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宋重军[1](2015)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复杂交织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我国在取得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呈现出腐败问题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功利化凸显,价值观相互冲击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多不良的社会心态,如:仇视、失信、冷漠、迷惘等等,而这些不良社会心态恰恰又是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谐局面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心态的良好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良好的社会心态直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本研究选择以社会心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良社会心态内涵和本质的界定,达到对不良社会心态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的深刻理解,然后寻找出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进而总结出对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目前的国内、国外的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及其本质。不良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当前社会客观环境和自身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其本质是歪曲的社会意识。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分为四个层面:即仇视层面,失信层面,浮躁层面,冷漠层面。这些不良社会心态不仅有大众性和时代性,还有意识性和价值取向性。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通过查找和总结各种文献,再加上一些社会调查,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即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政府腐败的加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对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纾解不良社会心态不仅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对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针对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生成原因,对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也分为四个方面:通过采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利益诉求机制建设;积极建立有效的反腐监督机制和反腐法制体系等措施,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政府腐败的加剧等问题,从而纾解不良社会心态,塑造良好社会心态。希望在充斥着多重矛盾和迷茫的社会转型期,本研究能为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尽一些微薄之力,更希望本研究提出的纾解途径能够行之有效,从而使不良社会心态得以纾解,进而在社会上塑造起良好的社会心态,最终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正能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邓睿[2](2011)在《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教师职业成就感”指的是教师在完成其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力,充分展示了其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潜能,实现了教育教学目的,达到了自己事前设定的标准,对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感受与体验,以及由此而获得的一种内在满足。在当前的背景下,探讨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课题,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期待,也符合理论深化发展的趋势,更是对我国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关照与回应。从政策上来看,“教育家办学”已经从民间呼声上升成了国家战略,我们需要大批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从新教师变为教学能手,变为教学家,再成长为教育家。从理论上来看,一方面,在当代哲学的观照下,人类的生存问题不再局限于生命的存在,也不仅是物质世界,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人不仅要活着,更要在生存世界中坚守着生存价值,活出更高的人生质量,活出厚重的成就感,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另一方面,从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也越来越关注教育生活中的“人”,在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育管理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精神和价值层面的追求。从现实状况来看,大量的案例表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也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由此,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就成为我们试图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催生大批教育家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在分析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量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采集了6073个有效数据(教师问卷),分别来自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7所中学。调研表明: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整体偏低,仅四成被调查教师具有职业成就感,七成教师认为同事的职业成就感状况不同乐观。同时还发现: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呈现区域差异,中部教师职业成就感最高,西部教师次之,东部教师职业成就感最低;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显着强于城市教师。从学校层次上来看,高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略强于初中教师;从学校类型上来看,普通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略强于重点中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在结构看,可分为教师职业的物质成就感,教师职业的人际成就感和教师职业的精神成就感。从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本质属性看,可分为量的教师职业成就感和质的教师职业成就感。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教师职业成就感体验的影响因子。从特征因子来看,在设定的性别、学历、任教学科、职务、教龄、职称、年收入、在校工作时间以及荣誉称号等九个因素中,“学历”和“收入的绝对数字”对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获取影响相对较弱,其余七个因素都对教师职业成就感具有显着影响;从内部因素看,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内部因素与教师职业成就感存在正相关关系,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内部因素按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职业行为、教师的职业认知和教师的职业情感;从外部因素看,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各外部因素与教师职业成就感存在较强线性关系,如社会的期待、教师的收入、教师的人际关系、学校因素、外界对教师工作的认可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尝试对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形成规律进行总结,修正、完善关于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理论模型。主要借鉴了心理学家用计算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来比拟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做法,提出了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五大系统(构建了模型图),试图通过它们把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产生过程、影响因素、表现形态以及效用串起来,这五大系统分别是“对象系统”;“准备系统”;“输入系统”;“加工系统”和“输出系统”,并通过这样的研究找出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途径,即充实准备系统,优化输入系统,改良加工系统,最终提升输出系统的产品品质。研究最后还提出了从外部促进与自我改善两个角度来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建议。在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学校等主体都有责任通过建立有力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改善学校的工作环境等外部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就体验的获得;而教师主体也有着重要的责任做出个体的努力,以“自省”寻“自我”,从“自在”(in itself)到“自为”(for itself),化“自觉”为“自主”,以实现自主的发展来体验事业的成就。
邰勇夫[3](2009)在《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文中认为这一天,我踏上了推销路,从此我的生命之旅险象环生,云谲波诡。15年后一位执导过许多战争大片的导演对我说:"如果要我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我宁可去死!"我说:"这不是你愿不愿意,也不是我愿不愿意。如果冥冥中真的有主宰万物的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是有意让我从此一会上天堂一会入地狱经历九曲十八弯,从而完成这样一首推销员之歌。"
宋铁军[4](1994)在《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报道的组织方式,这篇文章是成功的。在地球的两端选择同年龄同职业的两个推销员,并同题展开采访,在这种采访中探寻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于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类似这样的报道组织形式,我们在国内似乎还没有见到。至于读了它得到什么启示,那是读者的事了。作者在这里进行的对比,已经说明了问题。
二、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内研究现状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综述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及预期成果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2.3 预期成果 |
1.3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创新点及不足 |
2.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及本质 |
2.1 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 |
2.1.1 心态 |
2.1.2 社会心态 |
2.1.3 不良社会心态 |
2.2 不良社会心态的本质 |
2.2.1 心态的本质 |
2.2.2 社会心态的本质 |
2.2.3 不良社会心态的本质 |
3.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表现及特征 |
3.1 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 |
3.1.1“仇视”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 |
3.1.2“失信”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 |
3.1.3“浮躁”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 |
3.1.4“冷漠”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 |
3.2 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 |
3.2.1 历史性 |
3.2.2 时代性 |
3.2.3 自发性 |
3.2.4 价值取向性 |
4.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 |
4.1 转型期腐败问题加剧,导致不良社会心态 |
4.2 转型期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引发不良社会心态 |
4.3 转型期社会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不良社会心态 |
4.4 转型期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形成不良社会心态 |
5.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 |
5.1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5.2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
5.3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6.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 |
6.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心态 |
6.1.1 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激发爱国情怀 |
6.1.2 培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 |
6.1.3 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提升品德修养 |
6.2 努力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纾解不良社会心态 |
6.2.1 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公平 |
6.2.3 制定公正的政策法规,促进社会平等 |
6.3 疏通社会利益诉求渠道,纾解不良社会心态 |
6.3.1 加强社会利益诉求机制建设 |
6.3.2 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
6.3.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6.4 切实解决腐败加剧问题,纾解不良社会心态 |
6.4.1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6.4.2 建立和完善积极有效的反腐监督机制 |
6.4.3 着力加快反腐法制体系建设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教师职业成就感引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政策的强音:时代强烈呼唤大批教育家涌现 |
(二) 理论的发展:哲学与教育管理越来越关注人 |
(三) 现实的境遇:不容忽视的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师职业 |
(二) 成就感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 |
(四) 与"成就感"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期刊库数据检索分析 |
(二) 现有研究文献述要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五、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工具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工具与技术路线 |
六、论文的体系 |
第二章 教师职业成就感实证模型的设计 |
一、基于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探讨 |
(一)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相关理论 |
(二)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因素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研究框架 |
二、基于研究框架的实证模型设计 |
(一) 建立题库 |
(二) 量表的初步建立和验证 |
(三) 量表的改进与验证 |
第三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的选择 |
(一) 调查工具 |
(二) 抽样说明 |
(三) 调查方法 |
(四) 调查过程 |
二、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来源 |
(二) 被调查教师基本信息 |
(三) 被调查教师工作基本情况 |
三、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整体情况及比较分析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整体状况 |
(二) 我国不同层次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三) 我国不同类型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 我国不同区域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五) 我国不同特征因子下的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比较分析 |
四、影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分析 |
(一) 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部因素分析 |
(二) 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外部因素分析 |
五、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主要来源 |
(一) 整体样本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主要来源 |
(二) 不同特征因素下教师职业成就感来源的差异 |
第四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
一、对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基本状况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整体状态 |
(二) 影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因素 |
(三) 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判别依据及主要来源 |
二、基于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结论的原因分析 |
(一)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政策及社会原因分析 |
(二)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学校层面原因分析 |
(三)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的教师个体层面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建构 |
一、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基本架构 |
二、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 |
(一) 对象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起点 |
(二) 准备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内求 |
(三) 输入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载体 |
(四) 加工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外铄 |
(五) 输出系统: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彰显 |
三、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模型的运行机制 |
第六章 提升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政策保障 |
(一) 明确教师的身份和专业地位 |
(二)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待遇 |
(三) 把好教师职前教育的入口关 |
(四) 提高教师队伍职后培训水平 |
(五) 科学建立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
二、营造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社会氛围 |
(一)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
(二) 降低对教师职业的过高期待 |
(三) 减少对教师工作的随意干扰 |
三、改善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学校环境 |
(一) 构建表征成就感的物理环境 |
(二) 构建导引成就感的文化环境 |
(三) 构建激发成就感的制度环境 |
(四) 构建孕育成就感的组织环境 |
(五) 构建催化成就感的人际环境 |
四、重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的个体努力 |
(一) 以"自省"寻"自我" |
(二) 从"自在"到"自为" |
(三) 化"自觉"为"自主" |
结语 |
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看教师职业成就感与教育家涌现的关系 |
(一) 从历史上看,诸多教育家的成长伴随着强烈的成就动机 |
(二) 从逻辑上看,教师职业成就感是教育家诞生的必要条件 |
二、创新与不足的反思:明晰本研究今后进一步深化探索的方向 |
(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附录1: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开放式问卷 |
附录2: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卷(节选) |
附录3: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访谈提纲 |
附录4: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调查数据 |
附录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D]. 宋重军.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2]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 邓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3]职道——一个推销员的生存录[J]. 邰勇夫. 中国作家, 2009(08)
- [4]白领生涯——两个推销员的故事[J]. 宋铁军. 开发区导刊,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