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弗洛伊德与文艺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刘东鑫[1](2021)在《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安东尼·塔皮埃斯的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戴东新[2](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认为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对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是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李凌峰[3](2021)在《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文中指出文学批评教材是与文学批评课程配套使用的专业教科书,是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文学理论教材的百年建设历史,中国的文学批评教材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西方文艺思潮及批评理论方法大量引进的结果。文学批评教材建设与文学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文学批评课程的设置、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阶段、21世纪以来的成熟阶段。除了时代、社会的快速变化之外,其发展线索主要与文学批评观念的不断更新及文学批评教学理念的变革有关。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框架体例上主要体现出三种模式:第一是借鉴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经验,构建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板块的“四大论”模式;第二是以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为两大块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方法”模式;第三是以批评方法及批评实践指导为主的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文学批评本体论、主体论、文体论、方法论是新时期以来大部分文学批评教材的主要内容,各种教材在这些主要内容的阐述上呈现出异同,对“文学批评性质”“文学批评功能”“文学批评对象”等相关问题的理解也见仁见智。面对大量的批评理论资源,各种教材从史的逻辑、类比的逻辑等对其进行了整合。在西方批评理论占据大量教材篇幅的情况下,如何整合好古、今、中、外的批评理论资源是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王先霈提出的“圆形批评论”是一种颇具本土特色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从这一批评思想出发,王先霈主编了《文学评论教程》《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导引》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学批评教材。对这一系列教材进行个案研究可发现,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在知识体系的构建、概念的使用、批评方法及模式的编排上有较大改变;在实践性和教学性上不断增强;与现实的关系日趋紧密;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促进也不断强化。尽管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应看到文学批评教材自身特点仍然不够明显,体系性、实践性、创新性仍有待提高。对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教材进行研究,应探索其规律和特点,总结其编写经验,发现其不足,查找原因并寻找对策,在不断的反思中探索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新路径。同时,也应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出发思考文学批评教学的可能性。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向应着眼于丰富和完善批评理论、加强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互动、鼓励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文学批评教材的多元化发展,构建批评理论资源贯通、民族性凸显的新时代文学批评教材。
林佳锋[4](2021)在《“别现代”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文艺理论批评发展面临建构中国文论批评体系的问题,存在着中国文论“西化”、自创批评理论不足的窘境。即使学界已有一定的反思与自省以及“破”与“立”的努力,但依然存在着理论创新及应用的问题。批评家们使用着西方文论的话语、范畴、方法对当下中国的文艺作品进行阐释与批评,“强制阐释”及“场外征用”等不恰当的批评现象盛行。进入新时代以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合中国当下实际的文论体系是文艺界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这不仅是主流话语强调的“特色论”“自信论”的要求,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文艺理论趋向成熟的自觉表现。为当下中国的文艺理论量身打造一套“解决方案”既需“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理论建构的过程,更应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的社会现实。出于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特征概括,王建疆提出“别现代”概念,并提出“别现代主义”及建立中国学派的主张,逐步形成别现代理论话语,渐次构建别现代理论体系。“别现代”提出后引发国内国外学者讨论,形成了别现代艺术流派和别现代批评思潮。论文绪论在讨论选题的来源与背景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做综述及评价,阐发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论文主体以五个部分划分形成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一是对“别现代”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首先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与阐释;其次,对“别现代”概念进行阐发,意指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的状况,可以“别现代状况”作为概括。别现代主义是针对这种状况所提出的的理论主张,旨在对别现代状况进行批判,以达成对别现代状况的超越,完成对别现代的时代跨越;最后,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对“别现代批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发。二是把握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在于别现代理论,主要涵盖哲学、美学等方面理论内容。其中,别现代哲学理论具体包括“别”的哲学思想、时间的空间化理论、别现代发展四阶段论、“跨越式停顿”理论等理论;别现代美学理论具体包括美学待有论、别现代审美形态论、别现代人生论美学等。三是研究并建构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内容。论文在别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内,从别现代批评理论的批评观、对象、功能及方法论等方面入手对别现代批评理论进行建构及阐发,提出了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四是引入并进行别现代艺术批评的具体实践。别现代批评的具体实践目前主要集中于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其中,别现代艺术批评主要有水墨艺术批评、油画艺术批评、装置艺术批评等;别现代影视批评主要关注了“穿越”题材影视剧、现实及超现实题材电影以及喜剧电影;别现代文学批评实践目前较少,主要有对莫言、阎连科、李洱、周大新、刘庆邦等作家的作品批评。论文在引入相关艺术作品、批评实践的同时,讨论了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的形成。五是探讨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对别现代理论的补充与建设上,并以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为别现代理论注入理论活力;另一方面为当代文艺理论批评提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国际影响力。其现实意义主要在于为艺术家与批评家提供对话平台、为理论创生的路径提供实践经验、为中国学派的建设提供参考价值等。当然,别现代理论体系及批评实践体系仍然还在不断丰富完善的建构过程中,仍然需要深化拓展研究空间。目前,别现代主义正在进行着其“理论的世界旅行”,这种理论的中国经验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国内学界的学术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具体践行。对别现代批评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参与当代中国文艺学美学理论建构、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意义。
魏美鸽[5](2021)在《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文中认为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建构的角度说,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主张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厨川白村的文学观念与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全盘接受,而是一种变异、对话、融合和创新的关系,折射出“理论旅行”的诸多效果。本文从厨川白村的文艺观念出发,重点讨论中国现代文论家对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接受状况和接受效果,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厨川白村的主要着作,归纳、比较、分析其文艺发展观的核心主张和理论特征,探讨其“新浪漫主义说”对中国现代文论家作家茅盾、田汉、朱希祖尤其是老舍产生的影响。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厨川白村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与不同,也为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的研究提供多种角度。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厨川白村的文艺功用观对“五四”时期中国学界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文艺功用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文以载道”观和“教化论”受到外来文艺思潮冲击,内容获得更新。尤其是文艺与道德、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获得了新的理解。在新的阐释中,我们能够看到厨川白村的文艺功用论所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重点解析厨川白村的文艺创作观念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的影响。他关于文艺本质乃“生命力、个性遭受压抑而苦闷”的观点,关于“象征主义是一切文艺的表现方法”的观念,对“五四”时期的鲁迅和创造社作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五四”时期中国作家和理论家对厨川白村的接受,已经表现出“对话”和“创新”的特征,尤其是对“象征”和“苦闷”的理解,中国学界更倾向于融入时代精神要素。通过以上讨论,本文试图理清厨川白村的文艺观念与中国现代文论建构之间的关系,也为相关的“理论旅行”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
刘伊人[6](2021)在《创造社前期的文艺自律观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为中心的文学社团创造社是规模和影响力极大的社团之一,创造社同仁以昂扬向上的激情抒写着富有个人魅力的自我,以饱满热烈的青春气息感染着青年知识分子,为当时的文坛带来面目一新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它的十年历程中,前期创造社积极向文坛中心靠拢,为建设新文学而不断尝试,做出卓越的理论建树,创作实践也硕果累累,两者皆具有重视自我和个性的新浪漫主义特质,主张文艺应当重视自身特性,反对视文艺为政治工具;中期创造社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质,许多新鲜血液加入社团。随着社会形势越来越恶劣,其文论及创作实践开始朝革命文学方向转变,逐渐重视文艺的社会功利作用,文艺自律的主导地位渐趋让位于文艺他律;至大革命之后,后期创造社成为了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社团,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推动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同时文艺被视为宣扬革命的口号,文艺他律观最终占据了统摄地位。前人对于创造社追求文艺自律性有一定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明确、系统的论述。本文立足于前期创造社,试图探讨前期创造社的文艺自律观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形成。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学工具论思想和西方文艺思潮中的文学自主论对前期创造社文艺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受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潮流所影响,创造社主动向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和唯美主义思想靠近,文艺观表现出鲜明的自律性;但在与文学研究会等人的论争中,创造社又时常表现出以文艺为武器的功利思想,且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文艺需要为社会和国家服务,推动民主和自由的进程,此时创造社的文艺观也表现出一定的他律性,从而在自律与他律的矛盾冲突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艺观。第二章,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基本内容。分别是“自我表现”论、对真美善相统一的认识论和批评主体论,都集中表现出创造社对文艺自律性的追求。第一部分从自我表现的要求、形成基础和形象内涵三个方面对“自我表现”论加以阐释;第二部分评析创造社对真、美、善的具体要求,以及对三者关系的认识;第三部分从对批评的主体和过程分析得出批评论的特征是情理合一。第三章,创造社文艺自律观的转变。主要梳理和辨析创造社的文艺观从自律开始转向他律。前期创造社人手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团的运营,加之成员理念的不合,最终在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前期创造社仓促结束。回顾前期创造社的理论和创作,创造社早已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社会形势愈见严峻,成员们开始转换思想和立场,力图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在中后期完成了向文艺他律性的转变。第四章,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价值、影响和局限。创造社前期的文艺观在自律与他律的冲突中,打破了文坛单调的格局,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声音,将青春激情带给了无数青年知识分子。其中对自我的价值确认、对真与美的追求等观念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我们也需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社的极端和偏狭的思想行为同样给文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尽管如此,十年中,创造社极为蓬勃的生命力使得它在失败中也一直摸索前进,越挫越勇,不断绽放新的光彩,即便对当代文学也仍然有着积极的启示和价值。
田钰[7](2021)在《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文中提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美国和俄罗斯文学史上着名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批评家。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近四十年的批评研究史,可看作是中国文坛或文学批评在危机和反思中的发展史。据此,本论文以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批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主要对象,力争在文艺思潮、批评话语和知识谱系等变化中掌握中国大陆纳博科夫研究的脉络,并将其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年至今,考究出这三个时间段对纳博科夫批评的不同向度及背后的原因。这样不仅能使得当下中国纳博科夫研究的现实意义更为凸显,同时为纳博科夫研究维度的拓展,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本论文的正文写作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发期: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本章首先阐发了纳博科夫能够潜入到中国大陆的两个契机——“现代主义热”和“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接着论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文艺转型较为缓慢,纳博科夫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思想的标签,而随着中后期批评启蒙的渐次复苏、文学向内转的底色以及文学理论转向语言谱系,中国大陆对纳博科夫的批评逐渐走向文学作品本身。第二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这一章主要论述了1990—1999年这一时间段纳博科夫批评研究格局拓展的三个维度:首先是从作品到个人,批评者们从纳博科夫生平经历出发,考究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其次是从现代派的定位到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作品解读;最后是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究延伸到对他文学批评的研究。其背后的语境动力包括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后现代主义在九十年代的撒播、形式批评的兴盛以及批评的市场化。第三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这一章论述了2000年至今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三个向度:一是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这与消费主义在中国的盛行息息相关;二是学者们积极地将纳博科夫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与严歌苓的对比,以及作品《洛丽塔》与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对比,背后体现出的了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和比较文学中国视野的构建;三是中国学者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伦理道德进行重新审视,折射出了学者们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第四章: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本章首先对纳博科夫的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发,接着论述了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变与不变、未完成性,最后指出了纳博科夫批评中存在研究对象的局限性、陷入主义的陷阱导致的阐释失效这两个不足之处。
吴永强,雍晴[8](2021)在《创伤理论视域下的艺术批评——兼论耿建翌作品《怎一个“的”字了得!》》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创伤理论从文学批评发端,日益影响到艺术批评。在此,创伤与语言的关系被深刻追问,这让艺术批评不再停留于揭示创伤的"真相",而是致力于打开一个理解人类行为的新视界。那些看似断裂、矛盾乃至"疯癫"的行为,和那些过去被笼统归之于"非理性""无意识"的艺术语言引起了批评者们的浓厚兴趣。创伤批评同样能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带来灵感。例如对待耿建翌的作品,如果我们不拘泥于其表面的故事、言语行为甚至那些机智的象征,则有可能留意到其文本的缝隙和不透明之处。我们将会在这些地方发现,作者那些"无意识铭写",实为一套"具有表现印迹的系统",指向他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东西。
言语,张晓萌,彭智凯,徐磊青[9](2020)在《空间的欲望结构——精神分析制图理论叙事引介》文中研究表明与主体性有关的欲望分析是精神分析学科的专业所在,而精神分析理论也得到设计批评理论界的频繁援引,却很少有专门引介的着作。通过梳理精神分析与其后发展出的精神分裂分析之图形工具历史,与设计理论的发展进行的互文性对应,指出其哲学渊源和精神分析制图对新理论形成的助益:精神分析、精神分裂分析与设计批评的学科交叉经历了4个阶段(也是其4个基本应用分类),分别是:文艺批评的隐喻元素阶段、存在论的讨论工具阶段、系统生态的系谱学叙事工具阶段,以及跨学科联结的平台阶段。精神分析制图所经历的二元到多元、从"镜像"的再现到"话语基础平台"的过程暗合了学科批评范式的发展史。这其实是20世纪下半叶哲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设计理论也受到了影响—以欲望结构分析城市与建筑理论,作为"文本的文本分析"。最后,本文指出精神分析制图、精神分裂分析制图在推动设计学科理论上的可能方向。
高建平[10](2020)在《20世纪西方文论的缘起、发展和转型》文中提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是从偏离作者中心开始的。在其发展过程中,至少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围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出现了意义从作者到文本再到读者的转移过程;二是以文学研究为平台,在文化研究的号召下,走向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从而建立了"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使"文学理论"研究变成"理论"研究。到了世纪之交,"理论"破产,"理论之后"时代来临。在"后理论"时代,理论向文学回归,只有回到对文学活动和实践的研究,才是文学理论的出路。
二、弗洛伊德与文艺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弗洛伊德与文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2.1 国内汉译本资料及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单一性分析 |
1.2.2.2 国内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 2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1.1 “金色”20 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
2.1.1.1 “迷惘”的一代与威尔逊批评表达 |
2.1.1.2 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与威尔逊对此的认知 |
2.1.1.3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文学中盛行的弗洛伊德主义 |
2.2 3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
2.2.3 美国3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
2.2.3.1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与威尔逊批评 |
2.2.3.2 30 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衰退与威尔逊批评 |
2.3 20 世纪40、5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
小结 |
第三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
3.2.1.1 解读阿诺德的文化观——文化的功能及其批评维度 |
3.2.1.2 确定以“两希”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及其意义和价值 |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
3.3.3.1 威尔逊“精神分析”对人性、现实和性格冲突的剖析 |
3.3.3.2 威尔逊心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结合 |
3.4 威尔逊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的涉入 |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
3.4.4.1 执笔《死海古卷》,发掘希伯来文化 |
3.4.4.2 调研印第安人文化,保护易洛魁人 |
3.4.4.3 威尔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观点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
4.3.2.1 对好莱坞电影商业化的批判 |
4.3.2.2 从对胡迪尼的批评看威尔逊的艺术人格观 |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
小结 |
第五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2.1.1 题目的缘起 |
5.2.1.2 文集结构的追溯 |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3.1.1 题目的缘起 |
5.3.1.2 作品结构追溯 |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
5.4.1.1 题目的缘起 |
5.4.1.2 作品结构追溯 |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其意义 |
一、文学批评教材定位 |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教材 |
(二)文学批评学与文学批评教材 |
(三)文学批评课程与文学批评教材 |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线索与脉络 |
(一)20 世纪8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初创期 |
(二)20 世纪90 年代: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长期 |
(三)21 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发展的成熟期 |
三、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专题研究 |
(一)文学批评教材框架体例的三大模式 |
1.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四大论”模式 |
2.文学批评“理论-方法”并行模式 |
3.文学批评“方法-实践”模式 |
(二)文学批评教材内容的四大理论体系 |
1.文学批评本体论 |
2.文学批评主体论 |
3.文学批评写作论 |
4.文学批评方法论 |
(三)文学批评教材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研究 |
1.批评理论资源整合的四种逻辑 |
2.西方批评理论在教材中的应用 |
3.古今中外批评理论资源的整合 |
四、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案例研究 |
(一)王先霈“圆形批评论”的批评理论基础 |
1.“圆形批评论”的思想渊源 |
2.“圆形批评论”的思维特征 |
3.“圆形批评论”的理论贡献 |
(二)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分析 |
1.《文学评论教程》(1986) |
2.《文学批评原理》(1999) |
3.《文学批评导引》(2005) |
(三)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教材特点及意义 |
五、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建设经验及反思 |
(一)成效及经验 |
(二)不足与问题 |
(三)对策及发展策略 |
1.加强批评范畴研究 |
2.加强批评方法及运用研究 |
3.加强批评的可操作性研究 |
4.专着型教材与主编型教材并重 |
5.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与发展 |
(四)对文学批评教学可能性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文学批评教材在高校接受情况的调查 |
致谢 |
(4)“别现代”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别现代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别现代研究现状述评 |
(三)选题价值与意义 |
一、 “别现代”概念辨析 |
(一)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概念厘清 |
(二) “别现代”概念阐释 |
(三)别现代批评的辨析 |
二、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 |
(一) “别现代”思想基础 |
1. “别”的思想内涵及特征 |
2. “别现代”的空间理论 |
3. “跨越式停顿”理论 |
(二)别现代美学理论 |
1.别现代美学“待有”论 |
2.别现代审美形态论 |
3.别现代人生论美学 |
三、别现代批评的理论构成 |
(一)别现代批评观 |
1.批评观阐释 |
2.别现代批评观内涵 |
(二)别现代批评的对象 |
1.别现代艺术 |
2.别现代主义艺术 |
3.批评对象的别现代研究视角 |
(三)别现代批评的功能 |
1.别现代批评的评价功能 |
2.别现代批评的整合功能 |
3.别现代批评的生产功能 |
(四)别现代批评方法论 |
四、别现代批评实践 |
(一)艺术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1.水墨画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2.油画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3.装置艺术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二)影视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1. “穿越”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2.现实及超现实题材电影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3.喜剧电影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三)文学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五、别现代批评的价值与意义 |
(一)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 |
(二)别现代批评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5)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厨川白村文艺发展观的中国之旅 |
第一节 文艺发展的主流:“情绪主观” |
一、“情绪主观”的内涵 |
二、“情绪主观是文艺的始终” |
第二节 文艺发展的动因:两种“力”的冲突 |
第三节 “新浪漫主义说”的接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厨川白村文艺功用观的中国之旅 |
第一节 文艺与道德的疏离 |
一、“灵肉一致”的“恋爱观” |
二、周作人的“女性观” |
三、田汉的文艺伦理观 |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的张力 |
一、“国民性改造”命题的初显 |
二、五四启蒙时期的接受 |
三、文体的政治功能挖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川白村文艺创作观的中国之旅 |
第一节 “苦闷的象征”理论的形成与探索 |
一、文艺是纯然生命的表现 |
二、“苦闷”产生的来源探析 |
三、苦闷的表现法:广义的象征主义 |
第二节 “苦闷”理论的接受 |
一、创造社作家的“生命”观与“个性”观 |
二、创造社作家对“苦闷”概念的解读 |
三、鲁迅的“生命”观与“个性”观 |
第三节 “象征”理论与“苦闷”理论的融合 |
一、“象征”与“苦闷”理论融合的传统 |
二、中国现代学界的理解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创造社前期的文艺自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形成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碰撞: 文艺自律的凸显 |
第二节 审美与功利的杂糅: 文艺自律与他律的冲突 |
第二章 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自我表现论 |
第二节 真、美、善 |
第三节 批评主体论 |
第三章 创造社文艺自律观的转变 |
第一节 创造社的休社——自律的让位 |
第二节 文艺观的转变——他律的凸显 |
第四章 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价值、影响和局限 |
第一节 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创造社前期文艺自律观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萌芽:新旧批评话语并存(1980-1989年) |
第一节 八十年代纳博科夫在中国传播的接受语境 |
一、“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 |
二、“现代主义”热潮 |
第二节 八十年代初的研究策略 |
一、颓废思想的标签 |
二、文艺转型的沉寂期 |
第三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研究策略 |
一、逐步回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研究 |
二、“纯文学”的知识谱系 |
第二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推进期:研究格局的拓展(1990-1999年) |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的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
一、作品俄罗斯性的发掘 |
二、“重写文学史”的持续发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
一、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批评 |
二、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情结 |
第三节 对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研究 |
一、聚焦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具体表征 |
二、关注文学批评实践的语境探源 |
第三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繁荣期:研究转向及本土话语的构建(2000年至今) |
第一节 转向消费社会的研究视角 |
一、纳博科夫与消费社会 |
二、消费主义的盛行 |
第二节 对比视野下的纳博科夫批评研究 |
一、纳博科夫研究的比较视域 |
二、纳博科夫比较研究的思考 |
第三节 对作品伦理道德内涵的重新审视 |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 |
二、构建本土批评话语的尝试 |
第四章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
一、变与不变的融合 |
二、未完成性 |
第二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纳博科夫文学批评彰显了现代精神 |
二、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具有启发意义 |
第三节 纳博科夫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二、主义的陷阱阐释的失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创伤理论视域下的艺术批评——兼论耿建翌作品《怎一个“的”字了得!》(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方法论的创伤批评 |
二、创伤艺术批评的路径 |
(一)书写创伤与创伤书写 |
(二)从揭示到阐释:在文本缝隙中寻踪 |
(三)“语言” |
三、重读《怎一个“的”字了得!》:倾听沉默的声音 |
(9)空间的欲望结构——精神分析制图理论叙事引介(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分析与精神分裂分析的制图溯源及其元模型 |
1.1分析对象:理论文本与图像的症状与欲望结构 |
1.2超限的互文:理论及其文本的两种模式 |
2精神分析制图的欲望结构与理论互文引介 |
2.1欲望结构悖论的最初图示及其网络化 |
2.2 L型图与镜像阶段:a-a’与缺失的小a |
3精神分析制图的理论互文应用:无意识的欲望结构 |
3.1艺术批评无意识:关于小a与大他者(A)的欲望结构 |
3.1.1隐喻与再现:几何和家的异样感与缺失的小a |
3.1.2建筑作为主体的无意识分析:转换的零件客体小a |
3.2乌托邦叙事的无意识欲望结构:建筑主体中的小a |
3.3专业无意识欲望结构:僭越与大他者(A) |
3.4城市无意识结构:城市研究中的观察点、悖论与诊断 |
4精神分裂分析制图的欲望结构与跨学科互文性 |
4.1从拓扑到符号回溯性象限:重绘诊断 |
4.2《千高原》的分类学与投射的互文性 |
4.3象限转换元模型的互文性—跨学科平台 |
4.4迭代元模型的互文性—系统生态的系谱学叙事 |
5结语:精神分裂分析诊断的制图学契机 |
1 A Brief Intertextual Introduction of Psychoanalytic and Schizoanalytic Cartographies and Their Meta-Models |
1.1 The Analyzed Object:The Symptoms and Desires in Their Theoretical Texts and Images |
1.2 The Transfinite Intertext:Two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ir Texts |
2 An introduction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by the Graph of Desire and the Intertextuality in Psychoanalytic Cartographies |
2.1 The Origin and Reticulation of the Paradox in the Graph of Desire |
2.2 Lacan’s Schema L and His Mirror Stage:a–a’and the Lost Petit a |
3 The Theoretical Intertextual Application of Psychoanalytic Cartographies:The Structure of Unconscious Desire |
3.1 The Unconsciousness in Art Criticism:A Structure of Desire Involving the Petit a and the Big Other |
3.1.1 Metaphor and Representation:The Uncanniness of Geometry,Home,and the Traversing of Petit a |
3.1.2 Assessing Unconsciousness in the Subject of Architecture:The Objet Petit a as a Converted Assembly |
3.2 The Unconscious Desire in Utopian Narratives:The Petit a in the Subject of Architecture |
3.3 The Graph of Unconscious Desire among Design Professionals:Transgression and the Big Other |
3.4 Structuring Urban Unconsciousness:The Observations,Paradoxes,and Diagnoses in Urban Studies |
4 The Graph of Design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rtextuality in Schizoanalytic Cartographies |
4.1 From the Domain of Topology to Retrospective Symbology:Remapping the Diagnosis Process |
4.2 The Intertextuality Established between Taxonomy and Projection on A Thousand Plateaus |
4.3 The Intertextuality Unfolded in the Meta-Model with Traversing Domains—A Synthesis Operator |
4.4 The Intertextuality Iterating in the Meta-Model—AGenealogical Narration Contextualized in the Ecology of Systems |
5 Schizoanalysis and Diagnosis:An Emergent Research Field in Cartography |
(10)20世纪西方文论的缘起、发展和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理论独立性的形成 |
二、文学意义落脚点的游移 |
三、文化转向与走出文学 |
四、文学的终结与理论之后 |
五、结语:文学理论向何处去? |
四、弗洛伊德与文艺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安东尼·塔皮埃斯的艺术研究[D]. 刘东鑫.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3]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教材研究[D]. 李凌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别现代”批评研究[D]. 林佳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D]. 魏美鸽.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创造社前期的文艺自律观研究[D]. 刘伊人. 扬州大学, 2021(09)
- [7]中国大陆的纳博科夫批评之研究[D]. 田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创伤理论视域下的艺术批评——兼论耿建翌作品《怎一个“的”字了得!》[J]. 吴永强,雍晴.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1(01)
- [9]空间的欲望结构——精神分析制图理论叙事引介[J]. 言语,张晓萌,彭智凯,徐磊青. 景观设计学, 2020(06)
- [10]20世纪西方文论的缘起、发展和转型[J]. 高建平. 学术研究,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