华复诚夫妇墓出土金银簪的簪戴 |
2.江阴邹氏墓出土金银簪的定名及簪戴 |
第三节 明墓出土金银簪纹饰图案与寓意 |
1.虫草花卉寓吉祥 |
2.祥禽瑞兽保平安 |
3.随俗应景传文化 |
4.阁楼神佛妙手匠 |
第四节 明墓出土金银簪制作工艺 |
第二章 江苏明代金银簪的出土资料 |
第一节 江苏明代金银簪的出土资料 |
第三章 从出土资料比对明代金银簪的分期与风格特点 |
第一节 明代金银簪现有分期及其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明代金银簪的分期依据 |
1.明代的衣冠之治 |
2.奢侈、僭越风气的兴起 |
3.服饰审美的变迁 |
4.宝石贸易与释道文化的传播 |
第三节 明代金银簪的分期与风格特点 |
1.洪武时期 |
2.永乐——宣德 |
3.正统——正德 |
4.嘉靖——万历 |
5.泰昌——崇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宋代福建路金属矿业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背景 |
第一节 宋代福建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自然条件 |
第三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人文条件 |
第四节 宋代以前福建的金属矿业开发 |
第二章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空间分布与变迁 |
第一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产资源的种类、矿产区与矿冶统计资料 |
第二节 金、银矿开发的空间分布与变迁 |
第三节 铁矿开发的空间分布与变迁 |
第四节 铜、铅、锡矿及水银开发的空间分布与变迁 |
第五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综合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兴衰演变 |
第一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在全国的地位演变 |
第二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的时空演变与阶段划分 |
第三节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兴衰演变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宋代福建金属矿业开发对该地区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三节 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控拜银匠的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苗族银饰及银匠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特色 |
五、技术难点 |
六、预期目标 |
七、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苗族银匠研究—以黔东南控拜村为例 |
第一章 控拜村及其银匠群体概述 |
第一节 控拜苗族银匠村概况 |
(一) 历史沿革 |
(二) 自然环境 |
(三) 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控拜苗族银匠群体现状 |
(一) 控拜银匠从业现状 |
(二) 控拜银匠群体类别 |
(三) 控拜银匠的成就与影响 |
第二章 控拜银匠群体的形成 |
第一节 白银的流入与银匠的形成 |
(一) 政治背景: 贵州建省与财政支持 |
(二) 经济因素: 木材东渐与良马贸易 |
第二节 锻制技艺的传播与苗族银匠的形成 |
(一) 贵州银匠出现的时间 |
(二) 技艺传播与银匠形成 |
第三节 苗族“好饰”的传统与银匠群体的形成 |
第三章 控拜银匠群体的传承 |
第一节 控拜银匠的传承模式 |
(一) 纵向传承——父子传承为核心 |
(二) 横向传承——夫妇传承为核心 |
(三) 多向传承——“偷师”“投师”为核心 |
(四) 控拜银匠传承的新模式 |
第二节 控拜银匠传承的内容 |
(一) 纹样造型 |
(二) 锻制技艺 |
(三) 职业伦理 |
(四) 族群历史 |
第三节 控拜银匠传承中的挫折 |
(一) 文化大革命——银匠传承一度中断 |
(二) 家庭联产承包控拜银匠再受波折 |
(三) 商品经济发展——银匠文化丢失严重 |
第四章 控拜银匠与银饰变迁 |
第一节 影响银匠银饰创作的因素 |
(一) 自然环境 |
(二) 传统文化 |
(三) 社会生活 |
(四) 时代变迁 |
第二节 控拜银匠对银饰变迁的贡献 |
(一) 改进银饰锻制工具 |
(二) 提高银饰锻制技艺 |
(三) 改进银饰的结构与造型 |
(四) 影响银饰佩戴规则与习惯 |
第三节 银饰锻制对控拜银匠的影响 |
(一) 影响银匠择业就业 |
(二) 提高银匠个人声誉 |
(三) 改善银匠家庭生活 |
(四) 推动行业话语的形成 |
(五) 损害银匠身体健康 |
第五章 银匠群体与控拜社会整合 |
第一节 业缘: 群体组织与行业交流 |
(一) 规范了银匠的部分行为 |
(二) 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 |
(三) 维护村寨利益凝聚人心 |
第二节 血缘: 集体记忆与家族认同 |
(一) 巩固和发展集体记忆 |
(二) 维系和带动家族发展 |
第三节 地缘: 集体意识与精神基础 |
(一) “控拜”地域与荣誉 |
(二) 银匠们的回村意愿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 |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物之现象:古代中国的“物妖”传奇 |
第一节 汉废帝刘贺好作非常之冠 |
第二节 唐安乐公主喜服百鸟裙 |
第三节 宋妇女尚作高髻 |
第二章 “妖”之观念:物被冠以“妖”名的可能性 |
第一节 灾异学说中的“服妖” |
一、“妖”与人事征兆 |
二、人弃常,则妖兴 |
三、《汉书·五行志》与“服妖” |
第二节 作为文化概念的“物妖” |
一、“服妖”说的政治意图 |
二、维护礼俗的说辞 |
第三节 作为评价概念的“物妖” |
一、主观选择为“妖” |
二、牵合附会为“妖” |
三、古人对待“服妖”的态度 |
第三章 “物妖”增益:明代的时尚之物 |
第一节 胡风胡俗 |
一、诏复汉唐衣冠之制 |
二、胡风胡俗议为“服妖” |
三、“别夷夏”的政治话语 |
第二节 奇装异服 |
一、不分贵贱的马尾裙 |
二、变动不居的男子巾服 |
三、好尚奢华的女子服饰 |
第三节 “苏样”与“苏意” |
一、“苏样”为何样 |
二、“苏意”为何意 |
三、时尚的代名词 |
第四节 物带人号 |
一、能工巧匠声名鹊起 |
二、能工巧匠所作之物 |
三、品味、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
第四章 物之评价:“物妖”观念在消费社会的显现 |
第一节 世风变幻的大明王朝 |
一、“人遵画一之法”的光景 |
二、奢俗蔓延全国 |
三、文化商品化 |
第二节 奢靡语境中的“物妖” |
一、奢靡令物成“妖” |
二、奢靡与消费社会的形成 |
三、奢靡的去道德化 |
第三节 审美语境中的“物妖” |
一、感官愉悦令物成“妖” |
二、装饰显示奢靡 |
三、喜奢华,乐奇异 |
第四节 书写语境中的“物妖” |
一、《五行志》中“服妖”的书写方式 |
二、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方式 |
三、笔记小说中“物妖”的书写心态 |
第五章 “物妖”之祛魅:物欲的审思 |
第一节 欲望彰显的表征 |
一、“弘俭约,戒嗜欲”的训诫 |
二、“欲”是人之自然本性 |
三、物欲导致“礼仪不行” |
第二节 “妖由人兴”的自觉 |
一、百工为财呈能献技 |
二、技艺的商业开展与竞争 |
三、文人雅士一掷千金 |
第三节 时尚观念的萌兴 |
一、“物妖”是时尚的表征 |
二、炫耀性消费与阶级变动 |
三、上行下效与身份模糊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历代“服妖”“物妖”条目一览表 |
附录二: 研究“服妖”的期刊文章目录 |
附录三: 图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四、浅议金银饰品市场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合浦珍珠采捞、商贸的历史探析[J]. 廖国一,欧冬梅.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4)
- [2]中日金箔工艺保护与振兴的比较研究[D]. 邹天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综合体建筑功能配置研究 ——以南京地铁下关站上盖综合体为例[D]. 于善文.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徐州博物馆汉代藏品的文化衍生品设计研究[D]. 许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5]文化新经济下的佛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 ——以法门寺佛文化景区祈福类产品开发设计为例[D]. 林经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江苏明墓出土金银簪及其分期研究[D]. 谢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宋代福建路金属矿业地理研究[D]. 刘振. 暨南大学, 2019(02)
- [8]控拜银匠的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D]. 胡剑斌. 西南大学, 2019(01)
- [9]物欲迷幻:古代中国“物妖”研究[D]. 付晓彤.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