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居松存[1](2011)在《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爆发于美国2007年的次级贷款危机,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传播途径迅速波及全球而形成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给全球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给世界银行业、尤其是欧美银行业造成了重创,使多家国际大银行相继发生破产或被收购。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印证了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促使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并实施金融监管改革,造成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国际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西方国际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而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水平提高,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中国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配置金融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发挥竞争优势,盈利总量在金融危机后有所提升,但和国际大银行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核心竞争力没有相应地大幅度提高、在资产规模和质量上仍有很大差距,在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和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也有不断提升的空间。因此,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同时借鉴西方银行业发展历程中一些成功经验,积极抓住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之良机,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扬长避短,积极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提高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能力,提升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对确保中国金融安全和稳定,有力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法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展开具体分析:首先,分析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银行业发展历程,对银行业发展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第二、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西方银行业遭受的不利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第三,对西方主要国家和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加以对比分析,并对中、西方采取的刺激政策对银行业竞争力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有助于推导出对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手段和具体措施。此外,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来剖析中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竞争力情况。通过上述分析,最后推导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参与世界金融规则的制定权也将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竞争力的增强,对中国金融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活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以及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具体情况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综述、基本框架,及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第一章是对竞争力与银行竞争力理论进行回顾。先是从西方学者及马克思对竞争力理论的分析,再到一般企业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指标分析,最后到银行业竞争力理论分析,并对评价银行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首先,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按照几个比较重要的时段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二,着力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的现状及竞争力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并按照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分别分析;最后,对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作总体评价,进而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第三章对西方主要大银行竞争力进行分析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首先,对主要西方银行业竞争力作总体评价;第二,分析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和途径;最后,根据西方银行业发展历程和竞争力提升的经验,引申出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启示。第四章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其特定的背景,在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成因与演进进行分析后,再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第二,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的影响,西方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三,分析国际金融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第五章是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进行分析。首先,就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提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必要性进行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分析;第二,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及相关政策建议。银行业竞争力分析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整体系统,本文试图从银行业发展背景和经营环境方面、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银行品牌价值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崛起等角度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进行多角度视察,以期提出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但因笔者认知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对一些问题的分析,常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未能通晓其内涵,对银行业竞争力方面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理论和政策等仍需笔者进行深入研究。
秦启岭[2](1998)在《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文中研究指明在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趋势下,西方银行业面临着新的风险。本文在论述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借鉴,提出当前发展和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路
张亦春,佘运九[3](1998)在《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借鉴》文中研究表明从西方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实施风险管理的若干策略。
张亦春,佘运九[4](1998)在《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张亦春佘运九从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到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自1997年5月以来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金融风险的威力。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谈到金融风险,就不能不谈到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杨烈[5](1999)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文中指出 在金融风险中,银行业风险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因为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都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问题比较研究,来探讨我国银行业实施风险管理的可行性选择。
宋晓玲[6](2013)在《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主要采取IFC绩效标准、赤道原则、负责任的投资原则、《污染预防与消减手册》等国际标准,并把国际标准与自身情况相结合,制订出本机构的融资环保政策与方针。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对中国提供重要启示: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相结合;注重多方合作协调;寓环境保护于可持续发展;注重环保意识培育和相关人才培养;贯彻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政策;实施持续性、全程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杨宜[7](2000)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及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长期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开始通过市场机制公平显露出来,日益影响到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金融风险问题因此引起各界的重视。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间接融资,即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进行,这使得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业风险,银行业的风险又主要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由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处于枢纽和核心地位,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下,国有银行的作用有限,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经营责任,也就谈不上什么风险了。如果说国有银行当时有生死存亡风险的话,那么这种风险是来自政府的外部风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经济日趋货币化和信用化,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国有银行在服务领域、经营业务、活动范围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发展,其作用日益显着。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增加,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旧体制下长期积存的风险逐步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不良贷款的问题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既是危及国有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隐患,同时也是我国整个经济和金融活动中潜藏的巨大隐患;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众多新出现的风险,如负债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等,新旧体制下的银行风险交互作用,使银行的风险不断加大,且更加难以控制。国有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也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探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根源,认为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首先要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将国有商业银行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这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再次,国有商业银行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最后,要构筑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本文分为八个部分具体论述,现分述如下: 第1章 导论 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银行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 银行风险的形成必然导源于经济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从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考察,银行风险主要导源于:社会分工及交易多元化:经济主体行为的禀性;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及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银行经营活动不是一个孤立经济现象,而是整个经济的综合反映。由于银行的服务对象是经济运行中的各个经济主体,它们的行为直接决定着银行风险的大小,所以,有必要从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研究银行风险,探讨银行与政府、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政府行为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体现在
王毅[8](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孔松泉[9](2002)在《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课题。本文选择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这一微观银行学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分类定义,以风险识别与度量、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与化解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环境,进行分析论证,探索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信贷风险控制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引言,说明选题的背景、理由,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是基于微观层面的信贷风险概论,从现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入手,提出了对银行信贷和信贷风险的概念理解,明确界定了信贷风险的核心内容是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放弃了对银行涉及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政治和社会风险等广泛的内容,从而使本文的研究内容限定在基于微观层面的信贷风险的狭小范围,并统一了本文所涉及的“信贷”与“贷款”,“借款人”与“企业”,“贷款人”与“银行”的术语互换的内涵,以便于对全文连贯的理解而不产生歧义和疑问。最后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作者的个人观点,即信贷风险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第四章对目前国内外关于银行信贷风险或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介绍。第一节介绍了几种传统而实用的经验分析方法,如最常用的“5C”法、“5P”法和“5W”法,还有“LAPP”法,“SWOT”法,以及国内常用的“四要素”法,即“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和担保分析”的所谓“四大技术工具”。第二节介绍了企业信用等级测评的信用评级方法;第三节介绍了两种统计评分方法,一是Zeta分析法,二是CART结构分析法。第五章着重介绍了国际上关于信用风险度量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主要的定量模型的比较分析,理解定量方法的适用背景和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评价定量方法对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实用价值。第一节分析了定量分析模型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第二节对定量模型方法进行了分类,第三节对目前最新的几种创新模型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新巴塞尔协议(讨论稿)推荐的几种内部风险分析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如J.P.Morgan银行的Credit Metrics模型,KMV公司提出的KMV模型,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设计的Risk Metrics+模型(也称CSFP模型),麦肯锡公司设计的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还有信孚银行提出的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模型(RAROC模型)等,最后对定量模型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思考。信贷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更精细的定量化时代,但是任何精细的风险测量都不可能替代决策,而只能作为决策的技术支持工具。我国的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应用上述模型的基础和条件,但定量方法的应用一定是未来信贷风险管理的趋势,我国加入* 后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和合作必然要求具备定量方法的应用,新巴塞尔协议将在2005年正式实施,其对内部定量风险模型的要求,也将促进我国银行微观信贷风险控制在定量方法上的研究和应用。 第六章从信贷资产的风险监控角度,研究分析了信贷风险的动态监控理论和方法。利用贷前的识别和度量工具不能代替决策,决策前的筛选不能保证事后的无风险,决策本身就是愿意承担风险的决策,风险是在事后才可能发生的,因而事后的监控和检测包括问题贷款的处理成为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从单一借款人的贷后监督进行分析,指出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事后监控的必要性,分析监控是有成本的,监控成本与监控程度的均衡带来对激励相容合同和最优债务合同的分析,以及商誉和外部中介代理对监督成本的节约。然后从银行机构管理层的角度,分析整体信贷资产质量状况的动态检测方法,主要是对信贷资产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分类以动态掌握整体质量状况和通过内部模型计算全部资产的风险价值(VAR,Value at Ri。k)。最后,对问题贷款处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是从微观信贷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现实信用环境和市场体制下的信贷行为的分析。关于信贷行为的研究是微观银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章通过对微观银行学关于信贷行为研究的前沿理论进行了评价,揭示了西方理论难以解释的我国现实环境下的诸多信贷行为表象,提出了信贷行为是一种文化现象,并引发了对最近受到金融理论界热点关注的行为金融学的思考。 第八章从信贷行为分析引申出关于信贷文化的思考。信贷文化其实也是微观银行学的一个概念,是西方商业银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提出的一个概念。信贷文化概念在近几年的银行相关的理论和实务文章中被广泛提及,但是关于信贷文化以及将其作为微观信贷行为和风险控制相关联的有价值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作者将信贷文化与信贷风险控制的关系作为独
赵磊[10](2013)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以存贷款为主要的经营业务,利息收入于是成为最主要的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直以来都比西方商业银行低很多,在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以及股份制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呈现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中间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日益起到关键的作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在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背景下,进而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趋势愈演愈烈,加之金融海啸极大地破坏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存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正受到严重威胁,中间业务的发展因为风险压力的加大也有所减慢。货币管理当局面对堪忧的经济状况,在货币政策方面,实行了宏观层面上的适度宽松,通过2008年后连续多次降息大大缩窄了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利差。面对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转型的压力,商业银行必须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重中之重的选择。本论文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方银行经验借鉴、未来发展思路几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脉络。
二、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理论综述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竞争力与银行业竞争力有关理论 |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理论 |
一、主要竞争力理论回顾 |
二、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
第二节 银行业竞争力理论 |
一、银行业竞争力定义及特征 |
二、银行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三、银行业竞争力主要指标 |
第三节 本文对银行业竞争力比较的重点 |
一、利用英国《银行家》1000 家银行数据分析 |
二、注重中国银行业竞争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二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大一统”的中国银行业 |
二、改革开放后到加入WTO 前的中国银行业 |
三、加入WTO 后中国银行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
一、中国银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
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显着增强 |
三、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增强的原因 |
四、中国银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具体分析 |
一、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三、其他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
第三章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总体评价 |
一、主要西方国家银行业发展历程 |
二、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状况 |
三、西方银行业竞争力评价 |
第二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分析 |
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二、创新与监管推动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三、综合化和全球化促进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 |
第三节 西方银行业竞争力提升对中国的启示 |
一、在银行业与政府关系处理上的启示 |
二、在推动金融创新发展主导力量方面的启示 |
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推进海外经营的启示 |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分析 |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银行业的影响 |
二、西方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
三、西方政府应对措施对西方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及政府应对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二、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
三、中国政府应对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
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 |
一、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增强金融稳定 |
二、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三、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 |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再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金融脱媒影响和金融创新不足问题 |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压力 |
三、经营方式和赢利模式转变压力 |
四、巴塞尔新协议对资本要求的挑战 |
第三节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
一、完善公司治理 |
二、打造持续盈利的核心竞争力 |
三、提高银行核心资本质量 |
四、提高风险管理和运营能力 |
五、创造有利于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机构环境保护政策 |
(一) 联合国的《负责任的投资原则》 |
(二) 世界银行的《污染预防与削减手册》 |
(三) IFC的绩效标准 |
(四) 赤道原则 |
二、国际机构环境保护政策的共性特征 |
(一) 国家主权原则和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
(二) 国际合作原则 |
(三) 将环境保护寓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
(四) 公众参与原则 |
(五) 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
三、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 |
(一) 美国进出口银行 |
(二) 汇丰银行 (HSBC) |
(三) 花旗银行 |
(四) 亚洲开发银行 (ADB) |
四、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一) 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相结合 |
(二) 多方合作协调原则 |
(三) 寓环境保护于可持续发展 |
(四) 注重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金融专业性人才培养 |
(五) 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政策 |
(六) 实施持续性、全程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
(7)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步骤和基本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3.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银行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 |
2.1 银行风险概述 |
2.1.1 银行风险的涵义及特征 |
2.1.2 银行风险的分类 |
2.1.3 银行风险的效应机制 |
2.2 银行风险的产生 |
2.2.1 社会分工与交易多元化 |
2.2.2 经济主体行为的禀性 |
2.2.3 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 |
2.2.4 银行经营的特殊性 |
2.3 经济主体行为与银行风险 |
2.3.1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 |
2.3.2 企业行为与银行风险 |
第3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3.1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 |
3.1.1 经营效率递减,获利能力下降 |
3.1.2 银行资产质量低下,隐藏着支付危机 |
3.1.3 资本充足率不断降低,抗险能力弱化 |
3.1.4 内部管理环节薄弱,违规经营严重 |
3.1.5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经营存在隐患 |
3.2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 |
3.2.1 根源体制性 |
3.2.2 历史沉积性 |
3.2.3 集中性 |
3.2.4 隐蔽性 |
3.2.5 风险与收益非直接对应性 |
3.2.6 社会性 |
3.2.7 负的外部性强 |
3.3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根源探析 |
3.3.1 自身运作机制的缺陷 |
3.3.2 融资机制的转变 |
3.3.3 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银企关系扭曲 |
3.3.4 财政与金融职能划分不清 |
3.3.5 行政干预 |
3.3.6 中央银行监管未能设立有效的风险“防线” |
3.3.7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
3.3.8 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不力 |
3.3.9 经济伦理失范 |
第4章 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环境要求 |
4.1 政府转变职能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前提条件 |
4.1.1 分离政府所有者职能与政府管理经济职能 |
4.1.2 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
4.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微观基础 |
4.2.1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
4.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4.2.3 重组企业债务,健全信用约束 |
4.3 加快建设金融市场是分散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途径 |
4.3.1 必须坚持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原则 |
4.3.2 注重金融市场内在机制的培育 |
4.3.3 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 |
4.3.4 健全市场规划,规范市场秩序 |
4.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必要条件 |
4.4.1 尽快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化、社会化和法制化 |
4.4.2 以社会保险为重点,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 |
4.4.3 加强社会保险的统一规划和宏观管理 |
4.4.4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的效益 |
4.5 加强法制建设和伦理教育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有力举措 |
4.5.1 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为防范银行风险提供法律保障 |
4.5.2 建立文化风险防范机制 |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制度创新 |
5.1 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
5.1.1 防范银行风险重在制度创新 |
5.1.2 加入WTO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
5.2 产权制度变革 |
5.2.1 西方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 |
5.2.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考察 |
5.2.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
5.3 法人治理结构变革 |
5.3.1 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组织安排 |
5.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分析 |
5.3.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
5.4 组织制度变革 |
5.4.1 西方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
5.4.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
5.4.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制度变革的思路 |
5.5 业务经营制度变革 |
5.5.1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制度的模式与评价 |
5.5.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经营模式透析 |
5.5.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度模式的选择 |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6.1 银行风险管理的要素 |
6.2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动态 |
6.2.1 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 |
6.2.2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 |
6.3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程序设计 |
6.3.1 风险识别 |
6.3.2 风险估价 |
6.3.3 风险预警 |
6.3.4 风险控制 |
6.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防范风险机制 |
6.4.1 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 |
6.4.2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
6.4.3 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
6.4.4 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原则的信贷管理机制 |
第7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
7.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国际比较 |
7.1.1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 |
7.1.2 巴塞尔委员会与内部控制 |
7.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设 |
7.2.1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现状透视 |
7.2.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设计 |
7.2.3 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 |
第8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 |
8.1 银行风险监管的一般分析 |
8.1.1 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依据 |
8.1.2 银行风险监管的内容 |
8.2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
8.2.1 国际统一银行风险监管的标志—《巴塞尔协议》 |
8.2.2 国际银行风险监管新防线—《核心原则》 |
8.2.3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发展趋势 |
8.2.4 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启示 |
8.3 构筑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 |
8.3.1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
8.3.2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应具备的特性 |
8.3.3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模式 |
8.3.4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实现“四个转变” |
8.3.5 健全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子体系 |
8.3.6 建立国有银行风险监管的支持体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8)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9)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 1 选题背景 |
1. 1. 1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课题 |
1. 1. 2 关于信贷风险管理微观理论研究是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 |
1. 1. 3 本文选题的理由,范围和研究目标 |
1. 2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
2. 1 国外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2. 1. 1 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2. 1. 2 现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型与方法 |
2. 2 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基于微观层面的信贷风险概论 |
3. 1 从商业银行的定义理解信贷风险概念 |
3. 1. 1 现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 |
3. 1. 2 银行信贷和信贷风险的概念 |
3. 2 信贷风险的具体内容 |
3. 2. 1 违约风险 |
3. 2. 2 敞口风险 |
3. 2. 3 追偿风险 |
3. 3 信贷风险管理 |
第四章 信贷风险识别的传统方法 |
4. 1 传统而实用的经验分析方法 |
4. 1. 1 “5C”法 |
4. 1. 2 “5P法”及“5W”法 |
4. 1. 3 “LAPP”法 |
4. 1. 4 “SWOT”法 |
4. 1. 5 “德尔菲”法 |
4. 1. 6 四要素法 |
4. 2 信用评级方法 |
4. 3 统计评分方法 |
4. 3. 1 Zeta分析模型 |
4. 3. 2 CART结构分析法 |
第五章 信用风险度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
5. 1 定量分析模型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
5. 1. 1 信用风险量化方法的发展历程 |
5. 1. 2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迅速发展的原因 |
5. 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分类 |
5. 3 基于信贷风险度量的几种创新模型及其比较分析 |
5. 3. 1 Credit Metrics模型 |
5. 3. 2 KMV模型 |
5. 3. 3 CSFP模型 |
5. 3. 4 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 |
5. 3. 5 RAROC模型 |
5. 3. 6 KPMG模型 |
5. 3. 7 几种内部模型和方法的比较分析 |
5. 4 定量方法应用的实践思考 |
第六章 信贷风险的动态监控理论与方法 |
6. 1 信贷风险动态监控的理论内涵 |
6. 2 监督借款人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
6. 2. 1 有成本的状态检验 |
6. 2. 2 偿还激励理论(终止要挟模型) |
6. 2. 3 道德风险模型 |
6. 3 风险状况的动态检测方法 |
6. 3. 1 贷款风险分类评估方法 |
6. 3. 2 基于违约率的VAR测算方法 |
6. 4 问题贷款的处置 |
第七章 现实信用环境和市场体制下的信贷行为 |
7. 1 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是信贷行为过程 |
7. 2 信贷行为的微观银行学解释 |
7. 2. 1 信贷配给与均衡 |
7. 2. 2 风险分担 |
7. 2. 3 激励相容合同和偿还激励 |
7. 2. 4 商誉价值和道德风险 |
7. 3 西方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的现实信贷行为 |
7. 3. 1 国内银行微观信贷行为的特殊表象 |
7. 3. 2 借款人的非理性行为现象 |
7. 3. 3 行为金融学的启发 |
7. 4 信贷行为是一种文化现象 |
第八章 信贷文化与信贷风险控制 |
8. 1 信贷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
8. 2 我国银行信贷文化的演变 |
8. 3 信贷文化对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 |
8. 4 培育健康信贷文化 |
第九章 基于微观信贷管理的全面风险控制理论 |
9. 1 基于组织结构体系全面风险标准化度量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
9. 1. 1 全面风险管理的涵义、优点 |
9. 1. 2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特性 |
9. 1. 3 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法 |
9. 1. 4 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 |
9. 2 基于风险决策因素的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9. 3 基于微观信贷管理的全面风险控制理论构想 |
9. 3. 1 全面风险控制的涵义 |
9. 3. 2 分级授权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难以改变 |
9. 3.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决策无法实现完全定量化 |
9. 3. 4 信贷风险控制的流程不因风险控制方法的改进而改变 |
9. 3. 5 信贷风险控制环节中人员是最主要的因素 |
9. 3. 6 信贷文化是贯穿信贷风险控制过程的重要因素 |
9. 3. 7 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银行信贷产品不断创新 |
9. 4 TRC系统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 |
9. 5 关于TRC体系的应用 |
第十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10)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西方关于中间业务产生及发展原因的理论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1.4 主要观点和不足 |
2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
2.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界定与分类 |
2.2 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原因 |
2.2.1 西方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背景 |
2.2.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回顾 |
3.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1 中间业务收入迅速增长,营业收入占比达到一定水平 |
3.2.2 传统业务品种占比大,部分产品发展较快 |
3.2.3 对经营效益的贡献度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
3.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对中间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中间业务品种较少 |
3.3.3 管理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考核存在偏差 |
3.3.4 非理性竞争现象突出 |
3.3.5 银行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
3.3.6 中间业务风险计量不够 |
3.3.7 科技支持及专业人才不足 |
4 西方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经验借鉴 |
4.1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4.1.1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回顾 |
4.1.2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特点 |
4.1.3 西方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制度优势:混业经营的行业布局 |
4.2 西方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和经验 |
4.2.1 客户导向的服务理念 |
4.2.2 寻找有价值的客户——客户分类技术 |
4.3 西方银行经验对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 |
4.3.1 积极迎接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
4.3.2 做好中间业务的市场定位 |
5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 |
5.1 提高认识,调整发展的战略重点 |
5.2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中间业务管理机构设置 |
5.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
5.4 在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上推进产品创新的步伐 |
5.5 加强中间业务的定价管理 |
5.6 在推动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大前提下加强监管和风险计量 |
5.7 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科技投入 |
5.8 完善行业协作机制,加强商业银行间的同业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D]. 居松存.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2]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与借鉴[J]. 秦启岭. 当代财经, 1998(01)
- [3]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 张亦春,佘运九. 决策借鉴, 1998(06)
- [4]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J]. 张亦春,佘运九. 农村金融研究, 1998(05)
- [5]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杨烈.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4)
- [6]西方银行业绿色金融政策: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J]. 宋晓玲. 经济问题探索, 2013(01)
- [7]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 杨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11)
- [8]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9]基于银行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孔松泉. 东南大学, 2002(02)
- [10]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 赵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