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鲍贤杰,刘通洋[1](1964)在《微波管》文中提出 引言这里陈述的测试方法,是当前实用的典型方法。它们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介绍非工作状态下的特性;第二部分介绍微波振荡器;第三部分介绍微波放大器。在许多情况下,对一个给定的参量既不可能也不适合推荐一种简单的测试或测量方法,因为就其涉及的量或者外界环境而言,会有很大不同。此外,精确而可靠的测试可以用多种测试元件来完成。我们所推荐的可靠的方法,都是经过了仔细研究并且巳被广泛使用的方
宫大鹏[2](2020)在《空间行波管自动化测试技术及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空间行波管作为卫星通讯系统和星载转发器的关键部件,是卫星系统最核心的系统单机,负责对微波信号实现放大、转发和传输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卫星系统。例如,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每颗卫星上都应用了数支空间行波管。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空间行波管的应用范围会不断地扩展,应用系统会不断地升级,应用需求也会不断地增多,所以对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在理论、仿真、设计和制造水平上进行全面提升,而且作为器件研制“审判官”的特性参数测试也需要具有更高的标准。因此,提高空间行波管测试方法的准确性、高效性,测试数据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测试流程的标准化、规范性,数据管理的科学性迫在眉睫。本文以空间行波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为研究课题。1、研究了现有空间行波管测试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的自动测试方法,例如自适应式功率扫描步进的饱和特性自动测试方法,以二分法为核心的高精度定功率特性自动测试方法,精确而快速的谐波特性自动测试方法,如何消除前级驱动放大器对测量的影响等,从而构建了完整的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方法体系。2、在此工作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测试精度、效率及安全性的措施,研制了空间行波管全电参数自动测试软件。3、构建了开放式空间行波管全电参数自动测试平台,提出了一体化自动校准技术,实现了全电参数一键式快速、准确、安全地测量。4、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和高精度程控高压电源,提出了空间行波管多目标智能调试方法,并建立了智能调试系统,实现了对空间行波管最佳工作点的自动搜寻。5、研究了基于LabVIEW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软件开发,有效地提升了自动老炼软件的可靠性,实现了长时间、无故障运行。实验表明,空间行波管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完成全部电参数特性测试时间小于30分钟,测试效率至少提升了1个数量级。除了最基本的电参数测试能力,该系统还具备测试平台自动校准、测试数据规范化存储、测试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通过对L波段空间行波管测试对比实验可知,自动测试系统与手动测试的最大相对误差满足工程需要,但是测试时间至少节省了80%。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空间行波管研制单位应用。此外,空间行波管多目标智能调试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电参数的同时优化调试,并自动寻找最平衡的工作点。不仅解决了目前人工调试的部分问题,避免了繁琐且枯燥的重复性工作,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调试流程,甚至能够进一步挖掘产品性能。论文中针对Ku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总效率和群时延波动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本系统具有对多电参数同时优化的功能,而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调试,进一步提高了被测行波管的综合性能。从本文对Ku波段空间行波管的调试实验结果来看,系统可以在人工调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被测行波管的综合性能。而空间行波管微小放电现象自动监测系统及自动开关机老炼系统均能实现长时间、高可靠运行,性能满足工程应用需求。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全面提升空间行波管生产过程中参数测试、优化调试和老炼试验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为提升产品研制效率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潘时龙,张亚梅[3](2017)在《微波光子雷达及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雷达是人类进行全天候目标探测与识别的主要手段,多功能、高精度、实时探测一直是雷达研究者追求的目标。这些特性实现的基础都是对宽带微波信号的高速操控,但受限于"电子瓶颈",宽带信号的产生、控制和处理在传统电子学中极为复杂甚至无法完成。光子技术与生俱来的大带宽、低传输损耗、抗电磁干扰等特性,使其成为突破雷达带宽瓶颈和"照亮雷达未来"的关键使能技术。同时光子系统重量轻、体积小、可集成,可以将雷达系统的体积重量降低数十倍,从而大大减轻飞机、卫星、舰艇等的载荷。因此光子技术的引入有可能改变现有雷达系统的体制,赋予雷达系统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光子雷达系统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光子雷达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光子雷达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王本章[4](2020)在《基于光学捷变频技术的高性能快速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已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地质灾害、物联网系统、地球物理探测等领域中,该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成为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快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成为主要研究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进展。然而快速分布式传感研究仍存在诸多急需攻克的难题,如系统采样率较低和数据存储空间较大,并且在长距离快速、单端快速和高灵敏度快速测量等领域仍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本论文以光学捷变频技术为核心,开展了高性能快速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快速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测量领域,针对系统采样率较低和存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论文提出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传感方法,实现布里渊增益谱压缩采样。该方案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构造变换域字典,使得布里渊增益谱在变换域投影后具有稀疏性。相比于传统4MHz步长的均匀谱采样,所提出的方案只利用传统方案30%的频率个数即可恢复布里渊增益谱,将系统采样率提高3.3倍,并且直接在采集过程中压缩数据,数据存储空间减少70%极大缓解系统硬件压力。在长距离BOTDA测量领域,针对系统测量时间较长的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基于光学啁啾链调制和布里渊衰减谱结构的传感方法。光学啁啾调制的探测光对泵浦脉冲光宽谱放大,通过补偿泵浦光传输损耗和提高探测光布里渊阈值有效提高系统信噪比。该系统在每一啁啾周期内完成布里渊衰减谱测量,因此测量时间只受限于光纤长度和平均次数,在秒量级的测量时间内完成百公里分布式传感,实验演示了150km分布式测量时间仅为3.2s。本论文进一步引入双脉冲差分技术降低光学啁啾调制噪声和泵浦脉冲前端畸变引入的测量误差,同时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实现更高精度的本征布里渊频移提取。在单端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测量领域,针对扫频方案解调速度较慢的问题,本论文提出基于光学捷变频技术的传感方法。利用光学捷变频技术实现参考光频率快速扫描,滤波和检波后实现自发布里渊增益谱的快速重构,其中参考光频率扫描方案包括光学频率快速扫描和光学啁啾链调制。基于光学频率扫描的单端快速分布式BOTDR系统的测量时间受限于光纤长度、扫频个数和平均次数,实验在172m传感光纤上获得了62.5Hz采样速度的分布式测量。基于光学啁啾链调制的单端快速BOTDR系统的测量时间仅受限于光纤长度和平均次数,实验在400m的光纤上获得500Hz振动采样率的分布式测量。在快速分布式光纤测量领域,针对应变灵敏度和应变动态范围无法兼得的问题,本论文提出融合瑞利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的双机制分布式光纤传感方法。利用同一组扫频脉冲光实现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计(phase-OTDR)和BOTDA测量,瑞利信号实现6.8nε高灵敏度相对振动测量,布里渊信号提供绝对应变参考。双机制分布式传感系统测量时间受限于光纤长度、扫频个数和平均次数,实验在50m传感光纤上获得k Hz量级采样速度的高灵敏度分布式测量。
郑又成,俞伟强[5](1982)在《BO11型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文中认为 本文简述了网络分析仪的系统工作原理,且对试制该仪器的几个关键部份原理作了进一步说明和分析。文中给出了仪器技术指标和误差分析,最后描述了仪器的应用范围。一、概述 BO11型微波网络分析仪是无线电微波领域内的一种多功能综合测试仪器。该仪器能在0.11~12.4 GHz频率范围内测量微波线性网络的参数,即扦入衰减、增益、相移、阻抗、反射系数和群延迟等。根据被测参数的性质,
葛永基[6](1982)在《连续波行波管幅频特性和输入输出特性的动态测量》文中指出 引言微波扫频测量技术在我国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微波管的研制和生产中,目前基本上还只是把它应用在“冷测”当中,而在微波放大管幅频特性的“热测”中,即在增益和输出功率的频率特性测量中,基本上还是在单频下逐点进行的。另外,对于单频下微波放大管的输入输出特性,即输出功率、增益与输入功率的关系,也是逐点改变输入功率进行测量的。这样,不仅速度慢、工作量大,测试过程中外界条件容易发生变化,而且测试点不连续,测量结果不直观,因此,对于保证微波管在宽频带内的性能以及通过调整获得最佳性能来说,这种测量方法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汤世贤[7](1985)在《现代微波测量的进展与趋向》文中提出本文扼要概述了现代微波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向,并讨论了下列问题:(1)微波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向相邻频段的扩展;(2)微波测量的参量可分为信号参量和网络参量;(3)微波测量正在朝着宽频带、多功能和自动化等方向持续发展。
徐涛[8](2009)在《外差检测BOTDR系统中微波下变频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综述了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外差检测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传感系统测量原理及其微波下变频部分;理论分析和计算了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和功率范围,以及数据采集卡的输入信号范围;将一次下变频微波检波方案确定为本课题下变频器的实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主要性能指标做了具体设计,通过射频和微波仿真软件-高级设计系统(ADS)对方案进行系统性能仿真,验证系统指标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对该方案中的低噪声放大器部分进行详细设计,并利用ADS对低噪声放大器(LNA)进行优化仿真,最后得到的LNA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系统设计的各项指标。
董国华[9](2005)在《微波暗室天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天线自动化测量中诸多关键问题,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本文较系统的研究了天线近场测量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动态,并对天线近场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方案进行选择和原理说明; (2) 论文中研究了平面近场测量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近—远场变换的关系,并完成了软件流程图; (3) 拟定了天线近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扩频方案;并且利用黑箱原理,实现了1GHz~20GHz波段近场测试系统与毫米波波波段近场测试系统之间转换标准化; (4) 对近场测量时主要的误差源产生的误差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并对环境误差、随机误差和探头与待测天线之间的多次反射误差进行了消除; (5) 天线远场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案选择及原理说明; (6) 系统地讨论了如何利用实测的天线方向图来快速简便地得到天线增益。
刘通阳[10](1967)在《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给出的系统用于测量具有连续波输入、脉冲输出的放大器增益和相移特性。此系统在简单的电路里采用了市售元件,并且不需要平衡检波器或校准检波器和放大器。易于实现自动化。本文叙述了测量频率范围为5.3~8.0千兆赫、功率为15千瓦的脉冲行波管的相位特性的专用设备。此设备能够方便地分辨0.1度的相位差。
二、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2)空间行波管自动化测试技术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间行波管概述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现状分析 |
1.3.2 国内现状分析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行波管自动测试系统基础 |
2.1 引言 |
2.2 空间行波管自动测试需求 |
2.2.1 驻波特性 |
2.2.2 功率特性测量 |
2.2.3 谐波特性 |
2.2.4 增益波动特性 |
2.2.5 群时延特性 |
2.2.6 非线性相移特性 |
2.2.7 三阶互调比特性 |
2.2.8 噪声特性 |
2.3 空间行波管自动测试方法 |
2.3.1 饱和点特性自动测试方法 |
2.3.2 定功率特性自动测试方法 |
2.3.3 消除前级放大器对功率测量影响的方法 |
2.3.4 谐波特性自动测试方法 |
2.3.5 群时延斜率及增益波动斜率自动测试方法 |
2.4 空间行波管自动测试硬件平台 |
2.4.1 一体化测试硬件平台 |
2.4.2 自动校准 |
2.5 空间行波管自动测试软件结构 |
2.5.1 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
2.5.2 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SCPI |
2.5.3 虚拟仪器软件结构——VISA |
2.5.4 测试总线 |
2.6 空间行波管测试数据管理规范 |
2.6.1 空间行波管电参数测试数据结构 |
2.6.2 空间行波管电参数测试数据本地管理 |
2.6.3 空间行波管电参数测试数据数据库存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行波管全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
3.1 引言 |
3.2 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系统 |
3.2.1 硬件系统 |
3.2.2 软件系统 |
3.3 提升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精度的措施 |
3.3.1 数据校准机制 |
3.3.2 统一测试条件 |
3.3.3 参数手动调整 |
3.3.4 电源数据补偿 |
3.4 提升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效率的措施 |
3.4.1 测量模板 |
3.4.2 测量模式 |
3.4.3 激励功率 |
3.4.4 屏幕截图 |
3.4.5 谐波特性测量 |
3.4.6 三阶互调比特性测量 |
3.5 提升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安全的措施 |
3.6 空间行波管电参数自动测试数据管理 |
3.6.1 测量工程文件 |
3.6.2 通用报表文件 |
3.6.3 关系型数据库 |
3.7 实验结果 |
3.7.1 饱和特性测量 |
3.7.2 谐波特性测量 |
3.7.3 群时延特性测量 |
3.7.4 非线性相移特性测量 |
3.7.5 测量时间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行波管多目标智能调试系统 |
4.1 引言 |
4.2 多目标优化问题 |
4.2.1 多目标优化的解 |
4.2.2 多目标优化算法 |
4.2.3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
4.2.4 空间行波管多目标优化系统 |
4.3 电参数自动测试 |
4.3.1 模块化系统 |
4.3.2 数据格式 |
4.3.3 驱动方式 |
4.4 程控高压电源 |
4.5 系统保护 |
4.5.1 电压组合的合理性 |
4.5.2 电压组合排序 |
4.5.3 静态螺流保护 |
4.6 智能调试系统 |
4.7 实验结果 |
4.7.1 决策变量 |
4.7.2 遗传算法参数设置 |
4.7.3 空间行波管总效率调试 |
4.7.4 空间行波管总效率及群时延波动调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行波管高可靠自动老炼系统 |
5.1 引言 |
5.2 空间行波管自动老炼系统软件框架 |
5.3 空间行波管微小放电现象自动监测系统 |
5.3.1 空间行波管微小放电现象概述 |
5.3.2 空间行波管微小放电现象自动监测系统研究 |
5.3.3 空间行波管微小放电现象自动监测系统实验结果 |
5.4 空间行波管自动开关机老炼系统 |
5.4.1 需求分析 |
5.4.2 系统实现 |
5.4.3 数据存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微波光子雷达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波光子雷达系统研究进展 |
1.1 美国微波光子雷达研究进展 |
1.2 欧盟微波光子雷达研究进展 |
1.3 俄罗斯微波光子雷达研究进展 |
1.4 国内微波光子雷达研究进展 |
2 微波光子雷达关键技术 |
2.1 本振信号光产生 |
2.2 雷达波形的光学产生 |
2.3 信道化接收与混频 |
2.4 光控波束形成网络 |
2.5 光模数转换 |
3 结论与展望 |
(4)基于光学捷变频技术的高性能快速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高性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快速BOTDA系统研究现状 |
1.2.2 长距离BOTDA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单端快速BOTDR系统研究现状 |
1.2.4 高灵敏度phase-OTDR系统研究现状 |
1.2.5 高性能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快速BOTDA传感研究 |
2.1 引言 |
2.2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理论研究 |
2.2.1 基于MZ电光调制器的光学频率调制技术 |
2.2.2 受激布里渊散射耦合波方程 |
2.3 压缩感知技术在BOTDA系统中的应用 |
2.3.1 压缩感知技术 |
2.3.2 主成分分析算法 |
2.3.3 布里渊增益谱的压缩采样 |
2.3.4 基于光学捷变频技术的快速BOTDA实验装置 |
2.3.5 压缩采样实验结果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光学啁啾链技术的长距离快速BOTDA传感研究 |
3.1 引言 |
3.2 长距离快速BOTDA传感方案及仿真研究 |
3.2.1 长距离快速BOTDA传感方案 |
3.2.2 基于光学啁啾链技术的布里渊衰减谱数值仿真 |
3.3 长距离快速快速分布式温度传感研究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 高精度长距离快速分布式温度传感研究 |
3.4.1 实验装置 |
3.4.2 基于模式识别算法的布里渊频移解调 |
3.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学频率调制的单端快速BOTDR传感研究 |
4.1 引言 |
4.2 自发布里渊散射理论研究 |
4.2.1 自发布里渊散射 |
4.2.2 自发布里渊散射的数值分析 |
4.3 基于光学频率扫描的单端快速BOTDR系统研究 |
4.3.1 传感方案 |
4.3.2 实验装置 |
4.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 基于光学啁啾链调制的单端快速BOTDR系统研究 |
4.4.1 传感方案 |
4.4.2 实验装置 |
4.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瑞利和布里渊散射的高灵敏度快速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扫频脉冲方案的phase-OTDR系统理论研究 |
5.2.1 瑞利散射 |
5.2.2 直接探测phase-OTDR一维脉冲响应模型 |
5.3 瑞利和布里渊双机制传感系统研究 |
5.3.1 传感方案 |
5.3.2 实验装置 |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外差检测BOTDR系统中微波下变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外差检测BOTDR 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BOTDR 系统的传感原理 |
1.2.2 BOTDR 系统中自发布里渊信号的检测方法 |
1.3 布里渊谱扫频和下变频的实现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差检测BOTDR 系统原理与分析 |
2.1 外差检测BOTDR 系统框图 |
2.2 布里渊散射的频移和强度 |
2.2.1 布里渊散射的频移 |
2.2.2 布里渊散射的强度 |
2.3 微波下变频器 |
2.4 BOTDR 系统的扫频和拟合 |
2.5 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频谱和输出功率的分析计算 |
2.5.1 光电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
2.5.2 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频谱的分析和计算 |
2.5.3 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功率的分析和计算 |
2.5.3.1 布里渊散射信号功率的分析和计算 |
2.5.3.2 外差检测光电检测器输出功率的分析和计算 |
2.6 数据采集卡输入信号范围的分析和计算 |
2.7 小结 |
第三章 微波下变频器设计 |
3.1 下变频器的结构 |
3.1.1 超外差式结构 |
3.1.2 直接下变频结构 |
3.1.3 低中频结构 |
3.2 下变频器的技术指标 |
3.2.1 噪声系数 |
3.2.1.1 二端口网络的噪声系数定义 |
3.2.1.2 多级二端口网络级联的噪声系数 |
3.2.2 接收灵敏度 |
3.2.3 动态范围 |
3.2.4 工作频带宽度 |
3.3 下变频器的方案设计和选择 |
3.3.1 直接下变频方案设计 |
3.3.2 二次下变频方案设计 |
3.3.3 一次下变频微波检波方案设计 |
3.4 一次下变频微波检波方案论证和仿真 |
3.4.1 一次下变频微波检波设计方案主要指标 |
3.4.2 一次下变频微波检波设计方案 |
3.4.2.1 放大器的选择 |
3.4.2.2 混频器的选择 |
3.4.2.3 微波本振的选择 |
3.4.2.4 微波检波器的选择 |
3.4.3 下变频器系统灵敏度分析 |
3.4.4 下变频系统噪声系数分析 |
3.4.5 下变频器系统总增益指标分析 |
3.4.6 下变频器系统动态范围指标分析 |
3.4.7 下变频器的系统仿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4.1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4.1.1 噪声系数 |
4.1.2 功率增益 |
4.1.3 增益平坦度 |
4.1.4 输入/输出驻波比 |
4.2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理论和方法 |
4.2.1 稳定性理论 |
4.2.2 输入输出匹配理论 |
4.2.2.1 最佳源和负载反射系数的选择 |
4.2.2.2 单向化设计方法 |
4.2.2.3 双共扼匹配设计方法 |
4.2.3 多级级联理论 |
4.3 低噪声放大器技术指标的设计和分析 |
4.3.1 主要技术指标设计 |
4.3.2 器件的选择 |
4.3.3 放大器稳定性的计算和分析 |
4.3.4 放大器资用功率增益计算和分析 |
4.3.5 放大器级数的确定 |
4.3.6 放大器噪声系数的计算 |
4.4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4.4.1 匹配网络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4.4.2 第一级放大器的设计 |
4.4.3 第二级放大器的设计 |
4.4.4 匹配电路微带线尺寸的计算 |
4.5 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和优化 |
4.5.1 第一级放大器的仿真和优化 |
4.5.2 第二级放大器的仿真和优化 |
4.5.3 两级放大器级联的仿真和优化 |
4.5.4 低噪声放大器的稳定性仿真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工作展望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微波暗室天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工作背景 |
1.2 基本概念 |
1.3 本论文的工作 |
2 近场方法测天线方向图 |
2.1 近场测量的优缺点 |
2.2 近场测量的国内外发展 |
2.2.1 国外近场扫描测量的研究 |
2.2.2 国内近场扫描测量的研究 |
2.3 近场测试系统 |
2.3.1 系统介绍 |
2.3.2 系统仪器及其指标 |
2.3.3 系统工作原理 |
2.4 系统近远场变换 |
2.4.1 综合平面波理论 |
2.4.2 平面近场测量的基本理论 |
2.4.3 数据变换流程图 |
2.5 误差分析 |
2.5.1 多次反射误差和环境误差的修正 |
2.5.2 随机误差的消除 |
2.6 测试参数的选取和测试步骤 |
3 远场测量天线方向图 |
3.1 远场测量最小距离 |
3.1.1 收发天线一付为弱方向性,一付为强方向性 |
3.1.2 收发天线均为强方向性天线 |
3.1.3 收发天线均为弱方向性天线 |
3.2 远场测试系统原理 |
3.3 远场误差分析 |
3.3.1 有限距离的影响 |
3.3.2 测试环境的影响 |
3.3.3 方向图角度误差 |
4 天线增益测量 |
4.1 用方向图计算天线增益 |
4.1.1 增益与方向图的关系 |
4.1.2 增益计算结果 |
4.2 比较法测量天线增益 |
4.2.1 近场测量天线增益 |
4.2.2 远场测量天线增益 |
5 结束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管[J]. 张明,鲍贤杰,刘通洋. 真空电子技术, 1964(04)
- [2]空间行波管自动化测试技术及系统研究[D]. 宫大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3]微波光子雷达及关键技术[J]. 潘时龙,张亚梅. 科技导报, 2017(20)
- [4]基于光学捷变频技术的高性能快速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D]. 王本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BO11型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J]. 郑又成,俞伟强. 电子测量技术, 1982(02)
- [6]连续波行波管幅频特性和输入输出特性的动态测量[J]. 葛永基. 电子管技术, 1982(06)
- [7]现代微波测量的进展与趋向[J]. 汤世贤. 宇航计测技术, 1985(03)
- [8]外差检测BOTDR系统中微波下变频技术研究[D]. 徐涛.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 [9]微波暗室天线自动化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D]. 董国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5(07)
- [10]脉冲微波放大器的相移和增益的扫频测量[J]. 刘通阳. 电子管技术, 196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