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产柴油的加氢裂解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创,兰勇,刘昶,张皓禹,李强,高喜峰,梁尚坤,丁世丞[1](2021)在《催化剂级配技术在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柴油产品质量升级的需求,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FHIDW加氢改质技术及配套FF-46加氢精制催化剂、FC-14B加氢改质催化剂和FDW-3临氢降凝催化剂。该技术及催化剂级配体系在格尔木炼油厂0.8 Mt·a-1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级配催化剂体系对原料适应性强,装置运转平稳,操作灵活性高,催化剂失活速率慢,产品分布合理且质量优异,在降低柴油产品凝点的同时可以明显改善其密度和十六烷值,解决了改造前装置生产重柴油密度偏低的问题,为炼油厂生产符合国V质量标准的柴油提供了技术保障。
曹均丰,柳伟,廖杰峰,谢文杰,黄薇[2](2021)在《不同芳烃质量分数催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采用FRIPP研制的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体系,在中型加氢裂化试验装置上,以高芳烃质量分数催化柴油为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了精制催化柴油不同的芳烃质量分数与加氢裂化产品性质变化规律,并预测了不同的芳烃质量分数精制催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的性质。结果表明:在裂化催化剂体积空速1.5 h-1、反应总压8.0 MPa、氢油体积比800∶1等工艺条件下,随着精制催化柴油芳烃质量分数的提高,汽油馏分产品收率明显降低,而柴油馏分产品收率明显提高,化学氢耗明显降低,汽油馏分芳烃质量分数和辛烷值都明显提高,柴油馏分凝点升高,柴油馏分十六烷指数降低。以此数据建立了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汽油馏分产品收率、柴油馏分产品收率、加氢裂化反应化学氢耗、汽油馏分芳烃质量分数、汽油馏分辛烷值、柴油馏分凝点和柴油馏分十六烷指数等产品性质的预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整,该模型较好地预测了不同芳烃质量分数精制催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的性质,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
孟凡飞[3](2021)在《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己基苯是一种高附加价值的重要化工产品。环己基苯的沸点较高,凝固点接近室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环己基苯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锂离子电池添加液,具有防过充性能,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另外,环己基苯也是合成薄膜晶体管液晶材料的原材料,它还可用作调和组分加入到柴油中。除上述应用外,在当下丙酮过剩的情况下,环己基苯的过氧化反应可以制备苯酚和环己酮,可以有效地解决异丙苯法制备苯酚中丙酮过剩的问题。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对分子筛进行了改性研究,对分子筛的形貌、结构以及酸性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其应用到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了烷基化的反应机理,同时通过工艺优化、催化剂寿命及活性稳定性研究,给出最适合生产环己基苯催化剂的改性方式。(1)采用浸渍法制备了β分子筛负载无水Al Cl3的固体酸催化剂,并对其形貌、结构和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β分子筛负载三氯化铝后,催化剂的强酸量提升,提高了环己烯的转化率。同时考察了苯与环己烯烷基化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以负载量为10%Al Cl3/H-β为催化剂、苯和环己烯的摩尔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环己烯质量的100%、温度为80℃、时间为3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超过99%,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60.28%。(2)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分别以硝酸铵、盐酸、尿素、氢氧化钠溶液对分子筛USY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性质的催化剂。结果表明,经硝酸铵改性后的分子筛由于BET比表面积,BJH孔体积孔径和酸度的增加,提高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反应的转化率。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铵交换二次改性得到的分子筛催化剂H-USY(2),在苯烯比15、温度80℃、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条件下进行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5.34%,产物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7.44%。我们也发现经尿素处理后的USY分子筛也具有类似经硝酸铵改性的效果,经尿素改性的催化剂催化烷基化反应,环己烯的转化率为96.14%,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4.92%。(3)采用浸渍-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La3+负载量的H-La-Y和La-H-Y分子筛,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3+的骨架引入和阳离子交换使H-Y分子筛产生更多的强酸中心,极大提高了分子筛的酸强度和环己烯的转化率。研究发现,La-H-Y(2)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活性,在最佳条件下,以La-H-Y(2)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苯与环己烯的烷基化,环己烯的转化率达到98.27%,产物环己基苯的选择性为97.63%。此外,反应前后催化剂的TG-DSC分析表明,反应后出现少量有机物滞留孔道内,催化剂使用后焙烧再生会导致部分分子筛骨架结构破坏,其再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朱强,郭俊辉,刘昶,郝文月[4](2021)在《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多产中间馏分油的市场需求,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及配套FF-46加氢精制催化剂和FC-14加氢裂化催化剂。该技术及配套催化剂级配体系在150万t·a-1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装置工艺流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性高,产品分布合理,产品质量优异,同时两种催化剂的级配使用可以协同发挥优势,催化剂运转周期长,中间馏分油的收率高,航煤和柴油产品的总收率可以达到73.0%,为炼油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徐东升[5](2020)在《重质芳烃原料油选择性加氢转化产单环芳烃的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研究富含芳烃的重质油的柴油段馏分如何催化加氢转化,多产单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过程。因为重质芳烃原料油(包括: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重油催化热裂解柴油(CPP柴油)以及煤焦油的柴油段馏分等)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高,导致其产品价值低,但可作为加氢单元的低值原料来生产高附加值的加氢产品。采用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步加氢转化工艺,能有效控制了生成的热量和化学平衡,有利于用重质芳烃原料油更多地产BTX。本文主要研究生产BTX的第一步——加氢处理过程,为加氢裂化做好准备。本文先对以上三种真实油品利用商品催化剂RS-2100进行了筛选,认为LCO和CPP柴油是比较适合的催化剂活性评价的真实油品原料。然后在Cat1#、Cat2#、Cat3#三种自制催化剂和商品催化剂RS-2100下用以上两种筛选出来的原料油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催化剂活性评价试验,认为Cat3#是其中最好的能促进多产单环芳烃的催化剂。CPP柴油加氢反应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最适宜作为优化试验的原料。工艺条件优化试验的优化结果是在320℃、6.4 MPa、1.0 h-1、氢油比600:1 Nm3/m3(此工艺条件定为基准条件,文中未具体指明时则采用的是基准条件)的情况下,多环芳烃转化率为86.1%,单环芳烃选择性为77.9%;两次加氢试验的优化结果是在300℃,1.0 h-1下第一次加氢,再在300℃,3.0 h-1第二次加氢,产品的多环芳烃转化率为86.1%,单环芳烃选择性82.5%,单环芳烃收率高达71.0%,是此次两次加氢试验范围内的最优工艺组合方案;竞争吸附加氢试验的优化结果是加入5 wt%仲丁胺的CPP柴油在320℃加氢时产品的单环芳烃的收率最高,多环芳烃转化率为87.6%,单环芳烃选择性为83.8%。
苗恒,刘庭庭,任帅[6](2014)在《F-T合成油品加工提高柴油采收率的几种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费-托合成(F-T合成)油品的性质及其各馏分经过加氢裂化所得产品的性能及应用。通过改变中间油品的进料配比,选用中间馏分油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优化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及分馏系统操作等途径来达到提高柴油收率的目的。
张金弘[7](2014)在《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文中认为催化裂化(FCC)是我国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FCC加工的原料越来越差且来源复杂。将组成和裂化性能差异较大的原料通过简单的混合加工,不仅难以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还会引入不同原料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物分布恶化。因此,如何实现不同反应性能物料间的优化组合,控制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深度是实现劣质原料高效转化的关键问题。FCC提供了我国燃料油市场约75%的汽油调和组分,但FCC汽油烯烃含量通常高达40–60 vol%,面对日益严格的汽油环保指标,如何高效改质FCC汽油是催化裂化面临的又一技术难题。本论文首先针对劣质原料转化难的问题,以焦化蜡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种方案强化焦化蜡油的催化转化,深入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转化过程中的热裂化、氢转移等反应,硫氮平衡,硫、氮化合物转化化学,重油四组分转化率,催化剂酸量变化等的影响,并采用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 MS)对反应后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精细表征。研究发现,采用适当高温、大剂油比和短反应时间操作可以改变含氮化合物的反应路径,抑制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生焦,减缓催化剂的失活,促进原料中其它烃类的转化,进而将含氮化合物富集到重油馏分中。通过从焦化蜡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为焦化蜡油转化和轻汽油改质提供各自适宜的反应条件,实现两个过程的耦合和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高效改质汽油。其次,为了减少汽油回炼改质过程的损失、提高汽油烯烃转化率,本论文在提升管中试装置上考察了轻汽油性质、反应时间和反应器结构对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汽油改质过程的系统评价方法,对不同反应过程进行量化比较。研究发现,一定量重馏分的存在可以提高轻汽油改质效率;相对短的反应时间有利于高效改质轻汽油;采用带有多喷嘴进料系统的新型变径结构提升管反应器,可显着提高烯烃转化率,减少汽油损失,优化氢分配。采用基于EMMS的多尺度CFD计算方法结合组分传输方程对新型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行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发现,汽油采用本文设计的旋流喷嘴进料可以提高油剂混合区的床层催化剂密度,促进注入汽油和反应器内油剂的快速、均匀混合,减轻汽油喷嘴高速射流引发的二次流,降低混合区内油气的返混程度,缩短汽油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后,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物料进料方式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反应器的创新设计实现劣质原料的高效转化和汽油的高效改质。针对目前催化裂化掺炼焦化蜡油导致转化率大幅降低、产品选择性变差以及汽油回炼改质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焦化蜡油与常规原料分区转化,焦化蜡油高效转化与汽油改质耦合调控的两段协同(TSS)催化裂化新工艺思路。中试评价结果表明,TSS过程可在提高原料转化率和目的产品产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3.5个百分点。针对全加工劣质原料时存在转化率下降、多产柴油与提高转化率之间存在矛盾以及常规提升管反应器上汽油烯烃转化率低等问题,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器优化进一步完善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段从回炼油进料位置上方选择性回炼适当比例的轻汽油可以强化回炼油的催化转化,并在较小的损失下改质汽油。通过反应器结构和轻汽油进料喷嘴的优化,提高汽油反应区床层催化剂密度,强化油剂接触、反应,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汽油烯烃含量,还可促进重油的转化。由于二段回炼油的转化得到保证,一段可以采用较缓和的反应条件多产柴油。中试评价结果表明,新工艺过程相比常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过程,可在提高重油转化率,增加柴油和轻质油收率的同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17个百分点。
李雪静[8](2013)在《世界炼油工业发展新动向及我国的对策》文中指出近年来,地处西半球的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美洲国家的石油储产量大幅增长,正逐步成为继中东之后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新兴热点区域,全球石油消费重心和炼油发展中心进一步转移至东半球国家,原油资源供应进一步趋紧,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成热点。与此同时,世界炼油工业发展格局也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原油重质劣质化趋势明显,重油加工难度增大,重油深加工技术主要在技术优化、催化剂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清洁燃料标准加速升级,向低硫、超低硫方向发展,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向产品高品质化方向发展;炼厂增产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技术伴随炼化一体化战略加快发展;替代能源技术受到高度重视,迈入规模工业应用阶段。当前我国炼油工业迎来了战略发展机遇期,但面临原油供应趋紧、原油品质重劣质化、环保要求趋严等严峻挑战,必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采取相应对策:扩大原油来源,实现渠道多极化和资源多元化;积极应对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挑战,提高重油深加工能力;加快清洁燃料质量升级换代,多产柴油调整油品结构;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
张海桐[9](2013)在《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延迟焦化的快速发展,焦化汽油产量日益增加,而我国一直缺少经济效益显着的合理加工方案。相对而言,现有的焦化汽油催化裂解改质路线操作方便,投资省,见效快,但也面临一些难题,国内却缺少对焦化汽油裂解规律的基础研究和配套工艺技术的开发。本文对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基本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比研究了变径提升管和常规提升管中焦化汽油单独裂解反应规律和与焦化蜡油组合进料时的反应规律,成功开发了焦化汽油与焦化蜡油裂解耦合工艺。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焦化汽油转化率逐渐升高,低碳烯烃收率增加,同时汽油中正构烷烃、环烷烃和烯烃含量降低,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升高。随着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的升高,焦化汽油转化率增加得越来越快,同时乙烯收率随之逐渐升高。汽油中芳烃含量随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的升高而明显升高,而且汽油计算法辛烷值也不断升高。对催化剂的对比研究表明,催化裂解催化剂在焦化汽油转化率、低碳烯烃收率方面占有较强的优势。与常规提升管相比,焦化汽油在变径提升管反应器中转化更充分,汽油改质效果较好,但因热反应和二次反应较多导致低碳烯烃收率和选择性较差。采用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停留时间1.24s和2.68s时焦化汽油转化率分别高达55.42wt.%和68.58wt.%,比常规提升管时分别高5.36个百分点和12.54个百分点。为了同时达到较高的焦化汽油转化率和低碳烯烃选择性,变径提升管反应器需要进一步的优化。焦化汽油与焦化蜡油组合进料时,提高焦化汽油比例,液化气中丙烯和丁烯含量降低,汽油中烯烃与芳烃含量降低,而正构烷烃含量快速升高。组合工艺中使用变径提升管时,焦化汽油转化率、低碳烯烃收率和选择性都较常规提升管高,汽油中烯烃与异构烷烃含量低、芳烃含量高。但是两种反应器中焦化汽油比例都不适合太高。与焦化蜡油单股反应结果相比,焦化蜡油与焦化汽油组合进料在提高焦化蜡油转化率、改善汽油品质、增产低碳烯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焦化汽油对焦化蜡油裂解协同促进作用显着。
陈松[10](2007)在《原位晶化材料合成及加氢裂化催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位晶化催化材料合成制备的核心就是将分子筛合成与原位生长概念相结合,将一种最重要的石油裂解分子筛Y沸石晶粒直接生长在基质上而得到的催化材料。本文从传统原位FCC催化剂制备特点出发,针对现有原位晶化工艺的不足,进一步依据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应用要求,分别提出了各种改进性和独创性的原位催化材料合成概念和技术方案。首先,不仅实现了廉价煤系高岭土原位合成的工业化可行路线,而且通过合成条件和参数优化实现了快速原位合成,将现有长达近30h的晶化时间能缩短到12h甚至6h;其次,将一系列分子筛合成与创新的广义原位生长概念相结合,通过扩大基质选择范围提出金属原位复合方法并制备了一系列多元改性载体或原位分子筛材料,包括涉及多孔无定形材料的固相原位合成方式,也包括将稀土、钛、锌、锆等结构性或电子性助剂原位引入形成多元原位复合材料的方法,如一种锌改性原位催化材料,原位负载量高达3.5%时结晶度高仍可达56%;同时应用原位自转晶方式通过异种分子筛转化得到了具有独特形貌、孔结构及催化特质的新材料,方法涉及无外加硅源或外加固相硅源的高岭土原位合成以及独特的介孔材料自转晶原位合成,特别地,后者是在不同方法制备的螺旋和纳米粒状形貌介孔分子筛基础上,利用介孔材料自转晶得到了接近纳米大小品粒和孔容比传统法高出60%的新型高硅B分子筛。通过本文新型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在形态和性能上都有别于传统分子筛的原位晶化材料,同时各种表征手段和分析也显示了其晶粒变小、孔径增大的趋势,且形态和酸度特征上也表现了与传统分子筛的差异化,而这些特征经过论证都更有利于应用在处理重要质大分子原料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上,例如100~200hm的小晶粒、40%甚至60%以上的集中的4~20nm中孔分布、更高的B/L酸比例等。在这些新型原位晶化催化材料的基础上,也基于拓展原位催化概念应用范围的需要,本文强化了新型原位催化材料在工业催化应用特性的研究,尤其是跳出原位晶化FCC催化剂范畴,转向代表清洁化生产的加氢裂化催化剂领域,进一步研究完善加氢裂化催化剂设计内涵并实践了新型原位概念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开发。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分子筛材料不仅表现了具有更高本征催化效率的特点,而且突出表现了优异的开环裂解性能,所涉及的所谓原位型加氢裂化催化剂能获得比常规催化剂低2~3个单位的低BMCI值尾油。低尾油BMCI值尾油是需求量很大的优质制乙烯原料,而炼厂加工重质高芳烃劣质原料比例的增加也越来越需要开环性能更优异的分子筛材料,因此原位型催化材料的研究不仅为未来加氢裂化催化剂应用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材料平台,也为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发展进步拓展了一个新的空间。
二、多产柴油的加氢裂解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产柴油的加氢裂解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催化剂级配技术在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催化剂级配技术选择 |
1.1 FHIDW加氢改质降凝技术特点 |
1.2 配套催化剂级配体系介绍 |
2 催化剂级配技术在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应用效果 |
2.1 原料油性质 |
2.2 催化剂活性分析 |
2.3 主要产品分布 |
2.4 主要产品性质 |
3 结论 |
(2)不同芳烃质量分数催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实验装置、原料及催化剂 |
1.2 结果与讨论 |
2 产品性质预测 |
3 结论 |
(3)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环己基苯的催化合成研究现状 |
1.2.1 苯与环己烯、环己醇、卤代环己烷等傅克烷基化法 |
1.2.2 苯催化加氢烷基化法 |
1.2.3 联苯部分催化加氢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三氯化铝负载β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无水三氯化铝负载β分子筛的制备 |
2.2.1 氢型沸石分子筛Hβ的制备 |
2.2.2 β分子筛负载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的制备 |
2.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 |
2.4 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合成环己基苯 |
2.5 产物定性定量分析 |
2.6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2.6.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2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3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4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2.6.5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2.7 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2.7.1 AlCl_3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7.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7.3 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
2.7.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7.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8 实验的重复性及催化剂寿命实验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分子筛USY催化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改性US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3.2.1 硝酸铵改性USY分子筛 |
3.2.2 盐酸改性USY分子筛 |
3.2.3 氢氧化钠改性USY分子筛 |
3.2.4 尿素改性USY分子筛 |
3.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及产物分析 |
3.4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2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3 ICP-AES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4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5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3.4.6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3.5 产物分析 |
3.5.1 GC-MS分析 |
3.5.2 GC含量分析 |
3.6 烷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3.7 催化剂的稳定性与活性考察 |
3.8 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3+)改性Y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硝酸镧改性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4.2.1 方法一 |
4.2.2 方法二 |
4.3 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及产物分析 |
4.4 分子筛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分析 |
4.4.1 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2 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3 SEM-EDS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4 BET表征结果与分析 |
4.4.5 FT-IR表征结果与分析 |
4.5 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烷基化性能 |
4.6 TG-DSC表征结果与分析 |
4.7 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及与寿命考察 |
4.8 苯与环己烯烷基化反应机理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 |
致谢 |
(4)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介绍 |
1.1 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工艺简介 |
1.2 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催化剂简介 |
1.3 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优势 |
2 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工业应用效果 |
2.1 原料油性质 |
2.2 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
2.3 主要产品收率及性质 |
3 结论 |
(5)重质芳烃原料油选择性加氢转化产单环芳烃的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重质芳烃的来源和特点 |
1.3 加氢转化的工艺现状 |
1.4 芳烃选择性加氢转化的研究进展 |
1.4.1 模型化合物的研究 |
1.4.2 真实油品的研究 |
1.4.3 竞争吸附加氢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及思路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料及仪器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催化剂 |
2.1.3 试验化玻 |
2.1.4 试验仪器 |
2.1.5 加氢装置的简介及其工艺流程说明 |
2.2 试验实施方法 |
2.2.1 装置可靠性验证 |
2.2.2 试验操作流程 |
2.2.3 原料及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芳烃转化情况特征量 |
2.3.2 利用脱氮动力学级数检验试验结果可信性 |
2.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重质芳烃原料油筛选与催化剂活性评价试验 |
3.1 重质芳烃原料油筛选试验 |
3.1.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3.1.2 各工艺条件下拉温的平均温度 |
3.1.3 三种原料加氢产品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
3.1.4 三种原料加氢产品的硫、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
3.1.5 三种原料加氢产品的烃类族组成及其转化规律 |
3.2 以LCO为原料的催化剂评价试验 |
3.2.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3.2.2 以LCO评价四种催化剂的拉温平均温度 |
3.2.3 LCO加氢产品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
3.2.4 LCO加氢产品的硫、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
3.2.5 LCO加氢产品的烃类族组成及其转化规律 |
3.3 以CPP柴油为原料的催化剂评价试验 |
3.3.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3.3.2 以CPP柴油评价四种催化剂的拉温平均温度 |
3.3.3 CPP柴油加氢产品的密度的变化规律 |
3.3.4 CPP柴油加氢产品的硫、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5 CPP柴油加氢产品的烃类族组成及其转化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艺优化试验和竞争吸附加氢试验 |
4.1 温度和空速的工艺条件优化试验 |
4.1.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4.1.2 温度和空速优化试验的拉温平均温度 |
4.1.3 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密度的影响 |
4.1.4 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硫、氮含量的影响 |
4.1.5 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烃类族组成的影响及其转化规律 |
4.2 两次加氢工艺优化试验 |
4.2.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4.2.2 两次加氢试验的拉温平均温度 |
4.2.3 两次加氢的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密度的影响 |
4.2.4 两次加氢的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硫、氮含量的影响 |
4.2.5 两次加氢的温度和空速对CPP柴油加氢产品烃类族组成及其转化规律的影响 |
4.3 竞争吸附加氢试验 |
4.3.1 试验考察的工艺条件 |
4.3.2 竞争吸附加氢试验的拉温平均温度 |
4.3.3 加入仲丁胺对加氢产品硫、氮含量的影响 |
4.3.4 加入仲丁胺对烃类族组成及其转化规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催化剂填装及床层分布情况 |
附表2 反应拉温的平均温度结果表 |
附表3 密度结果表 |
附表4 硫、氮含量数据表 |
附表5 烃类族组成及转化情况数据表 |
附表6 加氢装置主要设备参数表 |
致谢 |
(6)F-T合成油品加工提高柴油采收率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F - T 合成中间油品的性质对柴油性质及收率的影响 |
2催化剂对柴油收率及性质的影响 |
3反应温升对柴油收率的影响[9] |
4优化分馏系统操作 |
5结 论 |
(7)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强化的技术创新 |
1.2.1 关键装备技术创新 |
1.2.2 工艺技术创新 |
1.3 催化裂化汽油改质方法及工艺 |
1.3.1 利用催化裂化装置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2 利用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3.3 利用其它非加氢过程提升FCC汽油质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1 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 |
2.2 产物分析方法 |
2.2.1 裂化气分析 |
2.2.2 烟气分析 |
2.2.3 液体产物分析 |
2.2.4 汽油、柴油和重油相关性质测定 |
2.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碳含量测定 |
2.3.2 微反活性测定 |
2.3.3 BET分析 |
2.3.4 NH_3-TPD分析 |
2.3.5 TPO-MS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二段组合进料重油及汽油混合温度计算 |
2.4.2 其它计算 |
2.4.3 补充说明 |
第三章 焦化蜡油反应规律及硫氮分布研究 |
3.1 前言 |
3.2 操作参数对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的影响 |
3.2.1 高温、大剂油比、短停留时间方案 |
3.2.2 长停留时间方案 |
3.2.3 高催化剂活性方案 |
3.2.4 不同方案对比分析 |
3.3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过程中的硫氮平衡 |
3.3.1 硫和氮在液体产物中的分布 |
3.3.2 硫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3 氮在各馏分中的分布及浓度 |
3.3.4 硫氮平衡 |
3.3.5 结焦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硫、氮的氧化过程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焦化蜡油催化转化与轻汽油改质过程的耦合 |
4.1 前言 |
4.2 焦化蜡油与轻汽油进料比例考察 |
4.3 组合进料过程与单独反应过程对比分析 |
4.4 汽油改质效果分析 |
4.5 组合进料过程对焦化蜡油的控制转化 |
4.5.1 组合进料过程中焦化蜡油反应条件的变化 |
4.5.2 产物分布及氮平衡分析 |
4.5.3 反应条件对氮化物吸附到催化剂的影响 |
4.5.4 重油中含氮化合物的ESI FT-ICR MS表征 |
4.5.5 组合进料过程对含氮化合物的控制转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催化裂化轻汽油改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减少汽油损失的理论分析 |
5.3 轻汽油馏程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4 轻汽油烯烃含量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5 停留时间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 反应器结构对轻汽油改质过程的影响 |
5.6.1 实验结果 |
5.6.2 氢平衡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多尺度模拟 |
6.1 前言 |
6.2 模拟方法 |
6.2.1 气固流动模型 |
6.2.2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 |
6.2.3 停留时间分布计算方法 |
6.2.4 轴向扩散模型 |
6.3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的影响 |
6.3.1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固含率的影响 |
6.3.2 喷嘴结构对气固混合区速度的影响 |
6.4 喷嘴结构对汽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研究 |
7.1 前言 |
7.2 劣质原料分区转化与汽油改质技术 |
7.2.1 工艺思路的提出 |
7.2.2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2.3 不同焦化蜡油配比加工过程比较 |
7.3 全加工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7.3.1 新鲜原料反应条件优化 |
7.3.2 回炼油反应条件优化 |
7.3.3 ―半待生剂‖的表征 |
7.3.4 常规提升管上的组合进料过程分析 |
7.3.5 反应器结构优化 |
7.3.6 轻汽油进料喷嘴优化 |
7.3.7 不同强化方法比较 |
7.3.8 实验室中试评价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世界炼油工业发展新动向及我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发展动向 |
2.1 世界石油生产重心“西移”, 炼油发展中心继续“东进” |
2.2 原油资源供应趋紧, 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成热点 |
2.3 原油重质劣质化趋势明显, 重油加工难度增大 |
2.4 清洁燃料标准加速升级, 向低硫、超低硫方向发展 |
2.5 技术创新继续推动产业进步, 引领产业发展 |
3 我国的对策 |
3.1 扩大原油来源, 实现渠道多极化和资源多元化 |
3.2 积极应对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挑战, 提高重油深加工能力 |
3.3 加快清洁燃料质量升级换代, 多产柴油调整油品结构 |
3.4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 |
(9)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焦化汽油加工方案研究进展 |
1.2.1 加氢路线 |
1.2.2 非加氢路线 |
1.2.3 其他改质工艺 |
1.3 汽油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
1.3.1 汽油中各组分的反应性能 |
1.3.2 分子筛催化剂上烷烃反应机理 |
1.4 增产低碳烯烃工艺技术进展 |
1.4.1 蒸汽裂解工艺 |
1.4.2 催化裂解工艺 |
1.4.3 其他转化工艺 |
1.5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 |
2.2 实验装置 |
2.3 产品分析 |
2.3.1 裂化气分析 |
2.3.2 烟气分析 |
2.3.3 液体产物分析 |
2.3.4 汽油族组成分析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反应规律研究 |
3.1 停留时间对焦化汽油裂解的影响 |
3.1.1 停留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1.2 停留时间对干气和液化气的影响 |
3.1.3 停留时间对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
3.2 反应温度、剂油比对焦化汽油裂解的影响 |
3.2.1 反应温度、剂油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2.2 干气组成随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的变化 |
3.2.3 反应温度、剂油比对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
3.3 催化剂种类对焦化汽油裂解的影响 |
3.3.1 催化剂种类对转化率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种类对低碳烯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径提升管中焦化汽油裂解规律研究 |
4.1 不同结构提升管简述 |
4.2 变径提升管反应器中焦化汽油裂解规律考察 |
4.2.1 变径提升管中焦化汽油裂解产物分布变化规律 |
4.2.2 变径提升管中液化气组成的变化规律 |
4.2.3 不同反应器中低碳烯烃选择性对比 |
4.2.4 变径提升管中汽油族组成变化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焦化汽油与焦化蜡油裂解耦合工艺研究 |
5.1 常规提升管中组合进料研究 |
5.1.1 焦化汽油组合比例对总产物分布的影响 |
5.1.2 焦化汽油组合比例对焦化蜡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1.3 焦化汽油组合比例对干气和液化气组成的影响 |
5.1.4 焦化汽油组合比例对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
5.2 变径提升管中组合进料研究 |
5.2.1 反应器结构对组合进料总产物分布的影响 |
5.2.2 反应器结构对低碳烯烃的影响 |
5.2.3 反应器结构对汽油族组成的影响 |
5.3 新型湍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构想 |
5.4 焦化汽油与焦化蜡油裂解“协同效应”的提出 |
5.4.1 供氢剂对焦化蜡油裂解的影响 |
5.4.2 焦化汽油对焦化蜡油裂解的促进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原位晶化材料合成及加氢裂化催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 |
1.1 重油轻质化技术与分子筛应用发展 |
1.1.1 重油轻质化加工技术背景 |
1.1.2 两种重要的二次加工裂解技术 |
1.1.3 分子筛的发展和应用 |
1.1.4 八面沸石分子筛在石油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
1.2 催化裂化及其催化剂 |
1.2.1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背景 |
1.2.2 催化裂化催化剂概述 |
1.2.3 催化裂化催化剂新要求和发展趋势 |
1.2.4 国内外FCC催化剂现有技术背景 |
1.3 原位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技术 |
1.3.1 原位晶化背景概述 |
1.3.2 国内外现有原位晶化技术概述 |
1.3.3 基质及其原位晶化产品特点 |
1.4 本课题创新立意及研究内容 |
1.4.1 本项目创新研究规划 |
1.4.2 本项目创新研究立意 |
1.4.3 本项目创新研究内容 |
1.4.4 新催化材料拓展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说明 |
第二章 原位晶化催化材料合成研究 |
2.1 原位晶化技术分析 |
2.1.1 现有原位晶化专利技术分析 |
2.1.2 典型原位晶化技术介绍 |
2.1.3 高岭土的特性及在原位晶化中的重要作用 |
2.1.4 原位晶化工艺制备条件讨论 |
2.2 原位合成Y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合成研究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原位NaY分子筛合成制备 |
2.2.2.2 样品表征及分析仪器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基质的作用 |
2.2.3.2 合成原料的选择 |
2.2.3.3 模板剂影响 |
2.2.3.4 钠硅比的作用 |
2.2.3.5 水量的影响 |
2.2.3.6 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的影响 |
2.2.3.7 导向剂的作用 |
2.2.3.8 搅拌速率的影响 |
2.2.3.9 加料方式的影响 |
2.2.4 分析与讨论 |
2.2.4.1 晶相分析 |
2.2.4.2 结晶度及晶胞常数变化 |
2.2.4.3 氮吸附结果及孔结构分析 |
2.2.4.4 电镜结果及形貌分析 |
2.2.4.5 电子/结构性添加剂的原位引入 |
2.2.4.6 后处理过程及结构稳定性分析 |
2.2.5 小结 |
第三章 原位催化材料在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
3.1 加氢裂化技术概述 |
3.1.1 前言 |
3.1.2 加氢裂化技术进展 |
3.2 大分子裂化原理和新型加氢裂化催化剂设计 |
3.2.1 前言 |
3.2.2 开环反应机理及加氢裂解过程分析 |
3.3 原位型分子筛特征分析及加氢裂化应用评测 |
3.3.1 前言 |
3.3.2 现有技术原位晶化材料剖析 |
3.3.3 原位分子筛在加氢裂化过程的应用评测 |
3.3.3.1 催化剂制备及评价条件 |
3.3.3.2 现有技术原位分子筛的加氢裂化应用研究 |
3.3.3.3 IHC原位分子筛的应用 |
3.3.4 结果分析与展望 |
3.3.5 小结 |
3.4 新型原位加氢裂化催化剂催化应用性研究 |
3.4.1 原位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工艺试验结果 |
3.4.2 原位型催化剂催化特点讨论 |
3.4.3 原位型催化剂开环性能 |
3.4.4 原位型催化剂开环特点讨论 |
3.4.5 小结 |
第四章 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优化及工艺研究 |
4.1 加氢开环机理及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中心分析 |
4.1.1 加氢裂化过程的加氢及开环机理模型 |
4.1.2 无定形硅铝载体在加氢裂化催化剂中作用的重新定位 |
4.1.3 加氢裂化催化剂加氢金属活性中心作用 |
4.1.4 加氢中心和裂化中心在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协同性分析 |
4.1.5 加氢-酸性协同机理及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优化 |
4.2 原位复合分子筛及其加氢裂化催化剂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2.1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 |
4.2.2.2 原位转晶β沸石制备 |
4.2.2.3 加氢裂化催化剂样品制备及评价试验 |
4.2.2.4 样品表征与分析仪器 |
4.2.3 新型原位催化材料合成及表征结果 |
4.2.3.1 介孔分子筛合成及晶相表征 |
4.2.3.2 介孔材料的形貌表征 |
4.2.3.3 介孔材料的孔结构表征 |
4.2.3.4 原位转晶β沸石合成及晶相表征 |
4.2.3.5 原位转晶β沸石形貌特征 |
4.2.3.6 原位转晶复合材料的孔结构特点 |
4.2.3.7 原位转晶复合材料的酸性特点 |
4.2.4 原位转晶复合材料的加氢裂化性能 |
4.2.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 原位晶化γ分子筛的合成 |
(二) 原位晶化概念的扩展和广义原位晶化催化材料制备 |
(三) 原位晶化催化材料加氢裂化应用研究及原位型加氢裂化催化剂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多产柴油的加氢裂解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催化剂级配技术在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工业应用[J]. 张建创,兰勇,刘昶,张皓禹,李强,高喜峰,梁尚坤,丁世丞. 当代化工, 2021(08)
- [2]不同芳烃质量分数催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预测[J]. 曹均丰,柳伟,廖杰峰,谢文杰,黄薇. 当代化工, 2021(08)
- [3]改性分子筛催化苯与环己烯合成环己基苯的研究[D]. 孟凡飞.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4]FDC单段两剂多产中间馏分油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J]. 朱强,郭俊辉,刘昶,郝文月. 当代化工, 2021(05)
- [5]重质芳烃原料油选择性加氢转化产单环芳烃的过程研究[D]. 徐东升. 西北大学, 2020(02)
- [6]F-T合成油品加工提高柴油采收率的几种方法[J]. 苗恒,刘庭庭,任帅. 化工时刊, 2014(11)
- [7]劣质原料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优化[D]. 张金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世界炼油工业发展新动向及我国的对策[J]. 李雪静. 中外能源, 2013(12)
- [9]焦化汽油催化裂解工艺技术研究[D]. 张海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10]原位晶化材料合成及加氢裂化催化应用研究[D]. 陈松. 浙江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