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小电流接地的地区电网距离保护的改进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辉[1](2019)在《基于信号特征辨识的配电网馈线保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承担电能分配的关键环节,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我国配电网发展不充分、不完善,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一方面,配电网网络架构薄弱,点多面广,馈线故障频发;另一方面,馈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较低,故障检测与诊断能力弱,馈线保护动作正确率与故障定位准确率远低于输电线路。因此,研究新型有效的配电网馈线保护技术,既有其重要性,又有其迫切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网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资助下,围绕实际工程背景下的馈线保护需求,探究了系列针对性强的信号特征参量与特征辨识方法,将其引入配电网馈线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动作判据和保护流程,并分析了算法适应性,实施了可靠性测试与示范工程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馈线上未安装电压互感器、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FTU)通信实时性较差、时间同步能力较弱等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有源配电网馈线区段差动保护方法。利用突变量启动算法,触发馈线区段边界上各FTU相互交换故障电流采样数据;然后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作为信号特征参量,对馈线区段的运行状态进行辨识,构建区段差动保护判据。此外,对所提算法应用于有源配电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所提保护方法在启动算法与抗同步误差能力强的DTW算法的配合下,可适应上述工程背景,可应用于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的含多分支馈线的有源配电网。仿真测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数据不同步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2)针对多电源联合供电闭环配电网中故障潮流双向流动与潮流方向鉴别元件缺失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相位变化量的故障辨识技术与馈线差动保护方法。在分析馈线故障前电流与故障后正序故障分量电流相位关系的基础上,推导了相位变化量在馈线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差异性表现,并以相位变化量作为特征辨识参量,度量馈线上潮流流向的一致性特征,据此构建了馈线差动保护判据。针对保护装置异步测量情况与馈线电流变化情况分别进行分析,论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借助馈线上现有通信网络,在异步测量情况下即可实现保护功能,不需另行架设专用光纤通信通道;同时,也不需在馈线上加装电压互感器构建方向鉴别元件,便于其工程应用。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可靠性;此外,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优于一些其它的馈线保护方法。3)为应对配电网励磁涌流容易导致馈线保护误动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辨识的馈线电流畸变剔除与波形重构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馈线保护防误动方案。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取馈线电流的瞬时幅值,在时域上对信号波形进行分段;然后,利用区段边界梯度变化率等参量进行波形辨识,识别、剔除励磁涌流所产生的波形畸变区段,并利用未畸变区段实现波形重构。为排除CT饱和的干扰,在波形辨识环节增加了CT饱和电流辨识功能,能够同时剔除CT饱和电流波形中的畸变区段。不同运行状态下的仿真评估及实际录波数据测试均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相对于已有的励磁涌流辨识与闭锁方法,所提方案既能识别混叠在馈线电流中的励磁涌流,又能抵制CT饱和电流干扰;并且,无须闭锁保护,不会导致保护的中断或延时,为应对励磁涌流提供了新思路。4)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检测难度大、故障选线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峭度与偏度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与选线方法。在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演化机理、故障暂态零序电流特性的基础上,利用信号数值分布峭度进行信号特征辨识,结合零序电压判据,实现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在馈线三相电压不平衡、间歇性电弧接地等情况下,均可准确确定故障起始时刻。根据暂态零序电流在配电网中的分布规律,利用信号数值分布偏度对故障暂态零序电流进行辨识,构建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判据,确定故障所在馈线。数字仿真测试与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测试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即使在强噪声干扰下,所提方法依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5)为应对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的定位准确性易受装置间启动不同步影响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DTW距离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在分析故障点上、下游暂态零序电流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利用DTW距离作为信号特征参量,对馈线区段边界暂态零序电流的差异性进行辨识;提出了与DTW距离判据相匹配的故障搜索策略,实现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利用DTW距离算法的误差耐受特性,在装置间启动不同步等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所提方法鲁棒性强,适用于装置型号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的实际配电网工程。故障仿真测试与误差耐受性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该方法已被应用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示范工程,故障定位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
考柄霏[2](2020)在《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电网公司正处于加快创建“三型两网、一流企业”,完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员工工分制是公司绩效管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落实企业战略目标、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为确保公司工分管理扎实落地,需要从方法上进行改进以更贴合实际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典型变电生产班组为绩效管理工分制改进的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该班组员工2018年两个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表和改进前工分分值设置情况,结合员工反馈信息比对结果数据是否客观、全面和真实,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该班组绩效管理工分记录中的真实情况,并统计员工目前满意度、反馈结果和改进建议等。在全面掌握现状和职工诉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设计和改进方法,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绩效管理工分制度部分的要求和操作步骤,以公司生产专责为主要人员组成工分制度改进评议团讨论并决议工分制度的改进方向、力度和预期目标。通过专家评议打分将从企业级KPI(关键绩效指标)逐层分解得到的班组级KPI相关49项核心工作重要程度两两对比,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49类工作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结果,量化后得到工分基础分值。参考问卷调查中的员工建议内容,通过专家评议团的讨论并确定出影响和参与工分值运算的员工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五大因素,根据五类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出各个权重系数。经过评议团再次讨论,标出受上述五类因素影响的班组员工核心工作项目,经研究确定出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五类影响因素参与计算的条件。利用熵值法计算出5类参与调整工作项目分值因素的权重系数,最终以“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分析的模型确定出最终班组员工差异性工作工分分值。为了保证该班组员工工分记录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让员工工作积分统计结果能够真实地记录员工工作情况。依靠信息技术开发设计一套方便记录员工工分的后台程序,配合公司绩效管理要求相关文件开展使用方法培训和文件精神宣贯学习来作为此次研究的保障措施。本改进研究在该班组经2个月的运用后,经过调查问卷统计,员工满意度有很大上升,员工工作更加积极主动。B供电公司生产班组工分制改进后比较符合现代电力企业生产班组的生产作业实际,相比传统工作工分计分方法更加科学、客观,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也更加明显,在全公司系统有推广意义。
童宁[3](2016)在《大规模远距离外送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反脱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分布广泛、蕴含丰富以及用之不竭的天然优势,更具有最成熟、最具规模和商业化的开发前景和最清洁的利用方式,风能资源的发电、传输及消纳相关技术已成为电气工程领域世界性研究热点。而我国风电资源富集区域在地理上远离负荷中心,因此具有大规模接入、远距离外送形式的大型风电场成为我国风电消纳形式的必然选择之一。近年来大型风电场在我国得到了高速发展,其相关学术研究及工程实践也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多次风电连锁脱网事件暴露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稳定性与故障抵御能力方面的诸多问题,引发了国内相关政府机构、工业界及学术界对如何提高风电场故障穿越能力的广泛关注及深刻思考,众多专家及学者也针对不同种类的风电机组提出了多种改进控制手段,以增强单机故障穿越能力的方式间接改善风电场对故障的抵御能力。但总体而言,这些手段多侧重于风电机组本身,为提升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能力,风电场整体的故障全局特性及其关键元件继电保护性能方面尚有较大可供挖掘及改善的余地。事实上,如果能在改进单机故障穿越能力的过程中计及风电场全局特性,并寻找合理的手段提高风电场内外关键区域保护的“四性”,对改善风电场的整体故障穿越能力、提高风电并网稳定性及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大型集中式远距离外送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重点展开不同电压等级关键区域的继电保护及控制优化策略的研究,主要工作归纳如下:风电场低压区域双馈风机撬棒投切策略方面:对比现有两种常见的双馈风机撬棒保护投切策略异同及各自优缺点,借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撬棒投入与切除过程转子过电流的预测结果,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考虑对风机自身安全性以及提升风电场无功/电压水平的自适应撬棒投切策略,使得投入撬棒的双馈风机能够在保障自身转子侧变流器安全性的前提下尽早安全切除撬棒,为低电压期间的风电场提供无功支撑,最大限度避免场内无功资源的无谓损失。风电场中压区域相间短路电流保护选择性提升方面:推导并仿真研究了单一风电机组低电压期间定子电流的时频域特征,进而针对保护能够感受到的工频交流分量,深入研究了风机侧及网侧不同参数条件下风电集群馈出电流与集电线路电流保护的交互影响,并指出保护可能存在的误动风险:为应对这种风险,在传统电流保护中引入了正序电流突变量判据,提出了具有良好选择性的风电场集电线路电流保护新原理。风电场中压区域分区策略及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在线定位方面:提出了新一代风电场中压集电线路区域的优化分区结构,并根据单相故障场景下各线路(段)首端故障相电流幅值呈现出的一般性规律,提出了基于优化分区结构及相电流有效能量循迹法的中压集电线路单相故障在线定位原理,使风电场能够一步到位地对中压区域的单相故障进行快速一次性选线/定位,适应架空线-电缆混联投运的实际工况且不依赖于难以在架空线路获取的零序电流;最后通过与传统配电网中常用定位方法的对比研究说明了采用所提出原理解决风电场单相故障问题的必要性。风电场外送高压联络线单相高阻故障快速切除方面:提出一种具备完整高阻接地故障识别能力的和阻抗继电器的改进形式;将上述继电器与传统距离纵联保护整合,形成一套风电场外送高压联络线全线无死区的单元式保护解决方案,并利用理论及仿真手段验证了其抗多种形式过渡电阻故障与分相跳闸的能力及其在考虑串补接入等特殊运行工况下的适应性。
马格土[4](2019)在《配电网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与选线原理决策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积大幅增加的同时,人员触电风险也急剧上升。人身安全风险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及相对应的故障防护技术有很大关联:在大电流接地(主要指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跨步电压引起人员触电时故障电流较大,但零序保护可以及时将故障切除;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导致人员触电时故障电流较小,但配电网会带故障运行,使得人员持续触电。因此,两种接地方式对人身安全产生的威胁需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由于我国目前绝大部分中压配电网均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要进行大规模改造经济、时间成本较高。所以,在计及人身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是否采用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需进行谨慎、科学的定量论证。同时,现有研究缺乏对故障选线原理的适应性分析。由于工程实际中对选线原理的选择较为随意,导致配置的选线装置无法很好的适应配电网具体工况,发生故障时可能无法准确选线,危及人身安全。总之,目前缺乏一种选线原理的定量决策方法,结合配电网的具体工况选择最适合的选线方式,提高选线准确率。本文分析了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计算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跨步电压时人员防触电最大安全距离,提出了跨步电压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主要体现在故障电流的大小与故障持续时间两方面。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定量考虑人身安全风险的配电网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决策方法。首先,构建了人身安全风险、过电压风险、全寿命周期成本以及可靠性的决策目标集;其次,以各方案与决策者偏好不一致程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将决策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得到各目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加权欧式距离对各中性点接地方案进行优劣排序,得出了考虑人身风险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决策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小电流接地配电网的选线原理决策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选线原理决策模型,以选出最适合配电网工况的选线原理,提高选线准确率,进一步保障人身安全。具体来说,首先仿真分析了各选线原理故障特征量,提出了选线原理影响因素,建立了配电网故障选线可信度指标集与关联因素集,提出了故障选线可信度指标与关联因素间的关联模型计算方法。具体包括计算了关联因素与选线可信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取了关联因素对故障特征的权重系数。同时构造了能表征关联因素对选线可信度指标影响程度的隶属度函数,形成选线评价矩阵,选出最适合配电网工况的选线方式,提高了选线准确率,保障人身安全。
李侯君[5](2020)在《基于ESMD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故障类型为单相接地故障,此时线路中流过的故障电流较小,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长时间的故障状态可能会使单相接地故障扩大到两相短路甚至是三相短路,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损坏,危害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线路且精确定位故障点对保护电网可靠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现有故障选线和测距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重点研究了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稳态特征和暂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非平稳、非线性的暂态信号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影响,且包含大量的故障特征信息,为后续故障选线和测距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暂态分量故障特征提取困难、受故障条件影响大,导致选线方法适应性不高的问题,引入了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提取信息特征,有效避免了传统信息提取法经验模态分解(EMD)存在的模态混叠、端点效应的缺点,能完整、准确的提取原有信号的故障信息。再结合能识别和扩大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能量差异的相对熵,提出了以线路最大综合能量相对熵(ERE)作为故障选线的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线方法受过渡电阻、故障距离、故障初相角、噪声的影响小,且与EMD-ERE方法相比裕度更大、灵敏性更高。针对故障暂态行波波头难以识别导致行波测距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SMD与Teager能量算子(TEO)相结合的波头信息提取算法。首先对线路故障后采集的暂态线模电流进行ESMD分解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利用TEO具有反映信号瞬时能量波动的特性对IMF1分量进行计算,得到波头抵达测量端时间差,最后代入单端行波法求取故障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在不同故障初相角、过渡电阻、故障距离、接地方式和环境噪声下均能实现准确测距,且与EMD-TEO方法相比适应性更强、测距精度更高。
郑尧[6](2019)在《基于小波分析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的中低压配电网主要使用的是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频率较高,在发生故障之后的接地电流较小,又没有明显的故障特征,因此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检测。很多学者已经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出现了一些成果,但是并没有对其形成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对于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到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中。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特征,包括在出现故障后的暂态过程中的各种高频信息。然后对小波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具体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过程等,小波分析能够将信号分解到多个频带中,比较适合对非平稳信号与暂态信号进行分析。接着利用小波理论构建了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奇异性检测原理的选线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能够根据暂态零序电流在选线频带中的小波模变换系数的幅值以及极性特征对故障线路进行识别,并且识别结果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其次是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的仿真模拟过程,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的35kV母线带三出线模型进行仿真,并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此种接地方式线路故障特征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仿真的结果表明利用小波分析检测故障线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故障的线路,为线路故障的处理奠定了基础。最后对选线装置详细地进行了设计,先研究了选线装置的基本特点以及功能要求等,然后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包括其总体架构设计以及功能模块设计等。图[48]表[3]参[63]
任欣玉[7](2019)在《基于μPMU的主动配电系统故障测距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确、快速的故障测距技术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使得故障特征更加复杂,这对故障测距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阻抗法故障测距具有低成本、易于实现、抗干扰性较强的优点,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配电线路参数不准确对测距精度影响较大,同时实际中配电线路不对称较为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障测距精度。另外,传统配电网阻抗法故障测距多采用电压电流序分量幅值信息,其精度受到互感器及现场条件制约,难以有本质提高。随着微型同步相量量测装置(Micro Phasor Measurement Unit,μPMU)技术的发展与在其配电网中的应用,可以获取大量同步、精确的相量信息,为提高故障测距算法精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因此,基于μPMU相量信息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主动配电网为研究对象,从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特征分析、基于μPMU相量信息的故障测距算法研究、以及μPMU误差对测距算法的影响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具体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线路参数与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故障测距的影响,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建模。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了更为明显的故障线路沿线电压相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故障特征的影响。2)提出了基于双端μPMU相量信息及三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方法。结合μPMU高精度测量的线路正常运行数据与故障数据,将待求解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以线路参数与故障距离同时作为未知参数,以双端及三端电压相量关系形成作为目标函数。在考虑幅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相角约束。利用内点法优化同时求取实时线路参数与故障距离。相较于传统测距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故障测距精度,测距结果不受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影响,且适用于不同故障类型、不同过渡电阻大小、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与不同线路类型的情况。3)提出了一种μPMU幅值测量误差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MC)获取测量误差影响下的故障测距误差样本,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 Mixture Model,GMM)与最优拟合法(Goodness Of Fit,GOF)分析了测量误差与故障测距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得到了以上误差的高斯分布特征,并验证了在误差影响下本文算法仍具有较高的精度与稳定性。
庞清乐[8](2007)在《基于智能算法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外中压配电网中性点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包括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电阻接地)方式,以避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又称为小电流接地故障)时跳闸造成供电中断。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由于故障电流微弱、电弧不稳定和随机因素影响等原因,接地故障选线比较困难,一直缺乏可靠的故障选线方法和高准确度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至今许多变电站仍然使用人工拉路方法查找故障线路。随着人们对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要求的提高,小电流接地故障自动选线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因此,研究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的自动选线技术和研制相应自动选线装置,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和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基础上,分别对基于故障暂态特征信息的选线和基于故障暂态和稳态特征信息的融合选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故障暂态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其次,利用故障暂态和稳态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再次,由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的选线准确度较低,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然后,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模型训练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样本归一化方法。最后,以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为判据,设计出了小电流接地故障智能选线装置的方案。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通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稳态特征、暂态特征以及谐波特征的分析,确定了在进行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时应选取零序电流的暂态特征、有功分量特征、五次谐波特征和基波特征作为故障特征。(2)分析了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小波包分析故障选线新方法。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以暂态零序电流为故障特征,因为暂态分量的幅值比稳态分量大很多,所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线准确度。由于受硬件电路的限制,对暂态信号的采样频率不可能太高。经过低频采样后的暂态零序电流信号的幅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当采样后故障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信号幅值衰减严重时,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可能出现选线错误。所以需要对衰减的信号进行增强处理,衰减越严重、越可能是故障线路的信号,需要增强的比例就要越大。本文提出了采用粗糙集理论对信号增强的小波包选线新方法。首先,分别对暂态零序电流信号进行低频采样和短时间的高频采样,将从高频采样和低频采样的零序电流信号中提取的稳态工频分量幅值、采样前后信号衰减比例和信号首波头极性作为故障特征。然后,将这些故障特征作为条件属性,信号需要增强的比例系数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通过属性约简和值约简得到最小决策规则,根据最小决策规则实现对低频采样信号的增强。最后,对增强的低频采样信号利用小波包故障选线方法进行故障选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在能量衰减严重或首波头极性检测错误时,还是在相电压过零时的故障、母线故障和高阻接地故障,均能实现正确选线,有效地提高了故障选线的准确度。(3)定义了小电流接地故障时各种故障特征的故障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分别采用小波包分析法、有功分量法、五次谐波法和基波幅值法从零序电流信号中提取暂态分量、有功分量、五次谐波分量和基波分量作为故障特征,根据每种故障特征的特点分别定义了它们的故障测度。将这四种故障特征的故障测度作为决策系统的条件属性,线路的故障状态作为决策系统的决策属性,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通过属性约简和值约简后,得到最小决策规则,根据该规则实现故障选线。该方法消去了冗余的基波分量故障特征,融合了对选线结果影响较大的暂态分量、有功分量和五次谐波分量故障特征,实现了融合选线的目的。利用仿真和现场数据对该选线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选线准确度高于基于单一故障特征的选线方法。(4)针对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选线准确度不高的缺点,将经粗糙集理论约简得到的故障特征的故障测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融合后的故障测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利用仿真和现场数据对该选线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的选线准确度高于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5)针对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中不同类样本距离较近时神经网络训练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神经网络样本归一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首先,将神经网络的输入作为条件属性,输出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然后,计算决策表中不同类样本间的最小距离,根据该最小距离确定原样本需要伸缩的比例,最小距离越小,伸缩的比例越大。各样本根据各自的伸缩比例进行伸缩处理,然后再将样本归一化。最后,利用归一化处理后的样本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以基于神经网络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样本归一化方法的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明显缩短。(6)利用电磁仿真软件EMTP-ATP建立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各种故障情况做了大量的仿真试验,仿真数据可以用于各种故障选线方法的分析。(7)根据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判据,设计出了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总体结构方案、主要的硬件电路设计和主程序软件流程。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宇健[9](2019)在《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网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传统的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选线功能弊端逐渐显露,亟待需要主配网联动,改进现有中性点接地模式。而目前提高配网可靠性,是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和电力有序可靠供应。目前配网网架的不断完善,配网设备运行可靠能力不断增强,在城区或山区的网架中采用更适合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明显提升。如何运用实行运行收集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对零序跳闸、自愈、保护动作等多元素跟可靠性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提高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快速切除和配电网的故障自愈最大化,建立更优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系统,改变一成不变的接地模式是目前配电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电网架构及小电流接地方式的运行现状,针对近些年山区配电网的三种10kV接地方式运行工作原理分析,分析出不同接地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按照可靠性的管理要求和计算方法,识别出目前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山区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主要存在原因,建立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山区电网影响供电可靠性的评估模型。通过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并小电阻、小电阻三种接地方式,以架空线路配电网、电缆线路配电网条件的影响可靠性因子分析,对2年为周期的不同接线方式的实际运行站点改造前后的数据对比,详细分析出了供电区域为城区、山区以及输电线路为电缆、架空线为主之间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不同供电区域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案。探讨了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不同接地方式与配网自动化配合,如何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快速隔离,配电网快速自愈等问题,提出了适合河源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可靠性影响的提升方案,切实提高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和电力有序供应。
陈磊[10](2019)在《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网线路结构复杂,分支线路分布广泛,巡线成本高,提高配电网故障定位准确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的故障定位方法大多数要测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或比较各出线的计算结果,只能在变电站选出线。本文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能将故障点定位到两组相邻的故障指示器之间,直接定位故障区段,具有更好的定位准确性。单相接地故障占配电网故障的绝大多数,其故障特征不明显,影响故障指示器系统的故障定位准确性。因此本文采用信号注入法,向故障线路中注入特征明显的受控扰动电流,便于故障指示器检测,提升故障指示器系统的定位准确性。配电网结构复杂,现场工作环境恶劣,故障指示器难免会由于通信中断或者自身原因导致误报、漏报,因此故障指示器系统应有一定的容错性。本文运用智能算法,在故障指示器误报、漏报时,仍能准确定位故障区段。当线路复杂、线路故障较多时,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迅速判定出故障区段,较人工判断效率更高。云南省的故障指示器安装标准是每3km一组,即故障指示器系统的定位精度为3km。本文基于阻抗法定位原理,引入二次定位算法,结合伪故障点排除原理,使相间短路故障定位精度可达1km,且不用另外增加硬件设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故障指示器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调研其在云南省的安装分布情况。引入信号注入法以提升故障指示器系统的定位准确性,并通过案例对信号注入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2)为提升故障指示器系统的容错性,采用人工鱼群算法、灰狼优化算法。首先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以适用于配电网故障定位,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将这两种算法分别与粒子群算法的故障定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三种算法的故障定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3)为了进一步提升相间短路故障定位精度,首先分析阻抗法原理,对故障类型进行判别。然后通过一次定位算法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当故障点前存在分支负荷时,采用二次定位算法结合线路拓扑结构对一次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二次定位算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进行检验,并且根据线路上故障指示器的动作情况,对伪故障点进行排除。通过案例分析,上述运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
二、关于小电流接地的地区电网距离保护的改进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电流接地的地区电网距离保护的改进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号特征辨识的配电网馈线保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配电网馈线保护的研究现状 |
1.2.1 多源供电配电网故障分析与馈线保护研究现状 |
1.2.2 配电网励磁涌流及馈线保护应对措施研究现状 |
1.2.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选线与定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对象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DTW距离的有源配电网馈线区段差动保护 |
2.1 基于DTW距离的特征辨识与区段差动保护 |
2.1.1 馈线区段差动保护构思 |
2.1.2 DTW距离算法原理 |
2.1.3 抗同步误差能力分析 |
2.2 DTW距离算法的适应性分析 |
2.2.1 电机类DG接入下的适应性分析 |
2.2.2 逆变类DG接入下的适应性分析 |
2.3 馈线区段差动保护实现方案 |
2.3.1 启动时刻的确定 |
2.3.2 基于DTW距离的保护判据 |
2.3.3 保护的实现流程 |
2.4 仿真验证与分析 |
2.4.1 仿真测试与验证 |
2.4.2 抗同步误差能力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源供电闭环配电网故障辨识与馈线差动保护 |
3.1 双端馈线故障辨识与差动保护 |
3.1.1 基于相位变化量的双端馈线故障辨识 |
3.1.2 双端馈线差动保护实现步骤 |
3.1.3 馈线差动保护方法的特性分析 |
3.2 三端馈线故障辨识与差动保护 |
3.2.1 基于相位变化量的三端馈线故障辨识 |
3.2.2 异步测量下保护算法的实现策略 |
3.2.3 三端馈线差动保护实现步骤 |
3.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3.3.1 仿真测试与验证 |
3.3.2 可靠性分析与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网励磁涌流辨识与馈线保护防误动方案 |
4.1 配电网励磁涌流分析 |
4.2 信号波形辨识与馈线保护防误动方案 |
4.2.1 馈线保护防误动方案构思 |
4.2.2 信号瞬时幅值与波形区段检测 |
4.2.3 基于波形辨识的畸变剔除与重构 |
4.3 仿真测试与评估 |
4.3.1 励磁涌流侵入空载馈线测试与评估 |
4.3.2 励磁涌流侵入带负荷馈线的测试与评估 |
4.3.3 饱和故障电流测试与评估 |
4.4 现场录波数据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峭度与偏度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与选线 |
5.1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5.2 基于峭度与偏度的故障特征辨识与保护原理 |
5.2.1 基于信号峭度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
5.2.2 基于信号偏度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5.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5.4 现场录波数据测试 |
5.4.1 故障检测方法测试 |
5.4.2 故障选线方法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DTW距离的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
6.1 基于DTW距离的信号差异性辨识与适应性分析 |
6.1.1 故障点上下游信号差异性分析 |
6.1.2 DTW距离算法的适应性分析 |
6.2 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的实现方案 |
6.2.1 故障定位判据 |
6.2.2 故障定位流程 |
6.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6.3.1 故障定位仿真测试 |
6.3.2 误差耐受性测试与对比 |
6.4 RTDS建模测试与工程应用 |
6.4.1 RTDS建模测试 |
6.4.2 故障定位示范工程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与公开的发明专利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2)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KPI关键绩效指标 |
2.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3 熵值法概述 |
3 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现状及问题 |
3.1 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介绍及人员结构分析 |
3.2 B供电公司生产班组工分制应用现状 |
3.2.1 全员绩效管理平台介绍和所研究班组工作分值设置现状 |
3.2.2 现行工分制所暴露出的问题 |
3.3 B供电公司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B供电公司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改进对策 |
4.1 班组KPI关键绩效指标的取得 |
4.1.1 B供电公司主要社会职能 |
4.1.2 班组KPI |
4.2 员工综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 |
4.3 员工综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各项工作项目工分值的确定 |
4.4 绩效工分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5 工分制改进对策实施保障 |
5.1 工分制改进对策配套设施 |
5.1.1 利用信息技术编写员工工分计分系统的必要性 |
5.1.2 系统技术介绍 |
5.1.3 系统功能介绍 |
5.2 推进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
5.3 B供电公司绩效管理知识培训计划 |
6 B供电公司绩效工分制改进对策实施效果检查 |
6.1 改进后班组员工完成任务情况 |
6.2 改进后班组全员满意度调查情况 |
6.2.1 工分制改进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 |
6.2.2 改进后工分制满意度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检测分析 |
6.2.3 工分制改进后问卷调查反馈情况分析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全员完成工作情况统计表 |
附录B 改进前工分制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改进后工分制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授课登记表 |
附录E 评议团候选成员打分表 |
附录F 影响员工工分分值因素打分表 |
附录G 49项工作项目基础分值层次分析法分析过程 |
(3)大规模远距离外送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反脱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风电大量接入后电力系统保护及控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
1.2 大型风电场关键区域元件保护与控制研究现状 |
1.3 大型风电场保护控制技术面临的若干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双馈异步风电机组撬棒自适应投切策略研究 |
2.1 撬棒保护投切策略研究现状 |
2.2 东北地区风电场多机连锁故障行为推演 |
2.3 考虑撬棒投入过程的DFIG转子故障电流理论分析 |
2.4 基于BP网络与RBF网络的DFIG低电压穿越黑箱过程建模 |
2.5 基于RBF网络的DFIG撬棒自适应投切策略 |
2.6 小结 |
3 风电场集电线路电流保护误动风险评估及选择性提升策略 |
3.1 风电场中压集电线路结构及保护配置 |
3.2 考虑撬棒投入过程的DFIG定子故障电流特征分析 |
3.3 DFIG对称性故障外特性及电流保护定值归一化 |
3.4 多变量约束下电流保护误动风险分析 |
3.5 基于正序电流突变量判据的风电场中压集电线路电流保护原理 |
3.6 小结 |
4 基于相电流有效能量循迹法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故障在线定位原理研究 |
4.1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故障定位研究现状 |
4.2 风电场集电线路分区及简化等效方法 |
4.3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故障特征分析 |
4.4 基于相电流有效能量循迹法的风电场单相故障定位原理 |
4.5 仿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具有全线接地故障速动能力的风电场联络线单元式保护 |
5.1 风电场联络线保护配置及缺陷分析 |
5.2 “和阻抗继电器”基本原理及动作盲区分析 |
5.3 具备全线接地故障识别能力的高压联络线自适应距离纵联保护 |
5.4 算例及对比分析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
(4)配电网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与选线原理决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性点接地方式现状 |
1.2.2 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研究 |
1.2.3 配电网故障选线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小电流接地方式原理 |
2.2.1 中性点不接地 |
2.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3 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解析 |
2.3.1 中性点不接地 |
2.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4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下人员防触电最大安全距离 |
2.5 配电网故障选线原理特征量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人身安全风险的配电网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决策 |
3.1 引言 |
3.2 人身触电理论 |
3.3 人身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
3.4 基于LINMAP的决策模型设计 |
3.5 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决策目标集 |
3.5.1 决策目标计算 |
3.5.2 决策流程 |
3.6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集对分析和关联规则的配电网选线原理决策方法 |
4.1 引言 |
4.2 配电网故障选线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零序电流幅值比较法 |
4.2.2 谐波法 |
4.2.3 零序功率方向法 |
4.2.4 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 |
4.3 配电网故障选线原理影响因素仿真 |
4.3.1 零序电流幅值比较法 |
4.3.2 谐波法 |
4.3.3 零序功率方向法 |
4.3.4 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法 |
4.3.5 小结 |
4.4 配电网故障选线原理决策方法 |
4.4.1 关联规则理论与集对分析原理 |
4.4.2 配电网故障选线原理关联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专利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基于ESMD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方法的概述 |
1.2.1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测距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分析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 |
2.2.1 暂态等值回路 |
2.2.2 暂态电容电流 |
2.2.3 暂态电感电流 |
2.2.4 暂态接地电流 |
2.3 单相接地故障建模与仿真 |
2.3.1 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 |
2.3.2 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暂态电流信号的分析方法研究 |
3.1 暂态电流信号的采集 |
3.2 希尔伯特-黄变换算法 |
3.2.1 本征模态函数 |
3.2.2 经验模态分解 |
3.2.3 Hilbert变换及瞬时频率 |
3.2.4 希尔伯特-黄优势及问题 |
3.2.5 经验模态分解算例分析 |
3.3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算法 |
3.3.1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
3.3.2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的特点 |
3.3.3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ESMD和 ERE的故障选线方法 |
4.1 ESMD-ERE基本概念 |
4.1.1 能量熵 |
4.1.2 能量相对熵 |
4.1.3 能量相对熵特点检验 |
4.2 ESMD-ERE选线步骤 |
4.3 仿真分析 |
4.3.1 仿真验证 |
4.3.2 选线适应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ESMD和 TEO的故障测距方法 |
5.1 行波法理论 |
5.1.1 行波的基本概念 |
5.1.2 行波折反射原理分析 |
5.1.3 单端行波法 |
5.1.4 行波波速确定 |
5.3 Teager能量算子 |
5.4 ESMD-TEO故障测距法 |
5.5 仿真分析 |
5.5.1 有效性仿真验证 |
5.5.2 故障距离对行波测距影响 |
5.5.3 初相角对行波测距影响 |
5.5.4 过渡电阻对行波测距影响 |
5.5.5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行波测距影响 |
5.5.6 信噪比对行波测距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小波分析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选线研究现状 |
1.2.2 小波分析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分析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小波分析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分析 |
3.1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3.2 小波分析在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
3.2.1 小波分析选线判据分析 |
3.2.2 小波分析选线过程分析 |
3.2.3 小波变换故障时刻分析 |
3.2.4 小波变换故障选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分析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4.1 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建模 |
4.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仿真 |
4.2.1 故障相电压最大时仿真 |
4.2.2 故障相电压为零时仿真 |
4.2.3 故障相电压为负时仿真 |
4.2.4 母线故障时仿真 |
4.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仿真 |
4.3.1 故障相电压最大时仿真 |
4.3.2 故障相电压为零时仿真 |
4.3.3 故障相电压为负时仿真 |
4.3.4 母线故障时仿真 |
4.4 故障选线方法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小波分析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设计 |
5.1 选线装置整体设计方案 |
5.2 选线装置主要模块设计 |
5.2.1 信号转换与电路调理模块 |
5.2.2 信号采集模块 |
5.2.3 ARM微处理器模块 |
5.3 选线装置主要软件设计 |
5.3.1 电流电压信息采集设计 |
5.3.2 暂态信号录波程序 |
5.3.3 数据处理程序 |
5.3.4 通信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基于μPMU的主动配电系统故障测距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MU技术及主动配电网故障测距技术研究现状 |
1.2.1 PMU技术现状 |
1.2.2 主动配电网故障测距技术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小电流接地系统建模与故障特征分析 |
2.1 考虑配电线路不对称情况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建模 |
2.1.1 配电线路参数对故障测距结果的影响分析 |
2.1.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建模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特征分析 |
2.2.1 以双端信息为已知的故障线路电压电流相量沿线分布特征 |
2.2.2 以三端信息为已知的故障线路电压电流相量沿线分布特征 |
2.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故障特征的影响 |
2.3.1 分布式电源对故障特征的影响分析 |
2.3.2 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双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 |
3.1 基于双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原理 |
3.1.1 内点法原理 |
3.1.2 考虑相角信息的改进双端信息故障测距模型 |
3.1.3 基于双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 |
3.2 仿真验证 |
3.2.1 10kV辐射状配电网仿真建模 |
3.2.2 双端信息测距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三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 |
4.1 基于三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原理 |
4.1.1 考虑相角信息的改进三端信息故障测距模型 |
4.1.2 基于三端μPMU相量信息的改进故障测距算法 |
4.2 仿真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μPMU测量误差及测量误差下本文算法误差分析 |
5.1 μPMU建模及μPMU误差特征研究 |
5.1.1 μPMU测量误差建模 |
5.1.2 μPMU噪声特性分析 |
5.2 μPMU误差对故障测距算法的影响分析 |
5.3 仿真验证 |
5.3.1 μPMU误差分布 |
5.3.2 μPMU误差影响下故障测距误差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智能算法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现状及评价 |
1.2.1 被动式选线方法 |
1.2.2 主动式选线方法 |
1.3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存在的问题 |
1.4 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5.1 主要工作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2.1.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基波稳态特征分析 |
2.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基波稳态特征分析 |
2.2.2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基波稳态特征分析 |
2.3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分析 |
2.4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谐波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故障暂态特征信息的智能选线研究 |
3.1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分析 |
3.1.1 小波包分析本理论 |
3.1.2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原理 |
3.1.3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故障选线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 基于粗糙集的信号增强理论 |
3.2.1 暂态零序电流信号的增强 |
3.2.2 粗糙集基本理论 |
3.2.3 基于粗糙集的信号增强信息系统 |
3.3 基于粗糙集信号增强的智能选线实现 |
3.3.1 基于粗糙集的信号增强 |
3.3.2 故障选线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故障暂态和稳态特征信息的融合选线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信息融合基本理论 |
4.2.1 信息融合的产生与发展 |
4.2.2 信息融合的功能与层次 |
4.3 信息融合技术在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
4.4 故障测度函数 |
4.4.1 故障测度函数的定义 |
4.4.2 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故障测度函数 |
4.4.3 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故障测度函数 |
4.4.4 零序电流五次谐波分量的故障测度函数 |
4.4.5 零序电流基波分量的故障测度函数 |
4.5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 |
4.5.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原理 |
4.5.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实现 |
4.6 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 |
4.6.1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
4.6.2 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 |
4.7 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改进 |
4.7.1 BP神经网络的局限性及改进 |
4.7.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样本归一化方法 |
4.7.3 基于粗糙集样本归一化的神经网络融合选线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现场验证 |
5.1 仿真模型及参数 |
5.2 基于故障暂态特征信息的智能选线方法验证 |
5.3 基于故障暂态和稳态特征信息的融合选线方法验证 |
5.3.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融合选线方法验证 |
5.3.2 基于神经网络的融合选线方法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设计 |
6.1 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总体结构 |
6.2 硬件设计 |
6.2.1 数据采集单元 |
6.2.2 数据存储单元 |
6.2.3 DSP系统 |
6.2.4 FPGA系统 |
6.2.5 通信端口 |
6.3 软件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附录 现场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附发表文章 |
(9)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现状及原理 |
2.1 河源配电网现状 |
2.2 中性点接地方式运行现状 |
2.3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原理 |
2.3.1 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工作原理 |
2.3.2 消弧线圈并小电阻工作原理 |
2.3.3 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 |
2.4 中性点接地方式技术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
3.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
3.1.1 对配网停电次数影响 |
3.1.2 对配网停电时间影响 |
3.1.3 对停电用户数影响 |
3.2 供电可靠性影响评估模型 |
3.2.1 架空线路配电网 |
3.2.2 电缆线路配电网 |
3.3 10 kV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
3.3.1 供电可靠性统计数据对比 |
3.3.2 小电流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3.3.3 小电阻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
3.4 案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地方式对可靠性影响的优化措施及分析 |
4.1 配网网架的优化设计 |
4.1.1 中心城区规划 |
4.1.2 山区配网规划 |
4.2 提高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水平 |
4.2.1 瞬时故障与永久故障自愈 |
4.2.2 提升自动化开关的运行能力 |
4.3 保护动作逻辑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性点接地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
5.1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改造方向 |
5.2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故障选线方法 |
1.2.2 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
1.2.3 配电网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 |
1.2.4 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的故障定位方法 |
2.1 引言 |
2.2 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系统 |
2.2.1 故障指示器 |
2.2.2 故障监测终端 |
2.2.3 监测主站 |
2.3 云南省故障指示器系统安装分布情况 |
2.3.1 故障指示器投运数量 |
2.3.2 故障指示器分布情况 |
2.4 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的信号注入法 |
2.4.1 信号注入法原理 |
2.4.2 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故障定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
3.2.1 人工鱼群算法基本原理 |
3.2.2 基于AFSA的故障定位原理 |
3.2.3 案例分析 |
3.2.4 人工鱼群算法故障定位效果分析 |
3.3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
3.3.1 灰狼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3.3.2 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 |
3.3.3 改进二进制灰狼优化算法 |
3.3.4 基于改进BGWO算法的配网故障定位原理 |
3.3.5 案例分析 |
3.3.6 改进的BGWO算法故障定位效果分析 |
3.4 故障定位算法效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相间短路故障定位精度提升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基本原理 |
4.3 相间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原理 |
4.3.1 故障类型判别 |
4.3.2 一次定位算法 |
4.3.3 二次定位算法 |
4.3.4 伪故障点排除原理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情况) |
四、关于小电流接地的地区电网距离保护的改进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号特征辨识的配电网馈线保护方法研究[D]. 刘鹏辉. 湖南大学, 2019
- [2]B供电公司变电生产班组绩效工分制改进研究[D]. 考柄霏.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大规模远距离外送风电场继电保护及反脱网关键技术研究[D]. 童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4]配电网中性点小电流接地方式与选线原理决策方法[D]. 马格土. 重庆大学, 2019(01)
- [5]基于ESMD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测距研究[D]. 李侯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1)
- [6]基于小波分析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D]. 郑尧.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μPMU的主动配电系统故障测距技术研究[D]. 任欣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基于智能算法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研究[D]. 庞清乐. 山东大学, 2007(03)
- [9]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 李宇健.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故障指示器系统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D]. 陈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