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污水处理基础知识(一)

炼油厂污水处理基础知识(一)

一、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一)(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东方红炼油厂炼油废水处理研究组,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炼油废水处理研究组[1](1975)在《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讨论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并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路线对污染的控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提出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深度处理、控制污染的方法。为了探求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的规律和效果,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两部分。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对东方红炼油厂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浮选池出水进行了单级和多级接触反应柱在不同接触柱高度、不同接触时间下采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以取得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的三级处理,对炼油废水的主要水质指标:酚、油、硫、色、化学需氧量等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不经生物处理而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浮选池出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说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取代生物处理方法的可能性。

Research Group on the Treatment of Oil Refinery Wastewaterof Tungfanghung Oil Refinery, Peking Petro-Chemical Worksand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ring &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2](1975)在《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讨论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并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路线对污染的控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提出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深度处理、控制污染的方法。为了探求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的规律和效果,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两部分。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对东方红炼油厂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浮选池出水进行了单级和多级接触反应柱在不同接触柱高度、不同接触时间下采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以取得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作为炼油厂废水的三级处理,对炼油废水的主要水质指标:酚、油、硫、色、化学需氧量等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不经生物处理而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浮选池出水,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说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取代生物处理方法的可能性。

曹俊玲[3](2019)在《初中“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要内容,人教部编版(2013)初二教材“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是落实新课标的具体体现。然而,数学教学实践常常发生“管道问题”、“将军饮马问题”等相混淆的现象,师生却浑然不知。因此,深入开展初中“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教学研究,意义深远。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人教部编版(2013年)八年级上册13.4“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为研究对象,探索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具体实施路径,为初中开展STEM教育提供一个有效样例。首先从问题设计、教学设计、问题解决等方面,综述研究初中“最短路径问题”的教学现状,寻找初中“最短路径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其次,依托国际数学测评TIMSS的课程模型(期望的课程、实施的课程、达到的课程),分析数学课标、数学教材与数学中考涉及的“最短路径问题”。第三,剖析了“最短路径问题”的渊源、本质、应用与拓展,阐释其教学定位。第四,编制“最短路径问题”相关量表,实施初中生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能力水平调查。最后,制定“最短路径问题”教学重构方案,并进行教学对比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发现:1.教学重构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在“V”字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中的平均成绩相差不显着(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比实验组高0.05分),但从学生作答情况看,实验组学生的“V”字模型意识比对照组高;在“分类讨论题型”教学效果上,实验组平均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5.18分.2.可视化教学与STEM教育相结合的原理课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中培养建模素养有着积极影响.最后,鉴于本文的研究发现,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提出若干建议,认为数学课题学习是实施STEM教育的切入点、可视化方法是开展数学课题学习的有效路径。

余超[4](1981)在《污水处理曝气池设计问题讨论》文中研究说明 生化处理是炼厂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国内大部分炼厂均采用曝气池作为二级处理的构筑物。型式以圆型合建式较为普遍(见本刊1976年5期《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一文。——编者)。经过十余年的运转,普遍认为这种型式的曝气池基本上是可行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设计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进水水质的调节目前采用的加速曝气池是完全混合型活性污泥系统的一种。普遍认为曝气池耐冲击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水温、pH值、含硫量等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使在可适应的范围内也不宜发生突变,因为微生物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一般说来当pH值在6.5~9之间变化时,曝气池可以正常运转,但超过这个范围时,尤其是呈

唐丽丽[5](2013)在《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物转化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世界石油资源劣质化程度增加的背景下,我国进口原油中高硫原油比例不断增加;同时,国内高含硫原油比重亦愈来愈大,这使得高硫原油加工板块在我国原油炼制板块中的比例不断增加,适应高硫原油加工成为了我国石油炼制行业的主要任务。在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硫含量的增加日益成为工艺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探究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物的迁移转化成为保障高硫原油加工过程安全的基础。论文以G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硫化物的转化进行分析,并以硫化物分布为基础,对其引起的风险提出控制建议。主要工作如下:一、典型高硫炼厂原油加工过程硫化物迁移转化分析(1)对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公司原油的炼制情况、炼制工艺等进行调研,确定选取G公司作为典型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作为研究对象;(2)采用元素分析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GC)分析G公司液相油样,以“全场物料平衡”为基本思想,分析高硫原料油中硫在全厂工艺装置中的迁移分布,并采用“一图一表”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对其进行说明;(3)分析典型装置硫化物类型转化,绘制典型装置硫化物分布图。二、典型装置硫迁移分布预测选取加氢处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延迟焦化装置,对其硫分布影响因素与其硫迁移分布比例进行分析,采用VB语言编制各装置硫迁移分布预测软件。三、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形成机理及分布区域分析硫化氢是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硫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以硫类型分析数据和中轻馏分油中硫化物类型的变化趋势为基础,结合硫化物化学反应机理探究硫化氢主要形成机理,分析硫化氢在主要加工装置中的存在区域和主要来源,结合平面图绘制典型装置硫化氢分布图。四、风险控制措施研究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硫风险主要为:H2S的大量存在易引发H2S中毒风险;活性硫化物易与设备中金属发生反应,尤其是铁的硫化物,易引发自燃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硫化物在水、高温等条件下形成的各种腐蚀环境,造成设备腐蚀泄漏等。根据硫化物类型的分布、事故发生原因等,从工艺、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刘贵清[6](2010)在《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已进行200多年的今天,循环经济之所以蓬勃而起,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缘由。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生态破坏、粮食匮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深层生态经济问题日趋严重。显然,传统工业化已难以为继,支撑其经济增长的化石能源、矿产和森林资源等,已被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发耗费过半。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欲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多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替代非循环经济是可行模式之一。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欲生存、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尽早转变高碳、非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论文主要采用界面分析法。在界定生态维、经济维、工业维与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维的界面整合理论中,辅以规范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并融汇整体论、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生态方法,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主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循环经济进行多维度的广角论证。尽管发达国家已先后于20世纪初和50年代以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中国也从80年代始,注重生态经济研究,但总的来看循环经济理论仍鲜为人知。本文着力于开掘循环经济的多维、复合生态经济理论。全文主要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自然生态循环是人类各社会经济阶段发展方式的基础。循环经济融合于自然生态循环之中,并替代其它非循环型经济模式,有其科学理论的多维时空序演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替时序包括了采集与狩猎、农业经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及后工业化的知识与信息经济时期。这些经济形态与自然生态循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即:多维复合进化。第三,传统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其高速废物排放和能源低效率利用,远远超过了生态分解速度及自然承载力,阻断了物质循环通道,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球生物圈。第四,循环经济是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网体系的可行模式。其主要内容有:改变现有单向、线式、非循环工艺流程,实施废物资源化和源头无害化治理工程,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生物质能利用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实施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产业网络。第五,引进、吸收国外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建立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循环经济机制与制度,形成中国式循环经济形态。构建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包括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伦理与道德教育体系,夯实法制、法规基础,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全国发展纲要和区域规划以及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

孟凡涛[7](2016)在《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在炼油企业中,设备是企业生产最基本保障和重要物质基础,良好的设备状态是生产装置正常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随着炼油设备越来越复杂,维修设备费用越来越高,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已不再是企业生产的辅助环节,而是成为企业生产及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有效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有助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长期追求目标。本文依据SH炼油厂保障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运行的总体要求。在研究设备维修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收集、文献研究、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设备维修管理的基础出发,对SH炼油厂的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挖掘在设备维护和维修管理、设备监测与故障分析方法、维修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相结合,进行系统原因分析,明确提出改进设备维修管理措施总体思路。从规范设备维护管理、推行设备维修标准化管理、完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改进维修模式等四个方面对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使之适应本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实现设备低成本、低故障、长周期平稳运行的目标,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邓建[8](2013)在《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中毒风险辨识及分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原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优质原油量越来越少,国内进口劣质原油的量也随之增加。国内炼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加工成本,也开始逐年增加劣质原油的加工量,特别是高含硫原油的加工量逐年增加。这不仅给炼油设备带来了挑战,也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提高炼厂加工高硫原油的可靠性以及降低作业人员中毒风险,本文根据硫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硫化氢来源、分布及危害,辨识出了硫化氢易发生泄漏的风险点,以某炼化企业具体情况为例,辨识出典型炼化装置硫化氢分布情况。为了便于炼厂对硫化氢泄漏有效的管理,采用事故树方法对导致硫化氢泄漏的因素逐一排查,并结合炼厂工艺,编制出了能快速有效的查找硫化氢泄漏的系统化方法。针对易发生硫化氢泄漏的风险点,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硫化氢中毒风险分级方法,该方法以硫化氢泄漏概率和泄漏后果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级,为便于高硫原油加工企业对硫化氢中毒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分级结果,采用VB编程语言开发的一套单机版管理软件。为有效对硫化氢泄漏进行监管,建立了一套硫化氢在线监测系统,根据对某炼厂的前期调研以及现场勘查,具体介绍了硫化氢监测仪的布置,不同危险区域需要布置在线监测仪的数量以及布置原则。针对加工高含硫原油的炼厂作业人员不同的工作性质,提出了不同的防硫化氢中毒的具体措施,对不同区域的作业人员制定了新的防护标准,确保作业人员在日常的作业中能有效的防止硫化氢的危害。另外,对硫化氢泄漏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包括现场如何进行处理,人员如何进行救护。

雷树武,王云超[9](1977)在《铁路洗罐污水检测与治理效果的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 铁路企业中的油罐车洗刷,产生大量含油污水,这是铁路污水分布较广、危害较大、污染环境普遍的工业三废之一。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综合利用,造福人民,在铁道部、路局、分局环保办领导的推动下,在大连北车辆段党委的具体领导下,我站于1974年春开始配合南关岭洗罐站的污水检测和治理工作。通过两年的实践,使我们提高了觉悟,克服了困难,得到了锻炼,取得了初步成果,使该站污水中所含有害物质达

王青[10](2013)在《炼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初步研究及航油生产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航空煤油的需求增速加快,航油生产企业备受关注,对航油生产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十分必要,能降低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我国对于航空煤油的生产环境风险评价理论研究较少,完善航油生产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体系对降低企业生产环境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本着把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宗旨,对环境风险及其评价理论进行初步介绍,对炼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目的、程序、内容、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本论文通过对炼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后果预测、风险计算、管理措施几个步骤分析研究表明炼化企业主要风险源项为航油成品罐爆炸和有毒气体的泄漏;以半数致死浓度为参考,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计算,对于年产20万吨航油生产企业,其H2S的LC50为618mg/m3,IDLH值为415mg/m3, MAC值为10mg/m3,风险影响致死范围限于厂内,事故预测地面浓度半数致死浓度影响范围较小,处在该风险事故影响范围内的人主动避让,总体上环境风险值处在可接受范围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一)(论文提纲范文)

(3)初中“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2 研究述评
第三章 “最短路径问题”的课程模型分析
    3.1 国际数学测评TIMSS的课程模型—理论基础
    3.2 数学课题学习的课标要求—期望课程
    3.3 “最短路径问题”的教材变迁—实施课程
    3.4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最短路径问题”—获得课程
第四章 “最短路径问题”及其教学定位
    4.1 初等变换视角下的各类“最短路径问题”
    4.2 “最短路径问题”解决的本质分析
    4.3 “最短路径问题”的应用举例
    4.4 “最短路径问题”的教学定位
    4.5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的理论模型
第五章 初中生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数学建模素养现状的调查
    5.1 量表设计
    5.2 数据分析
    5.3 认知分析
    5.4 结论
第六.章“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的教学重构
    6.1 “综合与实践”教学形式分析
    6.2 “最短路径问题”传统教学分析
    6.3 “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重构
第七章 “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的教学实验
    7.1 实验设计
    7.2 实验准备
    7.3 实验过程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5 实验总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课题学习的教学建议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实验前后测试卷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最短路径问题”传统导学案教学设计
    附录四 课外活动设计—拓展资料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六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C题输油管的布置
致谢

(5)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物转化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高硫原油加工量日趋增加
        1.1.2 国内高硫原油加工风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硫原油中硫类型形态分布
        1.2.2 各馏分中硫类型形态分布及分布规律
        1.2.3 高硫原油及各馏分中硫转化的影响因素
    1.3 高硫原油加工调研
        1.3.1 国内外高硫原油加工现状
        1.3.2 国内高硫炼厂现场调研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室分析
    2.1 典型高硫炼厂概述
    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分析方法现状
        2.3.2 试验方法选定
    2.4 实验结果
第三章 典型炼厂硫迁移规律分析
    3.1 总硫迁移分析
        3.1.1 常减压装置硫分布
        3.1.2 延迟焦化装置硫分布
        3.1.3 加氢装置硫分布
        3.1.4 催化裂化装置硫分布
        3.1.5 小结
    3.2 硫化物迁移分析
        3.2.1 常减压装置
        3.2.2 加氢装置
        3.2.3 催化裂化装置
        3.2.4 典型装置硫迁移分布工艺流程图
        3.2.5 小结
    3.3 硫迁移分布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化氢生成机理分析及分布区域
    4.1 各装置硫化氢产生量分析
    4.2 硫化氢位置分布图
    4.3 各装置硫化氢形成机理分析
        4.3.1 硫化物加氢脱硫形成 H_2S
        4.3.2 硫化物热分解形成 H_2S
        4.3.3 小结
第五章 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5.1 硫腐蚀
        5.1.1 腐蚀机理
        5.1.2 控制措施
    5.2 硫化氢中毒
        5.2.1 硫化氢中毒原因分析
        5.2.2 防护措施
    5.3 硫化亚铁自燃
        5.3.1 硫化亚铁自燃
        5.3.2 防护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的成果
    6.2. 今后的研究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样品硫类型测定色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标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目标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1.4.1 主要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1.6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6.1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1.6.2 国外主要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及评述
        1.6.3 国内学者的循环经济研究
第2章 循环经济形态及其多维理论概述
    2.1 循环经济形态的界定
        2.1.1 循环经济形态内涵与外延
        2.1.2 循环经济形态的特征
        2.1.3 循环经济形态的模式转变
    2.2 循环经济形态多维复合理论概述
        2.2.1 循环经济多维复合理论的内容
        2.2.2 自然生态循环理论
        2.2.3 自然经济循环理论
        2.2.4 全经济循环理论
        2.2.5 多维循环理论
    2.3 人类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轨迹
        2.3.1 采集渔猎活动融入自然生态循环
        2.3.2 人类走向农业经济循环
        2.3.3 传统工业化经济形态的生态非循环
    2.4 循环经济形态内在规律
        2.4.1 人类社会进化时序不可逆
        2.4.2 自然生态循环进化时序不可逆
        2.4.3 生态自我修复的能量转化不可逆
        2.4.4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2.5 小结:解铃还需系铃人
第3章 生态维:循环经济的自然时空序
    3.1 自然生态循环的时间序
        3.1.1 采集狩猎时期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3.1.2 农业阶段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3.1.3 传统工业循环阻滞了自然生态循环
    3.2 自然生态循环的空间序
        3.2.1 自然生态循环的微观空间序
        3.2.2 自然生态循环的宏观空间序
    3.3 生物圈自然生态循环的总时空序
        3.3.1 能量转化
        3.3.2 矿物循环
        3.3.3 水循环
        3.3.4 信息传导
        3.3.5 总动力源
    3.4 小结: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第4章 经济维:经济形态演替的人类社会时序
    4.1 自然经济时期
        4.1.1 自然经济的界定
        4.1.2 采集狩猎时期的"天然"经济
        4.1.3 人工种养的自然经济期
    4.2 农业经济时期的自然经济
        4.2.1 气候环境变迁促进农业自然经济发展
        4.2.2 农业与手工业自然经济
        4.2.3 自然经济是物能均衡的生态循环
    4.3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4.3.1 矿物能量开发是基础
        4.3.2 获取超额经济财富是动力
        4.3.3 科学技术进步是媒介
        4.3.4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表象
        4.3.5 危害人类生存是本质
    4.4 小结:克服逻辑差异是发展的动力
第5章 工业维:循环的时序差导致生态循环网络破裂
    5.1 循环时序差异的表象
    5.2 生态失衡致使自我循环功能消失
    5.3 食物链断裂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5.4 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大气环流灾变
    5.5 淡水与能源匮乏衍生诸多逆向效应
    5.6 工业社会的自我反省
        5.6.1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
        5.6.2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的根源
        5.6.3 工业社会的反思
    5.7 小结:经济社会的能动性不能超越自然生态循环的阈限
第6章 复合维:协调生态与经济时序差重建生态良性循环
    6.1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循环特征
    6.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结构的构建
        6.2.1 复合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
        6.2.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系统的结构
    6.3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功能
        6.3.1 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6.3.2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
    6.4 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建与评价
        6.4.1 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4.2 复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6.4.3 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特征
        6.4.4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评价
    6.5 评价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指标体系
    6.6 小结:协调"时差"是循环经济的核心
第7章 循环经济:构建良性循环经济形态的产业链网体系
    7.1 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
        7.1.1 废物多次资源化模式
        7.1.2 源头无害化治理模式
        7.1.3 雨水直接利用型模式
        7.1.4 生物能源利用型模式
    7.2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延
        7.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7.2.2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7.2.3 低碳经济的途径
    7.3 循环经济产业综观网络分析
        7.3.1 两极输入与网结缺损
        7.3.2 综观网络模型分析
        7.3.3 生物产业生产力分析
        7.3.4 环境产业生产力分析
    7.4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的三项重要工作
第8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经验、效果及启示
    8.1 欧盟的循环经济发展
        8.1.1 丹麦的循环经济
        8.1.2 英国的循环经济
        8.1.3 德国的循环经济
        8.1.4 瑞典的循环经济
    8.2 北美的循环经济
        8.2.1 美国的循环经济
        8.2.2 加拿大的循环经济
    8.3 日本的循环经济
        8.3.1 形成日本式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8.3.2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8.3.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及其政策法规体系
    8.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8.4.1 莱芜钢铁集团
        8.4.2 鲁北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8.4.3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循环经济
    8.5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8.5.1 共性的经验启示
        8.5.2 个性国家经验分析
        8.5.3 健全的法律、政策系统
        8.5.4 全社会共同参与
    8.6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须树立预防在先的良性循环理念
第9章 构建中国循环经济形态的支撑保障体系
    9.1 普及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
    9.2 加快法制法规建设
    9.3 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区域规划
    9.4 建立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9.4.1 价格激励
        9.4.2 利益激励
        9.4.3 产权激励
    9.5 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
        9.5.1 购买性支出政策
        9.5.2 财政补贴政策
        9.5.3 财政税收政策
        9.5.4 财政信贷政策
        9.5.5 价格政策
    9.6 小结:是全社会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
第10章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设备维修管理内容
    2.2 设备维修组织形式
    2.3 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常用指标
    2.4 设备维修策略
        2.4.1 事后修理
        2.4.2 预防维修
        2.4.3 设备综合工程学
        2.4.4 全面设备维护(TPM)
        2.4.5 可靠性维修
第3章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SH炼油厂基本情况
    3.2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3.2.1 设备情况介绍
        3.2.2 维修管理组织架构
        3.2.3 设备维修保养情况
        3.2.4 设备维修模式
    3.3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设备维护管理不完善
        3.3.2 设备维修管理不规范
        3.3.3 设备监测与故障分析方法落后
        3.3.4 维修模式简单
    3.4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企业对设备维修管理重视不够
        3.4.2 缺乏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理念
        3.4.3 设备管理责任不明确
        3.4.4 设备维修标准不规范
第4章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改进措施
    4.1 改进设备维修管理总体思路
    4.2 规范设备维护管理
        4.2.1 实行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管理模式
        4.2.2 明确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职责
        4.2.3 规范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4.3 推行设备维修标准化
    4.4 完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
    4.5 改进维修模式
        4.5.1 实施以点检为基础的预知性定修
        4.5.2 实施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视情维修
        4.5.3 关键设备推行“一机一策”维修管理法
第5章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保障措施
    5.1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设备维修投入
    5.2 强化培训,提高员工专业化水平
    5.3 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设备维修创新
    5.4 完善激励机制,发挥人才潜能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调查问卷
附录 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中毒风险辨识及分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硫化氢脱出技术概况
        1.3.2 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处理工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硫原油加工硫化氢中毒风险辨识
    2.1 高硫原油加工工艺简介
        2.1.1 国外高硫原油加工技术
        2.1.2 国内高硫原油加工工艺
    2.2 原油中硫分布及存在形态分析
        2.2.1 含硫原油的分类方法
        2.2.2 原油及其馏分中硫含量和硫分布特点
    2.3 硫化氢的产生及危害分析
        2.3.1 石油加工过程中硫化氢的来源
        2.3.2 硫化氢的危害分析
    2.4 炼化企业硫化氢中毒事故风险分析
        2.4.1 硫化氢中毒潜在风险分析
        2.4.2 硫化氢在石油加工装置中的分布
    2.5 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泄漏风险分析
        2.5.1 事故树简介
        2.5.2 硫化氢泄漏事故树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化氢中毒风险分级及分级管理软件编制
    3.1 硫化氢中毒风险评价方法基础
        3.1.1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3.1.2 风险分级原理
    3.2 硫化氢中毒风险分级
        3.2.1 硫化氢中毒危险区域
        3.2.2 分级的目的及标准
        3.2.3 风险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
        3.2.4 硫化氢中毒风险评价因素指标
        3.2.5 风险分级模型的建立
    3.3 硫化氢中毒风险管理软件
        3.3.1 软件编制框架
        3.3.2 硫化氢中毒风险管理软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化氢中毒防护技术
    4.1 硫化氢在线监测系统
        4.1.1 硫化氢在线监测系统的构建
        4.1.2 硫化氢在线监测仪的布置
    4.2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4.2.1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4.2.2 不同区域人员的防护标准
        4.2.3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4.2.4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炼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初步研究及航油生产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风险基础理论研究
    2.1 基础理论
    2.2 环境风险评价分类和研究情况
    2.3 炼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
    2.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要点
第三章 炼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3.1 风险识别
    3.2 风险源项分析
    3.3 后果计算
    3.4 风险评价
    3.5 风险管理
第四章 航油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
    4.1 案例概况
    4.2 航油生产环境风险评价
    4.3 企业风险管理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J].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东方红炼油厂炼油废水处理研究组,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炼油废水处理研究组.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5(03)
  • [2]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废水[J]. Research Group on the Treatment of Oil Refinery Wastewaterof Tungfanghung Oil Refinery, Peking Petro-Chemical Worksand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ring &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北大理工学报, 1975(03)
  • [3]初中“最短路径问题”课题学习的教学研究[D]. 曹俊玲. 广州大学, 2019(01)
  • [4]污水处理曝气池设计问题讨论[J]. 余超. 炼油设计, 1981(02)
  • [5]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物转化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 唐丽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6]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 刘贵清. 青岛大学, 2010(12)
  • [7]SH炼油厂设备维修管理研究[D]. 孟凡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8]高硫原油加工过程硫化氢中毒风险辨识及分级方法研究[D]. 邓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9]铁路洗罐污水检测与治理效果的初步评价[J]. 雷树武,王云超. 铁道劳动卫生通讯, 1977(04)
  • [10]炼化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初步研究及航油生产案例分析[D]. 王青.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炼油厂污水处理基础知识(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