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玫瑰(小说连载)(论文文献综述)
朱佳成[1](2021)在《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文中指出全面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以此为背景,中国文坛民族主义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心系国家危亡,投身戏剧创作的优秀作家。陈铨作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民族文学运动”的主张,先后创作了《野玫瑰》、《蓝蝴蝶》、《金指环》等剧,剧作演出后获得了强烈反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陈铨话剧独特的审美品格和艺术风貌也令他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话剧研究不可忽视的作家之一。对于陈铨的研究和讨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展开,从《野玫瑰》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到建国后对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的重估,学界对陈铨抗日战争时期话剧创作的研究日渐摆脱意识形态的偏见,逐渐走上更加客观和理性的道路。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陈铨的话剧创作和理论着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理清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脉络,研究陈铨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思想渊源、艺术特征和悲剧性,讨论陈铨抗日战争时期话剧创作的历史评价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至五部分为正文,第六部分为结语。绪论第一节介绍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为“战国策派”的概况以及陈铨的创作概况,第三节是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研究综述,简要梳理陈铨及“战国策派”的概况和研究情况。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陈铨的理论着作,从中研究陈铨对德国哲学的接受和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内涵和创作主张,重新审视左翼阵营与“战国策派”的论争。在此基础上,分析陈铨以“尚力”为审美核心的权力意志、英雄崇拜、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主要创作思想。第二章对陈铨抗战时期的话剧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将其话剧创作与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尚力”的美学思想结合,探究以上创作思想和悲剧精神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从民族大义与个体爱情的冲突及“尚力”的人物形象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三章从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结构特征出发,重点分析两个特点:第一,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第二,设置意象,故事嵌套。以这两种结构话剧的手法分析剧作情节紧张,结构紧凑的特征。第四章以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历史评价问题为主要内容,介绍30年代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展概况,回顾30年代左翼与右翼阵营在文艺界的对垒和交锋,反思40年代紧张的政治空气下的“野玫瑰”风波,考察40年代左翼对陈铨批判的全貌。从历史和话剧创作的艺术理论等角度将陈铨抗战时期的话剧创作与国民党右翼作家张道藩、王平陵的话剧创作进行比较,以求对陈铨及其话剧创作做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结语部分总结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价值和缺憾,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
史春晓[2](2021)在《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戏剧,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一些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出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改良运动,戏剧自然涵括其中。出生于20世纪初期的四川作家、学者陈铨,综其留学及归国后的特殊经历,提出关于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以供文学改良之参考。然而有关这位在现代文学史、学术思想史上有着颇多建树的学者的研究,却是硕果不丰。因此,开展对陈铨及其戏剧思想的个案研究,梳理并分析其戏剧思想在中西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产生、形成及发展,不仅可以弥补前人之缺,促进陈铨思想理论研究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借助历史的眼光,看待转型时期的文化思想进程,增加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研究的厚度,思考中国现代戏剧的精神传统与发展方向。论文共有四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主要介绍陈铨的生平、创作及其学术生涯,以辅助理解陈铨整体思想的流变。本文根据陈铨与“学衡派”之间价值取向的不同,将其定义为“学衡派的异数作家”;通过考察陈铨作为“战国策派”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活动,将其称为“战国策派的尼采布道者”,展现出陈铨能够成为个例研究的特殊性。第二章归纳出构成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论以及批评论等四大观点。揭示陈铨关注戏剧的动机与目的,主要在于戏剧形式传播的有效性,以及戏剧社会教育的功能性。在阐释陈铨戏剧思想本体的基础上,引发对其中西方来源的追溯。第三章与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第三章在本土与异邦两大视域内,通过考察陈铨的戏剧创演实践和戏剧学习的师承关系,将陈铨戏剧思想的形成阶段分为清华时期的准备阶段、留学欧美的形成阶段和归国后的实践阶段三个部分,探究得出陈铨戏剧思想的产生是中西双方思想资源合力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章延续前文思路,探究陈铨戏剧思想中对德国唯意志主义的理解与化用。可以发现,陈铨的悲剧理论,主要来源于赫伯尔的“时代精神”学说;陈铨笔下的悲剧英雄,则是综合歌德的浮士德与尼采的超人而成。陈铨能够顺利借镜德国狂飙精神,是基于一种以“民族共同情感”为核心的接受模式。综上所述,建构出陈铨以救国信念为引领,以民族共同情感为中心,以师生传承为依托,以德国狂飙时代精神为支撑的戏剧思想谱系。
闻笑慧[3](2020)在《论陈铨“浪漫悲剧”戏剧观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文艺思潮的流行,是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采取具体行动的一种体现。战争这一客观背景的存在,改变了文人的心态和选择。文艺与意识形态发生密切关系,呈现出为政治宣传服务的特性。陈铨也不例外,随着时势的急剧变化,他的作品愈发依赖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对他而言,戏剧不仅是一种为抗战作宣传的工具,更是一个自我发声的重要载体。以《野玫瑰》为代表的多部现代话剧作品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些作品的核心就是陈铨所强调的“浪漫悲剧”戏剧观。对于陈铨的戏剧作品,“浪漫悲剧”观念具备强大的解释力,它折射出作家个人的人生哲学及时代选择,亦为抗战文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第一章阐述“浪漫悲剧”戏剧观的由来和形成过程,将陈铨的戏剧生涯大致划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探索期、成熟期和沉降期。分期带来的好处是能以动态的视角观察陈铨每个时期的作品和理论概况,分辨其改编和原创作品并从中发现作者的倾向和关心,从事实层面梳理陈铨“浪漫悲剧”观产生的背景及具体表现。虽然“浪漫悲剧”概念出现在陈铨话剧创作成熟期,但其发生背景在探索期,其理论回顾多在沉降期。审视三个时期之间的承启关系以及一以贯之的倾向和特点,有益于对陈铨“浪漫悲剧”观念进行更深入的解读。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该章重点论述了陈铨“浪漫悲剧”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及其变型。作为对陈铨戏剧理论的高度概括,“浪漫悲剧”虽是应中国的现实需要被提出,其根本来源却几乎都是西方的文艺理论及哲学思想,而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资源的筛选与组合,正体现出陈铨个人的取舍。通过对“悲剧”及“浪漫”两个概念意义的拆解及整合,“浪漫悲剧”复杂且稳定的内涵被揭示出来。其中,德国戏剧家黑贝尔的“泛悲剧主义”的影响尤为深远,陈铨借鉴了他关于时代的理解。“浪漫悲剧”观作为作品的深层逻辑是安全的,但陈铨没有如实将其反映在作品中,而是稍作偏离,将戏剧主人公的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固定在“英雄”这个群体上。这种做法隐藏着一定的危险性,它导致“浪漫悲剧”观本身出现自我矛盾,难以自圆其说,这也是陈铨容易被误读的根本原因。认识的更新为解开历史的误读提供了可能性。借助前两章的内容,最后一章试图对陈铨话剧作品的命意作出同情之理解。一方面,该章抛开意识形态斗争,围绕汉奸王立民的形象对话剧《野玫瑰》进行再解读,考察作者的哲学观念和戏剧理论进入作品的方式和效果,探讨作者的艺术目的;另一方面,陈铨的戏剧观念和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实参与感,它们是一种时代的声音,参与了关于时代的讨论,因此,将它们重新纳入到抗战文艺的范畴中来解读显得尤为必要。陈铨极具特殊性的观念和作品,既冲击了抗战文艺思潮的既有特征和结论,又丰富了该思潮的具体内涵。陈铨的再次加入,呼吁着对抗战文艺的重新审视。
邹淋[4](2020)在《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主要表现形态。论文分共为八个部分。在绪论中,也即第1部分,论文将从界定“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其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陈铨的思想发展,初步勾勒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点,同时对有关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阐释论文的写作目的,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部分将着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力”的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构情况、类型形态等,进行学理性和学术史的梳理。第3部分将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意识结构进行论述,重点是其中的“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个方面,目的在于探讨陈铨是如何理解“力”的,他的文学思想是如何以“力”为内核的,以及在此基础上,他又是如何通过“力”的文学思想来观照现实与人生的。第4部分将侧重探析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揭示他是如何将“力”以美的方式和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力”的美学存在形态与美学价值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表现出“摒弃中和”、推崇“对立”和“崇高”两个特征,后者则体现着求真、寓理、主情三种独有的特质。第5部分将认真厘清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是如何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也是要探析陈铨通过文学方式来展示人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形式的真正用意,主要包含“存在的叩问”、“灵魂的拷问”、“本体的透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6部分将认真总结、归纳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三个艺术特点,即“冲力性”、“浪漫性”与“超越性”,由此探讨他是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展示“力”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第7部分将认真探讨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其内在原由,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结语部分,也即第8个部分,将从文学史的维度论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对其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本文的创作新点主要有:以“力”为论述的基点和主导线索,将陈铨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整体的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审视,厘清“力”在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内在机制及其功能作用。从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维度审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在本质上,可以说,“力”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从中也就能够从中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在建构新的文学形态中,其间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和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艺[5](2019)在《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电影业的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在经历了1920年电影发展初期的商业恶性竞争之后,在30年代,各电影公司经过并列重组的改革开始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策略建立了全新的电影发展秩序和生存环境,电影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艺术与商业逐步统一的良好态势。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电影公司意识到明星是电影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是开始了对电影明星生产制造的关注。在渐趋成熟的生产语境下,中国电影界开始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明星制造体系。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第一批银幕巨星应运而生,出现了金焰、阮玲玉、黎莉莉、王人美、高占非等电影史上着名的民国明星。金焰在20世纪30年代被评为民国“电影皇帝”,本文以金焰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其“电影皇帝”身份的特殊性分析金焰银幕形象的建构与呈现方式。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以及电影明星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繁荣,此时金焰也达到了银幕生涯的黄金时期,他的银幕形象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不同的转变。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金焰在20世纪30年代的银幕形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国片复兴语境之初商业类型电影中,演绎浪漫爱情剧的“上流社会青年”,另一种则是左翼电影运动语境之下的“底层抗战英雄”。金焰作为当时国内的一线明星,他在影片中的银幕形象与银幕外的明星形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重叠。本文主要以明星研究中“社会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分析金焰的两种银幕形象的形成过程。第一部分对金焰的生平进行详尽介绍,第二部分聚焦对金焰“上流社会青年”银幕形象的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对金焰“底层抗战英雄”银幕形象的分析。
张洁[6](2019)在《“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文中提出“战国策派”,是20世纪40年代以章汉夫、郭沫若等为代表的“左翼文人”,对同一时期由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等所创办的《战国策》、《战国》副刊并由此集结的以“战国时代重演”等作为基本主张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称呼。两派就当时时局、西方理论学说等往返辩驳,展开前所未有的思想文化论战。论战中所体现出的林同济、雷海宗等学人深刻、理性的思想主张,充分地表现了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全民族抗战前途的关切,以及对西方进步学术、思想潮流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期盼。他们的思想主张不仅于当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还对现今仍不乏一定的启示。拙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文本解读分析法,就上述论战中的“战国策派”学人的基本思想面貌进行初步勾勒。本文总体分为绪章结语与论文主体两大部分。论文主体共计4章。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首先,对“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发端及其过程进行历史复原。这场论战大致可以分前奏、正式爆发与深入展开、高潮、结束4个阶段。论战以胡绳对“战国策派”点名批评为前奏。章汉夫1942年1月25日发表《“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一文,使得“战国策派”被迫回应,论战由此正式爆发。继而双方分别着书立说,发表文章,交相辩驳,论战持续深入。论战之高潮当属陈铨创作的谍战题材剧本《野玫瑰》引发的争议。该剧在抗战大后方的演出,原本好评如潮,甚至获得教育部学术评议委员会颁奖,却不期被“左翼文人”指斥为替汉奸辩护,美化国民政府特工的“反动”作品;郭沫若则创作出《屈原》,以与《野玫瑰》形成戏剧对垒。1942年6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令其出面叫停,中共中央南方局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出发,相机行事,论战因此戛然而止。其次,就“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之焦点进行述论。主要包括:“战国策派”是否鼓吹法西斯主义、是否反对民主自由、是否反共等问题。“左翼文人”因“战国策派”提倡英雄史观、尼采学说、尚力思潮判定其鼓吹法西斯主义,事实却并非如此;“战国策派”是否反对民主和自由?“战国策派”从未反对民主和自由,甚至还在呼吁民主和自由;“战国策派”是否散布抗战必亡论?“战国策派”自始至终都在鼓舞国人继续抗战;最后,“战国策派”是不是“反共顽固派”?“战国策派”虽然对共产主义有些歧见,但也肯定了共产主义的价值和理想,尚不至于被定位为“反共顽固派”。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论争,一方面初步反映了林同济等“战国策派”学人的基本思想尤其是政治立场,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表明了“左翼文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某种片面、僵化与教条。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这场论战,究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在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一种反映。最后,以上述论战为视域,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战国策派”学人的思想主张进行梳理、讨论。尽管该派学人思想主张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要而言之,他们在“战国时代重演论”、“文化形态史观”和“大政治观”等问题上,却有着大体一致的认知,并且这些观点涉及历史、政治、外交、军事等各学科领域。这些思想主张固然存在不少局限,也多遭致“左翼文人”的攻讦,但是,其中不乏冷静、理性、辩证、客观的思想智慧和认识光辉,印证了他们的抗战救国、向往文明进步、期望中外文化会通的理想。而这样的认知与理想既对其时具有积极作用,又是其后中国乃至当今具有某种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
李涛[7](2019)在《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主张要创作“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品,从而发展成了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引起了戏剧工作者对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推动了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的进步,从而促进了戏剧艺术的发展。战争年代,特定的现实环境,促进了历史剧的创作,产生了《屈原》等优秀的历史剧作品,并且得以搬上舞台演出。剧中人物体现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关于历史剧真实性和艺术性、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于历史诗意和历史精神的追求等问题的论争。论争形成的历史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为历史剧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了历史剧艺术的成熟。抗战时期,陈铨的《野玫瑰》登上舞台演出,同样吸引了人们强烈的关注。同时,因为其作品中对于间谍和汉奸形象的塑造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于《野玫瑰》的不断批判,产生了关于《野玫瑰》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等多方面的论争,从而促进了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戏剧艺术的进步。
何倩[8](2019)在《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0年代,陈铨沿着自清末以来在文学中构建民族话语、体现民族关怀的道路,提出“民族文学”的口号,倡导“民族文学运动”。陈铨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于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注重民族文化的认同和重构,与此同时,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观念,并强调国与国的竞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一小节说明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的研究情况、研究价值。第二小节梳理对“现代民族”和“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中政治层面的诉求和理想。在这一部分中,本文首先探讨陈铨文学创作的演变;其次讨论陈铨民族主义的基本观念,即民族意识是民族主义文学的根基,分析陈铨提倡民族主义文学的现实原因;最后,谈论陈铨民族主义文学的政治诉求和理想,即期盼当时国家政治力量集中在民族抗战中,并呼吁各党各派各阶层的人们能够以“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为原则,团结一致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完整。第三部分论述陈铨的“民族文化重建”思想。陈铨所要重建的是强而有力的“战”文化,因此,他倡导培养“尚力”精神,发扬和传承中国古代先民的战斗精神和道德精神,并且主张构建超人的新道德。其“民族文化重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造国民性,重塑“大夫士”型的刚健的中国国民性格。陈铨的“民族文化重建”思想,反映了他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在中国民族政治和文化危难之际,对中国文化命脉问题的独特思考。第四部分主要探讨陈铨民族主义文学创作中的“悲剧中心”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想。抗战时期,陈铨以与民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戏剧,为其民族主义文学创作体裁;并且,将悲剧的地位抬到戏剧,乃至文学的中心地位。他十分强调悲剧之核心——悲剧精神对于人生的建设性作用,这与他积极的人生观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人生观,陈铨进一步提出“盛世文学”的概念,主张文学在内容上应该表达人生痛感,认为民族主义文学的风格是壮美。除了强调具有反抗压迫和追求理想的悲剧精神之外,陈铨还提倡在文学中表现无限追求真善美的“浪漫主义精神”,并注重情感、理想和意志等内容。综上所述,陈铨广泛汲取中外文化精粹,通过构建独具匠心的民族文学,以实现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一位颇具个性的爱国主义文学家。他的民族文学思想是民族主义思潮在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之一。
孔刘辉[9](2019)在《陈铨戏剧活动考——从清华学校到西南联大》文中研究指明陈铨1920年代在清华学校求学期间,初步接触了解现代戏剧,并逐渐产生兴趣,留学美欧五年间,进一步对西洋话剧作深入钻研,很有心得,而其从事戏剧创作和编导实践,则始于1930年代执教清华大学时期。抗战爆发后五年间,从长沙到昆明,陈铨带领联大学生,编导上演了《前夜》《祖国》《黄鹤楼》《野玫瑰》等有良好社会反响的抗战剧作,声名鹊起,也因《野玫瑰》颇遭责难。依据新见史料,可大致梳理出陈铨从事戏剧活动的来龙去脉。
胡洋[10](2018)在《战时民族主义与陈铨戏剧》文中提出回顾中国现代文学,民族主义思想贯穿其中,关于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而战国策派的战时民族主义思想及以陈铨为主要代表进行的文学实践,对我们当下文化和文学的民族性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的引言对战国策派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扼要陈述了本论文依据和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说明。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语境下,民族与国家的内涵具有同一性,因而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也无甚区别,救亡图存的诉求使民族主义思想在各现代思想流派中广泛存在。第一章第一节通过现代文学的视角概述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指出现代代表性作家及政治家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想对现代文学史产生的不同作用,透过其在文学领域的流变探析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第二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明晰战时民族主义各领域主张的生成机制,总结出民族竞争意识的核心地位和文化形态史观的指导地位。第三节分析陈铨以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英雄史观为出发点,建构战时民族主义文学观,并与战国策派其他思想勾连为一个整体。第二章剖析陈铨戏剧对战时民族主义的悲剧书写。陈铨将悲剧作为其文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纽带,通过塑造正反两面悲剧人物诠释战时民族主义对民族意识和生命力量的宣扬,又凭借锁闭式的金字塔结构、观众高级知悉、独白和沉默等策略增强戏剧的悲剧迸发力,体现出作者的编剧艺术。第三章首先还原当时国共两党知识分子对陈铨戏剧和战时民族主义截然不同的态度,其次从学术角度出发,挖掘陈铨戏剧在中国现代间谍文学和女性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探究战时民族主义的历史定位和学术价值。结语肯定了战国策派学人的学术研究方法和探索精神,指出拙作不足,期望后之研究者更加深入挖掘陈铨戏剧在40年代广阔驳杂环境下的独特文学地位。
二、野玫瑰(小说连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玫瑰(小说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1)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陈铨的民族文学运动、“尚力”美学和浪漫主义精神 |
第一节 陈铨的“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运动” |
一、“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 |
二、陈铨“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尚力”的美学特征、权力意志与英雄崇拜 |
一、从“意志哲学”到“英雄崇拜” |
二、“超人意识”与“民族精神”的离合 |
第三节 陈铨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悲剧精神 |
第二章 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的思想主题和悲剧精神 |
第一节 民族大义与个体爱情的冲突 |
一、血与火的战争——外部冲突 |
二、情与理的抉择——内部冲突 |
第二节 “尚力”的人物形象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 |
一、“尚力”的人物形象 |
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 |
三、变异的“超人”——王立民 |
第三章 设置悬念、故事嵌套的话剧结构 |
第一节 设置悬念,环环相扣 |
第二节 设置意象,故事嵌套 |
一、贯穿全剧的“蓝蝴蝶”意象 |
二、回忆中的“金指环”传奇 |
第四章 陈铨话剧的争议与地位 |
第一节 30年代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一、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展脉络 |
二、陈铨“民族文学运动”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不同 |
第二节 “野玫瑰”风波——左翼对陈铨话剧的批判 |
一、谷虹及颜翰彤对《野玫瑰》的批判 |
二、方纪对《野玫瑰》的批判 |
三、对40年代“野玫瑰”风波的反思 |
第三节 陈铨与张道藩、王平陵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比较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影响下张道藩、王平陵的创作思想 |
二、《最后关头》与《无情女》的比较研究 |
三、《情盲》与《野玫瑰》的比较研究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陈铨行述纪要 |
第一节 生平、着作与性格 |
第二节 陈铨与文化思想派别 |
第二章 陈铨戏剧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牠需要天才”——陈铨戏剧创作论 |
第二节 “同中国人发生最密切的关系”——陈铨戏剧作品论 |
第三节 “感情洗净”——陈铨戏剧功能论 |
第四节 “看牠对于世界有何贡献”——陈铨戏剧批评论 |
第三章 陈铨戏剧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异邦借镜 |
第二节 陈铨戏剧思想的本土渊源 |
第四章 陈铨戏剧思想对德唯意志论的重构 |
第一节 天才与英雄:陈铨悲剧创作的两大向度 |
第二节 英雄的具象:陈铨视角中的浮士德 |
第三节 民族共同情感:异邦思想中国化的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陈铨创作文类年表(1925-1965) |
附录二: 陈铨期刊报纸发文一览表(1925-19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陈铨“浪漫悲剧”戏剧观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浪漫悲剧”戏剧观的由来与表现 |
第一节 陈铨戏剧生涯的三个时期 |
第二节 改编剧作的两种关心:女性地位与中国化 |
第三节 话剧创作的三个主题:战争、道德与爱情 |
第二章 “浪漫悲剧”戏剧观的建构与变型 |
第一节 黑贝尔等人影响下的“悲剧”意识 |
第二节 理想主义:“浪漫”的代名词及其现实内涵 |
第三节 “浪漫”与“悲剧”的个性化结合 |
第四节 “浪漫悲剧”戏剧观的变型与悖论 |
第三章 对陈铨戏剧观念与作品的再解读 |
第一节 《野玫瑰》中的王立民形象 |
第二节 抗战文艺背景下陈铨戏剧观念与作品的特殊性 |
结语 |
陈铨戏剧年表 |
参考文献 |
(4)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概念提出:“力”的定义及哲学涵义演化 |
1.2 意识关联: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聚焦 |
1.3 文献综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研究概述 |
1.4 研究设想:写作目的和理论依据 |
2.吐故纳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生成 |
2.1 背景概述:“力”的思潮之勃兴与影响 |
2.2 主旨归纳:“力”的美学涵义与文学表征 |
2.3 理论特质:“力”的文学思想的认识与建构 |
3.聚焦主体: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意识结构 |
3.1 “保持生命的自由” |
3.2 营造“高尚的人格” |
3.3 做“超世界的主体” |
4.审美显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美学特征 |
4.1 冲破“中和”的束缚 |
4.2 推崇“对立”与“崇高” |
4.3 “崇高”美的价值形态 |
5.文本设计: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创作实践 |
5.1 叩问存在 |
5.2 审视灵魂 |
5.3 透视本体 |
6.风格独创: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艺术特质 |
6.1 活力性:生命潜流与冲力勃发 |
6.2 抒情性:浪漫情怀与自我袒露 |
6.3 超越性:艺术冥想与灵性显现 |
7.时代印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限度 |
7.1 文学理念的偏颇 |
7.2 创作手法的缺陷 |
7.3 艺术价值的减损 |
8.结语 |
参考书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 |
2 金焰的生平及作品 |
2.1 金焰的生平 |
2.1.1 成名之路 |
2.1.2 辉煌时期 |
2.1.3 成名中后期 |
2.2 婚姻与友谊 |
2.2.1 婚姻 |
2.2.2 友谊 |
2.3 金焰作品概述 |
3 商业类型电影中的爱情偶像 |
3.1 “上流社会青年”作品概述 |
3.1.1 “富家少爷”银幕形象 |
3.1.2 “明星及其他身份”银幕形象 |
3.2 上流社会爱情偶像银幕形象建构 |
3.2.1 脸与气质的呈现 |
3.2.2 银幕形象建构符号之服饰 |
3.2.3 银幕建构符号之客体关联事物 |
3.3 爱情偶像:明星与角色之间的统一 |
4 左翼电影中的底层抗战英雄 |
4.1 “底层抗战英雄”形象 |
4.2 “底层抗战英雄”银幕形象建构 |
4.2.1 银幕形象的转变 |
4.2.2 肌肉符号内涵 |
4.3 国族认同:个体意识形态的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一)“战国策派”之由来 |
(二)“战国策派”主要成员 |
(三)“左翼文人”的主要成员 |
(四)研究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中国大陆地区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
(二)港台地区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
(三)国外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的由来及基本经过 |
一、论战缘起 |
二、论战的主要阶段 |
(一)论战的前奏 |
(二)论战的正式爆发与发展 |
(三)论战的高潮 |
(四)论战的尾声 |
第二章 “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的主要内容 |
一、“战国策派”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想? |
(一)法西斯主义的概念 |
(二)“左翼文人”认为“战国策派”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想 |
二、“战国策派”在散布抗战必亡论? |
三、“战国策派”反对民主和自由? |
四、“战国策派”是“反共顽固派”? |
第三章 论战视域下“战国策派”的基本思想主张 |
一、“战国时代重演论” |
(一)“战国时代重演论”的具体内容 |
(二)应运而生的尚力主张 |
二、“文化形态史观” |
三、“大政治观” |
第四章 “战国策派”思想评价 |
一、矢志不渝地爱国救国 |
(一)与祖国同在 |
(二)创作爱国作品 |
(三)寻找救国之路 |
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
(一)史学理论 |
(二)政治学 |
(三)翻译领域 |
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
一 “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 |
二 “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
三 “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 |
第二章 有关《屈原》和历史剧的论争 |
一 《屈原》的创作与演出 |
二 《屈原》演出后的争议 |
三 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论争 |
第三章 有关《野玫瑰》的论争 |
一 《野玫瑰》的创作与演出 |
二 《野玫瑰》演出前后的争议 |
三 关于《野玫瑰》论争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现代“民族”概念的确立和界定 |
1.2.2 “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定 |
2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
2.1 陈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变化 |
2.2 文学创造的根基——民族意识 |
2.3 民族主义文学的政治诉求——“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
3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文化重建” |
3.1 核心内容:构建强有力的“战”文化 |
3.2 主要目标:重塑“大夫士型”国民性 |
4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中心”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 |
4.1 民族主义文学创作重镇——戏剧 |
4.2 “悲剧中心”思想 |
4.3 浪漫主义思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陈铨戏剧活动考——从清华学校到西南联大(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结语 |
(10)战时民族主义与陈铨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说明 |
一、民族与国家、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 |
二、战国策派成员 |
第一章 陈铨与战国策派战时民族主义 |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视域下民族主义的演变 |
第二节 西方理论观照下战国策派战时民族主义的形成 |
第三节 陈铨战时民族主义文学观的建构 |
第二章 陈铨戏剧对战时民族主义的悲剧书写 |
第一节 悲剧人物形象 |
一、女性“力人”与男性“赤子” |
二、反战主义者与个人主义者 |
第二节 悲剧书写策略 |
一、锁闭式的金字塔结构 |
二、观众高级知悉 |
三、独白和沉默 |
第三章 陈铨戏剧评价与战时民族主义定位 |
第一节 历史现场中的《野玫瑰》之争 |
第二节 学术视野下的重新审视 |
一、陈铨戏剧评价 |
二、战时民族主义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野玫瑰(小说连载)(论文参考文献)
- [1]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D]. 朱佳成. 山东大学, 2021
- [2]陈铨戏剧思想谱系研究[D]. 史春晓. 扬州大学, 2021(09)
- [3]论陈铨“浪漫悲剧”戏剧观的建构[D]. 闻笑慧. 南京大学, 2020(03)
- [4]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D]. 邹淋. 浙江大学, 2020(01)
- [5]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D]. 张艺.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D]. 张洁. 西南大学, 2019(12)
- [7]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理论与批评研究[D]. 李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8]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 何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陈铨戏剧活动考——从清华学校到西南联大[J]. 孔刘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3)
- [10]战时民族主义与陈铨戏剧[D]. 胡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