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

试论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

一、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阳[1](2018)在《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既包含对历史变迁的梳理,也包含对现阶段矛盾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前者则是后两者的基础。景观是人地关系的客观呈现,其具体的特征和动态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迁过程。中国国土景观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又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特质。然而,这一特质正因快速的城镇化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展开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下的国土景观历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历史都城所在的区域景观系统,是其所处阶段人地关系状况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土景观研究的深度,探索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东汉至北魏时期的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其所在区域无疑为区域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四维的典型历史切片。在本研究中,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人居环境系统是研究的主体内容,而研究过程则是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变迁为基础,探索自然系统、支撑系统和城市系统在区域中的客观呈现,即区域景观系统。具体研究从风景园林学科的综合视角出发,首先梳理了中国历史主要都城的地理环境特征,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三个要点:国家与区域视野、空间层次与时空变迁。随后,通过多角度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多阶段解析北魏以前洛阳社会变迁的特点,以明确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发展的自然与社会基础。最终,以东汉至北魏时期都城作为出发点,将区域景观分为自然景观、都城支撑景观与都城城市景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其中自然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主要自然景观要素和自然景观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支撑景观研究部分包括对关隘、城乡、农业、水利四个系统的解析;城市景观研究部分则首先探究了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关系,分别对东汉、魏晋、北魏三个时期的城市景观进行解析,最终总结了这一时期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的特征。研究认为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有5点主要特征:①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②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③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④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⑤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而正是这5点特征,形成了融合自然与文化的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①成果创新。以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区域景观系统作为典型历史切片,拓展了国土景观、历史城市、都城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②体系创新。在系统的视野下,研究都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的客观呈现,注重对子系统解析的同时关注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③思路创新。动态的看待区域景观系统,注重各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其中的深层原因;④方法创新。结合古今资料展开图解研究,并以图示化方式展现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

何伟[2](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张雪葳[3](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李恒[4](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徐芳[5](2015)在《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表明陇右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与山川风物,以及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孕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风采和文化个性。陇右地处边塞防御地带的地理位置,多民族共存以及农牧兼营的地域特色,使其形成了“胡”汉交汇的文化特色。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陇右地域打开了东西门户,使其展示了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唐前陇右地域相对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以及经济人口的增长,为唐代陇右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底色和肥沃的土壤。唐代陇右文学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胡”汉交汇,剑书合一,理性和感性相融合以及雅俗互推等特色,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形成“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同时,唐代诗歌与陇右文化的相互映射,使陇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文化重镇。目前,关于唐代诗歌与陇右文化的研究已有一些学者关注,但其研究则相对薄弱,尚有许多待开垦的园地。本课题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切入点,旨在考察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域文化因子,并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对系统的考察与探究,以期对陇右文化与唐代诗歌的研究有所补益。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陇右文化及其文化特征,梳理了陇右地理文化的特质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陇右文化主要指唐代陇右道陇西段和河右段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从地理位置来看,陇右处于以关中为中心的边塞防御地带。从历史经济文化方面来看,陇右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厚的文化积淀后,在隋唐五代时期走向了辉煌,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陇右内部的三个亚区中,文化的表现又互有差异,其共同性的理论阐释有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唐代诗歌中的陇右诗缘进行考察。首先,从陇右籍的诗人入手,对其籍贯以及诗歌创作进行了考证,分析了陇右籍诗人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文学创作的成就与贡献。其次,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李唐皇族以及自称“陇西”者诗歌中的陇右诗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客寓陇右的诗人的角度出发,以杜甫为例,分析了杜甫诗歌中的陇右诗缘。第三章,主要对陇右文学家族,即以牛僧孺为代表的牛氏家族为例进行了考察。首先考察了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世系形成,分析了唐代牛氏家族兴盛的原因。其次考察了陇右牛氏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与创作实绩,分析了其文学传承与流变情况。然后,探讨了陇右牛氏家族的家风:旷远之度、耿直之气、清廉节俭之习,同时探讨了其家学精神:博学求是、兼修文史、学优而仕。最后探讨了其家族成员诗歌创作中的主题风格与审美情趣。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唐代诗歌中的地理描述。本章首先从地理的视域分析了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貌特征和意象。其次,对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州县的描述以及山川关隘的描述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诗歌的题材内容、诗人的气质魅力以及诗歌的创作风格等方面分析了陇右地理风貌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第五章,主要考察了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首先分析了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形成的原因:功名意识、汉代情结、尚武精神。然后对陇右籍诗人以李益为例分析了其边塞情怀,考察了其诗歌中独特的边塞风光,戍边士卒的内容选择以及悲壮凄惋的审美风格。同时亦对客寓陇右诗人的边塞情怀进行了考察,一类是贬谪出塞之士,一类是从军出塞之士。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唐代诗歌中的丝路文化。首先考察了唐代诗歌中的丝路文化表征: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中西合璧的文化活力,民族交往的辉煌历史。然后分别从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商业文化以及酒文化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彰显了丝路文化为唐代陇右诗歌中带来的活力。

任维[6](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赵一霖[7](2020)在《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尖锐。如何合理利用秦岭北麓的土地资源,并更合理的进行聚落规划,已经成为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研究亟待探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现有的研究集中于短时间尺度景观格局动态、植被或水文等要素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极少涉及对长时间尺度的景观格局研究。本文认为,秦岭北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是不同影响因子在不同的作用下发生并逐渐变化的。因而,以秦岭北麓长安段为研究对象,探寻引起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及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得到聚落格局变迁的特征及地域时空规律,以期通过利用这些规律得到既能顺应当代人各种需求的发展,又不破坏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聚落空间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点:(1)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提出。首先对“景观格局变迁”与“聚落”的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在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理论与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驱动—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研究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2)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复原。对秦岭北麓长安段不同阶段形成的不同聚落景观格局进行描述,根据其空间格局从时间上划分为六个时期,并总结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特征(第三章);(3)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分析。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找出形成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原因,及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影响聚落景观格局变化之间的变化规律(第四章);(4)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划分完时间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阶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五章);(5)总结前文的变迁规律,提出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分析相应的变化趋势,预测当前的影响因子作用于现状聚落景观格局将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变化情景,并根据预测结果与历史聚落景观格局变化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而给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空间策略(第六章)。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复原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历程,探究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2)基于一套完整的长时间历史分析的规划研究方法,揭示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地域时空规律,构建适用于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3)基于规律判断了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策略,为长安区政府未来聚落空间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开发建议。

史红帅[8](2020)在《近7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近7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经历了奠基与探索、缓滞、复苏与拓展、深化与融合等发展阶段,在研究内容拓展、理论与方法总结、新技术探索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促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基于近70年来历史城市地理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论着,总结了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阶段性特征,论述了九大专题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辨析,对今后的研究趋向加以展望。

王越[9](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建荣[10](2019)在《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传统庐陵地区(今江西省吉安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庐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区域亚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社会人类学、建筑类型学、聚落形态学多维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地域文化浓厚、区域特色鲜明、传统村落多样、历史遗产丰富的庐陵文化圈,深入探讨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之群落及典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之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多重视角,构建了以“物质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两大层面共同叠合的层次分析模型,解析了庐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揭示了该形态特点与衍生其形态的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整体性、针对性的地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文化地理学GIS量化方法,分析出庐陵100座传统村落群体“凝聚型”的地理时空关系和“集中型”的社会分布特征。综合考察庐陵传统村落群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分布,得出庐陵传统村落群比较鲜明地呈现共时性整体“集聚”和历时性全域“扩散”的空间演变规律。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抽取了较具代表意义的80座土籍典型传统村落类型进一步分析村落空间形态。首先,通过聚落形态学层次分析法,在风水选址、领域边界、肌理形态、街巷形式、建筑特色及环境节点六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进行了专业解读。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形态丰富多样,由于大多地处平原岗地的自然环境,村落物质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村落以平川带玉型选址居多;二是村落形态集聚成块成团;三是村落肌理横排纵连;四是村落街巷以网格型、混合型为主;五是村落民居为高位采光民居和天井院民居;六是村落重视公共建筑建设,尤其是祠堂,等等。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由等级子群和链接子群共同构成,整个村落显现出复合子群构成的特点。然后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在空间功能、层次结构、空间演变三个方面对庐陵典型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该区域由于儒教传统厚重,村落宗族繁盛,宗族秩序森然,对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风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庐陵传统村落根据宗族构成可分为单姓单中心和多姓多中心两种类型。村落之社会空间结构对应宗族房派关系,主要由“宗祠---核心、房派---片区、街巷或水系---轴线”三大要素呈放射状构成。村落空间呈现宗族聚居、房派分异、同房分序的三大特征。本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得以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庐陵相邻接的赣东古临川和赣南客家传统村落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典型性。显然,庐陵传统村落“整体性”、“集中性”和“原生性”的空间形态特质,源于庐陵生态文化圈历史、自然、经济、社会背景的综合作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更好地保护庐陵传统村落。本文从全域的角度,面对高密度、全覆盖的庐陵传统村落遗存,提出庐陵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路径。从物质空间传承角度,庐陵传统村落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发展”和“典型性重点发展”的保护理念,以及“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同时从社会关系延续的角度,应当重新调整和定义村落社会“宗族”的职责,使宗族与政府部门、村委、各社会团体共同构建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力量,保证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空间结构的原生秩序和新生秩序相融合。

二、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完善国土景观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1.2.2. 探讨历史时期区域景观的动态演变
        1.2.3. 拓展古都研究的视野与内容
        1.2.4. 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多尺度、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1.2.5. 提供历史经验,发掘当代价值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景观(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3.2. 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1.3.3. “景观系统”的概念、特征及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关键内涵的认知
        1.4.2.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从当代的意象、场所精神到古代的形胜
        1.4.3. 都城研究方法——借鉴历史地理学与古都学
        1.4.4.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1.5.1. 研究对象
        1.5.2. 空间范围
        1.5.3. 时间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综合
        1.6.2. 图解分析
        1.6.3. 田野调查
        1.6.4. 学科交叉
        1.6.5. 归纳整理
    1.7. 研究框架
2. 中国都城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研究综述
    2.1. 都城选址的区位特征
        2.1.1. 空间方位——天下之中
        2.1.2. 交通区位——四达之地
        2.1.3. 政权的地域背景
        2.1.4. 对外关系
        2.1.5. 人口分布
    2.2. 都城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势条件
        2.2.2. 山水格局
        2.2.3. 水文条件
        2.2.4. 土地条件
        2.2.5. 气候条件
        2.2.6. 生态环境
    2.3. 小结
3. 洛阳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
    3.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3.2. 地质形成
    3.3. 地形地貌
    3.4. 水文条件
    3.5. 气候条件
    3.6. 土壤条件
    3.7. 小结
4. 史前至北魏时期社会变迁对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的影响
    4.1. 东汉之前各时期
        4.1.1. 史前文化时期
        4.1.2. 夏商周时期
        4.1.3. 秦、西汉时期
        4.1.4. 本节小结
    4.2. 东汉至北魏时期
        4.2.1. 东汉时期
        4.2.2. 魏晋时期
        4.2.3. 北魏时期
    4.3. 小结
        4.3.1. 区域社会群体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4.3.2. 王朝不同时期对景观系统营建的影响
5.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的自然景观系统
    5.1. 区域自然景观要素解析
        5.1.1. 山脉
        5.1.2. 河流
        5.1.3. 自然植被
    5.2. 区域自然景观系统特征解析
        5.2.1. 区位优势
        5.2.2. 营建条件
        5.2.3. 意象格局
    5.3. 小结
6.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支撑景观系统
    6.1. 关隘系统
        6.1.1. 关隘的概念
        6.1.2. 区域的关隘景观
        6.1.3. 区域关隘系统特征
    6.2. 城乡系统
        6.2.1. 城邑
        6.2.2. 乡村聚落
    6.3. 农业系统
        6.3.1. 东汉到北魏各时期农业开发相关的制度背景
        6.3.2. 区域农业生产模式
        6.3.3. 区域农业开发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
    6.4. 水利系统
        6.4.1. 洛阳都城区域水系统
        6.4.2. 区域水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6.5. 小结
7. 汉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系统
    7.1. 城址与自然环境
    7.2. 东汉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2.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2.2. 宫城
        7.2.3. 交通景观
        7.2.4. 城池水系
        7.2.5. 帝陵区
        7.2.6. 园林
        7.2.7. 寺庙
    7.3. 魏晋洛阳城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3.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3.2. 宫城
        7.3.3. 城池水系
        7.3.4. 庄园、宅院
    7.4. 北魏洛阳都城城市景观解析
        7.4.1. 城池结构及分区概况
        7.4.2. 内城水系
        7.4.3. 交通景观
        7.4.4. 宫城、皇家园林
        7.4.5. 寺庙
    7.5. 小结——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城市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7.5.1. 依托自然环境的城垣变迁
        7.5.2. 连接城市与自然的区域南北轴线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特征归纳
        8.1.1. 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空间结构
        8.1.2. 王朝背景的差异性与政权兴衰变迁导致的强烈阶段性特质
        8.1.3. 自然环境对不同景观系统开发模式的基础性作用
        8.1.4. 支撑景观强烈的结构特性与波动性变化特征
        8.1.5. 以汉魏洛阳都城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礼乐秩序建立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插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思路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陇右文化的特征及其时空形态
    第一节 陇右文化及其理论阐释
        一、陇右的“概念”及其文化
        二、陇右文化的精神特质
        三、唐代陇右文化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唐代陇右地域的地理特质
        一、唐代陇右地域的自然地理实况
        二、唐代陇右地理的边塞格局构成
        三、唐代陇右的州县概况
    第三节 陇右文化的历史经济文化演变
        一、漫长活跃的先秦时期
        二、稳步开拓的秦汉时期
        三、由剑向书转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由辉煌走向衰微的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节 陇右文化的多维溯源
        一、自然气候的滋养
        二、人文气候的孕育
        三、众多民族的交融
    小结
第二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第一节 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创作概况
        一、唐代陇右籍诗人考证
        二、唐代陇右籍诗人的地理分布与文学创作实况
        三、唐代陇右籍诗人的文学成就及其贡献
    第二节 唐代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李唐皇族的祖籍的真实性问题
        二、李唐皇族的文化认同
        三、李唐皇室诗歌中的陇右诗缘——以李世民为例
        四、李贺诗中的陇右诗缘
    第三节 李白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李白的文化认同
        二、李白诗歌中的“陇右味”
    第四节 杜甫诗歌中的陇右诗缘
        一、陇右之地的游历见闻
        二、弱小坚韧的物象选择
        三、沉郁悲凉的审美风格
    小结
第三章 唐代陇右文学家族:以牛氏家族为例
    第一节 牛氏文学家族的形成
        一、牛氏家族的世系
        二、牛氏文学家族的代表人物——牛弘
        三、牛氏文学家族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唐代牛氏家族成员及其创作实绩
        一、唐代陇右牛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二、唐代陇右牛氏文学家族的文学传承及流变
    第三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家风与家学精神
        一、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风
        二、陇右牛氏文学家族之家学精神
    第四节 唐代陇右牛氏家族的诗歌创作的主题风格与审美情趣
        一、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二、清丽淡雅的创作风格
        三、中和雅正的审美气韵
    小结
第四章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
    第一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描述的特征与意象
        一、唐代诗歌中描写陇右地理风貌的特征
        二、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地理意象
    第二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州县的描述
        一、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秦州、渭州一带
        二、醉折垂杨唱柳枝,金城三月走金羁——金城、河湟一带
        三、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河西走廊一带
    第三节 唐代诗歌中的陇右山川关隘的描述
        一、语多更觉承恩泽,数对君王忆陇山——陇山
        二、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祁连山
        三、燕支(焉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焉支山
        四、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玉门关
        五、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
    第四节 陇右地理风貌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
        一、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
        二、提升了诗人的气质魅力
        三、丰富了诗歌的创作风格
    小结
第五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边塞情怀的成因分析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功名意识
        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代情结
        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尚武精神
    第二节 陇右籍诗人的边塞情怀——以李益为例
        一、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边塞之地的独特风光
        二、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戍边士卒的内容选择
        三、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悲壮凄惋的审美风格
    第三节 客寓陇右诗人的边塞情怀
        一、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贬谪出塞之士
        二、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从军出塞之士
    小结
第六章 唐代陇右诗歌中的丝路文化
    第一节 唐代陇右诗歌中丝路文化的表征
        一、琳琅满目的艺术长廊
        二、中西合璧的文化活力
        三、民族交往的辉煌历史
    第二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思想艺术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陇右诗歌中的思想文化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艺术文化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繁荣景况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商业文化的国际化特色
    第四节 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
        一、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文化的兴盛
        二、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凉州葡萄酒
        三、丝绸之路与唐代陇右诗歌中的酒宴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1.4.2. 乡土景观
        1.4.3. 地域景观
        1.4.4. 其他
    1.5. 研究对象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综合
        1.7.2. 田野调查
        1.7.3. 图解分析
        1.7.4. 归纳整理
    1.8. 研究框架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小结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3.6. 小结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水利设施系统
        4.2.2. 水利管理制度
    4.3. 农业生产
        4.3.1. 农田建设
        4.3.2. 作物种植
        4.3.3. 生产工具
    4.4. 城乡营建
        4.4.1. 城邑营建
        4.4.2. 卫所营建
        4.4.3. 村镇营建
    4.5. 小结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5.1. 总体格局
        5.1.1. 山峦为骨
        5.1.2. 水网成脉
        5.1.3. 农耕立本
        5.1.4. 城卫安民
        5.1.5. 人文成境
    5.2. 四邑地域景观
        5.2.1. 永嘉
        5.2.2. 瑞安
        5.2.3. 平阳
        5.2.4. 乐清
    5.3. 小结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秦岭北麓历史相关研究综述
        1.5.2 聚落变迁相关研究综述
        1.5.3 格局变迁规律相关研究综述
        1.5.4 总结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论文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景观格局变迁
        2.1.2 聚落
        2.1.3 地域时空规律
    2.2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1 景观格局
        2.2.2 景观过程
        2.2.3 景观功能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历史地理学“历史复原”理论
        2.3.1 逆行法
        2.3.2 系列横剖面法
        2.3.3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2.3.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1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
        2.4.2 “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应用
        2.4.3 基于“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的调整与扩充
    2.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历史变迁
    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概况
        3.1.1 地质地貌
        3.1.2 植被土壤
        3.1.3 历史文化
        3.1.4 现代交通
    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历程
        3.2.1 聚落数据来源
        3.2.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数量的变迁过程
        3.2.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整体变迁
    3.3 各阶段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特点
        3.3.1 秦汉时期
        3.3.2 隋唐-宋元时期
        3.3.3 明朝时期
        3.3.4 清初-清中叶时期
        3.3.5 清末-民国时期
        3.3.6 建国后时期
    3.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的变迁特征
        3.4.1 聚落密度不断增多
        3.4.2 聚落呈空间集聚分布
        3.4.3 多轴延伸、圈层扩展
        3.4.4 聚落呈低海拔分布
        3.4.5 沿河流趋向显着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因果关系的研究
    4.1 秦岭北麓长安段各时期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
        4.1.1 秦汉时期
        4.1.2 隋唐-宋元时期
        4.1.3 明朝时期
        4.1.4 清初-清中叶时期
        4.1.5 清末-民国时期
        4.1.6 建国后时期
        4.1.7 聚落景观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汇总
    4.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2.1 影响因子的分类
        4.2.2 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
        4.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因果关系
    4.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规律
        4.3.1 缓坡、临下
        4.3.2 坡向无指向
        4.3.3 趋水、贴路
        4.3.4 扇群,多中心
    4.4 本章小结
5.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1 秦岭北麓长安段生态环境的变迁
        5.1.1 初始期(原始-秦汉)
        5.1.2 平衡期(隋唐-宋元)
        5.1.3 过度期(明)
        5.1.4 转折期(清初-清中叶)
        5.1.5 失衡期(清中叶-民国)
        5.1.6 恢复期(建国后)
    5.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2.1 生态环境变化要素及其影响过程
        5.2.2 聚落景观格局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
        5.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3 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5.3.1 耕地面积的扩张
        5.3.2 建设用地的扩张
        5.3.3 水环境下降
        5.3.4 动植物种群减少
    5.4 本章小结
6.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规律及策略
    6.1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1.1 规律揭示
        6.1.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理论模型
    6.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1 聚落景观格局影响因子变迁趋势
        6.2.2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
        6.2.3 聚落景观格局变迁趋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3 聚落景观格局空间策略
        6.3.1 秦岭北麓长安段景观格局框架
        6.3.2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景观适应性发展模式
        6.3.3 秦岭北麓长安段聚落发展策略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Ⅰ图片索引
附录-Ⅱ表格索引
致谢

(8)近7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阶段特征
    1. 奠基与探索时期(1949—1965)
    2.缓滞时期(1966—1976)
    3. 复苏与拓展时期(1977—1998)
    4. 深化与融合时期(1999—2019)
二历史城市地理专题研究的进展
    1. 城址选择与迁移
    2. 城市形态、结构与景观
    3. 城市功能区与社会空间
    4. 城市人口与民族聚居区
    5. 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
    6. 区域经济和交通体系中的城市
    7. 区域城镇体系与市镇
    8. 城市比较与城市规划
    9. 历史城市地图研究与编绘
三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1. 反思
    2. 前瞻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乡村聚落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1.3.3 庐陵文化及村落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理论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庐陵传统村落形成背景
    2.1 历史沿革
        2.1.1 概况
        2.1.2 隶属沿革
        2.1.3 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2.1 交通区位
        2.2.2 地理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3 社会形态
        2.3.1 人口发展
        2.3.2 村落发展
        2.3.3 移民影响
        2.3.4 社会与宗族
        2.3.5 方言与民系
    2.4 文化形态
        2.4.1 地域典型文化
        2.4.2 主要人才与书籍
    2.5 经济形态
        2.5.1 江右商帮
        2.5.2 历史支柱产业
    2.6 庐陵文化特点
        2.6.1 文化生态圈
        2.6.2 庐陵文化生态圈发展阶段
        2.6.3 庐陵文化生态圈繁盛时期
        2.6.4 庐陵文化生态圈核心精神
    2.7 小结
3 庐陵传统村落群空间形态解析
    3.1 村落群地理空间分布
        3.1.1 传统村落演化的时间分布
        3.1.2 传统村落演化的空间分布
        3.1.3 地理空间数据分析
    3.2 村落群社会空间分布
        3.2.1 形成与来源
        3.2.2 姓氏与望族
        3.2.3 规模与分布
        3.2.4 社会空间数据分析
    3.3 村落群空间演变特征
        3.3.1 集聚性
        3.3.2 扩散性
    3.4 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视角
        3.4.2 划分类型
    3.5 小结
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4.1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4.1.1 物质空间形态
        4.1.2 社会空间结构
    4.2 物质空间形态解析
        4.2.1 风水选址
        4.2.2 领域边界
        4.2.3 肌理形态
        4.2.4 街巷形式
        4.2.5 建筑特点
        4.2.6 环境节点
        4.2.7 物质空间形态构成
    4.3 社会空间结构解析
        4.3.1 空间功能
        4.3.2 层次结构
        4.3.3 空间演变
        4.3.4 社会空间结构构成
    4.4 小结
5 空间形态区域比较及特质归纳
    5.1 共性分析
        5.1.1 风水观念
        5.1.2 环境审美
        5.1.3 礼制秩序
        5.1.4 宗教庙宇
        5.1.5 安全防御
    5.2 与临川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2.1 背景环境比较
        5.2.2 空间形态比较
        5.2.3 空间组织比较
        5.2.4 生成原因分析
    5.3 与客家文化圈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比较
        5.3.1 背景环境比较
        5.3.2 空间形态比较
        5.3.3 空间组织比较
        5.3.4 生成原因分析
    5.4 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质归纳
        5.4.1 空间特质
        5.4.2 生成动因
    5.5 小结
6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策略
    6.1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现状
        6.1.1 村落保护发展与个体空间特质脱节
        6.1.2 村落保护发展与区域文化内涵脱节
        6.1.3 村落保护发展与地域发展振兴脱节
    6.2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理念
        6.2.1 保护理念的发展历程
        6.2.2 整体加典型保护理念
    6.3 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层次
        6.3.1 宏观---建立庐陵文化保育区、保育带
        6.3.2 中观---发展庐陵文化典型村
        6.3.3 微观---活化传统村落历史遗存
    6.4 庐陵传统村落社会秩序的延续
        6.4.1 社会力量构成
        6.4.2 空间秩序构建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庐陵传统村落调查记录表
    附录二:庐陵传统村落概况统计表
    附录三:庐陵籍宰辅名录
    附录四:明代吉安府进士家族人员详表(一门三进士及以上)
    附录五:庐陵传统村落名门望族列表

四、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汉至北魏时期洛阳区域景观系统研究[D]. 张诗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唐代诗歌中的陇右文化阐释[D]. 徐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6]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秦岭北麓长安段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变迁的地域时空规律研究[D]. 赵一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近70年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进展[J]. 史红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0(01)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庐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建荣.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试论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