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数学课外小组

谈论数学课外小组

一、談談数学課外小组(论文文献综述)

西峰山[1](2015)在《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教学论和课程论,把教学活动分成“教”和“学”两个维度,从每个维度的各个环节(即前期准备、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遵循的原则、计划与实施、评价与反思)对《数学通报》中的有关平面几何教学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我国建国初期15年间的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具体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数学通报》中文章的体现将该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1951—1957,学习苏联时期;1958—1960,教育改革时期;1961—1966,自我完善时期。其次,对每一阶段从背景的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和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等三个层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背景概述主要对该阶段的数学教育政策和当时的教学大纲两个方面进行概述;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对该阶段发表的平面几何文章在总体文章中所占比重和对它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先从教学的六个环节对这些文章进行进一步分块统计,再对每一块(环节)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先对每环节进行类化,再深入探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建国初期平面几何教学的如下特点:1.教学准备:备学生方面,了解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并注意个体差异;备教材方面,选材注重数学在历史上的贡献;教师能力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实习。当时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还注意到了集体备课方面的问题。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苏联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教材的选择和编排非常重视系统性和严密性;教学改革时期更注重与实际的结合;自我完善时期,意识到改革的极端性,教学内容方面在不损坏内容系统性的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核心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精简。3.教学方法选择:当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等。练习法中有案例分析法和复习法;而案例分析法可分为定理的证明方法、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法等三种。4.教学原则:当时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启发式原则等。培养学生能力时初级阶段遵循直观性原则,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力时再以启发式原则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注意对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即时巩固与练习,因此要用巩固性原则。5.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目的从“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理念。1963年第一次通过大纲提出“三大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编排方面:学习苏联时期主要侧重知识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育改革时期主要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自我完善时期主要围绕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进行编排。6.教学评价与反思:当时数学教育者们已经开始关注教学评价与反思,并组织发表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通过分析《通报》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当时已经关注到了教学的每个环节,即教前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有教学过程的反思(方法、设计、原则)等。

张乃中[2](2020)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倡学生使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开始普遍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如何?第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存在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基于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整理国内外与数学合作学习研究相关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B市三所初中学校的63名数学教师和126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从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情况、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情况、小组讨论时的师生参与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情况五个方面,对B市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够了解,对合作学习与数学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合作学习培训。学生比较愿意参与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不科学,表现出非正式建组突出,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责任扩散现象严重。教师认为影响合作学习开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合作技能,但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设计和监控不到位,表现出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准备状态,合作交流时对学生的监控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这也是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不均衡,在合作交流中比较缺乏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参与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和七年级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教师评价不到位,表现出教师重视对个体的评价,轻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评价内容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轻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基于以上关于现状及问题归因分析,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策略:教师应正确认识合作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合作学习与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角色分工以提高个体责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重视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加强对学生的监控;教师应合理分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应重视对小组的评价。

覃立新[3](2004)在《生活、激活、灵活——谈新课改意义下的数学课外活动》文中指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是:“改变课程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莫作昌[4](2011)在《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数学素质作为人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将对一个人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引导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寻找出初一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障碍,并为消除数学学习障碍提出教学对策,让学生数学学习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和拥有基本数学素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基于初一年级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基于新课程的新理念指导,综合考察已有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和主要表现形式,并对影响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目前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选题的缘由与意义以及本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文献探究。从学习理论概论、已有学习障碍的研究、已有数学障碍的研究、学习障碍的诊断界定、本研究的理论支撑、本研究的方法与方向。第三部分: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通过采用自己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样本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和表现形式。第四部分:从中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智力与认知方面的原因、人格环境原因、情感意志方面的原因等方面分析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成因。第五部分:根据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形成的成因,提出消除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教学对策。

房元霞[5](2002)在《排列、组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排列、组合是计算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种数的知识,是高中数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学习概率的准备知识,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题材.但由于与旧知识联系不多,内容独特,解题方法灵活,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又加之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注重解法归类,而忽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掌握,因此学生学起来感到比较吃力.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想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立足教材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期对大家有所借鉴.

盛淑祯[6](2011)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自己主动地仔细阅读数学,即使阅读也只是像阅读小说、故事一样跳读或浏览性阅读,出现数与形脱节,不能将文字叙述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的现象,教师也只注重讲解,认为阅读是在浪费时间,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思考和理解,也是造成数学教学效率差的症结所在。这一现象不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以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小学四(3)、四(4)班共10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学测试,访谈后了解学生的数学阅读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教师、家长对数学阅读的重视不够。2.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3.学生对数学阅读没有兴趣。4.可阅读的书籍少,除了数学教材外,找不到一本可阅读的书籍。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并给出具体的培养方法策略。经过实验,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观念上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2.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3.加强数学阅读指导要常抓不懈。4.多种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5.鼓励课外阅读,提高数学理解水平。

凌玲[7](2011)在《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方法的变革中,情境教学受到教育研究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是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体现。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并进行过一定的探索,但大多数教师对情境教学的功能认识还有待完善,缺乏有效开展情境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不容易针对数学教学对象和内容创设符合要求的教学情境。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适宜的数学情境,是情境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有效创设高中数学情境的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针对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施现状,从新课改的角度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继而从理论研究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三角验证,增强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理论方面,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元认知理论、再创造教学理论、主体参与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学习迁移的情境性理论,探讨创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理论意义。结合理论的研析,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与教学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进行了探索,提出实施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原则、十种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以及优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条件。在实证方面的工作,通过教学实验方法,结合个案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方法,验证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意义与价值。实验研究表明:较之平常的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最后总结了在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次研究带给笔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创设高中数学情境的教学启示,以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推广数学情境教学的一些建议。

严登银[8](2009)在《内容灵活选择 组织形式多样——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文中研究说明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严燕文[9](2016)在《巧用主题图,点亮小学数学课堂》文中指出巧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能力,能让课堂趣起来、动起来、亮起来、实起来。

刘海燕[10](2014)在《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队兴衰存亡。要培养出创新人才,需要培养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离不开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在自发自主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创造力。正因为数学情境如此重要,新《课标》在各个学段都给出教学建议,要求要创造丰富的现实情境开展教学。而目前情境教学开展的情况并不理想,许多学生还是感觉学数学很痛苦,枯燥乏味。这主要还是因为部分教师抱着传统教育不肯丢弃,情境教学意识淡薄或不太会创设有限合理的情境开展教学。本文针对以上现状,先大量阅读了有关情境创设的相关文献资料及理论知识,在理论层面研究了情境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然后对情境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第一手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有效问题情境的特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笔者一学期的情境教学实践及对比试验,,进一步从实践层面研究了情境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构建良好的情境开展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兴趣,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更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談談数学課外小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談談数学課外小组(论文提纲范文)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平面几何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教”的理论基础
        2.1.1 教的准备
        2.1.2 教的内容分析
        2.1.3 教学方法选择
        2.1.4 教学原则
        2.1.5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6 教的评价与反思
    2.2 关于“学”的理论基础
        2.2.1 学的准备
        2.2.2 训练内容分析
        2.2.3 学习方法选择
        2.2.4 学习策略
        2.2.5 学习计划与实施
        2.2.6 学习评价与反思
    2.3 平面几何教学概述
        2.3.1 平面几何教学基本概念
        2.3.2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
第3章 学习苏联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3.1 背景的概述
    3.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3.3 平面几何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脉络
        3.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3.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4章 教育改革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4.1 背景概述
    4.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4.3 平面几何教学发展脉络及特点
        4.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4.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5章 自我完善时期《数学通报》中关于平面几何教学研究
    5.1 背景概述
    5.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的总体特点及趋势
    5.3 平面几何教学特点及发展脉络
        5.3.1 平面几何教学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5.3.2 平面几何教学的发展脉络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历史背景
        6.1.2 平面几何教学文章
    6.2 教学启示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教师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2.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3.初中生以及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
        4.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问题表述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研究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式整合的研究
    (三)学习论视角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四)研究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2.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情况
        3.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情况
        4.小组讨论时的师生参与情况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情况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
        2.教师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不合理
        3.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4.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设计与监控不到位
        5.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6.学生参与不均衡
        7.教师评价不到位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策略
        1.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4.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监控
        5.教师应合理分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
        6.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7.教师应重视对小组的评价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生活、激活、灵活——谈新课改意义下的数学课外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二、科学地确定活动内容
    1、科学性原则
    2、趣味性原则
    3、挑战性原则
    4、丰富性原则
三、灵活地选取活动形式
    1、数学教具制作
    2、数学课外阅读
    3、数学园地编辑
    4、数学竞赛

(4)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的具体内容
第2章 文献探究
    一. 学习理论概述
        (一) 各学派对学习的定义
        (二) 数学学习与数学学习过程
        (三) 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二. 已有学习障碍的研究
        (一) 学习障碍定义的研究
        (二) 学习障碍研究历史
        (三) 学习障碍的表现
        (六) 学习障碍原因
    三. 已有的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
        (一) 已有的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已有数学学习障碍成因研究
        (三) 已有的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综评
    四. 学习障碍与数学学习障碍界定
        (一) 学习障碍界定
        (二) 数学学习障碍界定
    五.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育理论
    六. 本研究方法与方向
        (一) 本研究方法
        (二) 本研究方向
第3章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
    一.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情况调查
        (一) 调查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调查结果
    二.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及主要表现形式
        (一)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类型
        (二)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4章 影响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因素分析
    一. 中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
    二. 智力与认知方面的原因
        (一) 智力因素
        (二) 认知因素
    三. 人格环境原因
        (一) 人格因素
        (二) 环境因素
    四. 情感意志方面的原因
        (一) 情感因素
        (二) 意志因素
    五. 班级人际关系的原因
    六. 学校方面的原因
    七. 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因
    八. 集体主义教育的方面
第5章 提出消除初中新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教学对策
    一. 加强对数学兴趣的培养
    二. 抓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一) 内容的衔接
        (二) 能力的衔接
        (三) 教法的衔接
        (四) 教学评价的衔接
    三. 注重数学学习常规与学习习惯培养
        (一)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 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
        (三) 加强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指导
第6章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教学对策研究案例分析
    一. 案例1
    二. 案例2
    三. 案例3
    四. 案例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表》
    附件2 《初一年级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表》
    附件3 《中小学教学衔接调查表》(教师问卷调查)
后记

(5)排列、组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按照两个原理去做
2 指导判定与顺序有无关系,分清排列与组合
3 引导联系现实情景,正确领会问题的实质
4 倡导一题多解优化解法,交流合作互相启发

(6)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已有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 数学阅读的概念
    (二) 数学阅读的特征
    (三) 数学阅读能力的界定
    (四) 影响阅读的因素
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步骤与方法
        1. 学生的选择
        2. 教师的选择
        3.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三) 实验过程
        1. 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
        (1) 调查方法
        (2) 调查问卷结果
        (3) 调查结果分析
    2. 实验具体措施
        (1) 转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要重视数学阅读
        (2) 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做好课内、课外的阅读指导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四、对策分析及研究展望
    1. 观念上的转变,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前提
    2. 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
    3. 加强数学阅读指导要常抓不懈
    4. 多种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 鼓励课外阅读,提高数学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查设计表
附录2 数学学习兴趣、态度问卷调查表
附录3 教学案例
致谢

(7)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
        1.4.1 调查目的
        1.4.2 调查方法
        1.4.3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5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第2章 数学情境教学研究综述
    §2.1 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
        2.1.1 情境的界定
        2.1.2 教学情境与数学教学情境的内涵
        2.1.3 情境教学的内涵
    §2.2 教学策略的内涵
        2.2.1 策略的概述
        2.2.2 教学策略的界定
    §2.3 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2.3.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3 多元智能理论
        2.3.4 元认知理论
        2.3.5 弗莱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
        2.3.6 主体参与理论
        2.3.7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8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情感理论
        2.3.9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迁移理论
    §2.4 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及启发
        2.4.1 国外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2.4.2 国内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2.4.3 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2.4.4 国内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2.4.5 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策略研究给我们的启发
第3章 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3.1 实施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3.1.2 教学性原则
        3.1.3 创新性原则
        3.1.4 趣味性原则
        3.1.5 层次性原则
        3.1.6 生活性原则
        3.1.7 情感性原则
        3.1.8 主体参与性原则
        3.1.9 教育性原则
        3.1.10 贯穿实践性原则
    §3.2 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3.2.1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力得以激发
        3.2.2 创设操作活动情境,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的增强成功体验
        3.2.3 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在数学中领悟知识的乐趣
        3.2.4 创设现实生活数学情境,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优化
        3.2.5 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的数学认知渴求被瞬间点燃
        3.2.6 创设猜想情境,使学生实现对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3.2.7 创设动态情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3.2.8 以数学史实、故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3.2.9 创设平等交流情境,使学生注重交互学习、合作学习
        3.2.10 利用学科渗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3 创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条件
第4章 高中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研究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过程
        4.2.3 实验班实施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一次教学实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数学学习成绩的比较及分析
        4.3.2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比较及分析
        4.3.3 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参与状况的比较及分析
        4.3.4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比较及分析
        4.3.5 实验结论
第5章 实验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结果
    §5.2 在高中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存在的问题
        5.2.1 教学内容的限制
        5.2.2 教学时间的限制
        5.2.3 教学设备与技术的限制
        5.2.4 教师对数学情境教学的认识不足
        5.2.5 教师缺乏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指导
    §5.3 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启示
        5.3.1 建构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
        5.3.2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投身课程改革
        5.3.3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5.3.4 收集筛选情境素材,提高教学情境创设的效度
        5.3.5 实施情境教学要体现"以生为本"
        5.3.6 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励与评价要运用得当
        5.3.7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
        5.3.8 走出情境教学认识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5.4 推广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建议
        5.4.1 加强对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5.4.2 教材应多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情境创设素材
        5.4.3 加强数学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论学习和经验指导
        5.4.4 增加对教学设施配备的投入,改善落后的教学环境
    §5.5 实验困惑与展望
    §5.6 主要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情况调查
附录2: 高中教师访谈纲要
附录3: 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表
附录4: 高中生数学学习参与状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5: 教师教学评价问卷调查表
致谢

(8)内容灵活选择 组织形式多样——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
    1. 趣味性
    2. 拓展性
    3. 思考性
二、活动形式的选择
    1. 组织方式
    2. 活动方式

(9)巧用主题图,点亮小学数学课堂(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用主题图,让课堂趣起来
二、巧用主题图,让课堂动起来
    1. 依次出示以下数对:
    2. 请数对(5,x)的同学站起来,请数对(x,5)的同学站起来,并提出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同学站起来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对中含有一个未知数所代表的意义。
    3. 老师要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应该怎样写这个数对?
三、巧用主题图,让课堂亮起来
四、巧用主题图,让课堂实起来

(10)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的背景
    0.2 研究的意义
    0.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念界定
    1.2 国外的研究
    1.3 国内的研究
第二章 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 研究性学习理论
第三章 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及方法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手段
    4.1 好情境的特点
    4.2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原则
    4.3 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4.4 创设情境易产生的问题
第五章 课堂情境对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
    5.1 实验的目的
    5.2 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5.3 研究过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本研究总结
    6.2 存在的不足
    6.3 教学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致谢

四、談談数学課外小组(论文参考文献)

  • [1]平面几何教学研究之研究 ——以《数学通报》(1951~1966)为例[D]. 西峰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
  • [2]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D]. 张乃中.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生活、激活、灵活——谈新课改意义下的数学课外活动[J]. 覃立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
  • [4]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 莫作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4)
  • [5]排列、组合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房元霞. 中学数学杂志, 2002(05)
  • [6]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 盛淑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04)
  • [7]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 凌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8]内容灵活选择 组织形式多样——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展[J]. 严登银.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09(10)
  • [9]巧用主题图,点亮小学数学课堂[J]. 严燕文. 生活教育, 2016(18)
  • [10]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调查与研究[D]. 刘海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谈论数学课外小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