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文献综述)
左斌[1](2006)在《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3年建立的中国第一家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开始对外开放,它开创了中国“人在车上游览,动物车外散放”的观赏新模式,对传统动物园经营理念、经济效益、旅客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生态旅游、动物观赏、休闲娱乐带来新的内涵。然而,近几年野生动物园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我国的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包括:我国正处于野生动物园发展的初级阶段,对野生动物园的内涵、功能等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野生动物园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对野生动物园的建设和管理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如何使其规范地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动物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有关学者对于野生动物园的研究只是做了定性的描述和提出对策的层面,缺乏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 因此,构建一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标准,对于未建或已建成的野生动物园进行评价,促使其找出差距和主要问题,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使野生动物园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从野生动物园的基础研究入手,在充分分析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园之后,以详细分析国内外动物园及野生动物园的建设发展历程和管理经验为基础,找出了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野生动物园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凭借实践管理经验以及国内外学者在生态旅游、森林公园等领域评价体系各方面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通过合理分解、归纳和综合,构建了我国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构建的过程主要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根据当前野生动物园的现状确定了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建设过程评价和管理现状评价。二是评价指标的筛选。根据实践经验和文献分析,考虑到实际数据支持的可能性,从反映野生动物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园的管理现状的相关指标入手先构建初步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征询的方法,对指标进行重要性判断,并反复进行协调和折中,根据可以获得数据的可行性原则确定了评价指标。三是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已建立的指标框架,用三角模糊数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构建后的野生动物园评价体系分为两个系统和四个层次,两个系统为规划建设期评价和经营管理期评价,规划建设期评价体系可以对拟建和已建成的野生动物园进行建设条件评价,经营管理期评价体系可以对现有已建成的野生动物园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应用该评价体系的两个系统对现有的野生动物园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四个层次包括目标层、系统层、要素层和指标层。要素层包括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区域经济现状、投资额度和渠道建设风险、管理机构与职责、专业人员配备、旅游景区等级、保护功能、科研功能、宣教功能、娱乐功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17个要素,
李杨倩[2](2019)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同时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在经历了漫长的800万年的历史变迁后,现如今的大熊猫仅零星分布于我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六大山系;同时由于人类发展,大熊猫还面临着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四川省野生大熊猫种群被分割为22个局域种群,其中局部孤立小种群濒临灭绝的风险。为及时准确掌握大熊猫种群动态及现状,科学评估种群续存潜力,有效促进大熊猫保护与管理,我们对小相岭山系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孤立野生大熊猫小种群进行了研究。为了解栗子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及生存现状,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我们首先通过调查大熊猫痕迹点和采集新鲜粪便,分析了该区域大熊猫的分布特征;并通过距离—咬节区分法和微卫星DNA标记法对研究区域内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其次,在粪便采集的过程中,收集样线上所遇到的大熊猫同域动物痕迹及人为干扰类型等相关信息,以探讨在大熊猫栖息地内其他野生动物与大熊猫之间的资源利用与竞争关系(天敌、竞食等情况)及人为干扰对大熊猫生存的影响。最后运用微卫星结果分析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等。种群数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大熊猫集中分布于公益海和麻麻地附近,其他区域大熊猫零星分布。痕迹点分布在功能区划上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通过距离-咬节法识别出18只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于麻麻地和阿鲁伦底河区域。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鉴定出23只大熊猫个体(包括2只圈养大熊猫放归个体“淘淘”和“张想”)。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2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共获得68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等位基因(MNA)的值为5.667,有效等位基因(Ne)范围在2.0377.896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114。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小种群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30;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33,12个微卫星标记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674,基因座位呈现出高度多态性。SRUCTURE分析表明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遗传基因簇分为三簇。本次调查到大熊猫栖息地同域动物隶属2纲5目12科,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0种: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猕猴(Macaca mulatta)、黑熊(Ursus thibetanu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oral)、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通过人为干扰因素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研究,人为干扰主要分布于2197-3758m海拔之间,共12种干扰类型。其中干扰类型遇见次数最多的是放牧,其次是附近居民进入保护区挖药。本文对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的研究结果可以评估为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放归成效及保护工作的成效,对该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可为后来其他大熊猫小种群壮大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也有助于科学评估种群续存潜力。大熊猫同域动物和人为干扰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为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的进一步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付彩云[3](2019)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经形成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基本法的野生动物法律保护体系。野生动物的保护不再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力求转变立法目的,注重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但是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利用法”规范居多,保护性或拯救性规定过少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形成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将生态伦理观念贯彻始终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主要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现状以及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概述,阐述了野生动物的概念是:生存于天然环境中不被人为驯化的动物;同时解释了目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保护范畴定为珍贵、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物种,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制度具体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名录制度、栖息地保护制度、野生动物开发利用管理制度、濒危物种保护制度、野生动物致损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以及动物福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各自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国外优秀的制度经验进行总结以资借鉴,主要是美国濒危物种的保护、德国动物福利制度以及严格的狩猎制度、英国野生动物与乡村环境保护结合的经验和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第五部分结合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以及当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建议。主要包括健全栖息地保护制度,建立严格的狩猎制度,完善野生动物进出口贸易制度和损害补偿制度,构建濒危物种保护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引进动物福利制度。
张丽[4](2021)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国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措施。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贫困、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演变的推动者,其保护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方向,因此对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紧迫诉求。本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草海与周边社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文本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草海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三个阶段的保护历程,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保护策略。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构建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草海保护策略的演变特征,归纳了草海保护的经验,提出以实现草海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保护策略。首先,文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史的梳理总结出草海的保护策略在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年)是抢救式的保护策略,抑制社区发展;在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年)是“以发展促保护”的策略,探索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加强草海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严格管控阶段(2015年至今)是“以严治守生态”的策略,对草海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境治理,禁止旅游。其次,对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发现,草海保护策略存在两种演变过程:(1)“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过程。各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社区参与保护”寻求各自的利益,草海保护区管理处为该阶段的关键行动者,各行动者在关键行动者的利益征召下完成动员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动者网络,随着行动者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后期产生了新的强制通行点,即“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策略逐渐失效。(2)“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过程。关键行动者转变为政府,征召方式转变为以政策征召为主,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组织等行动者利益受损,网络存在诸多异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保护经验:(1)关键行动者通过利益征召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核心需求,能有效缓解草海保护区的人地矛盾;(2)若社区参与保护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不需要对草海投入维护成本就可以利用其景观价值带来益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3)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话语权不平等,会削弱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动力,容易产生异议影响网络稳定。通过对草海保护策略的研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要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现状谈保护。要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协调好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权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以全局观、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对非人类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平衡各人类行动者参与保护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广泛采纳各方行动者的保护意见;以多元化的征召方式维系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稳定。
赵正阶[5](1993)在《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漫长的10年岁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已茁壮的成长、壮大起来.它的成员和分支机构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几个群众组织之一.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积极领导和大力宣传下,人们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已逐渐变得融洽和友好起来.人们不再随意猎杀,而是将它们看作我们亲密的邻居和朋友.积级的保护它们,帮助它们,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这种观念的转变,意识的增强,在10年前
田姗[6](2020)在《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是指人类发展对景观格局或植被结构及组成造成的物理变化,是引起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我国人类足迹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人类足迹正逐步向濒危物种的分布区渗透。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中部一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但是近年来其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且现存分布区内人类足迹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人类足迹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其现存分布区的东部区域——大别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近20年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CA-Markov分析法,分析了大别山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LULC)变化;然后借助模型分析了白冠长尾雉近20年的适宜栖息地变化趋势,阐明2001-2002年至2018-2019年期间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评估了其适宜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人类足迹近20年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类足迹背景下,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动态及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类足迹变化情况,旨在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及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耕地和林地是大别山区近20年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面积的88%。2000-2015年,大别山区的人类设施面积增加比率超过64%;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林地、水域则不同程度地向裸地转变。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结果表明,大别山区人类设施的面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增加区域较为分散,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剧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碎化。(2)2001-2019年间,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且适宜分布区变得更加狭长,适宜分布区的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向大别山最高峰方向移动。(3)人类足迹遍布大别山区。大别山区任一位置的10 km范围内均存在道路及建筑用地。2001-2002年95%的土地在1.28 km内存在道路,在4.27 km内存在建筑用地,而2018-2019年上述数值变为0.75 km和0.96 k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8-2019年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受与建筑物距离的显着影响,随距离建筑物越近,白冠长尾雉出现的概率越低。大别山区建筑用地密集程度加剧,增加了白冠长尾雉生存的潜在威胁。此外,白冠长尾雉种群个体多分布于距离风电塔12 km范围内。虽然大部分白冠长尾雉及风电塔分布于海拔100-900 m范围内,但白冠长尾雉在海拔100-500 m范围内更多,而海拔500-900 m范围内风电塔更多。(4)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长度和建筑用地面积在2018-2019年比2001-2002年均呈现增长趋势。2001-2002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农田、铁路及国道的距离,而2018-2019年则主要为海拔和与风电塔的距离。同时,2018-2019年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在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适宜栖息地比例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受到人类足迹的渗透,平衡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了解,以期在充分考虑物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
李亚楠[7](2021)在《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保障性作用,这是我党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然结果。虽然中国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不长,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已经不断出现适应中国国情、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相关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立足中国国情而建立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行为规范,其产生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着深刻的现实缘由。本文拟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制度的演进历程,阐明生态文明制度在萌芽起步期、形成发展期、丰富完善期、成熟定型期的历史背景下的主要内容。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其地位不断由“边缘”走向“中心”、内容由“碎片”走向“整体”、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以唯物史观的视域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制度不断演进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动力因素,即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直接动力是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和利益、内在动力是先进执政党的生态实践、外在动力是国际生态治理的共识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制度的演进历程,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李国哲[8](2020)在《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篇汉朝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原文是《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其作者袁博是着名的动物小说作家,与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教合作。作品塑造了一个极具韧性的猕猴主角黑儿,它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克服困难,把不幸的遭遇化为成长的经验。作品原文共6.2余万字,译文共7.4万余字。自然环境变迁相关的自然史动物小说可以说是一种新形式的小说形态,此类出版物不多,尤其是朝文出版物较少。项目通过对此作品的翻译实践,能够对此类文体的朝文少年儿童读物领域进行填补,为广大的朝文阅读群体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并将作品中的正能量、主流思想传递给广大读者。同时,以此项目为朝鲜语言文字工作及翻译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实践报告描述了此次汉朝翻译实践的所有过程,包括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结论。译者遵循“信、达、雅”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理解了原文的内容及精神内涵,灵活运用了多种翻译技巧。此次翻译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作品的少儿读物及自然史动物小说两种特点。此特点区别于常规的同类作品,确保原文作品作为自然史动物小说所包含的自然界物种、气候、生物习性、生态规律、历史变迁等等诸多专业领域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是要确保作品作为少年儿童文学所包含的读者群体年龄特点及阅读能力特点。如何有效地结合、突显这些特点,抓好少年儿童文学这一关键要素,确保译文自然饱满、流畅通顺,并做到在内涵和思想上同原文高度契合是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实践报告主要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引言的部分介绍了选择此文为翻译实践项目的背景和出发点,说明了本书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出进行此翻译项目的原因;第一章翻译项目简介部分进行了对作者和作品的简要介绍,以便于读者对译文背景有更充分的了解;第二章译前准备部分,译者对原文语言、风格及受众群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介绍了包括工具书、相关平台及文献资料参考、起草大纲等相关准备情况。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列举了原文中具有代表性难点、疑点、亮点问题的例句进行了案例分析,介绍了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技巧解决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大体分为增译法与减译法、分译法与合译法、成分转换与语序变更、翻译现象的对比及处理四个部分。在第四章结语部分,译者叙述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心得体会,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问题解决思路、方法及翻译现象,进一步阐述了作品所包含的人文自然内涵。
陈诺[9](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指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王天赐[10](2019)在《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继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可谓是如火如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仅是有物质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是现如今人们的诉求之一。人类伴侣动物作为陪伴动物,是我们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精神的寄托。随着世界动物保护思想的传播与现实中宠物问题层出不穷的冲突,人类伴侣动物相关制度的建立必须提上日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理念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矛盾日益增长的现在,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一系列的保护问题。本文首先是对人类伴侣动物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笔者关于人类伴侣动物适用范围关于自己的理解。对于人类伴侣动物,我们当然不能想当然的涵盖所有动物,而必须以保护动物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动物本身的性质特点,结合其他方面进行筛选。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从动物权利到反虐待理论发展及变革,讨论动物到底应不应该具有权利,还是在现有的阶段,从符合国情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理论制度。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大陆来说,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人类伴侣动物保护制度的发展阐述是为中国大陆未来的立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立足我国人类伴侣动物保护发展的现状,发现我国人类伴侣动物立法相关的问题,从必要性的角度阐述我国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发展是一件板上钉的事。最后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思想以及制度,结和笔者对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目前处境和相关规定的理解,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第一是我们需要端正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思想认识并且与国情相适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二是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体系。零散的制度规定难以发挥法律应有的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的法律体系才是完善的;第三是扩大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范围,突破物种的限制。目前人们对人类伴侣动物的种类要求可谓是千姿百态,只要符合人类伴侣动物的适用种类都可以成为宠物;第四是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加强管理监督。监督向来都是制度实施的保障;第五是完善动物犯罪的惩罚机制,严格规定法律责任。严格的惩罚措施是促使人们遵纪守法的保障;第六是实施人类伴侣动物登记制度。合理的登记制度是便于管理的,也是现代科学的管理方式的体现;第七是建立人类伴侣动物保护专项资金。此资金的建立是保障人类伴侣动物保护工作实施的保障。人类伴侣动物保护工作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第八是整合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人民群众是基础,发挥人民群众后的力量也是现阶段的需要。而在社会救济中,CNI原则的设定是笔者根据原有规则的变更,认为救助后的释放是回到最初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只是控制了流浪宠物的数量,没有顾及其后续危害。合理的救助与领养在免疫之后是比较全面的考虑措施方式;最后是加强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宣传。这是一个可持续性的战略,宣传教育的作用远远大于遇到问题无谓的争辩。
二、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难点 |
2 动物园的历史与发展 |
2.1 国外动物园的发展历史 |
2.1.1 起源 |
2.1.2 笼养时代(Menageries) |
2.1.3 现代动物园(Zoologieal Gardens) |
2.1.4 美国动物园的萌芽 |
2.1.5 欧洲的变化 |
2.1.6 七十年代后的进步 |
2.1.7 展望未来 |
2.2 国外动物园游客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
2.2.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环境的设计方法上 |
2.2.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参观者行为研究的应用阶段 |
2.2.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
2.2.4 现阶段:是多种方法的折衷综合阶段 |
2.3 我国动物园的历史与现状 |
2.3.1 我国动物园的历史 |
2.3.2 我国动物园的现状 |
2.4 本章小节 |
3 野生动物园概述 |
3.1 野生动物园的定义及分类 |
3.2 野生动物园的特点和功能 |
3.3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
3.3.1 生动物园区功能区划 |
3.3.2 动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
3.3.3 野生动物的来源和种群的健康保证 |
3.3.4 动物的安全和防范 |
3.4 中国野生动物园现状和发展趋势 |
3.4.1 中国野生动物园现状 |
3.4.2 中国野生动物园的发展趋势 |
3.5 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3.5.1 政府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 |
3.5.2 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思想 |
3.5.3 发展自然生态动物园 |
3.6 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6.1 缺乏国家整体规划,竞争激烈,经营效益低下 |
3.6.2 野生动物园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不到位和市场发展预测不准确 |
3.6.3 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3.6.4 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有效管理野生动物园的途径 |
4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5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的方法体系 |
5.1 指标的选取 |
5.1.1 经验预选 |
5.1.2 专家征询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权重评价方法的概述 |
5.2.2 模型应用举例 |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标准 |
6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
6.1 评价体系总模型 |
6.2 各评价子模型、各指标的权重及其得分标准 |
6.2.1 建设条件评价子模型 |
6.2.2 现状评价子模型 |
6.2.3 野生动物园功能评价子模型 |
6.2.4 综合效益评价子模型 |
7 实例分析 |
7.1 评价资料搜集 |
7.2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概况 |
7.2.1 建设条件概况 |
7.2.2 经营管理现状资料 |
7.2.3 结果 |
7.2.4 结论与建议 |
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2)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综述 |
1.2 野生大熊猫个体识别研究 |
1.2.1 距离咬节区分法 |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3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3.1 线粒体标记 |
1.3.2 DNA指纹图谱 |
1.3.3 微卫星DNA标记 |
1.4 大熊猫的同域动物和干扰 |
1.4.1 同域动物 |
1.4.2 干扰因子状况 |
第2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3.2 地理位置特殊性 |
3.3 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现状 |
3.4 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同域分布动物与干扰状况 |
第4章 研究方法 |
4.1 样线布设 |
4.2 粪便样品采集方法 |
4.3 样品的处理和数据分析 |
4.3.1 种群数量 |
4.3.2 微卫星数据分析 |
4.4 野生大熊猫同域动物调查分析方法 |
4.5 大熊猫分布区域干扰因子分析方法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及其数量 |
5.1.1 种群痕迹 |
5.1.2 基于咬节距离法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
5.1.3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
5.2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 |
5.3 种群遗传结构 |
5.4 同域动物 |
5.5 干扰状况 |
第6章 讨论 |
6.1 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
6.2 大熊猫种群调查两种方法的比较 |
6.3 同域动物和人为干扰 |
第7章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
7.1 结论 |
7.2 保护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3)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
2.1 野生动物的概念 |
2.2 野生动物的重要价值 |
2.2.1 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 |
2.2.2 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 |
2.2.3 野生动物的伦理价值 |
2.3 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和保护范围 |
2.3.1 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 |
2.3.2 野生动物保护的范围 |
第三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的范围过窄 |
3.1.1 名录制度的内容 |
3.1.2 名录保护的优势与不足 |
3.2 栖息地保护面临挑战 |
3.2.1 栖息地保护制度概况 |
3.2.2 栖息地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 |
3.3 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制度存在盲区 |
3.3.1 人工繁育制度 |
3.3.2 狩猎制度 |
3.3.3 贸易制度 |
3.4 野生动物致损补偿制度效力低下 |
3.4.1 损害补偿立法规定 |
3.4.2 欠缺野生动物生态补偿制度 |
3.5 尚未形成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 |
3.5.1 公众参与初露头角 |
3.5.2 公众参与渠道制度缺失 |
3.6 动物福利制度缺失 |
3.6.1 动物福利原则 |
3.6.2 动物福利已经初步体现 |
3.6.3 动物福利制度缺少资金支持 |
第四章 国外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借鉴 |
4.1 美国濒危物种与湿地保护 |
4.1.1 濒危物种严格的保护制度 |
4.1.2 通过湿地保护进而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
4.2 德国动物福利与狩猎制度 |
4.2.1 动物福利制度 |
4.2.2 严格的狩猎法 |
4.3 英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 |
4.3.1 野生动物与乡村一并保护 |
4.3.2 野生动物福利制度 |
第五章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扩充野生动物名录范围构建区别保护制度 |
5.1.1 扩大名录范围 |
5.1.2 健全濒危野生动物区别保护制度 |
5.2 完善栖息地保护制度 |
5.2.1 扩大栖息地范围 |
5.2.2 建立栖息地环境变化应对制度 |
5.2.3 完善栖息地保护资金筹措制度 |
5.3 完善野生动物狩猎制度 |
5.3.1 突出生态平衡理念 |
5.3.2 建立严格狩猎制度 |
5.4 健全进出口贸易制度 |
5.4.1 明晰野生动物进出口贸易标准 |
5.4.2 规范野生动物贸易管理 |
5.5 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制度 |
5.5.1 健全地方野生动物致损补偿制度 |
5.5.2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
5.6 明确野生动物保护公众参与 |
5.6.1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公众权利行使 |
5.6.2 建立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公众参与审核制度 |
5.7 构建野生动物福利制度 |
5.7.1 确立动物福利的法律原则 |
5.7.2 建立动物福利制度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与保护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
3.3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草海30 年保护史 |
4.1 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 年) |
4.2 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 年) |
4.3 严格管控阶段(2015 年-至今) |
4.4 草海3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1 “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2 “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
5.3 网络演变的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优化草海保护策略 |
6.1 社区参与保护制度的策略设计 |
6.2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6.3 政府积极调度各方资源配合保护工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3 拟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类足迹研究进展 |
1.2.2 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
1.2.3 鸡形目鸟类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研究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3 基于CA-Markov模型对大别山区LULC变化的评价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景观植被数据来源 |
3.2.2 景观变化分析及预测 |
3.2.3 模型精度评价 |
3.3 研究结果 |
3.3.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 |
3.3.2 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
3.3.3 精度评价 |
3.3.4 变化预测 |
3.4 讨论 |
3.4.1 LULC变化 |
3.4.2 保护管理启示 |
3.4.3 存在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采集 |
4.2.2 适宜栖息地变化评估 |
4.2.3 适宜栖息地方向分布与平均中心 |
4.2.4 适宜栖息地破碎化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模型评估效果和适宜栖息地分布 |
4.3.2 栖息地破碎化 |
4.4 讨论 |
4.4.1 适宜栖息地分布变化 |
4.4.2 栖息地破碎化 |
4.5 本章小结 |
5 白冠长尾雉种群分布对人类足迹的反应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人类足迹欧氏距离分析 |
5.2.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不同人类足迹类型欧氏距离分析 |
5.3.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保护成效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分析 |
6.2.3 适宜栖息地分布评估 |
6.2.4 GAP分析及功能区划有效性评估 |
6.2.5 数据分析 |
6.3 研究结果 |
6.3.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
6.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变化 |
6.3.3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 |
6.4 讨论 |
6.4.1 种群密度变化 |
6.4.2 适宜栖息地的变化 |
6.4.3 功能区划与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成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大别山区人类设施面积增长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下降 |
7.1.2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加剧 |
7.1.3 人类足迹增长导致其与白冠长尾雉适宜分布区距离越来越近 |
7.1.4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下降 |
7.2 研究展望 |
7.2.1 展望 |
7.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四)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生态文明制度的相关概念阐述 |
一、生态文明 |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
二、生态文明制度 |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
第二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缘由 |
一、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
(三)发达国家的生态理论与经验 |
二、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现实缘由 |
(一)中国严峻的生态态势急待改善 |
(二)解决生态民生问题的必然选择 |
(三)提升国际生态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萌芽起步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生态文明制度 |
(一)萌芽起步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背景 |
(二)萌芽起步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形成发展期: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初的生态文明制度 |
(一)形成发展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背景 |
(二)形成发展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丰富完善期: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的生态文明制度 |
(一)丰富完善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背景 |
(二)丰富完善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内容 |
四、成熟定型期:党的十八大至今的生态文明制度 |
(一)成熟定型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背景 |
(二)成熟定型期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演进规律和动力 |
一、中国生态文明制度演进的规律 |
(一)地位上:由“边缘”走向“中心” |
(二)内容上:由“碎片”走向“整体” |
(三)方法上:由“单一”走向“多元” |
二、中国生态文明制度演进的动力 |
(一)根本动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
(二)直接动力: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和利益 |
(三)内在动力:先进执政党的生态实践 |
(四)外在动力:国际生态治理的共识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项目意义 |
1.2 作者简介 |
1.3 作品简介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译前分析 |
2.2 前期准备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增译法与减译法 |
3.2 分译法与合译法 |
3.3 成分转换和语序变更 |
3.4 翻译现象的对比及处理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9)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区域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概况 |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
二、民族文化特征 |
三、实践利用特征 |
四、社会经济特征 |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
三、功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传承策略 |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条示例 |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概述 |
(一) 人类伴侣动物的概念界定 |
(二) 人类伴侣动物的理论基础 |
1. 动物福利论 |
2. 动物保护论 |
3. 动物权利论 |
4. 反虐待动物论 |
(三) 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意义 |
1. 制定与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是尊重生态规律的体现 |
2. 制定与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是人类伴侣动物市场发展的需要 |
3. 制定与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需要 |
4. 制定与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
二、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现状及问题 |
(一) 立法现状 |
1. 间接关于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 |
2. 直接关于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 |
(二) 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问题 |
1. 立法目的不明确 |
2. 人类伴侣动物保护范围狭窄 |
3. 法律体系零散 |
4. 法律层次偏低 |
5. 法律责任不完善 |
6. 人类伴侣动物立法影响力不足 |
7. 监管主体不明确 |
三、国外及我国台湾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及启示 |
(一) 国外及我国台湾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1. 英国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 |
2. 韩国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 |
3. 美国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 |
4. 我国台湾地区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 |
(二) 国外及我国台湾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规定的启示 |
1. 立法目的为保护动物 |
2. 保护范围程度高 |
3. 责任明确制裁力度大 |
4. 保护管理、监督、民众参与体系完善 |
四、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建议 |
(一) 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建议 |
1. 端正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立法的思想认识 |
2. 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
3. 扩大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的范围,突破物种的限制 |
4. 完善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管理监督体系,加强管理监督 |
5. 完善动物犯罪的惩罚机制,严格规定法律责任 |
6. 实施人类伴侣动物登记制度 |
(二) 完善我国大陆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的其他建议 |
1. 建立人类伴侣动物保护专项资金 |
2. 整合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
3. 对人类伴侣动物保护理念的宣传 |
4. 对伴侣活动片区与人类活动片区的划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 左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2]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现状[D]. 李杨倩.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3]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付彩云. 河北地质大学, 2019(11)
- [4]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祝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J]. 赵正阶. 大自然, 1993(04)
- [6]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D]. 田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历史演进研究[D]. 李亚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关于《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李国哲. 延边大学, 2020(05)
- [9]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10]人类伴侣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王天赐. 安徽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