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农村市场 活跃城乡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李攀[1](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指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阳斌[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高贵如[3](2008)在《基于交易效率的农村市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业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市场发展日益加快,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市场发生了广泛联系。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农业生产的投入品,要通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来获取;生产出的农产品,要通过农产品市场来销售。在农民的生活消费中,农民的生活消费品要通过农村消费品市场来购买。限于研究的目的和篇幅所限,我们这里重点研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市场的依赖。站在农业、农村、农民的立场上,我们发现,除了在农业生产中面临诸多困境外,农民在农村市场交易环节受损亦相当严重。农业小生产者受到冲击和排斥,不仅在生产领域,更显着的表现在市场交易领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更多的受到市场约束。个别、孤立、分散的小生产者,在市场上总是弱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和风险,绝大部分农民往往无所适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只有减少农民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才能真正增加农民的收益。正是基于这种初始的感性思考,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农业生产经营在交易环节受损的深层根源,寻求提高交易效率、发展农村市场的对策。本文以“农村市场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专注于农民视角,分析农民残缺的农村市场主体地位,研究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市场体系,探究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借鉴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为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农村市场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本文分为八章内容,阐述如下:第1章“导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研究特色与创新等作了简要阐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提高交易效率日益成为农村市场发展的关键。论文“以农村市场服务于‘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章对研究内容作了初步的规定,即主要分析农民在农村市场交换中利益获取、利益受损以及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提高交易效率、发展农村市场的对策,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收益和农民自身的收益。第2章“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主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行了理论假设,最后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的农村市场是指以农民(农业生产者)为核心市场主体的、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并以获取农业生产经营利益为目标的农村商品市场,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第3章“农村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对农村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作了进一步分析。农民利益的实现与参与的交易密切相关,与参与交易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以农户为起点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中介组织+农户”和“专业市场+农户”等典型的农村市场组织形式。分散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这两个市场的交易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遭受双边垄断的夹击,交易成本大大高于其他主体,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而言,参与合作组织,应该是农民进入市场,提高谈判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农民收益的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组织形式。第4章“农村市场体系分析”,探讨“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市场体系”,理解农村市场的客体结构,重点分析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是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承载着农业丰收的希望和保障;农产品市场,是销售农产品、实现农民收入的最终环节。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在农村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民承担着不断增长的高额交易成本。第5章“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技术与基础设施、制度(政策、法制、道德伦理与文化习俗、信用等)、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农村市场主体素质等。第6章“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重点对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了介绍与借鉴,具体包括:农户是农村市场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视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教育,等等。第7章“交易效率视角下农村市场发展对策”,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市场的发展对策:第一,在微观层面,培育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民是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要确保农民完整的市场主体地位,赋予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不断提高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第二,在组织层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市场组织创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第三,在市场层面,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个环节,提高交易效率,增加农业生产经营的收益;第四,在政府层面,优化政府职能,服务农村市场发展。包括加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宏观调控、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市场信息化、促进城乡市场融合。第8章“结束语”,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并讨论了论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思路。论文的主要突破和创新:以农民的视角研究农村市场的发展,提出“农民在夹缝中生存,是残缺的农村市场主体”;从交易成本节约的角度进行农民合作需求分析;探讨农村市场规模与交易效率关系方面的研究具有突破和创新之意。
李建中[4](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提出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王彦庆[5](2012)在《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同时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为下一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非均衡的资源配置和“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发展政策,使得我国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日益显着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共中央在深刻总结几十年来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方针。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思想,跳出了传统的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论农业的框架,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城市与农村通盘考虑,要求在制定宏观政策时,改变以往的城市倾斜政策,反过来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的位置上,注意向农村倾斜,对农业反哺,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商品流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商品流通连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保障商品完成“惊险一跳”的重要条件。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商品流通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生产的发育程度。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出口大幅下滑、国内产出相对过剩、投资需求不旺,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如何扩大国内商品的消费需求就提到了历史的舞台。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目标。我国农村的商品消费需求低下成为扩大内需难点问题,同时城市的消费需求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实现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界定了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相关概念,构建了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同时对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进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城乡商品流通经营一体化和城乡商品流通政策一体化新模式,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对我国的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最后提出了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理论体系,完善了商品流通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模式、经营一体化模式和流通政策一体化模式;通过建立模型,测度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水平。
张云峰[6](2010)在《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和具体对策,为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参考。本研究的内容共包括十章。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十章“结论”外,正文的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三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第二部分是第四、五、六章,是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第七、八、九章,是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先阐述了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阐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包括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理论基础包括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在基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比较了国际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国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韩日等亚洲国家建设农村文化的经验做法;国内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介绍了东部地区的北京、江苏、浙江台州,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北、江西,西部地区的云南、重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在理论阐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服务的需求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趋势预测,总结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点。为客观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评价,本研究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从量化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制约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服务活动、人才队伍和政府认识、体制机制、市场发展、农民主体意识、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找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后,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能够实现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本研究提出要探索建立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事业单位改革、队伍建设、法制化和管理体制改革。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本研究提出了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创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揭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设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建议。
杨平宇,陈东[7](2019)在《新中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70年》文中提出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是引导农村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归结起来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公私兼营的市场调节阶段、计划经济阶段、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以流通体系建设破解农村需求约束阶段、新常态下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的业态创新阶段。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路径呈现出市场从分割走向统一、流通渠道和主体结构从单一转向多元、经营模式向标准连锁化发展、流通技术不断创新、多产业融合发展等规律。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还应从推进城乡消费品市场平衡和协调发展、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农村消费市场主体的绿色发展、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
舒凯彤[8](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郭军盈[9](2006)在《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由来已久的“三农”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难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用“两条腿走路”,不仅要依靠非农措施,更必须立足于农村、农民和农业,从“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立足于农村、农民和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则必须突破原有的思路,在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通过鼓励和推动农民创业,为在从“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然而,农民创业作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一直被忽视。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以农民创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农民创业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创业的界定,考察了农民创业的发生机制,并在对我国农民创业现状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创业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如何推动农民创业。 首先,在对创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民的特点,将农民创业界定为:农民创业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依托家庭组织(或者亲戚朋友关系形成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或者创建新的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农村,通过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或者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增加并谋求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农民创业的形式归纳为资源开发型、自我创业型、集体创业型和打工——创业型四种形式。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创业与企业家精神。 其次,在对创业过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机会识别的进一步分析,考察了农民创业的发生机制,建立了农民创业的发生机制模型。农民创业的发生涉及农民创业意识、农民创业动机、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以及对创业资源的配置问题。农民创业的发生是一个创业意识、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以及创业者能力和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三,在对GEM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模型,将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解为:体制性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素质三大类。体制性因素对农民创业机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二元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农村制度体现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围绕创业成长而变化的,并能够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包括金融支持、教育和培训、政府对农民创业的政
王珊珊[10](2010)在《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文中提出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大内需成为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其中,扩大农村需求尤其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拉动内需和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日益受到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以消费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市场的变动趋势和特点,并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1.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和变动趋势,并考察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界定消费、农村居民及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概念,并分别从消费方式、边际效用和消费者选择及消费函数方面奠定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2.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支出法GDP各构成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动态比较。认为1992-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总体上属于轻度滞后的消费模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除个别年份外逐年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率几乎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1997年后没有发挥过重要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影响较大。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GDP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任一变量的前期信息都会影响另一变量的当期信息。通过构建中国农村居民宏观消费函数并进行检验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惯性。人均GDP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变动具有十分强烈的制约作用,短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围绕长期均衡关系不断进行调整。3.揭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并通过ELES模型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认为总体上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比重下降,居住和交通通讯比重上升;交通通讯序列位次明显提升。从1993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序列变动最频繁的项目是交通通讯,变动最活跃的年份是2000-2003年。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动态比较看,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序列变动比农村居民更频繁;农村居民食品和居住支出比重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从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的动态比较看,农村内部不同收入组之间收入差距在扩大,消费支出差距略有缩小,消费支出金额差距最明显的是交通通讯和居住。从不同地区的动态比较看,收入和消费支出地区差距有所缩小。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居住、交通通讯支出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医疗保健、衣着比重高于其他地区,家庭设备比重低于其他地区。横截面数据ELES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除食品、居住外,2008年城镇居民其他六类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均高于同期农村居民。2008年农村居民食品、文教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比2002年有所降低。2008年农村居民基本需求支出为2534.84元,比当年低收入户的实际生活消费支出高390.06元;城镇居民基本需求支出为4940.16元,是同期农村居民基本需求支出的1.95倍。除居住外,2008年城镇居民各类商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都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各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弹性都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对居住、交通通讯的价格变动反应最敏感;城乡居民食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七类商品及服务需求量影响最大。时间序列数据2ELES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在1993-1996(Ⅰ)阶段最高,2005-2008(Ⅲ)阶段次之,1997-2004(Ⅱ)阶段最低。4.考察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变动特征和变动趋势,并对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需求进行专项研究,同时评价正在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从城乡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变动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不断上升,县及县以下比重不断下降,县以下所占比重下降尤为明显;从消费品市场数量、比重及成交额变动看,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平衡且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对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电冰箱等传统耐用品的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空调、电脑、油烟机、热水器等较高档耐用品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热点。耐用品拥有数量的地区差距相当明显,发展阶段和升级程度的地区性差异也十分显着;各地区生活习惯和消费环境的差异,使同等收入和消费水平下的不同地区耐用品偏好也存在差异。除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水平外,其增长率也是影响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需求的重要因素。“家电下乡”对于正在富裕起来、有一定积蓄和购买力、有家电产品购买意愿的农村居民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但最终还要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在鼓励农村居民消费的同时,要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尤其要关注低收入户的脱贫增收。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防止积压滞销、假冒伪劣产品借机进入农村市场,确保补贴资金落到农村居民手中。5.构建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验证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观点的同时,表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可能有所不同。1985-1996年和1997-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持久收入弹性分别为0.9110和0.8901,农村居民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912和0.725;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均有所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进行λ假说检验,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存在过度敏感性。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造成这种过度敏感性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约束,市场风险引起的农业收入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着。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的政策含义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持久收入稳定增长,稳定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缓解流动性约束;同时分担农村居民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导致的收入和支出波动。6.分析公共产品供给、市场体系建设、企业产品结构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将未列入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因素纳入研究范畴。认为道路、电力、通讯等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除直接增加农村社会需求和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增收能力间接促进其消费外,还可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和放松农村居民消费约束。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除满足当前生存与生活需要外,还可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保持劳动者身心健康,从而为未来获取更高收入奠定体力与智力基础。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主要从两条路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一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再者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完善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和发达的商业网点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整顿农村市场秩序,能够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育,降低农村居民的购买成本。生产企业的产品供给,其中主要是产品结构,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7.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特点、消费热点和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因素,探讨并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思路和措施。提出建立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证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根本之策。在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要以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分担农村居民风险为支撑,缓解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影响。近期来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点是实施技术层面的政策措施,如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及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等;目的是在现有农村居民购买力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农村消费的配套设施,保障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顺利转化。
二、开拓农村市场 活跃城乡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拓农村市场 活跃城乡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治理 |
1.4.2 乡村治理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基于交易效率的农村市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
1.1.2 农业生产经营更多的依赖于农村市场 |
1.1.3 农村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影响农民增收 |
1.1.4 提高交易效率日益成为农村市场发展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农村市场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农村市场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有关农村市场及交易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有关农村市场及交易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农村与农民 |
2.1.2 市场与农村市场 |
2.1.3 分工与交换 |
2.1.4 从交换到交易 |
2.1.5 从分工、交易到交易成本 |
2.1.6 交易效率 |
2.2 理论假设 |
2.2.1 经济人假设 |
2.2.2 有限理性假设 |
2.2.3 机会主义行为假设 |
2.3 理论基础 |
2.3.1 市场失灵理论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2.3.3 信息经济理论 |
2.3.4 制度变迁理论 |
2.3.5 二元经济理论 |
2.3.6 交换权利与贫困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市场主体交易行为 |
3.1 农村市场主体分析 |
3.1.1 农民与农户 |
3.1.2 与农民相关的农村市场主体 |
3.2 农户参与交易的组织形式 |
3.2.1 农户参与组织交易分析 |
3.2.2 农户与农业企业 |
3.2.3 农户与农民合作组织 |
3.2.4 农户与中介组织 |
3.2.5 农户与专业市场 |
3.2.6 农户与经纪人 |
3.2.7 农户与政府 |
3.3 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需求分析 |
3.3.1 农业家庭经营的交易特性分析 |
3.3.2 农户交易成本构成分析 |
3.3.3 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受损的根源分析 |
3.3.4 交易成本的节约与农民的合作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市场体系分析 |
4.1 农村市场体系界定 |
4.1.1 以农民为核心的农村市场体系 |
4.1.2 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市场体系 |
4.2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
4.2.1 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变迁 |
4.2.2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现状 |
4.2.3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存在问题 |
4.3 农产品市场 |
4.3.1 农产品流通体制变迁 |
4.3.2 农产品市场现状 |
4.3.3 农产品市场存在问题的交易费用视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 |
5.1 交易效率与农村市场发展 |
5.2 自然地理条件与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
5.2.1 “地理假说”与经济发展 |
5.2.2 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 |
5.3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
5.3.1 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条件的变迁 |
5.3.2 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条件对农村市场交易效率影响分析 |
5.4 制度安排、制度变革与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
5.4.1 制度性因素影响分析 |
5.4.2 农村市场发展的制度变迁 |
5.4.3 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制度因素分析 |
5.4.4 制度对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 |
5.5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与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
5.5.1 信息与信息技术 |
5.5.2 市场信息对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 |
5.6 市场主体素质与农村市场交易效率 |
5.6.1 农村市场主体素质现状 |
5.6.2 市场主体素质对农村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6.1 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 |
6.1.1 美国农村市场 |
6.1.2 日本农村市场 |
6.1.3 荷兰农村市场 |
6.1.4 韩国农村市场 |
6.2 农村市场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6.2.1 农户是农村市场最基本的市场主体 |
6.2.2 提高农村市场组织化程度 |
6.2.3 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6.2.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2.5 重视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教育 |
6.3 本章小结 |
7 交易效率视角下农村市场发展对策 |
7.1 农村市场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指导原则 |
7.1.1 农村市场发展的基本内涵 |
7.1.2 农村市场发展目标 |
7.2 培育农村市场的微观基础 |
7.2.1 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
7.2.2 赋予农民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
7.2.3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
7.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市场组织创新 |
7.3.1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
7.3.2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推进农村市场组织创新 |
7.3.3 理顺利益关系 |
7.4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
7.4.1 转变农村市场发展观念 |
7.4.2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 |
7.4.3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
7.5 优化政府职能,服务农村市场发展 |
7.5.1 加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7.5.2 完善宏观调控 |
7.5.3 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
7.5.4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
7.5.5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7.5.6 积极推进农村市场信息化 |
7.5.7 推动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农村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分析 |
8.1.2 农村市场体系分析 |
8.1.3 农村市场交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8.1.4 农村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8.1.5 交易效率视角下农村市场发展对策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思路 |
8.2.1 定量分析不足 |
8.2.2 市场分析巫待深入 |
8.2.3 研究内容有待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5)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3.3 国内研究情况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
2.1 经济一体化与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2.1.1 一体化 |
2.1.2 经济一体化 |
2.1.3 城乡经济一体化 |
2.1.4 商品流通 |
2.1.5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2.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2.1 关税同盟理论 |
2.2.2 大市场理论 |
2.2.3 协议分工理论 |
2.2.4 共生经济理论 |
2.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动因 |
2.3.1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现实基础 |
2.3.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动力基础 |
2.3.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科技基础 |
2.3.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
2.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意义 |
2.4.1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
2.4.2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2.4.3 实现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主要途径 |
2.4.4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进程与影响因素 |
3.1 中国城乡商品流通的历史演进 |
3.1.1 明清时期前的城乡商品流通 |
3.1.2 明清时期的城乡商品流通发展 |
3.1.3 民国时期的城乡商品流通 |
3.1.4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城乡商品流通 |
3.1.5 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商品流通 |
3.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
3.2.1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社会背景分析 |
3.2.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经济背景分析 |
3.2.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政治背景分析 |
3.2.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文化背景分析 |
3.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
3.3.1 流通观念的约束 |
3.3.2 流通主体的约束 |
3.3.3 流通组织的约束 |
3.3.4 流通效率的约束 |
3.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体制障碍 |
3.4.1 城乡金融体制障碍 |
3.4.2 城乡财税体制障碍 |
3.4.3 城乡教育体制障碍 |
3.4.4 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体制障碍 |
3.5 本章小结 |
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1.1 法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1.2 英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1.3 日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1.4 美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1.5 韩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1.6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2 发展中国家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2.1 印度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2.2 巴西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化 |
4.2.3 拉丁美洲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2.4 泰国的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4.2.5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内容体系 |
5.1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 |
5.1.1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2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动因及优化目标 |
5.1.3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4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模式 |
5.1.5 城乡商品流通组织一体化模式的适用范围 |
5.2 构建城乡商品流通经营一体化模式 |
5.2.1 商品流通经营一体化的内涵 |
5.2.2 城乡商品流通经营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
5.2.3 城乡商品流通经营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
5.3 构建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政策体系 |
5.3.1 城乡商品流通政策体系现状 |
5.3.2 城乡商品流通发展的政策建立基础 |
5.3.3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政策的分析框架 |
5.3.4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政策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
6.1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理论模型 |
6.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测度方法 |
6.2.1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测度问题的提出 |
6.2.2 指标信息描述的必要性 |
6.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6.2.4 指标选取 |
6.2.5 评价方法 |
6.2.6 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实现对策 |
7.1 指导原则 |
7.1.1 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
7.1.2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 |
7.1.3 坚持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7.1.4 坚持均衡发展与重点突出的原则 |
7.2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传导机制 |
7.2.1 商品流通组织渠道 |
7.2.2 商品流通经营渠道 |
7.2.3 劳动力流动渠道 |
7.2.4 技术信息传播扩散渠道 |
7.2.5 经济制度比较、借鉴和移植渠道 |
7.3 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
7.3.1 以城市化加快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3.2 以市场化带动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3.3 以现代化助推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3.4 以制度化确保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3.5 以网络化支撑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3.6 以国际化促进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7.4 推动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的变革途径 |
7.4.1 统一户籍管理制度 |
7.4.2 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7.4.3 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7.4.4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
7.4.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7.4.6 城乡产权制度改革 |
7.4.7 城乡流通体制改革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1.1.1 本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价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义 |
2.1.1 文化与农村文化 |
2.1.2 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 |
2.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
2.2.1 公益性 |
2.2.2 公平性 |
2.2.3 基本性 |
2.2.4 多样性 |
2.2.5 便利性 |
2.2.6 持续性 |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
2.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
2.3.2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
2.3.3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
2.3.4 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手段 |
2.3.5 扩大农村市场需求,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2.4.2 公共产品理论 |
2.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4.4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3 国际文化建设和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启示 |
3.1 国际文化建设的比较 |
3.1.1 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
3.1.2 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
3.2 国内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 |
3.2.1 全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
3.2.2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
3.2.3 中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
3.2.4 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
3.3 国际国内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3.3.1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
3.3.2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 |
3.3.3 尊重和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
3.3.4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 |
4.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 |
4.1.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状况 |
4.1.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主要特征 |
4.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预测 |
4.2.1 黑龙江省农村和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比较 |
4.2.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趋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 |
5.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5.1.2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3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办法 |
5.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具体评价 |
5.2.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 |
5.2.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和其他各省份的比较 |
5.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水平的历史发展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量分析 |
6.1.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 |
6.1.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
6.1.3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缺 |
6.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匮乏 |
6.1.5 农村公共文化人才队伍薄弱 |
6.2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约因素的定性分析 |
6.2.1 地方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
6.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6.2.3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规范 |
6.2.4 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
6.2.5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健全 |
6.3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
7.1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 |
7.2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
7.2.1 坚持“以人为本” |
7.2.2 坚持政府主导 |
7.2.3 坚持统筹兼顾 |
7.2.4 坚持农民主体 |
7.2.5 坚持重点突破 |
7.3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
7.3.1 近期目标 |
7.3.2 中期目标 |
7.3.3 远期目标 |
7.4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 |
7.4.1 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
7.4.2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7.4.3 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
7.4.4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
7.4.5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
8.1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
8.1.1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8.1.2 开拓多元化的投入渠道 |
8.2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 |
8.2.1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 |
8.2.2 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
8.2.3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志愿服务 |
8.2.4 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服务 |
8.3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
8.3.1 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
8.3.2 逐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
8.3.3 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文化企业 |
8.4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
8.4.1 改革人事制度,选拔人才 |
8.4.2 优化工作环境,吸引人才 |
8.4.3 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人才 |
8.4.4 增设学科专业,储备人才 |
8.5 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立法和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
8.5.1 制定全省性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
8.5.2 改革农村文化管理体制 |
8.5.3 强化政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问责和监督 |
8.6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政策建议 |
9.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
9.1.1 建立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
9.1.2 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硬件网络 |
9.1.3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达标建设 |
9.2 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 |
9.2.1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面向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 |
9.2.2 县、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
9.2.3 村文化活动室一室多用 |
9.2.4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 |
9.3 努力提供更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
9.3.1 扩展大众媒体为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
9.3.2 突出文艺创作中的农村题材 |
9.3.3 加强“三农”读物出版配送工作 |
9.3.4 推动城市公益性讲座走进农村 |
9.4 积极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活动 |
9.4.1 做大做强品牌文化活动,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
9.4.2 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为农村基层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
9.4.3 引导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积极参与健康快乐的群众文化活动 |
9.5 大力挖掘农村历史文化资源 |
9.5.1 挖掘民族历史源流系列资源 |
9.5.2 挖掘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资源 |
9.5.3 挖掘流寓文化系列资源 |
9.5.4 挖掘红色历程系列资源 |
9.5.5 挖掘开发建设系列资源 |
9.5.6 挖掘地域风情系列资源 |
9.6 提高农村文化产业支撑和农村文化市场供给能力 |
9.6.1 发展文化产业,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有力的支撑 |
9.6.2 发展地方民间民俗文化,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的产品 |
9.6.3 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中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阶段 |
(一)公私兼营的市场调节阶段(1949~1952年) |
(二)农村消费品市场的计划经济阶段(1953~1977年) |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
(四)以流通体系建设破解农村需求约束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5年) |
第一,逐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
第二,逐步加大农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推进农村消费品市场主体走连锁经营模式。 |
第四,推进“互联网+”流通技术革命。 |
(五)新常态背景下吸引城市到农村消费的业态创新阶段(2015年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路径总结 |
(一)消费市场从分割走向统一 |
(二)市场渠道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竞争发展 |
(三)所有制主体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发展 |
(四)消费品流通企业向标准规范化发展 |
(五)消费品流通技术不断创新 |
(六)农村产业与休闲、旅游和消费融合发展 |
三、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一)进一步推进城乡消费品市场平衡和协调发展 |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主体的绿色发展 |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
(8)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
5.1.1 信用主体模式 |
5.1.2 资产抵押模式 |
5.1.3 合作金融模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
5.2.3 新型合作金融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文献回顾 |
1.5 研究假说 |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8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民创业的界定 |
2.1 农民创业概念的界定 |
2.1.1 创业理论对创业的解释 |
2.1.2 农民创业的界定 |
2.2 农民创业的类型 |
2.3 农民创业者与企业家精神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创业发生机制研究 |
3.1 创业过程研究模型 |
3.2 农民创业动机研究 |
3.2.1 农民创业意识 |
3.2.2 农民创业动机 |
3.2.3 农民创业的推动机制 |
3.3 农民创业的机会识别 |
3.3.1 农民创业机会的来源 |
3.3.2 农民创业机会及其识别 |
3.4 农民创业的发生机制模型 |
3.5 农民创业决策过程 |
3.5.1 创业决策过程中的不完全理性 |
3.5.2 农民创业决策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分析 |
4.1 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分解 |
4.2 影响农民创业的体制性因素 |
4.3 影响农民创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
4.3.1 金融支持 |
4.3.2 政府对农民创业的政策和支持 |
4.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4.3.4 教育与培训 |
4.3.5 产业集群 |
4.3.6 社会文化环境 |
4.3.7 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条件 |
4.4 影响农民创业的农民自身素质 |
4.4.1 农民创业的心理素质 |
4.4.2 农民创业的能力素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民创业的特征与问题 |
5.1 我国农民创业的阶段划分 |
5.2 农民创业的特点 |
5.3 农民创业存在的问题 |
5.4 农民创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 |
5.4.1 推动新企业创建 |
5.4.2 促进农民就业 |
5.4.3 改善农村经济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民创业区域差异及因素实证分析 |
6.1 农民创业活动活跃指数的构建 |
6.2 农民创业区域差异比较 |
6.3 农民创业与一般创业的差异比较 |
6.4 农民创业区域差异的因素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促进农民创业的基本思路 |
7.1.1 提高农民创业素质 |
7.1.2 改善和营造农民创业的外部环境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能力 |
7.2.2 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农民创业的制度障碍 |
7.2.3 构建农民创业融资体系 |
7.2.4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
7.2.5 依托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民创业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2 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2 农村居民消费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消费及相关概念 |
2.1.2 农村居民及相关概念 |
2.1.3 农村居民消费及相关概念 |
2.2 居民消费的基本理论 |
2.2.1 消费方式理论 |
2.2.2 边际效用和消费者选择理论 |
2.2.3 消费函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3.1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 |
3.1.1 GDP 总量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 |
3.1.2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变动 |
3.1.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GDP 的变动 |
3.1.4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适应程度的评价 |
3.2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支出法GDP 其它构成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动态比较 |
3.2.1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其它需求项占支出法GDP 比重的动态比较 |
3.2.2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其它需求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动态比较 |
3.2.3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其它需求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动态比较 |
3.3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GDP 关系的模型分析 |
3.3.1 协整理论与ECM 介绍 |
3.3.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人均GDP 关系的ECM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
4.1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总体变动分析 |
4.1.1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动 |
4.1.2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倾向的变动 |
4.1.3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动 |
4.1.4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商品化率的变动 |
4.1.5 农村居民家庭生存性消费支出金额及比重的变动 |
4.1.6 农村居民家庭劳务消费支出金额及比重的变动 |
4.1.7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状况的变动 |
4.1.8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阶段的评价 |
4.2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总体变动分析 |
4.2.1 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金额及比重的变动 |
4.2.2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序列的变动 |
4.2.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分析 |
4.2.4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类型的评价 |
4.3 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动态比较 |
4.3.1 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比较 |
4.3.2 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比较 |
4.4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动态比较 |
4.4.1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比较 |
4.4.2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比较 |
4.5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模型分析 |
4.5.1 ELES 模型介绍 |
4.5.2 横截面数据ELES 模型实证分析 |
4.5.3 时间序列数据2ELES 模型实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变动及家庭耐用消费品研究 |
5.1 农村消费品市场变动分析 |
5.1.1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态势 |
5.1.2 农村消费品市场发育情形 |
5.2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 |
5.2.1 研究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意义 |
5.2.2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发展历程 |
5.2.3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的地区差异 |
5.2.4 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 |
5.3 “家电下乡”政策及其对农村居民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 |
5.3.1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历程及意义 |
5.3.2 “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居民家电需求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分析 |
6.1 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因素分析 |
6.1.1 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 |
6.1.2 农村居民消费的λ假说检验 |
6.2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外部供给性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
7.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居民消费 |
7.1.2 农村文教卫生事业供给与农村居民消费 |
7.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与农村居民消费 |
7.2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与产品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
7.2.1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与农村居民消费 |
7.2.2 农村市场产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 |
7.3 本章小结 |
8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
8.1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基本思路 |
8.2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具体措施 |
8.2.1 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
8.2.2 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缓解流动性约束 |
8.2.3 分担农村居民风险缓解不确定性影响 |
8.2.4 放松消费环境约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开拓农村市场 活跃城乡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基于交易效率的农村市场发展研究[D]. 高贵如.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5)
- [4]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5]中国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研究[D]. 王彦庆.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11)
- [6]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 张云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7]新中国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70年[J]. 杨平宇,陈东. 经济研究参考, 2019(17)
- [8]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9]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 郭军盈.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变动研究[D]. 王珊珊.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