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理逻輯的簡单介紹(續)(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娜[1](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提出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周莹莹[2](2020)在《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促进教育需求加大,同时互联网技术的更迭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内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教育平台能更大的节约教育成本与开支,从技术,运营,推广等方面扩大了教育的影响力,使得儿童在线教育产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且前景可观。以数理逻辑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可以通过产品自身高趣味的内容,高自由度的交互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儿童在玩耍中获得知识收获快乐。课题以针对3-12岁以培养数理逻辑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分析调研分析,研究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市场环境、核心用户、产品策略、视觉和交互形式,以及产品推广留存的运营策略。根据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各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用户深入研究。对于市场中现有的数理思维教育产品进行分类整理,主要选取市场头部典型产品,以及有代表性的新晋产品,剖析其产品设计策略,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产品的视觉和交互设计区别,总结其规律,总结出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特征和设计规律,梳理出这类产品常见的运营策略,并对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以培养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教育产品对于教育方式创新满足了市场及用户的需求,适应了时代发展,大有可为。
宋晋凯[3](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马莉英[4](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而英语阅读课堂活动更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霍德华·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注重个体差异性,促进个体的各项智能发展的观点基本一致。自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运用该理论在各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其中有很多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国内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中的运用,试图为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供些许建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试卷测试和个别访谈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在实验前后对甘肃省天水市某高中高二年级两个班学生98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旨在论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阅读基本情况和多元智能发展三方面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高二6班为实验班,高二8班为对照班。实验前,笔者通过试卷测试和问卷调查对98名同学进行英语阅读成绩、英语阅读基本情况以及多元智能水平情况前测。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阅读成绩、阅读基本情况和多元智能总体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实验中,笔者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对比教学实验,其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实验后,笔者再次对98名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成绩、英语阅读基本情况以及多元智能水平情况后测,并运用SPSS20.0和问卷星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成绩高于对照班学生的阅读成绩;实验班学生实验后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自我评价明显提升;实验班学生的多元智能水平较对照班而言在实验后有了大幅度提高。最后,笔者针对问卷中呈现出来的典型问题对十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访谈结果发现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试着为优化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旨在为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苏日娜,代钦,敖特根[5](2019)在《《罗素算理哲学》与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随着罗素来华,数理逻辑传入中国,1922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通过对罗素来华讲演、《罗素算理哲学》的成书背景、内容及其引起的两场学术争论进行研究,认为此书不仅为中国数学界打开了通往数理逻辑的大门,使中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了解并研究数理逻辑,并且对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乃至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远林[6](2019)在《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文中提出很清楚,维特根斯坦哲学可简单地划分为前期哲学、后期哲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分析学派、人工语言学派有关,后者主要与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学派有关。罗素、摩尔分别是这两种风格的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形成都发生了关键影响。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是强调本质主义的,这与倡导语言游戏、意义即用法的后期哲学有着鲜明的不同。当然,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某些思想线索也并非全然是是一成不变的。例如,维特根斯坦在前期着力论述的不可说的东西这一重要思想对象。起初,在最早的逻辑笔记、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不可说的东西主要意指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命题、语言以及事实、世界共有的东西。因为命题和事实同构,即它们具有共同的逻辑结构,所以命题可以通过成为事实的逻辑图像而图示事实。后来,在战时笔记、逻辑哲学论中,不可说的东西仍然包括所谓逻辑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此时不可说的东西之内涵有了增添。也就是说,不可说的东西此时也包括神秘的东西、伦理学与美学等内容。特别是神秘的东西,具有鲜明的超验色彩。于是,不可说的东西,开始主要关涉着逻辑形式这经验世界中的存在,维特根斯坦强调逻辑形式是不可说但可显示的,虽不完全等同于经验但毕竟是合乎经验的、与经验密切相关的,逻辑形式是经验的前提条件。可见,不可说的东西之意义前后并非始终如一。开始时不可说的东西仅仅是经验世界中非神秘的存在。后来,不可说的东西的内容增加了超验与神秘的成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思想转变。不可说与神秘二者之间是不可简单地划等号的。神秘的东西是不可说的,但不可说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神秘的。这一思想变迁,意味着维特根斯坦哲学观、形而上学思想发生了关键的变化。其中反映的是两种迥异的本体论与抽象形而上学概念系统。文章的核心工作便是考察这一重大的思想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层形而上学的内涵之转变。进而,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这种内部变化的关键因素,也是需要予以寻觅、论述的。维特根斯坦在分析哲学阵营内部首次明确把握了语言的本体性而且对语言的表述功能给予了逻辑图像论式的充分解答,文章皆会对这些内容进行正面的澄清与呈现。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独特形而上学是意蕴丰富的,我们对它的考察将会得到不乏启发性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维特根斯坦不是完全拒斥形而上学的人,他对不可说但可显示的形而上学即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是极为珍视的。这与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等人对形而上学的看法显然是有差异的。
杨光[7](2019)在《张申府逻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申府的学术思想以辩证综合为显著特色,逻辑思想是他综合交汇思想构成的基础。本文以三个线索梳理张申府的逻辑思想:一是从历史纵向的思路,去分析张申府逻辑思想理论来源和综合创新;二是从时代和思想的横向,去分析张申府逻辑思想的学术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三是评价和总结张申府逻辑思想贡献与局限性时,运用比较方法更加清晰定位张申府思想的特色。本文首次系统整理张申府的逻辑思想,阐明张申府的逻辑学成就以及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张申府逻辑思想的研究,将逻辑史研究重新引入逻辑哲学、东西方哲学与文化比较的宏大视野中。本文重点分析张申府融合现代逻辑学、马克思主义逻辑思想、中国传统逻辑思想三者的关系的思考,进而审慎反思近代以来对逻辑学工具理性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最后分析逻辑学与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发展张申府逻辑思想,这对推进我们当代中国逻辑史的深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张留华[8](2011)在《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文中认为本文摆脱现有中文文献仅从实用主义涉足皮尔士哲学的局限性,以“作为指号学,是哲学而非数学”的逻辑观念为基调,全面梳理皮尔士广义逻辑科学的内涵及外延,并试图通过逻辑这把钥匙层层解开皮尔士哲学在实用主义论争及当代各哲学分支根本问题上的独创性及相关性。与当代标准数理逻辑相比,皮尔士在逻辑代数、存在图等工作中独立发展了堪与弗雷格、罗素等人相媲美的一阶逻辑思想,但他在现代逻辑上的视野要宽阔得多。虽然皮尔士本人卷入到当时布尔代数的改进热潮当中,但他强调自己研究逻辑代数的动机不在于数学而在于逻辑学,即推理及思想分析上。在一种自然的科学分类法中,逻辑学服从于经验实在,属于广义实证科学中的通视科学。逻辑学关注应然而非实然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逻辑学就与数学一样完全无关于经验事实;相反,逻辑推理从一开始就被迫诉诸一些共同的基本生活经验。皮尔士从深入细致的逻辑史研究出发,认为逻辑学在古希腊和中世纪那里一直承担而且现代也应继续承担“探究真理的工具”这一角色,从而他把广义上的逻辑科学等同于指号学。任何思想都是通过指号进行的,指号是推理得以开展的唯一载体,对于各类指号及其功能的分析凝结着我们对于推理本身或探究工作的思考。指号学作为哲学分部下现象学之后、形而上学之前的一种规范科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语法(包括非心理主义意义上的认识论)、批判论(包括通常所谓的逻辑学)和方法论(包括能够加快真理探究进程的各种“修辞”策略);而实用主义作为一种能够使我们的观念更加明晰的科学定义方法,则明显属于指号学方法论分部下的一种“逻辑命题”。皮尔士把实用主义看作是有关外展推理的逻辑学,并倡导一种同时包括外展、演绎、归纳等三种基本推理形式在内的、可广泛应用于任何科学探究的“实践逻辑”。正如存在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心理学、人类学等一样,皮尔士的新逻辑学就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学:它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逻辑学即数理逻辑,也不同于作为某种专门技艺的逻辑。与其他逻辑学家相比,可能同样是考察推理问题,但皮尔士的关注总能表达出某种更为一般、更具总体性的东西。正如今天人们说“分析哲学”时越来越意识到它并非只是哲学上推陈出新的另一个分支或派别而可能是整个哲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新路线、新追求,同样皮尔士所带给我们的“作为哲学的逻辑科学”并不是要取消或否定历史上已有的某种逻辑研究,它重点是为我们增添一种新的关注点,为我们展现原来很少出现或现已多被遗忘的整体视野。放在此种广义逻辑学语境下来看,皮尔士实用主义与其他版本实用主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基于连续统逻辑的联系主义哲学,其中包含了皮尔士逻辑在经院实在论、懊悔的可错论、客观唯心论以及自然主义等方面的深刻内蕴。整体来看,皮尔士在一百年前所规划的“哲学逻辑”是更多接近于当前英美及欧陆哲学前沿(而非十九世纪或二十世纪初期哲学主流)思想倾向的一幅图景:它具有非革命的进化特征,非二分法的连续性特征,反相对主义的多样性特征,反基础主义的客观性特征。
宁乐[9](2020)在《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亲子游戏是游戏的一种,但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亲子感情是亲子游戏展开的基础,亲子互动游戏是亲子游戏展开的核心内容。它是一种可以全面开发儿童多种能力的游戏。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干预的方式来分析大班儿童入学准备在亲子游戏的影响下的发展变化,探究大富翁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同时分析并探讨控制变量家庭背景因素和亲子游戏的干预与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研究采用行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时间(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以杭州市某幼儿园满五周岁的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了两个大班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班儿童进行八周16次的大富翁游戏干预,对照组大班儿童不实施任何干预。对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家庭背景信息调查问卷并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徐聊恩和郑雅方的《五岁幼儿就学准备度评量表》进行测查,以考察大富翁游戏的干预效果,探求大班儿童进行大富翁游戏是否会提高其入学准备水平。此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出大富翁游戏和家庭背景因素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通过实验干预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运用访谈调查法和观察法对父母与儿童进行大富翁游戏进行定性分析,以此为研究提供佐证。结果表明大富翁游戏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大班儿童提高其入学准备水平。父母与儿童进行的大富翁游戏活动可以分为游戏规则习得期、进入游戏期和游戏成熟期三个时期,儿童从服从型到合作型再到主导型,这样的一个渐进过程,是儿童入学准备提高的重要原因。结果也表明了家庭背景信息中母亲学历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能够产生影响,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大班儿童的入学准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亲子游戏的作用,给予儿童更多亲子游戏的机会,有效通过亲子游戏来发展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重视并提高家长在亲子游戏中的观察和指导能力。
张美霞[10](2013)在《《数学杂志》(1936-1939)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5年,中国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数学的形成。中国数学会创办了两种数学期刊,一种为普及性期刊,即《数学杂志》,由顾澄担任总编辑,它创办于1936年8月,1939年停刊,共出版2卷5期。《数学杂志》1951年1月改名为《中国数学杂志》,1953年更名为《数学通报》;另一种为学术性期刊,即《中国数学会学报》(即现在的《数学学报》),由苏步青任总编辑,华罗庚为助理编辑。在现代数学的传播中,数学期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发现对《数学杂志》的作者群、编委会、栏目设置、数学内容等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主要对《数学杂志》的创办到内容的整体性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首先论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之处。2.主要对《数学杂志》的始末进行梳理,介绍创刊背景、中国数学会概况、《数学杂志》的创刊与内容简介。3.首次全面系统地对《数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作者群、编委会、栏目设置等进行了介绍。中国数学会成立后,国内数学活动也大大地活跃起来。数学家们经常组织各种数学交流活动,造就出强大的编辑阵营和作者队伍,对数学知识的传播与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4.对《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史、大学入学数学试题、数学教学法、数学译著、数理逻辑、高等数学、数论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在数学史方面,增强了学习者的民族自信心;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的分析,可以洞察当时的数学教育的方法、内容等方面的信息;数学教学法方面,苏格拉底数学教学法对后世教学法提供了参考;数学译著,主要内容为德国数学学说与科学翻译理论的介绍;在数理逻辑方面,数学认识的本源问题、数学存在问题等研究为数理逻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高等代数方面,函数论、无穷级数等的研究,对代数的研究以及传播起到了巨大贡献;在几何方面,主要以中外论著的批评为主;在数论方面,主要关于近世数论上的大问题,如Fermat问题、Waring问题等的新进展,这些都是数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整个数论的核心问题。5.对创办《数学杂志》的意义进行分析。《数学杂志》办刊时间不长,但是它成为普及数学知识、介绍西方现代数学、传播现代数学知识的一座桥梁。《数学杂志》发行较广,影响较大,是数学教育者和数学家引进数学新知识、探讨数学发展的重要阵地,推动了全国数学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数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数理逻輯的簡单介紹(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理逻輯的簡单介紹(續)(论文提纲范文)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2 数理逻辑智能相关理论综述 |
2.1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2.2 数理逻辑智能理论概述 |
2.3 培养数理逻辑智能的儿童在线教育产品种类 |
2.3.1 思维教育产品中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目标与实现手段 |
2.3.2 创客教育产品中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目标与实现手段 |
2.3.3 编程教育产品中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目标与实现手段 |
3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用户研究 |
3.1 儿童思维及生理发展规律 |
3.1.1 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
3.1.2 儿童生理发展的规律 |
3.2 .儿童用户研究及需求分析 |
3.2.1 目标用户的定性研究 |
3.2.2 目标用户的定量研究 |
3.3 针对家长的用户研究 |
3.3.1 不同年代家长对在线教育的态度洞察 |
3.3.2 不同城市家长对在线教育的态度洞察 |
4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产品策略研究 |
4.1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策略分析 |
4.1.1 学前阶段3-6 岁段常见产品策略 |
4.1.2 学龄阶段6-12 岁段常见产品策略 |
4.2 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策略分析 |
4.3 人工智能与自适应学习对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策略的影响 |
5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设计研究 |
5.1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教育产品的视觉设计研究 |
5.1.1 产品色彩设计要点 |
5.1.2 产品图形设计要点 |
5.1.3 产品文字设计要点 |
5.1.4 产品形象设计要点 |
5.2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 |
5.2.1 产品系统状态可见性原则 |
5.2.2 产品系统与用户现实世界的匹配的原则 |
5.2.3 产品可控原则与一致性原则 |
5.2.4 产品防错原则与易扫原则 |
5.2.5 产品灵活高效原则 |
5.2.6 产品容错原则 |
5.3 语音交互设计原则 |
5.4 激励反馈设计原则 |
6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运营研究 |
6.1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拉新策略 |
6.1.1 裂变拉新策略 |
6.1.2 网络营销策略 |
6.2 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的留存策略 |
6.2.1 课程体系的可续性 |
6.2.2 优惠及福利设计 |
6.2.3 老学员分层制定沟通策略 |
6.2.4 续班节奏的设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六、概念释名 |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
1.3.4 国外著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
4.2.1 数学之于科学 |
4.2.2 数学之于社会 |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4.3.1 数学与统计学 |
4.3.2 数学与经济学 |
4.3.3 数学与艺术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
7.3.1 《罗素月刊》刊创 |
7.3.2 《罗素月刊》概貌 |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2.1.1 智能的定义 |
2.1.2 多元智能的定义 |
2.1.3 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 |
2.2 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2.2.1 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2 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英语阅读教学与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
2.3.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课堂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3.2 影响因素 |
2.4 多元智能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课堂活动设计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调查问卷 |
3.3.2 个别访谈 |
3.3.3 试卷测试 |
3.4 实验过程 |
3.4.1 教学实验前 |
3.4.2 教学实验 |
3.4.3 教学实验后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中的实施 |
4.1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中的实施原则 |
4.1.1 多样性原则 |
4.1.2 差异性原则 |
4.1.3 实践性原则 |
4.2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中的实施方法 |
4.2.1 基于语言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2 基于数理逻辑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3 基于音乐节奏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4 基于视觉空间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5 基于身体运动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6 基于人际交往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7 基于自我内省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2.8 基于自然观察智能的教学活动设计 |
4.3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案例 |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 |
5.1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成绩前后测数据与分析 |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成绩前测数据与分析 |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成绩后测数据与分析 |
5.1.3 实验班英语阅读成绩前测与后测的比较 |
5.2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基本情况前后测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1 问卷的有效性 |
5.2.2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基本情况前测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阅读基本情况后测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实验班与对照班多元智能自我评价前后测比较与分析 |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多元智能自我评价前测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多元智能自我评价前后测对比分析 |
5.3.3 对照班多元智能自我评价前后测对比分析 |
5.3.4 实验班和对照班多元智能自我评价后测对比分析 |
5.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2 本研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多元智能自我评价量表 |
附录三 天水一中高二第一学期开学检测英语试题——阅读部分 |
附录四 天水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英语试题——阅读部分 |
附录五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部分优秀学生五行诗作品创作展示 |
致谢 |
(5)《罗素算理哲学》与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20世纪20年代数理逻辑传入中国 |
三、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 |
四、结语 |
(6)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箴言与献诗 |
1 导论 |
1.1 引子 |
1.2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目的意义 |
1.3 关于文本 |
1.4 研究综述 |
2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及此前的文本发展线索 |
2.1 《逻辑笔记》(1913年) |
2.2 《向摩尔口述的笔记》(1914年4月) |
2.3 《1914-1916年笔记》(《战时笔记》) |
2.4 冯·赖特编号体系中的手稿104号 |
2.5 《逻辑哲学论》阶段及其他 |
3 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物:前期维特根斯坦深层哲学观念变迁 |
3.1 前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最初的理解与变化 |
3.2 从“不可说的”东西到“神秘的”东西:从逻辑形式的观点看 |
3.2.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不可说的东西 |
3.2.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的不可说的东西与神秘之物 |
3.3 从逻辑原子主义思想到关于神秘的东西的形而上学: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 |
3.3.1 《逻辑笔记》与《向摩尔口述的笔记》中的形而上学 |
3.3.2 《战时笔记》与《逻辑哲学论》中关于神秘之物的形而上学 |
4 促成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转变的主要因素之分析 |
4.1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初步分析 |
4.2 前期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观念之转变:逻辑分析视角 |
4.3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之逻辑分析方法的主要渊源略探 |
4.4 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其他理论来源之初步探究 |
4.5 相关性的附录与补遗 |
5 结语 |
附录一: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 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
一、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 |
二、摹状词理论的主体内容 |
三、亲知的知识与摹状的知识 |
四、斯特劳森等的批评与商榷 |
五、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意义 |
附录二之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1、维特根斯坦著作中文文本 |
2、外文参考文献 |
3、其他参考著作 |
4、国内期刊以及硕博士论文 |
致谢 |
(7)张申府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本文出发点和目的 |
(二)文献整理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申府逻辑思想的溯源与创新 |
第一节 对西方现代逻辑学之译介 |
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二、对罗素现代逻辑思想的译介 |
三、广阔的现代逻辑学视野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传播 |
一、张申府的介绍与宣传 |
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理解 |
三、解析的辩证法 |
第三节 辩证综合与中国逻辑的创新 |
一、对中国逻辑的发掘与解读 |
二、中国逻辑的现代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张申府逻辑思想的时代诉求与应用 |
第一节 逻辑学与哲学 |
一、逻辑方法与哲学 |
二、逻辑方法与中国现代哲学 |
第二节 逻辑学与社会 |
一、逻辑、理性与救亡 |
二、逻辑与民主、科学 |
三、逻辑理性与商业文明 |
第三节 逻辑学与文化 |
一、逻辑与科学法 |
二、中西文化分析 |
三、综合创新的世界新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申府逻辑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现代逻辑上的贡献 |
一、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先行者 |
二、对现代逻辑学的发展与突破 |
三、为逻辑学寻找中国文化根基 |
第二节 逻辑与文化上的探索 |
一、逻辑方法比较 |
二、逻辑文化观的承继与发展 |
第三节 张申府逻辑思想的不足 |
一、缺乏现代逻辑学与文化清晰的界定 |
二、缺少系统的逻辑学著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 |
常用文献缩写代码 |
导论 |
总论 |
第一章 皮尔士的逻辑与哲学:一种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皮尔士论科学 |
第二节 一种自然的科学分类法 |
第三节 逻辑作为科学分类法中的一门哲学科学 |
第四节 几点评论:逻辑与哲学的诸种牵连 |
第二章 数学及其逻辑:皮尔士在现代逻辑中的地位 |
第一节 皮尔士的数学观念 |
第二节 从数学到逻辑学 |
第三节 逻辑代数 |
第四节 图式逻辑 |
第五节 皮尔士心中的现代逻辑 |
第三章 指号学:皮尔士的广义逻辑学 |
第一节 从历史上看指号学 |
第二节 指号学作为逻辑学 |
第三节 指号分类法及其在逻辑上的应用 |
第四节 指号学的分部与逻辑学的拓展 |
第五节 从指号学说开:重新理解反心理主义 |
第四章 实用主义:皮尔士的一个逻辑准则 |
第一节 实用主义准则的提出 |
第二节 实用主义的指号学解读 |
第三节 实用主义与推理意图 |
第四节 实用主义的证明 |
第五节 实用主义与其近邻:晚年的辩护 |
分论 |
第五章 外展推理及研究经济论:逻辑学的实践向度 |
第一节 论证三分法 |
第二节 论外展作为一种独立的推理方式 |
第三节 科学探究中的经济问题 |
第四节 逻辑方法的实践向度 |
第六章 连续统及联系主义哲学:逻辑学的未决难题 |
第一节 连续性及其问题 |
第二节 皮尔士对康托连续统的逻辑批判 |
第三节 皮尔士的联系主义哲学 |
第四节 皮尔士连续统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研究一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实验变量 |
第六节 实验程序 |
第七节 数据分析 |
第八节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研究二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定性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一节 大富翁游戏活动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大富翁游戏干预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影响 |
第三节 游戏观察成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教育建议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不足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数学杂志》(1936-193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归纳概括法 |
1.3.3 图表统计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学杂志》的始末 |
2.1 中国数学会概况 |
2.1.1 中国数学会主要职员情况 |
2.1.2 新中国数学会始末简介 |
2.2 《数学杂志》的创刊与内容简介 |
2.3 《数学杂志》的终刊与后续 |
2.4 创办《数学杂志》的意义 |
第3章 《数学杂志》的创刊理念 |
3.1 办刊宗旨 |
3.2 编委会情况 |
3.3 作者群体的组成 |
3.4 栏目设置 |
3.4.1 封面设置 |
3.4.2 书目广告栏 |
3.4.3 国内外数学界消息栏 |
第4章 《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
4.1 数学史 |
4.1.1 唐代历家奇零分数的演进 |
4.1.2 整数勾股形 |
4.1.3 曾纪鸿圆率考真图解 |
4.1.4 阳历甲子考 |
4.1.5 数论史与朱世杰垛积术 |
4.1.6 数学人物介绍 |
4.1.7 小结 |
4.2 大学入学数学试题 |
4.2.1 试题分析 |
4.2.2 试题特点 |
4.3 数学教学法 |
4.4 小结 |
第5章 《数学杂志》中的数学内容探析 |
5.1 数学译著 |
5.1.1 戴德金的数学学说 |
5.1.2 克莱因的数学观 |
5.1.3 科学翻译理论方法研究 |
5.1.4 数学译著的特点 |
5.2 数理逻辑 |
5.2.1 数学认识论 |
5.2.2 存在释义 |
5.2.3 数理逻辑导论 |
5.3 高等数学 |
5.4 数论与其他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数学杂志》目录(第一卷第一期-第二卷第一期) |
附录 2:《数学杂志》中的书目广告: |
附录 3:《数学杂志》中的数学界消息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数理逻輯的簡单介紹(續)(论文参考文献)
-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以培养数理逻辑智能为核心的儿童在线思维教育产品研究[D]. 周莹莹.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3]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4]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活动设计研究[D]. 马莉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罗素算理哲学》与数理逻辑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 苏日娜,代钦,敖特根.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11)
- [6]从逻辑形式到神秘之域 ——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不可说与显示的形而上学研究[D]. 张远林. 海南大学, 2019(06)
- [7]张申府逻辑思想研究[D]. 杨光.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 ——皮尔士哲学的逻辑面向[D]. 张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亲子游戏对大班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D]. 宁乐.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10]《数学杂志》(1936-1939)研究[D]. 张美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