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碳纤维的生产、需求和应用的变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于吉晔[1](2021)在《族组成对中间相沥青及其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杨莹[2](2021)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绩效研究 ——以吉林碳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比重高达99.80%,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由于自身经营状况普遍一般,无法提供充足的内部资金,为了维持公司的长远发展,必须寻求外部资金。新三板市场作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精选层设立前,新三板挂牌企业不能运用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挂牌企业普遍选用融资方式有定向增发、企业债与股权质押,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定向增发。新三板定向增发为许多存在资金需求的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本论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2018-2020年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绩效评价模型,并对比分析了近年来新三板定向增发的绩效情况,结果显示近年来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实现正向财务绩效的企业相对较少。但是在精选层设立后,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与转板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定向增发绩效存在了提高的可能性。为了探究如何才能实现定向增发对经营绩效的正面效用,本论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吉林碳谷进行案例研究。在介绍了企业基本信息与融资情况之后,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了吉林碳谷挂牌后两次定向增发产生的绩效情况,结果表明两次定向增发确实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第二次定向增发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显着。为了避免行业因素对第二次增发绩效的干扰,通过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发现,即使在剔除行业因素后,吉林碳谷的第二次定向增发也对财务指标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定向增发对经营绩效发挥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分析两次定向增发绩效产生差异的原因,这也是如何实现定向增发绩效最大化的作用机制。基本以上研究,本论文对吉林碳谷、新三板市场以及其他挂牌公司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吉林碳谷建议: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扩宽融资渠道,加强内部控制,积极开拓市场;对于新三板市场建议:提高市场流动性,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募集资金的管理;对于其他挂牌企业的建议:加大研发投入,把握市场机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定向增发融资前,合理分析确定增发方案。
侯朝洋[3](2021)在《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优化设计》文中认为碳纤维,属于含碳量超过95%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因为它的高强度、高模量等强大的性能,如今运用到了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历经长时间的研究与大概十年的产业化建设,我国创设出属于自己的碳纤维技术机制以及相对完善的碳纤维产业,初步建立出产业化的碳纤维研发与生产平台,慢慢攻破日、美长时间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现象,产业的进步与碳纤维企业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从企业角度入手,对于整个碳纤维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典型的战略理论,有效借助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与SWOT分析等方法,以R碳纤维制造公司(以下简称R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R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变化,对R公司如何在快速发展碳纤维产业,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首先,R公司属于我国碳纤维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如碳纤维生产线成熟、技术性的突破、管理实力强劲、人才资源丰富等,但是与国际差距明显,同时国内市场与国外相比,下游应用也有待完善,虽然当前国际对我国技术封锁程度下降、国家对碳纤维产业重视扶持力度加强、碳纤维市场需要广阔等带来了许多机遇,R碳纤维制造公司仍然会面临着国外行业巨头的压力。其次,R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有必要坚持以创新和核心的战略选择。然后,在产品战略上,延伸产业链,多元协作发展战略;在生产战略方面,优化生产系统控制,创设竞争企业驾驭市场的“动力源”;在营销战略上,坚持市场导向、发挥行业组织调控作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资本战略上,能够借助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回购等手段,用不多的投入,达到企业规模化战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文化战略方面,提升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后,为了保障R公司经营战略的实施,有必要从技术、市场、财务、制度四个层面加强保障。具体而言,在技术保障层面,加强保密审查,防范技术泄露风险;严防技术人才流失,保障技术安全;紧跟世界研发步伐,保持先进水准。在市场保障层面,提高市场风险意识,争取市场主动权;认清原材料市场形势,拓展采购渠道。在财务保障层面,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细化成本分析管理;强化风险防范管理。在制度保障层面,要从物质和文化两方面考虑激励制度。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R公司本身以及更多同类型的碳纤维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帮助。
林刚[4](2021)在《碳纤维产业“聚”变发展——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碳纤维民用航空应用领域遭遇重挫,其他领域强劲补充,全球需求量为106860吨,同比增长了3%。中国市场需求量在利好政策作用下强劲增了长29%。面对产业的勃勃生机,中国碳纤维企业如何在材料与应用端突破,实现"聚"变式发展?
李杨[5](2020)在《FC公司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迅猛,总体产能和产量都大幅增长。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碳纤维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会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先进研究成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理论(APQ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理论(FMEA)、测量系统分析理论(MSA)等先进质量管理工具,目标参照其他行业为碳纤维研发项目建立一套可行的质量管理流程。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在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 FC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FC公司研发项目团队组织架构、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客户需求识别、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风险控制手段以及新型号碳纤维质量控制改进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改进方案。并将改进方案在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中开展了具体项目应用,通过应用效果来评价改进方案的有效性。通过FC公司新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形成了层次分明、流畅的质量管理程序,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FC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对同行业的其他碳纤维企业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克谦,叶永茂,杨金波,王萍,梁宇,燕翎[6](2015)在《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纤维自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至今,在风电、航天航空与国防、体育休闲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日本和美国在该领域遥遥领先。作为国防战略物资,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发碳纤维技术,在没有可靠资料和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经持续努力,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国产碳纤维制备技术研发、工程实践和产业建设的较完整体系,基本解决了国产碳纤维制备与应用的"有无"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碳纤维行业发展状况、趋势及市场需求的分析指出了中国碳纤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探索开发性金融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支持碳纤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有效缓解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国产碳纤维的迫切需求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邓桂芳[7](2015)在《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文中指出叙述碳纤维行业的发展变迁。世界碳纤维消费结构发展为工业、建筑占58%,航空航天占23%,体育运动器材占19%。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0.4%,自给率16%,且质量与规模差距很大。鉴于碳纤维军工和高技术背景,美日德韩对核心技术严格封锁。本文对发展碳纤维产业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
赵稼祥[8](2012)在《世界碳纤维发展及前景》文中指出由"复合材料世界"(Composites World)组织召开的2011碳纤维年会(Annual Carbon Fiber2011Conference)于2011年12月5-7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D.C.)万豪酒店(Marriott Hotel)召
赵稼祥[9](2011)在《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介了2010年以来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与发展,包括世界主要碳纤维生产商对当前世界碳纤维形势的看法,重点强调了土尔其阿克萨公司的碳纤维发展战略以及对发展我国碳纤维的启示。
马辉[10](2011)在《花园口经济区200吨碳纤维生产线工程研究》文中认为碳纤维是指有机母体纤维如人造粘胶、聚丙烯腈以及沥青等在惰性气体中,在1000℃—3000℃的高温环境下,经过碳化和石墨化分解处理后所形成的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高于90%,具有乱层石墨结构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它本身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抗疲劳、导热、导电和远红外辐射许多优良特性。而碳纤维复合的工程材料,更是表现出了某些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因此,它在石油化工、医疗机械、纺织机械、文体用品、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日本、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极少数公司掌控着碳纤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并严格保密,牢牢把握着主导权。因此,它们在世界碳纤维年产量中拥有大部分的份额。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碳纤维的研究制造工作。虽然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产品质量与产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特别是随着碳纤维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作用的扩大,中国更是面临着技术升级换代、强化体制管理与鼓励创新的严峻局面。在中央文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碳纤维产业作为重要内容被强调。全国掀起碳纤维发展高潮。花园口经济区作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的重要节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导区、资源节约与生态友好的示范新城,在200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项目正式落地。资源共享、畅通信息交流、激励技术革新的产业集群效果正在显现。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花园口区位特点和产业分析基础上,着眼于经济区以外的大连其他地区以及辽宁省更广阔的视野,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借鉴已有方法和成果,力图通过模型调整与修正,准确把握碳纤维生产线产品的市场范围与前景,从而为产业合理化规划提供参考。
二、世界碳纤维的生产、需求和应用的变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碳纤维的生产、需求和应用的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绩效研究 ——以吉林碳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定向增发相关研究 |
1.2.2 经营绩效相关研究 |
1.2.3 定向增发绩效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三板 |
2.1.2 定向增发 |
2.1.3 经营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 |
2.2.4 绩效评价方法 |
3 新三板定向增发现状及绩效分析 |
3.1 新三板定向增发现状分析 |
3.1.1 发行规模先增后减 |
3.1.2 发行区域集中在发达地区 |
3.1.3 发行行业集聚性明显 |
3.2 新三板定向增发绩效分析 |
3.2.1 样本及指标选择 |
3.2.2 绩效实证过程 |
3.2.3 实证结果分析 |
3.3 新三板定向增发现状及绩效的形成原因 |
3.3.1 融资主体质量一般 |
3.3.2 市场流动性较差 |
3.3.3 信息不对称严重 |
4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介绍 |
4.1 吉林碳谷的基本概况 |
4.1.1 吉林碳谷发展历程 |
4.1.2 吉林碳谷经营范围 |
4.1.3 吉林碳谷行业介绍 |
4.2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需求 |
4.2.1 经营发展需求 |
4.2.2 项目建设需求 |
4.2.3 资本结构需求 |
4.3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方案 |
4.3.1 2016 年第一次定向增发方案 |
4.3.2 2020 年第二次定向增发方案 |
5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绩效分析 |
5.1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财务绩效分析 |
5.1.1 单维度财务指标分析 |
5.1.2 综合财务效果分析 |
5.1.3 行业因素下财务指标分析 |
5.2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非财务绩效分析 |
5.2.1 引入了机构投资者 |
5.2.2 完善了公司治理 |
5.2.3 加快了业务拓展 |
5.2.4 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
5.3 吉林碳谷定向增发绩效差异原因 |
5.3.1 资金缺口差异 |
5.3.2 定增时机选择 |
5.4 案例总结与启示 |
6 对策建议 |
6.1 对吉林碳谷的建议 |
6.1.1 拓宽融资渠道 |
6.1.2 严格公司治理 |
6.1.3 积极开拓市场 |
6.2 对新三板的建议 |
6.2.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6.2.2 提升市场流动性 |
6.2.3 加强募集资金管理 |
6.2.4 完善退市与转板机制 |
6.3 对其他挂牌企业的建议 |
6.3.1 增强企业竞争力 |
6.3.2 合理规划定向增发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9 年-2020 年实证结果 |
致谢 |
(3)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经营战略理论概述 |
2.1 企业经营战略 |
2.2 经典的战略理论 |
2.2.1 “竞争战略”理论 |
2.2.2 “战略调色板”理论 |
2.3 经营战略分析主要方法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 |
2.3.3 五力模型分析 |
2.3.4 价值链分析 |
第3章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现状及问题 |
3.1 R碳纤维制造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发展历程 |
3.1.3 组织架构 |
3.1.4 主要产品 |
3.1.5 研发能力 |
3.2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现状 |
3.2.1 战略愿景 |
3.2.2 战略目标 |
3.2.3 战略内容 |
3.3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多样化却没有明确创新为核心战略 |
3.3.2 产业链延伸却没有明确低成本运营战略 |
3.3.3 资本投入巨大但没有明确资本运营战略 |
3.3.4 客户群庞大但没有进行战略性市场细分 |
第4章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环境分析 |
4.1 R碳纤维制造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R碳纤维制造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4.2.1 行业内直接竞争者 |
4.2.2 行业的潜在竞争者 |
4.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2.4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5 替代品的威胁 |
4.3 R碳纤维制造公司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SWOT矩阵 |
第5章 R碳纤维制造公司的经营战略的优化 |
5.1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优化原则 |
5.2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内容优化 |
5.2.1 明确以创新战略作为核心战略 |
5.2.2 利用全产业链实现低成本战略 |
5.2.3 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来提供保障 |
5.2.4 加强市场管理与品牌营销战略 |
第6章 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的实施保障 |
6.1 技术保障措施 |
6.1.1 加强保密审查,防范技术泄露风险 |
6.1.2 严防技术人才流失,保障技术安全 |
6.1.3 紧跟世界研发步伐,保持先进水准 |
6.2 市场保障措施 |
6.2.1 提高市场风险意识,争取市场主动权 |
6.2.2 认清原材料市场形势,拓展采购渠道 |
6.3 财务保障措施 |
6.3.1 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
6.3.2 细化成本分析管理 |
6.3.3 强化风险防范管理 |
6.4 制度保障措施 |
6.4.1 物质激励制度 |
6.4.2 文化激励制度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FC公司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概述 |
2.1 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
2.2 新产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
2.3 质量管理理念及工具介绍 |
2.3.1 PDCA循环 |
2.3.2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
2.3.3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
2.3.4 测量系统分析(MSA)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碳纤维行业及FC公司简介 |
3.1.1 碳纤维行业介绍 |
3.1.2 FC公司介绍 |
3.2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3.3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3.1 质量管理问题识别 |
3.3.2 调查问卷实施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改进方案 |
4.1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改进的指导思想 |
4.2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改进的目标 |
4.3 FC公司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改进方案 |
4.3.1 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团队组织架构优化 |
4.3.2 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流程优化 |
4.3.3 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客户需求识别优化 |
4.3.4 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风险管控优化 |
4.3.5 新型号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改进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质量改进方案在研发项目中的应用 |
5.1 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基本情况 |
5.2 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流程管理 |
5.2.1 项目立项 |
5.2.2 组建研发团队 |
5.2.3 团队工作分工 |
5.2.4 项目进度计划 |
5.3 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客户需求分析 |
5.4 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质量风险管控 |
5.5 QZ5526碳纤维研制项目质量改进 |
5.5.1 QZ5526碳纤维当前质量状况 |
5.5.2 QZ5526碳纤维质量改善方案 |
5.6 QZ5526碳纤维质量改进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理论贡献 |
6.2 实践贡献 |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碳纤维工业的发展变迁 |
1.1 世界 |
1.2 国内 |
2 世界碳纤维新材料产业的格局及发展模式 |
3 碳纤维市场的供需状况 |
4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
5 碳纤维产业政策的讨论与建议 |
(8)世界碳纤维发展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世界碳纤维需求的预测 |
二、对世界碳纤维生产能力的预测 |
三、与会专家对世界碳纤维发展的观点总结 |
(9)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主要碳纤维生产公司发展动向及对当前碳纤维形势的看法 |
1.1 日本东丽 (Toray) 公司[3-6] |
1.2 美国卓尔泰克 (Zoltek) 公司[7-8] |
1.3 德国西格里集团 (SGL Group) [9-10] |
1.4 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 (Mitsubishi Rayon Company) [11-12] |
1.5 美国赫克塞尔 (Hexcel) 公司[13-14] |
2 土尔其阿克萨公司碳纤维的发展[15-16] |
3 土尔其阿克萨公司发展碳纤维的经验与启示[17-18] |
(10)花园口经济区200吨碳纤维生产线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新材料产业及其相关经济理论 |
2.1 新兴产业与新材料产业 |
2.2 新材料产业与碳纤维产业 |
2.3 碳纤维生产线与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
2.4 相关经济理论 |
2.4.1 产业集群理论 |
2.4.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4.3 木桶效应 |
2.4.4 后发优势理论 |
2.4.5 产品周期理论 |
2.4.6 增长极理论 |
3 国内外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
3.1 世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
3.1.1 日本 |
3.1.2 美国 |
3.1.3 其他国家和地区 |
3.1.4 世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特征 |
3.1.4.1 以发达国家为主,市场高度集中 |
3.1.4.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技术鸿沟 |
3.1.4.3 发达国家增速放缓,亚洲地区快速增长 |
3.1.5 世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 |
3.1.5.1 产品性能趋向于高性能化 |
3.1.5.2 应用领域军退民进,呈现多元化格局 |
3.1.5.3 需求呈现总体旺盛态势 |
3.2 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 |
3.2.1 碳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
3.2.2 碳纤维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
3.2.3 主要碳纤维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
3.2.4 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 |
4 花园口经济区发展基本态势 |
4.1 花园口经济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产业环境 |
4.1.3 交通条件 |
4.1.4 基础设施 |
4.2 花园口经济区建立意义 |
4.2.1 带动大连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 |
4.2.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重要结点 |
4.2.3 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
5 花园口经济区200 吨碳纤维生产线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
5.1 花园口经济区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 |
5.2 花园口经济区发展碳纤维产业的优势 |
5.2.1 区位 |
5.2.2 发展基础 |
5.2.3 政策 |
5.3 花园口经济区200 吨碳纤维生产线工程 |
5.3.1 原材料 |
5.3.2 用地、厂房、资金与布局 |
5.3.3 物流系统 |
5.4 花园口经济区200 吨碳纤维生产线效益分析 |
5.4.1 销售半径 |
5.4.2 前景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世界碳纤维的生产、需求和应用的变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族组成对中间相沥青及其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 于吉晔.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新三板挂牌企业定向增发绩效研究 ——以吉林碳谷为例[D]. 杨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R碳纤维制造公司经营战略优化设计[D]. 侯朝洋.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碳纤维产业“聚”变发展——2020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J]. 林刚. 纺织科学研究, 2021(05)
- [5]FC公司碳纤维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李杨. 山东大学, 2020(12)
- [6]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相关建议[J]. 黄克谦,叶永茂,杨金波,王萍,梁宇,燕翎. 开发性金融研究, 2015(03)
- [7]碳纤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 邓桂芳. 化学工业, 2015(09)
- [8]世界碳纤维发展及前景[J]. 赵稼祥. 新材料产业, 2012(08)
- [9]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与发展[J]. 赵稼祥. 化工新型材料, 2011(06)
- [10]花园口经济区200吨碳纤维生产线工程研究[D]. 马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