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其英[1](2021)在《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豆浆以其优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豆浆含有的令人不悦的风味降低了其整体可接受性。脂肪氧合酶(简称Lox)催化脂质氧化反应是豆浆挥发性风味形成的主要路径。豆浆乳化体系成分复杂,其挥发性风味的生成与其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为降低豆浆产品中的不良风味,现有研究多关注于豆浆的加热灭酶或隔氧加工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而对豆浆风味物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即大豆磨浆过程中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尚不完善。为了更好的去除豆腥味而制备高品质的豆浆,需要进一步明确豆浆体系中Lox氧化途径的反应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多种模拟体系,重点研究了在磨浆过程中生豆浆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形成机理及其内源性影响因素。基于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的脂肪氧合酶氧化途径,首先从大豆中分离提取与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形成密切相关且风味极淡的各组分,包括脂肪氧合酶、大豆蛋白、油体(简称OBs)、多酚;用大豆精炼油纯化制得甘油三酯(简称TAG);购置大豆磷脂(简称PL)、亚油酸(简称LA)、蛋白酶(简称Ps)、脂肪酶(简称Lip)、磷脂酶等。模拟体系各组分的添加量和酶活性均与生豆浆中的相当。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在脂质、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分别以TAG、PL、LA为底物,考察Lox氧化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及含量。TAG-Lox、PL-Lox和LA-Lox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48%、6.07%和61.20%。结果表明以LA为底物的模拟体系中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风味特征及含量与豆浆的最为相似。通过脂质-Lox二元模拟体系,发现三种不同形式的脂质对豆浆挥发性成分的的贡献率大小依次是LA、PL、TAG。这说明在豆浆挥发性成分的形成的Lox氧化途径中,亚油酸是最佳的氧化底物。此外,在模拟体系中增加Lox的活性也会使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增加。Lox同工酶对不同形式的脂质底物催化特性不同,Lox-1主要催化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氧化,Lox-2,3不仅可以催化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也可以催化甘油三酯、磷脂中酯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在TAG/PL、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多元模拟体系中,主要研究了脂肪酶的水解对Lox氧化路径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TAG-Lip-Lox、PL-Lip-Lox三元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是对应的二元模拟体系的10.18倍、3.94倍。脂肪酶对酯化脂肪酸的水解可显着增加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TAG-Lip-Lox、PL-Lip-Lox和TAG-PL-Lip-Lox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5.57%、23.94%和57.98%。与二元模拟体系相比,多元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豆浆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具有更好的相似性,其中TAG-PL-Lip-Lox模拟体系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感官风味特征都与豆浆的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在大豆油体、复合酶模拟体系中,通过监测油体特征变化和分析体系生成的氧化产物,发现大豆油体的油体蛋白能被蛋白酶水解成小肽,蛋白酶和磷脂酶共同作用才对油体形态产生影响;完整大豆油体不能被脂肪酶水解,不能被脂肪氧合酶氧化,但能被磷脂酶水解。当油体蛋白被蛋白酶水解后,可以促进上述水解或氧化生成大量的挥发性成分。OBs-Ps-Lip-Lox、OBs-PLA2-Lox、OBs-Ps-PLA2-Lox和OBs-PLA2-Lip-Lox模拟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豆浆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1.67%、29.71%、40.04%和65.12%。其中OBs-Ps-Lip-Lox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与豆浆的相似性较好。在脂肪氧合酶、甘油三酯水解产物二元模拟体系中,在脂肪氧合酶活性一定的情况下,甘油三酯水解产物的增加会引起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的量增加。助氧化剂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其中核黄素、过氧化氢酶增效显着,增加量分别为0.38倍、0.35倍;而Fe3+、过氧化物酶次之,增加量分别为0.19倍、0.14倍。抗氧化剂则因抑制体系中的氧化反应使体系生成的挥发性成分量减少。
蔡明蕾[2](2021)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磁化水影响黄瓜生长的生理机制》文中认为干旱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威胁黄瓜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磁化水有着安全、操作简单、成本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在一些作物上表现出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潜力,磁化水应用是否可提高黄瓜的抗旱性和抗盐性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采用砂培和土培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干旱和盐胁迫逆境下磁化水对黄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探究磁化水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砂培条件下,磁化水对黄瓜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负效应。表现在磁化水抑制了黄瓜地上部和根的生长,降低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了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了整株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磁化水的这些效果在非干旱胁迫条件下作用更强。土壤干旱下磁化水增加了叶片K+含量,但对黄瓜幼苗生长、水分关系、光合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大,砂培条件下磁化水改善黄瓜抗旱性的效果有限。(2)土培条件下,磁化水表现出显着的改善黄瓜生长的效果,磁化水处理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增加幅度达30.1%?91.7%;磁化水主要通过植株水分关系改善和养分含量吸收利用的增加来改善黄瓜的生长。土培条件下磁化与水质、土壤水分条件间存在显着交互作用,磁化自来水的效果优于磁化蒸馏水,磁化水在非干旱胁迫条件下改善黄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效果更明显。磁化水水质、土壤水分亏缺程度、磁化水应用时间长短、培养介质等的差异是造成砂培与土培试验中磁化水应用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3)磁化水相对提高了黄瓜的抗盐性。无论在非盐胁迫和盐胁迫下,磁化水均具有一定改善黄瓜幼苗生长或生理活动的作用。磁化水在盐胁迫下改善黄瓜生长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大于非盐胁迫下,且随灌溉时间延长,磁化水的效应增加。盐胁迫下,磁化水处理改善黄瓜幼苗生长的主要生理机制在于:磁化水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根系生长,改善了其水分关系;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光合能力;通过保护酶活性增强降低了细胞膜受伤害程度;提高根、茎和叶中的钾含量,降低钠含量从而增加K+/Na+比,有助于细胞内离子稳态的维持。
赵曼[3](2020)在《羊草钙铁锌营养形成机理研究及VIGS体系建立》文中提出牧草中矿质元素含量既直接关系到家畜的健康状况,也间接影响人类的矿质营养。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草原的野生优质牧草,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草地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对羊草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添加CaCl2对羊草光合参数和饲用品质的影响、以及它在羊草应对非生物胁迫时的调节作用。此外,还在羊草中初步建立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介导的基因瞬时过表达实验体系,为羊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研究。锡林郭勒草原的一个样地,在调查的20种植物中,羊草叶的Ca含量排在第18位,Fe含量排在第3位,Zn含量排在第5位;另一个样地,在调查的11种植物中,羊草叶的Ca含量排在第10位,Fe含量排在第8位,Zn含量排在第7位。进一步调查发现内蒙古6个地区间羊草叶Ca、Fe、Zn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说明与其它伴生植物相比,羊草叶Ca、Fe、Zn含量因地而异。2.刈割频率、放牧强度与牛羊组合放牧以及施肥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对羊草连续19年进行不同频率刈割后发现,与不刈割相比,刈割会促进羊草叶中Ca的积累,对Fe、Zn的积累无影响。以羊为放牧对象,放牧强度对羊草叶中Ca、Zn的积累无影响,但重度放牧能促进Fe的积累。牛羊组合放牧对羊草叶中Ca、Zn的积累无影响,但能促进Fe的积累。短期施加施肥对羊草叶中Ca、Fe、Zn的积累无影响。3.矿质元素对羊草根、叶Ca含量的影响规律。当营养液中[Ca2+]在0.011mM范围内变化时,根叶中Ca含量增加20%40%;[Ca2+]在120 mM时,Ca主要向根部积累。5 mM NO3-是根、叶中Ca积累的最适浓度。120 mM NH4+或0.011 mM PO43-对根、叶中Ca的积累无影响,20 mM PO43-显着抑制根、叶中Ca的积累。0.015 mM K+对根、叶中Ca的积累无影响,20 mM K+显着抑制叶中Ca的积累。110 mM Mg2+会抑制根、叶中Ca的积累。0.05 mM Fe2+是根、叶中Ca积累的最适浓度,0.51 mM Fe2+会抑制叶中Ca的积累。1.575μM Zn2+对根、叶中Ca的积累无影响,0.15μM Zn2+会抑制叶中Ca的积累。4.矿质元素对羊草根、叶Fe含量的影响规律。当营养液中[Fe2+]从0.0005mM升高到1 mM时显着促进根、叶中Fe的积累,并且表现出清晰的浓度依赖性。5 mM NO3-是叶中Fe积累的最适浓度,0.0120 mM NO3-对根中Fe的积累无影响。120 mM NH4+能促进叶中Fe的积累,但对根中Fe的积累无影响。20mM PO43-显着抑制根、叶中Fe的积累。15 mM K+是叶中Fe积累的最适浓度,0.0120 mM K+对根中Fe的积累无影响。0.0120 mM Ca2+对根、叶中Fe的积累无影响。0.01 mM Mg2+是根中Fe积累的最适浓度,10 mM Mg2+会抑制根、叶中Fe的积累。15μM Zn2+是叶中Fe积累的最适浓度,0.1575μM Zn2+对根中Fe的积累无影响。5.矿质元素对羊草根、叶Zn含量的影响规律。总体而言,营养液中NO3-、PO43-、K+、Ca2+含量变化基本不会影响根、叶中Zn的积累。当[Zn2+]从0.15μM升高到75μM时,Zn主要向根部积累。120 mM NH4+会抑制根、叶中Zn的积累。0.01 mM Mg2+是根中Zn积累的最适浓度,10 mM Mg2+会抑制根、叶中Zn的积累。0.550μM Fe2+是根、叶中Zn积累的最适浓度,0.51 mM Fe2+会抑制根、叶中Zn的积累。6.Ca2+对羊草光合参数、饲用品质和非生物抗性的调节规律。当营养液中[Ca2+]在020 mM范围内时对叶片光合效率主要参数无影响;对粗蛋白、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影响,但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与[Ca2+]呈负相关。增加培养基中[Ca2+],可以提高羊草抗盐和抗低温的能力,但是对羊草抗碱和抗渗透胁迫的能力没有改善。7.在羊草中初步建立了BSMV介导的基因瞬时过表达实验体系。通过改造三组分BSMV-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载体,成功获得了不依赖于连接反应克隆(Ligation Independent Cloning,LIC)的四组分载体。以mCherry、GFP等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基因,利用农杆菌注射渗透法转化本氏烟草,结果表明改造后获得的四组分BSMV-VIGS载体能实现两个外源荧光蛋白基因的共表达,并且持续7天以上。进一步利用发病的本氏烟草汁液侵染羊草,发现外源荧光蛋白基因也能在羊草中表达,表明在羊草中成功的建立了BSMV介导的基因瞬时过表达实验体系。
胡嘉祺[4](2020)在《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细胞壁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4C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enzyme A ligase;)是连接苯丙烷代谢与木质素生物合成的交叉点酶,CCR(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innamoyl-Co A reductase)是木质素特异生物合成的第一个酶,也是木质素生物合成的第一个限速酶。调控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会影响植物体内“碳流”的流向。将这两个酶连接形成的双功能酶4CL1-CCR已在体外和原核生物体内证明了具有催化活性。但是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与其在原核生物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在烟草中异源表达毛白杨的融合基因4CL1-CCR,对转基因烟草植株和悬浮细胞中木质素含量及沉积状态进行分析,并通过转录组分析阐述了融合基因影响烟草悬浮细胞木质化的过程。本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经硫代硫酸解结合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转基因烟草木质素单体含量分析发现,异源表达4CL1-CCR融合基因,不仅增加了烟草细胞壁中木质素的总含量,也可以改变木质素单体的组成。转基因烟草中G型木质素单体含量为14.34±0.52μg/mg显着高于WT的10.51±0.03μg/mg,但S型木质素的含量变化并不一致。(2)对转基因烟草茎的不同部位进行盐酸-间苯三酚染色发现,在转基因烟草茎顶端(幼嫩组织)木质部木质化的细胞已经成为一个闭合环状,而WT(野生型对照组)中相同位置并非所有细胞都表现出木质化的染色反应。对转基因烟草成熟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发现,转基因烟草木质部宽度和导管内壁周长显着增加。(3)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转基因烟草茎木质化的细胞进行mapping分析发现,转基因烟草木质素高密度沉积区的面积较WT有所升高,但分布区域仍为复合胞间层和细胞角隅;在次生细胞壁中木质素的沉积状态表现为低密度沉积。说明转入的融合基因增加了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含量但并未改变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密度分布。(4)对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进行继代培养(MS+2,4-D 1.0mg/L),发现外源基因没有影响到细胞生长周期,转基因悬浮细胞与WT有相同的生长曲线。但外源表达4CL1-CCR使得转基因悬浮细胞木质素积累提前,在继代培养第11天时转基因悬浮细胞已经可以观察到木质素的盐酸-间苯三酚染色反应,并且在继代培养到24天时染色反应加深,而WT细胞系在培养24天时依然不能被染色。应用GC-MS技术检测到在继代培养24天时的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中积累了少量G型木质素。通过对烟草发育的不同过程中木质素单体分析发现,转基因和WT烟草的发育过程中均为先积累G型木质素,然后随着组织的逐渐成熟S型木质素开始沉积到细胞壁区域内,并最终使G:S趋近于1。(5)通过RNA-seq对WT和转基因悬浮细胞不同继代培养时长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中参与木质素合成的多个基因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负责烟草细胞初生壁和次生壁中纤维素合成的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推测会使纤维素的合成减弱。在对生长素转运蛋白AUX家族成员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中此家族成员基因的表达受到严重抑制,阻碍了外源添加的2,4-D向细胞内转运,胞内低浓度生长素无法激活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最终导致生长素信号传导途径的下游目标基因表达受影响。对烟草木质素合成基因相关转录因子分析发现烟草的myb-releated protein 306和myb-releated protein 315表达量升高,其中myb-releated protein 306可能参与调控了细胞由增殖向分化的转化过程,myb-releated protein 315则直接参与调控木质素单体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使转基因悬浮细胞出现较早的木质素沉积现象。本实验通过将融合基因转入烟草中补充了融合基因在植物体内发挥作用的实验数据,并利用悬浮细胞结合转录组分析从分子角度解释了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细胞形态及木质化过程的影响。
孙亚平[5](2020)在《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整合分析的油菜毛状根镉胁迫响应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土壤镉污染形势严峻,超富集植物将有助于土壤镉污染修复。超富集植物油菜毛状根响应镉胁迫是由多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控制的复杂性状,目前针对其系统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主要目标是通过形态学、新转录本注释、蛋白组测序和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对镉胁迫下超富集植物油菜毛状根的响应机制进行分析,为促进镉超富集植物的基因改造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论文以镉超富集植物油菜毛状根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悬浮培养,模拟镉胁迫。对0和200μmol/L镉的培养液处理24 h的油菜毛状根进行观察,观察毛状根的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采用新转录本注释、Isobaric Tags(IBT)定量蛋白质组和整合分析对油菜毛状根响应短时镉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1)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细胞受到损伤,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直接观察和扫描电镜发现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发现褐化和侧根减少;半薄切片发现镉胁迫破坏了油菜毛状根的根尖细胞的完整性;通过透射电镜发现镉胁迫使油菜毛状根的细胞壁加厚、核仁弥散和线粒体肿胀。(2)转录组测序后新转录本注释。首先将甘蓝(Brassica oleracea)、罗马花椰菜(Brassica cretica)、山嵛菜(Eutrema yunnanense)、亚麻芥(Camelina sativa)、琴叶拟南芥(Arabidopsis lyrat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荠菜(Capsella rubella)的蛋白组通过聚类分析建立十字花科数据库;然后将866个超富集植物油菜毛状根的新转录本与建立的十字花科数据库进行比对,其中68%注释到甘蓝中;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新转录本主要富集在金属离子吸收、结合和转运相关的条目中。(3)油菜毛状根响应镉胁迫的蛋白组分析鉴定到1424个差异蛋白(DEPs),其中973个DEPs表达下调,451个DEPs表达上调;GO分析显示DEPs主要富集在结合、催化活性和转运蛋白活性条目中;DEPs在COG数据库中主要注释在信号转导代谢、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周转和分子伴侣代谢中;KEGG分析显示MAPK信号转导途径、苯丙氨酸代谢、剪接体、植物-病原体互作等途径中富集到较多的DEPs;蛋白互作分析显示响应过程主要涉及结合、信号转导、蛋白翻译代谢等途径中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DEPs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质膜、线粒体和液泡中。(4)油菜毛状根响应镉胁迫的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关联到118个DEGs/DEPs,相关系数为0.1874。转录组蛋白组表达趋势相同的相关系数和表达趋势相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76和-0.5210。转录组蛋白组表达趋势相同的DEGs/DEPs主要涉及氨基酸运输和代谢、信号转导代谢、脂质运输和代谢、酵素运输和代谢、细胞壁/膜和抵抗代谢。转录组蛋白组表达趋势相反的DEGs/DEPs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运输和代谢、翻译和核糖体结构及生物发生;通路分析发现仅谷胱甘肽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具有显着性意义。深入分析显着性代谢通路,筛选出Br GSTU13,Br GSTU25,Br GSTU12,Br GCLC,Br CDPKX2,Br RBOH10,Br CALM5,Br FLS2,Br BAK1,Br GID1,Br DELLA和Br TCH4这些候选基因。结论:镉胁迫对超富集植物油菜毛状根的影响在个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都有显着表现。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发现DEGs/DEPs在剪接体、植物-病原互作、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MAPK信号转导、苯丙氨酸代谢等通路富集。进一步解析整合分析结果发现谷胱甘肽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显着性意义,从中筛选出Br GSTU13等12个候选基因。相关结果为镉超级耐受/富集转基因油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饶泽来[6](2020)在《在马铃薯中融合表达GLO-CAT构建光呼吸支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又称为C2循环,是指植物绿色组织利用光能,吸收O2并放出CO2的过程。在作物中通过建立光呼吸支路来降低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具有营养繁殖特性以及收获块茎的特点,所以马铃薯的光呼吸改造具有独特的优势。建立光呼吸代谢支路的第一步是分流乙醇酸,本研究为了在马铃薯转基因植物中更好的协调表达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简称GLO)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将它们在马铃薯叶绿体中融合表达。以GLO-CAT转基因株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其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及解剖结构来确定代谢支路的构建效果及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LO-CAT融合蛋白的表达使马铃薯产生两种表型采用马铃薯多基因转化载体p BIA13作为受体,包含烟草花叶病毒35S启动子驱动的GLO和CAT融合蛋白的表达盒的p D1-St TP-58AA-CATGLO(实验室前期构建)作为供体,通过Cre-Lox P重组将GLO和CAT融合蛋白的表达盒接入到p BIA13,并将重组后的质粒p BI-St TP-58AA-CATGLO导入LBA4404。利用“鄂马铃薯3号”组培苗诱导获得试管薯进行遗传转化,筛选和分子鉴定获得转基因株系B11、B14、B17、B27。通过对两代转基因株系生长性状的观察和统计发现,相对于野生型,正常表型株系B11、B14的株高、叶面积、有效叶数和单株薯重增加;异常表型株系B27、B17叶片块茎畸形,叶面积、有效叶数、株高等降低,然而也出现了叶色更绿、更厚、更脆等积极表型。(2)转基因株系光合效率的变化光合测定结果表明,株系B14的净光合速率相对于野生型显着提高,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也明显提高。说明株系B14中融合蛋白的表达成功分流了马铃薯部分光呼吸流量,提高了叶绿体内CO2的浓度,起到了类似C4植物的CO2浓缩机制效果。株系B11、与出现畸形的B27、B17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对于野生型明显提高,但由于有效光合面积、株高等其他限制因子,它们的净光合速率未见明显的改善。因此,本研究认为融合蛋白的表达在B11、B27、B17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3)转基因株系叶片的解剖结构变化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的观测发现,异常表型株系B27、B17的叶片变厚变绿,表现为叶肉细胞变大,叶肉细胞更加质密,栅栏组织、海绵组织、表皮的厚度均显着增加,这有利于转基因植株保水抗旱,提高光合速率。其中叶肉细胞变大的表型与前人研究的支路亚麻荠、支路水稻一致;而株系B11、B14的叶片变薄、叶肉细胞变小、栅海比下降,其中B14栅栏组织厚度相对于野生型显着下降28%。光呼吸代谢改造造成叶片变薄的现象也在支路拟南芥中出现。(4)分流乙醇酸产生的H2O2造成了两种转基因表型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转基因株系的融合蛋白的GLO和CAT酶活性均得到了有效表达。进一步通过DAB对转基因株系叶片的H2O2染色表明,异常表型株系B27、B17的叶片中H2O2含量最高,正常表型株系B11、B14其次,野生型含量最低。因此本研究推测异常表型株系B27、B17中的CAT无法充分或及时清除光呼吸支路中GLO分解乙醇酸产生的大量H2O2,H2O2积累导致叶片块茎畸形并降低了株高、叶面积、有效叶数等生物量;而B11、B14是一个融合蛋白表达量适中的结果,光呼吸支路中产生的少量H2O2能够被CAT迅速分解。这两种表型的出现,说明马铃薯光呼吸支路的的构建,会产生积极的表型响应,但随着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对其他的代谢通路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了畸形的表型。因此,GLO和CAT的表达量的适中和二者酶活性表达量的协调,是光呼吸代谢支路构建的关键点。
高思丹[7](2020)在《枸杞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枸杞(Lycium)为茄科植物,西北地区常见的枸杞有三种: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vr)、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北方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vr)。其中,黑果枸杞因其花青素含量丰富,宁夏枸杞因其多糖含量高保健效果好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黑果枸杞野生资源急剧降低以及人们对宁夏枸杞保健价值要求的提高,枸杞细胞工程研究的开展成为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地区的野生黑果枸杞及人工栽培的宁夏枸杞为材料,在建立起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的游离与培养研究,为后续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体细胞杂交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黑果枸杞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两条器官再生途径:一条是经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间接再生体系,一条是不经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直接再生体系。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1 2,4-D,诱导率达10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1 6-BA+0.1 mg·L-1 IBA,每克愈伤组织上的平均不定芽数为39.4个。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3 mg·L-1 NAA,不定芽诱导率为92.9%,每个外植体上平均不定芽数为18.1个。以宁夏枸杞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不经愈伤组织再分化的直接再生体系。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5mg·L-1 NAA,不定芽诱导率为53.3%,最多出芽数为27个。再生的不定芽在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两周内可正常生根。2.以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叶片为材料,采用酶解法游离原生质体,比较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浓度、甘露醇预处理、蔗糖纯化对游离结果的影响。黑果枸杞叶片最佳酶解时间为5 h,纤维素酶的最适浓度为1.5%,酶解前用甘露醇处理30 min可显着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6 h是宁夏枸杞叶片的最佳酶解时间,2%的纤维素酶浓度酶解效果最好,酶解前用甘露醇处理30 min可显着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两种枸杞均在18%的蔗糖浓度下纯化效果最好。以两种枸杞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酶解时间、酶液组成、愈伤组织添加量、愈伤组织取材时间、蔗糖纯化对游离结果的影响。黑果枸杞愈伤组织最佳酶解时间为8 h,纤维素酶的最适浓度为2%,10 m L酶液中添加3g继代培养12 d的愈伤组织产量最好;宁夏枸杞愈伤组织最佳酶解时间为12 h,纤维素酶的最适浓度为1%,在10 m L酶液中添加1 g继代培养9 d的愈伤组织时游离效果最好。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愈伤组织分别在蔗糖浓度为17%、18%时纯化效果最好。3.黑果枸杞的原生质体使用改良MS液体培养基-固液双层培养的方式优于其他组合,该培养条件下第一次细胞分裂时间是第2 d,第10 d时的分裂频率为45.9%,第20 d时的细胞团形成比率为22.9%,最终培养获得了愈伤组织并分化得到了再生植株;改良MS液体培养基-液体浅层培养的方式用来培养宁夏枸杞的原生质体效果最佳,该培养条件下第一次细胞分裂时间是第3 d,第10 d时的分裂频率为42.4%,第20 d时的细胞团形成比率为32.5%,最终获得了再生愈伤组织。4.对两种枸杞的再生材料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结果显示,再生材料与亲本材料在倍性上一致,均为二倍体。ISSR分子标记显示,再生的黑果枸杞不定芽与亲本苗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5,再生的宁夏枸杞愈伤组织与亲本愈伤组织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99;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谱带显示,再生材料与亲本材料条带基本一致,只在个别再生材料中有部分条带的增减。两种枸杞原生质体的再生材料都能够较高程度的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体细胞变异。
陈一帆[8](2019)在《雌雄同株黄连木性别分化相关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作为一种传统认为的雌雄异株植物,是中国北方地区优先考虑的油料树种。黄连木雄株多雌株少的现象导致了其栽培状况下的连续低产,因此雌雄异株成为了制约其增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华北地区发现的雌雄同株黄连木为研究植物性别分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而雌雄同株黄连木性别分化相关差异蛋白组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明雌雄同株黄连木的性别决定机制,提供调控雌雄异株植物花芽性别分化的理论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雌雄同株黄连木在两个花芽分化关键期中差异化表达的蛋白质,提供蛋白质水平线索,以确定雌雄同株黄连木的性别决定机制。研究采集了关键时期的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样品,提取并定量和检测样品蛋白,然后使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通过蛋白酶解获得的肽段进行LC-MS/MS分析,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鉴定、注释及包括GO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在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确定雌雄同株黄连木上雌花和两性花在两个花芽分化关键期中的差异蛋白表达及其相关的代谢通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两个分化关键期的两性花和雌花花芽中共成功鉴定出3750个有效蛋白,注释了无患子目的差异蛋白104个。(2)在当年5月末的雄性器官分化阶段,两性花芽与抗逆性、核糖体活动和光合功能相关的差异蛋白表达上调,说明此时两性花芽抗逆能力增强,核糖体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在次年3月初的雌性器官分化阶段,两性花芽与抗逆性有关的差异蛋白表达上调,说明此时两性花芽抗逆能力增强。(3)与次年3月初相比,一些与抗逆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仅存在于当年5月末雌花芽和两性花芽中且上调,而核糖体活动相关的差异蛋白表达均显着下调,说明当年5月末雌花芽和两性花芽的抗逆能力增强,核糖体活性减弱。(4)热休克蛋白90在关键期Ⅱ(次年3月初)的雌花芽与两性花芽中均没有表达,而在关键期Ⅰ(当年5月末)的两性花芽中显着下调。
周彩霞[9](2019)在《甜橙无核变异品系(春蜜)亲缘关系和无核原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甜橙无核变异品系-春蜜(暂定名)的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和无核原因并对其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品种登记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物候期观察、形态鉴定、SCoT分子标记、测定叶片接种溃疡病菌前后生化物质的变化、检测花粉育性、观察授粉亲和性以及胚胎发育过程、鉴定染色体倍性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蜜在广西南宁2月中旬开始抽发春梢,2月下旬现蕾,3月下旬进入盛花期,8月上旬果实膨大,12月-翌年1月果实成熟,果皮橙色,果形指数0.96,果皮厚3.97 mm,平均种子数0.6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3%,固酸比1.35。(2)在叶片表型性状描述的Q型聚类中,春蜜和春橙1号距离最近,欧氏距离为1时聚在一组;在SCoT分子标记中,42份甜橙品种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65.26%,春蜜与春橙1号在遗传系数为0.938处聚到一组,综合春蜜和春橙1号的花器官、花粉粒以及果实形态等分析认为春蜜来源于春橙1号。(3)春蜜的夏梢叶片在田间与接种溃疡病病菌的发病率分别为63.14%和88.89%,均显着高于春橙1号;叶表皮气孔密度显着大于春橙1号,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小于春橙1号;叶片中可溶性蛋白以及MDA含量与溃疡病的抗性强弱无显着相关,POD、SOD以及PPO活性则与溃疡病抗性成正相关。(4)春蜜花器官正常,花粉量大,单个花药的花粉粒为46 528个,但花粉萌发率低。花粉染色活力和离体培养萌发率分别为61.83%和4.29%,均显着低于春橙1号,畸形率(25.64%)则显着高于春橙1号。(5)自花授粉8 h部分花粉管开始萌发,48 h花粉管进入花柱基部,120h完成受精;异花授粉(春蜜♀×春橙1号(?))4h部分花粉开始萌发,48h花粉管进入子房并有部分开始受精,120 h受精完成。(6)自花授粉一周胚胎萎缩或有空腔,而后胚胎逐渐败育,形成无核果实;异花授粉两周仍能观察到球形胚,第三周胚退化消失,最终形成无籽果实。(7)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春蜜的染色体倍数是春橙1号的1.46倍,初步推断其为三倍体。综合本研究结果,认为春蜜系来源于春橙1号的无核优质芽变,生长健壮,果实无核或少核,品质优良,但溃疡病抗性较差,初步判定其无核(少核)的原因是为三倍体且胚胎早期败育。
杨尚谕[10](2019)在《烟草NtPODx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在细胞活性氧(ROS)清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模式作物,研究烟草NtPODx基因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NtPODx的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分析及蛋白质组学,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烟草K326中得到1个属于III型分泌过氧化物酶的POD基因,序列全长为990 bp,编码329氨基酸,命名为NtPODx,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NtPODx蛋白是亲水性的稳定蛋白,还含有作为III型分泌过氧化物酶家族的共同特征之一的4个结合位点和2个保守功能域;与美花烟草POD63同源性最高,为99%,与拟南芥POD同源性最低,为61%;通过qRT-PCR结果表明,NtPODx基因在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该基因受盐、干旱和低钾等非生物胁迫诱导;亚细胞定位表明NtPODx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2)将NtPODx基因转入烟草K326后选取转NtPODx转基因烟草表达量较高的N1、N4和N6进行皿上非生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型表现出对盐、干旱和低钾等非生物胁迫的耐逆性。将NtPODx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型N1、N4和N6和野生型K326进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生理水平中转基因型较野生型生长更良好,积累更少的H2O2、MDA和Na+,并且K+、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高,光合指标下降少,POD、CAT和SOD酶活性高;转基因型较野生型的K+转运蛋白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生理水平中转基因型较野生型生长更好,光合指标下降少并且POD、CAT和SOD酶活性高,叶绿素、可溶性糖、Pro含量较高,但MDA含量低;转基因型较野生型提高了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低钾胁迫下,生理水平中转基因型较野生型的根更长,K+积累多。(3)对盐胁迫下转基因型N1、N4、N6和野生型K326烟草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用qRT-PCR验证差异蛋白的结果,结果表明:转基因型株系较野生型的共有1.5倍的差异蛋白有123个,其中89个上调,34下调;GO分析表明,细胞和细胞器是这些差异蛋白主要集中的地方,功能是主要参与催化活性和连接中,并主要调节细胞进程和代谢过程。KEGG分析表明,参与代谢途径1.5倍的差异蛋白最多、包括: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碳代谢等途径。
二、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豆浆及其风味 |
1.1.1 豆浆组成及其特点 |
1.1.2 豆浆的风味特点 |
1.1.3 豆浆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检测研究 |
1.2 豆浆挥发性风味的形成机理研究 |
1.3 豆浆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1 大豆内在成分的影响研究 |
1.3.2 豆浆加工环境条件的影响研究 |
1.4 模拟体系的构建 |
1.4.1 模拟体系在食品研究中的应用 |
1.4.2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的构建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脂质和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浆的制备 |
2.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
2.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
2.3.4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和薄层色谱分析法 |
2.3.5 蛋白凝胶电泳 |
2.3.6 豆浆中油脂提取及测定 |
2.3.7 反应模拟体系的构建 |
2.3.8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
2.3.9 挥发性风味感官评价 |
2.3.10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豆浆主要成分含量 |
2.4.2 大豆蛋白的乳化性特点 |
2.4.3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 |
2.4.4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组成和活性 |
2.4.5 大豆脂肪氧合酶在不同p H值下的活性 |
2.4.6 模拟体系中构成成分的挥发性成分 |
2.4.7 以大豆甘油三酯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的挥发性成分 |
2.4.8 以大豆磷脂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
2.4.9 以亚油酸为底物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
2.4.10 不同反应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的感官评价 |
2.4.11 脂肪氧合酶活性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混合脂、脂肪酶和脂肪氧合酶多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豆浆的制备 |
3.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
3.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
3.3.4 大豆甘油三酯的纯化及分析 |
3.3.5 豆浆中油脂提取和脂肪酸组成测定 |
3.3.6 脂肪酶的活性测定 |
3.3.7 反应模拟体系的构建 |
3.3.8 大豆油脂及水解产物测定 |
3.3.9 脂质氢过氧化物测定 |
3.3.10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
3.3.11 挥发性风味感官评价 |
3.3.12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豆浆中油脂组成 |
3.4.2 大豆油脂及水解产物组成 |
3.4.3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脂质氢过氧化物 |
3.4.4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的挥发性成分 |
3.4.5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脂质氢过氧化物和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 |
3.4.6 酶促氧化模拟体系和豆浆中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
3.4.7 添加磷脂的酶促氧化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 |
3.4.8 不同反应体系中挥发性风味的感官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大豆油体和复合酶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豆浆的制备 |
4.3.2 大豆油体的提取 |
4.3.3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4.3.4 油体的酶解和薄层色谱分析法 |
4.3.5 反应模拟体系的制备 |
4.3.6 油体粒径测定 |
4.3.7 油体形态观察 |
4.3.8 大豆蛋白凝胶电泳 |
4.3.9 肽凝胶电泳 |
4.3.10 脂质氢过氧化物测定 |
4.3.11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
4.3.12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油体的SDS-PAGE |
4.4.2 酶解油体的SDS-PAGE |
4.4.3 酶解油体的薄层色谱分析 |
4.4.4 油体的粒径和形态比较 |
4.4.5 酶解油体脂质氢过氧化物 |
4.4.6 酶解油体挥发性成分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氧化剂、抗氧化剂对甘油三酯水解物和脂肪氧合酶二元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豆浆的制备 |
5.3.2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
5.3.3 大豆蛋白的制备及其乳化性测定 |
5.3.4 大豆多酚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5.3.5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5.3.6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5.3.7 大豆甘油三酯的水解及其组成检测 |
5.3.8 反应模拟体系的制备 |
5.3.9 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
5.3.10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甘油三酯水解产物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2 核黄素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3 过氧化氢酶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4 Fe~(3+)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5 过氧化物酶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6 大豆多酚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4.7 大豆蛋白对模拟体系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5.5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干旱和盐胁迫下磁化水影响黄瓜生长的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磁化水理化性质 |
1.2.2 磁化水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3 磁化水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试验设计和测定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磁化水对干旱下黄瓜生长、光合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 |
3.2.1 磁化水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
3.2.2 磁化水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黄瓜水分、光合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磁化水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3.3.2 磁化水对黄瓜生理的影响 |
3.3.3 土壤干旱下磁化水的效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水质磁化水对干旱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 |
4.2.1 磁化、水质和水分处理的主效应 |
4.2.2 磁化与水质的交互作用 |
4.2.3 磁化与水分处理的交互作用 |
4.2.4 磁化、水质与水分处理间的交互作用 |
4.3 讨论 |
4.3.1 土培条件下磁化水对黄瓜生长生理的效应 |
4.3.2 水质对磁化水效应的影响 |
4.3.3 土壤水分条件对磁化水效应的影响 |
4.3.4 其他因素对磁化水效应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5.2.2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水分关系的影响 |
5.2.3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5.2.4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2.5 磁化水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养分、离子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黄瓜幼苗上应用磁化水的效应 |
5.3.2 磁化水提高黄瓜幼苗抗盐性的生理机制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羊草钙铁锌营养形成机理研究及VIGS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羊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 种质资源多样性 |
1.2 繁殖生物学 |
1.3 生理适应性 |
1.4 分子生物学 |
1.4.1 分子标记 |
1.4.2 细胞工程 |
1.4.3 基因工程 |
2 钙、铁、锌营养研究进展 |
2.1 钙、铁、锌对人体的影响 |
2.2 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2.1 钙的生理功能 |
2.2.2 植物对钙的吸收与储存 |
2.3 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3.1 铁的生理功能 |
2.3.2 植物对铁的吸收与储存 |
2.4 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2.4.1 锌的生理功能 |
2.4.2 植物对锌的吸收 |
3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载体在禾本科植物中的应用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羊草钙铁锌营养形成机理研究及VIGS体系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 |
2.1.3 主要仪器 |
2.1.4 相关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
2.1.5 相关引物信息 |
2.2 天然草原羊草及其伴生植物叶Ca、Fe、Zn含量对比 |
2.2.1 实验样地 |
2.2.2 实验取样 |
2.2.3 Ca、Fe、Zn含量测定 |
2.3 连续19 年不同频率刈割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3.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3.2 刈割试验设计 |
2.3.3 实验取样 |
2.3.4 Ca、Fe、Zn含量测定 |
2.3.5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4 放牧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2.4.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4.2 放牧试验设计 |
2.4.3 实验取样 |
2.4.4 Ca、Fe、Zn含量测定 |
2.5 施肥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2.5.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5.2 施肥试验设计 |
2.5.3 实验取样 |
2.5.4 Ca、Fe、Zn含量测定 |
2.6 矿质元素对砂培羊草根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2.6.1 羊草种子消毒 |
2.6.2 植物材料准备 |
2.6.3 实验处理 |
2.6.4 Ca、Fe、Zn含量测定 |
2.7 钙对砂培羊草光合参数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
2.7.1 植物材料准备 |
2.7.2 光合参数测定 |
2.7.3 饲用品质指标测定 |
2.8 钙调节羊草幼苗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作用研究 |
2.8.1 钙对盐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2.8.2 钙对碱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2.8.3 钙对渗透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2.8.4 钙对低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2.9 羊草VIGS技术体系的建立 |
2.9.1 pCaBS-γ1:00与pCaBS-γ2:00 表达载体构建 |
2.9.2 外源片段插入pCaBS-γ1:00、pCaBS-γ2:00 载体LIC位点 |
2.9.3 BSMV介导的农杆菌注射本氏烟草 |
2.9.4 利用已发病的本氏烟草汁液侵染羊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天然草原羊草与其伴生植物叶Ca、Fe、Zn含量对比 |
3.1.1 羊草与其伴生植物叶Ca、Fe、Zn含量对比 |
3.1.2 羊草不同器官、不同叶片Ca、Fe、Zn含量对比 |
3.1.3 不同羊草种群叶Ca、Fe、Zn含量对比 |
3.2 连续19 年不同频率刈割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
3.2.1 连续19 年不同频率刈割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3.2.2 连续19年不同频率刈割对羊草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放牧强度或牛羊混牧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研究 |
3.3.1 放牧强度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3.3.2 牛羊混牧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3.4 施肥对天然草原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研究 |
3.4.1 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或腐植酸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3.4.2 施加硝酸铵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3.5 矿质元素对砂培羊草根叶Ca、Fe、Zn含量的影响研究 |
3.5.1 矿质元素对砂培羊草根、叶Ca含量的影响 |
3.5.2 矿质元素对砂培羊草根、叶Fe含量的影响 |
3.5.3 矿质元素对砂培羊草根、叶Zn含量的影响 |
3.6 钙对砂培羊草光合参数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研究 |
3.6.1 钙对羊草光合参数的影响 |
3.6.2 钙对羊草PSⅠ和PSⅡ参数的影响 |
3.6.3 钙对羊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
3.7 钙调节羊草幼苗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作用研究 |
3.7.1 钙对盐胁迫下羊草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7.2 钙对碱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3.7.3 钙对渗透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3.7.4 钙对低温胁迫下羊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8 羊草VIGS技术体系的建立 |
3.8.1 四组分BSMV载体能成功地在烟草中共表达两个基因 |
3.8.2 利用发病的本氏烟草汁液侵染羊草 |
4 讨论 |
4.1 天然草原羊草Ca、Fe、Zn含量分布的一般特征 |
4.2 刈割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4.3 放牧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4.4 施肥对羊草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4.5 矿质元素对羊草根叶Ca、Fe、Zn含量的影响 |
4.6 钙对羊草光合参数、饲用品质和非生物抗性的调节规律 |
4.7 四组分BSMV载体在羊草中的应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细胞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1.1 植物细胞壁结构与主要组分 |
1.1.1 植物细胞壁结构 |
1.1.2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1.1.3 木质素的用途 |
1.1.4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
1.2 融合基因及其应用 |
1.3 植物悬浮细胞在木质化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植物悬浮细胞木质化 |
1.3.2 生长素抑制植物悬浮细胞木质化 |
1.3.3 生长素影响转录因子引起的细胞分化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融合基因对烟草茎木质素的影响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2.2 4CL1-CCR的农杆菌转化及烟草侵染 |
2.2.3 转基因烟草的筛选和鉴定 |
2.2.4 转基因烟草的木质素分析 |
2.2.5 转基因烟草表型和茎木质化观测 |
2.2.6 转基因烟草茎木质素的拉曼光谱观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叶盘法转化 |
2.3.2 转融合基因4CL1-CCR烟草的分子鉴定 |
2.3.3 转基因烟草的木质素组成分析 |
2.3.4 转基因烟草植株表型观测 |
2.3.5 转基因烟草的茎光学显微观测 |
2.3.6 转基因烟草的茎拉曼光谱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3 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悬浮细胞壁的影响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与继代培养 |
3.2.2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木质素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系的建立与继代培养 |
3.3.2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系生长曲线 |
3.3.3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系的形态观测 |
3.3.4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木质素特异染色 |
3.3.5 转基因烟草不同发育阶段木质素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悬浮细胞壁形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 |
4.1.2 仪器设备 |
4.1.3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4.2.2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基因烟草总RNA质量检测 |
4.3.2 RNA-seq质量分析 |
4.3.3 Reads与烟草基因组比对情况 |
4.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3.5 差异表达基因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
4.3.6 融合基因4CL1-CCR对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7 木质素单体聚合作用增强 |
4.3.8 转基因悬浮细胞纤维素合成作用减弱 |
4.3.9 融合基因4CL1-CCR抑制生长素运输及响应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
4.3.10 融合基因4CL1-CCR对 ABC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11 与木质素单体糖基化相关基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烟草次生壁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分析 |
前言 |
5.1 实验材料 |
5.1.1 烟草悬浮细胞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烟草MYB克隆与载体构建 |
5.2.2 类水滑石LDH介导重组质粒转化烟草悬浮细胞 |
5.2.3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的鉴定与继代 |
5.2.4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形态学观察 |
5.2.5 木质素合成基因的半定量PCR鉴定 |
5.3 实验结果 |
5.3.1 烟草MYB进化分析 |
5.3.2 烟草悬浮细胞的分子鉴定 |
5.3.3 烟草悬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5.3.4 转基因烟草悬浮细胞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讨论 |
6.1 融合基因4CL1-CCR增强烟草细胞壁木质化 |
6.2 融合基因打破2,4-D对烟草悬浮细胞木质化的抑制 |
6.3 融合基因对烟草悬浮细胞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6.3.1 融合基因抑制生长素转运基因表达 |
6.3.2 融合基因对生长素相应因子的影响 |
6.3.3 转基因悬浮细胞木质素聚合能力增强 |
6.3.4 融合基因减弱纤维素的合成与果胶甲酯化 |
6.3.5 融合基因对ABC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6 转录因子MYB增强木质素合成基因的表达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整合分析的油菜毛状根镉胁迫响应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超富集植物及其对重金属镉的响应机制 |
1.1.1 超富集植物 |
1.1.2 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和转运及积累 |
1.1.3 植物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机制 |
1.2 毛状根在镉污染植物修复中应用 |
1.3 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在镉污染植物修复中应用 |
1.3.1 转录组分析及其应用 |
1.3.2 蛋白组分析及其应用 |
1.3.3 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及其应用 |
1.4 研究背景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生物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操作 |
2.4.1 镉胁迫实验 |
2.4.2 半薄切片观察 |
2.4.2.1 树脂包埋 |
2.4.2.2 半薄切片 |
2.4.2.3 天青-美兰染色和观察 |
2.4.3 透射电镜观察 |
2.4.3.1 树脂包埋 |
2.4.3.2 超薄切片 |
2.4.3.3 铀铅双重染色 |
2.4.4 扫描电镜观察 |
2.4.5 转录组重新注释 |
2.4.5.1 十字花科数据库建库 |
2.4.5.2 新转录本注释 |
2.4.5.3 生物信息分析 |
2.4.6 蛋白组学 |
2.4.6.1 蛋白提取 |
2.4.6.2 蛋白提取质控 |
2.4.6.3 蛋白酶解 |
2.4.6.4 肽段标记 |
2.4.6.5 肽段分离 |
2.4.6.6 高效液相 |
2.4.6.7 质谱检测 |
2.4.6.8 生物信息分析 |
2.4.7 转录组和蛋白组整合分析 |
2.4.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的形态学变化 |
3.1.1 镉对油菜毛状根的形态影响 |
3.1.2 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的表面结构变化(扫描电镜) |
3.1.3 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的组织变化(半薄切片观察) |
3.1.4 镉胁迫下油菜毛状根超微结构的变化(透射电镜) |
3.2 新转录本注释 |
3.2.1 新转录本注释统计 |
3.2.2 GO功能注释分析 |
3.3 蛋白质组测序 |
3.3.1 质量评估 |
3.3.2 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
3.3.3 差异表达蛋白 |
3.3.4 GO注释分析 |
3.3.5 COG注释分析 |
3.3.6 KEGG注释分析 |
3.3.7 PPI注释分析 |
3.3.8 亚细胞定位 |
3.4 整合分析 |
3.4.1 整合分析数量关系 |
3.4.2 整合分析表达相关性 |
3.4.3 表达趋势相同的DEGs/DEPs功能注释 |
3.4.4 表达趋势相反的DEGs/DEPs功能注释 |
3.4.5 DEGs/DEPs的通路分析 |
4 讨论 |
4.1 转录组蛋白组整合分析在植物响应镉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4.2 大量功能DEGS/DEPS在油菜毛状根响应镉胁迫中发挥作用 |
4.2.1 谷胱甘肽代谢相关DEGs/DEPs分析 |
4.2.2 植物-病原体互作代谢途径相关DEGs/DEPs分析 |
4.2.3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DEGs/DEPs分析 |
4.3 超富集植物油菜响应镉胁迫调控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差异表达蛋白列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在马铃薯中融合表达GLO-CAT构建光呼吸支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与英汉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光呼吸简介 |
1.2 光呼吸支路研究进展 |
1.3 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其光呼吸支路研究 |
1.4 乙醇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
1.5 基因融合的硏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策略 |
第2章 GLO-CAT融合蛋白在马铃薯中的表达及表型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LO-CAT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的生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LO-CAT转基因马铃薯株系的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5.1 GLO和 CAT酶活性的适量和协调表达是光呼吸代谢支路构建的关键 |
5.2 转基因株系B11,B14,B27、B17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具有生长优势 |
5.3 光呼吸支路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 |
5.4 全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枸杞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植物快繁体系的研究 |
1.1.1 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研究 |
1.1.2 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研究 |
1.2 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研究 |
1.2.1 原生质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2 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研究 |
1.2.3 原生质体的培养及植株再生 |
1.2.4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枸杞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种子萌发 |
2.2.2 两种枸杞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3 两种枸杞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的确定 |
2.2.4 两种枸杞的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的确定 |
2.3 讨论 |
2.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分化和脱分化的影响 |
2.3.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枸杞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叶片来源的原生质体游离研究 |
3.2.2 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游离研究 |
3.2.3 纯化时不同蔗糖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影响 |
3.2.4 黑果枸杞原生质体的培养 |
3.2.5 宁夏枸杞原生质体的培养 |
3.3 讨论 |
3.3.1 不同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的影响 |
3.3.2 原生质体的纯化 |
3.3.3 原生质体的培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枸杞的遗传稳定性鉴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倍性比较 |
4.2.2 ISSR法分析 |
4.2.3 同工酶鉴定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雌雄同株黄连木性别分化相关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黄连木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雌雄同株黄连木的发现 |
1.2.2. 黄连木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
1.3. 环境决定植物性别机制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性别表现 |
1.3.2.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 |
1.3.3. 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4. 非标记定量技术在差异蛋白组学中的应用原理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备与药品 |
2.3.1. 药品与试剂 |
2.3.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样品处理 |
2.4.2. 蛋白质提取 |
2.4.3. 蛋白质定量 |
2.4.4. 蛋白质检测 |
2.4.5. 蛋白质Trypsin酶解 |
2.4.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与质谱分析 |
2.4.7. 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用于性别分化差异蛋白组学分析的蛋白质质量检测 |
3.2. 肽段和蛋白鉴定及统计分析 |
3.3. 蛋白质组GO功能分析 |
3.4. 蛋白质组KEGG通路分析 |
3.5. 蛋白质组COG功能分析 |
3.6. 可能参与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的差异表达蛋白 |
3.7. 作用于抗逆性等6种功能的候选蛋白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抗逆相关蛋白与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 |
4.1.2. 核糖体通路与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 |
4.1.3. 光合作用与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 |
4.1.4. 差异蛋白其他通路与雌雄同株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 |
4.1.5. 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的关联分析 |
4.2.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甜橙无核变异品系(春蜜)亲缘关系和无核原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及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甜橙资源概况 |
1.2 柑橘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化标记 |
1.2.4 分子标记 |
1.3 柑橘无核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1 雄性不育 |
1.3.2 雌性不育 |
1.3.3 自交不亲和 |
1.3.4 胚胎中途败育 |
1.3.5 三倍体 |
1.3.6 外界环境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物候期观察 |
2.2.2 果实品质测定 |
2.2.3 形态观测 |
2.2.4 SCoT分子标记 |
2.2.5 溃疡病抗性试验 |
2.2.6 叶片结构观察 |
2.2.7 叶片生化物质的测定 |
2.2.8 雄配子育性检测 |
2.2.9 人工授粉试验 |
2.2.10 花粉管生长观察 |
2.2.11 合子胚发育过程观察 |
2.2.12 流式细胞仪鉴定染色体倍性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春蜜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3.1.1 春蜜在南宁的物候期 |
3.1.2 春蜜果实品质分析 |
3.2 春蜜的亲缘关系分析 |
3.2.1 形态鉴定 |
3.2.2 ScoT分子标记分析 |
3.3 对溃疡病抗性的鉴定分析 |
3.3.1 田间溃疡病感病率调查 |
3.3.2 针刺接种溃疡病菌发病率 |
3.3.3 叶片气孔密度与大小观察 |
3.3.4 叶片显微结构观察 |
3.3.5 正常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 |
3.3.6 接种溃疡病菌后叶片中生化物质的变化 |
3.4 无核原因分析 |
3.4.1 花器构造及花粉育性分析 |
3.4.2 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 |
3.4.3 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
3.4.4 流式细胞仪鉴定染色体倍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春蜜的生物学特性评价 |
4.1.2 春蜜的亲缘关系 |
4.1.3 溃疡病抗性评价 |
4.1.4 春蜜的无核原因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烟草NtPODx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逆境的研究 |
1.1.1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2 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
1.2 植物活性氧的研究 |
1.2.1 植物活性氧 |
1.2.2 植物活性氧的产生 |
1.2.3 植物活性氧的作用 |
1.2.4 植物活性氧的清除 |
1.3 植物过氧化物酶基因的研究 |
1.3.1 过氧化物酶功能及结构 |
1.3.2 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中过氧化物酶与活性氧的关系 |
1.5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抗逆分子机制中的应用研究 |
1.5.1 蛋白质组学 |
1.5.2 研究植物蛋白质组学的技术 |
1.5.3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盐胁迫抗逆分子机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草过氧化物酶NtPOD_x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常用试剂及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NtPOD_x基因的克隆 |
2.2.2 NtPOD_x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NtPOD_x基因亚细胞定位 |
2.2.4 NtPOD_x基因烟草的表达模式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NtPOD_x基因的克隆 |
2.3.2 NtPOD_x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3 NtPOD_x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2.3.4 NtPOD_x基因在烟草不同器官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2.4 结论 |
第三章 NtPOD_x基因的遗传转化和鉴定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1 菌株和质粒 |
3.1.2 烟草无菌苗的获得 |
3.1.3 常用试剂及其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农杆菌的转化及鉴定 |
3.2.2 叶盘法转化烟草 |
3.2.3 转NtPOD_x基因烟草的鉴定 |
3.2.4 转NtPOD_x基因烟草表达水平分析 |
3.2.5 转NtPOD_x基因烟草的表型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NtPOD_x基因烟草的获得 |
3.3.2 转NtPOD_x基因烟草的PCR的鉴定 |
3.3.3 转NtPOD_x基因烟草中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3.4 结论 |
第四章 转NtPOD_x基因烟草的功能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常用试剂及配置 |
4.2 试验方法 |
4.2.1 转NtPOD_x基因烟草幼苗的培养 |
4.2.2 转NtPOD_x基因烟草盐胁迫试验 |
4.2.3 转NtPOD_x基因烟草干旱胁迫试验 |
4.2.4 转NtPOD_x基因烟草低钾胁迫试验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NtPOD_x基因烟草盐胁迫试验 |
4.3.2 转NtPOD_x基因烟草干旱胁迫试验 |
4.3.3 转NtPOD_x基因烟草低钾胁迫试验 |
4.4 结论 |
4.4.1 转NtPOD_x基因烟草盐胁迫试验 |
4.4.2 转NtPOD_x基因烟草干旱胁迫试验 |
4.4.3 转NtPOD_x基因烟草低钾胁迫试验 |
第五章 转NtPOD_x基因烟草在盐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分析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烟叶蛋白提取和Bradford法蛋白浓度及产量测定 |
5.2.2 SDS-PAGE单向胶 |
5.2.3 酶解蛋白 |
5.2.4 同位素标记 |
5.2.5 高pH反相分级 |
5.2.6 数据库搜索 |
5.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8 差异蛋白的qRT-PCR验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蛋白质单向电泳与分析 |
5.3.2 差异蛋白的分析 |
5.3.3 差异蛋白的qRT-PCR验证 |
5.4 结论 |
第六章 讨论 |
6.1 烟草NtPOD_x基因属于III类过氧化物酶 |
6.2 烟草NtPOD_x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 |
6.2.1 转NtPOD_x基因烟草参与盐胁迫 |
6.2.2 转NtPOD_x基因烟草参与干旱胁迫 |
6.2.3 转NtPOD_x基因烟草参与低钾胁迫 |
6.3 烟草NtPOD_x基因耐盐机制 |
6.3.1 差异蛋白参与ROS清除 |
6.3.2 差异蛋白参与光合作用 |
6.3.3 差异蛋白参与信号传导和转运过程 |
6.3.4 差异蛋白参与代谢过程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亚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模拟体系的豆浆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研究[D]. 田其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2]干旱和盐胁迫下磁化水影响黄瓜生长的生理机制[D]. 蔡明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羊草钙铁锌营养形成机理研究及VIGS体系建立[D]. 赵曼. 内蒙古大学, 2020
- [4]融合基因4CL1-CCR对烟草细胞壁影响的研究[D]. 胡嘉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整合分析的油菜毛状根镉胁迫响应机制初步研究[D]. 孙亚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在马铃薯中融合表达GLO-CAT构建光呼吸支路的研究[D]. 饶泽来. 长江大学, 2020(02)
- [7]枸杞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D]. 高思丹. 青海大学, 2020(02)
- [8]雌雄同株黄连木性别分化相关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陈一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甜橙无核变异品系(春蜜)亲缘关系和无核原因分析研究[D]. 周彩霞. 广西大学, 2019(01)
- [10]烟草NtPODx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杨尚谕.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