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董西廂》用韻考(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佳[1](2017)在《《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文中提出《董解元西厢记》(后称《董西厢》)的刊梓和传抄主要集中在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其版本主要有嘉靖本、海阳风逸散人适适子重梓本、黄嘉惠刻本、屠隆校本、张羽钞本、汤显祖评朱墨本、闵齐伋本、闵遇五刻六幻本、明刻残本、暖红室本、陶乐勤重编铅印本、长白秀琨节选本和《董子西厢大成》本,凡十三种;其曲谱主要见存于《九宫正始》、《北词广正谱》、《曲谱大成》和《九宫大成》之中。《董西厢》为诸宫调之体,其处于词递变为南北曲的宋金时期,其所用曲调,部分确为唐宋大曲、曲子词和流行歌曲之苗裔,其和词调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和词调面貌大异者、有词调的基本面貌者和依稀有词调面貌者;又考之曲谱,发现有部分曲调确为明清南北曲所沿用;在用韵上,今以《中原音韵》检验之,发现其已经出现了入声与三声通押、合韵混押和单纯押同一韵部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向曲韵过渡的特点。现存《董西厢》古乐谱主要存于《九宫大成》,《曲谱大成》只收3曲,原书未见,今以《九宫大成》谱为据,共得乐曲138支15片,又于《北词广正谱》中辑出曲调19支,《九宫正始》辑出【点绛唇】1支和【双生叠韵】3片,并对乐谱的宫调、音高、板式、曲式的音乐特征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类,以期为《董西厢》的音乐研究添砖加瓦。诸宫调伎艺虽早已在舞台上失传,但《水浒传》第五十一回保留了诸宫调《豫章城双渐赶苏卿》的演唱过程,这当也是说唱《董西厢》的一般程序,总而述之,其在演唱前大概要悬挂招子,开场前先有院幺一段,以稳住看客,再由一位老者开呵,演唱时以锣、鼓、板、笛、弦乐器等为伴奏,由一人又说又唱,并于紧要关头处索要赏钱。
趙變親[2](2013)在《元雜劇用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元曲當之無愧为元代文學的突出代表。元曲包括元雜劇和元散曲,其中元雜劇以其獨特的體制和演劇功能獨步元代文壇。作為通俗韻文文學,元雜劇反映和記錄了元代即十三、十四世紀的實際語音。據研究,元雜劇劇目有數百種,可惜完整流傳到現在的只有一百五十六種,而且這些作品屢經翻刻、傳抄,難免造成文字上的脫、倒現象及因文字音近或形近而造成的錯誤,有時還有抄刻者的主觀臆改,致使作品失去原本面目。本文以現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種雜劇的所有曲子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押韻進行闡釋說明。通過排比同曲牌曲子並輔以各種曲譜解釋說明入韻與否,進而概括歸納其規律,並且專門討論了入聲問題。為了更明白地體現語音的變化,本文還以元雜劇與諸宮調、元散曲的用韻進行比較。希望通過研究可以瞭解元雜劇記錄的語音面貌及其與《中原音韻》的關係,發現從中古到今天北京話語音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同時也為元雜劇的校勘提供音韻上的理據,以便其他學者的研究。元雜劇共六千八百五十支曲子,其中楔子有一百五十七支,劇曲六千六百九十三支,獨立使用了仙呂、正宮、中呂、南呂、黃鍾、雙調、越調、商調、大石調九個宮調,另外還有般涉調的一些曲子如【哨遍】、【牆頭花】、【耍孩兒】和一些南曲的曲子如【柳搖金】、【青哥兒】、【鎖南枝】等。以《中原音韻》曲韻十九韻為准,通過系聯歸納,元雜劇六千八百五十支曲子的韻腳字可歸納為十八部:東鍾、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先天、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咸、廉纎,與《中原音韻》相比,元雜劇少了一個桓歡部。各韻部的使用與王力先生所歸納的寬韻、中韻、窄韻、險韻並不完全一致,如寬韻的魚模和蕭豪韻使用次數不如中韻的江陽和真文韻,中韻的歌戈、車遮韻使用次數不如窄韻的支思和寒山韻,窄韻的監咸韻使用次數不如險韻的侵尋和廉纎韻。元雜劇用韻並不完全嚴格遵循聲律規範。元雜劇的用韻存在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相近韻的通押,如寒山、桓歡、監咸、廉纎通押,東鍾、庚青通押。也有差距較大或讀音上很難和諧的韻部的字雜入,如真文、魚模相押,齊微、皆來相押。鄰韻通押非常普遍,不相鄰韻的相押也不在少數,押韻體系可謂紛繁複雜。不同韻部相雜的原因各有千秋,或是語音發展變化過渡性所致,或是韻部相近語音相似而混同。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有著複雜的關係。從元雜劇所使用的韻字來看,由於元雜劇的流失,所以數量少於《中原音韻》是正常現象。但是在排比調查中,我們發現元雜劇中使用的韻字有一部分《中原音韻》未收錄,如“楹、症、另、睜、吏、搥、槌、魁、誨、恢、職、級、跖、吃”等,其中有些韻字的使用頻率還非常高,如“槍”使用了二十四次、“職”使用了二十六次等。元雜劇韻字包括入聲字在內的歸類絕大部分與《中原音韻》是一致的,但是還有一部分字在歸類上與《中原音韻》不同,主要體現在一些字應該兩屬,而《中原音韻》只歸入一類。如“藉、刻、蛇、揉、做、他、麼、煞”等。元雜劇中,入聲韻均混入陰聲韻與陰聲韻通押,不再有入聲韻單獨相押的現象,這說明中古的入聲韻到元代或確切說到元曲中已經變得與陰聲韻相同或很相似了,以致于周德清的《中原韻韻》把相應的入聲字分別附在平、上、去三聲中。但是對中古入聲字在元曲中的音值及歸派即“入派三聲”,人們意見尚不統一。我們考察了元雜劇中能夠確定聲調的四百七十一個入聲字,發現全濁聲母入聲字百分之九十六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百分之百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百分之九十一歸上聲。據此可得出與《中原音韻》幾乎完全一致的結論:全濁入聲字歸陽平,次濁入聲字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歸上聲。雖然有個別字不合此規律,但是占的比例極小,不足以動搖《中原音韻》的結論。諸宮調在用韻上雖依詞韻,但已突破了詞的格律,三聲通押屢見不鮮,直接開啟了元雜劇用韻的新規格。通過比較可以發現諸宮調和元雜韻中入聲都不獨立押韻,而是與陰聲韻互押,分派到陰聲韻裏。而且“東鍾、江陽、皆來、魚模、蕭豪、歌戈、家麻、車遮、尤侯”等韻部獨立及韻部之間的通用現象也一致。但是諸宮調和元雜劇韻部的獨立程度、韻部之間的通押程度及韻部的來源卻不完全一樣。諸宮調作品的用韻呈現出從詞韻向曲韻過渡的一種狀態。元散曲與元雜劇同處一個時代,均是當時實際語音的反映,只是元散曲的社會地位稍高於元雜劇。通過比較元雜劇和元散曲的用韻,我們可以發現二者之間無論從入聲分派、韻部獨立、韻部使用頻率還是韻部相通的情況來看幾乎是一致的。但是元散曲中江陽部的使用要比元雜劇單純得多,桓歡部在元散曲中獨立使用而元雜劇中卻沒有,而且元雜劇韻部通用的現象更加複雜些。
刘丽丽[3](2015)在《《董西厢》与《王西厢》辞格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董西厢》与《王西厢》,尤其是前者历来受人推崇。明清两代掀起研究高潮,重点集中在作者问题、版本研究、戏剧样式研究、主题思想研究、戏剧冲突研究和艺术特色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董西厢》与《王西厢》的语言包括修辞方面的研究文章出现一些,但数量仍是有限且或是顺带提及,或是简单罗列。本文通过穷尽性统计和多种列表的方式,主要展示和分析了《王西厢》与《董西厢》三种辞格的总体使用情况,使人们对两书中这三种辞格的形式、特征和作用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对两书的三种辞格依次比较,着重发现和总结在形式和特征上的不同点。再联系语言史和文体的角度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两书叠字辞格形式分类所占比例、组合选择、叠字间配合使用、描摹侧重点都有不同之处。两书引用辞格的数量分布、来源侧重、表现形式、所起作用都有所不同。两书对偶辞格的数量统计、形式分类和特征都不相同。以上种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过渡时期的语言通俗化和丰富性,也在于叙事体的说唱文学和代言体戏剧两种不同文体。还可以从具体辞格要素的比较中感受两书艳丽与古雅的不同语言风格。
田业政[4](2005)在《《天宝遗事诸宫调》用韵考》文中指出元代诸宫调流传下来的仅有一种———《天宝遗事诸宫调》,本文根据相关曲谱,分析其用韵情况,归纳出 15个韵部,并与《中原音韵》、金诸宫调、元曲作对比,发现其个别韵脚及其读音并未与《中原音韵》完全一致,从而揭示出当时存在的一些语音发展变化现象,还新发现了一些《中原音韵》应收未收之字。对廖英 1964对《天宝遗事诸宫调》的研究,本文也作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正。
张孟璐[5](2014)在《《董西厢》和《王西厢》俗语词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董西厢》和《王西厢》分别是金和元时期戏曲的代表作品,二者均讲述了崔、张的爱情故事。其中《董西厢》是现存三种诸宫调中唯一一部内容完整的著作,《王西厢》是以《董西厢》为基础改编的杂剧。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戏曲词汇,由于是民间的文学作品,因此记载了丰富的口语词及方言词,并将当时汉语的基本面貌真实地记录下来。这些特点决定了《董西厢》和《王西厢》具有颇高的语料价值,在汉语史,尤其是近代汉语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二书中俗语词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到金元时期俗语词的演变情况、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本文所说的俗语词,是指由古代传承下来,民间使用的口头语词。文章首先说明了俗语词的概况以及《董西厢》、《王西厢》的文本概况和研究现状。正文部分以《董西厢》、《王西厢》中的俗语词为研究对象,在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分别从音节的角度和语义的角度对俗语词进行分类考察与详细描写。并把《董西厢》到《王西厢》俗语词发展变化的一般情况划分为保留下来的俗语词、新增的俗语词和消失的俗语词,揭示出俗语词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原因,并从收词、义项和引例三方面阐述了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情况。同时,通过将《董西厢》与《王西厢》中的俗语词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揭示出金元时期不同体裁作品中俗语词发展的面貌。
苗怀明[6](2017)在《诸宫调文献研究述略》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曾在宋金元时期广泛流传,对中国戏曲、说唱艺术有着重要影响的说唱艺术样式,诸宫调的命运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说其不幸,是因为宋金元时期,它虽然曾在广大北方地区流传,但到明代就已消亡;虽然有众多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区区三种,而且其中两种还存在着程度不等的残缺,相关记载更是少之又少,作品及资料的严重缺失给诸宫调的研究带来诸多困难,形成许多无法填补的历史空白。说其幸运,
陈安梅[7](2016)在《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文中认为中国说唱文学,也叫讲唱文学,是说唱艺术的文学底本。根据《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曲艺通史》以及其他相关的中国说唱文学资料说明,唐代变文,宋元时期的说话伎艺,包括讲史和平话,说经和商谜,金代的诸宫调等等,明代的弹词、说唱词话、鼓词、宝卷和道情等,清代的评话与评书、时调小曲,民国时期的弹词与评话等都从属于说唱文学这一类别。在以往的中国文学史上,对说唱文学的历史地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肯定。这与说唱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口耳传承的特点,致使文本的文字留存较少,没有足够重视的资源有关,也与其通俗性的特点有关。所以中国古代开始长期不重视说唱文学,官方基本不收藏,唐代以前保存的说唱文学资料很少。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因为文化观念差异,从唐代以来有一种向中国学习的态度,官方和私人重视收藏各种资料,所以日本收藏了不少中国说唱文学资料。现代很多著名的说唱文学文本,实际上都是近代以来从日本“回流”或者又传播回中国。例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等都是在日本发现,终于辗转传回中国。如果没有找到并传回来这些作品,那么中国文学史、小说史、说唱文学史等都会有些缺憾。十九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1868)以后,欧洲文学界的思潮和文学史观被介绍到日本,对日本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研究界里,以古城贞吉的《支那文学史》(1897年)、儿岛献吉郎的《支那文学史纲》(1912年)为首,产生了中国通俗文学这一研究领域。王国维发表了中国戏曲小说史上的名著《宋元戏曲史》(1915)之后,日本的汉学研究界马上做出了反映,盐谷温发表了戏剧、小说研究史上的名著《支那文学概论讲话》(1918)。在中国本土向来不登大雅之堂俗文学资料,开始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对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日本的专家学者开始专注于中国说唱文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影响和带动了新一辈学者。在老一辈和新一代日本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整理和研究进入了新的一个历史时期。传播作为文献的本质属性之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献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涉及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主要指的是文献传播。其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收藏、翻译、出版、研究文章以及改编为戏剧影视等内容。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战略的当今社会,通过多侧面、多视角的探索和审视,较完整、系统地研究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问题,引导人们掌握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情况,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收藏和研究,故本文主要对变文、说经讲史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诸宫调的《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宝卷、弹词、木鱼书、鼓词、子弟书、平话和拟话本“三言二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全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通过分析国内和日本的研究现状,明了研究意义。概括和总结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第二章主要论述变文在日本的传播概况。在“敦煌变文的传播主体”章节中分析了探险队、记者和学者作为敦煌变文的主要传播载体的作用。在“敦煌变文在日本的研究”章节中对狩野直喜等老一辈和荒见泰史等新一代学者的变文研究做了一个梳理。在“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部分中,主要从《目连记变文》和《王昭君变文》与日本的变文故事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三章主要讨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日本宽保3年(1743)年高山寺普贤院主持照谷在曝晒书籍时发现了海内外孤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两部作品历经周折后为日本大仓文化财团和茶之水图书馆所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影印本、排印本、手抄本和各专家学者的论文著作,还出现了由太田辰夫和志村良治翻译的日译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志远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概况。1907年俄国柯兹洛夫探险队发掘出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狩野直喜第一次把这一文献公之于众,并断言“为元曲之源流,将放一大光明”,从而启示了研究的方向。青木正儿对这一文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于1932年在《支那学》六卷二期上发表了《刘知远诸宫调考》一文,比较全面地探索了这一诸宫调的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田中谦二的指导下,高桥繁树等负责完成了日本学界对《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集大成研究著作--《<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研究》。《天宝遗事诸宫调》在日本的研究没有像前两部作品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所以至今的研究尚处于荒芜地带。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日本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的状况。中国宝卷的由于日本学界收藏和研究中国宝卷,起步时间相对较晚,适值中日两国关系经历坎坷,曾经影响文化交往。所以中国学术界对宝卷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还缺少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日本二战前后的宝卷搜集、整理和研究”“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研究与整理”和“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三个方面对日本研究中国宝卷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归纳出日本收藏和研究宝卷的特点。通过分析中日宝卷研究格局的差异,给国内宝卷研究提供新的启迪和帮助。第六章主要论述弹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弹词”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日本辞书中,是在1912年(大正元年)由三省堂出版的《日本百科大辞典》中,而在日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2年沧田淳之助的“弹词考”一文。本文从研究、收藏、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舞台媒介和学术交流方面主要介绍了苏州弹词和日本的交流情况。第七章主要归纳了日本收藏木鱼书的情况。木鱼书作为粤方言诗赞系学唱文学,底子里是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因此从伴奏乐器的构成这一基本判断标准来说,木鱼书并不能算是“弹词”之一种①。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把木鱼书和弹词分开另做一章进行论述。老一辈和新一代学者的努力是促进木鱼书收藏和研究的主要推动力。木鱼书在日本的公私收藏情况是本文的重点。第八章主要对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及其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由于受调查时间、调查范围和调查手段的限制,此部分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整理。第九章对平话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平话亦称作评话,流传在世的作品很多。本文除了介绍日本对话本小说的基本收藏情况之外,主要通过对《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清平山堂话本》、《全相平话五种》、“三言二拍”作品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得出其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第十章通过以上八章分析掌握的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情况,概括出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从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日本学者的游学等以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学者藏书的售卖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学者的努力、政府财力的支持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说唱文学东传日本的主要特点及其促进其传播的几个重要因素。第十一章列举了还未引起日本学者重视的唱本、时调小曲、莲花落等其他说唱文学样式的收藏情况。
李慧[8](2012)在《《董西厢》副词研究》文中认为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说唱体文艺形式,由不同的宫调套联成长篇,来说唱长篇故事,属于叙事性的通俗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董西厢》(《董解元西厢记》)是保存最完整、思想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诸宫调作品,本文对书中的副词进行专门研究,以期了解副词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为近代汉语的研究做一点点补充性的工作。绪论部分对诸宫调这一文体形式及《董西厢》和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董西厢》的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并对副词的界定问题作了简要说明。第二章在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对《董西厢》的副词进行了分类描写说明。一共得出331个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六大类。在各类副词的分析过程中,先依据时代分为沿用自上古中古汉语阶段的副词和近代汉语阶段新产生的副词,以便从时间维度上进行一个大致框定,从而将重点放在近代汉语新生副词上;每类下再依据具体情况分为若干小类,进行平面描写、历史比较研究;然后挑出几个具有近代汉语特色的副词进行了着重分析,期望从个案研究上揭示近代汉语副词使用的一些特点。第三章指出了《董西厢》副词系统的整体使用面貌,说明其在大历时方面对上古中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考察出15个以《董西厢》为首见用例的副词。接着总结归纳了《董西厢》副词的使用特点:《董西厢》副词通俗性、口语性特点显著,有些副词仅见于口头说唱的文学作品中,一些副词在书写形式上不太规范,具有两种或多种记录形式;大量副词双音节化或出现三音节形式,同义副词大量使用;许多原有副词出现了新的用法。
黄亮[9](2012)在《《六十种曲》用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语音在汉语语音史上,特别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研究明代汉语语音对于研究中古音到近代音演化,考察其与现代音之间的关系,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源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代可资语音研究的材料非常丰富,有《洪武正韵》系韵书、《中原音韵》系韵书、音注材料、译音对音,以及散见在笔记杂著中的一些有关当时语音的材料。与这些材料相比,明代南曲的用韵具有独特的价值:一、南曲用口语入韵,反映了明代口语的实际面貌;二、用韵的现象丰富,一些混押的情况反映了明代韵母的变化;三、南曲作品时间跨度大,韵段数量多,足以反映明代韵母系统的全貌。由于南曲剧本篇幅甚长,一部曲本从三十几出到五十几出不等,如果将研究范围扩大至全明传奇一则在时间与精力上不允许,二则会因研究对象的庞杂而在讨论上难以深入细致,所以我们在综合考虑南曲曲本在当时的影响,是否具有从俗与昆曲化的倾向之后,最终选择明代汲古阁《六十种曲》为研究对象与范围。我们以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六十种曲》本作为研究底本,对其中所录的1043个曲牌,16815个韵段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六十种曲》用韵可分为19部,与《中原音韵》的韵部格局相同,这与《中原音韵》作为南曲创作主要的检韵书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阴声韵9部:齐微部、支思部、鱼模部、家麻部、萧豪部、歌戈部、尤侯部、皆来部、车遮部;阳声韵10部:先天部、寒山部、廉纤部、监咸部、桓欢部、侵寻部、真文部、江阳部、庚青部、东钟部。从《六十种曲》的用韵,我们可以知道明代南曲用韵的主要特点有:支思、齐微、鱼模混押;歌戈、家麻混押;齐微、皆来混押;庚青、真文、侵寻混押;先天、廉纤、寒山、桓欢、监咸混押。[-m]尾韵尚未完全丢失其区别性特征,故单独成部;入声应该还独立,但是与相应的阴声韵关系密切。2.《六十种曲》的用韵基本符合这19部系统,反映明代曲作家用共同语入韵。由于南曲作家以南方人为多,所以齐微、鱼模的混押、真文与庚青的混押以及一些阴阳韵部混押的例子都反映了这些人的用韵受到其方言的影响。而非吴语区的作家,由于受北方语言的影响更多,通押情况就要少很多,用韵比较接近当时的共同语。3.从历时上来看,明代两百余年曲韵的变化不大,在南曲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存雅求正”思想的影响,追求戏曲作为韵文的格律化与戏曲作为文学的艺术性的两种倾向贯穿南曲发展的全程。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的一些创新成果或贡献:1.改进了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戏曲韵文研究的韵例判定原则。内外双重证据相结合并以内部证据为主的判定标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个性,从而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真实。2.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研究的方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帮助我们避免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而造成结论的片面性。3.对《六十种曲》的用韵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归纳曲韵为19部,用分析数据证明了南曲用韵遵用《中原音韵》的事实。4.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明代两百多年间的曲韵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南曲用韵的诸多因素。5.以南曲用韵为切入点,探讨了南曲用韵的参照系问题以及南曲用韵反映的明代共同语的情况。
黎新第[10](2003)在《《董西厢》清入作上、次入作去证》文中认为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二.论证;三.余论。论证共分三个步骤:1.《董西厢》曲句句末仄仄连出已经开始回避上上和去去;2.《董西厢》曲名中的古清入字和次入字都派入仄声;3.从是否回避上上、去去看,无论是在曲句中还是在非曲句中,《董西厢》的清入字和次入字都分别与处于同样位置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表现一致。
二、《董西廂》用韻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董西廂》用韻考(论文提纲范文)
(1)《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第2章 今存《董西厢》版本 |
2.1 《董西厢》的版本流传情况 |
2.1.1 明代版刻情况 |
2.1.2 清代及民国的版刻情况 |
2.1.3 一九四九年后《董西厢》的整理出版 |
2.2 《董西厢》的曲谱文献 |
第3章 《董西厢》曲调格律研究 |
3.1 《董西厢》曲调源流 |
3.2 《董西厢》格律谱与曲调格律分析 |
3.3 《董西厢》的用韵 |
第4章 《董西厢》现存乐谱及其音乐特征 |
4.1 今存曲谱中《董西厢》的古乐谱 |
4.2 《董西厢》曲谱宫调比较分析 |
4.3 今存《董西厢》乐谱的调式和板式特征 |
4.4 《董西厢》现存乐谱结构特征 |
4.5 今存《董西厢》古乐谱的今译与翻唱 |
第5章 《董西厢》的演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元雜劇用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緒論 |
1.1 元雜劇概說 |
1.2 元雜劇用韻研究動態 |
1.2.1 曲學 |
1.2.2 元雜劇用韻研究動態 |
1.3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
2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
2.1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材料 |
2.2 元雜劇用韻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
2.3 曲譜 |
3 元雜劇用韻概況 |
3.1 元雜劇用韻概述 |
3.2 元雜劇各韻使用的不平衡性和複雜性 |
3.2.1 元雜劇各韻使用的不平衡性 |
3.2.2 元雜劇各韻使用的複雜性 |
4 元雜劇陽聲韻部研究 |
4.1 東鍾 |
4.1.1 東鍾部韻字及其來源 |
4.1.2 他部字雜入東鍾部現象 |
4.2 江陽 |
4.2.1 江陽部韻字及其來源 |
4.2.2 他部字雜入江陽部現象 |
4.3 真文 |
4.3.1 真文部韻字及其來源 |
4.3.2 他部字雜入真文部現象 |
4.4 寒山 |
4.4.1 寒山部韻字及其來源 |
4.4.2 他部字雜入寒山部現象 |
4.5 先天 |
4.5.1 先天部韻字及其來源 |
4.5.2 他部字雜入先天部現象 |
4.6 庚青 |
4.6.1 庚青部韻字及其來源 |
4.6.2 他部字雜入庚青部現象 |
4.7 侵尋 |
4.7.1 侵尋部韻字及其來源 |
4.7.2 他部字雜入侵尋部現象 |
4.8 監咸 |
4.8.1 監咸部韻字及其來源 |
4.8.2 他部字雜入監咸部現象 |
4.9 廉纎 |
4.9.1 廉纎部韻字及其來源 |
4.9.2 他部字雜入廉纎部現象 |
5 元雜劇陰聲韻部研究 |
5.1 支思 |
5.1.1 支思部韻字及其來源 |
5.1.2 他部字雜入支思部現象 |
5.2 齊微 |
5.2.1 齊微部韻字及其來源 |
5.2.2 他部字雜入齊微部現象 |
5.3 魚模 |
5.3.1 魚模部韻字及其來源 |
5.3.2 他部字雜入魚模部現象 |
5.4 皆來 |
5.4.1 皆來部韻字及其來源 |
5.4.2 他部字雜入皆來部現象 |
5.5 蕭豪 |
5.5.1 蕭豪部韻字及其來源 |
5.5.2 他部字雜入蕭豪韻現象 |
5.6 歌戈 |
5.6.1 歌戈部韻字及其來源 |
5.6.2 他部字雜入歌戈部現象 |
5.7 家麻 |
5.7.1 家麻部韻字及其來源 |
5.7.2 他部字雜入家麻部現象 |
5.8 車遮 |
5.8.1 車遮部韻字及其來源 |
5.8.2 他部字雜入車遮部現象 |
5.9 尤侯 |
5.9.1 尤侯部韻字及其來源 |
5.9.2 他部字雜入尤侯部現象 |
6 元雜劇韻部相雜成因研究 |
6.1 語音相近與韻部相雜 |
6.1.1 東鍾部與庚青部 |
6.1.2 支思部與齊微部 |
6.1.3 齊微部與魚模部 |
6.1.4 真文部與庚青部 |
6.1.5 寒山部、桓歡部與先天部 |
6.1.6 家麻部與車遮部 |
6.1.7 其他韻部之間 |
6.2 曲文意境與韻部相雜 |
6.2.1 情境與韻部相雜 |
6.2.2 上下文與韻部相雜 |
6.3 脫文、倒文與韻部相雜 |
6.3.1 脱文與韻部相雜 |
6.3.2 倒文與韻部相雜 |
6.4 字形訛誤與韻部相雜 |
7 元雜劇韻腳處的入聲字 |
7.1 元雜劇押韻入聲字概述 |
7.2 入聲字的歸派分歧 |
7.3 入聲字在元雜劇中的實際歸派 |
8 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 |
8.1 《中原音韻》概述 |
8.2 前人時人對《中原音韻》的研究 |
8.2.1 《中原音韻》的版本研究 |
8.2.2 《中原音韻》音系的研究 |
8.2.3 《中原音韻》與元曲關係研究 |
8.3 元雜劇用韻與《中原音韻》的異同 |
8.3.1 分韻上的異同 |
8.3.2 韵字有无的異同 |
8.3.3 韻字歸類的異同 |
8.3.4 韻部相雜的異同 |
8.3.5 入聲字歸派的異同 |
9 元雜劇與諸宮調、元散曲的用韻 |
9.1 元雜劇與諸宮調的用韻 |
9.1.1 諸宮調對元雜劇的影響 |
9.1.2 諸宮調用韻研究成果 |
9.1.3 元雜劇與諸宮調用韻比較 |
9.2 元雜劇與元散曲的用韻 |
9.2.1 元散曲對元雜劇的影響 |
9.2.2 元散曲用韻研究的成果 |
9.2.3 元雜劇和元散曲用韻比較 |
結語 |
致謝 |
參考文獻 |
附錄 |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表的論文、獲獎及社會評價 |
(3)《董西厢》与《王西厢》辞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董西厢》和《王西厢》 |
二、关于《董西厢》和《王西厢》语言的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董西厢》与《王西厢》叠字辞格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叠字辞格和两书叠字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董西厢》中叠字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的叠字使用情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叠字使用情况比较 |
第二章 《王西厢》与《董西厢》引用辞格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引用辞格和两书引用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董西厢》中引用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引用的使用情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引用使用情况比较 |
第三章 《王西厢》与《董西厢》对偶辞格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对偶辞格和两书对偶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董西厢》中的对偶的使用情况 |
第三节 《王西厢》中的对偶使用情况 |
第四节 《王西厢》和《董西厢》对偶辞格使用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董西厢》和《王西厢》其他辞格比较研究 |
一、《董西厢》与《王西厢》排比辞格比较研究 |
二、《董西厢》与《王西厢》顶真辞格比较研究 |
三、《董西厢》与《王西厢》反复辞格比较研究 |
四、《董西厢》与《王西厢》比喻辞格比较研究 |
五、《董西厢》与《王西厢》借代辞格比较研究 |
六、《董西厢》与《王西厢》避讳辞格比较研究 |
七、《董西厢》与《王西厢》反语辞格比较研究 |
八、《董西厢》与《王西厢》夸张辞格比较研究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天宝遗事诸宫调》用韵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天宝遗事》的韵系 |
1.东钟韵和庚青韵 |
2.江阳韵 |
3.支思韵和齐微韵 |
4.鱼模韵 |
5.皆来韵 |
6.真文韵 |
7.寒山韵 |
8.先天韵 |
9.萧豪韵和歌戈韵 |
10.家麻韵 |
11.尤侯韵和车遮韵 |
三、结语 |
(5)《董西厢》和《王西厢》俗语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 俗语词概述 |
1. 俗语词的定义 |
2. 俗语词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
(二) 《董西厢》、《王西厢》文本概况及研究现状 |
1. 文本版本 |
2. 成书年代及研究现状 |
一、 《董西厢》、《王西厢》俗语词分类考察 |
(一) 音节结构角度的分类 |
1. 单音节俗语词 |
2. 双音节俗语词 |
3. 三音节及多音节俗语词 |
(二) 语义角度的分类 |
1. 实词 |
2. 各类虚词 |
二、 《董西厢》、《王西厢》俗语词比较分析 |
(一) 从《董西厢》到《王西厢》俗语词发展变化概况 |
1. 保留下来的俗语词 |
2. 新增的俗语词 |
3. 消失的俗语词 |
(二) 从《董西厢》到《王西厢》俗语词发展变化的规律 |
1. 双音节俗语词趋向主流 |
2. 俗语词发展变化中新增的词大于消失的词 |
3. 俗语词发展变化的传承性 |
4. 俗语词发展变化的稳定性 |
三、 俗语词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对《汉语大词典》中俗语词的补正 |
(一) 俗语词发展变化的原因 |
1. 语言内部原因 |
2. 语言外部原因 |
(二) 对《汉语大词典》的补正 |
1. 应补入的词 |
2. 应补入的义项 |
3. 应换的引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情况 |
(6)诸宫调文献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上半期诸宫调文献研究 |
二、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诸宫调文献研究 |
三、20世纪80年代诸宫调文献研究 |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宫调文献研究 |
五、台湾及海外地区的诸宫调文献研究 |
(7)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传播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概况 |
第二章 变文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敦煌文献的传播主体 |
第二节 变文在日本的研究 |
第三节 变文故事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三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发现 |
第二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日译本 |
第四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新雕大唐三藏取法师取经记》在日本的研究 |
第四章 诸宫调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刘知远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五章 宝卷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二战前后日本对中国宝卷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
第二节 八九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宝卷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
第三节 当今日本的中国宝卷整理和研究 |
第四节 日本的宝卷收藏与研究路径及其特点 |
第五节 中日宝卷研究格局差异与启迪 |
附录: 日本所藏宝卷一览表 |
第六章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弹词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弹词在日本的收藏 |
第三节 舞台媒介等方式的传播 |
第四节 弹词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七章 木鱼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研究 |
第二节 木鱼书在日本的收藏 |
第八章 鼓词和子弟书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鼓词在日本的收藏和研究 |
第二节 子弟书在日本的收藏与研究 |
第九章 平话在日本的传播 |
第一节 话本在日本的收藏 |
第二节 《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在日本 |
第三节 《全相平话五种》在日本 |
第四节 “三言二拍”在日本 |
第五节 平话在日本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
第十章 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特点 |
第一节 政治目的下的文化侵略与说唱文学资料东传日本 |
第二节 二战前后日本学者的游学、留学、旅行及与中国学者的交流 |
第三节 学者藏书的售卖、捐赠、文库的建立及文献传播技术的进步 |
第四节 学者的努力和政府财力的支持 |
第十一章 其他说唱文学样式在日本的收藏 |
一、时调小曲 |
二、唱本 |
三、相声 |
四、莲花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
(8)《董西厢》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诸宫调和《董西厢》 |
1.2 开展《董西厢》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目的及版本说明 |
1.5 副词界定 |
1.5.1 副词的定义 |
1.5.2 副词与其它词类的区分 |
第二章 《董西厢》的副词系统 |
1 程度副词 |
1.1 程度副词的分类 |
1.2 程度副词个案分析 |
1.3 小结 |
2 时间副词 |
2.1 时间副词的分类 |
2.2 时间副词个案分析 |
2.3 小结 |
3 范围副词 |
3.1 范围副词的分类 |
3.2 范围副词个案分析 |
3.3 小结 |
4 情状方式副词 |
4.1 情状方式副词的分类 |
4.2 情状方式副词个案分析 |
4.3 小结 |
5 语气副词 |
5.1 语气副词的分类 |
5.2 语气副词个案分析 |
5.3 小结 |
6 否定副词 |
6.1 否定副词的分类 |
6.2 否定副词个案分析 |
6.3 小结 |
第三章 《董西厢》副词概貌分析 |
1.1 《董西厢》副词使用情况概述 |
1.2 《董西厢》副词系统对上古中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
1.3 《董西厢》副词的使用特点 |
引用书目 |
工具书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六十种曲》用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明代戏曲用韵研究的理论思考及材料分析 |
1.1 明代戏曲用韵研究的理论思考 |
1.2 明代戏曲韵文研究的材料分析 |
1.2.1 明代戏曲语料对于明代语音研究的重要性 |
1.2.2 《六十种曲》的韵部系统是明代共同语音系韵部系统的真实反映 |
1.3 韵文用韵的研究方法 |
1.3.1 韵例的确定 |
1.3.2 韵部系联与数理统计 |
1.3.3 其他方法 |
第二章 《六十种曲》用韵统计 |
第三章 韵部讨论 |
3.1 《六十种曲》总体用韵特征 |
3.2 阳声韵部讨论 |
3.3 阴声韵部讨论 |
3.4 入声韵讨论 |
第四章 《六十种曲》韵系 |
4.1 阴声韵 |
4.1.1 支思 |
4.1.2 齐微 |
4.1.3 鱼模 |
4.1.4 皆来 |
4.1.5 萧豪 |
4.1.6 歌戈 |
4.1.7 家麻 |
4.1.8 车遮 |
4.1.9 尤侯 |
4.2 阳声韵 |
4.2.1 江阳 |
4.2.2 东钟 |
4.2.3 庚青 |
4.2.4 真文 |
4.2.5 侵寻 |
4.2.6 先天 |
4.2.7 寒山 |
4.2.8 桓欢 |
4.2.9 监咸 |
4.2.10 廉纤 |
第五章 韵文用韵的相关问题 |
5.1 用韵对比 |
5.1.1 南北西厢记的用韵对比 |
5.1.2 汤显祖曲作的用韵对比 |
5.1.3 不同区域作家用韵对比 |
5.2 南曲用韵的参照系问题 |
5.3 方言入韵的问题 |
5.4 影响用韵的诸多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校勘 |
各本混押举例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后记 |
四、《董西廂》用韻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董解元西厢记》曲谱格律研究与曲乐文献辑录[D]. 于丽佳. 河北大学, 2017(01)
- [2]元雜劇用韻研究[D]. 趙變親. 山西师范大学, 2013(08)
- [3]《董西厢》与《王西厢》辞格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4]《天宝遗事诸宫调》用韵考[J]. 田业政.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 [5]《董西厢》和《王西厢》俗语词的比较研究[D]. 张孟璐. 渤海大学, 2014(08)
- [6]诸宫调文献研究述略[J]. 苗怀明. 中华戏曲, 2017(02)
- [7]中国说唱文学在日本的传播[D]. 陈安梅. 扬州大学, 2016(12)
- [8]《董西厢》副词研究[D]. 李慧. 宁波大学, 2012(03)
- [9]《六十种曲》用韵研究[D]. 黄亮. 苏州大学, 2012(09)
- [10]《董西厢》清入作上、次入作去证[J]. 黎新第. 中国语文,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