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盾早期文艺思想脞谈(论文文献综述)
凌孟华[1](2022)在《新见夏衍力作及其记录的重要广州大轰炸史料——由“隐现”而“消失”的佚文《在轰炸中生活》脞谈》文中研究表明广州时期的夏衍有不少作品处于散佚状态,《在轰炸中生活》就是其一。此作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夏衍研究资料已有提及,但始终未见披露,呈现一种由"隐现"而"消失"的状态,且相关记载也值得辨析。此作初刊1938年6月29日上海《导报》第一版,后载1938年7月7日成都《新新新闻每旬增刊》创刊号,是夏衍又一篇描写广州大轰炸的力作,堪称夏衍名作《广州在轰炸中》的姊妹篇。《在轰炸中生活》表达更为曲折、细腻而又不乏机智与幽默,包含更多夏衍对自己及同人"在轰炸中生活"的个人化记录和书写,也更见理性深度与反思力度,具有重要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广州大轰炸的重要史料。
孙婷婷[2](2021)在《1900-1937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00年到1937年间的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作为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历史小说理论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论文以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理论文章为重点,并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创作,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小说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这一时期历史小说理论在内容与地位上的独特性。具体来看,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探究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小说理论,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与理论概况,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进行整体阐释。第二部分,探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文体观念,包括小说观念、历史观念、时代精神与历史小说的关系。1900-1937年间,小说观念与历史观念发生了现代化的转变,促进了历史小说文体的独立与觉醒,推动了历史小说的现代化转变。同时,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理论深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强调历史小说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意识。第三部分,专注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创作论,包括创作动因、虚实关系与艺术构思方式。结合具体的历史小说创作实践,分析这一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兴起的动因,重点探究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及艺术构思。第四部分,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文学价值,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历史小说理论有着“为社会”与“为人生”的双重现实性与社会功用目的。具体表现为历史小说理论家以借古鉴今的方式指涉社会现实、以古讽今批判社会现实,古为今用传达对现实与人生的积极关照。同时,将历史小说作为教育、启蒙、道德教化的武器,直接为社会所用。第五部分,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的价值与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小说理论指导了现代历史小说创作,促进了现代历史小说理论的发展。
朱冯芳[3](2018)在《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文中提出从苏青的走红起到现在,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浮沉。但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出发,研究苏青作为女性个体及其文学活动是对乱世时代的透视与再现相对较少。结合见证叙事的观点来研究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或许能使她在文学史中的形象更为饱满。本论文正是以此为视点,力图促进苏青研究。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简单梳理苏青与见证叙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核心:如何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分析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第一章关注的是苏青独特的写作策略、创办《天地》以及对“吃”和男女关系的关注。重点讨论苏青运用独特的自传体叙事策略和家庭性话语,巧妙地见证乱世,她创办的《天地》杂志能够反映众生百相以及在“俗人哲学”的价值观下,苏青如何在乱世谈论饮食与两性,在日常生活中洞悉乱世。第二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呈现乱世女性生存与生育的问题。以苏青为个案,从她的个人婚恋、母亲体验以及对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她在乱世为女性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性以及女性主义观点的不彻底性,考察乱世女性的普遍命运。第三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在乱世进行新市民文学创作,包括她文学创作的主题转向、语言风格以及作品细节的世俗隐喻等。苏青反叛了“五四”以来“启蒙/救亡”的文学主题,转向了“日常化/世俗化”,试图用饱含生活气息的语言淡化乱世阴影,以民俗民风、肺结核等生活细节隐喻并消解乱世。结语部分将总结正文。在动荡不安的乱世里,苏青以一种常态生活的思维模式和“假装生活在盛世”的心态进行写作,她努力地谋求生活并且见证了普通人在乱世的精神形态、审美追求和生活渴望。
刘志亮[4](2018)在《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批服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尊崇孔子和儒家文化,反对白话文运动,主张中西文化结合的留学知识分子们,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典型代表。他们以创办《学衡》杂志为载体,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主张,注重文化的民族主义色彩,强调文化转型的秩序性和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并以东南大学为中心凝聚了一批具有相同文化理念的文人群体,以此与主导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化派分庭抗礼。因为创办了《学衡》杂志,后人将之称为“学衡派”。1922年《学衡》创刊后,尽管没有形成对新文化运动的有力阻挡,但学衡派代表了一种“学衡”现象,在当时无疑掀起了一阵波澜,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自由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纷纷表态,或支持、或同情、或唾骂、或不屑。文化保守主义的“学衡”观以赞同为主,但主要以圈子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为当事人的保守主义者有阶段性的变化和自身的反省。而文化自由主义的“学衡”观则形成了反对、不歧视、赞同三大观点,这也符合自由主义所尊崇的独立、自由等价值理念。文化激进主义的“学衡”观无一例外都是反对的立场,但鲁迅主要是轻视、陈独秀是无视,主力则是以茅盾等人为代表的文学研究会。尽管当时共产党人并未过多参与,但40年代初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衡现象”的回应。其中发展“民族的”和“科学的”文化是对学衡派观点的超越,而发展“大众的”文化则是对学衡派观点的纠正。1933年《学衡》杂志停刊后,学衡派作为一个学派基本消亡,而后作为“复古”、“反动”的代名词,在革命的汹涌洪流中被历史所抛弃。然而到了 20世纪80年代末,在追求秩序和“国学热”的国内外有利条件下,文化保守主义潮流抬头,学衡派在历史旧纸堆中被重新翻出和评价。但80年代末兴起的“重估学衡”,不仅仅是对20年代“估学衡”的正名,更是渗透了学者对人物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对文化现代化的时代回应,但同时也出现了评价标准错位,甚至有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错误倾向。对学衡派问题的研究,经历了 2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高潮,虽断断续续,但也跨越了20世纪,其实质就是一个“学衡问题”——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次审视学衡,一是从历史、政治、文化三个角度来给予客观评价;二是从学衡派以及三大主义中反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唯一方向;三是从反思学衡派的兴衰历程中寻找当前文化自信建设的警示内容;四是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解决“学衡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向,也是终结“学衡问题”的唯一出路。
李盼[5](2014)在《士志于道 ——论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作家将自己的创作目光投向了明朝历史,创作了一批长篇历史小说。作家们以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和事件,借用历史小说的形式对现实与历史进行比照,梳理了当代知识分子与古代士人之间渊源深厚的精神传承关系。本文以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为研究对象,意在对小说中的士人形象做比较全面的观照,重点分析士人形象类型、士人形象的悲剧缘由和士人形象的文化内蕴,探讨作家如何建构历史与当下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士人形象表达怎样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三章,分别从士人形象的类型分析、士人形象的悲剧探源、士人形象的文化阐释等三个维度对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进行研究。引言部分,概述了“士”的发展历程以及选题的缘由。第一章分析了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两种士人类型,即文臣策士和白衣秀士。作家们不仅从普通人的性格视角出发,揭露其固有的人性弱点,还描绘了士人们在明朝大背景下士人精神的分裂。第二章探析了士人形象的悲剧缘由,从士人的精神困境角度说明了士人悲剧命运的原因。身处夹缝中的困境造就了士人的依附人格,“家国一体”的伦理观念使得士人们不得不面对忠与孝、家与国的两难选择,而士人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又令士人们内心充满“忧君”与“忧民”的忧虑情绪。第三章阐释了士人形象的文化内蕴。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学形象,他们身上寄寓了作家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折射出作家对当代知识分子价值和命运的思考,表现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程和莎[6](2014)在《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基督教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周作人的文学观是以“人的文学”为中心的文学理论观。本文着眼于周作人的文学观,探讨其文学思想的来源,梳理出影响周作人形成该文学观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人道主义思想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进而探讨其文学观中的基督教文化的因素。本文共分为三章依次论述。第一章分析周作人文学观形成的思想来源。本章通过梳理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周作人文学思想形成的诸多影响因素。具体来说,本章探讨传统文化、五四思潮、日本文化对周作人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笔者在论述中不但使其思想回归原时代,也回到其接触的思想文化,以期对周作人的思想作更加全面和客观的分析。第二章探讨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的关系。西方人道主义不仅是周作人文学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更是周作人文学观的理论基础。这一章中,本文重点论述周作人人道主义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精神的内在联系。本章从西方人道主义开始谈起,从根源上梳理人道主义思想源流以及其与基督教的错综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受到西方文学中人道主义观照的周作人独特的人道主义思想,特别是其思想中闪烁的基督教精神之光芒。第三章阐述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中的基督教文化因素。本章主要讨论周作人文学观中的“文学是人类的”这一观念形成与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的关系,此外,还涉及周作人“人的文学”中的一个内容,即性爱与文学的关系与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的关联。综上所述,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周作人文学观的思想来源,指出了其与西方人道主义的紧密联系,进而论证了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挖掘了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中的基督教文化因素,指出其文学观中的“文学是人类的”、其博爱的人道主义文学、其性爱与文学关系的理论,都有基督教文化的投射。
陈闽东[7](2013)在《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福州私家藏书事业历史悠久,历经千余年发展和积淀。民国福州私家藏书事业继承了清代鼎盛之余绪,又有所创变和发展,是私家藏书事业的转型期。本文以民国时期的福州私家藏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方志、档案、书目序跋、碑传、报刊、藏书家辞典中与藏书家相关材料及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民国福州私家藏书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而勾勒藏书家的生平事迹、藏书活动、藏书思想、藏书特点等,并从中总结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特色及贡献。
李晓丽[8](2012)在《“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中,“新生代”小说由于对当代生活的近距离、多方位、多层面书写成为当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代表。而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具有展现当代生活世界图景与颠覆男性文化权威的双重意义。因此,本文将“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确定为研究对象。论文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和当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多向关注背景下,以“新生代”男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为参照,展开对“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梳理与批评。“新生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表明,她们对当代日常生活的书写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呈现。一方面,她们与“新生代”男作家共同展示当代物质社会和消费社会场景中的新质,包括物质追求和欲望图景,当代人爱情、婚姻的变异以及它们对当代人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但与男作家注重宏观、理性的观察与提炼不同,“新生代”女作家更注重对其渐变过程进行追踪,并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女性生命感受。另一方面,她们深入体味日常生活的恒常、稳定、温情与丰厚给女性生命带来的温暖和寄托,思考人伦亲情对女性成长的意义与局限,追问爱情婚姻伦理中爱与欲的关系。“新生代”女作家在进行日常生活书写的过程中,还呈现出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不同角度感性话语的建构增强了作品的日常性“质感”与女性韵味。“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在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独有的意义,但是这一批作家由于宏大历史背景的缺失与创作青春期的局限,小说也存在开掘不深、单调重复、女性意识混沌不明等缺陷,她们的创作还有待于从思想境界和审美层面做进一步的提升。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有五章。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阐释“新生代”、“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同时也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阐述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第一章就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加以梳理,藉以呈现“新生代”女作家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学背景。具体涉及“五四”新文学到20世纪40年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启蒙、革命的复杂关系,1949年以后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纠结,以及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女性写作如何呈现日常生活与女性生存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第二章探讨“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其中包括辨析小说中不同女性人物的“恋物”情结,分析女性如何通过对“物”的钟情与经营体会生命的丰厚,寻找生命的恒常。同时以“新生代”男作家的创作为参照,对“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中用女性身体换取物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呈现“新生代”女作家在日常人伦情感方面的书写。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如何通过特定的途径回到对日常人伦情感的关注,分析其作品中的父女、母女关系、姐妹情谊和“血亲禁忌”,关注其在人伦情感的表达中对非理性的挖掘。第四章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对当代欲望场景和情爱困境的表达。这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女性欲望奇观的展示,也体现为对当代情爱婚姻生活中爱与性的分离、爱与欲的纠缠、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的艺术表现。同时,本章分析了女性作品中如何以空间化的方式展示婚姻的困境,以及日常化生存对爱情婚姻理想的解构等。第五章对“新生代”女作家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新生代”女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呈现出对女性叙事话语不同方向的试探。包括对女性“个人型叙述声音”的强调,对“闲聊体”与“闲话体”的文体尝试,以及对“气息”、“迷雾”等生活“杂质”的提取等。这些方式使她们小说中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加感性化、生活化。结语部分概括全文,认为大部分“新生代”女作家的创作仍具有女性“青春写作”的痕迹;肯定其日常生活叙事对当代女性写作关注当下、回归本土性、认同传统文学因素等方面提供的有益思考和参照;指出其在思想内涵、审美表达方面的不足,对其进一步提升寄予期待。
唐丽君[9](2009)在《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茅盾(1896-1981)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作家。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被誉为中国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学的三大开拓者和奠基人。其小说创作成就和文学评论理论令世人瞩目,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茅盾也是一名着名的翻译家,尤其在五四时期翻译了不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数十年来,评论界关于茅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以《子夜》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及其他小说作品的创作方法及文学价值上,而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活动一度成为茅盾研究中的“盲区”。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译者的目的、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目的以及某种翻译方法或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这种目的论要求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本文拟以此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将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置于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背景,并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讨论其策略在其翻译活动中的再现。本文主体共分三章。第一章从五四时期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语境三个方面论述茅盾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观。第二章从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运动,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翻译的现状和茅盾的儿童文学观等探讨五四时期形成茅盾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的中国文学语境。第三章引用具体例证分析茅盾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在其译本中的体现。文章认为茅盾的外国儿童翻译策略与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体现了茅盾作为翻译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茅盾是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学和本位文化的基础上,把外国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中国儿童文学更新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一方面体现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历史性融合,另一方面他的这些翻译策略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海伟池[10](2008)在《报纸副刊与现代散文文体的变革》文中指出报纸副刊是文学传播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因其自身特点和功能要求,从而推动与副刊有着密切联系的散文文体变革。杂文、小品文和现代游记文体的变革则更具有典型性。
二、茅盾早期文艺思想脞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盾早期文艺思想脞谈(论文提纲范文)
(1)新见夏衍力作及其记录的重要广州大轰炸史料——由“隐现”而“消失”的佚文《在轰炸中生活》脞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现”“消失”与必要的辨析 |
二、《在轰炸中生活》原文出处与辑校 |
三、文本特点、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 |
(2)1900-1937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00-1937 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理论来源 |
第三节 理论概况 |
第二章 1900-1937 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文体观 |
第一节 历史小说文体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现代史观与历史小说 |
第三节 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与历史小说 |
第三章 1900-1937 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创作论 |
第一节 历史小说的创作动因 |
第二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 |
第三节 历史小说的艺术构思方式 |
第四章 1900-1937 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中的文学价值论 |
第一节 关切现实社会 |
第二节 关注现实人生 |
第三节 强调历史小说发挥社会功用性 |
第五章 1900-1937 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影响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历史小说理论篇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苏青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何为见证叙事及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乱世日常生活的见证 |
第一节 再现乱世的写作策略 |
第二节 众生百相——《天地》杂志 |
第三节 假装在盛世——谈“吃”与“风花雪月” |
小结 |
第二章 乱世女性生存与生育的见证 |
第一节 时空置换下的矛盾女性 |
第二节 乱世女性的生儿育女 |
第三节 不彻底的女性主义书写 |
小结 |
第三章 乱世新市民文学的见证 |
第一节 新市民文学:启蒙/救亡的反叛书写 |
第二节 商业化写作:读者导向型的语言风格 |
第三节 日常性描绘:生活细节的呈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苏青生平与作品年表 |
附录二:苏青高中时期的三篇习作 |
附录三:《天地》总目录(1-21 期)(1943.10—1945.6) |
后记 |
(4)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学衡派概述 |
第一节 学衡派的形成 |
一、学衡派形成的主要缘由 |
二、学衡派形成的基本历程 |
第二节 学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界定和介绍 |
一、学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界定 |
二、梅光迪与《梅光迪文存》 |
三、吴宓与《吴宓日记》 |
四、胡先骕与《胡先骕文存》 |
五、其它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概述 |
第三节 学衡派的主要观点 |
一、西学潮流下对孔儒文化及人格道德教育的坚守 |
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发展思路 |
三、对“文言文”文体的钟爱 |
四、强调精英作用及培养博雅之士 |
第二章 20世纪20年代的“估学衡” |
第一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学衡”观 |
一、梁启超等人的文化认同和圈子支持 |
二、学衡派同人的放弃和吴宓的坚持 |
三、文化保守主义“学衡”观的学理透视 |
第二节 文化自由主义的“学衡”观 |
一、胡适的反对论 |
二、周作人的不歧视论和张季鸾的赞同论 |
三、文化自由主义“学衡”观的学理透视 |
第三节 文化激进主义的“学衡”观 |
一、鲁迅的轻视和陈独秀的无视 |
二、文学研究会的反击 |
三、文化激进主义“学衡”观的学理透视 |
第四节 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对“学衡现象”的回应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发展“民族的”文化是对学衡派主张文化民族性和科学性的超越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发展“大众的”文化是对学衡派重视智识阶级和轻视平民的纠正 |
第三章 对“估学衡”和学衡派的认识 |
第一节 80年代末兴起的“重估学衡” |
一、“重估学衡”兴起的主要原因 |
二、“重估学衡”的主要内容 |
三、对“重估学衡”的评价 |
第二节 新时代下对学衡派的正确认识 |
一、新时代下对学衡派的客观评价 |
二、从把握好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角度看学衡派 |
三、从文化自信建设的角度看学衡派 |
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学衡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士志于道 ——论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士者百态:士人形象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权谋漩涡中的文臣策士 |
第二节 无由进身的白衣秀士 |
第二章 士者何为:士人形象的悲剧探源 |
第一节 在夹缝中生存 |
第二节 无法回避的选择 |
第三节 挥之不去的忧虑 |
第三章 士者之义:士人形象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
第二节 重整自身价值 |
第三节 反思文化传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基督教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周作人文学观形成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濡染 |
第二节 五四的思想语境 |
第三节 日本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周作人人道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精神 |
第一节 西方人道主义的源流 |
第二节 周作人人道主义中的基督教精神 |
第三章 周作人“人的文学”观中的基督教文化因素 |
第一节 文学是人类的 |
第二节 性爱与文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前人之研究成果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 |
第二章 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社会环境 |
第一节 时局动荡、战乱频繁 |
第二节 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
第三节 学术风尚的转变 |
第四节 科举制度废除、新式教育兴起 |
第五节 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 |
第三章 民国福州藏书家 |
第一节 主要藏书家 |
第二节 其他藏书家 |
第四章 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特色 |
第一节 藏书理念开放化 |
第二节 藏书来源多样化 |
第三节 藏书结构特色化 |
第四节 藏书群体多元化 |
第五节 藏书交流密切化 |
第五章 民国福州私家藏书贡献 |
第一节 保存文献,传播文化 |
第二节 着书立说,繁荣学术 |
第三节 典籍捐公,补益公藏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日常生活叙事与女性写作传统 |
第一节 现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一、 在“启蒙“背景下沉浮 |
二、 与“革命”话语的纠结 |
三、 “家常化”与“传奇” |
第二节 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 |
一、 无奈的“退场” |
二、 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 |
三、 “日常”的坚守与护卫 |
第二章 “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 |
第一节 女性时空中的“恋物”情结 |
一、 围绕“物”的狂欢与沉思 |
二、 “物”与生命的恒常体验 |
第二节 “以性易物”与时代的光影 |
一、 向“物”投诚的两难困境 |
二、 “去道德化”的物质理想 |
三、 未完成的物质想象 |
第三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情怀的人伦深度 |
第一节 重返日常的亲情之爱 |
一、 “母”与“女”之间 |
二、 父女关系的书写 |
第二节 亲情伦理的深度开掘 |
一、 爱与痛的交织 |
二、 尴尬的血亲“暗恋” |
第三节 日常叙事中的“姐妹情谊” |
一、 女性同盟的“乌托邦” |
二、 从“情敌”到“姐妹” |
第四章 “新生代”女作家笔下的欲望景观与情爱困境 |
第一节 欲望奇观与爱欲挣扎 |
一、 女性身体与欲望奇观 |
二、 “爱”与“欲”的炼狱 |
第二节 “无爱一身轻” |
一、 爱情“游戏法” |
二、 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 |
第三节:水乳“难溶”的婚姻场景 |
一、 空间交错中的婚姻真相 |
二、 婚姻的日常性与情爱困境 |
第五章 “新生代”女作家日常叙事话语的感性特质 |
第一节 “独语型”女性叙述声音 |
一、 “个人型”女性叙述声音 |
二、 “复调”的女性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女性“闲聊”话语 |
一、 从“独语体”到“闲聊体” |
二、 民间生活场景的女性言说 |
第三节 女性话语中的感性“杂质” |
一、 “气息”或者“迷雾” |
二、 不“闲”的“闲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国外文献(专着) |
二、 国内文献(专着) |
三、 国内文献(重要论文) |
四、 “新生代”女作家相关作品 |
附录 |
“新生代”女作家研究论文汇总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
(9)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Literature Review |
0.2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
0.3 The Framework |
Chapter 1: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Mao Dun’s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
1.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y |
1.2 The Surge of National Patriotism |
1.3 The Open Mind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
Chapter 2: The Literary Context of Mao Dun’s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
2.1 An New View on Literature |
2.2 The Collective View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
2.3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
2.4 Mao Dun’s Viewpoint on Children’s Literature |
Chapter 3: The Reflection of Mao Dun’s Strategy in his Translation of Foreign Children’s Literature |
3.1 Mao Dun’s Translation Aim |
3.1.1 To Enlighten Chinese Masses |
3.1.2 To Construct Modern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ture |
3.2 Mao Dun’s Choice of Text |
3.2.1 The Scientific Fiction |
3.2.2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Small and Weak Nations |
3.2.3 Children’s Novels and Plays |
3.3 Mao Dun’s Translation Method |
3.3.1 Domestication |
3.3.2 Utilization of Vernacular Chinese |
3.3.3 Adaptation |
Conclusion |
Note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Informative Chinese Abstract |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
(10)报纸副刊与现代散文文体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杂文 |
二、小品文 |
三、游记 |
四、茅盾早期文艺思想脞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见夏衍力作及其记录的重要广州大轰炸史料——由“隐现”而“消失”的佚文《在轰炸中生活》脞谈[J]. 凌孟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2]1900-1937年中国历史小说理论研究[D]. 孙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3]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D]. 朱冯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20世纪20年代的学衡派问题研究[D]. 刘志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士志于道 ——论1980年代后期以来明朝题材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D]. 李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基督教文化[D]. 程和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7]民国福州私家藏书研究[D]. 陈闽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8]“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D]. 李晓丽. 南开大学, 2012(06)
- [9]论茅盾的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策略[D]. 唐丽君. 湘潭大学, 2009(S2)
- [10]报纸副刊与现代散文文体的变革[J]. 海伟池.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