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训研究的新成果——评《武训研究资料大全》(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温敬超[3](2015)在《1949-1976: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实践从未停止,目前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方法的分类研究、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教学方法的变革研究以及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然而在这些研究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相对甚少,而对新中国到文革结束这段时期教学方法做专门的历史研究的文献几乎没有。本论文主要针对建国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的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进行考察。这一历史时期又被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时期与独立探索时期,文章主要对各历史阶段的代表性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各阶段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进行概括总结。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选题缘由、研究价值、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文章主要运用了三种研究方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教学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老解放区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苏联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本土化以及旧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批判,第三章则以历史事件为划分标志考察教学方法的演变,即大跃进下的教学方法、教育调整时期的教学方法以及文革时期的教学方法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建国到文革这一历史时期的教学方法演进的考察,发现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学方法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新民主主义时期教学方法具有速成性、创新性、阶级性以及直观性的特点,而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教学方法发展具有教学方法研究以实验研究为主导,遵循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以及关注点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的特点。从整体出发,建国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学方法的演变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从模仿走向独立,从盲目“迷信”走向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色彩;以扫盲为直接目标的识字教学法贯穿教学方法的发展之中;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特点。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教学方法的演进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一历史时期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史为鉴,希望对今后我国教学方法的发展提供帮助。
蒋尧尧[4](2015)在《新时期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研究》这一选题是对中国新时期电影多元美学形态中的一种美学思潮——纪实美学的专题研究。其目的在于总结新时期电影纪实美学理想追求与实践历程,从中可见纪实美学对于以往那种意识形态话语和政治美学的反思与突围,对于中国电影美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从纪实美学生成的外部原因与内在诉求双向,看中国电影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语境中回归本体,逐步摆脱传统单一的影戏论、戏剧论等电影观念,凸现电影的本性及其现代特征;从中国新时期电影的代际、即“第四代”到“第六代”导演的群体生成及创作实践中,提炼和概括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的美学蕴含;从世界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以及纪实美学理论的引荐中寻找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发展的外来影响,看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的民族化、本土化特色;反思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建设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以期完善纪实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修辞,寻求中国电影美学多元共存的可能性,进一步助推中国电影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在世界电影格局中展示中国电影事业的新风貌,新质素。本选题围绕“中国电影纪实美学”这一核心论题设计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动机,选题的价值意义、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首先分析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针对论文核心范畴:纪实美、纪实美学、电影纪实美学、纪实电影等概念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分析了纪实美的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时空性。在同自然主义美学、现实主义美学、写实主义等他种美学的比较中辨析纪实美学与他种美学的关系,在辨析中确立纪实美学的概念及特性;对1980和1990年代,直至世纪之交有关“纪实美学”研究成果做一综述。第二章,“纪实美学兴起的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是一种外部研究,探寻纪实美学兴起的外部因素,着重分析了新时期纪实美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语境和电影美学建构的自身诉求。核心观点是,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纪实美学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机遇。“伤痕电影”、“反思电影”、“改革电影”等电影创作潮流相继兴起,恢复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纪实美学借助文艺思潮多元化的大趋势,在西方现代哲学、文学、美学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兴起,开启了新时期电影的新形态、新风貌。纪实美学的兴起是对“文革”时期极左“政治美学”的批判和终结,将中国电影从被“阴谋家”当作反党反人民的政治工具的政治文化中挣脱出来。让电影开始回归“真实电影”的本体,重建电影现实主义品格。第三章,阐释新时期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兴起与建构的外部思想理论来源。重点分析被视为“纪实美学理论大师”的[法]安德烈·巴赞的“照相本体论”以及[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物质现实的复原”的纪实美学理论对中国电影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及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对中国新时期电影纪实美学实践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中国新时期电影纪实美学对西方电影纪实美学的影响接受。第四章“电影纪实美学的理论内涵”是论文的核心章节,是从内部对电影纪实美学进行的理论探讨。提出纪实美学的内涵就是纪录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从真实与影像真实,影像真实的内涵等问题入手分析中国式影像化的“真实”电影理念。分析了巴赞纪实美学理论的三大支柱,即电影影像本体论、电影的心理学起源、电影语言的现代进化观以及克拉考尔所认为的电影本体就是照相的外延,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原等理论主张。以上述二人的纪实美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中国本土化纪实美学的三重体现,一是坚持摄影本体论原则,尊重影像话语的独立话语权,坚信“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二是多元化的叙事主张:生活流、历史寓言、底层叙事;三是主张电影语言现代化,以长镜头为主,尽量保持现实事件的真实性、完整性,辅以蒙太奇的组接功能,并不排斥蒙太奇的适度运用。采用长镜头、自然光效、实景拍摄、同期声、非职业演员等,使银幕世界与现实世界尽量保持“近亲性”,实现纪实美学指导下的“真实电影”的理想境界。第五章,是对新时期电影创作三个重要阶段做出整体特征的概括。本章梳理了“第四代”到“第六代”电影导演对于纪实美学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求索与建构,求解本土化纪实美学的成就与特色。首先,分析中国新时期电影艺术领域代际崛起的主体原因,认为中国电影代际的崛起正是电影转型期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其次,通过对他们电影观念和理论宣言的解读,从理论上总结三代电影人对于中国电影重归现实主义、推动中国电影走上世界影坛、建设民族电影纪实美学思想的具体贡献,从中分辨出代际导演创作思想的差异性,从中可见后代如何从前代影响的焦虑中挣脱出来,重新上路,开拓纪实美学新形态。本章认为,第四代电影导演对“纪实美学”以一种主动追求的态度有意识的呐喊与实践;第五代导演对“纪实美学”发展的贡献更多来自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与大环境的影响;第六代导演则进行了更多关于实践“纪实美学”本质上的探讨与实验。第六章从前文宏观研究进入微观研究层面,在对新时期纪实美学观照下的中国纪实影片的分析解读中,考察中国式纪实影片的艺术形态,进一步以电影创作实践的个案印证纪实美学的艺术审美体现。在选择影片过程中,着意选择了作品和导演都具代表性的对象,解读了第四代导演吴贻弓散文化叙事的纪实风格电影《城南旧事》;“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假定性纪实影片《秋菊打官司》;“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关注社会底层视角的“民间纪事”电影《小武》。在分析过程中也联系了近年来一些突出的纪实电影,做出了比较分析。目的在于试看“后代际电影”是如何延续和实践纪实美学精神,以确证新时期开启和建构的纪实美学精神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终结。以这些代表性作品为切入点看纪实美学对纪实电影的创作经验、个性特色,以及存在的偏向。结语部分“全球化视野中民族化纪实影像的反思与构想”重申了论文关于中国电影纪实美学探讨的学术观点:纪实美学是一种有“根”的美学。它根植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沃土中。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也是纪实美学的基本原则。纪实美学是于现代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思潮中生发的一种现代美学形态。电影纪实美学是电影史上诸多流派中的一种流派。它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初始时期的写实主义电影。它的成长吸纳了纪录片的经验和思想滋养。它的高潮是二战以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以及法国“新浪潮”电影,也应该包括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四代到第六代电影的创作和实践。它的理论来自于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经典着述。纪实电影是在纪实美学思想指导下,运用长镜头等诸种独特电影语言拍摄的影片。它应该是真实的纪录性和艺术性辩证统一的体现纪实美学风格的影片。中国电影纪实美学是世界电影纪实风潮中的本土化实践成果。是中国新时期电影恢复和深化现实主义传统的创新性努力。反思中国新时期电影纪实美学的实践和理论总结,无疑存在一定的倾向性问题和理论缺憾。但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创作正在以新的理念和姿态,迎接来自全球和本土诸多方面的挑战,不断探索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案和新对策。
王俊[5](2014)在《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京剧改良运动从清末开始,以社会改良与革命的内容介入戏曲戏剧改良。经过清末民初、五四运动时期,直到1930年代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而最终趋向大众化和革命化。中国的戏曲戏剧改良道路也走过了从启蒙排满,推动民族民主革命到要推倒旧戏的形式,以一种全盘性的反传统的态度来对待旧戏,企图将其推倒重建,试图实现文化上革新的尝试。不过这种努力的成效并不明显,旧戏仍然还是按照自己既有的方向继续前进。真正使京剧改良出现重大转机的时期是1940年代延安时期,这时的文艺大众化推动了京剧改革。由于抗战的需要,反映抗战的主题成为京剧舞台的主要内容,而舞台上的主角这时也被工农兵所取代。戏剧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紧密程度在此时得到进一步加强。延安时期戏改的许多做法在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京剧改革中被继承。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之前,京剧现代戏已经成为京剧演出舞台最主要的形式。江青在大会上以《谈京剧革命》的讲话登上政治舞台,《谈京剧革命》也成为指导京剧革命的方针,这次观摩大会成为文革样板戏的前奏。从1964年直到文革开始的这一段时间,主要的样板戏剧目都已经基本成型。以上这些是本论文论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样板戏剧本改编现象的探讨是本论文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主要围绕从革命现代戏到样板戏修改和演变过程来展开讨论,对江青和样板戏命名之间的关系,样板戏各个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的探究,以及在样板戏的创作和改编中的“两结合”和“三突出”策略的运用和样板戏主题多角度考察都成为在研究样板戏改编的时候重要考察对象。此外,在文革期间,为了更广泛的传播样板戏,样板戏的改编不仅仅只限于的京剧的舞台,对于样板戏进行电影化的改编也是文革期间江青所着力推行的,样板戏电影的改编所遵循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在拍摄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各种电影语言,按照“三突出”的要求来处理样板戏中的各种人物。这种对样板戏的银幕化,使样板戏在传播的时候更加便捷和广泛,强化了样板戏中的一些理念,这成为文革结束之后样板戏某种程度上“回潮”的原因之一。文革结束之后的1980年代至今,样板戏虽然不再是戏剧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但也没有消失于历史的幕后。样板戏在1980年代经过重新包装以后再次流行,以及新世纪之初,随着“红色经典”的兴起,样板戏被重新的影视化,都是“后样板戏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而此时的样板戏改编“热潮”的出现,更多的是大众消费文化推动的结果。可以说,在不同的时代,支配样板戏改编的力量都和时代政治文化变化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在本论文的写作中,笔者着力探究的是自晚清直到文革以来驱动京剧以及样板戏改良和革命内在的动力,尤其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改编。另外本文所要关注的就是“后样板戏时代”对样板戏题材影视剧改编的文化思考。本文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分五章进行探讨。在正文前的绪论中,主要从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具体的论文写作概要这三个方面来说明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戏曲形式,样板戏在中国戏曲改良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它的出现之于文革文艺的意义,以及它在改编的时候所突出的理念如何支配样板戏的改编。正文分为五章,主要阐述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和样板戏的改编,其中样板戏的改编包括了样板戏剧本的改编、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以及样板戏的电视化。其中样板戏的剧本改编是重点论述和分析的部分。其中,本文的第一章,论述了晚清开始的戏曲改良运动,延伸到五四运动时期,直至延安时期的京剧现代戏的改革。晚清的戏剧改良,关注的是戏曲内容方面,这种情况出现是因为戏曲改良者们试图以社会改良的内容进入戏曲,并借此进行启蒙,以便于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而延安时期的京剧改良运动则是走向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展京剧现代戏演出的前奏,建国后戏曲工作的基本体制和改革方向在此时都已经基本确立。第二章,论文将重点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到1964年间的京剧改革与实践。其中包括了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体制化和组织化,以及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的实践。对新中国戏剧戏曲工作的组织化的介绍为了说明新中国戏曲改革拥有组织上和体制上的保证,而京剧现代戏的演出是从实践上保证戏改的现代戏方向。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集中探讨从京剧现代戏到样板戏的修改和演变。本章先对样板戏命名进行了探究,并对其与江青的关系加以梳理。在对样板戏的剧本来源进行探究的时候,对于样板戏各类剧本进行了分类,梳理各自的改编情况,并指出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对于样板戏创作和改编的总策略,本文主要是从“两结合”和“三突出”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释,论述了这两个原则如何贯彻到样板戏的改编之中。而改编之后成型的样板戏如何体现文革的精神实质,在这一章里主要从阶级斗争、政治文学化和领袖崇拜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说明样板戏与文革的同质性。第四章涉及到的是对样板戏拍摄和改编成电影的探讨。样板戏电影的拍摄,依据的是江青提出的“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原则,使用电影镜头语言对样板戏中的人物重新塑造。对不同类型的人物,不同的环境,在使用镜头的时候都判然有别。运用这些手法拍摄的样板戏电影,是对样板戏的再塑造,也是对文革的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电影作为一种当时较为新式的传播手段,对于影像化的样板戏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文革结束之后人们对样板戏“怀旧”时的影像依据。本论文的第五章是关于文革结束之后的样板戏现象。比较多关注到的是样板戏在“红色经典”出现背景下样板戏被改编的情况,在样板戏和大众消费文化结合之后,样板戏如何再一次演变成为样板戏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何在?大众消费文化对于普通民众消费趣味的投合与引导,其价值与意义何在?都是现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张诗扬,王进[6](2014)在《京剧样板戏的美学思潮与传播》文中认为"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专有词;是糅杂着艺术和非艺术因素的,至今难以厘清的戏剧形式;是多层艺术格局的艺术模式;是具有艺术美学和政治美学双重结构的现代京剧。"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的诗歌、小说、歌曲、美术、舞蹈、影视剧等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早已随着"四人帮"的粉碎而烟消云散,唯有"样板戏"及其衍生作品至今仍顽强活跃在艺术的舞台上。京剧样板戏作品在政治荣光消散之后以艺术形式重现,在时代变迁中屹立不倒。"文化大革命"过去近半个世纪,在学术环境自由的今天,亟需从多种角度重新审视京剧样板戏,回顾其传播模式,剖析其社会影响和所引领的美学思潮。
丁绍宏[7](2014)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集体”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工人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不断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劳动者联合体。集体主义是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调节个人与集体关系为内容并主张集体利益优先性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原则。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前提,主张集体是个人自由发展的保障,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协调一致。集体主义教育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以影响,使其形成集体主义伦理道德和价值原则的实践活动的总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保障集体利益优先性的同时,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的集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为原始集体主义和宗法集体主义。西方历史上的集体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古代家庭公社集体主义和城邦共同体集体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本质”命题的解析,“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和“有计划组织劳动”的集体化社会组合形式的提出,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发展目标,是把握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新中国成立之后,集体主义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显化和弘扬,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初期,为人民服务的伦理思想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强化了集体主义行为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开始显性化,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至上,政治性特征初步突显,同时表现出脱离历史发展具体阶段而抽象地倡导集体主义的特征。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出现赞同与批评并存的局面,其政治性特征减弱、教育性特征增强,与此同时,对个人主义的批判成为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亦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不足、集体组织属性和功能的制约以及网络虚拟环境的挑战。针对现状,本文主张: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目标方面,将集体主义道德上升为集体主义信仰,正确区分“真实的集体”与“虚假的集体”,充分发现挖掘“真实的集体”中所蕴含的思想资源,用实际行动推助“真实的集体”中所具备的教育元素的生长。在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注意澄清集体主义的价值困惑,构建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新型集体主义。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集体建设和集体活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这一途径来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方法则应在创新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规范约束法的基础上,发展新的集体主义方法。
李丞杰[8](2013)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生生不息地实践活动构成了历史。人们按照社会分工不同,从事于不同的实践活动领域。每个实践活动领域中经常涌现出许多突出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十分引人注意。本文之所以选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时间节点,一方面由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代。从当时中国社会来看,变革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旋律,同样重树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革故鼎新成为历史学界最大呼声。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评价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地发展和进步,在历史人物评价的价值、标准、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中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想。学者们发表大量的论文对历史人物评价相关问题进行争论,历史人物评价也成为当时历史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文章以历史人物评价为切入点,这是由于:第一,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总是对过去的历史人物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青史”究竟应该凭谁定“是非”呢?第二,史学研究中,历史人物评价历来被认为是最具有争议和挑战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第三,历史人物评价,不仅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研究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建国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开始学习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和评价,也曾多次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展开讨论,并掀起了两次历史人物评价讨论地高潮。对这些具有代表性历史人物的评价,向来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史学概莫能外。中国古代的历代史学家都普遍重视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研究,自司马迁开创纪传体的记史形式后,一直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有关评价历史人物问题的讨论从不曾中断过,人们就历史人物评价相关问题深入探讨,提高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认知水平,也增加了在历史人物评价上的共识。然而不可否认,人们在历史人物评价中还存在着某些歧异。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思想不断解放,史学界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索。在具体研究实践中,对于许多曾引起争议的历史人物重新讨论,对相关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再度展开争鸣,对历史人物评价方法与原则总结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向纵深发展。鉴于此,本文拟以历史人物评价的为核心,对这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历史人物评价相关问题的争鸣及其后续影响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梳理,并对其进行反思,以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
本志红[9](2013)在《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历史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持续不断地为之付出心血和努力。李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而且还是一位经历复杂的“学者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论文由绪论、正文等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基本观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考察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李达之所以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李达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历史课题,解决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李达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忧国忧民,他坚持以科学的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还具有中西教育背景优势和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这是他能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第三章主要梳理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依据史实材料,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理论准备阶段(1917-1920)、思想产生阶段(1920-1923)、有力推动阶段(1923-1936)、曲折发展阶段(1936-1949)和深化发展阶段(1949-1966)。第四章考察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中共“一大”前后,李达身兼革命家与理论家双重身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独具特色:1923年秋,李达离开中国共产党,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学校为阵地系统讲授、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论战”为手段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五章重点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围绕李达的“学者”身份,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中国化的学术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他准确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较早从学术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并初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李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方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李达关注社会史论战,以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为切入点尝试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世界史体系。在特殊境遇中努力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第六章主要考察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李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较早从学科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者。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四是重视从大众化角度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
邢恩源[10](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研究表明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武训研究的新成果——评《武训研究资料大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训研究的新成果——评《武训研究资料大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3)1949-1976: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研究 |
(三)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
(四)教学方法的变革研究 |
(五)教学方法的历史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教学方法发展的新局面 |
一、老解放区教育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
(一)干部教育的教学方法 |
(二)工农群众的教学方法 |
二、苏联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本土化 |
(一)翻译苏联教学方法文献 |
(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典范-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方法 |
(三)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 |
三、“旧教育”中教学方法的批判 |
四、新民主主义时期教学方法特点 |
(一)教学方法的速成性 |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
(三)教学方法的阶级性 |
(四)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
注释 |
第三章 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教学方法发展的曲折历程 |
一、“大跃进”下的教学方法 |
(一)大跃进 |
(二)教育大跃进 |
(三)1958江西共大“教劳结合”办学模式实验下的教学方法变革 |
(四)集中识字实验和分散识字实验 |
二、教育调整下的教学方法 |
(一)部队教育的教学方法典范—郭兴福教学法 |
(二)上海市育才中学开展的“八字教学法”实验 |
(三)张思中与他的外语“十六字教学法”实验 |
(四)程序教学法的引入 |
三、文革时期的教学方法 |
(一)文化大革命 |
(二)程序教学实验的中国化—自学辅导教学法实验 |
(三)文革中的新生事物—“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
四、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教学方法的特点 |
(一)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实验为主导 |
(二)遵循教学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 |
(三)关注点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 |
注释 |
第四章 从建国到文革结束我国教学方法演变的特点 |
一、从模仿走向独立,从盲目“迷信”走向科学实验 |
二、教学方法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色彩 |
三、以扫盲为直接目标的识字教学法贯穿教学方法发展之中 |
四、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
注释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时期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价值及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概念解析 |
1.2.1 纪实美 |
1.2.2 纪实美学 |
1.2.3 电影纪实美学 |
1.2.4 纪实电影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从电影美学基础范畴研究电影纪实美学 |
1.3.2 从现代电影思潮视野研究电影纪实美学思潮 |
1.3.3 围绕中外影像传播理论及影响关注纪实美学流派 |
1.3.4 专题研究新时期电影纪实美学现象与理论问题 |
1.4 论文基本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纪实美学兴起的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 |
2.1 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转型 |
2.1.1 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 |
2.1.2 文艺复兴与电影转型 |
2.1.3 国门大开与西论中化 |
2.2 极左“政治美学”的终结与电影本体的回归 |
2.2.1 拨乱反正后的思想解放 |
2.2.2 极左“政治美学”终结 |
2.2.3 关于电影本体的理论论争 |
2.3 现实主义的重建与文艺新潮的兴起 |
2.3.1 老片复映:重温早期现实主义 |
2.3.2 理性反思:重审“十七年电影”的现实主义 |
2.3.3 理论争鸣: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讨论 |
2.3.4 新潮涌动:纪实美学理论热起 |
第3章 纪实美学的外来理论资源和影响接受 |
3.1 经典文论关于“真实美”的话语表达 |
3.1.1 真实说 |
3.1.2 现实说 |
3.2 世界电影先驱们的纪实理论与实践 |
3.2.1 卢米埃尔的写实电影与弗拉哈迪的真实电影 |
3.2.2 “电影眼睛学派”与“纪录电影学派” |
3.3 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纪实美学理论 |
3.3.1 巴赞的“照相本体论” |
3.3.2 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说” |
3.4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宣言”的重释 |
3.5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世界性冲击 |
第4章 纪实美学理论内涵:纪录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4.1 本体原则:影像化的“真实”理念 |
4.1.1 真实与影像真实 |
4.1.2 影像真实的内涵 |
4.2 叙事方式:生活流·历史寓言·底层叙事 |
4.2.1 生活流 |
4.2.2 历史寓言 |
4.2.3 底层叙事 |
4.3 影像语言:长镜头·自然光·同期声·非职业演员 |
4.3.1 推崇“长镜头”,尊重“蒙太奇” |
4.3.2 自然光效、实景拍摄 |
4.3.3 同期声 |
4.3.4 非职业演员 |
第5章 本土化纪实美学的“代际”实践 |
5.1 电影导演的“代际”生成及其电影史贡献 |
5.1.1 电影“代际”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
5.1.2 中国电影代际谱系及其对艺术史贡献 |
5.1.3 新时期电影代际的生成及主体特征 |
5.2 第四代“电影语言现代化”对纪实美学的阐释 |
5.2.1 第四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宣言 |
5.2.2 第四代电影创作实践 |
5.2.3 “纯电影”的纪实风格 |
5.3 第五代导演电影纪实美的形式探索 |
5.3.1 第五代成长的文化背景 |
5.3.2 文化意涵与美学特征 |
5.4 第六代记录性电影对纪实美学的演绎 |
5.4.1 从“地下”到“地上”:艰难的崛起 |
5.4.2 新纪录片运动对第六代的影响 |
5.4.3 第六代的纪录性美学风格 |
第6章 不一样的“纪实影片”:类型片分析 |
6.1 吴贻弓及其“散文化电影”《城南旧事》 |
6.1.1 突破戏剧观束缚,遵循纪实美学观 |
6.1.2 孩童的叙事视角 |
6.1.3 多次重复的艺术手段 |
6.2 张艺谋及其“假定性纪实片”《秋菊打官司》 |
6.2.1 从《万家诉讼》到《秋菊打官司》 |
6.2.2 注重生活化人物的塑造 |
6.2.3 艺术个性:“假定性纪实片” |
6.3 贾樟柯及其“民间纪事”性影片《小武》 |
6.3.1 时空的完整性构建 |
6.3.2 边缘人物的冷静描述 |
6.3.3 丰富的镜头语言 |
6.3.4 现实焦虑与时代焦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章节安排与写作概要 |
第一章 清末民初至延安时期京剧改良与改革 |
第一节 晚清民初及五四时期京剧改良运动 |
一、清末民初的戏剧改良运动 |
二、五四时期的戏剧改良运动 |
第二节 延安时期平剧(京剧)现代戏演出和改革 |
一、边区群众性的平剧(京剧)演出活动 |
二、延安时期戏剧革命理论 |
第二章 1949—1964年间京剧改革和实践 |
第一节 新中国戏剧工作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一、戏曲机构的体制化与组织化 |
二、戏曲改革方针的确立与意义 |
第二节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前后京剧革命实践 |
第三章 从京剧现代戏到革命样板戏的修改与演变 |
第一节 样板戏命名探源 |
一、样板戏名称的缘起 |
二、江青与样板戏的命名 |
三、样板戏名称的正式出笼与推广 |
第二节 样板戏剧本来源的艺术形式探究 |
一、首批样板戏中战争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二、首批样板戏中工农题材剧本改编概况 |
三、一部同名移植剧本 |
四、第二批样板戏剧本改编情况 |
五、样板戏剧本改编的意义 |
第三节 样板戏创作与改编总策略 |
“两结合” |
一、“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 |
二、样板戏与“革命浪漫主义” |
三、样板戏与“革命现实主义” |
四、“革命浪漫主义”优先性辨析 |
“三突出” |
一、“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提出 |
二、“三突出”在样板戏剧本改编中的运用 |
第四节 样板戏剧本主题的多维考察 |
一、阶级与阶级斗争 |
二、高层政治斗争 |
三、领袖崇拜 |
第四章 样板戏的电影化改编 |
第一节 样板戏电影化的取舍与依据 |
第二节 电影对样板戏的再塑造 |
第五章 “后样板戏时代”的样板戏现象研究 |
第一节 1980年代样板戏的流行 |
第二节 作为“红色经典”的样板戏现象 |
第三节 围绕样板戏改编所产生的争议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京剧样板戏的美学思潮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样板戏前后的审美变迁 |
(一)从“禁戏”到京剧“样板戏” |
1. 新中国建国后的“禁戏”事件 |
2.八亿人民八个戏 |
(二)京剧样板戏审美中的立美 |
(三)京剧样板戏艺术的社会功能 |
(四)京剧样板戏及其衍生作品的审美回潮 |
二、京剧样板戏的美学价值 |
(一)京剧样板戏文化语境的审美范畴 |
1. 京剧样板戏“念白”的审美范畴 |
2. 京剧样板戏“唱腔”中的语言美 |
(二)京剧样板戏音乐的美学价值 |
(三)京剧样板戏的戏剧空间美 |
三、对京剧样板戏审美批判的辨析 |
(一)左倾的教条主义 |
(二)情感描述的缺失 |
(三)表演的失真 |
四、文革期间京剧样板戏的传播与受众美学认同 |
(一)平面传播 |
(二)声像传播 |
(三)现场表演 |
(四)受众引导与美学认同 |
(7)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现状及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一)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二)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三) 主要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集体主义教育的内涵 |
一、 集体与集体主义 |
(一) 集体的含义 |
(二) 对“集体主义”内涵的不同认识 |
(三) 本文对“集体主义”内涵的界定 |
(四)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
(五) 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 |
二、 集体主义教育 |
(一) 集体主义教育的本质 |
(二) 集体主义教育的特征 |
(三) 集体主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三、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一)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特点 |
(二)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原则 |
第二章 集体主义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 中国历史上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原始集体主义 |
(二) 宗法集体主义 |
二、 西方社会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家庭公社集体主义 |
(二) 城邦共同体集体主义 |
三、 空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 |
(二) 中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 三大空想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四、 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 人的本质思想 |
(二) 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和有计划组织劳动的思想 |
(三)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历程和经验 |
一、 建国初期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
(一) 为人民服务的伦理思想奠定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
(二) 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强化了集体主义行为实践 |
二、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
(一)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显性化 |
(二) 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 |
(三) 集体主义教育的政治性特征突显 |
(四) 脱离历史发展阶段的集体主义 |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
(一) 拨乱反正时期的集体主义教育 |
(二) 奠定改革开放基础阶段的集体主义教育 |
(三)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阶段的集体主义教育 |
四、 建国后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经验 |
(一)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 |
(二)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应符合历史发展阶段实际 |
(三)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应以人为本 |
(四)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应体现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
第四章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成因 |
一、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
(一) 教育对象的问题 |
(二) 教育主体的问题 |
(三) 教育过程的问题 |
二、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应性不足 |
(三) 集体组织属性和功能的制约 |
(四) 网络虚拟环境的挑战 |
第五章 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创新 |
一、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创新 |
(一) 树立大学生集体主义信仰 |
(二) 区分“真实的集体”与“虚假的集体” |
(三) 充分发挥“真实的集体”中所具备的教育元素 |
二、 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创新 |
(一)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
(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三) 注意澄清集体主义的价值困惑 |
(四) 构建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新型集体 |
三、 拓展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途径 |
(一) 把集体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 |
(二) 把集体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集体建设和集体活动全过程 |
(三) 网络空间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
(四) 优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环境 |
四、 创新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方法 |
(一) 实践锻炼法 |
(二) 榜样示范法 |
(三) 规范约束法 |
(四) 在继承和借鉴中发展新的集体主义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理论背景:历史人物评价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
1.1.1 实践决定历史人物评价 |
1.1.2 历史人物评价是历史认识的深化 |
第二节 学术背景:史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1 建国初期的历史人物评价 |
1.2.2 五十年代中后期——六十年代初期的历史人物评价 |
1.2.3 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中期的历史人物评价 |
第三节 社会背景: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需要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概述 |
第一节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复兴 |
2.1.1 历史人物评价复兴时期第一篇有关具体历史人物的评价文章 |
2.1.2 历史人物评价复兴时期第一篇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文章 |
2.1.3 历史人物评价复兴时期第一部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人物传记 |
2.1.4 历史人物评价复兴时期第一次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专门性会议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概述 |
2.2.1 历史人物评价研究广度 |
2.2.2 历史人物评价研究深度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在历史人物评价上的运用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概述 |
3.1.1 马克思主义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3.1.2 从历史实际出发,唯物地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 |
3.1.3 用辩证的方法,具体地历史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在历史人物评价上的运用 |
3.2.1 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理论对以拿破仑为代表的西方历史人物的评价运用 |
3.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理论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运用 |
第四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重点人物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评价各类型历史人物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点、热点历史人物评价 |
4.2.1 帝王将相类历史人物 |
4.2.2 农民起义领袖类历史人物 |
4.2.3 科技文化类历史人物 |
第五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唯物史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上取得的成果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历史人物评价中取得的成果 |
5.1.1 历史人物评价的研究价值方面 |
5.1.2 历史人物评价的评价标准方面 |
5.1.3 历史人物评价的评价方法方面 |
5.1.4 具体历史人物的研究方面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与中国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相结合 |
5.2.1 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对中国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影响和指导 |
5.2.2 中国历史人物评价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需要拓展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基本观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基本观点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 |
第一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历史课题 |
二、解决近代中国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 |
三、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第二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 |
一、胸怀满腔爱国热忱、忧国忧民 |
二、坚持以科学的方法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
四、中西结合的教育背景 |
五、坚持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 |
第三章 李达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转向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学习——理论准备阶段(1917—1920) |
第二节 关注社会现实,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思想产生阶段(1920——1923) |
第三节 围绕社会实际,潜心理论研究——有力推动阶段(1923—1936) |
第四节 特殊境遇中,继续拓展研究新领域——曲折发展阶段(1936—1949) |
第五节 重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解读其内容——深化研究阶段(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李达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 |
第一节 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着作 |
一、翻译、出版马列着作的丰硕成果 |
二、翻译、出版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以学校为阵地宣传、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创办“女学”,主张平民教育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讲授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储备人才 |
第三节 以“论战”为手段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
一、建党前后作为论战主将传播马克思主义 |
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作为学者深化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
三、建国后通过政治思想批判客观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 |
第五章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成就 |
一、准确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较早从学术角度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
三、初步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与研究 |
一、系统考察中国产业革命,科学界定中国社会性质 |
二、梳理现代经济史脉络,凝练现代经济史概貌 |
三、开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传统,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
四、研究货币学理论,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新领域 |
第三节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方面的主要成就 |
一、系统钻研唯物史观,奠定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二、高度关注社会史论战,深刻阐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焦点问题 |
三、重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尝试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世界史体系 |
第四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贡献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法律观 |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阐释法学,确立法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
三、以国家与法律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理论框架 |
四、科学阐释宪法理论,促进宪法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
第六章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李达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重要开拓者 |
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
三、较早从学科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二节 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一、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
四、重视从大众化角度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武训研究的新成果——评《武训研究资料大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1949-1976: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D]. 温敬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5)
- [4]新时期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研究[D]. 蒋尧尧. 辽宁大学, 2015(12)
- [5]革命样板戏演变研究[D]. 王俊. 南京大学, 2014(05)
- [6]京剧样板戏的美学思潮与传播[J]. 张诗扬,王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 [7]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D]. 丁绍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D]. 李丞杰.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9]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本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10]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