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大豆小面积高产竞赛典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秋萍[1](2021)在《良种良法配套助力河南大豆逆境夺高产——河南省大豆新品种郑1307受热捧》文中认为近日据《河南日报》消息,2021年夏,河南因暴雨致多地大豆被淹,但有一品种顽强地扛过了长时间水淹,并获高产,这个大豆品种就是郑1307。郑1307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带领大豆育种团队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培育的大豆新品种。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是郑1307的主要推广地,据获嘉种子站站长张国际介绍,2021年无论是暴雨短期没顶,还是长时间水涝,郑1307的表现都超乎人们意料的优秀。
李嘉欣[2](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张明荣,吴海英,梁建秋,何泽明,王荣[3](2012)在《2011年度四川大豆生产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文中指出四川大豆生产发展形势十分喜人,大豆播种面积逐年快速扩大,至2011年达到630万亩,成为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仍然存在制约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套作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良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严重缺乏;机械化耕作尚未起步,种植大豆仍然以人工劳作为主,劳动强度大;流通渠道不畅,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大豆产业组织涣散,缺乏国际竞争力;没有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扶持,发展潜力受到限制。发展对策:大力开展套作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攻关研究;加强轻小型大豆免耕播种机、收获机及脱粒机的研制与应用;加强"玉/豆"、"玉/豆+苕"模式轻简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大幅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效益;建立主导新品种的良种繁殖基地,建立健全大豆产业化模式;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快速推动大豆产业发展。
阚国坤[4](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魏建军[5](2009)在《新疆超高产大豆群体生理参数及栽培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大陆性气候。试验地点新疆石河子位于北纬44°19′,东经86°03′,海拔442.9 m,作物有效生长季节为120~130 d,年高于10℃的活动积温为3 478.1℃。全年光照时数2884.4 h,平均温度25.4℃。大豆生长旺季5—9月份,总辐射量为259.53 kj·cm-2,为大豆植株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提供了优良条件;石河子为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具有较充足的水源和先进的滴灌设施,因此具有良好的大豆高产潜力。1999年罗庚彤等采用新大豆1号在新疆创造了5956.2 kg·hm-2的全国大豆最高产纪录。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进行了超高产栽培研究并获得了超高产的水平。2006年新大豆1号产量达到5 476.2 kg·hm-2。2007年中黄35产量达到5 577 kg·hm-2,创造新世纪我国大豆的最高产量纪录,成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在进行超高产栽培的同时,设立取样田,对超高产大豆群体生理参数进行跟踪观察,对超高产大豆主要生长阶段的N、P、K积累也进行了测定,与此同时还测定了土壤中N、P、K含量的变化动态,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并与超高产大豆养分吸收数量进行了比较,从而引证了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N、P、K需求与土壤中相应营养元素消长之间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中黄35籽粒产量达到5 521.5 kg·hm-2的超高产水平,其主要群体生理参数为:最大叶面积指数4.31,叶面积指数大于3(LAI>3)持续50 d,全生育期的总光合势即叶面积持续时间(LAD)为2 766 375 m2·d,生育前期(出苗后第16-58天)群体的光合生产率为3.3-5.2 g·m-2·d-1,而后期(出苗后第72-114天)则为2.52-5.0 g·m-2·d-1,其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分别达到13 943.2 kg·hm-2和39.6%。中黄35和新大豆1号相比,LAI较大且维持了较长的时间,全生育期的总光合势较高,后期光合生产率高,对籽粒形成非常有利,但还不能够确定是否和中黄35的经济系数较高有关。中黄35的生长发育进程受日照时数和光辐射量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2、以新大豆1号、中黄35为试,2006、2007两年研究了超高产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结果表明:年度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大豆植株叶片、叶柄、茎秆的N和P2O5的变化趋势没有大的区别,和新大豆1号相比,中黄35对K2O的吸收时间偏晚且吸收量少;N、P2O5和K2O的吸收时间随着浇头水的提前而明显前移;新大豆1号每生产100 kg籽粒两年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平均需N素8.28 kg、P2O5 0.78 kg和K2O 8.25 kg,中黄35为N 8.13 kg、P2O5 0.58 kg和K2O 4.38 kg。超高产大豆氮磷钾绝对吸收量的积累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加以描述。3、不同水肥条件下大豆的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在正常种植条件下,大豆主要生长季节(5月23日-8月23日)田间土壤水解性氮的含量保持在111.1~125.67 mg·kg-1之间,速效磷和速效钾在17.1~20.97 mg·kg-1和249.33~328 mg·kg-1,与东北大豆主产区相比,属于富氮少磷多钾的水平。根据大豆田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变化结果可以初步说明:土壤中的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可以基本满足大豆生长的需求,如果在大豆生育的中后期补施氮肥和钾肥,则可以更好满足其需要。4、大豆田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与超高产大豆养分吸收量之间的关系:土壤中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每天下降的数量:在5月23日-6月19日(大豆苗期-花期)分别为0.29、0.01和0.01 mg·kg-1,6月19日-7月17日为1.88、0.32和0.14mg·kg-1,7月17日-8月28日为2.11、0.23和0.56 mg·kg-1。从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降低的速度来看,大豆中后期是吸收土壤中主要养分的高峰期,大豆整个生育期都以吸收氮肥为主,中期吸收磷肥的数量大于后期,后期钾肥的吸收量达到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水解性氮的减少和植株体内N的吸收量呈极显着正相关(r=0.994**),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减少与植株对P2O5、K2O的吸收量都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和0.982*。5、新疆大豆超高产栽培的基本思路:①充足的光照。新疆在5月到9月间每日光照时间近10个小时,大豆生长旺季6-9月份,总辐射量为259.53 kj·cm-2,大豆的光能潜力可达到7692 kg·hm-2;当然,要想达到这一水平是困难的。②大的LAI。生产实践证明,密植和多肥可以提高叶面积指数((LAI),从而能大幅度地提高单产。“新大豆1号”在1999年、2003年和2006年四次的最大LAI分别达到5.9、6.9和5.3,其时间基本上在7月底即大豆始粒期,而且8月底以前保持了较大的LAI,最大限度地截获光能。这是超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③滴灌可以及时的有效的满足大豆对水的需求,便于根据大豆生长的需求决定灌水的时间和灌量。因此,超高产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水、肥的调节来挖掘大豆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潜力,目标是使新疆灌溉农区的大豆产量达到6000kg·hm-2的目的。
刘胜利[6](2008)在《新疆北部灌区超高产大豆产量构成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国际大豆的生产发展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新疆光照资源充足,热量丰富,属于绿洲灌溉农业,有利于大豆产量的形成,是全国大豆高产区。目前已创造多项全国超高产纪录,最高达5956Kg/hm2,由于对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其高产机理还不明确,限制了其在生产上大面积重演。因此,充分挖掘大豆的增产潜力,研究超高产田的合理群体分布、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以及不同时期的形态生理生化特点,动态的生长发育过程,建立新疆灌区大豆超高产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对促进新疆灌区大豆超高产栽培及大面积丰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选用超高产品种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和石大豆1号,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创制出5250Kg/hm2超高产,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超高产的群体产量构成及生育生理指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新疆北部灌区实现超高产的品种应是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中熟、中晚熟品种,以尖叶品种为好。其主要特性是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适中(75-90cm),单株荚数多(40-50荚),荚粒数(2.5-2.6粒),百粒重高(21-26g),适宜密植(21-28株/hm2)。群体产量水平分布以主茎占绝大部分(96.8—98.55%),垂直分布以中、上部为主(86.53%—94.85%)。(2)超高产品种实现超高产,要开花早、花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期短,叶面积前期增加快,达峰值时间短,较高的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开花至成熟占了全生育期的68.8%—74%,灌浆期长达42—49 d。开花到盛荚期是株高增长最快的时期,盛荚期以后株高几乎不在增加。主茎节数的生成基本上是在出苗至初荚期这段时间完成,初荚期以后的增高主要是节间的生长。LAI变化趋势VE—R1变化较慢,开花后叶面积迅速增加,R4—R5期达到最大(5.6—6.4)。随后叶面积开始缓慢下降。在R2-R5期有更高的LAD。(3)超高产品种光合能力强,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的收获指数。干物质积累以盛花期以后至鼓粒满期干物质积累较快,尤以盛花到盛荚期这段时间干物质积累最快,日积累0.9—1 g/株。开花盛期至结荚期,营养器官占到了总干物质的87%-94%;结荚期至鼓粒盛期,营养器官占到了总干物质的63%-70%;鼓粒至初熟,荚、粒几乎占总干物质的67%-68%。成熟时茎秆占总生物产量的21%左右,荚皮应占22%左右,籽粒占到50%以上。光合势的变化是苗期只占总光合势的4%左右,开花至结荚期占到了占总光合势的35%左右,结荚鼓粒期占到了总光合势的50%以上,总光合势达218747m2.d-340204 m2.d。叶片光合速率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以鼓粒期为最高。(4)叶片叶绿素含量(a+b)呈单峰曲线变化,以鼓粒期为最高;SOD酶活性在开花期、鼓粒期较强,此期生物代谢旺盛;POD酶在鼓粒期消除逆境和活性氧的能力较强;NR酶活性在花期最高,此期需大量的N素营养用于器官构建。
崔宁波[7](2008)在《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曾经在很长时期内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大豆和大豆产品的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大豆需求持续增长,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6—2020)》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豆需求量年增长率为3.49%,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达3082万t,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导致大豆定价权旁落,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矛盾最突出的就是进口大豆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近年来国内大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锐减,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加剧了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豆总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物价稳定、保护2000万豆农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大,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大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基于此,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明确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特征,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供给行为、采用行为和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进行经济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重视,掌握规律,推动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将为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效率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本文以需求供给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和可借鉴之处。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豆生产技术需求和供给行为、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采用行为,从理论上阐述大豆生产技术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农户采用大豆生产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运用实证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的优先序、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充分了解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需求行为特征,论文还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宾县、五常市、巴彦县、绥棱县、木兰县、延寿县、拜泉县等县市村屯进行抽样调查,并以绥化市北林区兴聚科技合作社、国家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拜泉县的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论文还运用模型分析法,分析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计算我国大豆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为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撑。论文主要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了农业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概括总结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分析了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本部分还探讨了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分析,介绍了美国、巴西、阿根廷三个主产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比较总结了三个主产国在大豆生产技术应用上的共同特征及个性,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第四部分是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通过选取黑龙江省的六个县市乡镇的13个村的样本进行调查,统计出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的需求分析、对大豆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分析,然后建模进行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对大豆农户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第五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设计了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为下面的实证及案例分析提供了参考。第六部分是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基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和拜泉县各选取四个样本村进行了农户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来源渠道、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第七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因素,并运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中国大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情况,得出1989-2005年我国及大豆主产省的大豆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第八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科技入户工程和绥化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为案例,分析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最后得出对加强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启示。第九部分是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在上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1)研究思路和视角上的创新。在当前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本研究认为振兴我国的大豆产业必须从提高我国大豆的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从而在提高国产大豆的单产、质量和降低成本上寻求突破。通过对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需求和应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提高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水平的途径和对策,尝试破解国产大豆竞争力弱化这一难题,最终实现作强大豆产业的目标。当前国内对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分析的研究还很少,多数是就技术谈技术,就推广谈推广,在大豆领域鲜见有从这个角度展开的相关研究。(2)首次对大豆生产技术进行理论界定,总结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如措施类技术的纯公共品特性、大豆服务类技术的准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特性、大豆物化型技术的私人产品特性等。(3)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大豆农户科技需求的优先序,建立农户技术需求模型,对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估算分析。(4)在研究方法上,首次应用DEA的Maln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大豆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在研究内容与结论上,力求在大豆的生产技术的供给,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需求,农户大豆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力图从全新的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大豆生产技术问题,因此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用经济学分析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内容丰富,研究结论与对策适时可行,希望关于更好的利用大豆技术服务大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所创新。
毕远林,刘忠堂[8](2007)在《关于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从分析大豆的增产潜力,讨论了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指导思想、育种目标、株型设计与育种途径,提出了群体育种的思想和品种与充分发挥品种潜力的栽培技术融为一体的育种理念,并设计了理想株型,提出了培育半矮种品种,配以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目前培育大豆超级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贺桂仁[9](2006)在《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棉花形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产需缺口加大,进口棉花急剧增加。仅2005年进口棉花257万吨,占同期世界棉花贸易量的29%,占同期国内棉花消费量的27%。从中长期发展看,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对外出口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纤维占有量和消费量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些都将导致棉花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棉花的年需求量预计将达1000万吨以上。河南省是全国产棉大省,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全国的1/6。长期以来,全省所产棉花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基础上,每年还要安排出口和外调,为全国棉花实现供求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全省棉纺工业发展迅速,棉纺需求超出了常年的生产能力,河南省已从棉花调出省转变为净调入省。根据河南省纺织工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0年,河南棉纺生产能力可达到1500万锭(含气流纺),是2005年的1.68倍,纱产量将达到220万吨,届时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全省棉花生产能力如果不能尽快恢复、稳步提高,不仅不能满足本省的纺织需求,而且将直接危及到全国棉花的需求安全。河南省地处中原,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多年来,发展棉花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棉区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棉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棉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柔软性和穿着舒适、染色牢固等优点,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国内外棉花生产、消费情况为背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变化趋势、区域分布、新品种及植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全省棉花生产的竞争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河南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棉花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二是棉花质量问题突出:三是棉花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四是棉花生产投资力度减弱,生产后劲不足。并就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河南省及全国棉花需求增长趋势和本省棉花生产现实条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应力争恢复到950千公顷左右、总产100万吨的生产目标,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对策建议:一是恢复棉花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二是抓好关键环节,提升棉花质量;三是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生产后劲;四是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五是抓好服务创新,提高系统管理能力,为确保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文章强调要提高河南棉花生产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棉花生产的各环节上采取系统的、综合的配套措施,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单一的措施。
盖钧镒[10](2006)在《我国大豆超级种培育专项研究的建议方案》文中提出一、我国大豆超级种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国内大豆供不应求大豆起源于我国,是数千年来我国人民植物油脂和植物蛋白来源的重要作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1952年,我国大豆总产为952万吨,人均占有量约25公斤,2004年大豆总产1800多万吨,但因人口增加,人均占有量下降到13.8公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二、全省大豆小面积高产竞赛典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省大豆小面积高产竞赛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良种良法配套助力河南大豆逆境夺高产——河南省大豆新品种郑1307受热捧(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特征特性 |
3 产量表现 |
3.1 黄淮南片多点鉴定产量表现 |
3.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
3.3 大面积示范产量表现 |
4 抗性鉴定及品质分析 |
5 适宜种植区域 |
(2)《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2011年度四川大豆生产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川大豆生产情况 |
1.1 四川大豆生产发展形势十分喜人, 大豆播种面积逐年快速扩大 |
1.2 大豆成为四川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引起了国家及全省各级政府的重视 |
1.3 2011年度四川大豆生产特点 |
1.3.1 以“玉/豆”模式为主推技 |
1.3.2 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 |
1.3.3 流通渠道不畅, 企业带 |
1.4 2011年四川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 |
1.5 四川大豆播种面积快速扩大和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的原因分析 |
1.5.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推 |
1.5.2 套作大豆轻简高效, 农 |
1.5.3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 |
1.5.4 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 |
2 四川大豆品种、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 |
3 四川大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缺乏适宜套作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良种, 不能满足四川全省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 |
3.2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且严重缺乏, 制约了大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
3.3 机械化耕作尚未起步, 种植大豆仍然以人工劳作为主, 劳动强度大 |
3.4 流通渠道不畅, 龙头企业带动乏力 |
3.5 大豆产业组织涣散, 缺乏国际竞争力 |
3.6 没有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扶持, 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
4 大力发展四川大豆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
(4)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疆超高产大豆群体生理参数及栽培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单产低是中国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1 国内外大豆生产的比较 |
1.1.2 国内外栽培技术简述 |
1.1.3 国内外大豆超高产栽培研究的基本情况 |
1.2 大豆产量生理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大豆的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 |
1.2.2 大豆群体的光合生产 |
1.2.3 光能的截获 |
1.2.4 光合速率和净光合生产率 |
1.2.5 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
1.2.6 种植密度与大豆产量 |
1.2.7 大豆的水分吸收 |
1.2.8 大豆对氮、磷、钾的吸收 |
1.3 超高产大豆的株型的问题 |
1.3.1 理想株型 |
1.3.2 高产株型 |
1.4 新疆大豆超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 |
1.4.1 新疆的农业生态条件 |
1.4.2 新疆大豆超高产的基本情况 |
1.4.3 四次高产过程的比较 |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新疆超高产大豆群体生理参数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田条件 |
2.1.2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1.5 栽培技术措施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育进程 |
2.2.2 群体叶面积指数的消长 |
2.2.3 光合势的变化动态 |
2.2.4 光合生产率的变化动态 |
2.2.5 生物产量的积累动态 |
2.2.6 品种间器官平衡的比较 |
2.2.7 品种间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比较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栽培措施对超高产大豆植株性状的影响 |
3.1 试验田条件 |
3.2 试验设计和测定方法 |
3.2.1 新大豆1号不同种植密度比较试验(2006年) |
3.2.2 高产大豆生长发育动态及需水、需肥规律的研究(2007年)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超高产大豆株高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超高产大豆节数的差异 |
3.3.3 主要栽培措施对不同植株层高节间长度的影响 |
3.3.4 主要栽培措施对叶面积分布的影响 |
3.3.5 主要栽培措施对荚的分布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超高产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田条件 |
4.1.2 供试品种与设计 |
4.1.3 栽培技术措施 |
4.1.4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超高产大豆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养分含量变化 |
4.2.2 超高产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中养分积累状况 |
4.2.3 超高产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状况 |
4.2.4 N、P_2O_5和K_2O的绝对含量积累动态 |
4.2.5 养分吸收的最快时间和最大速率 |
4.2.6 大豆的土壤氮磷钾摄取量 |
4.3 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超高产大豆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供应的关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中主要养分的变化情况 |
5.2.2 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土壤中主要养分减少量的变化趋势 |
5.2.3 正常浇水和晚浇头水对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4 不同施肥措施土壤中主要养分减少量变化的差异 |
5.2.5 土壤中主要养分变化和作物养分吸收量之间的关系 |
5.3 结论和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关于大豆的超高产 |
6.2 关于大豆品种 |
6.3 关于栽培措施 |
6.4 关于大豆高产栽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疆北部灌区超高产大豆产量构成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超高产与超级品种 |
1.2 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 |
1.2.1 大豆超高产株型育种 |
1.2.2 大豆高产创建 |
1.2.3 大豆高产、超高产产量构成 |
1.3 高产大豆产量空间分布 |
1.4 大豆高产群体生育进程及形态生理生化指标 |
1.4.1 高产大豆群体生育进程 |
1.4.2 高产大豆群体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LAI) |
1.4.3 高产大豆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1.4.4 高产大豆群体净光合率和光合势 |
1.4.5 高产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
1.4.6 高产大豆叶绿素(a+b)的变化 |
1.4.7 高产大豆酶活性变化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新大豆1号 |
2.1.2 新大豆2号 |
2.1.3 石大豆1号 |
2.2 试验地点及土地条件 |
2.2.1 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原种繁殖田 |
2.2.2 沙湾县乌拉乌苏镇小庙村 |
2.3 试验设计 |
2.3.1高产记录数据整理及分析(1999年) |
2.3.2 石大豆1号5250kg/hm~2创制研究(2003年) |
2.3.3 新大豆1号、2号5250kg/hm~2创制研究(2005年) |
2.3.4 新大豆2号5250kg/hm~2创制研究(2004年) |
2.4 测定方法 |
2.4.1 大豆生育期划分 |
2.4.2 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4.3 叶面积指数(LAI) |
2.4.4 叶面积持续期(LAD):LAD=(LAI1+LAI2)/2(T2-T1) |
2.4.5 净光合生产率(g/m2d) |
2.4.6 光合势(m2d) |
2.4.7 净光合速率(gCO2/m2.h) |
2.4.8 酶活性测定 |
2.4.9 冠层结构测定 |
2.4.10 粒茎比 |
2.4.11 产量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超高产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 |
3.2 超高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空间分布 |
3.2.1 超高产田产量构成因素 |
3.2.2 超高产田产量空间分布 |
3.2.3 超高产田冠层产量结果的分析 |
3.3 超高产品种的生长发育动态 |
3.3.1 生育期的动态变化 |
3.3.2 株高及主茎节数的的动态变化 |
3.4 超高产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和叶面积持续期(LAD)动态变化 |
3.4.1 LAI的动态变化 |
3.4.2 LAD的动态变化 |
3.5 超高产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1 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 |
3.5.2 干物质积累在各器官中分配 |
3.6 超高产品种群体光合势和净光合生产率 |
3.6.1 光合势的动态变化 |
3.6.2 净光合生产率的动态变化 |
3.7 超高产品种的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 |
3.8 超高产品种的叶绿素(a+b)的动态变化 |
3.9 超高产品种的酶活性的变化 |
3.10 实现超高产的表达条件 |
3.10.1 适宜的生态条件 |
3.10.2 选择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 |
3.10.3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 |
3.10.4 适期播种 |
3.10.5 精耕细作,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
3.10.6 促控结合,构建合理群体 |
3.10.7 叶面喷肥是关键 |
3.11 几点超高产经验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2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2 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业技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
2.1.1 农业技术的概念 |
2.1.2 农业技术的特征 |
2.1.3 农业技术的类型 |
2.2 大豆生产技术及概念界定与类型 |
2.3 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 |
2.3.1 大豆措施类技术的纯公共品特性 |
2.3.2 大豆服务类技术的准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特性 |
2.3.3 大豆物化型技术的私人产品特性 |
2.4 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 |
2.5 理论基础 |
2.5.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5.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5.3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
2.5.4 农户行为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 |
3.1 美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
3.1.1 美国大豆生产概况 |
3.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1.3 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
3.2 巴西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
3.2.1 巴西大豆生产的概况 |
3.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3 生产技术应用的情况 |
3.3 阿根廷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 |
3.3.1 阿根廷大豆生产的概况 |
3.3.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3.3 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
3.4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比较分析 |
3.4.1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共性特点 |
3.4.2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个性特点 |
3.5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对我国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以黑龙江为例 |
4.1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现状分析 |
4.1.1 农业技术需求的理论分析 |
4.1.2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需求的现状 |
4.2 调查点基本概况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概况 |
4.2.2 选取样本县、样本乡镇及样本村情况 |
4.2.3 样本地点的介绍 |
4.2.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方法 |
4.3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分析 |
4.3.1 农户对大豆生产技术类型的需求分析 |
4.3.2 农户对大豆生产具体技术措施的需求分析 |
4.4 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的变量定义及说明 |
4.4.2 农户技术需求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
4.5 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程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 |
5.1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 |
5.1.1 公共产品类生产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
5.1.2 “私人产品类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
5.1.3 准公共产品类技术(俱乐部技术)与供给主体的选择 |
5.2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 |
5.2.1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
5.2.2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5.2.3 农业高校 |
5.2.4 农业科技企业 |
5.2.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5.2.6 专业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 |
5.3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 |
5.3.1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模式 |
5.3.2 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模式 |
5.3.3 以企业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
5.3.4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
5.3.5 以专业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 |
5.4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状况分析 |
5.4.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总体状况 |
5.4.2 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存在的问题 |
5.4.3 大豆生产技术供给问题的影响及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6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 |
6.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情况 |
6.1.1 大豆新品种的应用情况 |
6.1.2 大豆栽培技术的应用情况 |
6.1.3 大豆施肥技术的应用情况 |
6.1.4 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 |
6.2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经济分析 |
6.2.1 农户技术采用追求利润最大化 |
6.2.2 不同风险观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 |
6.2.3 信息不完备制约农户技术的采用 |
6.2.4 农业技术的外部性与技术采用 |
6.3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农户内部特征 |
6.3.2 技术使用效果 |
6.3.3 技术供给能力 |
6.3.4 政策因素 |
6.4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实证分析 |
6.4.1 选取样本的依据 |
6.4.2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
6.4.3 农户内部特征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 |
6.4.4 大豆技术供给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
7.1 我国大豆投入产出变化状况分析 |
7.1.1 大豆生产成本情况 |
7.1.2 大豆生产效益情况 |
7.1.3 启示 |
7.2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
7.2.1 大豆技术进步贡献测定的模型与方法 |
7.2.2 中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7.2.3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结果的分析 |
7.3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7.3.1 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模型介绍及指标的选取 |
7.3.2 技术效率测定 |
7.3.3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
8.1 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
8.1.1 实施背景及概况 |
8.1.2 工程目标和任务 |
8.1.3 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 |
8.1.4 初步成效 |
8.1.5 科技入户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6 典型案例—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拜泉县大豆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
8.2 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案例分析 |
8.2.1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发展情况 |
8.2.2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实施效果 |
8.2.3 兴聚合作社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制度优势 |
8.2.4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9 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
9.1 整合大豆科研资源,加快推进大豆生产技术进步 |
9.1.1 改革大豆科研体制,为大豆科研提供有效的激励 |
9.1.2 制定大豆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攻克制约我国大豆基本自给的关键科技问题 |
9.1.3 增加大豆科研投入,提高对大豆生产能力的支撑作用 |
9.1.4 面向农户有效需求,进行大豆生产技术研发 |
9.2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效率 |
9.2.1 重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
9.2.2 推进以农业高校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
9.2.3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豆生产技术供给 |
9.3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9.3.1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9.3.2 建立大豆生产合作组织,促进大豆规模化经营 |
9.4 强化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促进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采用 |
9.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大豆生产效益 |
9.4.2 优化大豆区域布局,促进大豆耕作方式合理化 |
9.4.3 推行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科技兴豆” |
9.4.4 加强大豆新品种保护,保障新品种持续稳定供给 |
9.4.5 强化品牌导向,规范大豆生产管理 |
9.5 为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 |
9.5.1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我国消费者合理消费转基因大豆 |
9.5.2 大力扶持大豆行业组织发展 |
9.5.3 进一步完善大豆流通、贸易的相关扶持政策 |
9.5.4 从严控制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势头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关于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增产潜力的分析 |
2 大豆超级种培育 |
2.1 大豆超级种培育的目标 |
2.1.1 产量 |
2.1.2 抗性 |
2.1.3 品质 |
2.2 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指导思想 |
2.3 大豆超级种的理想株型 |
2.3.1 株型设计 |
2.3.2 理论产量 |
2.3.3 技术支撑 |
3 小结 |
(9)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世界棉花生产与消费概述 |
1.1.1 世界棉花生产概况 |
1.1.2 世界棉花消费概况 |
1.1.3 世界棉花贸易概况 |
1.2 中国棉花生产、消费与贸易情况 |
1.2.1 中国棉花生产情况 |
1.2.2 中国棉花消费情况 |
1.2.3 中国棉花进出口情况 |
1.2.4 中国棉花品质状况 |
1.3 河南省棉花生产与需求概况 |
1.3.1 河南省棉花生产情况 |
1.3.2 河南省棉花消费情况 |
2 引言 |
2.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棉花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
2.2 河南是产棉大省,发展棉花生产可促进棉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
2.3 河南是纺织大省,全省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工业增值潜力巨大 |
2.4 从可持续发展看,发展棉花生产前景广阔 |
3 研究方法 |
4 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及分析 |
4.1 河南省棉花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4.2 河南棉花生产区域分布 |
4.2.1 区划布局情况 |
4.2.2 生产布局情况 |
4.3 棉花新品种及植棉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4.4 河南省棉花生产竞争力分析 |
4.4.1 单产水平比较 |
4.4.2 生产成本比较 |
4.4.3 产品质量比较 |
5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棉花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
5.1.1 棉价忽高忽低,不利于棉农安排生产 |
5.1.2 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植棉效益降低 |
5.1.3 生产基础条件较差,抗灾能力不强 |
5.2 棉花质量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
5.2.1 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比较严重 |
5.2.2 棉农植棉规模小 |
5.3 棉花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 |
5.3.1 棉花新品种选育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
5.3.2 棉花栽培技术没有新的突破 |
5.3.3 棉花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
5.3.4 棉农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
5.4 棉花生产投资力度减弱,生产后劲不足 |
6 河南省棉花生产稳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
6.1 恢复棉花面积、优化区域布局 |
6.2 抓好关键环节,提升棉花质量 |
6.2.1 分区域选定主推品种,逐步实现按品质进行区划种植 |
6.2.2 建立大面积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 |
6.2.3 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棉花的生产品质 |
6.2.4 狠抓污染源关,严防异性纤维混入 |
6.3 制定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生产后劲 |
6.3.1 制定扶持政策,调动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
6.3.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棉花生产条件 |
6.3.3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6.3.4 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科技到位率 |
6.4 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 |
6.4.1 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
6.4.2 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6.4.3 鼓励多种棉花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 |
6.5 抓好服务创新,提高系统管理能力,为确保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6.5.1 建立完善棉花信息服务体系,正确引导生产和消费 |
6.5.2 建立健全棉花保险体系,化解灾害影响 |
6.5.3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健康有序 |
6.5.4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努力保持国家棉花市场供求平衡 |
6.5.5 创新服务方式,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全省大豆小面积高产竞赛典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良种良法配套助力河南大豆逆境夺高产——河南省大豆新品种郑1307受热捧[J]. 杨秋萍. 大豆科技, 2021(06)
- [2]《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3]2011年度四川大豆生产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J]. 张明荣,吴海英,梁建秋,何泽明,王荣. 大豆科技, 2012(04)
- [4]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5]新疆超高产大豆群体生理参数及栽培措施的研究[D]. 魏建军.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6]新疆北部灌区超高产大豆产量构成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D]. 刘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7]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D]. 崔宁波.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8]关于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探讨[J]. 毕远林,刘忠堂. 大豆科学, 2007(01)
- [9]河南省棉花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贺桂仁. 河南农业大学, 2006(09)
- [10]我国大豆超级种培育专项研究的建议方案[A]. 盖钧镒. 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