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宪昭[1](2006)在《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文中认为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瑰宝,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各民族神话。所谓“母题”,即神话叙事过程中的最自然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神话的各种传承渠道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其它文体或文化产品中得以再现或重新组合。母题作为对各民族神话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特定单位,具有明显的方法功能。 首先对母题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这也是本文探讨民族母题的基础。主要包括神话母题的界定、生成,以及母题的客观性、直观性、顺序性、模糊性、典型性、神圣性、可组合性、流动性等基本特征,并通过母题与原型、类型、主题、题材等概念的辨异,进一步对母题概念加以规范。在此基础上,按照客观通用的标准,对本文所使用的民族神话母题进行了分类,划分出起源母题、神的名称母题、灾难母题、秩序母题等基本类型,依据统一的标准对这些基本类型进行逐级细分,使之在神话分析中能够适应不同的文本或表述层次。 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对民族神话的内涵、共性与个性、积淀与流变等方面的研究。一是在神话母题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民族神话母题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民族生活、民族关系,而且还蕴涵着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许多民族神话母题都具有原型意义和分析价值,特别是在母题的类比和象征中具有明显的思想倾向和现实寓意。二是各民族神话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母题的共性和个性。一方面不同民族的神话母题往往表现出意趣的相同或相似,带有区域性或族群性,表现出母题功能以及含义的某些共同特征;另一方面,神话母题在不同民族乃至同
卢中阳[2](2012)在《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指定服役制度是建立在超经济强制基础之上,分工具体、指定某部分人专服某役,且世代相传、长期不变的服役形式。具有整体性、固定性、强制性、多样和复杂性等特点。指定服役制度广泛见于我国先秦时期。早在商代以前,指定服役制度就已经产生,无论是传说时代的职官、夏代的多“正”,还是夷人为夏王朝提供的专门服务,它们都属于指定服役。在商代,内、外服本是指在“商”之内、外服劳役,既表现为服役地点上在“商”之内、外,又表现为血缘关系的亲疏和控制程度的强弱之分。外服的侯、甸、男、卫、犬、牧与内服的亚、射、戍、马、百工、宁等,它们都是由具体的职事演变而成,并且有各自的地域,属于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最初都是服指定劳役。青铜器族徽作为区分家族的标志,其表现形式亦与指定服役制度有密切关系。及至西周时期,无论是王国分配给诸侯国的职事,王国及各诸侯国内部的农业劳役、手工业劳役、军事劳役、文化宗教类劳役和杂役,还是国、野之间通过征服或归服建立起来的服役关系中,同样存在指定服役的现象。到了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逐渐解体。在王国和诸侯国之间,随着王室的衰落和霸主的崛起,指定服役制度已经濒临消亡,但在诸侯国与霸主之间仍然存在指定服役的孑遗。在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灭族、出奔以及富族、敝族等现象的出现,从而使许多旧有的职事被荒废。但由于这一时期统治者对大族势力的打压和采取的保护措施,故终春秋之世,王国与诸侯国内部的指定服役制度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国、野之间,随着“辟土服远”浪潮的推进,使得野中服役对象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野中部族的内部组织未曾被触动,故而国、野之间的指定服役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即各国的疆域由以往的百里之地,变成了地方千里;地缘关系和户籍制度逐渐形成;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家授田制度开始出现。这些社会巨变,促进了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进而其存在前提以及“整体性”、“固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也就瓦解了。在这一过程中,以税、赋、役为主要形式的新剥削体系逐渐确立,在剥削内容、对象和程度上都渐趋统一,使指定服役制度“多样和复杂性”的特点被取代,从而也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本文通过分析商代以前、商代、西周和春秋时期指定服役制度的表现形式及其解体的原因,论证了指定服役制度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主要剥削形式,也是人类早期国家阶段的特殊产物。它的存在决定了国家的早期性,而它被赋税制度逐步取代的过程,也与早期国家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领土国家的演进过程相同步。所以,有理由说研究指定服役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从剥削产生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国家起源的新思路。此外,对于探讨先秦时期的社会性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淑珍,郑宝赉,杨岚[3](1983)在《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文中提出 1982年4月18日至5月14日在西双版纳进行了为期26天的鸟巢,鸟卵采集,共得14种鸟的巢和卵标本。现将红顶鹛等五种报导如下。 1.红项鹛Timalia pileata smithi Deignan 5月6日于勐腊大龙哈(海拔750米)处获得一巢。巢筑在茅草丛内,距地面10厘米。巢呈杯状,用茅草筑成。外径10厘米,内径6厘米。高11厘米,深8厘米。5月3日发现有卵2枚,4日观察见有3枚,6日采巢时卵数未见增加。雄鸟正在巢中孵卵。卵呈乳白色杂以褐色点斑,每卵重2.5克。卵径分别为20×15、19×15毫米。 2.白冠噪鹛Garrulax leucolophus diardi(Lesson)
刘荣昆[4](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姚珏[5](2004)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及世系传承概说——以西双版纳勐龙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后,逐渐被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民族接受。傣族在信奉南传佛教的历史进程中,创制了经典傣文用来传写南传巴利佛经。勐龙是西双版纳历史上重要的傣族佛教与佛学中心,笔者以它作为主要考察地点,依次探讨:傣族巴利大藏经的详细情况及其傣族化的具体过程;大藏经之外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及其特点;僧伽常用经典及其使用;巴利译经的世系传承。旨在探求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原貌并为日后进一步的研究保存资料。
柳鹏飞,李娜,张娟丽,秦雪雪,楼瑛强,孙悦华[6](2018)在《中国的噪鹛及其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噪鹛种类丰富,共计有40种之多,其中噪鹛属28种,彩翼噪鹛属12种。本文综述了我国噪鹛类分布、分类现状和已报道的噪鹛类生态学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繁殖生态、身体大小性二态、配偶选择、体温调节和适应性产热、鸣唱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王海涛[7](2003)在《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本人于2001年和2002年4~7月,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和镇赉县大纲林场(结合本人1996年以来在左家地区的部分调查资料)对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生境选择与鸟类群落形成的关系;鸟类群落中的资源利用;群落组织者在群落中的作用;栖息地破碎化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形成。结论如下: 1、生境异质性影响鸟类群落组成 生境异质性越高,鸟类群落结构越复杂。每种鸟都有其各自适宜的繁殖生境,从而使不同生境中都有其独特的鸟类群落。 2、次生林鸟类以集团形式对各种资源进行利用 根据取食生境及高度,左家次生林繁殖鸟类群落分为7个取食集团,从而有效对生境中的取食空间和食物资源进行利用。 次生林繁殖鸟类对巢址资源呈现空间上的垂直利用现象,可分为树冠层营巢、树干上营巢和林下层营巢繁殖集团。 次生林的植被结构影响鸟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但对不同类群的鸟类影响的程度不同。 草原鸟类的巢址选择中存在资源分割,影响草原鸟类巢位选择的主要因子是草本植物的高度和密度、蒙古山杏的密度。 3、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形成中有群落组织者的存在 喜鹊是次生林中的群落组织者之一,主要影响猛禽群落的形成猛禽群落组成的变化,又间接影响次生林中的营地面巢的大型鸟类和营洞巢的大型鸟类群落构成,从而对整个群落的组成产生影响。 初级洞巢鸟通过提供巢址而成为山地次生林鸟类群落的组织者。啄洞数量的变化对灰椋鸟的数量变化产生明显影响;样地内总的树洞数量的变化对灰椋鸟和大山雀数量产生明显影响。 每种次级洞巢鸟对同种类以前利用过的树洞均有较高的重复利用率,不同种次级洞巢鸟对树洞可交叉利用。次级洞巢鸟的繁殖成功受巢位特征的影响。 4、栖息地破碎化能形成新的鸟类群落 鸟类群落物种数随次生林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营洞巢和灌丛巢鸟受面积因素影响较小;营地面巢和树冠巢乌类受面积因素影响较大。5、提出了山地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模式
李娜[8](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伍文义[9](2012)在《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摩经》是学界公认的布依族传统宗教经典。唐宋以来,在汉文化影响下的布依族人创造性地运用汉字音韵和偏旁部首,记录原有布依族传统宗教的《经词》,以此作为祭师“布摩”先生在宗教仪式中唱诵的经书,从而传承了布依族历史文化,这些转录的经书被称为《摩经》。它集中反映了布依族先民对日月星辰、天地山川、先祖神圣、古代氏族的观念与社会生活实际,不仅具有宗教学史料意义,而且对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科技、文学艺术等学科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着者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边远山区收集拍摄了经书原文图片,并在当地农村根据“布摩”先生的念诵与解释,对经文逐字逐句进行布依语国际音标注音、汉语直译、意译和注释,总共破译了《摩经》达四部之多,并调查记录了布依族第三土语词汇达10923个词汇。布依语词汇前人调查的词量不多。超过一万个词汇的调查,在布依语调查中是第一次。一方面保存语料,另一方面从一万多个词汇中发现了许多《摩经》书目。例如[pe13kn11]供祖宗的神龛;[pu42mu33]祭师;[mu33ku13cie55]《古夜王经》;[mu33zu13fαn42o]《稻谷魂经》;[mu33tu42in11]《祭铜鼓经》等等;还参加了三次布依族用牛祭祖的隆重宗教仪式,拍摄了使用《摩经》祭祖的实景图片;从而拓展了《摩经》语言文化的语料范围。由此,着者采用自己调查所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按照记音与译文转写,分析其语音的声、韵、调系统,认真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布依族实际对《摩经》语言文化的若干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考证,充分展现了布依族文化个性特征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郝会文[10](2019)在《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文中指出2014年710月及20152018年每年510月,在青海省内进行蝗虫种类和地理分布调查,共记录到蝗虫77种,隶属于7科33属;结合查阅的文献数据和检视的标本数据,统计出青海分布的蝗虫111种,隶属于7科39属。其中,网翅蝗科属种数最多,有12属52种;锥头蝗科属种数最少,有1属1种。网翅蝗科和斑翅蝗科是构成青海蝗虫区系的主体,两科种类占青海已知蝗虫种类的73.9%。在111种蝗虫中,古北界种类101种,占总种数的91.0%,不含东洋界种类,两界共有种类(广布种)10种,占总种数的9.0%;从中国地理区划来看,青藏区种类有67种,占总数的60.4%,占有绝对优势;青海蝗虫的物种组成与动物地理区的关系中最近的是青藏区,最远的是华南区。区系分析表明,本地区蝗虫种类以古北界青藏区成分占优势,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青海省蝗虫新纪录8种。根据青海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特征,将青海省分为16个地区,把采集并整理所得的蝗虫种类和分布数据划分在16个地区内。独布种(只分布在一个区域)有45个,其中26个为青海特有种,19个为非特有种;多布种(215个区域有分布)有66个;未发现全布种(16个区域都有分布)。在以物种为分类单元、地理区域为性状对多布种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多布种分为12个组。青海蝗虫多布种大多数呈不连续分布状态,多数分布格局集中于16个地区中的区域4,这是由于本区海拔相对较低,有大面积的农田,适合较多蝗虫种类的生存。青海省蝗虫特有种较多,有48种,占青海省蝗虫种数的43.2%,其中,网翅蝗科中的特有种属种数最多,占总数量的一半以上,锥头蝗科中不具有特有种。将青海蝗虫中的48个特有种类作为分析对象,以其翅的简化或退化的程度、发音器和鼓膜器的有无以及体型大小作为区分特征的依据,分析特有种趋同进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青海蝗虫特有种中,前、后翅简化或退化的比重超过一半;多数具有发音器和鼓膜器;体小型者较多,占特有种总数量的87.5%。分析全部种类特点,与特有物种特点相比,翅退化比重缩小,长翅比重增加,体小型者比重缩小。在六个区中,分析特有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青海蝗虫特有种类的前、后翅趋于简化或退化甚至消失;翅退化先于发音器的鼓膜器的退化,发音器退化先于鼓膜器退化;体型趋于小型化。
二、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神话:一个充满神奇的领域 |
二、民族:一个哺育神话的摇篮 |
三、母题:一个测量神话的标尺 |
第一章 神话母题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母题的界定及其生成 |
第二节 母题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母题与其它相关概念辨异 |
第二章 民族神话母题的基本分类 |
第一节 母题分类的依据和标准 |
第二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基本分类 |
第三节 民族神话母题分类的几个相关问题 |
第三章 民族神话母题的内涵 |
第一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基本涵义 |
第二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类比寓意 |
第三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象征寓意 |
第四章 民族神话母题的共性与个性 |
第一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共性 |
第二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个性 |
第三节 民族神话母题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第五章 民族神话母题的积淀与流变 |
第一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积淀 |
第二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流传 |
第三节 民族神话母题的演变 |
第六章 民族神话母题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民族神话母题与后世文学 |
第二节 民族神话母题与民族文化观念 |
第三节 民族神话母题与民族生活习俗 |
第四节 民族神话母题与民族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体例与说明 |
附表1: 中国民族神话神的名称母题统计 |
附表2: 中国民族神话起源神话母题统计 |
附表3: 中国民族神话人类起源与族源母题统计 |
附表4: 中国民族神话崇拜(含图腾)母题统计 |
附表5: 中国民族神话龙、凤(鸟)母题统计 |
附表6: 中国民族神话洪水与人类再生母题统计 |
附表7: 中国民族神话日月数目、射日及天梯母题统计 |
附表8: 中国民族神话变形母题统计 |
附表9: 中国民族神话(传说)关于来历的母题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作者声明 |
(2)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指定服役制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1.2 指定服役制度的特征 |
1.3 选题的意义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1 选题的意义 |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商代以前的指定服役制度 |
第3章 商代的指定服役制度 |
3.1 商代内、外服与指定服役制度 |
3.1.1 商代内、外服新解 |
3.1.2 商代外服所见指定服役制度 |
3.1.3 商代内服所见指定服役制度 |
3.2 青铜器族徽与指定服役制度 |
3.2.1 族徽的功能 |
3.2.2 青铜器族徽所见家族职事 |
3.2.3 职事族徽与指定服役的关系 |
第4章 西周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 |
4.1 王国与诸侯国之间的指定服役制度 |
4.2 王国及诸侯国内部的指定服役制度 |
4.2.1 农业劳役 |
4.2.2 手工业劳役 |
4.2.3 军事劳役 |
4.2.4 文化宗教类劳役 |
4.2.5 杂役 |
4.3 国、野之间的指定服役制度 |
第5章 春秋时期的指定服役制度 |
5.1 王国与诸侯国之间指定服役制度 |
5.2 王国与诸侯国内部指定服役制度 |
5.3 国、野之间指定服役制度 |
第6章 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 |
6.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 |
6.1.1 “辟土服远”与国家疆域的扩大 |
6.1.2 血缘关系的解体与地缘关系的形成 |
6.1.3 商品经济的发展 |
6.1.4 生产力的提高与国家授田制的出现 |
6.2 社会巨变与指定服役制度的解体 |
6.2.1 存在前提的消失 |
6.2.2 “整体性”的消亡 |
6.2.3 “固定性”的瓦解 |
6.2.4 超经济强制与经济剥削的递嬗 |
6.3 新剥削体系的确立及其影响 |
6.3.1 新剥削体系的确立 |
6.3.2 新剥削体系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引用甲骨文、金文着录书籍简称 |
附录 |
附录一:先秦服制对照表 |
附录二:少皞氏部落内部的分工 |
附录三:金文中的赐“田” |
附录四:金文中的“六师”与“八师” |
附录五:商、周金文中的赐“朋”与赐“贝” |
附录六:《周礼·冬官·考工记》工种的划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
二、建房取材于林 |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
五、木质体育器材 |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
一、山神崇拜 |
二、树神崇拜 |
三、林神崇拜 |
四、花神崇拜 |
五、植物崇拜举隅 |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
一、明确森林权属 |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
一、森林状况较好 |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的噪鹛及其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噪鹛类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
2 噪鹛类生态生物学研究 |
2.1 繁殖生态 |
2.2 噪鹛类性二态研究 |
2.3 婚配制度与配偶选择 |
2.4 鸣唱行为 |
2.5 生理生态 |
3 噪鹛类的保护 |
(7)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 |
1 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发展与现状 |
1.1 群落生态学定义及研究目的 |
1.2 鸟类群落生态学的发展 |
1.3 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内容及现状 |
2 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及现状 |
2.1 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发展史 |
2.2 我国鸟类生态学研究的现状 |
2.3 今后我国鸟类生态学研究与发展应予以关注的问题 |
3 国内鸟类群落生态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分析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1 左家次生林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 白城草原地区自然概况 |
2.1 吉林省镇赉县北大岗台地草原区 |
2.2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 |
第一章 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 |
引言 |
第一节 左家地区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比较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左家自然保护区各生境鸟类群落组成 |
2.2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及相似性的比较 |
3 讨论 |
第二节 草原与左家相似生境鸟类群落组成比较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群落结构中的资源利用 |
引言 |
第一节 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的取食生境资源利用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山地次生林鸟类巢址资源配置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植被结构与鸟类群落组成 |
引言 |
一. 不同林龄人工林中鸟类群落组成比较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二. 次生林中植被结构与鸟类群落形成的关系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三 鸟类的分布模式与植被结构的关系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第四节 草原鸟类的巢址资源利用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繁殖鸟类群落组成 |
2.2 巢位特征 |
2.3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的组织者 |
引言 |
第一节 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组织者 |
一. 喜鹊在次生林鸟类群落形成中的作用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二. 初级洞巢鸟在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中的作用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次级洞巢鸟群落对树洞资源的利用模式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树洞再利用率 |
2.2 5种次级洞巢鸟的巢位交叉再利用情况 |
3 讨论 |
第三节 次级洞巢鸟的巢位特征和繁殖成功率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筑巢树种 |
2.2 洞类型 |
2.3 巢址特征 |
2.4 繁殖成功 |
2.5 巢位特征和繁殖成功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洞类型 |
3.2 巢位特征 |
3.3 繁殖成功和巢位特征的关系 |
第四章 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群落形成的影响 |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栖息地现状 |
2.2 面积与种类关系 |
3 讨论 |
第五章 山地次生林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模式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1.概念界定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3.研究目标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
结论 |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
4.用作喻体的葡萄 |
结论 |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
3.石榴的文化意蕴 |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
(1)唐诗中的山石榴 |
(2)唐诗中的海石榴 |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
(2)唐诗的石榴专咏 |
①榴锦、红榴别称 |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
结论 |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
结论 |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
结论 |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
1.昆仑儿的木绵裘 |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
(3)生活中的木绵衣 |
结论 |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
结论 |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
3.南方的蔗糖交易 |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
结论 |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
1.唐文中的菩提树 |
2.唐文中的道树 |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
1.唐诗中的觉树 |
2.唐诗中的菩提树 |
3.唐诗中的菩提 |
4.唐诗中的道树 |
5.唐诗中的菩提子 |
结论 |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
1.高远林、坚林之称 |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
3.鹤林(鹤树)之称 |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
(2)唐诗中的七叶树 |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
1.唐诗中的娑罗 |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
3.唐诗中的“宝树” |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
结论 |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
(三)贝多异名辨析 |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
2.贝多的三花之称 |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
2.唐诗的三花题咏 |
3.唐诗的多罗书写 |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
1.唐文中的贝叶 |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
2.唐文中的三花 |
3.唐文中的贝多 |
4.唐文中的贝树 |
结论 |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布依族概况 |
第二节 布依族《摩经》的语言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的研究思路、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摩经·祭山经》 |
第一节 《摩经·祭山经》原文图 |
第二节 《摩经·祭山经》译注 |
注 |
第三章 《摩经·祭水经》 |
第一节 《摩经·祭水经》原文图 |
第二节 《摩经·祭水经》译注 |
注 |
第四章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 |
第一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原文图 |
第二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一)译注 |
注 |
第五章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 |
第一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原文图 |
第二节 《摩经·用牛祭祖词》(之二)译注 |
注 |
第六章 《摩经》中的山文化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摩经》中的树文化研究 |
注释 |
第八章 《摩经》中的鸟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摩经》中的“燕子王”图腾崇拜 |
第二节 《摩经》“燕鸟”图腾文化之对比分析 |
注释 |
第九章 《摩经》中的青铜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摩经》中的“铜矿发现”与冶炼技术研究 |
第二节 《摩经》中的“铜剑、铜柱”等青铜器研究 |
第三节 《摩经》中的“铜棺”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摩经》中的“铜鼓”文化研究 |
注释 |
第十章 布依族语言调查——第三土语区共 10922 个词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蝗总科概述 |
1.2 蝗虫分类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青海省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1.2 地形 |
2.1.3 气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调查区域及时间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蝗虫种类数据来源 |
3.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
3.2.1 青海蝗虫的科属组成 |
3.2.2 青海蝗虫的区系成分 |
3.2.3 青海蝗虫新纪录种 |
3.3 青海蝗虫的分布格局 |
3.3.1 青海蝗虫的生态地理分布 |
3.3.2 独布种的分布格局 |
3.3.3 多布种的分布格局 |
3.4 青海蝗虫的适应特性 |
3.4.1 青海省蝗虫特有种类 |
3.4.2 趋同进化的特点 |
3.4.3 特有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进化特点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高原生态因子对蝗虫科属组成的影响 |
4.2 青海蝗虫区系规律探讨 |
4.3 分布格局集中于河湟谷地区(区域4) |
4.4 重要高原适应特性探讨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青海蝗虫8个新纪录种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 王宪昭.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2]商周指定服役制度研究[D]. 卢中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3]西双版纳五种鸟巢和卵的记述[J]. 王淑珍,郑宝赉,杨岚. 动物学研究, 1983(04)
- [4]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5]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及世系传承概说——以西双版纳勐龙为中心的考察[J]. 姚珏. 西南古籍研究, 2004(00)
- [6]中国的噪鹛及其研究现状[J]. 柳鹏飞,李娜,张娟丽,秦雪雪,楼瑛强,孙悦华. 动物学杂志, 2018(02)
- [7]鸟类群落结构形成的因素分析[D]. 王海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3)
- [8]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9]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D]. 伍文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10]青海蝗虫区系、分布格局及适应特性[D]. 郝会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