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星满天也灿烂——浅谈“小群体、大规模”生猪生产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杨舟贤[1](2019)在《庄子意象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典诗学与文论体系中,“意象”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作为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意象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范畴。先秦时代是“意象”概念的发生期和形成期,《周易》“立象以尽意”的理论总结和庄子“以象谋篇”的非凡实践,是古典学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论文以庄子对“意象”的理解、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溯源,探讨了“意象”的形成机制和结构形态。“意象”的形成与两周时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自然规律的深入观察,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对生命感受的诗化表达,是“意象”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重点是通过对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的分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以往“意象”研究中的“物象”“语象”“事象”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物象”是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归纳,既包括了对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认知把握,也包含了人对历史经验和当下处境的总结概括,是有原型意味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语象”是在民族共同语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和主观审美创造,以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丰富内容,凝聚情感,优化效果,提升了思想表达的艺术水平。“事象”是在语言叙述发展成熟的条件下,综合运用描绘场景、铺陈情节、塑造人物等艺术创造,以动态性、历时性和交互性的方式综合呈现形成“意象”,为叙事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庄子和同代诸子对“意象”的探索,是对前代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它以顺应时代任务为前提,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方式,在“诗”与“史”,抒情与叙事两类文体的基础上,使论说体文学获得充分发展,实现了文学思想的精神超越和文学实践的历史超越。
张伟文[2](2018)在《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文中提出牛是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与牛生活在一起。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离不开牛。本文着重探讨牛在彝族社会生活关系的演变及其规律,以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阐发个人的浅见,提供引玉之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田野考察、神话传说、对云南石林为中心的彝族牛崇拜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进行描述及阐释。本文首次将彝族与牛的关系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远古到唐代,将牛做为神灵顶礼崇拜,彝族将牛作为保护神膜拜;唐代牛作为农业耕作的主要蓄力,与人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求得农业生产的丰收,牛的饲养十分重要,形成农耕时代的牛崇拜;现代社会,随着现代化农耕的发展,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减弱,在社会上形成斗牛的风俗。斗牛在节日、旅游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活动。斗牛与赌博结缘,赌博成为斗牛发展的重要动力。斗牛将远古以来对牛的神灵崇拜蜕化为商业化世俗化的金钱崇拜。本文通过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主的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中,牛的形象甚多,这反映了牛在滇人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人对牛的崇拜既有将牛视为保护神的象征,又有祈求生育繁衍的意义。自牛成为农耕的主要蓄力后,对牛的神灵崇拜与精心养护并重。牛崇拜逐渐趋向实用、务实。衍生出来的牛文化大多与精耕细作、踏实勤劳、坚忍不拔相关。人类牛崇拜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凡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民族,该地区及民族的牛崇拜现象就越典型,其相应的牛文化亦越丰富。盖牛对于生活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或族群而言,牛实乃维系该民族或族群生存及发展须臾不可或缺之极为重要之工具。当机器已替代牛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时,牛只有走下神坛,成为该地区民族的食物或玩物。这在当代云南彝族群体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体现。牛具有性情温顺、吃苦耐劳、健壮有力、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亦为人类所需要及推崇。在彝族对牛的崇拜中,也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英勇不屈的理念,成为重要的民族性格与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彝族牛崇拜,不仅仅只是对牛的单一崇拜,也是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拜,与“天人合一”及“道法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牛的具象敬畏崇拜,衍生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发展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这是彝族牛崇拜的核心。本文研究认为:彝族先民的牛崇拜及牛文化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彼此作用及反作用,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或现象。作者考察后认为: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彝族牛崇拜及牛文化经历了如下一个历程:即由发生、发展到鼎盛,而后渐趋衰落,及至当下呈现再度复兴之态势。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干扰。本文并首次对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初步划分。本研究认为:在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不可避免地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先哲深刻洞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同为一体,“天人合一”,故对自然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容共生、互利共赢及共同发展。“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严重毁坏,也会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这些闪耀着深邃智慧光芒的生态理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当代人类而言,实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容共生的和平世界的强大思想渊源和坚实基础。
博雅杰[3](2017)在《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文中认为以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构建起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自然生存空间。使得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自然的、自在的习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商业性质的大众音乐文化已无所不在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西方音乐及其教育体制已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根深蒂固,而口传心授式的自在传承方式,随着艺人的更新换代而日益褪色。显然,锡伯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自在活动方式已经很难维系其稳定性时,自觉的生活图示和传承方式必将被建立。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文化传承场域,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已被日益重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探索可行而有效的的实践方式?从而校本教材开发成为本研究的着眼点和行动选择。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是在回答和解决基于什么开发校本教材?开发什么样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如何开发?形成怎样的校本教材?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完善校本教材?的问题链,构建的内容体系。以研究者发起的校本行动研究为实现路径,通过以下四个部分的八个章节呈现。第一部分,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理论阐释,在厘定和梳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教育部审定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基于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的三对关系中,明确本研究中校本教材开发的定位。在文化自觉学说、文化哲学范式、文化分析理论和教材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分析和探讨了校本教材开发中音乐文化传承的理想目标、内容构建、结构特征和评价分析,为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第二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追寻和理念建构,在认识锡伯族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普通价值和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价值过程中,再一次肯定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怀着对教材开发的价值诉求,形成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核心理念和理念意蕴,并将其融入到教材开发的行动选择中去。第三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样态,在开发行动中,本研究历经三个过程完成了教材内容的选择,即漫长而饱满的资料搜集过程、平等而融合的集体审议过程、曲折而反复的内容整理过程,并形成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作、音乐与文化的内容领域。进一步确定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版面设计。于2017年初形成名为《国音族韵唱传承—中小学生锡伯族音乐文化读本》的音乐校本教材。第四部分,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教学检验和讨论,在锡伯族教师和学生相对集中的爱新舍里镇中学和中心小学,本研究展开为其四个月的教学实践。结合教材特色和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实践了围绕主题单元、侧重教学情境、针对教师特点的教学设计,发现和总结教材中的问题并给予完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进一步认识和反思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在传承锡伯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基于以上,在理论层面,形成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与理念、原则与方法、内容选择依据与途径、结构逻辑与组织、教学设计与策略,校本教材评价,以期丰富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探讨。在现实层面,兑现“寻找家乡的歌”到“教唱家乡的歌”的实践定位。
陈栋[4](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指出“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吴明微[5](2016)在《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提出煤矿行业场中孕育的劳动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尘封于边角地带、少人问津的状况。而笔者自幼生长在产煤城市、对煤矿工人及其音乐文化十分熟悉,因此,出于情感动机及学术动机,选择我国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本课题并非是宏大叙事般地对我国各地区煤矿劳动音乐的音乐本体及文化进行研究,也不是纯粹按照年代顺序对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而是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整合、分类,紧紧地围绕本文“话语”研究视角所进行的理论反思。本文借鉴西方后现代的话语理论及话语批判分析法、文献法、田野调查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各话语主体建构、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进行挖掘,探究这些音乐事项的文化内涵、功能、特征以及各话语主体的建构意图、建构方式等,试图进一步阐释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各话语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最终构想出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的理想话语模式,同时以小见大,以期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夏晶[6](2015)在《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文中研究说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思想禁锢、文化贫瘠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虽然政治社会环境恶劣,但并没有阻挡住青年学生追求知识、真理的脚步。文革后期的特殊历史环境更是让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对现实产生怀疑。在这一过程中,鲁迅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给予了知识青年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精神动力。鲁迅可以说是第一个将中国社会看透的人,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度思考让知识青年找到了心灵的寄托点,他们开始沉静,开始反思文革、思考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出路。跟随着鲁迅思考的脚步,知识青年也因此越来越接近真实的鲁迅,从个体心灵出发直接走进了鲁迅。知识青年的独立思考渐渐形成了以“民间思想村落”为中心的民间思潮,正是文革后期民间思潮的涌动才带来八十年代官方思想的大解放,民间思想者的存在填补了中国思想史上因文革政治灾难带来的思想空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走进文革后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以民间思潮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鲁迅对民间思想者的影响作用,可以说鲁迅成为了文革中知识青年的一个精神砥柱。
李海英[7](2013)在《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文中指出本文以抒情精神作为新诗研究的基点,首要目的在于考察其在传统诗歌的变革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进程,受到哪些因素的促动或限制。着力探讨“抒情”这一中国文学的道统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所居的位置、传续的力量、发生的流变等相关问题,理解中国新诗所出现的诸种样态与现象之根由。而把目标收缩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以河南新诗作为分析的文本依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在现代情境世界的书写中,个人是如何利用传统经验安顿自身的处境、通过语言去表征越来越复杂或陌生的情感体验、处理时代、诗人、诗歌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而在了解他们所经历的偃蹇困顿或成功转化中,开启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文学)内在机制的重新思考。基于此,本论文针对河南新诗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乡土性、现代性、意识形态化和反常性,考察其是如何在诗歌抒情性这一主轴下展开的,抒情样态发生了如何曲折的变异,不同的河南诗人在诗性正义与革命话语的要求下所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什么样的诗歌面貌或生态状况,并将对种种现象进行描述。同时在梳理河南诗歌的社会文化背景、地理学背景、诗学背景、个人追求等因素时,查看抒情传统是如何对河南新诗产生影响或作用的,理解其间的得失、优长或不足。进而通过讨论河南新诗对地方经验的转化与表达的方式,探究其作为一个地域之内的文学形式是如何艺术地记录了该地的精神风貌、文化性格、生命状态和风俗习惯的,以及它对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诗歌抒情性真正是扎根河南的地方性与现代性之中一条悠久不灭的红线。之后分别以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痖弦等四位河南诗人的诗歌创作为案例,讨论现代抒情精神的生成及变化:徐玉诺在儒家诗学观的承继中深切地关怀着现世,首先他把现代主义之诗性追求与现实主义之深切关注融合起来,以爱与美、血与泪、孤独与梦想作为创作主体,并从地方性出发,开创了匪患题材,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而真实的文本世界。其次,在新诗文体的自觉探讨中,徐玉诺诗歌的语言与形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将方言入诗,增强了新诗的地域性,为新诗语言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把自由体诗和韵诗结合起来,使自由体诗获得了形式上的完善。此外,徐玉诺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诗人,其诗作中有大量的无意识写作,语言充满了悖论与张力,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用河南的地方性知识讨论时代情感结构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独特的语象和语式使其早期的作品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徐玉诺的存在表明了抒情精神一词是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土壤里的。于赓虞是以“恶魔诗人”、“魔鬼诗人”名扬诗坛的,其诗歌本体上呈现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混合的色彩,诗中充满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谐和音、专制性幻想、独白式的迷狂等现代诗歌的诸般样态。但其对诗歌及诗学的探索却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处于尴尬的位置,于赓虞远未得到与他创作实绩相符的认可。此现象将引发我们对诗人、时代、文学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此外,于赓虞的存在揭示了诗歌抒情精神仍是一种现代人的主观意志与深在的潜意识心理的表白,也是河南新诗中一种真正的审美抒情的现代性代表。苏金伞以现代乡土诗人着称,他以质朴的乡土语言挖掘原生态的生活中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地方性知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乡村的一种生活样态之诗意存在。但革命话语加入叙述模式后,乡土抒情开始被逐渐异化,并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其诗歌并未达到现代乡土抒情的极高层面。这也是河南现代诗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诗歌追随时代革命的步伐,仅满足于展示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到审美文化的人性深度开掘现实生存之本相。直到痖弦的出现,河南籍诗人乡土抒情的现代性才算真正实现。痖弦在一种严厉的政治气氛中,把乡土语言、乡土记忆和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了一些“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现代乡土抒情诗。他的成功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阐幽抉微之探寻中,以反思型的姿态面对故土与家园、时代与人性、个人的记忆和集体的记忆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方言民谣和现代意识凝聚在一起,从中提炼出一种现代抒情精神。以河南新诗为窗口,总览河南现代诗人在抒情传统的承继、现代性历史语境的挑战、革命话语的干预、离散文化的冲击中,曾遭遇过的曲折和异化,为的是展看传统抒情精神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河南新诗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及局限所在,其最终目的乃是在于思考河南诗人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哪些新的诗歌元素。而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河南诗歌在何种维度补充发展了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的新成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鲁毅[8](2012)在《夹缝中的抉择 ——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嬗变论》文中提出鸳鸯蝴蝶派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但是它的概念及其流变进程在历来的正统文学史史述中却显得含混不清,存在着偏颇和简单化的倾向。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鸳鸯蝴蝶派的研究就在不断升温,但是其热点位置并没有将其研究推向高峰,相反,大量悬而未决的文学现象、研究课题尚未触及,诸多述而不作的文学史定论与常识在惯性沿袭中有待经受卷帙浩繁的文学史料的检验。此外,对该派的研究还牵涉到文学史观念的重大调整,以及具有丰厚的史料研究价值等,所以对该派的研究显得必要与迫切。因此本人选取处于滥觞及最初繁盛期的鸳鸯蝴蝶派,即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1909年《小说时报》创立——1920年《小说季报》停刊)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该时间区位的研究意义还在于,首先,这一时期的鸳鸯蝴蝶派处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传统/现代”、“雅/俗”、“中/西”、“本土/外来”等多重维度的集结点上,对它的研究自然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文学阐释空间;其次,这一时期是鸳鸯蝴蝶派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众多研究史料尚处于尘封状态,且缺乏必要的梳理,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填补文学史空白的重要意义;再次,这一时期也是鸳鸯蝴蝶派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于日后,即中、后期鸳鸯蝴蝶派的流变及整体定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前提与依据,这也丰富了对已有鸳鸯蝴蝶派研究的认知。在研究角度上,本文以鸳鸯蝴蝶派小说创作的典型叙事特征为切入口,考察鸳鸯蝴蝶派在1909—1920年不同时间区位中的文学风貌、嬗变轨迹,以及鸳鸯蝴蝶派作家在时代语境的激烈变动中所面临的创作心理障碍、繁复的生命体验,及在对语境的调试中所作出的艰难抉择,以期最终能够呈现出鸳鸯蝴蝶派在这一时期的深层嬗变规律以及嬗变背后的根由。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叙事学、话语理论及现代性等相关理论,采用史料研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论文的框架安排上,以鸳鸯蝴蝶派在19091920年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嬗变特征为依据,以呈现这种差异性嬗变特征的典型鸳鸯蝴蝶派期刊为主要考察场域,同时梳理出该派的国族话语(面相)与娱乐主义话语(面相)两条线索,将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嬗变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先后论述: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新世纪以来鸳鸯蝴蝶派研究综述;论文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厘清以往“鸳鸯蝴蝶派”概念使用的含混性,界定本文所使用的“鸳鸯蝴蝶派”概念的内涵。第一章:延续与疏离:清末至民初前期鸳鸯蝴蝶派的多元面孔。该章论述在晚清“新小说”语境的余波下,“新小说”为鸳鸯蝴蝶派的创作提供了怎样的文化资源,以致形成了它在这一时期的独特话语方式及面相。这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创作表现出对晚清“新小说”以启蒙、救亡为标识的国族话语的延续,但同时它或者将这种国族话语置于启蒙与时尚的交界处,或者对其进行添加与删减,从而又表现出对晚清“新小说”国族话语的疏离。在具体论述中,通过选取早期鸳鸯蝴蝶派期刊中的国族话语特征、“英雌”形象的演化及科幻小说中国族话语的变迁等几个点,集中论述从晚清“新小说”到清末民初前期鸳鸯蝴蝶派国族话语(面相)的嬗变状况。第二,晚清“小说界革命”以一种政治视域审读文学,在“新小说”内部建构起了以启蒙、救亡为价值指向的浓郁政治话语形式,但是随着它的进一步演变,却悖论式地解构了这种政治话语,指向了传统小说以讲故事为中心的娱乐主义话语,这为日后鸳鸯蝴蝶派的发展、定型提供了温床。该章的创新点在于将鸳鸯蝴蝶派的早期阶段与晚清“新小说”联系起来,特别是本章提出的,晚清“新小说”的政治话语在解构之后成为鸳鸯蝴蝶派发展的腹地等结论,修正并补充了前人研究中所忽视或“断裂”的晚清“新小说”至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之间的文学发展链条,这也为其日后嬗变轨迹的考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域。第二章:戏讽与哭悼:民初中期鸳鸯蝴蝶派的两种“表情”。该章论述进入民国“共和”语境中,外部激变的社会政治现实使鸳鸯蝴蝶派作家产生了怎样的体验,以致生成了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的独特面相。在这一短暂时期内主要呈现为一种严肃的国族面相,但又区别于前一时期,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具体表现为戏讽与悲悼的美学形态及话语方式,并寄予了作家在全新语境中的独特体验。在论述方式上,选取《自由杂志》与《民权素》两种鸳鸯蝴蝶派期刊,从其分别代表的戏讽与悲悼的话语叙述特征、美学形态出发,探究作家在这一时期的共性体验,并进一步阐发这种嬗变发生的根由。该章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作品的考察,提出了“共和”语境的概念,认为鸳鸯蝴蝶派在民国“共和”机制下呈现出相应的文学风貌,因此对这一时期《民权素》中哭悼诗文与娱乐小说(哀情小说)之间的“断裂性”解读,便可以还原出作家对“共和”理想现实沉沦的代偿化书写意图,这修正了以往对鸳鸯蝴蝶派唯娱乐化的简单定论,同时也回应了当前“民国文学史”的热点探讨。第三章:怀旧与忘却:民初中后期鸳鸯蝴蝶派的分野。该章论述在“共和”语境的远离与近现代文学市场消费语境的铺展中,鸳鸯蝴蝶派又呈现出怎样的面相与作家心态。一方面,随着“共和”语境的淡去,鸳鸯蝴蝶派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怀旧与隐逸的文学形态,这使其在延续前一时期国族话语的基础上发生嬗变,不仅在美学形态上具有了更为深沉的情感蕴藉色彩,在小说叙事模式及情节设置上亦有所体现;另一方面,随着近现代文学市场消费语境的渐兴,一种以市民日常生活与世俗意识为表现内容的全新小说范式开始生成,在语言、叙事模式、题材、人物形象等方面与以往的鸳鸯蝴蝶派创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出对国族话语(面相)的疏离和对娱乐(话语)面相的靠拢,形成了两种话语(面相)对峙与交替的嬗变趋势。在嬗变的背后,一方面,隐含着新老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代际分野,及对变化了的语境的差异性调试姿态与结果;另一方面,两派作家又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叙事特征及价值理念,从而又保持了作为鸳鸯蝴蝶派整体的统一性。在论述方式上,仍然以典型的小说叙事形态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叙事(嬗变)特征背后的作家体验及其困境。该章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鸳鸯蝴蝶派的分野问题,将其内部的差异性创作理解为代际式区分的两个群体,以此描述鸳鸯蝴蝶派在这一时期的演变进程,这补充了以往研究中对鸳鸯蝴蝶派驳杂、混乱的模糊认知。此外,本章论及的鸳鸯蝴蝶派的传统文化道德认同问题,也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简单地论定为封建性与保守性,而是将其放置在晚清以降的复古主义文化思潮中理解其开掘传统文化资源、补救文化价值失范的重要意义。第四章:沉落与勃兴:民初末期鸳鸯蝴蝶派的内部更迭。该章论述在民初末期,鸳鸯蝴蝶派即将进入一个全新、定型的发展阶段之前,它如何通过其内部新老作家的交替完成这种嬗变,期间又呈现出怎样的面相及其复杂的心态。在论述方式上,选取《小说季报》这一历来被忽视的鸳鸯蝴蝶派场域,即保留了新老鸳鸯蝴蝶派作家最后的共存状态及其独特的文学存在形态,考察出老派作家以一种强烈的国族话语决心扭转创作的颓败局势,却又夹杂着娱乐主义的写作方式。在实际创作中,他们执拗地建构着具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世界,同时掺杂着个人对时代的浓重感伤体验,但是在构建中却又悖论式地消解了这个文学世界。新派作家则延续着前一时期新的小说范式继续营构着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老派作家的影子,却完全呈现出娱乐主义的话语方式及面相。该章的创新点在于找到了《小说季报》这一重要的文学场域,这为揭示民初末期鸳鸯蝴蝶派的嬗变特征,尤其是新老作家的更迭过程与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其中诸如对老派作家徐枕亚试图作出超乎想象的转型尝试的史料发现,无疑丰富了这一时期老派作家文学生存形态的认知。结语部分:试图通过本文所探究的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嬗变规律,以及新老作家在交替中对文学语境的差异性调试与创作心理障碍,提出鸳鸯蝴蝶派的文化意义与得失、对当下文学变革语境中作家的启示,以及如何拾取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开掘传统文化资源的一脉,有效地推进当前文化(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总之,本文在对鸳鸯蝴蝶派旧报刊等第一手历史资料大量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从阅读体验出发,与文本对话,最终得出结论: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从渐兴到最初的繁荣,始终纠结着严肃国族话语与娱乐主义话语的双重向度,从而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杂糅的复合面相,而非单一、定型的面孔。但是在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文学语境的变迁,在接续晚清“新小说”两种相应话语的同时,它又经历了严肃国族话语(面相)渐失,娱乐主义话语(面相)增强的一个嬗变过程,期间还夹杂着两种话语(面相)此消彼长的复杂性与逆转性,最终在1920年前后,鸳鸯蝴蝶派完全实现了面向市民大众的俗文学定位,呈现出文学史中一般认知的那个“娱乐、游戏、消遣”的面孔。由此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史述中的两种论断提出了质疑或补充:第一,史述中关于鸳鸯蝴蝶派唯娱乐化的定性存在着叙述简略与遮蔽的倾向,这并不能涵盖一个流派的动态发展进程;第二,鸳鸯蝴蝶派面向市民大众的俗文学定位,以及与“五四”文学“雅/俗”对峙格局的形成,并非依赖于新文学的强势干预,而是源于其自身的嬗变规律,从而不可避免地、明确地走向了一条适应市民大众观念、生活的彻底俗化之路。
周倩[9](2012)在《爱德华·李普曼《哲学与音乐美学》译介及其音乐美学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爱德华·李普曼(EdwardA.Lippman1920.5.31——2010.6.9)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音乐学家,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教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一.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个人生平、学术成就、学术背景);二.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音乐史方面: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歌剧美学以及瓦格纳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哲学方面:从音乐中的空间感知看音乐的特性与从音乐象征主义看音乐的意义);三.研究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的意义(思想评价、对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意义)。由于中国国内对于李普曼着作与论文的译介相当贫乏,除了台湾方铭健译着的《西洋音乐美学史》外,国内甚至没有一本译着出版,因此笔者对于李普曼着作的译介与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便同时兼备了创新点与难点。笔者通过翻译、研究、评论这三个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对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得出结论: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是受到十九、二十世纪的音乐现象学、音乐符号学以及音乐心理学的影响,其中茵加尔顿、朗格与赫尔姆霍尔兹的学术观点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最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普曼借鉴音乐现象学的理论来研究音乐中的时间问题、借鉴音乐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音乐的象征意义、借鉴音乐心理学的成果来研究音乐的情感中看出,可以说,李普曼的音乐思想是有着鲜明与清晰的哲学渊源的。此外,笔者还认为,无论是对音乐哲学的研究还是对音乐史学的编着,李普曼的思考都是非常独到与深刻的,这离不开他独特的研究方法——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来审视音乐史,用史学的客观冷静来研究音乐哲学。李普曼用其渊博的知识与深沉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音乐美学的魅力,也为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反思。笔者诚恳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译介,使我国音乐美学界有更多的学生、学者与专家来逐渐认识李普曼、走近李普曼、研究李普曼。
徐珊[10](2011)在《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研究抗日战争的作品不胜枚举,落脚于战时知识分子的亦不在少数,但多着眼于从他们的作品和文字来建构其服务于抗战的精神世界,宣扬的是一种没有瑕疵的主流抗战观,而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学术作品并不多见,大量生活琐事和复杂情感被忽视,近年来的一些人物传记开始着墨于文人的生活,但总的说来,“人”在抗战历史研究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这一段的历史研究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爱国激情的亢奋群体,却总觉得这过于美化,有些失真,因而挖掘这背后的的小事、小情感,解析他们的这些“小”,为“抗战”这一个时而冷冰冰、时而充满激情和美化的意象注入几许不那么崇高、不那么恢弘,却真实、能引起共鸣的情感因子,尽量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群体形象,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文章将抗日战争爆发后,聚集在重庆、云南、四川、桂林等地的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作为描述的主体,展现一幅“衣食住行”与“酸甜苦辣”的复杂图景,解析他们的生活、情感与民族主义精神之交融情形,让我们重新回到那八年的乱世,同这些知识分子一起感受民族主义精神指引下的点点滴滴、令人不胜唏嘘的各种乱世之情以及他们的苦中作乐,因为这些鲜活的人,那段历史更加生动,也更加刻骨铭心,记住了历史的参与者,也就铭记了历史。
二、星星满天也灿烂——浅谈“小群体、大规模”生猪生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星星满天也灿烂——浅谈“小群体、大规模”生猪生产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庄子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事必象与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绪言) |
第一节 观象授时与中国哲学时空观念的意象化 |
一、先于时间的空间认知 |
二、源于天文的人文超越 |
第二节 绝地天通与中国哲学历史经验的意象化 |
一、商周易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延续 |
二、诸子时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转化 |
第三节 得意忘象与中国哲学转译表达的意象化 |
一、诗性智慧与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 |
二、诗性智慧与依类象形的表达方式 |
第二章 以象谋篇与庄子哲学的意象结构 |
第一节 物象是最小的意象结构单位 |
第二节 语象是庄子创造的哲学符号 |
第三节 事象是意象塑形的诗性置换 |
第三章 物象:庄子哲学意象的文化生成 |
第一节 “物象”是人文对自然的指认 |
第二节 “物象”的抽象意义和原始命名 |
第三节 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 |
第四章 语象:庄子哲学的语言突破 |
第一节 庄子“三言”正义 |
一、“寓言”正义 |
二、“重言”正义 |
三、“巵言”正义 |
第二节 寓言以为象 |
一、成熟语言形态是庄子寓言的基础 |
二、塑造形象说理是庄子寓言的论式 |
三、倾心艺术创造是庄子寓言的特征 |
第三节 重言以为象 |
一、史书记言的文化传统 |
二、卿士立言的时代风气 |
三、庄子代言的艺术创造 |
第四节 卮言以为象 |
一、“卮言”的词语本义为饮酒之言 |
二、“卮言”的文化引申义为得意忘言 |
三、“卮言”的艺术象征义为大美不言 |
第五章 事象:庄子哲学的诗性特征 |
第一节 叙事成象与叙事传统的形成 |
第二节 叙事成象对史传传统的突破 |
第三节 庄子形迹与哲学主人公形象 |
第六章 庄子与诸子时代文学的历史超越(结论) |
第一节 变革之会也:诸子的时代和诸子的文学 |
第二节 余岂好辩哉:文学的任务和文学的实践 |
一、墨子之辩 |
二、孟子之辩 |
三、韩非子之辩 |
第三节 俄然而觉矣:庄子的哲学和庄子的文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意义 |
(三) 现实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国内有关云南彝族牛文化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彝族牛崇拜的历史渊源及演变历程 |
第一节 云南石林县概况 |
第二节 远古时期彝族的牛崇拜 |
第三节 历史时期彝族牛崇拜的演变 |
第二章 走向世俗的彝族牛崇拜 |
第一节 当代石林彝族牛崇拜活动 |
第二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背后的“财神” |
第三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活动背后的“手” |
第三章 彝族牛文化的再解析 |
第一节 政治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经济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三节 文化与彝族牛崇拜之关系 |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四章 彝族文化及其他 |
第一节 彝族民间信仰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彝族文化的再认识 |
一. “相匹配”的万物观 |
二. “均衡“的世界观 |
第三节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的现代价值 |
一.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森林的存在与发展 |
二.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三.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经济发展 |
四. 彝族传统农业生产的现代价值 |
五. 彝族聚居地区未来发展之展望 |
第五章 彝族文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对人类文明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生态文明的萌发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构建 |
第五节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再认识 |
结语 |
一. 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文明意识 |
二. 中国古代先贤生态理念的当代意义 |
三. 本次研究的基本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困境与契机—研究背景 |
(一)学校音乐教育中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体系建设的时代契机 |
二、选择与定位—研究意义 |
(一)在校本教材开发的行动选择中寻求理论价值 |
(二)从“寻找家乡的歌”到“教唱家乡的歌”的实践定位 |
三、趋势与反思—研究现状 |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趋势 |
(二)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滞后的现状反思 |
四、理性与行动—研究方法 |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方法选择 |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行动过程 |
五、尝试与突破—创新之处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践突破 |
第二章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理论阐释 |
一、概念界定与关系梳理 |
(一)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
(二)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
(三)教育部审定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 |
(四)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为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材开发的理念指引:文化自觉学说 |
(二)教材开发的哲学基础:文化哲学范式 |
(三)教材开发的课程理解:文化分析理论 |
(四)教材开发的方法论基础:教材理论研究 |
三、内涵与价值 |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内涵分析 |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价值探讨 |
第三章 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价值追寻 |
一、作为民族文化的普遍价值 |
(一)“向人而化”—对人存在的价值 |
(二)“向文而化”—作为文化的内核 |
二、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 |
(一)锡伯族音乐文化形态的民族独有性 |
(二)锡伯族音乐文化变迁的历史特殊性 |
(三)锡伯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时代濒危性 |
第四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建构 |
一、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念建构的政策导向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契机 |
二、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理念的内涵 |
(一)核心理念 |
(二)理念意蕴 |
第五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选择 |
一、内容选择的特性 |
(一)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选择特性 |
(二)作为文化载体的内容选择特性 |
二、教材内容选择的阶段与方法 |
(一)内容选择的资料搜集阶段 |
(二)内容选择的集体审议阶段 |
(三)内容选择的整理规范阶段 |
三、内容选择的领域 |
(一)感受与欣赏 |
(二)表现与创作 |
(三)音乐与文化 |
第六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的呈现样态 |
一、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体例 |
(一)以音乐文化为中心 |
(二)以主题单元为组合 |
二、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内容结构 |
(一)内容结构的逻辑定位 |
(二)内容结构的分册安排 |
(三)教材内容的主题设计 |
三、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版面呈现 |
(一)封面设计融合理念 |
(二)文化符号贯穿始终 |
(三)整体版式关注审美 |
(四)插图选择有助理解 |
第七章 锡伯族音乐校本教材的教学检验 |
一、基于教学检验的环境选择 |
(一)宏观—地域文化 |
(二)中观—学校特色 |
(三)微观—个体特点 |
二、基于教学检验的教学设计 |
(一)围绕教材主题的教学设计 |
(二)侧重教学情境的教学设计 |
(三)针对教师特点的教学设计 |
三、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分析 |
(一)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设计 |
(二)基于教学检验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八章 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讨论 |
一、校本教材开发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层级 |
(一)文化自在—作为客观存在的音乐文化 |
(二)文化自知—传承主体的主观意识 |
(三)文化自主—传承主体的行动调控 |
(四)文化自觉—音乐文化传承的理想目标 |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原则探索 |
(一)育人性原则 |
(二)认同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地域性原则 |
三、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内容建构 |
(一)内容建构的观念基础:中华民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共生 |
(二)内容建构的音乐理解 |
(三)内容建构的文化选择 |
四、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结构设计 |
(一)编写体例参考 |
(二)内容结构设计 |
五、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评价设想 |
(一)促进发展的评价目标 |
(二)多维立体的评价主体 |
(三)生成循环的评价环节 |
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一)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定位 |
(二)校本教材开发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重点在于音乐内容的呈现 |
(四)校本教材开发是基于校本教研的行动超越 |
(五)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的文本功能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界定 |
五、理论背景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煤矿工人自我言说的动因 |
一、动因一:煤炭开采萌芽与繁荣 |
二、动因二:煤矿劳动的特殊条件 |
三、动因三:煤矿工人的自身需求 |
第二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一:煤矿劳动号子 |
一、煤矿号子类型及特征 |
(一) 煤矿水工与水工歌 |
(二) 绞窑工与绞煤号子 |
(三) 运煤工和运煤号子 |
(四) 搬运物件劳动号子 |
二、煤矿号子的功能 |
(一) 驱除疲劳、避免事故 |
(二) 提示操作、保障安全 |
(三) 愉悦心情、提高效率 |
(四) 抒发情感、文学价值 |
(五) 指挥劳动、计算工作量 |
第三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二:煤矿劳动悲歌 |
一、煤矿劳动悲歌类型 |
(一) 反映煤矿高危特征的 |
(二) 反映煤矿特殊制度的 |
(三) 反映煤矿劳作及食宿条件 |
二、煤矿劳动悲歌特征 |
第四节 自我言说形式之三:窑神祭祀音乐 |
一、概况:祭祀对象、时间、地点 |
二、建国前窑神祭祀仪式及用乐 |
三、改革后复兴时期的窑神祭祀音乐 |
四、窑神祭祀音乐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功能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煤矿生产战歌的萌芽与繁荣 |
一、背景 |
二、煤矿生产战歌音乐文本分析 |
(一) 以“忆苦思甜”、“感恩”对比方式建构歌曲 |
(二) 以“夺煤生产运动”的激励方式建构的歌曲 |
(三) 以“劳动号子”的音乐形式建构的生产战歌 |
(四) 煤矿生产战歌中的国家符号、矿工符号 |
三、煤矿生产战歌的双向运行机制 |
(一) 由上至下的“执行”机制:以各“单位”为中介 |
(二) 由下至上的“检阅”机制:以汇演、比赛、观摩等为中介 |
第二节 国家在场:祭煤神活动的曲折发展 |
一、建国后煤矿国有化、窑神祭祀走向衰落 |
二、破四旧运动中的“牛鬼蛇神” |
三、改革后小煤窑矿难频发、再被言说成“迷信” |
第三节 煤矿新安全通信语境中的井下环境音乐 |
一、煤矿井下环境音乐运用的背景 |
二、矿井巷道、猴车等地环境音乐 |
三、煤矿井下工作面音乐茶饮休息室 |
四、煤矿单向运行机制影响环境音乐效果 |
第四节 煤矿安全文化系统中的安全歌 |
一、煤矿安全歌兴起背景 |
二、煤矿安全歌曲音乐文本分析 |
(一) 煤矿操作守则歌曲 |
(二) 亲情型安全歌曲 |
(三) 改编·多元的歌曲特征 |
三、对煤矿生产战歌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大众言说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 |
第一节 矿难歌曲产生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后小煤窑兴起,矿难频频发生 |
二、媒体的矿难报道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 |
第二节 矿难歌曲类型及其运行特征 |
一、矿难歌曲文本类型 |
(一) 表现矿难家属失亲之痛的歌曲 |
(二) 表现矿难事件及呼吁安全生产 |
(三) 表现矿难矿工们真实生存状况 |
二、矿难歌曲运行模式及草根性特征 |
第三节 “井下环境音乐”引发的争论 |
一、争论源起:广西井下咖啡吧音乐巷道及智力矿难救援 |
二、反对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
三、支持者对井下环境音乐提出的观点 |
小结 |
第四章 矿工·国家·社会在煤矿劳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矿工:建构传承 |
一、建构了独特的煤矿劳动音乐文化传统 |
二、促进煤矿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发展传承 |
第二节 国家:高效操控 |
一、国家对煤矿劳动音乐型塑、甄选、利用 |
二、国家的政策制定以及经济支持作用 |
第三节 社会:代言监督 |
一、代言作用 |
二、监督作用 |
小结 |
第五章 煤矿劳动音乐发展中矿工与他者话语关系 |
第一节 矿工自由言说(1840年-1920年) |
第二节 他者的介入(1921年-1949年) |
一、1921年建党后革命者加入 |
二、抗日战争爆发音乐家加入 |
第三节 话语关系失衡(1949年-1979年) |
一、特殊国情的需要,矿工话语服从于国家话语 |
二、国家社会一体化,大众不具言说矿工能力 |
第四节 多元话语形成(1980年-2015年) |
一、国家话语强势性特征减弱、社会话语独立 |
二、多元话语空间为矿工话语回归提供契机 |
小结 |
结语 启示与展望 |
一、煤矿劳动音乐理想话语模式构想 |
(一) 理想目标:音乐与煤矿生产“互惠” |
(二) 回归本位:注重煤矿工人主体位置 |
(三) 各司其职:合理发挥他者协助作用 |
二、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启示 |
(一) 话语理论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运用与拓展 |
(二) 本课题对民族音乐学行业音乐文化研究呼唤 |
附录一:文章中未收入的乐谱及矿难歌曲《矿工》手稿 |
附录二:2015年笔者在百度贴吧对各地煤矿矿工做音乐调查部分截图 |
附录三:黑龙江龙煤集团鸡西矿业公司张辰煤矿实地调查照片及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走向文革的“鲁迅” |
第一节 左翼文化内部的两类鲁迅阐释 |
一、“上了镣铐的跳舞”——政治意识形态下的鲁迅 |
二、另一种声音——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的阐释 |
第二节 文革中的鲁迅 |
一、贫瘠与饥渴 |
二、幸与不幸 |
第二章 文革后期社会气候与鲁迅影响力 |
第一节 民间思考的政治社会环境 |
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二、久旱逢甘雨——九届二中全会后政策的松动 |
三、“于天上看见深渊”——林彪事件 |
第二节 走进鲁迅 |
一、“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与鲁迅相遇 |
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知青心灵的风暴 |
第三章 “民间思想村落”与鲁迅资源 |
第一节 涌动的暗流——“民间思想村落”形成的有利条件 |
一、“六八年人”与“大走串” |
二、边缘人与探亲假 |
第二节 奔突的地火——“民间思想村落”的发展 |
一、“民间思想村落”的盛况 |
二、“民间思想村落”的特征 |
第三节 精神的盛宴——从民间思潮的成果中看鲁迅 |
一、“尊个性而张精神”——“人”的重新发现 |
二、国民性批判——启蒙的召唤 |
三、“娜拉走后怎样”——革命与政治再思考 |
第四章 浮出水面:八十年代文化热与鲁迅热 |
第一节“于无声处听惊雷” |
一、天安门“四五运动”的爆发与“四人帮”的覆灭 |
二、“西单民主墙”的出现与《今天》等民刊的兴起 |
第二节 “寒凝大地发春华” |
一、八十年代新气象 |
二、新时期鲁迅话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立足于地方性研究的目的 |
一、 地域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状况 |
二、 关于“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河南新诗的发生 |
第一节 河南新诗文学场的发生 |
一、 河南近代文化传播的空间状态 |
二、 河南近代教育的改革与读者群的分流 |
三、 河南新文化社团的萌芽 |
四、 河南新诗的最初样态 |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发展 |
一、 教育改革中新文学场的争夺与分割 |
二、 文学社团与文学刊物的发展 |
第三节 河南新诗的汇合与变化 |
一、 抗战时期河南新诗的变化 |
二、 抗战后河南的新诗状态 |
小结 |
第二章 河南新诗的进程与样态 |
第一节 抒情传统承续中的忧患意识 |
一、 徐玉诺:匪患题材的开创 |
二、 周仿溪:炮火之花下的哀号 |
三、 郭伯恭:苛捐杂税之灾难 |
四、 集体描绘下的灾荒图 |
第二节 从人间苦到自我观照的现代性转变 |
第三节 乡土抒情与革命话语的结合 |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下摹写现实的模式化倾向 |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现代延续——以徐玉诺为例 |
第一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一:爱与美 |
一、 与自然唱和中对田园牧歌世界的眷恋 |
二、 童真世界的描摹中对美好家园的想往 |
三、 传统抒情精神的应和 |
第二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二:血与泪 |
一、 乡村精神的勘探 |
二、 乡村情意的眷恋 |
三、 乡村世界的展现 |
第三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三:梦与诗 |
一、 梦的诗意化 |
二、 诗的梦行为 |
三、 无意识写作:言语之火灼痛的现实 |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性语境下抒情自我的流变——以于赓虞为例 |
第一节 诗论:生命与自我的抒情艺术 |
一、 起步与动因 |
二、 对外国诗论的吸纳 |
三、 诗论的核心内涵 |
第二节 诗歌:现代性追求下的自我观照 |
一、 生与死的迷雾:诗歌情境的构成 |
二、 忧郁与孤独:诗歌情调的变化 |
三、 抒情自我在现代境遇中的表征 |
小结 |
第五章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异化——以苏金伞为例 |
第一节 生活经历、个人信仰与文学创作 |
第二节 具有耕织意义的地方性写作 |
一、 作为艺术经验的田园牧歌 |
二、 细节描写中的土地诗学 |
三、 河南地方精神的展现 |
第三节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变异 |
一、 乡土抒情里革命话语的涌动 |
二、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迂回 |
小结 |
第六章 离散际遇中现代乡土抒情的生成——以痖弦为例 |
第一节 离散中的双乡体验:以《红玉米》为例 |
第二节 诗儒情怀:当个性遭遇政治 |
第三节 传统与地方:文化冲击下的回溯 |
第四节 语言在文化夹击中的裂变与融合 |
一、 诗艺圆美流转如弹丸 |
二、 独特情境的构成 |
三、 乡村经验与回望美学的悖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夹缝中的抉择 ——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嬗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鸳鸯蝴蝶派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四节 “鸳鸯蝴蝶派”的命名与界定 |
第一章 延续与疏离:清末至民初前期鸳鸯蝴蝶派的多元面孔 |
第一节 “新小说”语境下鸳蝴派国族话语的沿袭与更替 |
一、早期鸳蝴派期刊的国族话语特征 |
二、“英雌”形象的嬗变 |
三、科幻小说中国族话语的嬗变 |
第二节 晚清小说政治话语的消解及其文学资源 |
一、晚清“新小说”政治话语的建构 |
二、晚清“新小说”政治话语的解构 |
第二章 戏讽与哭悼:民初中期鸳鸯蝴蝶派的两种“表情” |
第一节 觉世大文杂滑稽,唤醒人间百万迷 |
一、以觉世为旨归的戏讽话语方式 |
二、戏讽话语诞生的语境及作家体验 |
第二节 “共和”语境中的哭悼 |
一、断裂?哭悼的诗文·娱乐的小说 |
二、哀情小说背后的潜流与漩涡 |
第三章 怀旧与忘却:民初中后期鸳鸯蝴蝶派的分野 |
第一节 美学沉潜:“共和”语境远离中的怀旧与隐逸 |
第二节 滑落世俗:“共和”语境远离中的忘却 |
一、鸳蝴派全新创作范式的生成 |
二、裂痕:新老鸳蝴派作家的代际分野 |
三、统一:新老鸳蝴派作家的道德认同 |
第四章 沉落与勃兴:民初末期鸳鸯蝴蝶派的内部更迭 |
第一节 多元面相并置的民初鸳蝴派 |
第二节 老派作家:古典文学世界的营构及其消解 |
第三节 新派作家:新的艺术世界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爱德华·李普曼《哲学与音乐美学》译介及其音乐美学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写作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工作方法 |
四、学术目标 |
第一章 爱德华·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爱德华·李普曼的个人生平与学术成就 |
一、个人生平简介 |
二、学术成就概述 |
第二节 爱德华·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的三重学术背景 |
一、爱德华·李普曼与现象学 |
二、爱德华·李普曼与符号学 |
三、爱德华·李普曼与心理学 |
第二章 爱德华·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 |
第一节 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一、古希腊的音乐“和谐论” |
二、古希腊的音乐“伦理观” |
第二节 爱德华·李普曼的歌剧美学观 |
一、十七世纪的歌剧美学 |
二、十八世纪的歌剧美学 |
第三节 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一、瓦格纳的音乐理论思想概述 |
二、瓦格纳关于“梦”的概念 |
第四节 音乐的特性与意义 |
一、从对音乐的空间感知看音乐的特性 |
二、从音乐象征主义看音乐的意义 |
第五节 爱德华·李普曼与迈尔的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
一、迈尔的生平、着作以及国内对迈尔的研究现状 |
二、迈尔与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
第三章 研究爱德华·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一节 对爱德华·李普曼音乐美学思想的评价 |
第二节 爱德华李普曼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
一、由李普曼的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反思古代中国音乐思想中的“和谐论”与“伦理观” |
二、由李普曼的歌剧美学观反思当代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哲学与音乐美学》译稿 |
致谢 |
(10)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路径 |
序言 徘徊 |
引子 |
一、去留间的徘徊 |
二、看不到的未来 |
三、主和抑或抵抗 |
第一章 衣食住行劳 |
引子 |
一、生活在1937—1939年 |
二、生活在1940—1945年 |
引子 |
1、衣求蔽体 |
2、食求果腹 |
3、居陋室 |
4、行路难 |
5、养家累 |
第二章 乱世之情 |
引子 |
一、生死一线间 |
二、家国之情 |
引子 |
1、家之情 |
2、国之情 |
三、人际之乐与忧 |
第三章 苦中作乐 |
引子 |
一、乐观精神 |
二、生活小情趣 |
三、闲暇之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星星满天也灿烂——浅谈“小群体、大规模”生猪生产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庄子意象论[D]. 杨舟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2]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D]. 张伟文. 云南大学, 2018(04)
- [3]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锡伯族音乐为例[D]. 博雅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4]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自我言说与他者言说 ——“话语”视角下中国近现代以来煤矿劳动音乐文化研究[D]. 吴明微.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6]七十年代(文革后期)民间思潮与鲁迅[D]. 夏晶. 苏州大学, 2015(02)
- [7]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D]. 李海英. 河南大学, 2013(01)
- [8]夹缝中的抉择 ——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嬗变论[D]. 鲁毅. 山东大学, 2012(12)
- [9]爱德华·李普曼《哲学与音乐美学》译介及其音乐美学思想初探[D]. 周倩. 西安音乐学院, 2012(01)
- [10]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D]. 徐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