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董晓雪[1](2021)在《黄河上游植被长期格局变化、成因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具有平衡能量分配、改变土壤结构以及调节陆地水循环等功能。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持我国的粮食、能源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无以代之的作用。本研究选取黄河上游兰州段以上(以下统称为“黄河上游”)作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内主要水文站的集水区为分区域,系统研究了该黄河上游及其分区域1982-2015年植被格局、成因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首先,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黄河上游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简要分析了黄河上游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残差分析等揭示了黄河上游NDVI变化原因。此外,考虑到植被对区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下文以“水沙”表示)的影响过程并非孤立,及水沙在时间序列上的非线性、不稳定和多尺度等特征,本研究采用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ultivariat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MEMD)揭示黄河上游水沙及其影响因子的时间多尺度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黄河上游植被时空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差异显着。黄河上游NDVI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有退化现象,但变幅较小(多在(-1)-0×10-3 yr-1)。年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占20%,集中于中植被覆盖区(0.3≤NDVI<0.5)。生长季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高植被覆盖区(0.5≤NDVI<0.7)。NDVI增加速率相对较大(slope≥4×10-3 yr-1)的像元主要分布于洮河流域东北部。(2)黄河上游整体气候呈暖湿化,局部地区气候则与整体变化差异较大。“唐上区域”(即:黄河源头至唐乃亥段)西部的气候湿冷化明显,其东部局部地区气候均朝着相反的方向(暖干化)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是黄河上游NDVI变化的主导因子。仅由气候变化引起年NDVI增加的像元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边缘处”。其中,降水量低于500 mm的区域(黄河上游中部),其植被退化可能是气温升高植被获取的水分无法满足自身水分消耗所导致的。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在生长季时更为明显。(3)近年来,黄河上游各区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有所降低。唐上区域的水沙在年际间波动较大,唐兰区域(即:唐乃亥至兰州段)的水沙状态相对稳定,湟水流域与唐兰区域相似,但洮河流域的水沙稳定性最差(CV年径流为26.51%,CV年输沙量为75.29%)。短期内(3年),植被改善能有效抑制唐兰区域(主要是其内支流洮河流域)输沙量的增加,并造成唐上区域年径流量的降低。降水增加在短时间序列上可能对黄河上游造成一定的土壤流失,使得年输沙量暂时增大,但能有效引起径流量增加,且为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长期(30年以上)来看,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大、气温升高均能有效降低输沙量。同时,植被覆盖度增大在长期有抑制径流量增加的效果仅表现在唐上区域和湟水流域,降水仅对洮河流域的径流量有长期的影响效果。升温以及实际蒸散发增大使得径流量“损耗”增加,在长时间序列上造成径流量减少。综上所述,近34年来,黄河上游植被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植被的时空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植被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主导下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地区植被有退化现象。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在近年来均有所下降,水沙与植被、气候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降水增大在短期内对黄河上游造成一定的土壤流失,并导致径流量增大。长期来看,在暖湿化的气候背景下,植被改善的同时,能发挥较好水土保持作用。根据黄河上游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变化及对区域水沙的影响等特点,为区域生态环境监控和管理、水资源分配、缓解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支撑,并可为黄河上游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完善相关生态政策、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杨增霞[2](2021)在《六价铬在湟水流域西宁段的分布及去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之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现象也渐渐显露。铬及其化合物被普遍运用在工业生产中,大量的含铬废水如果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伴随着物质循环与转移,最终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治理六价铬污染迫在眉睫。在了解六价铬去除机理的前提下,找出铬污染源会对六价铬的治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选用一种合适的生物吸附剂既节约了成本又治理了污染,对环境治理有重大作用。(1)六价铬在湟水流域西宁段的分布情况是更好地控制与治理铬污染的基础。在湟水流域西宁段周边的不同功能区选取了52个监测点,布点、采样、进行实验,得到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出六价铬浓度。利用Spss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出不同的铬污染区域,能准确反映六价铬的分布情况,将聚类结果标注在河网图中,可以直观地反映六价铬的污染状况,同时跟踪分析近20年铬含量变化趋势,对湟水流域六价铬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构建出了不同价态铬相互反应的网络机理图,通过DFT在B3LYP/6-31G(d,p)的基组水平下优化出Cr2O72-、Cr O42-、Cr O43-、Cr O32-、Cr3+形态构型并计算出了能量。从不同价态铬相互反应的网络图中找出了所有连通终端点六价铬反应图,结合能量差推测出酸性条件下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的四种机理,为六价铬的污染提供了相关信息。(3)通过拉曼光谱实验确定了高浓度重铬酸钾溶液的最佳特征峰,绘制出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为:Y=49.36X-99.62,R2=0.9999。线性范围在2.86~40.00 g/L,该方法精密度高,检出限低,可以高效简便测定高浓度六价铬含量。为铬盐厂清洁生产的监控、铬渣处理以及电镀等行业高浓度六价铬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简单的分析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4)分别以菜籽饼、麸皮、沙子和牛奶作为生物吸附剂探讨它们对六价铬的去除效率和吸附机制。探究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六价铬溶液初始浓度四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麸皮在吸附剂用量2.0 g、pH=2、六价铬初始浓度为5 mg/L、吸附240 min时去除率为99.31%;菜籽饼在吸附剂用量1.2g、pH=1、初始浓度为10 mg/L、吸附时间为50 min时去除率为99.43%;牛奶分别在pH=2、Cr(Ⅵ)初始浓度为30 mg/L、牛奶稀释比为0.8:5、吸附180 min的条件下去除率能达到98.5%。pH、时间、初始浓度四个影响因素中,pH对去除率的影响最显着。麸皮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接近,吸附等温符合Freundlich模型,饱和吸附量为55.44 mg/kg。沙子对六价铬的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麸皮对Cr(Ⅵ)的吸附过程。在菜籽饼对六价铬吸附的单因素试验设计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试验,建立了响应值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模型,可以预测理论去除率。根据回归模型,可以确定菜籽饼去除六价铬的最佳工艺参数:pH=4.50,投加0.63 g吸附剂,吸附30 min,六价铬初始浓度为45 g/m L,最大去除率可达98.03%。通过分析,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各种因素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刘姜艳[3](2020)在《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导致了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退化现象,河流的生态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定量评估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有助于人们更加合理地利用河流水资源,同时对受损河流进行适宜的生态修复,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湟水河红古段河道地处跨省、跨区的特殊地域,因此,合理评估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措施,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广落实恢复河道生态服务功能,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湟水河红古段河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服务功能,构建适合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现状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对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定量评估,识别影响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敏感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对湟水河红古段河流生态环境调查结果,分析得出湟水河甘肃境内2008年2018年径流量最大值为0.55×108 m3;年际变化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全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9月。输沙量的特点与径流量相似,年内分布也极不均匀,7月输沙量最大,1月份输沙量最小。历年最大、最小年输沙量与历年最大、最小年径流量出现的时间是同步的,2018年输沙量最大为9608万吨,2009年输沙量最小为792万吨量。湟水河红古段河道水质状况“良好”,2016年-2018年间综合污染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2)构建适合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点的价值评估体系,共有11项指标,分别是供水价值、提供水产品价值、运输和水力发电价值、调节水分价值、输沙价值、净化水质价值、调节气候价值、净化空气价值、休闲旅游价值、美学景观价值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3)根据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该段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构成,为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选择了适宜的价值评估方法。以2018年数据为基准,评估了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其总价值量约为63亿元/年,占当年兰州市红古区生产总值的57%。评估结果显示,按照使用价值,湟水河红古段河道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价值比为1:0.4855;按照生态服务功能,湟水河红古段河道供给功能价值>调节功能价值>文化娱乐功能价值>支持功能价值,价值比为1:0.4893:0.0084:0.0003;按照效益价值分,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经济效益价值>生态效益价值>社会效益价值,价值比为1:0.4896:0.0084。(4)在2018年现状条件下,分析了影响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敏感因子,年供水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年调节水分、增湿、水力发电量和输沙量,净化水质和休闲旅游等的影响最小。根据问卷调查,对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修复价值进行了评估,得到湟水河红古段河道2018年生态系统修复价值量约为0.5463亿元/年。因调查的生态修复支付意愿为连续5年的支付意愿,因此,至2023年,湟水河红古区生态修复价值约为2.7315亿元/年。综上,可以看出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相当可观,约为当年兰州市红古区生产总值的一半,该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以供给功能为主,文化娱乐和支持功能的价值非常少。因此,根据湟水河红古段目前的环境现状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分析,建议该区域在今后的发展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保持供给价值的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文化娱乐和支持功能的价值,以便有效的促进该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冯涛,石培基,张学斌,童华丽,赵武生[4](2020)在《重心视角下的湟水流域景观敏感度分异格局》文中研究指明以湟水流域为例,利用土地利用数据,测定该流域各类生态系统重心轨迹。从局域—全域景观变化嵌套关联的视角出发,引入合作博弈论中的Shapley值,构建重心移动贡献指数,分析湟水流域景观敏感度分异格局。结果表明:①湟水流域各类生态系统重心区间相对独立,沿"西北—东南"的河谷走向移动,人居和水域重心移幅较大。②景观敏感度空间分异明显,上游和支流地区敏感度更高。③矿产和水电开发、城镇用地扩张、生态保护与治理行动是影响湟水流域景观敏感度的三大重要因素。
何珊[5](2020)在《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作为解决水问题的系统方略,充分融合了“山水林田湖”生命体理念,提升了流域对水循环多过程的调节能力,系统治理及减缓了极值化,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治水新模式的重要组成,对水循环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因此,基于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目标,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定量评估已有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进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优化配置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发挥出流域的自然属性,为流域综合治理和解决复杂水问题提供基础和支撑。本文以湟水流域为主要研究区,首先辨析了流域尺度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概念,从富自然性、功能类型和功能协调性三大功能需求出发,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借助WEP分布式水文模型,定量评估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综合考虑天然林、人工林和居工地分布,改进传统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配置原则和目标,进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方案构建。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分析,比选不同配置方案对生态水文功能的调节能力,获得了湟水流域最优配置方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提取不同阶段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规模,构建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基于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识别了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不同时期的建设规模:整体而言,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着,时间尺度的改变主要在于2000年以后,建设规模达3736km2,空间尺度的改变主要集中于流域中下游及沿河两岸。进一步,从富自然性(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规模、构成和质量)、功能类型(水文调节功能和生态支撑功能)和功能协调性角度,梳理并选取可以代表此项功能的10个二级指标,构建全新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指标体系对不同建设阶段的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随着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综合功能提升显着,但个别功能存在波动减小趋势,如富自然性中的坡面绿色基础质量呈下降趋势,功能类型中的水文调节功能存在一定空间异质性,功能协调性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亟待提升,这也是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目前存在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保障各功能协调发展。(2)改进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尊重自然和城镇化进程,修改各因子的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改进。总体来看,湟水流域对林地的土地利用方式显示出最大的高度适宜性,其次居住地和草地,对于耕地而言,高度适宜性区域所占比重很小。进一步,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按照“宜居、保田、护林、调草”的原则,以不适宜地块“消失”和临界适宜地块面积最小为目标,将不适宜等级的居工地和耕地按适宜等级转化为临界适宜或一般适宜,将宜林宜草部分按适宜等级转化为全部为草、林草对半和全部为林,以单元格为单位进行优化配置,形成一般适、中度适宜和高度适宜配置方案。(3)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分析,比选不同配置方案对生态水文功能的调节能力,获取湟水流域最优配置方案。从单项功能需求来说,3种优化配置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项指标对应的功能,但在不同指标中表现不一致。在富自然性和功能协调性方面,高度适宜方案表现最优,尤其是功能协调性方面,耦合协调度指数增长至0.59,接近于初级协调状态。进一步,结合未来气候情景,与现状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条件相比,经过优化配置,起到“消峰补枯”的作用,显着降低了全流域、各断面的径流过程变异性,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后,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得到高度适宜方案以0.71分得分最高,说明高度适宜方案条件下,即当居工地和耕地均为一般适宜等级,且宜林宜草部分为林地的条件下,流域无论是应对现状气候条件下的各项功能,还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极值减缓方面,均更加具有优势性,起到优化配置的良好作用。
李彩霞[6](2020)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却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人与水之间的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人类需要加强对水的全面认识,重新衡量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社会水文学将人类社会系统和水文系统视为统一整体即人水系统,两者互相影响并发生协同演化,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地理过程,并成为社会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通过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揭示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协同演化作用,模拟人水系统进化的动力学机制,观测和理解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的方向,以期为流域人水关系可持续调控提供指导。本文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7年湟水流域行政县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湟水流域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信息熵模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探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方向及状态,分析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并提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湟水流域2005-2017年人水系统的人类社会及水文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时间的进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人类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比水文子系统更快,表明湟水流域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较缓慢。(2)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信息熵值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系统熵值呈现速度较快的下降趋势;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下降,在2010-2017年间系统信息熵值开始呈现速率较大的下降趋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在研究期间系统信息熵值均呈下降趋势且较为平缓;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增长,在2010-2017年间信息熵值缓慢下降。(3)湟水流域各县区人水系统的系统有序度在逐年提高,系统向有序稳定的状态发展,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有序度增长最快;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有序度缓慢增加,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增高且幅度较大;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3个县区系统有序度不断增加;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有序度是负值,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开始缓缓正向增高。(4)对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城东区、湟中区、互助县和红古区的有序发展水平较高,协同演化类型为协同型;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大通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的有序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地位,协同演化类型为冲突型;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的有序发展水平较低,协同演化类型为开发型。
朱熠明[7](2020)在《基于WEP-SED模型的湟水流域水沙过程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黄河流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固水固沙能力欠佳,流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加剧,出现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水沙情势变化显着。湟水流域是黄河水系上游左岸最大支流,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丘陵交错分布。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湟水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沙异源且变化不均,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流域水沙过程,本研究选用WEP-SED水沙模型为模拟平台,提出一种在无实测产输沙组分资料下的坡面产沙、沟壑产沙、河道产沙等环节产沙组分比例间接确定方法,模拟湟水流域的水沙过程并进行归因分析,定量揭示湟水流域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沙演变规律并进行归因分析,预测20202050年在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民和断面历史实测径流和输沙等水沙过程的变化规律特征。(1)民和断面年径流量自19621965年发生突变后呈不显着下降趋势;民和断面年输沙量在1990年发生突变。根据水沙变化规律将19631990年和19912018年分别设为基准期和变化期。(2)民和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82亿m3,呈不显着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0.64亿m3/10a,变化期内的年径流量较基准期下降14%。(3)民和断面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 276.68万t,呈显着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391.3万t/10a,变化期内输沙量的减少幅度为基准期的62%,其减少幅度是年径流量减少幅度的4.4倍。(2)分析湟水流域气温、降水等气象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特征。(1)湟水流域年均气温为0.74℃,多年以来呈显着增加趋势,增加速度为0.209℃/10a,年均气温在1989年发生突变;变化期内年均气温较基准期增加0.58℃。(2)湟水流域年均降水为528.49mm,多年以来呈不显着增加趋势,多次发生降水突变;变化期较基准期的年降水量增加量为5.43mm,变化期内大雨、小雨天数较基准期增加,中雨天数变化不明显。(3)湟水流域在变化期内的林地、草地、裸地、农田面积较基准期的变化较小;湟水流域于1991年后开始淤地坝的建设,与年输沙量出现突变时间一致,2018年淤地坝面积增长至27.58km2,占湟水流域面积较小。(3)以WEP-SED水沙模型为模拟平台进行参数的率定和验证,分析湟水流域水沙过程变化。(1)WEP-SED水沙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湟水流域径流量和输沙率过程,其中,径流模拟结果中相对误差RE为3.60%,NASH效率系数为0.73,R为0.87;输沙率模拟结果中RE为-5.38%,NASH系数为0.57,R为0.77。(2)湟水流域变化期内总蒸散发量较基准期的下降幅度为2%;多年来的地表水资源量呈不显着下降趋势,变化期内地表水资源量较基准期的下降幅度为11%;多年来的地下水资源量呈不显着下降趋势,变化期内地下水资源量较基准期的下降幅度为8%。(3)湟水流域坡面产沙量、沟壑产沙量、河道产沙量下降趋势明显,三者分别占多年平均输沙量的45%、15%、40%,变化期内坡面、沟壑、河道产沙量较基准期的下降幅度分别为82%、1495%、183%。(4)进行湟水流域在气温、降水、土地利用、淤地坝等因素影响下的水沙过程归因分析。(1)湟水流域总蒸散发量在上述四个影响因素影响下呈增加趋势,各因素对总蒸散发量贡献率分别为30.1%、74.6%、-6.4%、1.6%。(2)民和断面年径流量在四个因素影响下呈减少作用,各因素对年径流量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0.6%、-42.7%、1.9%、-38.6%。(3)民和断面年输沙量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呈减沙作用,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15.4%、-59.0%、1.5%、-27.1%。(5)预测湟水流域2050水平年的水资源量。2050水平年的地表水资源量20.80亿m3,较预测基准期(19862005年)下降11%;地下水资源量预测为11.09亿m3,较预测基准期下降3%;民和断面2050水平年的年径流量为12.25亿m3,较预测基准期下降18%。
韩柳[8](2020)在《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面源污染造成的水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湟水流域作为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的最大一级支流,也面临着面源污染问题。面源污染面积大,分布广,随机性高,且难以监管,研究面源污染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各方面因素。目前,土壤水文评价工具(SWAT)被广泛用于面源污染的研究,且有在全球各大流域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模拟结果和推广应用。为了减少湟水流域的污染物流失,提高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本研究基于SWAT开展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和模拟研究。本研究中,SWAT利用湟水流域内五个水文站点和五个水质站点2005-2015的相关数据,对湟水流域的径流量、泥沙、总氮、总磷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率定和验证。各水文站点的径流、泥沙模拟的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67~0.81和0.52~0.77,各水质监测断面的总氮、总磷模拟的相关系数R2、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32~0.58和0.31~0.49,模拟精度较好,径流和泥沙的模拟效果较优。基于土壤原位观测对关键参数进行对比模拟分析。再用修正过的模型分析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及污染源解析。此外还模拟预测典型水文年流域的污染负荷情况,以及对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如植被缓冲带、耕地水保措施及控制施肥量等进行最佳管理措施(BMPs)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湟水全流域总氮负荷主要来自于工业点源,总磷负荷主要来自于农业面源。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湟水全流域内总氮污染负荷春季主要来自工业源和生活源,夏季主要来自农业源,秋冬两季主要来自工业源;总磷污染负荷年内四季均来自于农业面源。从空间上来看,湟水全流域内总氮、总磷的主要产污区集中在湟水主要支流和干流两岸的耕地。流域内典型水文年的污染负荷差异较大,总体趋势是污染负荷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流域内不同管理措施对氮磷污染的削减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缓冲带、耕地水保措施、控制施肥量。以上均可为湟水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和流域管理提供决策思路。
李二强[9](2020)在《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调查水源地水环境问题,研究了水污染风险的途径,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水源地保护针对性措施,以期提升水环境安全性,从而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兰州市水源地保护区和影响区范围,参照西固区行政区划、区域DEM数据及分水岭界线,借助Arc GIS软件划分小流域系统。确定研究区域由23个面积不等的自然子流域组成,总面积为442.28 km2。(2)兰州市饮用水源地20102019年水质状况良好,水质类别在IIII,超标因子是TN和粪大肠菌群。分析污染因素可知,上游来水水质较差、汛期暴雨造成的高浑浊度是水质较差的重要影响因素。(3)在丰、枯水期设置了危化品泄露、西新污水干管泄露,以及研究区泥石流突发三种事故情景,预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结果表明,例如:泥石流发生后水体浑浊度上升至20万NTU以上,将导致水厂取水减少一半,影响50%的城区生活和工业用水。(4)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饮用水源地存在水质潜在污染风险,水环境安全性较低。根据水质超标问题和潜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了水源地保护针对性措施。
袁亚丽[10](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二、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上游植被长期格局变化、成因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
1.2.3 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水沙的反馈作用研究进展 |
1.3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区划 |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1.4 植被与生态系统类型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传统统计方法 |
2.3.2 变化趋势分析 |
2.3.3 相关性分析 |
2.3.4 多元经验模态分解-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
第三章 黄河上游NDVI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 |
3.1 结果 |
3.1.1 黄河上游NDVI时空格局 |
3.1.2 黄河上游NDVI时间变化特征 |
3.1.3 黄河上游NDVI空间变化特征 |
3.1.4 黄河上游NDVI时序稳定性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4.1 结果 |
4.1.1 黄河上游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
4.1.2 黄河上游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4.1.3 黄河上游NDVI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上游NDVI对水沙的影响 |
5.1 结果 |
5.1.1 黄河上游水沙及其影响因子的年际变化 |
5.1.2 黄河上游水沙及其影响因子多元经验模式分解 |
5.1.3 黄河上游水沙及其影响因子时间多尺度关系 |
5.1.4 影响黄河上游水沙的因子的贡献率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六价铬在湟水流域西宁段的分布及去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六价铬的去除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仪器设备 |
2.2 药品试剂 |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湟水河流域52 个监测断面六价铬的测定 |
2.5 动力学实验 |
2.5.1 实验步骤 |
2.5.2 实验结果 |
2.6 单因素实验 |
2.6.1 吸附剂处理 |
2.6.2 实验过程 |
2.6.3 实验结果 |
2.6.3.1 菜籽饼实验数据 |
2.6.3.2 麸皮实验数据 |
2.6.3.3 牛奶实验数据 |
2.7 拉曼光谱实验 |
2.7.1 实验原理 |
2.7.2 采集条件及步骤 |
2.7.3 样品来源 |
2.7.4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湟水河流域(西宁段)六价铬分布分析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优化布点 |
3.2.2 湟水河流域六价铬聚类分析 |
3.2.3 各监测点六价铬分布 |
3.2.4 六价铬年变化规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价铬去除途径及拉曼光谱探究 |
4.1 引言 |
4.2 构建不同价态铬反应机理图 |
4.3 利用DFT优化各形态铬的几何构型 |
4.4 推测六价铬去除途径 |
4.5 K_2Cr_2O_7溶液的拉曼光谱研究 |
4.5.1 结果讨论 |
4.5.1.1 重铬酸钾拉曼光谱特征峰的选取 |
4.5.1.2 不同pH下重铬酸钾的拉曼光谱强度 |
4.5.1.3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
4.5.1.4 精密度实验 |
4.5.1.5 回收率实验 |
4.5.2 样品分析 |
4.5.3 国标测定高浓度六价铬样品的缺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附剂对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去除率结果与讨论 |
5.2.1 pH的影响 |
5.2.2 投加量的影响 |
5.2.3 时间的影响 |
5.2.4 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影响 |
5.3 沙子对六价铬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1 六价铬浓度变化及讨论 |
5.3.2 吸附动力学 |
5.4 麸皮对六价铬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5.4.1 吸附动力学 |
5.4.2 吸附等温线 |
5.5 油菜籽饼去除六价铬的响应曲面设计 |
5.5.1 油菜籽饼残渣吸附六价铬影响因素与水平的确立 |
5.5.2 试验方案及结果 |
5.5.3 各因素显着性分析 |
5.5.4 响应面可视化分析 |
5.5.5 优化参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研究 |
1.2.2 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湟水河流域研究现状 |
1.3 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价值的概念及特点 |
1.3.2 生态价值类型 |
1.3.3 生态系统价值估算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质综合状况评价方法 |
2.2.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2.2.3 问卷调查 |
2.2.4 生态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 |
第三章 湟水河红古段河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3.1 湟水河甘肃境内径流量变化特征 |
3.2 湟水河甘肃境内泥沙特性分析 |
3.2.1 湟水河甘肃境内输沙量年际变化特征 |
3.2.2 湟水河甘肃境内输沙量年变化特征 |
3.3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4 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 |
3.4.1 2 013~2018年湟水河红古段水质变化 |
3.4.2 湟水河红古段水环境现状调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
4.1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
4.1.1 建立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的方法 |
4.1.2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的确定 |
4.1.3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的确定 |
4.2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4.2.1 供给功能 |
4.2.2 调节功能 |
4.2.3 文化功能 |
4.2.4 支持功能 |
4.3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4.3.1 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
4.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位分析 |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分析 |
4.4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4.1 敏感性分析 |
4.4.2 敏感性因子的选择原则 |
4.4.3 主要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4.5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修复价值评估 |
4.5.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5.2 基本数据统计分析 |
4.5.3 生态修复平均支付意愿的计算 |
4.5.4 生态修复平均补偿意愿分析 |
4.6 提高湟水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对策与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湟水河红古段河流生态环境调查 |
5.1.2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5.1.3 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因子 |
5.2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 |
1.2.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
1.2.3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 |
1.2.4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1.4 气象水文 |
2.1.5 土壤与植被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分区及人口 |
2.2.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2.3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湟水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概述 |
3.3 模型输入数据处理 |
3.3.1 数字高程(DEM)数据 |
3.3.2 气象及水文参数 |
3.3.3 土壤及土地利用参数 |
3.4 模型校验 |
3.4.1 模型校验策略 |
3.4.2 模型校验准则 |
3.4.3 模拟结果与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及其评价 |
4.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 |
4.1.1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提取 |
4.1.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分析 |
4.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历程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标准 |
4.2.3 建设历程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配置方案构建 |
5.1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现状评价 |
5.1.1 评价原则及评价体系 |
5.1.2 基于ArcGIS平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 |
5.1.3 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分析 |
5.2 坡面绿色基础设施配置方案构建 |
5.2.1 配置方法 |
5.2.2 配置备选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配置方案的比选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6.1 不同配置方案的功能分析及最优方案选取方法 |
6.1.1 最优配置方案选取原则 |
6.1.2 最优方案选取方法 |
6.2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的比选 |
6.2.1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富自然性分析 |
6.2.2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功能类型分析 |
6.2.3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的功能协调性分析 |
6.2.4 不同优化配置方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减缓作用 |
6.3 最优配置方案选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项目 |
致谢 |
(6)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人水系统的概念和界定 |
1.3.2 人水系统的演化研究进展 |
1.3.3 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与处理 |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2.3 层次分析法确认指标权重 |
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
3.3.1 AHP-PP模型 |
3.3.2 人水系统演化有序度模型 |
3.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模型 |
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
4.1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子系统综合评价 |
4.2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信息熵及有序度分析 |
4.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有序性区域差异分析 |
4.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分析 |
4.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综合分析 |
4.5.1 协同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
4.5.2 冲突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
4.5.3 开发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
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 |
5.1 加快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
5.2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
5.3 深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WEP-SED模型的湟水流域水沙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3 水沙过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条件 |
2.1.4 土壤和植被 |
2.1.5 社会经济特征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模型输入数据 |
2.2.2 模型验证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3 湟水流域历史气象、人类活动及径流输沙变化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线性倾向估计 |
3.1.2 Mann-Kendall检验 |
3.1.3 不均匀性分析 |
3.2 径流输沙水文要素变化特征规律分析 |
3.2.1 径流过程特征分析 |
3.2.2 输沙过程特征分析 |
3.2.3 水沙过程变化特征分析 |
3.3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规律分析 |
3.3.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3.2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3.4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WEP-SED模型的水沙过程模拟分析 |
4.1 WEP-L模型 |
4.1.1 WEP-L模型简介 |
4.1.2 WEP-L模型结构 |
4.1.3 WEP-L计算原理 |
4.1.4 水沙模块原理 |
4.1.5 模型主要参数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拟计算单元划分 |
4.2.2 气象要素时空展布 |
4.3 模型模拟与验证 |
4.3.1 模型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
4.3.2 流域径流过程模拟 |
4.3.3 流域输沙过程模拟 |
4.4 模拟水沙过程规律分析 |
4.4.1 模拟历史蒸散发量、水资源量和径流量评价分析 |
4.4.2 模拟历史输沙过程评价分析 |
4.4.3 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变化环境下湟水流域水沙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 |
5.1 水沙变化归因分析方法 |
5.2 变化环境下对湟水流域蒸散发量、水资源量和径流量归因分析 |
5.3 变化环境下对湟水流域输沙过程归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未来气候变化环境下湟水流域水资源量预测 |
6.1 预测方法与数据说明 |
6.1.1 湟水流域未来气象数据预测方法 |
6.1.2 湟水流域未来下垫面、社会用水预测方法 |
6.2 湟水流域未来水资源量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面源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SWAT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候气象 |
2.1.3 水文水系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 |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环境质量状况 |
2.4 污染物排放状况 |
2.4.1 总体概况 |
2.4.2 分区概况 |
第三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模拟 |
3.1 模型原理 |
3.1.1 水文模拟 |
3.1.2 水质模拟 |
3.2 模型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库 |
3.2.2 属性数据库 |
3.2.3 子流域划分与HRU分配 |
3.2.4 污染源输入 |
3.3 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 |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2 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四章 基于原位土壤观测的模拟分析 |
4.1 小流域采样和关键参数实测 |
4.1.1 湟水上游小流域 |
4.1.2 北川河小流域 |
4.1.3 南川河小流域 |
4.1.4 塘川河小流域 |
4.2 实测参数的模拟分析 |
4.2.1 湟水上游流域 |
4.2.2 北川河流域 |
4.2.3 南川河流域 |
4.2.4 塘川河流域 |
第五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
5.1 流域污染来源分配比例 |
5.2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时间差异性分析 |
5.3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第六章 湟水流域面源污染模拟与预测 |
6.1 典型水文年面源污染负荷模拟 |
6.1.1 典型水文年的确定 |
6.1.2 典型水文年污染负荷模拟 |
6.2 防控措施效果的模拟预测 |
6.2.1 植被缓冲带 |
6.2.2 耕地水保措施 |
6.2.3 施肥量控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划分 |
2.1.1 兰州市水源地概况 |
2.1.2 水源地安全内涵 |
2.1.3 流域的基本概念 |
2.1.4 小流域研究区划分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位置交通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土壤植被 |
2.2.5 土地利用现状 |
2.2.6 水土流失情况 |
2.3 水环境概况 |
2.3.1 河流水系 |
2.3.2 河流径流量与泥沙量 |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4.1 人口及分布 |
2.4.2 经济发展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兰州市水源地水质评价及分析 |
3.1 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 |
3.1.1 评价方法 |
3.1.2 评价指标 |
3.1.3 指标权重 |
3.1.4 评价标准 |
3.1.5 评价结果 |
3.2 水源地水质污染因素分析 |
3.2.1 来水水质状况 |
3.2.2 污染物排放量 |
3.3 汛期水体高浑浊度对水质影响分析 |
3.3.1 汛期黄河原水浑浊度监测结果 |
3.3.2 浑浊度与部分水质参数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兰州市水源地水污染风险分析 |
4.1 水源地潜在风险源识别 |
4.1.1 风险源类型及特征 |
4.1.2 水源地水污染事件 |
4.1.3 水源地潜在风险源 |
4.1.4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
4.2 突发性泄露事故水污染风险 |
4.2.1 水质风险预测模型 |
4.2.2 危化品泄露污染风险 |
4.2.3 污水泄露污染风险 |
4.3 突发性泥石流水污染风险 |
4.3.1 研究区沟道水系 |
4.3.2 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因素 |
4.3.3 研究区泥石流突发产生量估算 |
4.3.4 泥石流突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
4.3.5 泥石流突发应急处理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市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措施 |
5.1 水源地污染物超标治理 |
5.1.1 流域污染物排放控制 |
5.1.2 农村污染物收集处理 |
5.2 突发性水污染风险防控 |
5.2.1 国际陆港发展限制性措施 |
5.2.2 污染物泄露污染风险防控 |
5.2.3 泥石流突发污染风险防控 |
5.3 提升水源地监管能力 |
5.4 措施实施目标及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
四、资料的运用 |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
第六章 农村市场 |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效果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上游植被长期格局变化、成因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D]. 董晓雪. 兰州大学, 2021(09)
- [2]六价铬在湟水流域西宁段的分布及去除研究[D]. 杨增霞.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3]湟水河红古段河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 刘姜艳. 兰州大学, 2020(01)
- [4]重心视角下的湟水流域景观敏感度分异格局[J]. 冯涛,石培基,张学斌,童华丽,赵武生.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8)
- [5]湟水流域坡面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研究[D]. 何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6]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D]. 李彩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WEP-SED模型的湟水流域水沙过程分析[D]. 朱熠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湟水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模拟研究[D]. 韩柳. 长安大学, 2020(06)
- [9]兰州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李二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