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野大豆脂肪含量初步研究

吉林省野大豆脂肪含量初步研究

一、吉林省野生大豆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礼英[1](2018)在《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大豆(包括菜用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明显增加,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子面积将达到1.4亿亩,这对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目前江淮地区市场上菜用大豆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而且地方性品种不明显,因此筛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当地菜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种子表观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播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探讨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表观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种皮色变幅很大,以青色、青黄色和黄绿色居多。种脐色变幅较大,以黄棕色、深棕色和黄褐色居多。百粒重平均为33.59g,变幅为27.79g-42.53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76%,变幅为37.07%-44.52%。脂肪含量平均为20.25%,变幅为18.52%-22.4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为61.01%,变幅在57.49%-65.34%之间。(2)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和荚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荚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而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欧氏距离5.5973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材料,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性明显。前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028%,可反映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性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16%,变幅为10.57%-34.67%。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39%,变幅为20.38%-31.7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99%,变幅为1.20%-11.70%。欧式距离8.1975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各类型的品质性状差异性明显。品种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领鲜9807、领鲜1605和75-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3)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1(领鲜1605)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株高、百荚鲜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品种P2(绿洲特早王)和P3(春棚特早),适宜在当地种植,易于获得高产。江淮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12日左右,最适种植株行距为30cm×30cm,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月12日左右播种的菜用大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分别比4月2日和4月22日播种期收益高1.58%、0.56%。氮肥处理为15kg/667m2时,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四个处理,适宜当地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易于提高菜用大豆的经济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为8kg/667m2时,鲜豆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2个处理,适宜当地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8kg/667m2,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施用效率提高。综上所述,LX9807、LX1605和75-3等菜用大豆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适宜的播期是4月12日左右,在密度(株行距)30cmx30cm,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为8kg/667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孙蕾,赵洪锟,赵芙,董英山[2](2015)在《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对东北三省15个小区3 069份大豆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在0.5800.952;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在0.7570.865;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在0.6660.922。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黑龙江南部、中部及辽宁辽中地区;而黑龙江极早熟地区的多样性较贫乏。研究表明松嫩平原东北部、三江平原及辽河平原北部为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富集区。15个小区11个主要性状的多样性均以蛋白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脐色和花色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东北三省野生大豆资源综合变异系数辽宁最高(35.03)、吉林次之(33.31)、黑龙江略低(30.23)。

邱芬[3](2013)在《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从野生大豆中筛选优良性状的材料,对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进行了性状分析,分别从形态特征、品质及耐盐性对根系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形态特征分析大多数野生大豆开花期集中在8月上、中旬,花紫色,茎蔓生。植株成熟时的株高在77.50-310.00cm之间,第三等级占到70%以上;中部茎粗在1.01-4.32mm间,叶面积在11.40-95.70cm2间,百粒重在1.19-3.27g之间。2、品质分析野生大豆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植物。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在35%-50%间,脂肪含量在6%-15%间,且各品种间变化幅度很大,说明野生大豆中含有高蛋白基因。3、根系特征及盐胁迫对根系的影响大多数野生大豆根系较长,侧根多且细,表面积大。盐胁迫下野生大豆与对照材料达到极显着水平,盐胁迫下的野生大豆根比较小,总根长较短,侧根少,根毛不发达,根表面积和根体积都明显下降。在盐胁迫下,处理组中耐盐性差的其对照组根系的体积、表面积、根长与处理组耐盐性强的对应的对照组相比反而长势更好。处理组中盐害级别高耐盐性差的其根系的体积平均耐盐指数、表面积平均耐盐指数、根长平均耐盐指数比盐害级别低耐盐性强的耐盐指数要低。其中2010编13和2010编38盐害级别都为1级,根体积耐盐指数、根表面积耐盐指数和根长耐盐指数都相对较高,是培育耐盐性品种的重要材料。由此看出,在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蛋白质含量高,耐盐性强且性状优良的野生大豆品种,这对培育优质大豆新品种提供了基本材料,对拓宽大豆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应[4](2011)在《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oja亚属是大豆属Glycine最重要的亚属,有两个一年生种,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Zucc.)。两个种之间容易杂交并且结实性良好,遗传多样性高的野生大豆可以用来解决栽培大豆的遗传背景狭窄的问题。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为野生大豆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特殊的生长环境。瓦维洛夫的作物八大起源中心学说认为大豆起源于中国中西部山地及毗邻的地区,这个区域就包括湖南南部、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目前关于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的研究报告还很少,对该区域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可以为该地区的野生大豆基因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为未来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础信息。本研究选取20对SSR引物对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的野生大豆材料以及重庆大豆亚属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和多样性评价,对重庆大豆亚属的蛋白质、脂肪和异黄酮等功能和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用124个SSR标记位点对重庆大豆亚属的多样性与蛋白质、脂肪和异黄酮含量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在每条连锁群上均匀挑选3个SSR位点对重庆野生大豆和地方栽培大豆进行了连锁不平衡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的等位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高。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重庆群体次之,四川东部和贵州北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湖北西部地区特有等位基因变异类型最丰富。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背景和群体结构特征与其地理来源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不同的资源群体存在遗传交流。2.重庆大豆亚属具有丰富的等位变异类型,野生大豆的等位基因变异和特有等位基因数目多,遗传多样性高于栽培大豆。渝东北地区和渝中地区交界的梁平、云阳、垫江三县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高,应该做为野生大豆研究和保护的重点区域。重庆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是渝东南地区,渝西部地区栽培大豆的等位变异最丰富也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同一地理来源的材料多数聚集在一起,但没有表现出与地理来源的相关性。3.重庆地区野生大豆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含量低于地方品种,野生大豆异黄酮总含量高于地方品种,不同类型大豆的异黄酮含量变异丰富,共发掘出高异黄酮含量优异种质资源5份。重庆不同生态区来源的大豆资源的营养和功能成分含量有差异,存在各自不同的优势种植区域。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但在地方栽培品种中相关性不显着。4.重庆野生大豆资源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程度高于栽培大豆。在野生大豆基因组中,连锁不平衡位点分布最多的是在A1和D1a连锁群上。在地方栽培大豆基因组中,连锁不平衡位点分布最多的是在C1、G和D1b连锁群上。重庆地区的野生大豆资源和地方栽培大豆资源群体内都含有2个亚群。关联分析发现共有58个SSR标记位点与蛋白质、脂肪和异黄酮总含量相关,野生大豆资源中有49个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地方栽培大豆资源中有13个关联的SSR标记位点。

周恩远[5](2009)在《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Soybean)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原产我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1956、1979、1990年3次全国范围内共收集栽培大豆遗传资源23587份,占世界23%,收集到不同类型的野生、半野生大豆种质6000多份,占世界野生资源的90%以上,这些丰富的核心种质材料对拓宽大豆育种的遗传基础,为解决大豆栽培生产上抗病、抗虫等优良基因的缺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解决当前大豆栽培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提供了丰富的核心种质材料,本研究基于不同来源的大豆群体,从东北栽培、东北野生和大豆核心种质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00份材料,分别从形态学、蛋白质、等位酶及DNA水平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解决当前栽培大豆的遗传基础狭窄,提高大豆的产量与品质提供理论依据。1、对供试群体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大为核心种质材料,变异系数值为0.17;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核心种质材料,变异系数值为0.437,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野生材料,变异系数值为0.109;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野生材料,变异系数值为0.18: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也为野生材料,变异系数值为1.308;不同来源群体的5个数量性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生育期、株高)的方差分析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不同来源群体比较,野生材料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供试群体的脂肪含量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值为0.20;不同来源群体5个质量性状(花色、种皮色、茸毛色、结荚习性、粒形)相比较,栽培大豆品种的结荚习性以亚有限居多,核心种质结荚习性以有限居多,野生材料结荚习性以无限居多:栽培大豆品种种皮色以淡黄、黄色居多,野生大豆材料种皮色以褐色、深褐色居多,核心种质种皮色以黄色居多,其它种皮色有之;栽培大豆籽粒形状以园粒、扁圆居多,核心种质籽粒形状以扁圆形、扁椭圆形居多,野生大豆粒形以扁椭圆居多。2、对供试群体过氧化物酶等位酶谱带分析表明,过氧化物酶等位酶(PER),共检测到3个基因位点,15条酶带,所检测到的基因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的百分数达100%。过氧化物酶等位酶3个基因位点PER1、PER2和PER3,分别含有3条、5条和7条酶带。3、对供试群体蛋白亚基的谱带分析表明,栽培大豆7S亚基含量变化范围11.93%~41.33%,平均值26.06%,方差为4.77,变异系数为18.3,其中含量高于平均值的品种有57个:野生大豆7S亚基含量变化范围19.19%~42.53%,均值为30.68%,方差为5.7,变异系数为18.6,其中含量高于平均值的种质有31个,栽培大豆11S亚基含量变化范围69.5%~40.33%,平均值60.27%,方差为4.27,变异系数为7.03,其中含量高于平均值的品种有55个;野生大豆11S亚基含量变化范围51.58%~71.47%,均值为63.94%,方差为3.75,变异系数为5.88,其中含量高于平均值的有种质30个:供试栽培和野生材料的11S/7S比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34和1.03;3.65和1.31,平均值为2.41:2.34,栽培大豆中11S/7S比值高于均值有41个,野生大豆种质比值高于平均值的有21个;供试群体不同来源间11S和7S球蛋白各组成亚基的含量差异显着,并且,不同来源种质11S球蛋白含量都高于7S球蛋白含量,大豆球蛋白11S/7S值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4、用经过筛选的50个SSR引物,对供试群体进行SSR检测,结果表明:50个引物共检测到74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27个,多态位点高达84%,通过(UPGMA)聚类可以把供试群体分为4类,第一大类,包含167份材料,占供试材料总数的58%。从来源上看,大部分为栽培品种和核心种质;第2大类,包含71份材料,占供试材料总数的25%,包括部分栽培品种、核心种质和野生材料,第3类,包括43份材料,占供试材料总数的15%,全部为野生材料:第4类,包括7份材料,其中2份为栽培品种,5份为核心种质。

刘顺湖[6](2008)在《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组分(主要为11S和7S及其比值)和亚基是大豆蛋白质品质的重要性状。以往蛋白质组分及其含量的测定主要采用超速离心分离或碱溶、酸沉、凝胶过滤纯化方法,这些方法适于小样本大样品的情况。对于育种和资源研究,需要一种能处理大样本小量样品、简单易行的技术。国内外不同学者曾经对蛋白质组分做过SDS-PAGE分析,电泳分析比较简易,但所分析材料多局限于局部地区的个别品种,缺乏代表性,所获蛋白质组分和亚基分子量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甚至相互矛盾,参考价值受到限制。因此,分析材料的范围有待扩大,材料代表性有待提高,以便把研究结果用于大豆蛋白质品质改良的研究中,因为育种者期望用简易方法研究资源和育种材料,提高育种成效并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方法未解决时,育种者只对蛋白质含量做了分析测定,也做了一些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但对11S、7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很少。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目的为:(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640份具有代表性的栽培大豆品种的蛋白质SDS-PAGE分析,揭示蛋白质组分和亚基的电泳条带分布规律、确定鉴别大豆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的分子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相对简单的测定其相对含量的方法。(2)以原产于我国各个生态区的代表性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在同一试验条件和同一直接测定方法下研究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对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生态区不同类型资源变异的特点,并从中优选特异资源以供蛋白质品质育种利用。(3)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提供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和重组回交自交系群体NJBIEX,探讨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遗传机制并进行QTL定位,筛选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640份栽培大豆品种的提取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品种间电泳条带数和条带分子量(MW)变异很大,在SDS-PAGE谱带中不同分子量的电泳条带呈现连续分布的趋势,没有间断点。参照前人结果,根据分布峰谷状况,按分子量把SDS-PAGE谱带划分成两个区域:分子量MW<44 KDa区域和分子量MW≥44 KDa的区域。第一个区域对应为11S组分,第二个区域对应为7S组分。进一步按照电泳条带次数分布的峰谷变化将条带分组称为亚基组。第一个区域的电泳条带归为4个亚基组,即11S-1(14.4-22 KDa)、11S-2(22-26 KDa)、11S-3(26.34 KDa)和11S-4(34-44 KDa);第二个区域的电泳条带归为6个亚基组,即7S-1(44-49KDa)、7S-2(49-55 KDa)、7S-3(55-67 KDa)、7S-4(67-73 KDa)、7S-5(73-82 KDa)和7S-6(82-91KDa)。11S-1~11S-4相对含量之和作为11S组分的相对含量,7S-1~7S-6相对含量之和作为7S组分的相对含量,从而计算11S/7S的比值。2.对全国138份野生豆、409份地方品种和148份育成品种以及83份国外引进品种(合计778份)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分析结果,全国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变幅分别为39.2~54.2%、7.5~17.5%和47.3~64.6%,地方品种为38.8~51.5%、11.5~23.4%和55.6~70.6%,国内育成品种为41.7~49.4%、12.9~24.9%和55.6~72.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人工选育后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有大幅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平均数和变异度则有减小,说明以往人工进化着重在油脂含量的改进。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3性状各群体在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区平均间差异并不大,各区都有优良变异。野生豆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并未发现相关;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出现显着正相关;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与地理纬度还出现显着负相关;野生自然状态下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之间无相关,而栽培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依次增强了负相关,说明形成这种相关的原因在于地区间油脂含量人工进化程度的差异。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着相关。从各生态区和国外引进品种中优选出高蛋白质(≥50%)、高油脂(≥23%)和高蛋脂总含量(≥68%)种质各10份,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3.以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差异较大的科丰1号与南农1138-2衍生的RIL群体(NJRIKY,简称KY)和ZDD2315与Essex衍生的BIL群体(NJBIEX,简称EX)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在KY中蛋白质含量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3%和53.7%,11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14.3%和50.7%,7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34.5%和45.1%,11S/7S比值的为74.8%和20.1%,4个11S亚基组的为45.2~77.9%和15.5~41.2%,6个7S亚基组的为38.9~67.8%和29.2~45.5%。在EX中蛋白质含量的为40.9%和37.2%,11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60.7%和17.0%,7S组分相对含量的为44.1%和21.6%,11S/7S比值的为56.6%和10.1%,4个11S亚基组的为45.4~67.6%和26.6~53.4%,6个7S亚基组的为76.2~92.6%和5.0~22.2%。在KY中蛋白质含量、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的多基因遗传率高于主基因遗传率,而11S和7S的亚基组则相反。EX中多数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率。两个群体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多基因遗传率有差异,但都比较高,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4.以KY和EX为作图群体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程序,利用CIM法进行QTL检测,结果在KY中蛋白质含量2个QTL(B1pr和Epr1),累计贡献率为16.5%。11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A211S和D1a11S),累计贡献率为13.3%。7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I7S1和I7S2),累计贡献率为12.7%。11S/7S比值3个QTL(D1arat、Irat1和Irat2),累计贡献率为19.8%。11S和7S的亚基组QTL贡献率均低于10%。在EX中蛋白质含量1个QTL(Epr2),贡献率为10.6%。11S组分相对含量2个QTL(E11S和B211S),累计贡献率为23.5%。7S组分相对含量3个QTL(E7S1、E7S2和D1b-27S),累计贡献率为38.3%。11S/7S比值1个QTL(Erat),贡献率为14.3%。4个11S亚基组QTL贡献率为8.7~21.9%,其中11S-1的QTL(M11S-11)贡献率最高(21.9%),6个7S亚基组QTL贡献率8.2~16.3%。在KY的D1a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GMKF008b-GMKF008a之间和在EX群体的E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sat380-satt263之间各检测到3个QTL,GMKF008b-GMKF008a与11S组分的OTL D1a11S、11S/7S比值的QTL D1arat和7S-2亚基组的QTL D1a7S-2相关联,sat380-satt263与11S组分的QTL E11S、7S组分的QTL E7S1和11S/7S比值的QTL Erat相关联,它们是重要的分子标记。在两个群体中除了个别性状,检测到的QTL位点贡献率都很低(KY中一般低于10%,EX中约10%左右),没有检测到贡献率高的主效QTL位点。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中主效QTL数量少、贡献率低,仅能解释约10%的表型变异,因此,多基因起着重要作用,这与遗传分析的结果相一致。本研究提出的亚基组划分标准和方法,经验证试验证明简单、稳定和使用方便,并在本研究的资源分析、遗传分析和QTL分析中得到应用。通过对778份资源的分析所筛选的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遗传分析和QTL分析说明在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中多基因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组分时既要利用主基因又要注意多基因的积累。QTL分析发现的重要分子标记,有希望作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参考。

高慧[7](2008)在《北方沿海滩涂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祖先种,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变异类型,是大豆的天然基因库,具有蛋白含量高、抗逆性强、繁殖系数大等优良特点。我国是世界上保存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目前国家基因库收集保存的野生大豆资源达6500余份,约占世界野生大豆收集材料的90%以上。研究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不仅可以为大豆育种提供宝贵的基础材料,对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时对于大豆起源进化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我国北方沿海滩涂(主要指天津和山东沿海滩涂)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野生大豆资源从DNA分子水平上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天津和山东沿海滩涂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收集,共收集到野生大豆单株242份,其中天津72份,山东172份。2.选择有多态性的20对SSR引物对242份野生大豆单株进行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等位位点的变异数为7.85个,变幅为4~16个;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3630~0.8302,平均值为0.6507;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范围为0.7504~2.2176,平均值为1.3990。3.在18个采集地中,各个采集地内的材料间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0.1167~0.5420,天津大邱庄镇王虎庄村(采集地4)的最大;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724~0.9921,以天津良王庄乡四小屯村(采集地3)的最大。4.地理位置38.5780°~39.1443°N×117.0044°~117.6173°E小区内采集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最高的多样性,Simpson指数为0.6846。5.对天津和山东沿海滩涂的野生大豆种质进行多样性的对比分析表明,天津材料扩增出133个等位变异,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7010,山东材料扩增出120个等位变异,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3976,即天津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山东材料。6.对242份野生大豆材料聚类分析表明,以遗传距离1.60为基准共划分为4类,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83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6,天津和山东的材料被较好地区分开,且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

翟桂玉[8](2007)在《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生产性能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为豆科草本植物,在中国、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中国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最为丰富,占世界总数的90%以上。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祖先种,具有适应性广,生态类型多,种子蛋白含量高,抗逆性强的特点,是优质高产栽培大豆育种中重要的遗传资源,正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栽培大豆作为一年生野生大豆后代,用于饲草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生产性能和用于饲草进行栽培利用的研究国内外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饲草生产性能,为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饲草性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栽培条件下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生产性能和栽培措施对饲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年生野生大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的可塑性。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间形态性状、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差异,主要与原产地生长环境类型有关。供试的8个生态型按生长习性、茎叶比等可以分为4大类型,原产地生长环境类型Ⅱ型中的生态型的全株、叶片、茎和荚的产量以及全株相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原产地生长环境类型(Ⅰ型、Ⅲ型和Ⅳ型)中的生态型,而NDF和ADF含量低于其它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形态性状影响饲草产量和质量,叶片多的生态型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叶片少的生态型;叶片长的生态型ADF含量较高;茎节数多和节间长度长的生态型NDF含量较高。供试一年生野生大豆8个生态型均有较好饲草生产性能,干物质产量为2.2-4.1t/hm2;不同时间种植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生态型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7.1g kg-1,相对饲料价(RFV)平均值为147。种植时间对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着。推迟种植,各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出苗时间均缩短,单位面积苗株数增多,营养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均延长。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生长发育随环境温热变化的趋势相似,营养生长期的生长发育速率与生长积温(GDD)存在极显着的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生长发育均有影响,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叶片数均与GDD呈显着线性关系。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出叶速率差异显着,栽培大豆出叶速率显着高于一年生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达到30片叶所需的GDD显着低于一年生野生大豆;种植时间由4月推迟至6月,一年生野生大豆出叶速率提高,栽培大豆出叶速率则减缓。一年生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晚熟,茎长度比栽培大豆长73cm,叶片、茎和全株饲草产量比栽培大豆分别高54.3%,86.1%和22.6%,但栽培大豆荚产量是一年生野生大豆的6.4倍.试验中栽培大豆的生育期、形态性状和干物质积累无品种间差异,但一年生野生大豆不同生态型间的生育期、形态性状和物质积累差异显着,引自低纬度地区的生态型FJW-9不仅成熟晚,而且全株、叶片和茎的产量均显着高于引自高纬度地区的生态型HWL-18和当地生态型SDW-12;但FJW-9的荚产量低于HWL-18和SDW-12并且更易倒伏.一年生野生大豆产草量随收获时间的变化,可用相应的回归方程估算,一年生野生大豆最高草产量的收获时间为种植后的145d至155d;一年生野生大豆CP含量第二个峰值出现在播种后的150d至155d;收获时间推迟,一年生野生大豆叶片重提高;晚收获的叶片重是早收获的16倍以上;落叶增多会降低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产量.不同收获时期栽培大豆全株产量显着高于一年生野生大豆,盛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分别高55.7%,36.4%和34.6%;盛花期,栽培大豆的叶茎产量比一年生野生大豆高20.4%,但结荚期和成熟期,则比一年生野生大豆分别低52.9%和78.1%;一年生野生大豆全株IVDMD高于栽培大豆,但CP含量却低于栽培大豆;一年生野生大豆叶片和茎的IVDMD和CP含量均显着高于栽培大豆;一年生野生大豆全株、叶片和茎的NDF和ADF含量均低于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和一年生野生大豆全株产量均为结荚期最高,分别达7.25thm-2和5.32t hm-2.推迟收获,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叶片产量均下降而茎产量均提高;全株的IVDMD均显着下降(P<0.05),全株的平均CP含量结荚期最高,比盛花期和成熟期分别高13.8%和32.6%;叶片和茎的IVDMD和CP含量随收获时间推迟而下降,全株、叶片和茎的NDF和ADF含量随收获时间推迟而提高.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全株、叶片和茎的产量均为:FJW-9>SDW-12>HLW-18;全株、叶片和茎的IVDMD以及叶片和茎的CP含量均是FJW-9>SDW-12>HLW-18;全株、叶片和茎NDF和ADF含量均是HLW-18>SDW-12>FJW-9.施用N、P和K肥对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全株、叶片和茎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存在差异.全株产量的施肥效应比较,施用N肥提高最多,施用P肥次之,施用K肥最低;全株CP含量效应比较,施用N肥最高,K肥次之,施用P肥的最低。施用N肥和K肥对叶片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而施用P肥影响较小;施用P和K肥对叶片CP含量的影响无显着差异,在施肥水平75kg hm-2时,施用N肥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叶片CP含量显着高于施用P肥和施用K肥.施用P肥对一年生野生大豆茎产量提高最多,施N肥次之,K肥提高最少;施用P肥时,一年生野生大豆茎的CP含量提高,而施用N肥和K肥茎的CP含量下降.肥料施用方法对一年生野生大豆生长发育、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单施和配施肥料处理的均能提高一年生野生大豆的草产量。P,N和K肥单施,一年生野生大豆草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8.2,31.7和23.5%;肥料配施时,N、P和K三肥配施或N和P肥配施处理的一年生野生大豆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4.6和93.2%。施肥能提高一年生野生大豆冠层高度和主茎长度;肥料配施时,现蕾期、盛花期和结荚期一年生野生大豆草CP含量比对照平均提高21%,NDF和ADF含量则分别比对照平均低12.02和11.05%。单作和与禾本科作物间作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生长发育和草产量存在差异。生长前期,单作的全株、叶片和茎的产量以及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比叶面积系数均显着高于间作;但生长后期,间作的产量和叶面积指数、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比叶面积系数均显着高于单作;与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Stapf.L.]间作的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全株、叶片、茎和结荚的产量均高于与墨西哥玉米(Euchlaenamexicana Schrader.L.)间作。与苏丹草间作的一年生野生大豆草产量高于单作;间作降低野生大豆成熟度,而提高野生大豆的CP含量和IVDMD,比单作分别高10和7.2%,间作降低野生大豆的ADF、NDF和ADL含量,比单作分别低15.3,18.1和25.7%。间作一年生野生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与收获时间有关,收获期推后,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增大。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上部缠绕部分产量的影响大于对下部未缠绕部分,对茎产量的影响比对叶片产量的影响大。一年生野生大豆与不同禾本科作物间作时,单位面积植株数、间作草干物质和粗蛋白产量存在差异,一年生野生大豆与苏丹草间作的单位面积植株数、干物质和CP产量均高于与墨西哥玉米间作;间作时苏丹草和墨西哥玉米播种量增加,间作草干物质和CP产量均提高,间作中苏丹草和墨西哥玉米单位面积植株数均增加,但对一年生野生大豆单位面积植株数影响不显着。间作配置方式和间作苏丹草播种量影响苏丹草与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间作性能。不同间作配置对苏丹草、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间作混合草干物质产量均有显着影响,均表现为1x1>2x2>4x4;不同间作配置下,以干物质产量为基础和以CP产量为基础的土地当量比间作混合草分别为1.02-1.19和1.05-1.32;苏丹草分别为0.54-0.66和0.55-0.82;一年生野生大豆为0.48-0.53和0.36-0.49;间作中苏丹草生长优势明显。间作中苏丹草播种量增加,苏丹草和间作混合草的干物质产量和以干物质为基础的土地当量比均提高,但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土地当量比下降;苏丹草、一年生野生大豆和间作混合草的CP含量以及以CP产量为基础的土地当量比均提高。

周恩远[9](2007)在《大豆种质农艺性状与品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于2005、2006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对收集的158份栽培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和蛋白质、脂肪含量测定。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158份栽培大豆和54份野生大豆贮藏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并分析了农艺性状与大豆品质、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分枝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出苗至开花持续的天数呈显着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显着;脂肪含量与生育期、出苗至开花持续的天数、结荚至鼓粒持续的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主茎粗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粒形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性不显着;7S亚基含量与茸毛色和荚形呈显着正相关,与结荚至鼓粒持续的天数呈显着负相关;11S亚基含量与种皮色和茸毛色呈显着负相关。栽培大豆贮藏蛋白亚基组分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γ亚基、α′亚基、11S/7S值、α亚基、β亚基、7S亚基、碱性亚基、酸性亚基、11S亚基。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栽培大豆贮藏蛋白亚基分析,结果表明,黑农41(38.4%、21.7%)、黑鉴1号(43.3%、19.8%)、嫩丰15(40.55%、20.55)、黑河16(41.50%、20.65%)、北丰9(41.6%、21%)的LOX亚基弱化或消失,东升649(40.05%、21.7%)、红丰7(40.2%、20.05%)的α亚基和LOX亚基弱化或消失,而吉林43(40.3%、20.55%)、红丰9(38.05%、22.65%)、黑农42(41.15%、20.3%)的α亚基迁移率发生变异。所有栽培大豆贮藏蛋白α亚基含量均值为6.71%,变幅为1.52%~14.18%,标准差为1.56;α′亚基含量的均值为7.41%,变幅为4.36%~17.78%,标准差为2.40;γ亚基含量的均值为5.57%,变幅为1.59%~12.25%,标准差为2.10;β亚基含量的均值为6.52%,变幅为3.97%~11.85%,标准差为1.28;酸性亚基含量均值为35.23%,变幅为22.62%~48.75%,标准差为4.89;碱性亚基含量均值为25.02%,变幅为12.17%~33.5%,标准差为3.94;11S亚基含量均值为60.24%,变幅为41.33%~69.50%,标准差为4.24:7S亚基含量均值为26.06%,变幅为11.93%~41.33%,标准差为4.77;11S/7S比值均值为2.41,变幅为1.03~5.34,标准差为0.58。其中11S/7S比值高于4.0以上的品种有黑农41、红丰7,其值分别为4.84、5.34。野生大豆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α亚基、γ亚基、β亚基、α′亚基、11S/7S值、7S亚基、碱性亚基、酸性亚基、11S亚基。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对野生大豆贮藏蛋白亚基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05018-1(48.37%、9.13%)、05009-1(49.71%、10.28%)、05009-2-1(48.37%、9.07%)、05003-4-1(44.15%、8.71%)、05012-5-1(48.65%、8.45%)、05012-1(43.64%、11.09%)、05002-4(28%、12.18%)、05006-1(43.11%、11.52%)、05003-4-2(47.95%、9.56%)、05016-2(46.45%、10.26%)、05008-2(44.77%、12.08%)在酸性亚基与碱性亚基之间均多出一条差异型带,而其余野生材料没有。全部野生材料α亚基含量均值为6.61%,变幅为2.53%~15.79%,标准差为3.42;α′亚基含量均值为8.16%,变幅为2.51%~13.92%,标准差为2.49;γ亚基含量均值为7.83%,变幅为1.27%~19.03%,标准差为2.73;β亚基含量均值为8.08%,变幅为2.08%~14.33%,标准差为2.75;酸性亚基含量均值为35.04%,变幅为26.77%~43.44%,标准差为3.35;碱性亚基含量均值为29.08%,变幅为21.71%~35.06%,标准差为3.60;11S亚基含量均值为63.94%,变幅为51.58%~71.47%,标准差为3.75;7S亚基含量均值为30.68%,变幅为19.19%~42.53%,标准差为5.70;11S/7S比值均值为2.18,变幅为1.31~3.65,标准差为0.53。其中11S/7S高于3.0以上的野生材料有05022-2-2值为3.08,05026-1值为3.41,05001-1值为3.16。栽培大豆、野生大豆11S亚基与7S亚基均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7**、R=-0.687**。

郑永战[10](2006)在《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大豆油大约占世界植物油市场的35%。大豆油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其品质主要由其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和数量决定。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不同生态区域间品质特性存在巨大差异。探讨不同生态区域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异及遗传机制,对开展大豆脂肪品质育种、改善大豆脂肪品质、提高必需脂肪酸含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关于大豆脂肪性状(本文所称脂肪性状,系指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的生态特点、地理分布及遗传机制研究,国内不同学者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但前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脂肪酸组分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局部地区的材料,其研究结果的参考价值受到限制。开展大豆脂肪品质育种,人们真正关心的是特定生态区域内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进一步系统研究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异特点,探讨其遗传机制,定位脂肪性状QTLs,筛选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发掘优异资源,为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品质育种提供参考。2002年夏,在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种质库保存的15000余份资源材料中,按不同来源地抽取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栽培大豆和野生种,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并调查测定农艺品质性状。按盖钧镒(2001)的生态区划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的变异。探讨不同生态区域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从全国水平看,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17.21%)显着高于野生种(10.99%),油酸平均含量(23.25%)显着高于野生种(15.50%),亚麻酸平均含量(8.00%)显着低于野生种(12.23%),亚油酸平均含量(53.53%)略低于野生种(56.10%);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2)同一生态区域内栽培大豆脂肪、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一般大于10%,棕榈酸和亚油酸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一般小于10%;不同生态区域间脂肪、脂肪酸组分平均含量差异不大。野生种的变异趋势与栽培大豆相似。(3)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在生态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变异特点和方向,变异的主成分数为2~4个,主成分解释原有变异累计方差贡献率均在80%以上,但第1主成分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含量的变异构成,占总变异方差的大部分,饱和脂肪酸的变异相对较小。总之,栽培大豆脂肪含量显着高于野生种,但其变异相对减小。不同区域间栽培大豆脂肪平均含量的变异并不比区域内的变异大,各个区域均存在丰富的变异;野生种脂肪平均含量的变异与栽培种相似。栽培大豆油酸平均含量显着高于野生种,亚麻酸平均含量显着低于野生种,亚油酸平均含量略低于野生种。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中,油酸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均存在丰富变异;亚油酸在区域内和区域间变异都不大;亚麻酸在区域间变异不大,在区域内存在较大变异。栽培大豆和野生种情况皆如此。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不大。此外,同一区域内,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变异方向也不一致。遴选出一批优异种质。在资源筛选的基础上,以农艺、脂肪性状差异较大的ZDD2315、Essex等大豆种质资源为主要试验材料,配置杂交组合,研究大豆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机制。以Essex×ZDD2315的4个世代:P1、P2、F1、BC1F3家系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着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着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着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着负相关(-0.310)。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涉及到主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品质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在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豆脂肪性状QTL定位研究。以组合Essex×ZDD2315的BC1世代为作图群体(114个单株),利用MAPMAKER 3.0.作图软件,用250个SS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构建了包含25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大豆基因组2963.5cM,平均每个连锁群上10.0个标记,标记平均间距11.8cM。采用Win 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检测到18个控制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QTL(fat-1、fat-2、pal-1、pal-2、pal-3、st-1、st-2、st-3、ole-1、ole-2、ole-3、lin-1、lin-2、lin-3、lin-4、lio-1、lio-2、lio-3),位于9个不同的连锁群上(B2、C1、D1b-1、D2、E、H-1、I、L、N-1),表型贡献率为8.2%~39.3%;多区间作图法(MIM)检测到与CIM区间相同的7个QTL(fat-1,pal-1,st-1,ole-1,lin-1,lin-4和lio-2),区间相近的2个QTL(ole-4和lin-5),位于6个不同的连锁群上(B2、C1、D1b-1、D2、H-1、N-1),表型贡献率为9.6%~34.5%。CIM法检测到的其他9个QTL有待进一步验证。筛选到6个与脂肪性状QTL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at334与脂肪含量QTL fat-2共分离,Satt161与棕榈酸含量QTL pal-2共分离,Satt166与亚麻酸含量QTL lio-3共分离,它们分别解释了8.7%、15.4%和8.2%的表型变异;Sat230与硬脂酸含量QTL st-1相距0.1cM,Satt290与亚油酸含量QTL lin-3相距0.1cM,Satt384与亚麻酸含量QTL lio-1相距0.1cM,分别解释了39.3%、8.3%和13.5%的表型变异。QTL定位中常有假阳性问题,而植物数量性状又大多由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因此,对该类性状进行QTL定位时,最好通过CIM和MIM两种方法比较分析,以从中确定主要的QTL及可能存在或有待验证的QTL。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主效QTL数量不多,效应大的不多,可能还受许多未能检测出来的微效基因控制,育种中既要注意主效QTL的利用,又要考虑微效多基因的积聚。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生态区域大豆脂肪性状变异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对全国范围内大豆脂肪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分离分析方法和QTL定位法对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有相对一致性。本研究筛选到的与脂肪性状QTL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供大豆脂肪性状品质性状育种中使用标记辅助选择时参考。但是,本研究对大豆脂肪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仍为初步的结果,定位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确切数目和精细定位尚未可知。对不同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脂肪性状变异的研究,未作统计假设和显着性测验。因此,上述内容有必要继续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吉林省野生大豆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野生大豆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豆的起源类型及分布
        1.1.2 菜用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1.1.3 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
        1.2.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2.4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
        1.2.5 菜用大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提高“双高”菜用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
    2.4 本章小结
        2.4.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3.2.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2.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选择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品种
        3.3.2 选配亲本组合时应在不同的类群
        3.3.3 集中考察综合性状因子来提高育种效率
        3.3.4 充分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提高选择效率
    3.4 本章小结
        3.4.1 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4.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4.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项目
        4.1.3 数据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2.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2.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4.4.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4.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4.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五章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2.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2.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5.3.2 菜用大豆不同播期的效益分析
        5.3.3 菜用大豆不同密度的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4.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4.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六章 不同氮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2.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3.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4 本章小结
        6.4.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4.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1.2 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
        7.1.3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7.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1. 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
    2.2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
    2.3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
    2.4东北三省野生大豆资源地理分布
    2.5东北三省野生大豆资源变异系数比较
3讨论
    3.1东北三省野生大豆起源及演变趋势
    3.2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

(3)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野生大豆的生物学性状研究概况
        1.1.1 野生大豆形态特征
        1.1.2 野生大豆品质优异
        1.1.3 野生大豆农艺性状优异
        1.1.4 野生大豆抗性强
    1.2 野生大豆的耐盐性研究
        1.2.1 植物的耐盐机理
        1.2.2 耐盐植物的鉴定方法
        1.2.3 耐盐植物的生理生化基础
        1.2.4 野生大豆耐盐性的研究状况
    1.3 野生大豆遗传育种的研究
        1.3.1 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3.2 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形态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开花期
        2.2.2 株高
        2.2.3 茎粗
        2.2.4 叶面积
        2.2.5 百粒重
        2.2.6 叶形
        2.2.7 种皮颜色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品质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蛋白质含量
        3.2.2 脂肪含量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根系特征及耐盐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野生大豆根系分析
        4.2.2 盐胁迫对野生大豆根系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Soja 亚属遗传多样性
        1.1.1 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1.2 栽培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异黄酮含量
        1.2.1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
        1.2.2 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研究
    1.3 关联分析技术
        1.3.1 关联分析的基础—连锁不平衡
        1.3.2 关联分析的方法
        1.3.3 关联分析的应用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DNA 的提取
        2.2.1.1 提取 DNA 所需叶片的准备
        2.2.1.2 试验仪器耗材与试剂
        2.2.1.3 DNA 提取步骤
        2.2.1.4 DNA 的检测
        2.2.2 SSR 引物选择和PCR 扩增
        2.2.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 产物
        2.2.4 SSR 数据的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SSR 位点的多样性分析
        2.3.2 不同来源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野生大豆资源的聚类分析
        2.3.4 野生大豆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
    2.4 讨论
        2.4.1 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
        2.4.2 不同地区间野生大豆的遗传差异
        2.4.3 野生大豆的保护和利用策略探析
第三章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的遗传多样性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重庆大豆亚属的SSR 位点分析
        3.3.2 大豆亚属不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不同地区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分析
        3.3.4 Soja 亚属的聚类分析
        3.3.5 大豆亚属的群体结构分析
    3.4 讨论
        3.4.1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的遗传多样性
        3.4.2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的部分品质性状的调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类型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及异黄酮含量分析
        4.2.2 不同类型大豆高异黄酮含量的优异种质资源
        4.2.3 不同生态区蛋白质、脂肪及异黄酮含量的比较
        4.2.4 不同类型大豆异黄酮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不同品质特性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规划的探讨
        4.3.2 高异黄酮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
        4.3.3 后续研究应注意问题探析
第五章 重庆大豆亚属SSR 数据与异黄酮含量的初步关联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品质性状的检测
        5.2.2 SSR 分子标记分析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重庆野生大豆资源和地方栽培大豆资源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5.3.2 重庆野生大豆资源和地方栽培大豆资源的群体结构分析
        5.3.3 与不同性状相关联的SSR 标记
    5.4 讨论
        5.4.1 重庆野生大豆资源群体的连锁不平衡状况
        5.4.2 关联分析结果比较分析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
    6.2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的遗传多样性
    6.3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6.4 重庆地区大豆亚属SSR 标记与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栽培大豆的起源及区划
        1.1.1 栽培大豆起源
        1.1.2 野生大豆向栽培大豆的进化
        1.1.3 栽培大豆区划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1.2.2 遗传标记在核心种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1.3.1 分析方法
        1.3.2 统计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大豆品质性状测定方法
        2.3.2 大豆过氧化物酶等位酶测定方法
        2.3.3 大豆蛋白亚基测定方法
        2.3.4 SSR检测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数量性状因变量方差分析
    3.2 供试材料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分析
    3.3 供试材料数量性状数据分析
    3.4 大豆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3.5 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质量性状分析
        3.5.1 大豆粒形分析
        3.5.2 大豆结荚习性分析
        3.5.3 大豆花色分析
        3.5.4 大豆茸毛色分析
        3.5.5 大豆种皮色分析
    3.6 大豆过氧化物酶等位酶分析
        3.6.1 大豆过氧化物酶等位酶组成分析
        3.6.2 大豆过氧化物酶等位酶基因分布与比较
        3.6.3 大豆过氧化物酶等位酶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3.6.4 过氧化物酶等位酶电泳图片
    3.7 大豆球蛋白亚基组分分析
        3.7.1 栽培和野生大豆7S含量分析
        3.7.2 栽培和野生大豆11S含量分析
        3.7.3 栽培和野生大豆球蛋白11S/7S比值分析
        3.7.4 栽培和野生大豆亚基变异系数分析
        3.7.5 栽培和野生大豆7S含量方差分析
        3.7.6 栽培和野生大豆11S含量方差分析
        3.7.7 栽培和野生大豆11S/7S比值方差分析
        3.7.8 大豆球蛋白亚基电泳图片
    3.8 大豆种质的SSR多态性分析
        3.8.1 大豆种质SSR引物的分析
        3.8.2 大豆种质SSR遗传多样性评价
        3.8.3 SSR标记的大豆种质聚类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表型性状
        4.1.1 蛋白质与脂肪含量
        4.1.2 百粒重
        4.1.3 株高
        4.1.4 生育期
        4.1.5 质量性状
    4.2 过氧化物酶等位酶
    4.3 大豆蛋白亚基
    4.4 遗传多样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在我国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2 大豆籽粒蛋白质及其提取蛋白的组成
        1.2.1 大豆籽粒蛋白质
        1.2.2 亚基
        1.2.3 大豆籽粒提取蛋白的组分及其比值
        1.3 大豆蛋白质组分提取、凝胶特性及电泳分析研究
        1.3.1 大豆蛋白质组分的提取
        1.3.1.1 11S组分的分离提取方法
        1.3.1.2 7S组分的分离提取方法
        1.3.1.3 大豆分离蛋白的分离提取
        1.3.2 凝胶特性研究
        1.3.2.1 11S蛋白质的凝胶特性
        1.3.2.2 7S蛋白质的凝胶特性
        1.3.2.3 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特性
        1.3.2.4 大豆11S和7S蛋白质亚基与凝胶特性关系的研究
        1.3.3 11S和7S及其亚基的电泳分析
        1.3.3.1 7S和11S蛋白质的Disc-PAGE分析
        1.3.3.2 7S和11S蛋白质的亚基分子量SDS-PAGE分析
        1.3.3.3 7S和11S蛋白质亚基含量的SDS-PAGE分析
        1.4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的含量测定
        1.4.1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1.1 栽培种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1.2 野生种质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4.2 大豆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1.5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组分性状变异特点
        1.5.1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1.1 栽培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1.2 野生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异特点
        1.5.2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蛋白质组分变异特点
        1.6 大豆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研究
        1.6.1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规律的研究
        1.6.2 大豆蛋白组分、亚基及比值遗传规律研究
        1.7 分离分析检测QTL的方法及其应用
        1.8 大豆蛋白质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8.1 用于定位的遗传图谱和标记类型
        1.8.2 大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QTL定位结果
        1.8.2.1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结果
        1.8.2.2 大豆蛋白质组分、亚基和比值的QTL定位结果
        1.8.3 大豆蛋白质性状QTL定位结果的不一致性
        1.8.4 大豆蛋白质组分性状QTL定位方法探讨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参试资源材料
        2.1.2 参试群体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1.1 参试资源材料的田间试验设计
        2.2.1.2 参试群体材料的田间试验设计
        2.2.2 室内分析
        2.2.2.1 测试性状
        2.2.2.2 大豆提取蛋白的制备
        2.2.2.3 SDS-PAGE
        2.2.2.4 遗传分离分析方法
        2.2.2.5 QTL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和亚基归组的SDS-PAGE分析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大豆蛋白质的SDS-PAGE谱带
        3.1.2 电泳条带的蛋白质相对含量
        3.1.3 蛋白质电泳条带的次数分布
        3.1.4 11S和7S组分的相对划分
        3.1.5 亚基组的分子量范围
        3.1.6 11S/7S比值及亚基组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测定
        3.1.7 亚基组分类与Fonte和Sathe等方法亚基分子量标准的比较
        3.1.8 大豆提取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类稳定性的验证
        3.1.9 640份测试栽培品种11S和7S亚基组的次数分布
        3.2 讨论
        3.3 主要结论
    第四章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及生态特点
        4.1 结果与分析
        4.1.1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4.1.1.1 蛋白质含量的变异
        4.1.1.2 油脂含量的变异
        4.1.1.3 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1.1.4 11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1.5 7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1.6 11S/7S比值的变异
        4.1.1.7 11S和7S蛋白质亚基组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 各生态区域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4.1.2.1 蛋白质含量的变异
        4.1.2.2 油脂含量的变异
        4.1.2.3 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1.2.4 11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5 7S相对含量的变异
        4.1.2.6 11S/7S比值的变异
        4.1.3 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4.1.3.1 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与地理纬度的相关
        4.1.3.2 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相关
        4.1.3.3 11S和7S蛋白质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与来源地纬度及其它性状的相关
        4.1.4 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优异资源的遴选
        4.1.4.1 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优异资源的遴选
        4.1.4.2 蛋白质组分及其亚基组优异资源的遴选
        4.2 讨论
        4.2.1 关于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自然变异与人工进化
        4.2.2 关于大豆驯化后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的变异
        4.2.3 关于蛋白质、油脂含量与来源地纬度相关性和品质区划的意义
        4.2.4 关于大豆资源11S和7S蛋白质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变异
        4.2.5 关于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优异种质的研究与利用
        4.2.6 关于蛋白质组分和亚基组优选种质的利用
        4.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分析
        5.1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5.1.1 结果与分析
        5.1.1.1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次数分布
        5.1.1.2 蛋白质、油脂含量和蛋脂总含量的遗传分析
        5.1.1.3 11S和7S组分相对含量及其11S/7S比值的遗传分析
        5.1.1.4 11S亚基组的相对含量遗传分析
        5.1.1.5 75亚基组相对含量遗传分析
        5.1.2 讨论
        5.1.2.1 KY与EX群体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遗传模型的差异
        5.1.2.2 蛋白质组分性状遗传模型的分析方法
        5.1.2.3 综合性状与分性状的遗传
        5.1.3 主要结论
        5.2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QTL分析
        5.2.1 结果与分析
        5.2.1.1 蛋白质、油脂和蛋脂总含量的QTL分析
        5.2.1.1.1 蛋白质含量
        5.2.1.1.2 油脂含量
        5.2.1.1.3 蛋脂总含量
        5.2.1.2 11S、7S组分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的QTL分析
        5.2.1.2.1 11S组分相对含量
        5.2.1.2.2 7S相对含量
        5.2.1.2.3 11S/7S比值
        5.2.1.3 4个11S亚基组相对含量的QTL分析
        5.2.1.4 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的QTL分析
        5.2.2 讨论
        5.2.2.1 KY与EX群体大豆蛋白质组分相关性状的QTL比较
        5.2.2.2 关于大豆蛋白质组分相关性状QTL的效应
        5.2.3 主要结论
    第六章 全文讨论、结论及创新点
        6.1 讨论
        6.1.1 大豆提取蛋白亚基组SDS-PAGE分析
        6.1.2 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
        6.1.3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
        6.1.4 综合性状与分性状的关系
        6.1.5 我国大豆蛋白质性状品质育种展望
        6.2 全文结论
        6.2.1 大豆提取蛋白组分和亚基归组的标准与方法
        6.2.2 我国大豆资源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变异特点
        6.2.3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遗传机制
        6.2.4 大豆蛋白质组分有关性状的QTL定位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7)北方沿海滩涂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野生大豆资源概述
        1.1.1 野生大豆的植物学特征
        1.1.2 野生大豆资源的地理分布
        1.1.3 野生大豆资源的应用研究
    1.2 遗传多样性概述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形态性状研究
        1.3.2 品质性状研究
        1.3.3 抗逆性研究
        1.3.4 同工酶研究
        1.3.5 分子水平研究
    1.4 SSR 标记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特点及统计分析方法
        1.4.1 SSR 标记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特点
        1.4.2 SSR 标记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其来源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野生大豆取样方法
        2.3.2 种子萌发和样本DNA 的提取
        2.3.3 SSR 引物
        2.3.4 PCR 扩增
        2.3.5 电泳检测
        2.3.6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 引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SSR 位点的等位变异及多态性分析
        3.1.2 各采集地材料的SSR 分析
        3.1.3 经纬小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4 天津和山东野生大豆材料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3.2 SSR 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SSR 引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SSR 聚类分析
    4.3 遗传距离的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8)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生产性能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特性和创新利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大豆作物饲草性能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性利用展望
第二章 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形态性状、生长发育与饲草生产性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形态性状、产草量和质量的比较
    第二节 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形态性状与草产量和质量关系的分析
    第三节 不同生态型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
第三章 一年生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生长发育和饲草生产性能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出叶速率的研究
    第二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生长发育与物质积累的研究
    第三节 收获时间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植株不同部分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第四章 施肥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一年生野生大豆的肥料效应
    第二节 施肥方法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性能的影响
    第一节 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与苏丹草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禾本科作物与一年生野生大豆间作对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第四节 间作配置对一年生野生大豆与苏丹草间作的影响
总体讨论
    1 环境和种植时间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性能的影响
    2 一年生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饲草生产特性的差异
    3 施肥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生产特性的影响
    4 间作对一年生野生大豆饲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大豆种质农艺性状与品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
        1.2.2 大豆品质与农艺性状间关系
        1.2.3 大豆品种蛋白质积累规律
        1.2.4 大豆贮藏蛋白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品质性状测定
    2.4 蛋白亚基测定方法
        2.4.1 药品的制备
        2.4.2 试验流程
    2.5 相关分析
    2.6 主要仪器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栽培大豆农艺性状分析
        3.1.1 栽培大豆数量性状分析
        3.1.2 栽培大豆质量性状分析
    3.2 栽培大豆品质分析
        3.2.1 蛋白质、脂肪含量分析
        3.2.2 贮藏蛋白亚基含量与变异分析
        3.2.3 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系数分析
    3.3 栽培大豆农艺性状与品质关系分析
        3.3.1 数量性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关分析
        3.3.2 质量性状与蛋白质、脂肪相关分析
        3.3.3 数量性状与11S、7S亚基含量相关分析
        3.4.4 质量性状与11S、7S亚基含量相关分析
    3.4 栽培大豆品质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3.5 野生大豆品质分析
        3.5.1 蛋白质、脂肪含量分析
        3.5.2 野生大豆蛋白亚基分析
        3.5.3 贮藏蛋白亚基变异系数分析
    3.6 野生大豆品质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3.7 差异型野生大豆电泳图片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品质关系研究
    4.2 不同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与贮藏蛋白亚基含量研究
    4.3 栽培和野生大豆贮藏蛋白组分11S/7S比值的研究
    4.4 栽培和野生大豆贮藏蛋白7S、11S亚基变异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2 大豆籽粒脂肪及其脂肪酸的组成
        1.3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1.4 我国大豆生态区域种质资源脂肪性状变异特点
        1.5 大豆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的遗传研究
        1.5.1 大豆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1.5.2 大豆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遗传的遗传机制
        1.6 分离分析检测QTL的方法及其应用
        1.7 大豆脂肪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7.1 用于定位的遗传图谱和标记类型
        1.7.2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QTL定位结果
        1.7.3 大豆脂肪性状QTL定位结果的一致性
        1.7.4 大豆脂肪性状QTL定位方法探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二章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变异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设计
        2.1.3 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组分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全国和各生态区域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异
        2.2.1.1 脂肪含量的变异
        2.2.1.2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
        2.2.1.3 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
        2.2.1.4 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聚类分析
        2.2.1.5 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与地理纬度的关系
        2.2.2 全国和各生态区域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综合变异
        2.2.2.1 脂肪性状的多元变异度
        2.2.2.2 脂肪性状的综合变异特点
        2.2.3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特异种质筛选
        2.3 讨论
    第三章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的遗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群体构建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1.3 品质测定
        3.1.4 遗传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脂肪含量的遗传分析
        3.2.2 棕榈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3 硬脂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4 油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5 亚油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6 亚麻酸含量的遗传分析
        3.2.7 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
        3.2.8 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分析
        3.3 讨论
        3.3.1 关于大豆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分遗传体系的讨论
        3.3.2 大豆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机制及对脂肪性状品质育种的启示
    第四章 大豆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分及农艺性状QTL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定位群体构建及农艺性状鉴定
        4.1.2 品质测定
        4.1.3 SSR分析
        4.1.4 连锁图谱构建
        4.1.5 QTL定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遗传图谱构建
        4.2.1.1 群体评价
        4.2.1.2 遗传图谱构建
        4.2.2 脂肪性状QTL定位
        4.2.2.1 脂肪含量的QTL定位
        4.2.2.2 棕榈酸含量的QTL定位
        4.2.2.3 硬脂酸含量的QTL定位
        4.2.2.4 油酸含量的QTL定位
        4.2.2.5 亚油酸含量的QTL定位
        4.2.2.6 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
        4.2.3 非连锁标记与大豆脂肪性状关系分析
        4.2.4 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结果
        4.2.4.1 农艺性状与大豆脂肪性状的相关分析
        4.2.4.2 生育期的QTL定位结果
        4.2.4.3 单株粒重的QTL定位结果
        4.2.4.4 单株粒数的QTL定位结果
        4.2.4.5 单株荚数的QTL定位结果
        4.2.4.6 百粒重的QTL定位结果
        4.2.5 脂肪性状QTL与控制农艺性状的QTL之间的关系分析
        4.3 讨论
        4.3.1 定位图谱构建
        4.3.2 不同群体QTL定位结果的比较
        4.3.3 QTL定位结果与分离分析结果的比较
        4.3.4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相关的遗传基础分析
        4.3.5 品质性状QTL与控制农艺性状的QTL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讨论及全文结论
        5.1 讨论
        5.1.1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
        5.1.2 大豆脂肪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
        5.1.3 我国大豆脂肪性状品质育种展望
        5.2 全文结论
        5.2.1 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变异特点
        5.2.2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机制
        5.2.3 大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QTL定位
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四、吉林省野生大豆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贺礼英.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6)
  • [2]东北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J]. 孙蕾,赵洪锟,赵芙,董英山. 大豆科学, 2015(03)
  • [3]河北东部沿海地区野生大豆主要生物学性状研究[D]. 邱芬.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3(03)
  • [4]重庆及三峡周边地区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D]. 张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5]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周恩远.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6]我国大豆资源的蛋白质组分与亚基归组及其变异程度、遗传和QTL分析[D]. 刘顺湖.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7]北方沿海滩涂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D]. 高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8]一年生野生大豆的饲草生产性能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翟桂玉.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3)
  • [9]大豆种质农艺性状与品质关系研究[D]. 周恩远. 东北农业大学, 2007(02)
  • [10]我国大豆种质资源脂肪性状的变异、遗传与基因定位的研究[D]. 郑永战.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标签:;  ;  ;  ;  

吉林省野大豆脂肪含量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