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创造条件 增开选修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贾晓琳[1](2014)在《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鲜明的旗帜,揭开了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后,将选修课纳入课程改革内容中,并占据重要地位,这为选修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教育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修课程的实施为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实行高中学分制搭建了平台。本研究选取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典型案例,通过对一所学校的跟踪调查,了解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现状,发现影响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揭示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特征,进而提出促进高中选修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期望对国家或地方在今后进一步修订新课程方案中,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使新课程方案能切实落到实处。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目的:一是通过个案学校和其他同类学校的调查,了解新课程改革后选修课程实施的近况;二是进一步完善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期望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起到有效的指导;三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的实施作出判断和建议,使新课程改革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本文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访谈和观察,更深入的了解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和选修Ⅱ课程实施的状况。同时辅以量化研究,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课堂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找出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次,从个案高中选修课程的实施,概括并归纳选修课程实施的特征,发现必修课与选修课、选修Ⅰ与选修Ⅱ,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的链接与延伸、拓展与补充。第三,通过样本高中选修课实施的典型现状和特点,进行文本归纳分析,找出选修课实施的影响因素。最后,综合以上研究,得出总的研究结论,为我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提出参考建议。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选修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得到学校和学生认同选修课的实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二、学校选修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改革存在差距在新课程改革的轨迹下,各学校按照国家、本省规定的课程模块开设相对应的选修Ⅰ课程仍未开齐开全,依旧选开与高考试题有关的科目,认为高考是重中之重,认为学生们参加选修课学习,必会占用他们学习高考内容的时间。三、选修课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高考方案对新课程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考成绩的高低也是评价学生高中阶段学业成绩的重要途径,学校无论是开设选修Ⅰ还是选修Ⅱ,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围绕着高考进行。只要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不变,新课程改革就不会真正地落到实处。四、选修Ⅱ的开设受学校条件制约选修Ⅱ(即校本课程)的开设,在系统地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拓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学校教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起到导向性、推动性的作用,但选修Ⅱ的开发和实施受到学校师资水平和办学设施的限制。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就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五、选课走班体制仍需完善选修课的实施并没有完全实行走班,这与选修课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相偏离,阻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制约了培养学生特长和学生个性发展。新课改实施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期望本文能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建议或参考,以促使新的课程体系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郑瑶[2](2019)在《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以来,江西作为“前线的后方,后方的前线”,承担着重要的农业生产任务,以保障战时军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抗战之前江西境内屡遭兵祸,省内农业人口锐减,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此外,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仅有江西省农业院兽医专科学校,缺乏对其他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省内有识之士于1940年在江西泰和创建了国立中正大学及其农学院,担负起江西农业发展及国内农业改良的使命。本文第二章在大量文献资料的支撑下,展现中正大学农学院独特且艰难的发展历程:1940年胡先骕掌校后与院长周拾禄互相配合,设备仪器从无到有,农学院逐渐壮大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学院。然而好景不长,胡先骕于1944年4月因“民国日报”事件被迫辞职,经济学家萧蘧接任校长。该年恰逢日军发动“浙赣会战”,致使农学院迁校期间设备仪器惨遭损毁,历年筹办之辛苦皆付之东流,不久萧蘧因遭学生误解辞职离校。林一民接掌正大,他一方面积极筹备发展农学院院务,一方面着手处理学潮运动,但与院长周拾禄在学生管理上有不同的意见,合作一年后两人产生嫌隙,1948年暑期周拾禄离校,由王志鹄接任院长。1949年5月南昌解放,随后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易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切入点,立体呈现正大农学院九年发展历程中的学科建设情况。就师资而言,虽历经播迁,院内总有名师留守;虽人数起伏不定,但这是时代所造成大学师资频繁流动的常态,并且正大农学院师资人数较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许多“前辈”,成为国内农学院中名师齐聚的“农学重镇”。就人才培养而言,农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使命之一,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置办齐整的教学材料,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总是为院内学子的成才尽心竭力,其学子也不负众望,毕业后或从事农业教育,或从事科研工作,虽领域不一,但都为国内农业教育及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番努力。农学院的另一个使命是进行科研,服务农业。院内诸多科研立足于国情与江西地区的农业特色,并且农学院积极与其他农事机构开展合作,推广优良农产品种植,推广农学知识与技术,改良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此外,农学院还为农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诸多服务。本文结语梳理了正大农学院办学的经验教训与所获成就,以期鉴古知今。中正大学农学院在发展变迁中有不足,如教师进修培训始终被耽搁,拟定的发展计划总是因故难以执行,这些都制约了农学院的长远发展。但是,瑕虽在,却不掩瑜。农学院创造了众多的成绩与辉煌,其培养的人才、强大的师资、科研的成果与服务都对江西农业乃至中国农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发展模式对当今倡导的学科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欣[3](2020)在《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文中研究指明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步伐,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民国至今,戊戌维新运动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已过百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受时代思潮和史学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更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不断在改变。民初中学历史教科书侧重于戊戌维新运动史实本身的叙述,仅仅将其看作一般的历史事件。1922年以后戊戌维新运动发生的原因受到重视,中学历史教科书开始从多方面切入,对戊戌维新以前清政府的政治、外交状况、时人思想认识的变化做了相对细致的介绍,指出戊戌维新运动的发生是历史进化发展的必然而非偶然;与此同时历史教科书中康有为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教科书对其评价也更加凸显进步性。建国以后,历史教科书用唯物史观对戊戌维新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阐明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中学历史教科书受阶级斗争和革命史观的影响对戊戌维新运动评价逐渐降低,等到文革时期戊戌维新运动被严重扭曲,因其改良本质被打入反革命阵营。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教科书逐渐摆脱偏见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趋于客观。80年代以后,史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推动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更加科学客观,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性得到凸显。新课改以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戊戌维新运动的书写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基于以上变化,结合历史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影响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编写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百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编写的经验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戊戌维新运动的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张立肖[4](2017)在《高校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通过地理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地理素养,引导其自觉遵守自然法则,进而促进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各层次师范类院校是中学地理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其培养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中学地理师资的质量。与之不匹配的现实情况是毕业生并不能完美切合中学地理教学需求,特别是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就需要构建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并以此为基准和目标有针对性的调整不同层次高校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工作,进而实现供与需的无缝衔接。有鉴于此,选择部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省属高校河北师范大学和市属高校石家庄学院为例,基于构建的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从培养方案和学生调查结果两个层面,即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素能需求的匹配度分析、三所高校的毕业生素能水平调查结果分析,来具体探讨三所高校的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状况,并有针对性的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角度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方面提出衔接建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三所高校之间本身存在诸多客观差异,对比意义有限,因此论文重点是将三所高校分别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进行对应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①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包括一般教师素能和地理教师特有素能两个大的方面,后者又可分为地理学科素能和中学地理教学素能。一般性教师素能包括知识基础、职业理念与师德、职业能力3项一级指标,地理学科素能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3项一级指标,中学地理教学素能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知识和中学地理教学能力2项一级指标。这些一级指标下面又包括若干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②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整体上实现衔接,但在课程开设方面具有较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教师心理健康类课程不足,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缺少《海洋地理学》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以及《遥感概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上机实践环节,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地理学科教育课程少和教育实践偏少等不足。为此,其需要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并优化通识教育模块课程结构,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增设相关课程实践环节和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适当增加地理学科教育课程的门类并完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③ 河北师范大学的地理师范生培养整体上能够满足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部分课程缺失和部分已开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缺少《灾害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缺少部分知识内容等不足。其需要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增设教育类课程并适当提前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开设时间,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增设缺失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增开部分课程。④石家庄学院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衔接性一般,且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部分课程缺失,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缺少《灾害地理学》和《海洋地理学》课程且专业选修拓展课程少、野外实习受限,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存在部分素能对应课程缺失与教育实习有待提高等不足。其需要在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增设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的门类,在地理学科素能方面增设缺失的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增加地理学科教育课程,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稳定性和实习管理的规范化。⑤在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上,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学院在地理师范生的培养方面存在差异性,但也有相似之处。一般性规律是学校层次越高,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越好,其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性越好,但每个层次的高校在培养方面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且某些优点或不足点也是相似的。三所高校在满足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同时开设了特色课程,有利于满足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能需求,同时存在个别课程的缺失和部分知识的不足,具体针对每个学校提出了相关的衔接建议。
潘凌理[5](2007)在《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积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深化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学分制的产生动因进行历史背景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明确国内高校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及可行性;其次,从教育与社会需求关系的角度,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本、生产力、核心能力理论深入分析我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复次,针对湖南大学的学分制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再次,以湖南大学正在实施的学分制改革为研究个案,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教育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学分制改革的利与弊;最后,结合学校实际,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学质量、健全管理体制,推进配套改革措施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改革的对策和构想。本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湖南大学的校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管理的新思路,对学分制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冯阳[6](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程欣[7](2015)在《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加深,一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指标往往会带动该国的全球影响力指标。经过多年的磨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高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最终将表现为人才竞争,特别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直是经济学门类中毕业生规模最大的专业,研究这个有着庞大毕业生规模的专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在就业难的压力之下,许多应用型高校的国际经贸专业都在进行旨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转变,但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怎样改革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形势和认识,本论文提出了核心研究问题:如何在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中融入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全面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描述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主要是对从萌芽、起步、探索到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从中梳理出一些经验和值得深思之处。第三部分为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基于就业能力改革的探索,对英国和澳大利亚两所大学的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一定的改革经验。第四部分为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包括了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设计的文本分析,用问卷与访谈调查的方法洞悉了毕业生和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了解了当前的课程现状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并获得了相关的课程改革建议。第五部分从就业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应如何改革,首先分析了课程目标及重建的措施,其次对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并尝试构建了要素设计的框架,最后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改革进行了阐述和探究。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第一,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明确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在课程目标的重建中,要注意让学生尽早明晰就业能力要求及其重要性;并加强与国际经贸企业的合作,体现企业界的参与。第二,在课程结构与内容方面,首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具体体现在课程类型、学分比例、学习进程、学习场所这四个方面的改革。其次应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如适当精简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增加每门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注重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结合当前经贸形势增加新的内容。最后在对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进行框架设计时应体现出基于就业能力的特点。第三,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就业能力。要做到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如贸易情境模拟、研讨、团队业务合作、经贸业务软件操作、真实业务案例分析、双语课程、企业现场的学习等;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如配备学业导师、设置专门的办公时间与学生交流、聘请国际经贸企业的资深业务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在课程中穿插专门提高就业能力的专题讲座、提供配套的辅助支持等。第四,在课程评价方面,应明确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考核且激发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同时应注重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不仅记录学校给出的课业成绩,也记录学生们在就业能力培养中的进步,这既有助于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学习总结与反思,也有助于企业雇主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毕业生。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学习国外高校该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本土特色,探索出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为高校正在展开的将就业能力融入课程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钟予[8](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指出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丁俊[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教科书作为开展历史教育的重要媒介,体现着国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和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影响着其具体内容的组织和选择,关系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关系到教学是效果与质量。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和结构展开研究,对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先后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在高中历史教科书变化发展的漫漫长路中,其编写体例和结构也不断发生着演变,在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上呈现出“由单一结构向综合化结构发展”“由中外分编、中外合编向新型中外合编发展”的发展演变趋势。而在编写结构上,则体现为:在继承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多元化发展,在栏目的设置上从以学科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变化。综观引起教科书体例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其主要受各个时段的课程观、基础教育理念以及其他国家及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经验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出版使用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编写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历史教科书。新版教科书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新课改核心理念,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新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在体例与结构的设计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倡导转变学习方式,进入由“教本”向“学本”转变的成熟阶段。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投入使用,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挑战。依据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与结构的内在规律,给出教师一些新版教科书的使用建议,力图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把握教科书,发挥出历史教科书的最佳效用,对于落实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陈飞[10](2014)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生长的一支队伍,也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完成本科教育规范、外延拓展建设等工作后,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时期,期间不免会有诸多困惑。国家在对其存在性认可、专业性指导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性的激发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挑战。同时,人才市场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信息不断被媒体报道,也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主体带来了巨大压力。综合种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当其冲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研究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了分析: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研究开展的指引。由于现有资料并没有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理论基础的直观表述,本文采取种属关系推演方式,从课程和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大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编制、应用型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奠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部分从课程政策文件、课程组织实施、课程受众群体以及课程参与企业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了解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规范、课程“生长”环境;调查了应用型高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分析了可能被忽视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受众群体问卷调查,研究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相关而主体不同的调查有利于信息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客观实质问题的把握。第三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问题与原因探究。在理论基础研究和课程现状大量调查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本部分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和学校层面的微观教学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现有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宏观上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制度、分类管理落实制度、校企合作制度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新建院校特色发展配套制度缺乏、社会系统的条块分割所致;微观上在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多存在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培养体系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组建乏力等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标杆。本部分即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为调查对象,从认识应用科学大学出发,介绍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和基本情况。随后以机械制造本科专业为例,将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我国Y高校进行了课程编制的比较,分析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土特色与异域特色,归纳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调整和改革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五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从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宏观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动发展机制,二是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三是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微观课程上,还是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实施上、在课程评价上坚持“应用”标准,培养实践能力。结语部分。此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内容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课程建设的分类机制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应用中心问题。以此为线索,此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建议。虽然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局限,进一步推定研究的开展还需要从课程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多加努力。
二、努力创造条件 增开选修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创造条件 增开选修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普通高中 |
(二) 课程 |
(三) 选修课 |
(四) 课程实施 |
二、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研究综述 |
(一) 课程目标 |
(二) 课程结构 |
(三) 课程内容 |
(四) 课程管理 |
(五) 课程评价 |
三、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研究现状 |
(一) 我国选修课的历史沿革 |
(二) 国外的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 |
(三) 国内的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一) 质化研究 |
(二) 工具性个案研究 |
(三) 量化辅助研究 |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一) 个案选取 |
(二) 研究对象抽样 |
四、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 进入研究现场 |
(二)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五、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四章 个案高中选修课实施背景追问 |
一、 个案高中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一) 文化背景 |
(二) 办学理念 |
二、 个案高中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 |
(一) 人才素质的需求 |
(二) 办学思想的驱动 |
三、 国家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与国内课程改革背景 |
(二) 个案高中整体课程结构与课程方案 |
四、 个案高中课程设置的内在因素 |
(一) 国家课程与特色课程设置 |
(二)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
(三) 选修Ⅰ与选修Ⅱ的关系 |
第五章 个案高中选修Ⅰ实施现状 |
一、 个案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方案 |
(一) 指导思想 |
(二) 评价理念与目标 |
(三) 学分认定方法及功能 |
二、 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 |
(一) 语言与文学 |
(二) 数学 |
(三) 人文与社会 |
(四) 科学 |
(五) 技术 |
三、 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 |
(一) 课程管理 |
(二) 课程评价 |
第六章 个案高中选修Ⅱ实施现状 |
一、 个案高中选修Ⅱ实施方案 |
(一) 选课原则 |
(二) 选课要求 |
(三)选课程序 |
(四)具体实施 |
二、 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 |
(一) 普及型选修课 |
(二) 学科特色选修课 |
(三) 艺术特色选修课 |
(四) 学生社团活动选修课 |
三、 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 |
(一) 课程管理 |
(二) 课程评价 |
第七章 个案高中选修课实施的特征 |
一、 课程设计 |
(一) 兴趣性特征 |
(二) 持续性特征 |
(三) 主体性特征 |
(四) 开放性特征 |
二、 课程实施 |
(一) 主导性特征 |
(二) 合作性特征 |
(三) 实效性特征 |
三、 选修课的价值取向 |
(一) 学校价值取向 |
(二) 教师价值取向 |
(三) 学生价值取向 |
第八章 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的影响因素 |
一、 课程改革自身的影响因素 |
(一)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
(二) 改革方案的实用性 |
(三) 改革内容的多样性 |
二、 课程主体影响因素 |
(一) 校长因素 |
(二) 教师因素 |
(三) 学生因素 |
三、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一) 与社区、家长对接 |
(二) 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对接 |
(三) 与各个层面对高考所持态度对接 |
第九章 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
一、 存在问题 |
(一) 管理制度与教学实际存在偏差 |
(二) 选修教材的开发尚显不足 |
(三) 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
(四) 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提高 |
(五) 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难以消除 |
二、 改进建议 |
(一) 转变师生观念 |
(二) 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
(三) 合理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 |
(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五) 合理处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
(六) 合理处理选修课与高考的关系 |
(七)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十章 研究结论 |
一、 选修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得到学校和学生认同 |
二、 学校选修课程的实施与国家课程改革存在差距 |
三、 选修课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 |
四、 选修Ⅱ的开设受学校条件制约 |
五、 选课走班体制仍需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一)路数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成立背景 |
一、战时江西农业的现状与重要地位 |
(一)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情况 |
(二)抗战时期的江西农业地位 |
二、战时江西高等农业教育的缺失 |
(一)晚清时期 |
(二)民国时期 |
三、时代交织背景下的人才流动 |
(一)江西农业人才的回流 |
(二)战时农学人才的内迁 |
第二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发展态势 |
一、胡先骕掌校时期——茁壮发展 |
(一)充实图书资料 |
(二)添置仪器设备 |
(三)扩充实验场所 |
(四)壮大发展院系 |
二、萧蘧掌校期间——惨淡经营 |
(一)迁校避战(1944年5 月—1945年8 月) |
(二)战后复员(1945年8 月—1946年11 月) |
(三)内战学潮(1946年11 月—1947年7 月) |
三、林一民掌校期间——艰苦奋斗 |
(一)林一民与周拾禄 |
(二)林一民与王志鹄 |
第三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师资队伍 |
一、农学院的师资情况 |
(一)师资人数、研究领域、留学学历 |
(二)师资来源情况分析 |
(三)教员“留守”原因之分析 |
二、农学院的师资对比 |
(一)与校内其他院系对比 |
(二)与国内其他农学院对比 |
三、农学院的知名师资 |
(一)国内农学领域学科带头人 |
(二)任职任教的四位学部委员 |
(三)与农学院同甘共苦的教授 |
第四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人才培养 |
一、农学院的学生情况 |
(一)学生来源、招录人数、专业选择 |
(二)学生成绩与培养质量 |
二、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法 |
(一)结合实际设置科系专业与课程 |
(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习检验学理 |
三、学生毕业去向及院内知名校友 |
(一)学生毕业去向及就业选择方向 |
(二)农学院内各系知名校友 |
第五章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 |
一、农学院的科研工作 |
(一)科研准备 |
(二)科研活动 |
(三)科研成果 |
二、农学院的社会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一)1912-1922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二)1922-1949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1.1922-1927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2.1927-1949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一)1949-1978年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二)1978年以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1.新课改以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2.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 |
三、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整体解读 |
(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原因 |
1.政治意识形态变动的影响 |
2.史学史观变化的影响 |
3.教育思想变化的影响 |
4.史学研究进展的影响 |
5.编写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戊戌维新运动书写变化的启示 |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
2.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 |
3.注重史学素养的培养 |
4.重视文字语言的感染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校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研究回顾 |
1.3.2 国内研究回顾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特色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色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
2.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2.2 泰勒的课程论 |
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4 职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的构建 |
3.1 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框架 |
3.2 一般性教师素能体系 |
3.3 中学地理教师特有素能—地理学科素能体系 |
3.4 中学地理教师特有素能—中学地理教学素能体系 |
第4章 三所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分析 |
4.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分析 |
4.1.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4.1.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4.1.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4.2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分析 |
4.2.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4.2.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4.2.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4.3 石家庄学院地理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分析 |
4.3.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4.3.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4.3.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4.4 综合分析 |
4.4.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4.4.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4.4.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第5章 三所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衔接建议 |
5.1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衔接建议 |
5.1.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5.1.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5.1.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5.2 河北师范大学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衔接建议 |
5.2.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5.2.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5.2.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5.3 石家庄学院地理师范生培养的衔接建议 |
5.3.1 一般性教师素能方面 |
5.3.2 地理学科素能方面 |
5.3.3 中学地理教学素能方面 |
5.4 对地理师范生个人的学习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中学地理教师素能体系构成 |
6.1.2 陕西师范大学的衔接分析结果与建议 |
6.1.3 河北师范大学的衔接分析结果与建议 |
6.1.4 石家庄学院的衔接分析结果与建议 |
6.1.5 综合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校地理师范生素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学分制产生的背景 |
1.1.1 发展历程 |
1.1.2 成因分析 |
1.2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
1.2.1 我国实施学分制的社会历史背景 |
1.2.2 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及实施的必然性 |
1.3 研究现状、意义与相关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相关研究方法 |
第2章 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与学分制教学管理 |
2.2 生产力理论 |
2.2.1 生产力理论与学分制教学管理 |
2.3 核心能力理论 |
2.3.1 核心能力理论与学分制教学管理 |
第3章 实施学分制的调查研究 |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
3.1.1 第一阶段调查基本情况 |
3.1.2 第二阶段调查基本情况 |
3.1.3 第三阶段调查基本情况 |
3.2 统计方法 |
3.2.1 定性分析 |
3.2.2 定量分析 |
3.2.3 统计误差说明 |
3.3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
3.3.1 对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态度 |
3.3.2 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影响因素 |
3.3.3 课程设置方面 |
3.3.4 专业选择方面 |
3.3.5 学生学业辅导顾问制(导师制) |
3.3.6 学生就业方面 |
3.3.7 其他方面 |
3.4 调查结论 |
第4章 实施学分制的改革举措分析 |
4.1 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计划的修订 |
4.1.1 培养模式改革 |
4.1.2 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
4.2 管理机制改革 |
4.2.1 四学期制改革 |
4.2.2 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改革 |
4.2.3 学费收费改革 |
4.2.4 过程管理与评价 |
4.3 绩点度量模型在学分制下学习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
4.3.1 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特点 |
4.3.2 绩点的计算方法 |
4.3.3 原始分与绩点值的实例比较分析 |
4.3.4 学分制下该评价体系的评价效能 |
4.3.5 实行绩点制有待解决的问题 |
4.4 基于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4.1 基于学分制的功能需求 |
4.4.2 系统平台选择与体系结构 |
4.4.3 系统平台 |
4.4.5 开发工具与环境 |
4.4.6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 教学资源建设 |
4.5.1 教学资源的配置改革 |
4.5.2 教室资源 |
第5章 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对策探讨 |
5.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
5.2 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与教学资源的配置关系 |
5.3 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 |
5.3.1 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5.3.2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
5.3.3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5.4 完善管理体制优化教学管理 |
5.4.1 理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 |
5.4.2 增强学院管理自主权 |
5.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管理 |
5.5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的同步推进 |
5.5.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
5.5.2 后勤保障体系的跟进 |
5.5.3 上级部门及社会的支持配合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问卷调查 |
(6)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7)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中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课程 |
二、国际经贸专业课程 |
三、就业能力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教育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萌芽阶段(1949年之前) |
第二节 起步阶段(1949—1977年) |
第三节 探索阶段(1978—1991年) |
第四节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
第三章 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基于就业能力课程改革的探索 |
第一节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
第二节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改革 |
一、国际经贸专业的现状 |
二、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改革 |
第三节 就业能力视域下国外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 |
一、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课程的总体目标 |
二、课程内容注重与职场内容的对接 |
三、教学实施以生为本,以提高就业能力为主旨 |
四、课程评价重视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
五、课程持续关注雇主和毕业生对课程效果的反馈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现状调研 |
第一节 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计:文本分析 |
一、教育目标与学习结果 |
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
三、与就业能力的关联度分析 |
第二节 毕业生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问卷与访谈调查 |
一、课程学习目标 |
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
三、课程实施 |
四、课程评价 |
五、专业课程与就业能力 |
六、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三节 企业雇主对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的诉求:访谈调查 |
一、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 |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 |
三、对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五章 就业能力视域下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探析 |
第一节 课程目标 |
一、专业的定位 |
二、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
三、课程目标重建的措施 |
第二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要素设计框架 |
第三节 课程实施 |
一、采用多种方式将就业能力嵌入到课程教学中 |
二、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
第四节 课程评价 |
一、基于就业能力的课程评价 |
二、发展性的学生成长记录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一、研究贡献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9)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制概况 |
(一)历史教科书的拨乱反正、整顿恢复阶段(1977-1985) |
(二)历史教科书的初步发展与创新阶段(1986-2000) |
(三)精进不休的历史教科书发展阶段(2001-2013) |
(四)日趋完善的历史教科书深化发展阶段(2013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 |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与结构的发展演变 |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发展变化 |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结构的发展变化 |
三、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
(一)课程观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影响 |
(二)基础教育理念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影响 |
(三)对其他国家及地区教科书的吸收借鉴 |
四、对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结构的评价与教学建议 |
(一)对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的评价 |
1.对改革开放以来教科书编写体例继承与发展 |
2.紧密围绕核心素养构建新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 |
3.由“教本”向“学本”转变的成熟阶段 |
(二)基于新型体例结构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建议 |
1.充分理解新型体例结构下教科书内容的编排 |
2.合理整合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元教学和主题教学 |
3.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辅助性栏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综述 |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分析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程 |
一、课程 |
二、大学课程 |
三、大学应用型课程 |
(一) 大学课程的燃料是知识 |
(二) 大学学问的“学”“术”分野 |
(三) 大学崇“术”课程观的发展 |
第二节 课程编制 |
一、课程编制 |
二、大学课程编制影响因素 |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特点 |
(一) 课程目标定位:培养“专才” |
(二) 课程内容选择:回归“专业” |
(三) 课程实施方式:崇尚“实用” |
(四) 课程评价标准:知识“应用” |
第二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课程政策文件调查与分析 |
一、政府规划:课程发展背景文件 |
二、专业规范:课程计划指导文件 |
三、质量工程:课程建设引导文件 |
四、试点工程:课程改革激励文件 |
第二节 课程组织实施调查与分析 |
一、课程目标 |
(一) 人才定位 |
(二) 职业领域 |
(三) 知识基础 |
(四) 能力目标 |
(五) 素质要求 |
二、课程组织 |
(一)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
(二) 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
(三)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
三、课程实施 |
(一) 正在推进的课程实施改革 |
(二) 课程实施仍需关注的问题 |
四、课程评价 |
(一) 监控:督教督学与常规督查 |
(二) 评教:指标制定与结果反馈 |
第三节 课程受众群体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
(一) 课程目标 |
(二) 公共课程 |
(三) 专业课程 |
(四) 实践课程 |
第四节 课程参与企业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
(一) 企业参与实习教学情况 |
(二) 企业参与教学合作情况 |
(三) 企业学校合作交流情况 |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原因探究 |
第一节 宏观制度上的问题与原因 |
一、稳定发展保障制度不完善 |
二、分类管理要求落实不充分 |
三、校企相互协作机制不畅通 |
第二节 微观课程上的问题与原因 |
一、课程设计基础 |
(一) 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理解有待优化 |
(二)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
二、课程目标确立 |
(一) 课程目标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 |
(二) 课程目标不能体现专业教育特点 |
三、课程实施环节 |
(一) 教学方法改革待深入研究 |
(二) 理论课程待结合实际应用 |
(三) 实践教学待解脱现实困境 |
四、课程评价方式 |
(一) 结合“应用”不强 |
(二) 考核方式单一 |
第四章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
第一节 认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 |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 |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简况 |
第二节 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 |
一、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比较 |
(一) 本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课程编制比较 |
(二) 异域特色: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Y高校课程编制比较 |
二、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启示 |
(一) 课程目标:自成体系 |
(二) 课程设置:专业定向 |
(三) 课程实施:注重实践 |
(四) 课程评价:坚持应用 |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 |
第一节 以“分类发展”为原则调整课程建设环境 |
一、建立应用型本科联动发展机制 |
(一) 建立应用型本科纵向发展体系 |
(二) 建立应用型本科横向发展机制 |
二、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 |
(一) 坚持分类发展 |
(二) 制定专门标准 |
三、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 |
(一) 对接“中小”需求,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
(二) 发挥合作机构功能,力促合作双赢可能 |
第二节 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 |
一、课程设计 |
(一) 深化应用型本科课程内涵理解 |
(二) 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领导力建设 |
二、课程目标 |
(一) 及时反映经济社会需求 |
(二)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三、课程实施 |
(一) 增强教学方法改革主动性 |
(二) 加强理论教学应用性 |
(三) 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 |
四、课程评价 |
(一) 转换评价理念 |
(二) 改革考核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科研成果 |
四、努力创造条件 增开选修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 贾晓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2]继往开来责在斯 ——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研究(1940-1949)[D]. 郑瑶.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民国以来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维新运动[D]. 张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校师范生培养与中学地理教师素能需求的衔接研究[D]. 张立肖.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实施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潘凌理. 湖南大学, 2007(05)
- [6]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我国高校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就业能力的视角[D]. 程欣. 南京大学, 2015(05)
- [8]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9]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变化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丁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 陈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