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冯庆祥[1](1977)在《铜质弯辐叶轮状栅极》文中提出 一、引言五十年代中期,用在低压速调管里的拱形叶片栅极(图5)和辐射状栅极(图4)相继被制造出来,栅丝为金属钨,栅极支持环的材料为铂或镍。前一种栅极尺寸不宜做大,后一种尺寸范围宽。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铜质蜂窝状栅极(图2)出现了,由于制造方便和铜的优良特性,这种栅极在低压速调管中广泛应用起来。我们就是从制造这种栅极开始的。
冯庆祥[2](1967)在《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铜质蜂窝状栅极正六边形网孔的形成原理,并依据三条原则,在所叙述的数学公式基础上,建立了用一般圆孔铜管(而不是特制内孔型管)拉制蜂窝状栅极时对镀铜铝丝根数(即栅极网孔数量)选择的计算公式。同时,把对镀铜铝丝选择的计算结果及排丝成束方法列成了表格,供栅极的设计和制造者参考。其次,为了提高成批生产的效率,也提供了模具排丝成束的新途径。应该着重指出,如果本文在所谈及的方面有一定价值,它的取得完全归功于毛泽东思想。在这里,我们着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来为实践服务”等最高指示。
冯庆祥[3](1987)在《蜂房结构近圆的优化设计方法》文中认为 一、前言蜂房结构在电子工业中的重要应用是速调管的铜蜂窝状栅网,曾被列为六十年代电子管制造技术在工艺和结构上的成就之一,抢先的专利和发明公布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四、五年以后,我国也制作出了质量很好的铜蜂窝状栅网。铜蜂窝状栅网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制造方法是。把若干
李素东[4](2020)在《面向5G通信的宽带高效F类功率放大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射频功率放大器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的优劣对通信系统十分重要。优异的射频功放性能直接决定着整个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在当今通信系统中为了获得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使用了非常复杂的非恒包络调制技术。这对整个通信系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而随着5G通信的普及,为了能覆盖更多的频谱,通信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宽。所以提升功放的效率和工作带宽是功放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宽带高效功放进行理论研究,基于谐波控制方法设计两款宽带高效率的F类功率放大器。论文首先通过对功放分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功放的匹配方法以及性能提升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滤波结构匹配技术、包络跟踪技术、异相合成技术以及简化实频技术等。然后针对F类功放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功放滤波结构联合设计的方法,针对实现宽带F类功放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功放漏极电压引入变化因子,使功放的基波和谐波阻抗有较大的阻抗变化空间,从而对功放的匹配网络就会有较大的设计自由度,这对超宽带功放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能。基于滤波匹配技术以及混合连续方法分别设计了两款宽带高效率F类功率放大器,第一款通过一种新型的环形滤波匹配结构实现对功放的高次谐波进行控制和频率选择作用,最终实现了在1.5-3.4 GHz频段内漏极效率达到62.26%-71.32%,饱和输出功率大于40.21 d Bm的有益效果。第二款是基于混合连续类功放的理论,使谐波阻抗不再限制在为零或无穷大的苛刻条件下,而是允许阻抗沿着Smith圆图边缘的等电抗圆附近的自由空间内变化,这极大的增加了阻抗设计空间自由度,有利于超宽带功放的实现。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3-3.9 GHz(三倍频)频段内,在目标频段内实现了饱和效率处于61.2%-70.8%之间,增益大于10.2 d B,饱和输出功率优于40.5 d Bm的有益效果。本文通过对F类功率放大器的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F类功放的主要设计方法,提出了新型的谐波匹配方法,同时在展望中也提出了F类功放面临的一些问题,希望为未来功率放大器的发展以及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冯庆祥[5](1986)在《拉拔蜂房结构的金属流动规律和设计问题》文中指出 一、前言电子工业采用最早且典型的蜂房结构是超高频速调管以及近几年又用在四极质谱计管中的铜蜂窝状栅网(如图1所示),曾被列为六十年代电子管制造技术在工艺和结构上的成就之一。制造方法是:在细铝丝上薄薄电镀一层铜使之成为镀铜铝
马军[6](2014)在《沙漠玫瑰石形石墨烯的发现与研究》文中指出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碳原子组成的平面六边形网格状蜂窝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拥有较高的电子迁移速率、比表面积,且结构性质稳定,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高效催化剂、新能源材料等。本文通过裂解低分子量聚硅烷(o-PS),首次制备了直立生长于碳化硅微球表面的石墨烯——沙漠玫瑰石形石墨烯(DRG)。DRG呈现出独特的结构和稳定性,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催化活性,且可反复使用。通过对生长机理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生长基底上能可控地得到DRG或超长碳化硅纳米线。本文还从碳化硅纳米线制备了纳米纸,并发现其优异的湿敏传感特性。DRG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o-PS的裂解在硅片、石墨片表面制备得到了DRG。DRG由实心碳化硅多晶微球和微球表面的石墨烯两部分构成,大部分石墨烯直立生长于碳化硅微球的表面,其平均长度约为100 nm。与石墨烯生长方向类似,有少量碳纳米管生长于碳化硅微球表面,直径10-20 nm,长度约为数百纳米。碳化硅多晶微球平均直径约为0.9μm,为实心结构,含有石墨微晶、β-SiC微晶(微晶平均尺寸约为3 nm)和无定形物质,其中β-SiC微晶主要位于球体内部,而石墨微晶则集中在靠近球体表面的部位。为提高DRG的催化活性,分别采用对已得到DRG进行化学修饰与裂解o-PS和乙腈的混合物两种方式制备氮掺杂DRG。DRG催化苯甲醇、乙苯选择性氧化转化率仅分别为36.3%和46.9%,而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制备的氮掺杂DRG催化该反应的转化率均超过了90%,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以DRG的制备研究为切入点,对o-PS的裂解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发现以硅片、石墨片为生长基底得到的裂解产物为DRG;以瓷舟、活性炭为基底且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的裂解主要产物为碳化硅纳米线。DRG生长机理可简述如下:在升温阶段o-PS分子在高温环境中挥发为悬浮气态分子。惰性载气(Ar或N2)将其运输迁移至炉内高温区域,在高温作用下,o-PS中Si-Si键断裂形成小分子自由基,经交联-裂解竞争反应过程增长为微液滴。微液滴发生碰撞熔并和裂解固化,沉降于硅片(或石墨片)生长基底表面,并形成多层堆叠。在高温作用下已固化的微球进一步发生裂解和晶化,使得球内部出现大量碳化硅微晶,结晶驱动力使碳向球外层富集并结晶形成石墨微晶。在此过程中,碳化硅微球裂解释放的氢气、甲烷等小分子物质,使其表面的石墨微晶加速生长为多层石墨烯,并最终形成DRG。通过丙酮辅助压缩法,以o-PS裂解制备的碳化硅纳米线制备了自支撑的碳化硅纳米纸。碳化硅纳米纸的电阻随着环境湿度的增高而线性增高,可在较宽的湿度范围内检测环境湿度的变换,其最高灵敏度可达47.43%,最快响应时间约为0.8秒(脉冲湿度测试系统)。对碳化硅纳米纸湿敏传感机理的研究认为当水分子吸附在碳化硅纳米纸表面时,水分子与Si-OH生成网络状的氢键结构,导致水分子中的电子向碳化硅纳米纸移动,降低了碳化硅纳米纸中的p型载流子浓度,使得碳化硅纳米纸出现电阻下降的现象。
冯庆祥[7](1982)在《铯束管蜂窝状准直器的制造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极型铯束管要求从铯炉(铯源)发射一条理想的带状铯原子束作为工作物质,准直器是发射这条带状束的关键元件。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结构准直器的制造工艺、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它在整管中的应用。本文所介绍的成果在1979年底被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确认为发明(四等奖)。
尤春伟[8](2020)在《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矿渣微粉大比例等质量取代P·O 42.5级水泥所配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根据力学试验结果选定70%矿渣微粉的固定掺量,选用若干种激发剂单掺及复掺进行激发,从中选出激发效果较好的几种并确定最优掺量,然后用选出的激发剂重新拌制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矿渣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呈非线性减小趋势,且对劈拉强度的影响滞后于抗压强度;激发剂Na2SO4、Ca(OH)2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有促进作用,NaOH的加入使混凝土强度发生倒缩现象,复掺Na2SO4+Ca(OH)2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高最为有利;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大掺量矿渣粉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高了一个等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增强,抗冻性能未得到改善;激发剂Na2SO4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有劣化作用,单掺Ca(OH)2和复掺Na2SO4+Ca(OH)2对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有所改善,但对耐硫酸盐侵蚀性未得到改善;复掺Na2SO4+Ca(OH)2+NaOH时,由于OH-的“浓度效应”抑制了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也使混凝土耐久性能明显劣化。通过对矿渣微粉和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净浆及其制备的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及其制备的混凝土的微观检测和分析(XRD、SEM)可知,由于矿渣粉的二次水化反应,使C-S-H凝胶数量增多,并出现AFt晶体嵌于凝胶中,使浆体孔径变小,孔隙结构得到改善,水泥石变得更为致密,骨料与浆体之间空隙减小,黏结更加紧密。复掺Na2SO4+Ca(OH)2有效的激发了矿渣微粉活性,促进了AFt的生成。
周诚[9](2013)在《双量子点中电子态的操控与测量》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半导体双量子点中电子态的测量与操控展开了实验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测量方面,发展了一套射频反射式测量技术,这套技术在测量带宽与灵敏度方面是传统测量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操控方面,研究了半导体双量子点形成的电荷量子比特中的Landau-Zener跃迁过程,并用这一可控的Landau-Zener跃迁过程模拟了非平衡相变中的Kibble-Zurek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简要介绍本论文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现象。2.简要介绍了后续实验中样品的加工与制备过程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对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中所使用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使用技巧等。我们介绍了如何从一块晶圆出发,到最终制备成可以放入低温系统用于测量的样品的整个过程。3.从实验的角度对测量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极低温平台出发,介绍了样品基本性质的测量方法。进一步的,介绍了后续实验中所用到的测量手段。4.对射频反射式测量进行了研究。这种测量方式与前一章中介绍的传统测量方式不同,有着带宽和灵敏度上的优势。从射频反射式测量电路出发,研究了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并比较了其与传统测量方法获得数据的对应性。并在砷化镓量子点和石墨烯量子点中,分别进行了射频反射式测量的研究,并且籍由这一测量方式的高带宽,发展出了一套快速测量方法,使得测量速度比之传统测量方法有了数量级上的提升。5.介绍了半导体双量子点形成的电荷量子比特中的Landau-Zener跃迁。由二能级体系出发,研究了Landau-Zener跃迁的基本物理,与多通道跃迁形成的Landau-Zener-Stuckelberg干涉现象。在半导体双量子点形成的电荷量子比特中,研究了Landau-Zener跃迁过程,并研究了多通道跃迁所带来的相位累积,并藉由可控的脉冲,实现电荷量子比特的Bloch球面上任意角度的转动,即电荷量子比特完全的普适操作。6.利用半导体电荷量子比特,对Kibble-Zurek机制进行了量子模拟。由平衡态相变出发,介绍了非平衡相变的过程,并介绍了Kibble-Zurek机制。Kibble-Zurek机制描述了非平衡相变中拓扑缺陷的产生。而Landau-Zener跃迁,可以对Kibble-Zurek机制的核心物理进行一个最简单的量子模拟。利用半导体电荷量子比特的可控的Landau-Zener跃迁过程,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对Kibble-Zurek机制的模拟,重现了Kibble-Zurek机制中拓扑缺陷的产生与淬火速率的关系。7.对以上实验工作进行了总结,在强调本论文的工作意义同时,提出了尚待改进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研究了射频反射式测量这一不同于传统测量方式的方法。并且籍由这一测量方式的高带宽,发展出了一套快速测量方法,使得测量速度比之传统测量方法有了数量级上的提升。2.利用半导体双量子点形成的电荷量子比特中受控的Landau-Zener跃迁,实现电荷量子比特的Bloch球面上任意角度的转动,即电荷量子比特完全的普适操作。3.利用半导体电荷量子比特,对Kibble-Zurek机制进行了量子模拟。重现了非平衡相变的Kibble-Zurek机制中拓扑缺陷的产生与淬火速率的关系。
申屠相镕[10](2020)在《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大功率汽车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政府部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购买纯电动汽车或者是油电混合汽车,对应的充电器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充电桩存在位置固定、易老化磨损、维护成本高等缺点。无线能量传输技术(WPT)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安全的选择。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不同的设计原理,其中磁耦合谐振式凭借其穿透障碍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传输功率大等优势十分适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各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原理与拓扑结构,针对不同的拓扑验证了各种补偿电路,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该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Maxwell仿真软件对线圈进行建模,并通过特性分析和磁场分析研究了磁芯、几何形状等参数对线圈的影响。针对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的伪影问题,本文提出通过添加中继线圈的方法约束磁链通路,从而提升传输系统的鲁棒性。对相关的三线圈系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符合预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设计了一款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对该系统的主要电路和主要元器件展开介绍,其中包括功率调节电路、全桥逆变电路、驱动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等。最后,本文对搭建完成的系统进行上电测试与波形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输出电压有效值达到Uo=194V,输出电流有效值达到Io=11.36A,输出功率达到Po=2203.84W,传输效率达到86.88%,满足课题的设计要求。通过水平偏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线圈系统具有抗错位的能力。
二、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4)面向5G通信的宽带高效F类功率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通信发展史 |
1.2 射频功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理论 |
2.1 射频收发机介绍 |
2.1.1 射频接收机介绍 |
2.1.2 射频发射机介绍 |
2.1.3 功放在射频收发系统中的作用 |
2.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
2.2.1 基本的线性功放 |
2.2.2 非线性类功率放大器 |
2.2.3 谐波控制类功放 |
2.3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本参数指标 |
2.3.1 散射参数 |
2.3.2 输出功率和效率 |
2.3.3 增益和线性度 |
2.3.4 邻信道功率比(ACPR)和稳定性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宽带匹配技术研究 |
3.1 短截线匹配技术 |
3.2 滤波匹配结构网络匹配技术 |
3.2.1 巴特沃兹(Butterworth)滤波结构 |
3.2.2 切比雪夫(Chebyshev)滤波结构 |
3.2.3 环路滤波结构 |
3.3 功放线性化增强技术 |
3.3.1 包络跟踪技术 |
3.3.2 包络消除与恢复技术(EER) |
3.3.3 异相合成技术 |
3.3.4 简化实频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宽带高效F类功率放大器设计研究 |
4.1 介质基板选择 |
4.2 功放晶体管的选择 |
4.3 F类功放设计 |
4.3.1 晶体管直流特性扫描 |
4.3.2 偏置电路设计 |
4.3.3 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结构设计 |
4.3.4 整体电路设计仿真 |
4.3.5 功放的加工与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续类功放的研究与设计 |
5.1 连续类功放理论分析 |
5.1.1 谐波控制网络的设计 |
5.1.2 连续F类功率放大器 |
5.1.3 混合连续类功率放大器 |
5.2 混合连续类功放的实现 |
5.2.1 功放设计指标 |
5.2.2 功放偏置电路设计 |
5.2.3 谐波控制网络的设计 |
5.2.4 整体功放电路的仿真与设计 |
5.2.5 功放的测试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沙漠玫瑰石形石墨烯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列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和制备应用研究 |
1.1.1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能 |
1.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1.3 石墨烯的应用 |
1.2 利用先驱体高分子制备纳米材料 |
1.2.1 利用先驱体高分子制备石墨烯 |
1.2.2 利用先驱体高分子制备CNT |
1.2.3 利用先驱体高分子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 |
1.3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依据 |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o-PS |
2.2.2 纳米结构制备系统 |
2.2.3 碳化硅纳米纸的制备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2.3.1 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
2.3.2 组成与结构分析 |
2.3.3 催化剂活性测试 |
2.3.4 气敏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沙漠玫瑰石形石墨烯(DRG)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3.1 DRG的制备研究 |
3.1.1 DRG-A的形貌及组成结构 |
3.1.2 DRG-A的支撑体——碳化硅微球的组成结构 |
3.1.3 连续法制备DRG-A |
3.2 氮掺杂DRG的制备研究 |
3.2.1 先驱体掺氮制备氮掺杂DRG(DRG-B) |
3.2.2 化学修饰法制备氮掺杂DRG(DRG-C) |
3.3 DRG的催化性能和应用研究 |
3.3.1 苯甲醇的选择性催化氧化 |
3.3.2 乙苯的选择性催化氧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温裂解o-PS及其纳米产物的生长机理研究 |
4.1 o-PS的结构特点 |
4.2 o-PS裂解过程研究 |
4.2.1 以石墨片、硅片为生长基底 |
4.2.2 以瓷舟为生长基底 |
4.2.3 以活性炭为生长基底 |
4.2.4 以碳化硅纳米线为生长基底 |
4.3 小结 |
第五章 碳化硅纳米线/纸的制备及气敏传感响应研究 |
5.1 源于纳米结构的碳基纸状材料的研究 |
5.1.1 碳基纸状材料的制备 |
5.1.2 碳基纸状材料的应用 |
5.2 碳化硅纳米纸的制备与表征 |
5.2.1 碳化硅纳米纸的制备 |
5.2.2 碳化硅纳米纸的物化性能 |
5.3 碳化硅纳米纸的湿敏特性 |
5.3.1 碳化硅纳米纸的湿敏响应特性 |
5.3.2 碳化硅纳米纸的湿敏传感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矿渣微粉的性质 |
1.2.1 矿渣微粉的生产过程及化学成分 |
1.2.2 矿渣微粉的水化机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典型案例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大掺量矿粉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技术路线及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内容 |
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3 混凝土的成型与养护 |
2.4 试验方法 |
2.4.1 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
2.4.2 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 |
3 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矿渣微粉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单种激发剂对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几种激发剂复掺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关系拟合 |
3.5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
3.6 本章小结 |
4 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4.1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4.2 混凝土的抗冻性 |
4.3 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 |
4.4 本章小结 |
5 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微观分析 |
5.1 胶凝材料的物相分析 |
5.1.1 XRD分析原理 |
5.1.2 试验过程及试验仪器 |
5.1.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2 硬化浆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5.2.1 扫描电镜原理 |
5.2.2 混凝土内组分及结构特征 |
5.2.3 试验过程及试验仪器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试验总结与前景展望 |
6.1 总结 |
6.1.1 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总结 |
6.1.2 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耐久性能总结 |
6.1.3 大掺量矿渣微观性能分析总结 |
6.2 建议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双量子点中电子态的操控与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本论文的结构 |
1.3 二维电子气系统 |
1.4 半导体门控型量子点 |
1.4.1 半导体门控型量子点的制备 |
1.4.2 量子点中电子的输运过程 |
1.4.3 门控双量子点系统 |
1.5 二能级体系 |
1.6 量子比特 |
1.6.1 量子比特的基本概念 |
1.6.2 量子比特的物理实现 |
1.7 量子计算 |
1.7.1 量子算法与量子计算机 |
1.7.2 DiVincenzo判据 |
1.8 量子模拟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样品加工与制备 |
2.1 从晶体管到微纳加工技术 |
2.2 样品加工与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 |
2.3 微纳加工中的技巧与设备简介 |
2.3.1 砷化镓晶圆晶向及刻蚀 |
2.3.2 紫外光曝光制版成形 |
2.3.3 一般电极制备 |
2.3.4 快速退火 |
2.3.5 电子束曝光制版成型 |
2.3.6 顶栅电极制作 |
2.3.7 样品封装 |
2.3.8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样品测量的实现 |
3.1 低温测量系统 |
3.2 样品基本性质的测量 |
3.2.1 二维电子气性质的测量 |
3.2.2 量子点性质初步测量 |
3.3 测量的几种方式 |
3.3.1 量子点输运测量 |
3.3.2 利用量子点接触的输运性质对量子点进行测量 |
3.3.3 利用量子点接触对量子点的充电感应进行测量 |
3.3.4 量子点与超导腔耦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射频反射式测量 |
4.1 射频反射式测量的基本概念 |
4.1.1 传统测量方式的局限 |
4.1.2 射频反射式测量与阻抗匹配电路 |
4.1.3 零拍测量 |
4.2 射频反射式测量的实现 |
4.2.1 测量系统 |
4.2.2 砷化镓量子点中的测量与分析 |
4.2.3 石墨烯量子点中的测量与分析 |
4.2.4 快速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能级体系中的Landau-Zener跃迁 |
5.1 单通道跃迁:Landau-Zener跃迁 |
5.2 多通道跃迁:Landau-Zener-Stuckelberg干涉 |
5.3 半导体量子点体系中电荷量子比特的Landau-Zener-Stuckelberg干涉 |
5.3.1 样品结构与电荷量子比特操作原理 |
5.3.2 电荷量子比特中的Landau-Zener-Stuckelberg干涉过程与演化算符 |
5.3.3 绝热演化中的相位累积 |
5.3.4 Landau-Zener-Stuckelberg干涉过程中的总旋转角度与干涉条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用半导体电荷量子比特对Kibble-Zurek机制的量子模拟 |
6.1 平衡态相变:Ginzburg-Landau理论 |
6.2 非平衡相变:Kibble-Zurek机制 |
6.3 Landau-Zener跃迁与Kibble-Zurek机制 |
6.4 电荷量子比特对Kibble-Zurek机制的量子模拟 |
6.4.1 样品结构与电荷量子比特操作原理 |
6.4.2 Kibble-Zurek机制与Landau-Zener跃迁的类比 |
6.4.3 电荷量子比特与Landau-Zener跃迁 |
6.4.4 Landau-Zener跃迁对Kibble-Zurek机制预言的量子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总结 |
7.2 本论文工作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精度偏置电压源 |
A.1 一般直流电压源的缺点 |
A.2 高精度偏置电压源的设计 |
A.2.1 设计需求 |
A.2.2 具体设计与版本演进 |
A.3 高精度偏置电压源的使用 |
A.3.1 外部准备 |
A.3.2 通讯协议 |
A.4 高精度偏置电压源的性能 |
A.5 未来改进 |
附录B 测量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B.1 总体设计思想 |
B.2 基于MATLAB平台 |
B.2.1 硬件与通讯界面层 |
B.2.2 数据链路层 |
B.2.3 应用层 |
B.2.4 用户层 |
B.2.5 MATLAB仪器通讯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大功率汽车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分类 |
1.3 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介绍 |
1.4 国内外技术发展介绍 |
1.4.1 国外技术发展介绍 |
1.4.2 国内技术发展介绍 |
1.4.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5.1 本文主要工作 |
1.5.2 本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无线能量传输原理及其电路拓扑 |
2.1 磁耦合理论与系统建模 |
2.2 电容补偿优化方法 |
2.3 谐振拓扑的比较 |
2.4 电磁耦合器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传输线圈的特性分析与建模 |
3.1 线圈的传输特性研究 |
3.1.1 传输特性研究 |
3.1.2 磁场分布研究 |
3.2 矩形线圈建模方案设计 |
3.2.1 线圈建模与优化 |
3.2.1.1 自感互感模型 |
3.2.1.2 基于Maxwell的磁场分析 |
3.2.1.3 品质因素分析与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水平偏离实验及鲁棒性优化 |
4.1 三线圈系统设计及其理论分析 |
4.2 水平偏离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
5.1 功率因数校正 |
5.2 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
5.2.1 η=1完全谐振状态 |
1容性状态'>5.2.3 η>1容性状态 |
5.2.4 桥臂的选择 |
5.2.5 IGBT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 |
5.3 功率调节电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搭建与测试 |
6.1 系统搭建 |
6.2 上电测试与波形分析 |
6.2.1 功率调节电路的输出波形 |
6.2.2 接收端的参数测量与分析 |
6.3 水平偏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铜质弯辐叶轮状栅极[J]. 冯庆祥. 电子管技术, 1977(Z1)
- [2]铜质蜂窝状栅极的基本问题[J]. 冯庆祥. 电子管技术, 1967(04)
- [3]蜂房结构近圆的优化设计方法[J]. 冯庆祥. 电子工艺技术, 1987(11)
- [4]面向5G通信的宽带高效F类功率放大器研究[D]. 李素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5]拉拔蜂房结构的金属流动规律和设计问题[J]. 冯庆祥. 电子工艺技术, 1986(08)
- [6]沙漠玫瑰石形石墨烯的发现与研究[D]. 马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2)
- [7]铯束管蜂窝状准直器的制造方法[J]. 冯庆祥. 电子管技术, 1982(04)
- [8]大掺量矿渣微粉混凝土性能研究[D]. 尤春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2)
- [9]双量子点中电子态的操控与测量[D]. 周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10]基于磁耦合谐振的大功率汽车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设计[D]. 申屠相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