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阿拉木斯[1](2017)在《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文中认为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大体可分三支,即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再由中国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使得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明在汉地几成绝学,中国政府将因明列入绝学而抢救保护中。近年来,因明又弘传至欧美各国,形成一门国际性学术。本文以藏传佛教蒙古化的因明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入蒙古地区之前与蒙古地区的接触、因明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过程以及传入之后的发展概况和佛教因明对蒙古族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概述研究概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等;正文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以及相关关系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早期蒙古地区与因明的接触情况、因明传入蒙古时的吐蕃和蒙古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探究蒙古因明的渊源及其传承过程,也就是蒙古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第四部分,简要论述了藏传因明正式传入蒙古地区之后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概况。
戎雪枫[2](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张晓翔[3](2010)在《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传因明是在汉地传承与发展的因明,从古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以两条交织的主线贯串于五大发展阶段,其一是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和概况,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石,二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即是研究的最终目标,其中探讨了汉传因明传承的特点、规律,以及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汉传因明兴衰的原因及影响。第一至五章是从两个方面对汉传因明的五个发展阶段的细致考察,第六章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整体研究。第一章,古因明的传入。主要研究了古因明传入的背景及概况,并提炼了《方便心论》、《回诤论》、《瑜伽师地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集论》和《如实论》等古因明典籍的基本理论内容,阐述了古因明传入的影响,以及未能广为传播的原因。第二章,新因明的传入与弘扬。在探讨新因明传入背景和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玄奘对因明本土化的贡献,窥基、神泰、文轨、慧沼、智周、净眼和义净等法师的因明思想,以及在家众吕才的因明思想,并关注了儒释之辩,考察了因明传入日本、朝鲜的情况,以及唐代因明的地位及影响。第三章,衰微期的因明传承。在考察宋、明时期因明传承状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延寿、真界、王肯堂、明昱、智旭等学者的因明思想;并反思了因明衰微的原因。第四章,汉传因明的复苏与传承。考察了20世纪初汉传因明复苏的背景,五十年代以前因明研习高潮期的主要表现和成就,以及五十至七十年代汉传因明缓慢发展的原因和状况。概述了这一时期因明传承与研究的特点:以在家学者为研究主体,以文献校勘、翻译、整理为重点,以因明基本理论的阐释为中心,并开始关注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汉传因明研究的新局面。第五章,汉传因明的复兴、研究与发展。详细论述了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复兴与研习的状况,以及21世纪初汉传因明的研究与发展;并探讨了当代因明研究的几个特点:研究主体多样化,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内容集中化、理论化,研究方法、角度多元化,因明研究有序化等。关注了因明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因明论着的翻译、对勘研究,同品、异品的定义及相关问题的论争,因三相的研究,因明论式的研究,唯识比量的研究,因明“喻”的研究,因明中谬误的研究,因明学者的思想研究,发展史方面的研究,因明的比较研究,因明的应用研究,因明划归佛家(教)逻辑之辩,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汉传因明研究的得失,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并尽可能为客观、科学地解决部分学术争议问题创造条件。第六章,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省思及展望。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与时代特征,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并随佛教、唯识宗的兴衰而兴衰;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其宗教色彩逐渐减弱,并且影响日渐广泛;其研究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受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思维方式、学者主观因素、因明自身因素和弘传对象的制约;要保持汉传因明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因明功用性的发挥。汉传因明的研究还需要与中国文化建设、世界文化交流和佛教自身发展相结合。
孙婷[4](2009)在《佛教量论因明的发展历史》文中提出[摘要]量论因明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以及各个学派之间的激烈论争,近代以来,量论因明一般被称为佛教逻辑学,按照字面可以解释为关于“因”的学问。就印度本土而言,量论因明根据时间可以划分为“古因明”与“新因明”两个阶段,而陈那菩萨则是在这一划分中里程牌式的人物,“新因明”以他的《集量论》为开山之作,而法称的“七部量论”成为了量论因明的集大成之作。到目前为止,量论因明的发展及其研究可以分为汉传系统、藏传系统以及近现代以来的欧洲系统。‘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风格的量论因明研究在比较逻辑学的层面不断深入,已经逐渐回归到对于经典本身的深切关怀,因此是更接近于对其内在本质的研究。对于量论因明发展之历史的梳理是研究这一门学问的重要基础,若想一进步了解量论因明,就应该从历史去中追溯其本源。本论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将三大量论因明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把量论因明发展的脉络尽可能地理顺,以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方便和参考。从古至今的量论因明发展,最终也回归到了关于生命真理的追求,这是符合现代人思想的。思想的合理性问题,即逻辑问题是每一个民族都要讨论的问题。因此,代表东方逻辑系统的量论因明学将在未来的普世文明中占有一定的轨范性之地位。
姚南强[5](1994)在《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文中指出 自中世纪以来,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汉地和西藏,又东渐朝鲜、日本、蒙古。近代以来,又弘传至欧美诸国,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学术。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在中国分为藏汉二支。藏传因明侧重于知识论,故又称为藏传量论(“量”是指认识和知识)。汉传因明的研究则是以逻辑为中心,只是随着唐初法相宗的衰落,宋、元以后,汉传因明几成绝学,研习的重心反而东移到了日本。20世纪初,随着佛学在近代中国的复兴,汉传因明亦随之复苏,并与藏传因明交融发展,迎来了中国因明
乐逸鸥[6](1990)在《四十年因明论着索引(1949-1989)》文中指出(一)着作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陈大齐中华书局(台湾) 1970年重印佛家逻辑研究霍韬晦佛光出版社(台湾) 1978年,佛教法住学会 1985年香港一版因明入正理论讲义慧圆佛教出版社(台湾) 1978年重印
逸鸥[7](1989)在《介绍几种有关因明的书》文中指出 《因明新探》该书收入全国首次因明学术讨论会(1983)的论文和译文共22篇,主要探讨了四个专题:(1)关于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历史总结和评价;(2)因明、名辩和逻辑三大系统的比较;(3)因三相的性质和意义;(4)因明和佛教的关系。其中
杜芝,巫白慧[8](1983)在《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文中提出一晚近印度逻辑研究表明了佛教逻辑理论的重大意义和它在印度思辩的总的发展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在这里,我们暂不讨论佛教逻辑是否早于婆罗门教逻辑这个问题,但无可否认,佛教思想家力图解释一些哲学的基本问题,诸如人们的知识来源和知识的有效性问题,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是以这样一种深度和创见来探讨这些问题,他们竟先于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后者所解释的观点。不幸的是,佛教大师们这些论述逻辑体系的着作,和许多其他佛教思想丰碑一起,从印度土地上丧失殆尽。所以,当我们想从梵文典籍方面获得关于他们的理论的清晰的了解时,我们不得不求助于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着作,在后者可以找到从他们那里引来的引语和对他们的评论。这些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着作的产生,是由于一种很早就在非佛教界中感到的需要——需要批驳佛教大师所传播的理论;后者如被接受,就会
二、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概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
1. 研究重点 |
2. 研究难点 |
一、主要概念与相关关系 |
(一)概念辨析 |
(二)相关关系 |
二、蒙古因明传入时的历史背景 |
(一)早期蒙古地区与佛教的接触 |
1. 匈奴时期 |
2. 蒙古与西夏的交往 |
3. 蒙古与金国的交往 |
4. 元朝统治中原时期 |
(二)蒙元时期的吐蕃社会 |
1. 阿里地区 |
2. 桑朴寺 |
3. 西藏萨迦派 |
4. 西藏格鲁派 |
(三)因明传入时的蒙古历史背景 |
三、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因明的起源 |
(二)因明传入西藏 |
(三)因明传入蒙古地区 |
1. 元代一度传入 |
2. 明代再度传入 |
3. 清代及以后的发展 |
4. 小结 |
四、因明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
(一)《甘珠尔》《丹珠尔》经略述 |
1. 《甘珠尔》《丹珠尔》经概述 |
2. 蒙文《甘珠尔》《丹珠尔》 |
(二)中国蒙古因明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
1. 萨迦派与格鲁派及其思想 |
2. 蒙古因明学着名代表人物简介 |
(三)因明传入后对蒙古族的影响 |
1. 对萨满教的影响 |
2. 对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
3. 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国外研究现状 |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
0.6 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
1.1 因明之名 |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
小结 |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
小结 |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
小结 |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英语文献 |
二、翻译文献 |
三、汉语文献 |
致谢 |
(3)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古因明的传入 |
第一节 古因明传入的背景及概况 |
1.1.1 古因明传入的背景 |
1.1.2 古因明传入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传入的古因明典籍探究 |
1.2.1 方便心论 |
1.2.2 回诤论 |
1.2.3 瑜伽师地论 |
1.2.4 顺中论 |
1.2.5 显扬圣教论 |
1.2.6 阿毗达磨集论 |
1.2.7 如实论 |
第三节 古因明传入的影响及哲学省思 |
1.3.1 古因明传入的影响 |
1.3.2 哲学省思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因明的传入与弘扬 |
第一节 新因明的译传 |
2.1.1 新因明译传的背景及概况 |
2.1.2 译文的增删及本土化 |
第二节 佛家对因明的弘扬 |
2.2.1 玄类对因明的发展 |
2.2.2 窥基的因明思想研究 |
2.2.3 神泰的因明研究 |
2.2.4 文轨的因明研究 |
2.2.5 慧沼的因明研究 |
2.2.6 智周的因明研究 |
2.2.7 净眼的因明研究 |
2.2.8 义净的因明研究 |
第三节 在家众的因明研习 |
2.3.1 揭示了因明的学科性质 |
2.3.2 注解因明 |
2.3.3 披露了因明中一些矛盾之处 |
2.3.4 关于因明术语的认知 |
2.3.5 对玄奖译文的质疑 |
2.3.6 合理的改进意见 |
2.3.7 “极微说”与“太极说”的统一 |
第四节 儒释之辩 |
2.4.1 儒释之辩的起因 |
2.4.2 儒释之辩的过程及内容 |
2.4.3 儒释之辩的结果 |
第五节 汉传因明的传出及弘扬 |
2.5.1 因明传入日本 |
2.5.2 因明传入朝鲜 |
第六节 唐代因明的地位及影响 |
2.6.1 开创了因明研习的先河 |
2.6.2 推动了佛教的繁荣 |
2.6.3 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
2.6.4 丰富了中国逻辑的内容及体系 |
2.6.5 推进了因明“本土化”进程 |
2.6.6 在家众因明研习对后世的影响 |
2.6.7 对国外因明传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衰微期的因明传承 |
第一节 衰微期因明传承的背景与概况 |
3.1.1 宋代因明传承的背景及概况 |
3.1.2 明代因明传承的背景及概况 |
第二节 衰微期的因明传承与研究 |
3.2.1 延寿的因明研究 |
3.2.2 真界的因明思想 |
3.2.3 王肯堂的因明思想 |
3.2.4 明显的因明研究 |
3.2.5 智旭的因明研究 |
第三节 因明衰微的原因及反思 |
3.3.1 因明的兴衰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 |
3.3.2 与佛教、唯识宗的兴衰密切相关 |
3.3.3 文献资料匾乏 |
3.3.4 因明自身的因素 |
3.3.5 学者主观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传因明的复苏与传承 |
第一节 20世纪初因明的复苏 |
4.1.1 因明复苏的背景及原因 |
4.1.2 汉传因明的复苏 |
第二节 五十年代前因明研习高潮的出现 |
4.2.1 因明开始走进学校的课堂 |
4.2.2 大量通论性着作出现 |
4.2.3 研究性论着问世 |
4.2.4 因明典籍的译注整理取得突破 |
第三节 五十至七十年代汉传因明的缓慢发展 |
第四节 近现代因明传承与研究的特点 |
4.4.1 以在家学者为研习主体 |
4.4.2 以文献校勘、翻译、整理为重点 |
4.4.3 以因明基本理论的阐释为中心 |
4.4.4 开始关注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复兴、研究与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的复兴与研究 |
5.1.1 因明人才的培养 |
5.1.2 因明相关学术会议召开 |
5.1.3 文献资料收集出版 |
5.1.4 大量学术成果涌现 |
第二节 21世纪初汉传因明的研究与发展 |
5.2.1 因明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
5.2.2 学术组织与交流平台相继建立 |
5.2.3 因明研究取得新的发展 |
5.2.4 加强了因明人才的培养 |
第三节 当代汉传因明研究的主要问题 |
5.3.1 因明论着的翻译、对勘研究 |
5.3.2 同品、异品的研究 |
5.3.3 因三相的研究 |
5.3.4 因明论式的研究 |
5.3.5 唯识比量的研究 |
5.3.6 因明“喻”的研究 |
5.3.7 因明的谬误研究 |
5.3.8 因明学者的思想研究 |
5.3.9 发展史方面的研究 |
5.3.10 因明的比较研究 |
5.3.11 因明的应用研究 |
5.3.12 因明划归佛家(教)逻辑之辩 |
5.3.13 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 |
5.3.14 汉传因明研究的得失 |
5.3.15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四节 当代因明研究的特点 |
5.4.1 研究主体多样化 |
5.4.2 研究成果深入化、多样化 |
5.4.3 研究角度多元化 |
5.4.4 研究方法丰富化 |
5.4.5 研究内容集中化、理论化 |
5.4.6 研究领域扩大化 |
5.4.7 因明研究有序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省思及展望 |
第一节 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 |
6.1.1 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特征 |
6.1.2 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6.1.3 随佛教、唯识宗的兴衰而兴衰 |
6.1.4 宗教色彩逐渐减弱 |
6.1.5 影响日渐广泛 |
6.1.6 汉传因明的研究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 |
第二节 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省思 |
6.2.1 社会政治因素的直接影响 |
6.2.2 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
6.2.3 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与制约 |
6.2.4 学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
6.2.5 弘传对象的限制 |
6.2.6 因明自身因素的制约 |
6.2.7 因明功用性的重视和发挥 |
6.2.8 保持汉传因明可持续、健康发展 |
第三节 汉传因明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6.3.1 研究内容趋于广泛深入 |
6.3.2 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 |
6.3.3 因明人才及成果更加多样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4)佛教量论因明的发展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导言:量论因明相关概念分析 |
一 印度逻辑 |
二 正理 |
三 因明 |
四 量论 |
五 量论因明 |
第一章 佛教量论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一 古因明首次输入汉地 |
二 佛教量论因明在唐代的发展 |
三 量论因明在宋朝的发展 |
四 佛教量论因明在明代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一 中国近代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 |
二 中国现代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三 中国当代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第二章 日本佛教量论因明的历史 |
第一节 日本古典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一 以南北寺为基础的传承顺序 |
二 南都普通研究者以直接对《因明大疏》为基础的传承顺序 |
三 兴福寺的因明研究 |
四 日本因明研究的成熟期 |
五 批判性研究的开始与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现、当代佛教的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一、一般比较逻辑学派 |
二、新古典量论学派 |
三、两本重要着作的简介 |
第三章 印度本土和中国藏传佛教量论因明的历史评述 |
第一节 印度量论因明的演变过程——从佛陀到法称 #48从佛陀时期到陈那之前的因明研究 |
一 从佛陀时期到陈那之前的因明研究 |
二 陈那和法称的因明研究 |
第二节 中国藏传量论因明的发展过程 |
一 中国西藏旧量论 |
二 俄·罗丹喜饶和西藏新量论 |
三 恰巴曲桑的因明系统 |
四 萨迦派的量论体系 |
五 量论因明在藏地的发展高峰 |
第三节 藏传因明在近、现代的发展历史 |
一 藏传因明的近代的研究 |
二 藏传因明现代的研究状况 |
第四章 欧洲佛教量论因明的研究状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D]. 阿拉木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2]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3]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张晓翔. 南开大学, 2010(07)
- [4]佛教量论因明的发展历史[D]. 孙婷. 贵州大学, 2009(S1)
- [5]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J]. 姚南强.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5)
- [6]四十年因明论着索引(1949-1989)[A]. 乐逸鸥. 因明研究, 1990
- [7]介绍几种有关因明的书[J]. 逸鸥. 法音, 1989(03)
- [8]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关文献[A]. 杜芝,巫白慧. 因明新探——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