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市潜水污染现状与污染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斌[1](2021)在《咸阳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用水量持续增加和地表径流减少,使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部分区域形成了超采区。为遏制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本文以咸阳市为典型区域,通过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建立三维可视化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不同补给条件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并模拟预测了该地区近期(2025年)和中远期(2035年)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揭示了咸阳市地下水位年内与年际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咸阳市南部平原区地下水位年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年际间呈现下降趋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和沟壑区地下水位年内和年际间基本保持不变。南部平原区各典型监测井的趋势检验值Z均大于2.32,且通过了 99%显着性检验,表明该地区1979-2017年地下水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南部平原区典型监测井地下水位Hurst指数H均大于0.5,即监测井地下水位变化具有持续性;由M-K突变分析法得到典型监测井地下水位存在突变年份,突变原因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城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地下水开采量迅速增大。(2)计算了研究区各地貌单元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结果表明,三级区渭河北林~咸区间的黄土台塬区、阶地、低阶地,渭河北咸~潼区间的低阶地,以及渭河南咸~潼区间的低阶地区域,地下水年内均存在超采现象,其年内亏缺量分别为-4261.83万m3、-5467.32万m3、-5259.74万m3、-1852.18万m3和-2373.11万m3。将计算结果按面积折算至县区(市)行政划分中,其中秦都区地下水亏缺量最大为-7321.80万m3,泾阳县地下水亏缺量最小为-4042.44万m3,超采区域计算结果与2015年《陕西省水资源公报》划分咸阳市超采区基本一致。(3)建立并验证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咸阳市典型监测井地下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介于0.225-0.850之间,相关系数介于0.780~0.940之间,两者一致性较好,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区域地下水位模拟。分析了含水层渗透系数K,给水度μ和降雨入渗系数n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入渗系数n对地下水位模拟结果最敏感,其次为给水度μ,渗透系数K为敏感性最弱。(4)模拟预测了研究区域近期和中远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方案一中等年与干旱年条件下,咸阳市南部地区地下水位在近期和中远期均呈现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上升,北部地区地下水位在中远期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考虑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后的方案二中等年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位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南部地区地下水恢复效果较好,2035年时地下水位基本恢复至模拟初期水位,其中部分典型监测井地下水位比模拟初期有所提高;干旱年条件下监测井地下水位变化与中等年基本一致,但干旱年由于降雨补给量的减小,导致部分监测井的地下水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咸阳市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李子君[2](2021)在《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泾河流域是中国农牧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十年来,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煤气油田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新城镇建设等在内的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泾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综合外界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变化、针对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圈出地下水污染敏感带,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从泾河流域的外界环境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基流量的演变特征;基于基流量与水均衡原理,计算了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泾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如下:(1)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力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泾河流域1960~2019年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10.4 mm/10a、0.3℃/10a,且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95年。统计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是泾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流域总面积的47.2%,41.2%和9.8%。2000年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面积的相对增加明显,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整体上,耗水量、梯田面积及淤地坝建设随时间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分析显示,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以6.4 m3·s-1/10a。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变异量化指标分析判定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2)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拟合经验公式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多年平均(1970~2019年)降水量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减小0.65×108 m3。耗水量、梯田措施、於地坝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减小的贡献量分别为1.8×108 m3、0.8×108 m3、0.2×108 m3和0.03×108m3。整体来看,河川径流量减小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直接取用地表水,其次为梯田措施。添加取用水模块后的Wet Spa模型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水保措施的蓄洪补枯的作用。(3)变化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Wet Spa计算得到的基流量整体上表现出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征。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2×108 m3。其中,降水补给和基流排泄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式。采用统计参数方法和Piper图分析得到,岩溶地下水整体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三个时期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存在差异。1979、2004年,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Na+、SO42-为主。对比1979年,2004年白垩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毫当量百分比有所下降。2015年,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Na+为主要阳离子。白垩系地下水样本点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以SO4型水为主→HCO3型水为主进行转化。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三个研究时段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统计结果显示:水体中NO3-、Fe、Mn、六价铬、As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加,TDS、TH、Cl-、SO42-、NO2-随时间逐渐减小,而F-离子浓度先增加再减小。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砷的致癌风险和硝酸根的非致癌风险均会对敏感人群健康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且到2015年地下水中硝酸根非致癌风险潜伏在整个泾河流域,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4)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基于泾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构建出适合于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层次分析中间耦合法。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是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两者的贡献量达到了51.5%。高、较高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河谷区、西部岩溶区,分别是由于地下水埋深和渗流区介质引起的;地下水中硝酸根的浓度与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41(线性回归)和0.5(指数回归),验证了改进的DRATI-LE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与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范远航[3](2020)在《西安市典型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雨水花园、雨水渗井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典型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对两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然而此类设施在雨水径流集中入渗条件下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过程及污染风险尚不明确,影响了此类设施的合理应用。因此,为了海绵设施的合理化配置及科学推广,有必要开展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的两个雨水花园和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渗井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8~2019年两个研究区域的降雨数据,并通过现场实验监测获取了 2018~2019年两种海绵设施的进出水数据、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数据,分析了两种雨水设施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并探讨了雨水径流集中入渗条件下对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质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雨水花园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质总磷、总氮、COD、氨氮、硝氮的去除率均值分别为53.81%、30.57%、22.10%、78.89%、-56.40%,且去除率与场次降雨量具有相关关系,其中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与降雨量呈非线性相关,对COD的去除率与降雨量关系呈线性正相关。相较于2018年,2019年雨水渗井对雨水径流中总氮、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趋于稳定,去除率分别为32.45%、16.09%、12.32%,但对总磷、硝氮的去除率仍不稳定。(2)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年际、年内变化均与降雨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场次降雨条件下,影响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变幅较大的因素为场次降雨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变幅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雨量为25mm时变幅最大)。通过MODFLOW数值模拟预测,在经历丰、平、枯不同水平年份后,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上升幅度分别为0.27~0.38m、0.16~0.27m、-0.33~-0.14m。通过对渗井设施2017~2019年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结论:渗井建设前后,地下水埋深的上升幅度为0.48m;渗井对地下水的补给与降雨显着相关,但存在一个月左右的滞后性。(3)雨水径流集中入渗会对雨水花园地下水中COD、总氮、重金属Cu等指标具有一定影响,其中COD对降雨的响应具有1~2天的滞后性,对总氮的影响在汛期较大;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分法、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以及地下水环境容量指标评价法对雨水花园区域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雨水花园地下水质更易受到降雨径流集中入渗的影响,不同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关系为J1>J3>J2,入流口处更易受雨水径流入渗影响。通过MODFLOW地下水质模拟,丰水年后雨水花园地下水中总氮受到一定影响。2018~2019年渗井区域的地下水质的变化趋势以及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距离渗井较近处的地下水质反而优于较远处,故可认为地下水埋深为12~15m的研究区域建设渗井未对地下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张欣莹[4](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高燕燕[5](2020)在《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文中认为关中平原地处内陆深部,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敏感单元。近年来,随着战略地位的提高,关中平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传统的农业灌区,关中平原灌溉面积约156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6%,强烈的农业活动对脆弱的地下水环境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压力。由于关中平原面积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问题众多,例如地方病、苦咸水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根治这些问题,需要对区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深刻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问题。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手段,对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特征、环境背景值、水质污染状况、灌区地下水系统对灌溉的响应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2000年、2012年、2015年共892组地下水水质资料,以舒卡列夫分类法为依据,统计分析了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情况;考虑水化学分布的空间连续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克服了常规绘图中不能反映离子含量大小排序、表达水化学类型有限等问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关中平原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取得的关键性发现有: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场发生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趋于复杂化,由2000年的48种上升至2012年的76种,且出现NO3-参与命名的水样。渭河南部水质整体优于渭河北部,渭河南部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渭河北部水化学类型自西向东逐渐由单一变得复杂,漆水河以西地区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Ca、HCO3-Ca·Mg型;漆水河以东泾河以西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HCO3-Na·Ca、HCO3-Na·Mg型,2012年以来Mg型水增多;泾河以东阴离子复杂,水化学类型多为混合型,2012年以来Cl型和SO4型水增多。渭河南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西受农业活动和水岩作用影响强烈,渭河北部泾河以东地区受蒸发和人类活动作用强烈。(2)给出了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将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时空差异性融入定义,指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是未受污染或者基本未受污染的情况下,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含量。首次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关中平原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进行计算。采用多种方法,对关中平原10个水环境单元各离子的背景值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环境背景值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呈现一定的演化规律,SO42-、Cl-环境背景值整体逐渐升高;受长期灌溉活动的影响,渭河北部泾河以东的泾惠渠-交口灌区各离子环境背景值极高。时间特征上,受水岩作用及人类对自然条件改造的影响,多数离子环境背景值呈升高趋势,渭河北部地区尤为显着。采用F值法对背景水质进行评价,发现渭河南部背景水质整体良好,渭河北部背景水质大多较差或极差。(3)综合应用水盐均衡原理、同位素技术、端元混合模型、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比研究了关中平原两个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对灌溉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水量负均衡但处于积盐状态,宝羊灌区水量均衡但处于排盐状态。径流条件差、补给水源和土壤盐分含量高是导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矿化度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地势平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排泄区,灌溉水对地下水盐分的贡献度高,易发生盐分累积;径流通畅的地区则发生地下水淡化。提出盲目降低地下水位或加大井渠灌溉比并非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高效举措,应在综合考虑地下水质与量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下水径流条件,合理选取井灌区域,从而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采用As、F-、Cr6+和NO3-作为评价指标对关中平原儿童与成人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并结合GIS技术,获得区域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蒙特卡洛法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进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确定Cr6+与F-分别对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贡献率最高,是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中需优先重点治理的有害物质。
高源[6](2019)在《唐代长安城水环境与水污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都城的迁移选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而水环境因素无疑占据了极重的分量。考古材料呈现出的唐代长安城水利图景就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引水设计兼顾覆盖面和等级制度,而在排水设计则以处理雨水为主。汉代长安城在迁都的时候考虑了水质咸卤的因素,但有趣的是唐代长安城在短短三百年后又重蹈覆辙。通过对唐代长安城排水布局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唐代长安城在水利设计上有缺陷,而这可能是导致唐长安城水质变化的原因。汉代长安城自建成到水皆咸卤历经了大约八百年的时间,而唐代长安城水质变化则在唐中后期有了端倪,但一直到宋代才有明确的记载表明城市地下水苦涩不能饮。唐代长安城出现“苦水”至少有两种可能性成因。第一种是生活污水通过渗井排往地下,在适宜环境下被氧化成硝态氮,最终导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另一种就是缺少完善的排水设施导致地下水位持续性升高,壅堵不畅。唐代的水环境又受到自然、人文两方面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指因为暴雨或久雨导致僚灾,进而加剧土壤盐碱化;人文因素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发展所带来污水处理压力的增大。这种城市水环境变化自然会带来新的问题。过量积水前者可能导致水渠损坏或者堰塞,而城市随着发展带来的污水处理压力导致了因漏就简挖掘渗坑,排污污秽。除此以外,城市水利设施的损毁也会给唐代长安城水环境恶化。不过,唐末的迁都议并没有把水污染或者水质纳入考虑,可见唐人并没有将其视为严重问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文发现唐代水污染可能并不严重。因此本文在最后一部分转而反思以往水污染研究。经过审慎的分析,本文发现以往用来论证唐代水污染的材料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第一种类型从具体历史情境中抽离材料,然后依据逐字逐句拆解;第二种类型是以少数材料得出整体性结论,试图以零星的水质变化材料来论述整个唐代长安城的水质环境变化;第三种类型则是在先入为主的语境中得出结论。实际上这些论据都是不充分的。因此本文在最后一部分进一步梳理学界的成果,分析其推导的依据,试图找出唐代长安城水质咸苦的真正原因。
崔子豪[7](2017)在《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与用水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综合性改变,一般表现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资源、信息、生产资料以及其他经济要素的高度集聚。截止到2016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 57.35%,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快速发展给城市供水带来了巨大压力。西安市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1。水资源短缺明显制约了西安市城市化的正常发展。本论文探讨了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用水的关系特征,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规律并给出定量化的研究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分析了用水趋势与用水特征。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公共与生态环境用水量等进行了趋势分析,并以人口城市化为标准,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内的城市用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工业用水量经历了先增后减的一个过程;居民生活用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生态环境用水量增加趋势明显。(2)构建了城市化与用水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安市城市化系统与用水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城市化系统与用水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从耦合协调等级来看,西安市城市化系统与用水系统分别经过了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最终达到优质协调,呈现出良性且可持续的发展趋势。(3)研究了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适宜规模。建立了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城市发展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灰色预测和二次指数平滑法等系统预测方法预测了模型中的相关指标值,采用联合国提出的两期推算法推导出西安市城市化水平时间路径方程,最后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在不同供水条件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引入外调水条件下到2025年和2030年,西安市的城市适宜总人口分别为920万人和947万人;GDP为10800亿元和12580亿元。
杨柳[8](2017)在《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挑战。灌区是农业生产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一个集生产、生活、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于一体的复合系统。本文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研究对象,捕捉灌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辩证分析灌区发展与灌区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及作用,以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灌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控,为灌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稳固发展提供支持。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经历了从萌芽、前身期-规划、初建期-兴建、配套期-改善、提高期-科学发展期的历程;灌区设施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农业种植普遍科技化,农业产值不断上升;然而,在此发展过程中,灌区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且愈演愈烈。如: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及土壤资源的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的加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改变等,这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所致。(2)利用趋势分析及小波分析方法对泾惠渠灌区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降雨、径流及含沙量均呈下降趋势;均未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周期变化特征基本相同,降雨、渠首来水量及含沙量均具有一个43a左右的主周期。随时间变化,泾惠渠灌区池下水埋深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3-11m普遍下降到2012年的10-20m左右,部分地区达到28m,鲁桥镇、西张、张卜等地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3)建立了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内要素间的作用及反馈关系,分析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灌区水土资源、产业发展、粮食安全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灌区物质生产功能价值,采用替代法计算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灌区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不断上升,水分、气候调节功能价值,净化环境功能价值以及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均明显下降。(4)泾惠渠灌区农业种植结构总体演化趋势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下降,适应泾惠渠灌区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及周边城镇需求的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导致泾惠渠灌区各农作物需水量及净灌溉需水量与种植面积呈相同的变化趋势,作物总需水量及净灌溉总需水量分别从1988年的7.13×108m3、3.17×108m3下降至2014年的4.95×108m3、2.48×108m3。同时,年内需水过程发生变化,以往4-5月,7-9月的需水高峰随时间呈减少趋势,6月份需水总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5)通过多源信息融合计算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可信度,明确了评价指标的优选顺序。构建了主题化评价模式,对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灌区污染及灌区干旱情况进行评价,发现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随时间有变差的趋势,主要受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影响;灌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有变差的趋势,主要受城镇化高速发展、农业种植面积减少的影响;灌区污染随时间逐渐严重,主要受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加剧的影响;干旱是泾惠渠灌区面临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90年代以来发生频率较高。(6)对泾惠渠灌区地表与地下水供给失衡这一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调控。建立了以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种植面积为变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为约束的调控模型,利用优化、模拟、调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了分别以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最优的两种调控方案。两种方案下的经济效益相差不大,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修复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将这两种方案之间的农业种植区间定义为合理的发展区间。
闫峭[9](2017)在《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指出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以高效、环保、稳定的优点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人类开发地下水冷热能为己所用的过程,系统运行的核心是井群的冷热水抽灌循环。目前关于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和建设很大程度上还依据经验进行,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而水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对水源热泵抽灌井群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依托陕西水利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地区水源热泵抽回灌参数优化试验与适用性规划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安市水源热泵抽灌井数学模型研究”等项目,以西安市为例,对水源热泵抽灌井群理论及应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确定抽灌井水文地质参数。采用直线图解法求解承压完整抽水井水文地质参数;通过两处回灌试验研究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回灌井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渗透系数为衰减函数时回灌井水文地质参数的优化求解方法,并与其它求解方法进行效果对比。2.分析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各影响因素。依据研究区试验资料,重点分析讨论了回灌量的影响,回灌量越大,水位抬升越高,回灌井初始渗透性越强,但渗透系数随时间衰减得也越快。回灌井渗透系数可表示为回灌时间和回灌量两者的二元关系。3.建立回灌井渗透系数为变量时的水源热泵抽灌井数学模型。分析建立了干扰条件下,回灌井渗透系数为变量时,抽灌对井降深数学模型;引入柱面坐标系,建立了抽灌井群降深曲面,并依据研究区试验资料绘制分析一抽两灌条件下的区域降深曲面。4.确定水源热泵抽灌井优化设置方案。采用FlowHeat1.0软件,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特点,对一抽两灌条件下四种布井方案和一抽三灌条件下八种布井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别从抽水井到达热突破的时间,地下温度场的变化和影响范围,及渗流场的影响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布井方案;对两种条件下的最佳布井方案,分别选取不同井距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温度随时间和井距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布井方案的合理井距。5.开展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影响的监测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地下水位监测井网优化方法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的研究。
朱连勇[10](2017)在《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阿拉尔垦区有限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结合阿拉尔垦区水资源现状,通过相关方法对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进行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得出垦区多个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并对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垦区水资源变化规律:根据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方法,研究了气温、降水变化及地下水演变等对垦区水资源的影响;针对气候、水文地质、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选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垦区径流演变的周期性、趋势性、突变性等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针对周期性而言,垦区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31年,降水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10年,垦区年径流量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主要存在于31年;针对趋势性来说,垦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C/10a,垦区年平均降水呈现出上升趋势,倾向率为6.144mm/10a,垦区的年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倾向率为4.6×108m3/10a。(2)垦区供需水量预测:包括对农业灌溉需水量、工业需水量、居民生活需水量、牲畜用水量、城镇绿地需水量及生态需水量等的预测,主要是依据垦区水资源“三条红线”制度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合理确定了各行业用水定额;根据不同水平年及规划方案,建立了不同用户需水指标体系,并对未来各业供需水量进行了预测。以保证率为75%来看,2020年、2030年农业灌溉需水量分别为8.45×108m3、8.23×108m3;工业需水量分别为0.145×108m3、0.224×108m3;2020年城镇生活用水将达到0.029×108m3,2030年为0.057×108m3;生态总需水量在2020年将达到1.76×108m3,2030年为1.8×108m3;2020年、2030年可供水总量分别为:10.05×108m3,10.138×108m3(3)确定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依据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南疆地区“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在计算分析垦区有限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的基础上,以2015年为基准年,从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状况出发,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Matlap环境下,运用遗传算法(GA)对水资源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得到了在不同保证率(50%、75%、95%)及三种规划方案下的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4)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评价: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入手,探求构建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层次,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以阿拉尔垦区在2030年75%保证率下的三个规划方案的配置结果为例,采用模糊物元理论+改进迭代熵权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依据最大最优原则,对各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配置方案中,以经济快速增长并强化节水措施的配置方案优于其他两个水资源配置方案,更有利于垦区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西安市潜水污染现状与污染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潜水污染现状与污染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咸阳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下水资源研究进展 |
1.2.2 地下水动态数值模型研究 |
1.2.3 Visual MODFLOW软件的发展 |
1.2.4 水文地质参数敏感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 |
2.1.3 社会经济 |
2.2 地形地貌 |
2.2.1 地貌类型 |
2.2.2 地层系统 |
2.3 河流水系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潜水 |
2.4.2 承压水 |
2.5 水利设施发展现状 |
2.5.1 水利工程发展概述 |
2.5.2 供水工程设施现状 |
2.6 地下水供水工程现状 |
2.7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7.1 各部门实际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分析 |
2.7.2 现状耗水量分析 |
3 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 |
3.1 监测井分布特征 |
3.2 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变化 |
3.2.1 洪积扇区 |
3.2.2 黄土台塬区 |
3.2.3 阶地及低阶地区 |
3.2.4 黄土丘陵沟壑区 |
3.2.5 黄土高原沟壑区 |
3.3 地下水位年际变化情况 |
3.4 地下水动态趋势性分析 |
3.5 地下水动态持续性分析 |
3.6 地下水动态突变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
4.1 地貌分区 |
4.2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
4.2.1 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 |
4.2.2 研究区地下水排泄量计算 |
4.3 地下水资源均衡分析 |
4.4 咸阳市超采区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数值模拟 |
5.1 模拟区范围 |
5.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2.1 含水层结构概化 |
5.2.2 边界条件概化 |
5.3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3.1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2 模型网格的剖分 |
5.3.3 模型地表高程与底板高程 |
5.3.4 模拟期的确定 |
5.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
5.5 初始水位及源汇项处理 |
5.5.1 初始流场 |
5.5.2 源汇项处理 |
5.6 模型识别验证 |
5.6.1 模型识别准则 |
5.6.2 水文地质参数 |
5.6.3 模拟地下水流场对比 |
5.6.4 地下水位拟合 |
5.6.5 水量均衡分析 |
5.6.6 模型验证 |
5.7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资源利用量预测 |
6.1 模型预测方案设定 |
6.2 方案一不同水文年模式预测 |
6.2.1 中等年预测2025年地下水动态 |
6.2.2 中等年预测2035年地下水动态 |
6.2.3 干旱年预测2025年地下水动态 |
6.2.4 干旱年预测2035年地下水动态 |
6.3 方案二不同水文年模式预测 |
6.3.1 中等年预测2025年地下水动态 |
6.3.2 中等年预测2035年地下水动态 |
6.3.3 干旱年预测2025年地下水动态 |
6.3.4 干旱年预测2035年地下水动态 |
6.4 模型预测结果综合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化环境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进展 |
1.2.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演化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泾河流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和水文 |
2.2.3 土壤和植被 |
2.2.4 社会经济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地质概况 |
2.3.2 水文地质概况 |
2.4 泾河流域“三水”转换关系 |
2.5 水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因子变化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一阶线性回归法 |
3.1.2 滑动平均法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1.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
3.1.5 变异量化指标分析 |
3.1.6 日流量历时曲线 |
3.2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
3.2.2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
3.3 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
3.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3.2 工程措施变化特征 |
3.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
3.3.4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3.4 河川径流量演变特征 |
3.4.1 年际演变特征 |
3.4.2 年内演变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
4.1 泾河流域Wet Spa水文模型 |
4.1.1 产流理论 |
4.1.2 汇流理论 |
4.1.3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4 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1.5 模型评价指标 |
4.2 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1 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
4.2.2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
4.3 Wet Spa模型及其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选取 |
5.2 研究方法 |
5.2.1 Piper三线图 |
5.2.2 对应分析法 |
5.2.3 集对分析 |
5.2.4 基于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3 基流量演变特征 |
5.3.1 年际演变特征 |
5.3.2 年内演变特征 |
5.4 地下水均衡计算 |
5.5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 |
5.6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 |
5.6.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
5.6.2 地下水化学成分来源及成因分析 |
5.6.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5.7 健康风险值演变特征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1 地下水脆弱性定义 |
6.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
6.2.1 DRASTIC模型 |
6.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标准 |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4 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3.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
6.4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安市典型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雨洪管理与海绵城市建设 |
1.2.2 典型雨水设施的应用研究 |
1.2.3 典型雨水设施对地下水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雨水花园、渗井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分析 |
2.1 雨水花园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 |
2.1.1 研究区域降雨数据统计 |
2.1.2 雨水花园的径流调控效果 |
2.1.3 雨水花园的水质净化效果 |
2.2 雨水渗井对雨水径流的调控效果 |
2.2.1 雨水渗井设施介绍 |
2.2.2 雨水渗井的应用效果分析 |
2.3 小结 |
3.雨水花园、渗井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分析 |
3.1 雨水径流集中入渗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雨水花园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3.2.1 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年际变化 |
3.2.2 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变化 |
3.2.3 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对降雨特征的响应关系分析 |
3.2.4 雨水花园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风险分析 |
3.3 渗井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3.4 小结 |
4.雨水花园、渗井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分析 |
4.1 雨水花园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
4.1.1 雨水花园地下水水质的年内变化分析 |
4.1.2 雨水花园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4.2 渗井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
4.2.1 雨水渗井地下水质年内变化分析 |
4.2.2 雨水渗井地下水污染评价 |
4.3 小结 |
5.雨水花园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预测 |
5.1 地下水模拟模型概述 |
5.2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描述 |
5.2.2 水文地质参数 |
5.2.3 模型识别与验证 |
5.2.4 模型预测 |
5.3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
2.1.3 水系主体工程 |
2.1.4 水系附属工程 |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
2.3.1 自然河系变迁 |
2.3.2 人工渠系建设 |
2.3.3 湖泊池沼演变 |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
3.2.1 研究方法引入 |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
3.3.1 研究方法引入 |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
4.2.1 气候水文 |
4.2.2 城市发展 |
4.2.3 突发灾害 |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
4.3.1 驱动力计算 |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
5.2.3 脉冲响应计算 |
5.2.4 方差分解计算 |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
5.3.1 等级计算 |
5.3.2 等级判别 |
5.3.3 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
6.1 模型设计框架 |
6.1.1 SD建模方法 |
6.1.2 模型设计思路 |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
6.2.1 模型参数设定 |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
6.2.3 模型检验 |
6.2.4 模型运行 |
6.3 调控方案优选 |
6.3.1 调控方案设计 |
6.3.2 方案模拟结果 |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
7.3 水源供给调控 |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7.4 生态环境调控 |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
7.5 景观格局调控 |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
1.2.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1.2.3 灌区地下水环境 |
1.2.4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关中平原地下水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4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地层系统 |
2.4.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3.1 数据来源及质量检验 |
3.2 水样点分布情况 |
3.3 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
3.3.1 地下水化学类型统计 |
3.3.2 基于GIS模型的水化学类型时空分布 |
3.4 关中平原水化学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 |
3.4.1 物质来源 |
3.4.2 离子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地下水化学演化 |
4.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概念 |
4.2 水环境单元的划分 |
4.3 研究方法 |
4.3.1 非参数方法 |
4.3.2 参数方法 |
4.4 环境背景值 |
4.4.1 数据统计特征 |
4.4.2 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 |
4.4.3 阈值的确定 |
4.5 基于环境背景值的水化学演化规律 |
4.5.1 空间特征 |
4.5.2 时间特征 |
4.5.3 背景水质评价 |
4.5.4 污染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平原典型灌区地下水化学研究 |
5.1 典型灌区的概况 |
5.1.1 泾惠渠灌区 |
5.1.2 宝羊灌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均衡区的确定 |
5.2.2 地下水水均衡与盐分均衡原理 |
5.3 典型灌区的水盐均衡 |
5.3.1 泾惠渠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2 宝羊灌区水盐均衡计算 |
5.3.3 泾惠渠灌区与宝羊灌区盐分均衡比较 |
5.4 盐分差异影响因素 |
5.4.1 地形地貌 |
5.4.2 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 |
5.4.3 均衡项盐分 |
5.4.4 灌溉历史 |
5.5 灌溉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5.5.1 灌区地下水的盐分迁移 |
5.5.2 灌区氢氧同位素特征 |
5.6 灌区水化学成分形成机制 |
5.6.1 研究方法 |
5.6.2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6.3 宝羊灌区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7 灌区地下水管理举措 |
5.8 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平原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6.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6.2 关中平原浅层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模型参数 |
6.2.2 水质特征分析 |
6.2.3 致癌风险评估 |
6.2.4 非致癌风险评估 |
6.2.5 基于Monte Carlo的不确定性分析 |
6.2.6 敏感性分析 |
6.3 基于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质安全保障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唐代长安城水环境与水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隋唐长安城的水质变化 |
一、水皆咸卤 |
二、渗井排污 |
第二章 水污染与都城迁移 |
一、水源危机:城市居民的应对 |
二、水污染与城市水环境变迁 |
三、唐末的迁都之议 |
小结 |
第三章 迁都缘于水污染说的反思 |
一、材料的误读 |
二、归因的谬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与用水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定性评价研究 |
1.2.2 定量计算研究 |
1.2.3 存在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利用状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2 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用水现状及各行业用水量趋势分析 |
3.1 西安市用水现状 |
3.2 趋势性检验方法 |
3.3 生活用水量及趋势分析 |
3.3.1 人口发展状况 |
3.3.2 生活用水量变化分析 |
3.4 农业用水量及趋势分析 |
3.5 工业用水量及趋势分析 |
3.5.1 各行业产值变化分析 |
3.5.2 工业用水量变化分析 |
3.5.3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变化分析 |
3.5.4 万元产值与万元增加值用水水平变化分析 |
3.6 其他行业用水量及趋势分析 |
3.7 总用水量及趋势分析 |
3.8 小结 |
4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及用水特征分析 |
4.1 城市化概念 |
4.2 西安市城市化进程分析 |
4.3 西安市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用水特征分析 |
4.3.1 城市化中前期用水特征 |
4.3.2 城市化转折期用水特征 |
4.3.3 城市化中后期用水特征 |
4.3.4 城市化后期用水特征 |
4.4 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用水综合水平分析 |
4.5 小结 |
5 西安市城市化与用水耦合水平评价 |
5.1 耦合协调度概念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5.4 西安市城市化与用水耦合协调度计算与分析 |
5.4.1 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
5.4.2 耦合协调度计算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城市适宜规模研究 |
6.1 主要决策变量的确定 |
6.2 模型的主要目标与约束条件 |
6.2.1 模型主要目标 |
6.2.2 约束条件 |
6.3 模型参数预测 |
6.3.1 人口预测 |
6.3.2 城市化水平预测 |
6.3.3 需水预测 |
6.4 模型求解算法 |
6.5 假设条件及方案设定 |
6.6 结果分析及对比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7.2.1 展望 |
7.2.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0 文献分析工具 |
1.2.1 国外研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分析 |
1.2.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创新点 |
2 泾惠渠灌区及其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1 灌区发展历程及生态环境特征 |
2.1.1 萌芽到成型的探索阶段 |
2.1.2 初办到稳固的发展阶段 |
2.1.3 完善到科学的提升阶段 |
2.1.4 各阶段的生态环境特征 |
2.2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基本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渠系工程概况 |
2.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泾惠渠灌区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1 泾惠渠灌区的发展历程 |
2.3.2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2.3.3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4 泾惠渠灌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持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2.4.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2.4.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 泾惠渠灌区发展中生态水文要素时空演变特征 |
3.1 方法及材料 |
3.1.1 应用方法 |
3.1.2 材料 |
3.2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3.2.1 趋势分析 |
3.2.2 周期诊断 |
3.3 降雨时空特征分析 |
3.3.1 趋势分析 |
3.3.2 周期诊断 |
3.4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
3.4.1 趋势分析 |
3.4.2 周期诊断 |
3.5 泥沙变化特征分析 |
3.5.1 趋势分析 |
3.5.2 周期诊断 |
3.6 地下水位时空变化 |
3.6.1 随时间变化趋势 |
3.6.2 空间分布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4 生态环境变化对泾惠渠灌区发展的影响 |
4.1 生态环境与灌区发展的耦合分析 |
4.1.1 灌区生态系统及子系统 |
4.1.2 相互作用及反馈关系 |
4.2 生态环境变化对灌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4.2.1 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
4.2.2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
4.2.3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4.2.4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
4.2.5 对其他事件的影响 |
4.3 生态环境对灌区服务功能影响评估 |
4.3.1 灌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4.3.2 灌区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种植结构变化对泾惠渠灌区用水的影响 |
5.1 泾惠渠灌区种植结构及演化的时空分布 |
5.1.1 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特征 |
5.1.2 农业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5.1.3 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分布 |
5.1.4 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原因 |
5.2 环境及种植结构变化对作物需水的影响 |
5.2.1 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 |
5.2.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
5.2.3 作物需水量年际变化 |
5.2.4 作物需水量年内变化 |
5.3 环境及种植结构变化对灌溉需水的影响 |
5.3.1 灌溉需水量计算 |
5.3.2 灌溉需水量年际变化 |
5.3.3 灌溉需水量年内变化 |
5.4 环境及种植结构变化下的灌溉用水过程 |
5.4.1 充分灌溉下灌区用水过程分析 |
5.4.2 非充分灌溉下灌区用水过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健康评价 |
6.1 灌区生态环境评价的总体思路 |
6.2 灌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优选 |
6.2.1 灌区生态环境概念模型 |
6.2.2 灌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库 |
6.2.3 评价指标特征定义及方法 |
6.2.4 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
6.2.5 灌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优选结果 |
6.3 灌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及方法 |
6.3.1 建立物元模型 |
6.3.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6.3.3 关联函数及关联度 |
6.4 评价等级划分及数据信息采集 |
6.4.1 评价等级划分 |
6.4.2 数据信息采集 |
6.5 灌区生态环境健康的主题化评价 |
6.5.1 主题化评价模式的构建 |
6.5.2 水资源利用主题评价 |
6.5.3 土地资源利用主题评价 |
6.5.4 灌区污染状况主题评价 |
6.5.5 灌区干旱状况主题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7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调控模拟研究 |
7.1 关键问题及调控路径 |
7.1.1 关键问题 |
7.1.2 调控目标 |
7.1.3 研究思路 |
7.2 调控模型建立 |
7.2.1 目标函数 |
7.2.2 约束条件 |
7.3 模型求解方法及步骤 |
7.3.1 混沌人工鱼群优化算法 |
7.3.2 地表水调度计算过程 |
7.3.3 联合求解过程及步骤 |
7.4 灌区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
7.4.1 地表水资源评价 |
7.4.2 地下水资源评价 |
7.5 调控情景及参数设置 |
7.5.1 情景设置 |
7.5.2 参数设置 |
7.6 调控结果与分析 |
7.7 泾惠渠灌区生态环境综合调控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博士期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源热泵发展进程 |
1.3.2 抽灌井水文地质参数研究 |
1.3.3 抽灌井影响因素及渗流场理论研究 |
1.3.4 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影响的监测评价方法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源热泵抽灌井理论基础 |
2.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介绍 |
2.1.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
2.1.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
2.2 地下水源热泵建立与运行的关键因素 |
2.2.1 水文地质因素 |
2.2.2 环境保护因素 |
2.2.3 人为因素 |
2.3 抽灌井理论及算法基础 |
2.3.1 泰斯(Theis)公式 |
2.3.2 井群渗流叠加 |
2.3.3 遗传算法 |
2.4 应用研究区概况 |
2.4.1 西安工程技术学院概况 |
2.4.2 御品轩食品工业园概况 |
2.4.3 新东尚小区概况 |
2.4.4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24大队住宅区概况 |
第三章 抽灌井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3.1 抽回灌试验中的地下水流运动 |
3.2 确定水源热泵抽水井水文地质参数 |
3.3 确定水源热泵回灌井水文地质参数 |
3.3.1 渗透系数K为定值时水文地质参数求解 |
3.3.2 回灌过程中渗透系数K变化规律 |
3.3.3 渗透系数K为变量时水文地质参数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源热泵抽灌井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回灌量分析 |
4.1.1 水位抬升值与回灌量 |
4.1.2 渗透系数衰减规律与回灌量 |
4.2 回灌压力分析 |
4.2.1 回灌压力的研究 |
4.2.2 回灌量与回灌压力 |
4.2.3 回灌时间与回灌压力 |
4.3 回灌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 |
4.4 回灌对地下水能量贮存的影响 |
4.5 抽回灌井的比例分析 |
4.6 回灌对地下水水质的要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源热泵抽灌井群数学模型研究 |
5.1 水源热泵抽回灌井群模型建立 |
5.1.1 井群回灌类型 |
5.1.2 水源热泵抽回灌井群模型建立 |
5.2 干扰条件下抽灌对井降深分析 |
5.2.1 两口抽水井间的干扰 |
5.2.2 两口回灌井间的干扰 |
5.2.3 一抽一灌对井间的干扰 |
5.3 干扰条件下抽灌井群降深曲面研究 |
5.3.1 抽灌对井降深曲面研究 |
5.3.2 一抽两灌井群降深曲面研究 |
5.3.3 抽灌井群降深曲面研究 |
5.3.4 一抽两灌井群降深曲面实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源热泵抽灌井群优化设置 |
6.1 水热耦合模型的建立 |
6.2 模型假设 |
6.3 抽回灌井群布井方式的优化设置 |
6.3.1 一抽两灌模式 |
6.3.2 一抽三灌模式 |
6.4 最优布井方式的合理井距 |
6.4.1 模拟方案 |
6.4.2 合理井距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影响的监测评价方法研究 |
7.1 水位监测网优化设计方法 |
7.1.1 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 |
7.1.2 地下水水位监测孔的布设 |
7.1.3 地统计学原理 |
7.1.4 变差函数的确定 |
7.1.5 优化前后估计误差计算 |
7.2 地下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 |
7.2.1 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 |
7.2.2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7.2.3 水质趋势预测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总体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论文的科学关键问题 |
第2章 垦区概况及现状分析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植被 |
2.1.5 垦区水资源概况 |
2.1.6 垦区水质状况 |
2.1.7 垦区地下水位状况 |
2.2 社会经济 |
2.3 水利工程现状 |
2.3.1 蓄水工程 |
2.3.2 引水工程 |
2.3.3 输水工程 |
2.4 垦区农业用水现状 |
2.4.1 垦区农业灌溉面积 |
2.4.2 作物灌溉定额 |
2.5 垦区生活用水现状 |
2.5.1 上游水库供水区 |
2.5.2 阿拉尔水厂供水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水资源演变分析方法 |
3.2.1 周期性分析 |
3.2.2 趋势性检验 |
3.2.3 突变性检验 |
3.3 垦区水文要素变化规律 |
3.3.1 垦区气温变化规律 |
3.3.2 垦区降水变化规律 |
3.4 垦区地表水资源变化规律 |
3.4.1 垦区年径流变化分析 |
3.4.2 周期性分析 |
3.4.3 趋势性分析 |
3.4.4 突变性分析 |
3.4.5 气候变化对垦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3.5 垦区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研究 |
3.5.1 垦区地下水资源形成及其分布特征 |
3.5.2 垦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 |
3.5.3 垦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垦区供需水预测 |
4.1 概述 |
4.1.1 国内外需水预测方法 |
4.1.2 垦区需水预测方法的选用 |
4.2 垦区农业需水量预测 |
4.2.1 农业灌溉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
4.2.2 垦区灌溉定额影响因素分析 |
4.3 工业需水量预测 |
4.3.1 预测方法 |
4.3.2 工业总产值预测 |
4.3.3 垦区工业需水量预测分析 |
4.4 人口发展预测 |
4.4.1 预测方法 |
4.4.2 预测成果 |
4.5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5.1 生活需水量预测模式 |
4.5.2 城镇生活需水量预测 |
4.5.3 牲畜需水量预测 |
4.6 生态需水量预测 |
4.6.1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综述 |
4.6.2 垦区生态环境现状 |
4.6.3 生态需水量预测分析 |
4.7 垦区供水预测分析 |
4.7.1 垦区供水现状分析 |
4.7.2 规划水平年供水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
5.1 概述 |
5.2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建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2.3 总体模型的建立 |
5.3 垦区水资源系统网络及遗传算法求解 |
5.3.1 垦区水资源配置系统网络构建 |
5.3.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步骤 |
5.3.3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参数确定 |
5.3.4 基于Matlab环境下的遗传算法求解 |
5.4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结果分析 |
5.4.1 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4.2 规划水平年合理配置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垦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效益评价 |
6.1 概述 |
6.2 综合效益评价准则和流程 |
6.2.1 综合效益评价的准则 |
6.2.2 综合效益评价的流程 |
6.3 水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指标的建立 |
6.3.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
6.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6.3.3 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 |
6.3.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6.3.5 综合效益评价常用方法概述 |
6.3.6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综合效益评价流程 |
6.3.7 垦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7.2 本文创新及科学关键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西安市潜水污染现状与污染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咸阳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特征与数值模拟[D]. 罗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李子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安市典型海绵设施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D]. 范远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关中平原地下水化学成分时空演化规律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D]. 高燕燕. 长安大学, 2020
- [6]唐代长安城水环境与水污染研究[D]. 高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西安市城市化过程与用水耦合关系研究[D]. 崔子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8]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调控研究[D]. 杨柳.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2)
- [9]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群理论及应用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闫峭. 长安大学, 2017(01)
- [10]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合理配置研究[D]. 朱连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