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苔藓织毛虫的形态和形态发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茹[1](2018)在《天水市麦积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模式退耕还林的响应》文中指出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以来,对实施该工程后当地生态环境改良情况的科学评价是完善该项工程的重要一环;土壤纤毛虫是单细胞生物进化的最高形式,具备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异型核等多方面的典型特征,可以作为响应环境变化的良好指示生物,因此,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天水市退耕还林区作为实验样区,通过研究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旨在评价当地实施退还工程后不同恢复模式所取得的效果。于2016年6月在天水市麦积区选取3个典型生态恢复样点:刺槐林(A)样点、苹果林(B)样点、花椒×核桃混交林(C)样点,以及1个耕地(CK)样点作为对照,之后分季节完成4次采样,采用“活体观察法”、“蛋白银染色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进行纤毛虫定性及定量研究,探讨3个恢复样点与CK样点纤毛虫群落组成之间的差异,同时调查生态恢复区植被情况及各样点土壤理化因子状况(土壤含水量、土温、孔隙度、p H、电导率、有机质、全钾、全磷、全氮)。研究结果表明:(1)恢复区共鉴定到植被68种,隶属于2纲18目26科59属,其中生态林样点(A)36种,2个不同林型的经济林样点(B)和(C)分别有23种和32种;植被相关特征参数为生态林样点>经济林样点。(2)退还工程对以下几种理化因子具有明显影响:生态恢复样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及全氮含量均显着高于CK样点(P<0.05),且生态林(A)高于经济林(B、C);较之对照样点,生态恢复样点土壤p H趋于中性;土壤孔隙度有所改良,且生态林优于经济林。(3)本研究区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139种,隶属于9纲20目39科55属,散毛目(Sporadotrichida)为优势类群,刺钩目(Haptorida)与肾形目(Colpodida)为次优势类群。对比样点间差异发现,生态恢复样点物种数及密度均显着高于CK样点(P<0.05):A样点(93种;127.73 ind/g)>C样点(85种;120.06 ind/g)>B样点(80种;84.75 ind/g)>CK样点(52种;38.06 ind/g);且纤毛虫群落参数也表现为生态恢复样点显着高于CK样点(P<0.05),即随着退还工程对土壤生境的改良,纤毛虫群落组成趋于多样化。通过Cluster、MDS以及群落Jaccard相似性分析显示,生态恢复样点与CK样点物种分布及群落组成和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而3个恢复样点中,A样点与C样点最为相似。(4)对纤毛虫群落特征参数分别与植被群落特征参数和土壤理化因子做相关性分析显示:纤毛虫群落特征与地上植被关系密切,且主要受含水量、有机质量、全氮含量和p H值等理化因子的影响。综上所述,通过对比生态恢复样点与耕地样点之间纤毛虫群落存在的差异可以很好地指示出,天水市麦积区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生态林林型效果最佳,混交经济林型次之,单一经济林型效果相对较差。
曹善茂,高雪,于卓[2](2014)在《不同生态因子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试验生态学方法,采用静水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的污损生物匍茎草苔虫(Bugula stolonifera Ryland,1960)排氨率进行了初研究,主要包括匍茎草苔虫在饥饿状态下,温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为预防控制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正常生长存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更深一步规划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科学依据。具体试验结果为:1.温度对匍茎草苔虫的排氨率具有极其显着的影响,在1227℃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24℃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2.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显着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盐度在16‰4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32‰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3.温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极其显着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pH在51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pH为8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
焦迪[3](2013)在《拟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aporubra)的电镜观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拟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aporubra)的表膜及表膜下纤维系统、口胞器和一些其它细胞器进行了观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表膜由细胞最外层及表膜泡的内外两层质膜构成了三层膜结构。表膜泡外膜与质膜紧贴,表膜泡内外膜之间空隙较大。表膜泡下表质层厚度不同,有些区域有直径约为0.02μm的微管聚集成的微管束加固,有些区域仅为很薄的一层。微管束结构能够支撑和维持细胞形态的稳定性。表膜结构隔离了细胞内外环境,并允许细胞内外物质交换。(2)表膜下有两类纤维:一类是极细纤维,直径约为0.1μm;一类是直径约为0.2μm的纤维。这两类纤维应为中间纤维,它们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为:作为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支撑细胞保持完整的形态;将胞质细胞器(如线粒体、细胞核、皮层颗粒等)固定在细胞质内。(3)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下均观察到两种类型的皮层颗粒,它们不规则地排列在细胞表膜下。一种皮层颗粒为球形囊泡状结构,直径约为1.0μm,我们称其为Ⅰ型,囊泡内部散布有丝状或絮状填充物质,该皮层颗粒为有色颗粒,与虫体呈现的颜色有关。另一种皮层颗粒我们称其为Ⅱ型,为双面凹的红细胞形囊泡状结构,直径约为1.0μm,厚度约为0.4μm。囊泡内无填充物质,此皮层颗粒为无色颗粒,它们存在的原因和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对该属内几个种的皮层颗粒的起源和进化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4)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数目众多的线粒体,长约0.51.5μm,宽约0.20.5μm,其内部嵴以管状形式存在。在细胞活动旺盛的区域线粒体分布较集中,为细胞提供能源。(5)口胞器由口内膜、口侧膜、吞噬辅助膜、胞咽构成。透射电镜下的胞咽中部横切面和末端横切面显示:胞咽周围有很多以胞咽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囊泡状结构,这些囊泡状结构的存在可能与食物泡膜的形成有关。并与其他种的口胞器结构进行了初步比较。以上结果,丰富了该种的研究内容,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和信息。对该种的形态学研究及该属的生物学研究都有明显的科学意义。特别是本文对皮层颗粒的观察与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器结构的演化、种间的亲缘关系及纤毛虫的分类进化都有积极的科学意义。
梁文卫[4](2012)在《长颈虫(Dileptus sp.)口胞器、胞咽及表膜下结构的电镜观察》文中指出对一种长颈虫的口胞器、胞咽和表膜下的结构做了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的观察。主要结果如下:(1)胞口位于喙的基部腹面,由汇集成135根微管束的围口动基列包围,当微管束收缩时(直径约为0.4μm),放射状排列成圆盘,将胞口封闭。当微管束拉伸时(直径则变为约0.36μm),向胞口内陷,胞口打开。胞口无论闭合还是张开其直径都约为16μm,表明微管束的收缩或伸长不改变胞口的大小,只关系到其是否堵着胞口,由此决定胞口的开闭。取食槽缝隙的两侧也有这样的微管束,它们的功能应与喙捕食有关,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2)胞咽呈无篮底的篮筐状,直径约6μm,由直径约0.08μm和0.19μm的两种纤维编织而成。(3)表膜下存在两种类型的毒丝泡,扫描电镜下:Ⅰ型毒丝泡,呈两头稍细的棍棒状,长约5μm,中间部分直径约0.75μm,两头部分直径约0.32μm。在取食槽缝隙两侧的微管束之间的表膜下大量分布。Ⅱ型毒丝泡,呈卵状,大小约1.6×0.8μm。在体区表膜下大量分布,而在喙部则较少。在细胞质中也能看到许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类毒丝泡。(4)表膜下有非常发达的纤维系统,这种纤维系统由直径约0.14μm的纤维编织形成,附着在表膜上。其功能为:将胞质内的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射出体)和其它一些结构绑缚、固定在细胞质中;保持细胞的形态。(5)表膜下其它结构:表膜下有多个表膜泡,其中每两个表膜泡之间形成一个向胞质内的凸起,形成的这些凸起排列规则,直径约1.4μm。表膜下有一种由纤维层构成的纤丝鞘结构,这种纤丝鞘结构将虫体细胞质分成内外两部分,其中外层厚约1.4μm,大致相当于其它类群的皮层部分。表膜下有许多线粒体密集于紧靠纤丝鞘的内层细胞质内。透射电镜下还可见表膜下外层细胞质内有两类圆形结构,一类内部为浅色匀质,直径约0.7μm,另一类内部为深色致密,直径约0.5μm。可能为两种皮层颗粒。扫描电镜下还可见表膜下内层细胞质内有许多大小约为4×2.5μm、3.5μm的椭球状和球状的结构。很可能是线粒体。
梁文卫[5](2011)在《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从皮层细胞骨架和皮层表膜下结构两方面综述了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俞丽丽[6](2011)在《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文中认为腹毛目纤毛虫是纤毛虫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最典型的特征即具有纤毛聚集成的复杂的纤毛器结构。这些纤毛器结构主要包括纤毛器微管及基部附属微管,即口围带及其附属微管(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波动膜及其附属微管(波动膜托架)、额腹横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横微管)、左右缘棘毛及其附属微管(前纵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尾棘毛和背触毛。且纤毛器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微管蛋白,因此腹毛目纤毛虫是用以研究纤毛虫皮层微管胞器和微管蛋白的常用材料。根据纤毛形态结构及发生等特征的不同,可将腹毛目纤毛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腹毛目侧毛虫科纤毛虫在分类地位上属于尾柱虫科和尖毛虫科之间的过渡类群。该类群纤毛虫种类及数量较少,且相关研究报道不多见,导致其科内分类较为混乱。本文以一种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纤毛虫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sp)为研究材料,应用荧光紫杉醇(FLUTAX)直接荧光标记法、透射电镜术、扫描电镜术、SDS-PAGE电泳和生化抽提等方法,就本种纤毛虫的皮层微管胞器的形态及其形态发生、射出胞器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微管蛋白等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果,从显微和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纤毛虫的种间分类提供材料和证据。所得结果如下:1拟翁口虫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及形态发生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方法显示本种纤毛虫的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及形态发生。其中,口围带含30~35片小膜;波动膜一片;额腹横棘毛为典型的8-5-5模式,左缘棘毛2列,右缘棘毛3列;背面含6列背触毛;额、腹棘毛基部的前纵微管束与后纵微管束均较发达,但未见横微管束;横棘毛前纵微管束发达,前4根横棘毛基部前纵微管束向前伸展并汇聚成一个三角结构;左缘棘毛横微管束极不发达。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缘棘毛起始于最外侧右缘棘毛,且每列老缘棘毛的前、后部棘毛都瓦解,并在相应位置产生的新棘毛不断延伸代替老棘毛。据该纤毛虫的皮层纤毛模式和纤毛器基部微管的形态,将其归为侧毛虫科(Pleurotrichidae)拟翁口虫属(O.sp);并据后仔虫口原基的发生、左右缘棘毛原基的发生不同于已报道的柔软拟翁口虫(Onychodromopsis flexilis)的情况,认为该纤毛虫可能为另一种拟翁口虫。2拟翁口虫细胞及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应用透射电镜术显示本种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拟翁口虫的表膜具高度发达的实质状表膜泡;纤毛杆轴纤丝排列成“9+2”模式,相邻两根纤毛基体之间具有连接结构;在同一虫体中每个口围带小膜单元的组成模式有两种:2列长度相当的纤毛组成和3列长度相当的纤毛;围棘纤维篮围着一层纤维,且向周围发出许多微管束,其中前纵微管束及其发达;表膜下一般具3-5层微管层,口区附近具由数十上百根微管紧密叠加在一起成为的加厚的微管层;大核复制带为透明均一状,未出现染色质状态不一的前部区、后部区。结果表明拟翁口虫表膜及表膜下纤维结构、大核复制带均具不同于其他腹毛目纤毛虫的特征,且其特征是符合腹毛目纤毛虫由尾柱虫类(Urostylidae)—侧毛虫类(Pleurotrichidae)—尖毛虫类(Oxytrichidae)—游仆虫类(Euplotidae)的进化规律的,从亚显微水平上为侧毛虫科内纤毛虫种群划分提供资料。3拟翁口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术对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中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射出胞器扫描电镜下为颗粒状突起,口区分布较少:透射电镜下散布在整个细胞中,成熟后定位于表膜下,且顶部中间(靠近表膜的一端)的纤维物质密度较少,有的几乎出现空洞;射出胞器的发生过程中形成可高低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且囊泡结构中间出现缢痕,随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具电子密度相间的同心圆结构的囊泡。射出胞器体外及成熟定位后的形态特征表明该射出胞器可能为一种类粘液泡;囊泡随缢痕一分为二的现象可能为射出胞器的一种新型起源方式;该射出胞器可能行使一种防御或应激功能,对捕食行为无直接作用。4拟翁口虫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初步分析应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拟翁口虫全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γ-微管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电泳结果显示:116KD与66.2KD之间、45KD与35KD之间的蛋白条带密集度高,在约30KD、20KD、16KD附近的条带蛋白表达量高达7.0%-7.9%;特异性地扩增出一条约为1200bp的γ-微管蛋白条带。结果表明本种纤毛虫具有不同于其他纤毛虫的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含量。
李艺松,柳伟君,顾福康[7](2008)在《伍氏游仆虫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荧光标记》文中提出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显示:伍氏游仆虫皮层细胞骨架是以微管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各纤毛器骨架和骨架附属微管,以及与非纤毛器骨架相互联系形成的立体骨架.整个皮层骨架包括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尾棘毛和背纤毛等纤毛器及其骨架、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和其他皮层微管骨架.伍氏游仆虫细胞背、腹面存在网格结构;细胞背面存在成列的空洞样结构;毛基体周围的玫瑰花样强荧光标记,呈现更加精细的网格结构.结果揭示:与其他腹毛类纤毛虫相比,游仆虫纤毛器有了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细胞背腹面存在的网格是游仆虫细胞表面的真实结构,是游仆虫细胞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一部分;细胞背面的空洞样结构及毛基体周围的更精细结构,揭示出毛基体基部存在着更加复杂的微管骨架.所得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微管类胞器的功能.
邹涛[8](2008)在《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的毒性效应》文中指出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非浸没培养皿法”(non-flooded Petri dish method)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利用花盆实验,通过添加二萜类化合物对该地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实验土壤中分离出膨胀肾形虫、僧帽肾形虫和粘游仆虫,通过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了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种群的毒性。主要结果如下:1、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原位研究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91种,其中包括7个未定名种和14个中国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2属。其中,下毛目(Hypotrichida)为优势类群,肾形目(Colpodida)和前口目(Prostomatida)为次优势类群,侧口目(Pleurostomatida)、缘毛目(Peritrichida)和寡毛目(Oligotrichida)为偶见类群,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和长圆膜袋虫(Cyclidium oblongum)为优势种。原位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物种丰富,特有和稀有物种繁多,群落结构复杂,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与我国已有研究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均不相似。同时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的C/P系数为0.710,反映了麻沿林区比较适合土壤纤毛虫生长繁殖。2、模拟生态实验中,定性研究共鉴定到纤毛虫88种,其中对照组75种,实验组随添加的二萜类化合物浓度升高,纤毛虫物种数减少,群落结构简单化;回归分析表明纤毛虫物种数和二萜类化合物浓度成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当施药浓度超过32.5 mg·kg-1时土壤纤毛虫优势种和C/P系数发生变化,此时优势种为膨胀肾形虫(Colpoda inflata)、长篮环虫(Cyrtolophosis elongata)、苔藓膜袋虫(Cyclidium muscicola)、水藓薄咽虫(Leptopharynx sphagnetorum)、大弹跳虫(Halteria grandinella)、小尖毛虫(Oxytricha minor)、有肋薄咽虫(Leptopharynx costatus)和前口虫属一种(Frontonia sp.);C/P系数大于1,表明二萜类化合物使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遭到了相当大的破坏。定量研究发现,在相同曝露时间,不同施药浓度下土壤纤毛虫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明显的降低,而同一施药浓度,随着曝露时间逐渐延长,纤毛虫的数量逐渐回升。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即使土壤中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很低,也对纤毛虫群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间纤毛虫的丰度存在极显着差异。3、种群毒性试验中,12 h和24 h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浓度对数与纤毛虫死亡概率单位之间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随二萜类化合物浓度增大,对纤毛虫种群的毒性增大。膨胀肾形虫、僧帽肾形虫和粘游仆虫12 h-LC50分别为161.4 mg·L-1,94.8 mg·L-1,83.7 mg·L-1; 24 h-LC50依次为114.9 mg·L-1,92.3 mg·L-1,65.8 mg·L-1。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二萜类化合物对三种纤毛虫的致死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各浓度组之间也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种群的急性毒性作用显着。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二萜类化合物培养液中三种纤毛虫的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世代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种纤毛虫在不同浓度二萜类化合物培养液中的种群密度和种群增长率与对照之间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P﹤0.01)。综合以上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二萜类化合物对膨胀肾形虫、僧帽肾形虫和粘游仆虫的种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对纤毛虫个体形态的影响方面,二萜类化合物使三种纤毛虫个体形态发生显着变化。
李琦路[9](2008)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活体观察法和Wilbert蛋白银法对采自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8个样点的土壤纤毛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鉴定到64种,隶属于1门3纲6亚纲11目26科38属,其中穴居织毛虫Histriculus cavicola (Kahl,1935) Berger and Foissner,1987和窄前口虫Frontonia angusta Kahl,1931为国内土壤纤毛虫新纪录种;拟棘尾虫属一种Parastylonychia sp.、皮刀口虫属一种Epispathidium sp.、赭虫属一种Blepharisma sp.、拟卡尔虫属一种Parakahliella sp.和土毛虫属一种Territricha sp.为未定名种。对物种在各样点的分布进行研究,太白山脚下、莲花峰瀑布、开天关、七女峰、牛皮桦林、太白红杉林、上板寺和天圆地方的纤毛虫物种数目分别为:34、9、19、24、8、18、16和20种;太白山脚下、开天关、七女峰、牛皮桦林、上板寺和天圆地方的纤毛虫特有种分别为6、3、2、1、1和4种,莲花峰瀑布和太白红杉林没有特有种。频率为0.50~1.00的广布种有9种,分别为:陆生拟裸口虫Pseudoholophrya terricola Berger,Foissner and Adam,1984、肾状肾形虫Colpoda reniformis Kahl,1931、迅捷肾形虫Colpoda fastigata Kahl,1931、粗糙肾形虫Colpoda aspera Kahl,1926、僧帽肾形虫Colpoda cucullus Müller,1773、大口薄咽虫Leptopharynx eurystoma Kahl,1931、透明赭虫Blepharisma hyalinum Perty,1852、小尖毛虫Oxytricha minor Kahl,1932和苔藓织毛虫Histriculus muscorum (Kahl,1932) Corliss,1960。常见种38种,占总数的59.38 %。频率为0.125的稀少种有17种,占总数的26.56 %。聚类分析显示,莲花峰瀑布、牛皮桦林、上板寺、开天关和太白红杉林聚为一类,七女峰和天圆地方为一类,太白山脚下单独为一类。与国内其他山体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壤纤毛虫物种与其他各山体之间存在着很大或较大的差异。
赵柳,张莹,顾福康[10](2005)在《原生动物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总结了应用显微和亚显微技术、生化去膜和扫描电镜术、免疫荧光显微术等显示的原生动物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基本结构,以及皮层细胞骨架结构组分中α-,β-和γ-微管蛋白、表质蛋白和联结蛋白、中心蛋白等的功能特征,并分析了未来研究的基本趋势。
二、苔藓织毛虫的形态和形态发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苔藓织毛虫的形态和形态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1)天水市麦积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模式退耕还林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概述 |
1.1.1 退耕还林简介 |
1.1.2 甘肃省麦积区退耕还林完成现状 |
1.1.3 国外森林恢复政策 |
1.1.4 退耕还林工程评价体系 |
1.2 土壤纤毛虫概述 |
1.2.1 土壤纤毛虫简介 |
1.2.2 土壤纤毛虫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3 土壤纤毛虫的指示作用 |
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纤毛虫研究与环境因子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3.1 群落划分及相似性 |
2.3.2 C/P系数 |
2.3.3 群落多样性 |
2.3.4 图表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被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响应 |
3.1.1 植被物种分布及分类 |
3.1.2 植被群落特征参数 |
3.2 土壤理化因子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响应 |
3.2.1 土壤含水量 |
3.2.2 土壤孔隙度 |
3.2.3 土壤温度 |
3.2.4 土壤pH值 |
3.2.5 土壤电导率 |
3.2.6 土壤有机质 |
3.2.7 土壤全氮 |
3.2.8 土壤全钾 |
3.2.9 土壤全磷 |
3.3 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的响应 |
3.3.1 纤毛虫群落特征 |
3.3.2 纤毛虫物种分布特征 |
3.3.3 纤毛虫物种数及密度 |
3.3.4 纤毛虫C/P系数 |
3.3.5 纤毛虫物种多样性 |
3.4 土壤纤毛虫与植被参数的关系 |
3.5 土壤纤毛虫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3.5.1 土壤纤毛虫与土壤理化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5.2 土壤纤毛虫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冗余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植被的影响 |
4.2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理化因子的影响 |
4.2.1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2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2.3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土壤pH的影响 |
4.2.4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质及全氮的影响 |
4.3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
4.3.1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纤毛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2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纤毛虫物种数及密度的影响 |
4.3.3 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对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不同生态因子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和主要药品 |
2.3 试验方法 |
2.3.1 温度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2.3.2 盐度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2.3.3 pH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2.3.4 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计算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温度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3.2 温度与盐度交互作用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3.3 温度与pH交互作用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温度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4.2 盐度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4.3 pH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 |
(3)拟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aporubra)的电镜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 伪角毛虫的研究现状 |
1.3 形态学研究方法简介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分类地位 |
2.1.2 采集与培养 |
2.2 实验试剂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中所需要的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中所需要的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2.4.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
3.1.1 外部形态 |
3.1.2 表膜下纤维系统 |
3.1.3 皮层颗粒 |
3.2 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
3.2.1 表膜结构 |
3.2.2 胞质中的细胞器 |
3.2.3 口胞器 |
第4章 讨论 |
4.1 表膜及表膜下纤维系统 |
4.1.1 表膜结构 |
4.1.2 表膜下纤维系统 |
4.2 胞质中的细胞器 |
4.2.1 皮层颗粒 |
4.2.2 线粒体 |
4.3 口胞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Explanation of Plate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Ⅴ |
图版Ⅵ |
图版Ⅶ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长颈虫(Dileptus sp.)口胞器、胞咽及表膜下结构的电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纤毛虫口胞器、胞咽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 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长颈虫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1.1 分类地位 |
2.1.2 采集与培养 |
2.2 实验试剂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中所需要的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中所需要的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虫体蛋白银染色制片和观察 |
2.4.2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
2.4.3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
第3章 结果 |
3.1 该种长颈虫的光镜观察 |
3.1.1 活体形态的光镜观察 |
3.1.2 虫体蛋白银染色制片的光镜观察 |
3.2 口胞器结构的电镜观察 |
3.3 胞咽结构的电镜观察 |
3.4 表膜下结构的电镜观察 |
3.4.1 表膜下射出体结构的电镜观察 |
3.4.2 表膜下纤维系统的电镜观察 |
3.4.3 表膜下其它结构的电镜观察 |
第4章 讨论 |
4.1 口胞器结构 |
4.2 胞咽结构 |
4.3 表膜下结构 |
4.3.1 表膜下的射出体 |
4.3.2 表膜下的纤维系统 |
4.3.3 表膜下的其它结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图版说明 |
Explanation of Plate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研究现状 |
1.1 皮层细胞骨架形态学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 皮层细胞骨架分子方面的研究现状 |
2 纤毛虫皮层表膜下结构的研究现状 |
2.1 皮层表膜下射出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
2.2 皮层表膜下皮层颗粒的研究现状 |
2.3 皮层表膜下色素颗粒的研究现状 |
3 结束语 |
(6)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拟翁口虫纤毛器微管的形态及形态发生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第二章 拟翁口虫细胞及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超微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第三章 拟翁口虫射出胞器的超微结构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第四章 拟翁口虫全蛋白和γ-微管蛋白基因的初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形态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
1 黑色素法 |
2 银浸法 |
3 蛋白银 |
4 氨银法 |
5 免疫荧光显微镜术 |
6 扫描电镜术 |
7 透射电镜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伍氏游仆虫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荧光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FLUTAX 直接荧光标记法 |
1.2.2 抗α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标记法 |
2 结 果 |
2.1 纤毛器微管骨架 |
2.1.1 口围带、波动膜骨架 |
2.1.2 额腹横棘毛骨架 |
2.1.3 尾棘毛骨架 |
2.1.4 背触毛骨架 |
2.2 非纤毛器微管骨架 |
2.2.1 口皮层微管 |
2.2.2 腹皮层微管 |
2.2.3 背皮层微管 |
3 讨 论 |
3.1 伍氏游仆虫细胞皮层微管胞器的结构特征 |
3.2 游仆虫细胞表面银线网是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一部分 |
3.3 伍氏游仆虫皮层其他微管类细胞骨架 |
3.4 游仆虫微管胞器与其他纤毛虫微管胞器的比较 |
(8)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的毒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 土壤纤毛虫概述 |
1.2.1 土壤纤毛虫研究概况 |
1.2.2 土壤纤毛虫的适应性及形态学特征 |
1.2.3 土壤纤毛虫的分布与群落结构特征 |
1.2.4 土壤纤毛虫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3 土壤纤毛虫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展望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4.1 技术路线 |
4.2 研究方法 |
4.2.1 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的原位研究 |
4.2.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4.2.1.2 采样 |
4.2.1.3 样品预处理 |
4.2.1.4 定性和定量研究 |
4.2.1.5 优势类群和优势种的划分及群落相似性系数计算 |
4.2.2 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
4.2.2.1 土样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残留量测定 |
4.2.2.2 模拟生态试验 |
4.2.3 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种群的影响 |
4.2.3.1 虫种的维持培养 |
4.2.3.2 急性毒性试验 |
4.2.3.3 慢性毒性试验 |
4.2.4 数据处理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小陇山麻沿林区土壤纤毛虫的原位研究 |
5.1.1 各采样点的环境因子 |
5.1.2 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
5.1.3 物种在各样区的分布 |
5.1.4 各样点纤毛虫的丰度 |
5.1.5 C/P 系数 |
5.1.6 环境因子与群落参数 |
5.2 二萜类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
5.2.1 二萜类化合物在土样中的残留动态 |
5.2.2 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变化 |
5.2.2.1 土壤纤毛虫物种组成 |
5.2.2.2 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的变化 |
5.2.2.3 C/P 系数的变化 |
5.2.3 土壤纤毛虫丰度变化 |
5.3 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种群的影响 |
5.3.1 急性毒性试验 |
5.3.1.1 对膨胀肾形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
5.3.1.2 对僧帽肾形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
5.3.1.3 对粘游仆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
5.3.2 慢性毒性试验 |
5.3.2.1 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种群生长的影响 |
5.3.2.2 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个体形态的影响 |
6 讨论 |
6.1 林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 |
6.2 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影响 |
6.3 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种群的影响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综述 |
1.1 土壤纤毛虫的定义、起源及特征 |
1.2 纤毛虫分类系统 |
1.3 土壤纤毛虫的研究历史 |
1.4 土壤纤毛虫分类学研究展望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材料和方法 |
3.1 采样区概况 |
3.2 采样点设置与采样 |
3.2.1 样点设置 |
3.2.2 采样 |
3.3 定性研究 |
3.3.1 活体观察方法 |
3.3.2 银染法 |
3.3.3 物种鉴定 |
4. 结果和讨论 |
4.1 物种及其分类 |
4.2 物种描述 |
4.3 物种分布特征 |
4.4 与我国其他山体土壤纤毛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10)原生动物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层细胞骨架结构 |
1.1 早期研究 |
1.2 应用生化去膜技术和扫描电镜术显示的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 |
1.3 用免疫学方法及荧光显微术显示的纤毛虫皮层微管骨架 |
2 皮层细胞骨架结构组分 |
2.1 α-, β-微管蛋白 |
2.2 γ-微管蛋白 |
2.3 表质蛋白和联结蛋白 |
2.4 中心蛋白 |
3 研究展望 |
四、苔藓织毛虫的形态和形态发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水市麦积区土壤纤毛虫群落对不同模式退耕还林的响应[D]. 张惠茹.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2]不同生态因子对匍茎草苔虫排氨率的影响[J]. 曹善茂,高雪,于卓. 河北渔业, 2014(06)
- [3]拟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aporubra)的电镜观察与研究[D]. 焦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3)
- [4]长颈虫(Dileptus sp.)口胞器、胞咽及表膜下结构的电镜观察[D]. 梁文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 [5]纤毛虫皮层结构的研究现状[J]. 梁文卫.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05)
- [6]腹毛目纤毛虫拟翁口虫细胞微管类胞器及射出胞器的研究[D]. 俞丽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伍氏游仆虫皮层微管类细胞骨架的荧光标记[J]. 李艺松,柳伟君,顾福康.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8]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的毒性效应[D]. 邹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9]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纤毛虫分类研究[D]. 李琦路.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原生动物纤毛虫皮层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J]. 赵柳,张莹,顾福康. 动物学杂志,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