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祖力亚·克力木江[1](2021)在《伊犁河谷地区马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刘志强,郭会玲,金映红,薛晶,阿布都,吉恩斯,努尔·库尔玛那里[2](2019)在《新疆边境地区马、驼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中哈边境地区马、骆驼感染伊氏锥虫病流行情况,本试验用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研发的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与现场全血接种小白鼠试验相结合,对中哈边境地区伊犁州昭苏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和塔城地区裕民县10个乡的马、骆驼采集血样(n=512),疑似病症的骆驼全血接种试验动物小白鼠。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补体结合试验CF)检测结果显示,马匹的阳性率3.96%(16/404),驼的阳性率4.62%(5/108)。接种小白鼠9 d后发病,尾尖采血镜检可看大量虫体;本试验为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基础资料提供参考。
张凯[3](2018)在《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功能研究》文中提出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是一种常见的通过虫媒传播的寄生原虫,是家畜伊氏锥虫病(或苏拉病)的病原。该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马、骡、骆驼、牛等多种动物的血液当中,能引起动物的消瘦、贫血、神经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动物死亡,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也有伊氏锥虫感染人的报道,表明伊氏锥虫是一种潜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伊氏锥虫有比较完备的免疫逃避机制,最典型的是通过不断的改变体表的主要毒力因子变异表面糖蛋白(variable surface glucoprotein,VSG)从而逃避宿主的特异性免疫。也正因为这种免疫逃避机制的存在,导致现有的针对伊氏锥虫病的特异性疫苗效果欠佳,亟待我们发现一种新的途径防治伊氏锥虫病。近几年在细菌学研究方面发现,很多病原菌通过分泌DNA酶降解宿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出来的DNA外捕网达到在宿主体内扩散的目的。本课题组以往研究发现,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能产生细胞外捕网(Extracellular Traps,ETs)捕获侵染的寄生虫,而寄生虫通过分泌脱氧核糖核酸水解酶(deoxyribonuclease,DNase)起到水解DNA外捕网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以疟原虫DNA水解酶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可以达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我们推测伊氏锥虫同样能够产生DNA水解酶逃避宿主的天然免疫。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伊氏锥虫DNA酶的生物学特征及表达的时空特征,确定其在虫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的功能。我们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对伊氏锥虫潜在的水解宿主DNA的靶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个与TatD脱氧核糖核酸酶(TatD-like DNase)相关的DNA酶序列,即:TatD-like DNase1005及TatD-like DNase-1155。其次,利用qPCR方法比较分析了伊氏锥虫T.evansi 805和T.evansi YNB虫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和在动物体内,两个目的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寄生的虫株TatD-like DNase 1155和TatD-like DNase 1005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在体外培养的虫株,而且这两个基因在T.evansi 805虫株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T.evansi YNB虫株的转录水平。其次,运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定位出这两种蛋白质主要分布于虫体鞭毛及细胞膜周围。最后,对这两种重组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性分析发现这两种蛋白质都是具有水解功能的二价金属依赖性的脱氧核糖核酸酶。本实验已经初步验证了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的分布及体外水解功能,为进一步研究伊氏锥虫通过水解细胞外捕网实现免疫逃避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陈虹宇,张凯,尹德琦,桑晓宇,杨娜,冯颖,王瑶,陈启军,姜宁[4](2018)在《锥虫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的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获得了抵制其免疫清除作用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免疫逃避(immune evasion)[1]。寄生虫为了在宿主体内存活,进化出了逃避宿主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能力。锥虫(Trypanosome)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血液内引起严重的锥虫病,其免疫逃避机制非常复杂,这也正是锥虫病疫苗研究困难的原因之一,揭示其免疫逃避机制将为锥虫病疫苗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锥虫有多种复杂的免疫逃避机制,如
熊丽[5](2009)在《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ShTat1.2VSG基因的表达和在诊断上的应用》文中认为伊氏锥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造血脏器和血液中的血鞭毛原虫,广泛流行于我国江苏、浙江、安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新疆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物血清学调查平均阳性率高达5%~20%,有的地方耕牛感染率高达64.47%,急性者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家畜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目前,以虫体可溶性抗原为诊断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技术,由于受到伊氏锥虫抗原变异的影响,检测结果不稳定,容易出现假阴性,亟待发展结果重复性好、灵敏高效新型免疫学检测诊断技术。研究表明,ShTat1.2是伊氏锥虫安徽株优势抗原变异体,在不同地理株以及不同宿主的感染早期出现,作为主要表面抗原,其表面变异糖蛋白(VSG)在免疫诊断上潜力还没有研究。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伊氏锥虫ShTat1.2的VSG的重组表达质粒p GEX-4T-1/ShTat1.2VSG,并转化到表达菌BL21中,经IPTG诱导后,表明ShTat1.2 VSG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应用GST融合蛋白纯化系统,可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Westte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可被十二株伊氏锥虫血清识别,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了重组表达的VSG和ShTat1.2变体锥虫粗抗原,作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对12份不同地理株伊氏锥虫阳性血清、12份阴性血清检测结果。经显着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重组ShTat1.2 VSG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应用于ELISA诊断伊氏锥虫病的价值。伊氏锥虫安徽株变异表面糖蛋白ShTat1.2 VSG的成功表达,以及伊氏锥虫重组蛋白ShTat1.2 VSG间接ELISA诊断技术的建立,为优势变异体的VSG作为伊氏锥虫病免疫诊断抗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宋国清[6](2008)在《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氏锥虫病是由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在马、骡、驴、牛、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牛感染伊氏锥虫后呈隐性经过,造成贫血,进行性消瘦等。本研究在了解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对比试验,以期找寻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防治伊氏锥虫病。1.通过血涂片染色镜检及鲜血压滴,对洞庭湖区的常德地区的澧县、鼎城、临澧、西洞庭与岳阳地区的钱粮湖农场、君山农场、华容县养殖户所饲养的水牛,共370头水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7个地方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感染率分别是1.5%、2.3%、1.3%、8.7%、10.2%、3.8%、4.5%。2.采用冰瓶与普通冰箱进行伊氏锥虫的保存试验,结果发现心血和肝脏中的伊氏锥虫可在冰瓶和普通冰箱中保存1-2天,在不超过21℃的温室下保存18-24小时锥虫对小白鼠有致死力。3.测定伊氏锥虫致死小白鼠的最低条数。结果表现在室温18℃,放置1小时,其最低致死量为4600条,放置12小时为1.25亿条,在28℃,放置80分钟为19万条。还观察到:小白鼠出现虫体和死亡的时间与接种锥虫数有关。小白鼠也和大动物一样,体内虫体有“出现→消失→再出现”的循环现象。4.采用纳嘎诺、安锥赛、贝尼尔、锥嘧啶4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纳嘎诺的治疗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安锥赛、贝尼尔、锥嘧啶。
何木荣,王祥生,陈汉忠,曾小飞,李晓栩,张居作[7](2008)在《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型及其优势代表变异体的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以连续克隆分离的方法,从1株水牛伊氏锥虫中分离到40个克隆群体,从中分离鉴定出18个抗原变异型。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发现其中2个抗原变异型(即HbTat1.18和HbTat1.15)分别能与约80%和60%克隆群体的血清发生较强的阳性反应,初步确定这2个抗原变异型为该虫株的优势代表变异体。这为伊氏锥虫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分子诊断以及遗传进化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玺[8](2008)在《建立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利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湖北、广西、新疆和浙江四省的伊氏锥虫及一株布氏锥虫进行分子分类学研究。用分离的锥虫感染实验动物,自感染小鼠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己发表的锥虫18S rRNA序列设计一对锥虫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中,经酶切PCR确定,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锥虫七个分离株的18S rRNA基因大小为2188bp左右。利用DNAStar对实验所获得的七株锥虫18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部分锥虫的18S r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两个进化系统发生树。结果发现自我国湖北省、广西省、新疆省以及浙江省分离的伊氏锥虫和一株布氏锥虫病原的18S rRNA基因序列有着明显一致性,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生树显示:自我国上述四省分离的伊氏锥虫来源于同一株系。布氏锥虫和广西分离的伊氏锥虫株核苷酸碱基与其他分离的锥虫株仅有较小差异。与国外的6株锥虫的同源性为99%~100%,与另外7株的同源性为62%。
何木荣[9](2007)在《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伊氏锥虫病是一种有广泛寄主的动物原虫病,所有哺乳动物都易感。在我国南方主要感染牛(特别水牛),大多数牛感染伊氏锥虫后能直接引起个体的急性死亡或隐性感染,造成贫血,进行性消瘦、死胎、流产,泌乳减少等。是我国畜牧业特别是养牛业的一大障碍。由于虫体频繁的抗原变异,至今没有成功的疫苗问世。所以该病的控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该病在牛体内大多呈慢性经过,虫血症起伏,难于及早发现。所以采用合适的监测方法及早进行诊断和对畜群进行血清学预测,才能及早用药,及时控制该病的扩散。本试验首先用伊氏锥虫湖北水牛单克隆虫株107条耳静脉感染1只新西兰大白兔,每三天采血分离一个锥虫群体并进行单虫克隆,最后一个未克隆群体再感染另一只兔子,同上方法收集变异体,依次感染四只兔子,共收集到40个锥虫克隆群体。同时制备相应的40个抗锥虫单价血清。将40个克隆群体与40个抗血清进行IFA交叉血清学检测,鉴定为19个不同的抗原变异型。经IFA试验检测筛选到两个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能与多数异源克隆锥虫血清反应产生较强的蓝绿色荧光。利用混合蛋白酶抑制剂结合超高速逐级离心的方法成功分离、纯化了一株变异体HbTat1.18的表面糖蛋白(VSG)。经SDS-PAGE电泳分析所提VSG较纯,分子大小约为63.5KD。利用经IFA鉴定的变异型HbTat1.18潜在的特殊抗原性,提取HbTat1.18的可溶性抗原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ELISA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2.59μg/ml,检测血清稀释为400倍稀释,血清与抗原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5h,酶标二抗最佳作用时间为1h,底物的最佳显色时间为20min。采用已确立的ELISA反应条件,检测了26份已检测判定为阴性的水牛血清。依据阴阳临界值=阴性血清OD平均值+3SD,确定阴阳临界值为0.227。用此方法检测包被的抗原不与在牛感染率高的片形吸虫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对实验感染的水牛抽测的16份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阳性,对8份阴性血清多次测定100%呈阴性,初步认为该ELIS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观察了实验感染伊氏锥虫水牛的抗体消长情况以及对广西部分地区的水牛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对采自广西部分地区的79份水牛血清的检测,结果有23份呈阳性,阳性率达29.1%。本试验筛选到有特殊抗原性的变异体HbTat1.18和HbTat1.15,其中用变异型HbTat1.18的可溶性蛋白作包被抗原成功建立了检测伊氏锥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法对广西部分地区水牛伊氏锥虫血清进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证明伊氏锥虫病在广西仍然流行,而且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做好我区水牛伊氏锥虫病的检测和防控工作,以确保我区水牛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
穆桂萍[10](2005)在《伊氏锥虫VSG抗原库的建立及其免疫保护效果检测》文中指出锥虫(Trypanosome)能通过不断改变膜表面变异糖蛋白(variable surface glyco- protein,简称 VSG),逃避宿主免疫反应。VSG 是公认的强免疫原,但只能使机体产生针对同型虫体的免疫保护,而对异型虫体不起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锥虫在感染动物早中期产生的变异体数目是有限的,且这些变异体出现的重复率很高,最高可达 60%,我们称这些变异体为优势变异体。我们设想提纯全部优势变异体 VSG,建立优势 VSG 抗原库,期望该抗原库能抑制虫体变异或抑制虫体的第二次变异,从而对动物起到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克服因抗原变异引起的免疫失败。 根据锥虫在兔体内可产生不同变异体的特性,将伊氏锥虫云南水牛单克隆株顺序感染五只新西兰大白兔,分离到 50 个单克隆群体,经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明:后四只兔子出现第一次虫血症高峰的变异体,均包含在第一只兔体内分离得到的 9个优势变异体之内;这 50 个变异体分属于 20 个抗原型,即共分离到 20 个优势变异体。提纯所有优势变异体表面糖蛋白,制备 VSG 抗原库。用不同剂量抗原库免疫小鼠后进行攻虫,结果显示:经四次免疫后,20μg 剂量对随机抽取的两个变异体100 条虫体的保护率分别达到 83%和 67%;改变免疫方法,经三次免疫后的保护效果不理想;用单一 VSG 抗原免疫小鼠,接种来自不同兔体的同型虫体,不能起到相应保护作用。 该抗原库的最佳免疫保护率达到 80%以上,它的建立为伊氏锥虫疫苗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边境地区马、驼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马匹及骆驼症状观察 |
1.2 血清的采集 |
1.3 虫体分离 |
1.4 虫体鉴定 |
1.5 传播媒介的捕捉与鉴定 |
2 结果 |
2.1 马和骆驼的临床症状 |
2.2 伊氏锥虫病检测试剂盒 (补体结合试验CF) 检查结果 |
2.3 虫体分离结果 |
2.4 虫种鉴定结果 |
3 讨论 |
(3)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伊氏锥虫病概述 |
1.1.1 伊氏锥虫病原学 |
1.1.2 流行病学 |
1.1.3 致病机制 |
1.1.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1.5 诊断治疗 |
1.2 伊氏锥虫免疫逃避机制 |
1.2.1 针对特异性免疫的逃避机制 |
1.2.2 针对非特异性免疫的逃避机制 |
1.3 TatD脱氧核糖核酸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方法 |
2.1.1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2.1.2 目的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
2.1.3 目的蛋白质的结构预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结构 |
2.2.2 锥虫属及其它病原DNase蛋白质进化关系分析 |
2.2.3 不同物种TatD-like DNase氨基酸序列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质的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材料 |
3.1.1 虫株、质粒及实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 方法 |
3.2.1 伊氏锥虫纯化及cDNA的制备 |
3.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3 TatD-like DNase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及纯化 |
3.2.4 动物免疫 |
3.2.5 特异性抗体检测 |
3.2.6 多克隆抗体纯化及特异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虫体总RNA的鉴定结果 |
3.3.2 TatD-like DNase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 |
3.3.3 TatD-like DNase重组蛋白质纯化及检测结果 |
3.3.4 免疫血清及特异性IgG的纯化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Tat D-like DNase蛋白质在伊氏锥虫的表达及定位 |
4.1 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2 方法 |
4.2.1 TatD-like DNase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4.2.2 全虫蛋白质中TatD-like DNase的Westernblot鉴定 |
4.2.3 TatD-like DNase蛋白质在虫体的表达定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TatD-like DNase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
4.3.2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表达及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功能分析 |
5.1 材料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方法 |
5.2.1 小鼠DNA的提取 |
5.2.2 Tat D-like DNase蛋白质的体外功能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鼠DNA纯化结果 |
5.3.2 重组TatD-like DNase蛋白质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功能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
(4)锥虫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锥虫的抗原变异 |
1.1 锥虫的表面抗原变异机制 |
1.2 锥虫表面抗原变异的频率 |
2 锥虫对天然免疫清除的逃避 |
2.1 NETs的研究进展 |
2.2 DNase的研究进展 |
3 展望 |
(5)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ShTat1.2VSG基因的表达和在诊断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引言 |
1.1 锥虫和锥虫病的简介 |
1.2 锥虫的变异表面糖蛋白(VSG) |
1.3 目前伊氏锥虫病诊断研究进展 |
1.3.1 病原学检查 |
1.3.2 免疫学诊断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 优势变异体基因重组抗原作为伊氏锥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
1.5 伊氏锥虫病诊断技术展望 |
第二章 伊氏锥虫pGEX-4T-ShTat1.2VSG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1.1 主要仪器 |
1.1.2 试验材料 |
1.1.3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引入双酶切位点 |
1.2.1.1 引物的设计 |
1.2.1.2 PCR引入酶切位点 |
1.2.1.3 PCR产物的回收 |
1.2.2 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1.2.2.1 ShTat1.2VSG基因的双酶切 |
1.2.2.2 pGEX-4T-1空质粒双酶切 |
1.2.2.3 酶切产物的纯化 |
1.2.2.4 ShTat1.2VSG与pGEX-4T-1的连接 |
1.2.2.5 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的PCR鉴定 |
1.2.2.6 序列测定 |
1.2.2.7 重组质粒的提取 |
1.2.2.8 双酶切鉴定 |
1.2.3 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BL21 |
1.2.4 SDS-PAGE电泳分析 |
1.2.5 诱导实相表达 |
1.2.5.1 蛋白表达形式分析 |
1.2.6 蛋白质纯化 |
1.2.7 特异性抗血清的制备 |
1.2.8 Western-blot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伊氏锥虫ShTat1.2基因序列全长测序结果 |
2.2 基因的原核表达 |
2.3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其表达产物的纯化 |
2.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5 重组蛋与伊氏锥虫抗血清的Western-blot分析 |
3 讨论 |
3.1 伊氏锥虫ShTat1.2VSG基因 |
3.2 外源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 |
第三章 优势变异体重组抗原ShTat1.2VSG在诊断上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1.1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虫体复苏 |
1.2.2 伊氏锥虫ShTat1.2VSG的分离和纯化 |
1.2.3 ELISA方法和步骤 |
1.2.4 ELISA试验最佳试验条件的摸索与确定 |
1.2.4.1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血清稀释度选择 |
1.2.4.2 封闭时间的确定 |
1.2.4.3 血清样本作用时间的确定 |
1.2.4.4 酶标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和作用时间的确定 |
1.2.4.5 底物显色时间的确定 |
1.2.5 兔阴阳性血清阈值的确定 |
1.2.6 ShTat1.2VSG可溶性抗原与重组抗原ELISA检测十二株不同地理株系兔伊氏锥虫阳性血清 |
2 结果 |
2.1 可溶性抗原的浓度测定 |
2.2 ELISA试验最佳试验条件的摸索与确定 |
2.2.1 最佳抗原浓度和血清稀释度的选择 |
2.2.2 最佳封闭时间的确定 |
2.2.3 血清样本作用时间的确定 |
2.2.4 HRP-IgG工作浓度和时间的确定 |
2.2.5 底物作用时间的确定 |
2.3 临界值判定标准的确定 |
2.4 十二份不同地理株兔基因型伊氏锥虫的检测分析 |
3 讨论 |
3.1 可溶性VSG抗原的提纯 |
3.2 ELISA方法检测锥虫 |
3.3 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重组抗原检测伊氏锥虫病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伊氏锥虫的病原学特征 |
2. 伊氏锥虫生物学特征 |
3. 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
4. 伊氏锥虫病诊断 |
5. 抗伊氏锥虫病药学研究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试验药品与仪器仪器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 |
2.1 鲜血检查结果 |
2.2 临床症状 |
2.3 感染率 |
2.4 吸虫昆虫检查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季节 |
3.2 伊氏锥虫感染情况 |
3.3 伊氏锥虫病诊断方法 |
3.4 伊氏锥虫传播媒介 |
第二章 水牛伊氏锥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1.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致死量研究 |
2 结果 |
2.1 计数方法结果 |
2.2 保存活力结果 |
2.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致死量研究结果 |
3 讨论 |
3.1 计数方法讨论 |
3.2 关于伊氏锥虫的保存条件 |
3.3 伊氏锥虫对小白鼠的致死量条件 |
第三章 四种药物对伊氏锥虫的杀灭效果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型及其优势代表变异体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单虫克隆虫株的制备 |
1.5 伊氏锥虫克隆虫株连续克隆群体的采集 |
1.6克隆群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10-11] |
1.6.1 伊氏锥虫的纯化 |
1.6.2 纯虫抗原涂片的制备 |
1.6.3 抗锥虫特异性抗血清的制备 |
1.6.4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 |
2 结果 |
2.1 单虫克隆 |
2.2 抗原变异型的鉴定 |
2.3 优势代表变异体的鉴定 |
3 讨论 |
3.1 关于单虫克隆 |
3.2 伊氏锥虫抗原变异体的数量 |
3.3 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频率 |
3.4 伊氏锥虫的优势代表变异体 |
(8)建立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一 前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锥体科寄生原虫的分子分类学研究进展 |
1 我国主要锥虫虫种 |
1.1 伊氏锥虫 |
1.2 马媾疫锥虫 |
2 目前国内外针对于锥虫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
3 锥虫的起源 |
4 锥虫的系统发育方式 |
5 锥虫的进化 |
6 国内以18S rDNA作为锥虫分类关系标准的研究进展 |
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二)、伊氏锥虫的诊断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诊断 |
2 血清学诊断 |
(三)、锥体科寄生原虫赖以生存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
1 免疫逃避机制 |
2 耐药性机制 |
3 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机制 |
4 锥体科寄生原虫生存机制的应用前景 |
(四)、锥虫的疫苗研究进展 |
三 实验部分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虫体、菌种和质粒 |
1.1.2 酶和试剂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虫体的分离 |
1.2.2 虫体总DNA的提取 |
1.2.2.1 虫体细胞的裂解 |
1.2.2.2 RNase的处理 |
1.2.2.3 蛋白质沉淀 |
1.2.2.4 DNA沉淀 |
1.1.2.5 DNA的水合作用 |
1.2.3 浓度与纯度的测定 |
1.3 目的片段的扩增与回收 |
1.3.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3.2 PCR扩增 |
1.3.2.1 PCR扩增体系 |
1.3.2.2 PCR扩增程序 |
1.3.3 PCR产物的回收 |
1.4 目的基因的克隆 |
1.4.1 目的片段与pGEM-T Easy载体的连接 |
1.4.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4.3 连接产物的转化 |
1.5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1.5.1 重组质粒的提取 |
1.5.2 重组质粒的鉴定 |
1.5.3 重组质粒的测序确证 |
2 结果 |
2.1 锥虫18s rRNA的扩增及鉴定结果 |
2.1.1 锥虫18s rRNA PCR扩增结果 |
2.1.2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结果 |
2.2 目标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对接及进化关系分析 |
2.3 论文涉及的锥虫18S rRNA基因在GanBank中的序号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文摘 |
目录 |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病原学 |
3 伊氏锥虫变异规律 |
4 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学 |
实验研究之一 伊氏锥虫连续多变体的采集及IFA检测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单虫克隆虫株的制备 |
2.2 伊氏锥虫单虫克隆虫株在4只兔子体内连续克隆群体的采集 |
2.3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
2.4 伊氏锥虫特异抗血清及抗原涂片的制备 |
2.5 纯虫抗原涂片的制备 |
2.6 抗锥虫特异抗血清的制备 |
2.7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3 结果 |
3.1 单虫克隆 |
3.2 伊氏锥虫的冷冻保存 |
3.3 连续多变体的鉴定 |
4 讨论 |
4.1 单虫克隆 |
4.2 伊氏锥虫冷冻保存 |
4.3 伊氏锥虫的抗原变异 |
实验研究之二 伊氏锥虫VSG的提纯与鉴定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虫体的复苏 |
2.2 虫体的增殖 |
2.3 虫体的纯化 |
2.4 伊氏锥虫VSG抗原的提纯 |
2.5 牛源抗伊氏锥虫血清的制备 |
2.6 VSG的SDS-PAGE电泳分析 |
2.7 Western-blot半干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之三 水牛伊氏锥虫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
引言 |
1 材料 |
1.1 虫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伊氏锥虫纯化主要试剂及材料 |
1.4 ELISA材料与试剂 |
1.5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的制备 |
2.2 伊氏锥虫可溶性蛋白浓度的测定 |
2.3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 |
3.1 可溶性抗原蛋白浓度的测定 |
3.2 可溶性抗原最佳稀释工作浓度的确定 |
3.3 阴阳参考血清与二抗的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3.4 阴阳性血清反应时间的确定 |
3.5 酶标二抗的作用时间 |
3.6 底物显色时间的确定 |
3.7 间接ELISA方法阴阳临界值的确定 |
3.8 间接ELISA特异性试验 |
3.9 血清样本的的初步检测 |
4 讨论 |
实验研究之四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规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 |
引言 |
1. 材料 |
1.1 伊氏锥虫克隆群体: |
1.2 KM小鼠 |
1.3 水牛 |
1.4 受检血清 |
1.5 ELISA相关试剂 |
1.6 主要设备仪器 |
2 方法 |
2.1 伊氏锥虫实验感染水牛 |
2.2 不同时期虫量计数 |
2.3 水牛实验感染血清的采集 |
2.4 临床样本的采集 |
2.5 间接ELISA检测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时间段伊氏锥虫虫体数量的监测 |
3.2 水牛实验感染伊氏锥虫的抗体消长 |
3.3 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 |
4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附录 |
(10)伊氏锥虫VSG抗原库的建立及其免疫保护效果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锥虫和锥虫病简介 |
1.2 有关锥虫研究的四个术语 |
1.2.1 Clone |
1.2.2 Stock |
1.2.3 Stabilate |
1.2.4 The First Relapse Population |
1.3 锥虫的VSG 分离纯化 |
1.4 锥虫的单克隆 |
1.4.1 动物体内克隆 |
1.4.2 体外克隆 |
1.5 锥虫抗原变异体 VAT 的建立和鉴定 |
1.6 锥虫的体外培养 |
1.7 锥虫疫苗研究进展 |
1.7.1 致弱锥虫制苗 |
1.7.2 强毒锥虫制苗 |
1.7.3 抗独特型抗体制苗 |
1.7.4 基因工程疫苗 |
1.7.5 亚细胞成分疫苗 |
1.7.6 锥虫疫苗展望 |
1.8 伊氏锥虫抗原变异规律研究 |
1.9 锥虫感染宿主后引起的免疫反应 |
2 实验一伊氏锥虫 VSG 的提纯和鉴定 |
2.1 材料 |
2.1.1 虫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虫体复苏 |
2.2.2 虫体增殖 |
2.2.3 伊氏锥虫的纯化 |
2.2.4 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 VSG 抗原的提纯 |
2.2.5 兔源抗 VAT 抗血清采集 |
2.2.6 VSG 的SDS-PAGE 纯度和分子量鉴定 |
2.2.7 Wester-blot 半干法鉴定 VSG |
2.3 结果 |
2.3.1 提纯 VSG 的分子量测定 |
2.3.2 提纯 VSG 的 Western-blot 鉴定 |
2.4 讨论 |
3 实验二 VSG 抗原库免疫保护率检测 |
3.1 材料 |
3.1.1 抗原 |
3.1.2 实验动物 |
3.1.3 主要试剂 |
3.2 方法 |
3.2.1 VSG 抗原库对不同变异体免疫保护效果实验 |
3.2.2 不同抗原注射量的免疫保护效果检测 |
3.3 结果 |
3.3.1 VSG 抗原库对不同变异体免疫保护效果实验结果 |
3.3.2 不同抗原注射量的免疫保护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VSG 抗原库对不同变异体免疫保护效果讨论 |
3.4.2 初探该抗原库最佳免疫剂量结果讨论 |
4 实验三 VSG 抗原库及单一抗原免疫保护效果检测 |
4.1 材料 |
4.1.1 抗原 |
4.1.2 实验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血清制备 |
4.2.3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结果 |
4.3.1 免疫保护率检测 |
4.3.2 ELISA 检测结果 |
4.3.3 三次免疫后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趋势 |
4.4 讨论 |
4.4.1 免疫失败的分析总结 |
4.4.2 免疫方法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
4.4.3 锥虫感染宿主后引起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
4.4.4 该抗原库建立的意义 |
5 结论 |
6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伊氏锥虫新疆株在动物体内抗原变异程序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犁河谷地区马伊氏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D]. 祖力亚·克力木江.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新疆边境地区马、驼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 刘志强,郭会玲,金映红,薛晶,阿布都,吉恩斯,努尔·库尔玛那里. 草食家畜, 2019(01)
- [3]伊氏锥虫TatD-like DNase功能研究[D]. 张凯.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 [4]锥虫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J]. 陈虹宇,张凯,尹德琦,桑晓宇,杨娜,冯颖,王瑶,陈启军,姜宁. 中国兽医学报, 2018(05)
- [5]伊氏锥虫优势变异体ShTat1.2VSG基因的表达和在诊断上的应用[D]. 熊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6]洞庭湖区水牛伊氏锥虫感染情况及防治[D]. 宋国清.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7]伊氏锥虫抗原变异型及其优势代表变异体的分离鉴定[J]. 何木荣,王祥生,陈汉忠,曾小飞,李晓栩,张居作. 中国兽医科学, 2008(03)
- [8]建立于18S rRNA基因测序基础上的锥虫分子分类学研究[D]. 王玺.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9]伊氏锥虫ELISA方法的建立及广西水牛伊氏锥虫感染的初步调查[D]. 何木荣. 广西大学, 2007(05)
- [10]伊氏锥虫VSG抗原库的建立及其免疫保护效果检测[D]. 穆桂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