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依族的“狗肉文化”(上)(论文文献综述)
刘昱彤[1](2021)在《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靳峡[2](2020)在《论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黔西南州布依族查白歌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出游需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和游览,体验和参与成为主流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节事旅游成为人们追求旅游体验的一种新形式,通过举办节事活动,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本文以黔西南州布依族查白歌节进行影响探析,并思考对策,完善节事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为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黎雪[3](2020)在《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随着更大范围的经济一体化,交通、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关系网络向外向内延伸,社会单元间的联系加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民族关系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需面对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提供和谐民族关系研究县域典型案例,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考察,定量与定性的相互映证,梳理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总结其经验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分建国前后对木里和谐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曲折发展进行梳理。主要考察了木里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世居民族的源与流;从“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动,回溯了民间经济、政治、文化往来;从“自上而下”的王朝力量,回顾了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研究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民族关系发展道路上遭受的挫折、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从实证的视角,笔者开展了民族关系田野调查。研究首先阐明了田野调查中衡量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内涵界定、问卷设计与田野开展情况。调查主要把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居住格局、日常交往、族际通婚、语言使用、民族心理作为木里和谐民族关系考察的六个核心因素。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包括木里各民族人口构成与相对规模、人口普查结果中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各民族地理空间的分布、城乡分布情况、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包括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校场所、娱乐场所中的民族交往;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则基于2015年至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木里县婚姻登记数据,分析包括族际婚的数量及占比、族际婚中的性别差异、教育边际效应对族际婚的影响;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包括对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汉语言文字使用、双语教育普及的考察;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则通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民族偏见与歧视的调查情况来呈现。同时,本文对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即外部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社会环境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木里主要经济指标、脱贫攻坚的成绩和挑战、语言环境、宗教环境、教育状况等问题。民族关系的认识维度,从历时与共时、国家与民间、结构与互动的不同维度展开。历史积淀和现实建构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继承延续;民间交往和国家力量共同生成木里民族关系,其发展离不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股力量;同时,民族关系也是结构与互动的统一,既通过民族成员的互动交往折射关系的具象情况,又通过赖以生存的外部结构环境影响其发展态势。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路径构成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针对木里当地实际,研究提出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地制宜探索地方发展模式的路径。
邓淑予[4](2020)在《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文中指出现代移动性的产生,致使旅游大众化日趋明显。旅游研究一直深陷倡导经济收益及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桎梏中,直到麦坎内尔真实性范式的出世,解绑束缚,在现代化背景下引发了学者对于真实性领域的探幽,经久不息。而今对于真实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部分:客观性真实、建构性真实、后现代真实性以及存在主义真实性。旅游文化商品化是现代化的表征之一,舞台真实则是从客观真实性的角度揭示了文化商品化的问题。建构性真实是同旅游者想象契合的象征性真实,是旅游者体验的理解和模塑。后现代真实性是旅游者摒弃真实性后对“虚假”、“伪造”的追捧。存在主义真实性则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自我认知,是一种积极的旅游体验。而本文主要是根据客观性真实和建构性真实对东道主社区的节日展演进行了探讨。民族旅游建立在对旅游目的地异文化的探求消费之上,旅游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拥有“他者文化”的真实属性,应把东道主社区的生活真实和文化差异贮存,并自然呈现在旅游者到来之时。但伴随着现代性和旅游消费,东道主社区成员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迎合游客喜好,更是主动地借助舞台化的“真实”以求得物质财富的进阶,并与城市一样享受现代性所带来的各种福利。民族旅游中的真实性就因此成为了悖论。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以贵州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的节日展演为研究对象,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旅游者和东道主社区成员对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的差异及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更强调东道主社区视角,尽可能让东道主社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在主流话语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游客基于自身建构性真实性对旅游目的地的真实性充满着好奇,在民族旅游中,这样的真实性通常与不发达、土着、原生态有关。龙井村社区一方面创造供游客消费的舞台化真实性,另一方面向游客展示了现代化洗礼下的传统,是一种对游客将落后与异文化等同观点的无声抗议。东道主社区也在本地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了反复的调试与反思,他们对真实性的理解是基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与地方实践,是一种流动且开放的地方文化观点。研究结论表明,为避免东道主社区产生真实性理解差异,东道主社区应准确把握龙井村文化根脉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合理引导社区成员的价值偏好、运用“互联网+旅游”提高东道主社区识别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培养复合型社区精英,板块式发展特色经济。
薛廷锦[5](2020)在《基于共生理论的布依族乡村文化旅游规划策略研究 ——以花溪黔陶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认为贵州花溪区隶属于贵阳市,地处黔中宝地,贵阳南部,东陵黔南州龙里县、长顺县,与南明区、观山湖接壤。依托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富含优质的自然资源、地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花溪旅游大放异彩,陈毅副总理1959年11月曾经游赏花溪而赋诗“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树布局更天然,十月和谈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这是对花溪所有风貌的描写,如今,经过多年发展,花溪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发展百强区”等称号。坐落在花溪区布依族人民哼唱的一曲曲悠扬动听的古歌,渗透着布依族古老民族的文化光辉,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内涵,展现一个民族个性和魅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布依族乡村文化旅游以乡村为载体,依靠其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形式带动旅游产业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全球视野来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文化视角来看,越是独树一帜、民族化、个性化的文化就越能成为全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形式,他的开发将越能受到到全人类的关注和审视,牵动着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心。因此,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旅游规划不光肩负着促进产业、振兴乡村的重担,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教育和对外展现大国形象的目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目的是为后续论述建立明朗的背景。第二部分进一步研究了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相关知识,得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其次对共生理论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研究,阐述共生的内涵并得出基于共生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法。第三部分,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论述布依族相关的共生文化,并探究布依族共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容。第四部分,研究花溪的基本信息,阐述传统乡村文化旅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规划需要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并用花溪黔陶规划设计来进一步佐证,提出具体的策略。第五部分是结尾,是论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李宗璘[6](2020)在《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的广顺州,指以今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为中心的地区。广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0余个民族。清以前,长寨地区的建置沿革与广顺分分合合相始终。明朝时期,广顺州经历金筑土司的统辖,后又“改土归流”废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但以原金氏土司为土知州,使广顺州进入“土流并治”时期。清雍正时期,广顺州南部独立长寨厅出来。光绪年间,长寨厅复为广顺州所辖。因此,整体而言清代的广顺州相当于今长顺县范围。清朝管理广顺州以后,彻底废除广顺州的土司制度,结束了“土流并治”的局面,中央王朝以“州——里——寨”或“州——枝——寨”的三级政区权力机构形式,对广顺州实行统治。清朝统治者在广顺州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措施,促进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清王朝直接统治广顺地方,不断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民族问题主要集中于广顺州的南部长寨地区,清政府将贵阳同知移驻长寨地区,设长寨理苗同知厅,并置长寨营,对长寨厅实行军事统治。清政府在劝课农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民间集市,推动各民族的贸易交往。多元民族文化在广顺州并存,建立了州学、书院、义学等,使学校教育在全州实现从无到有。清朝统治者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广顺州各民族间密切的交往关系,客观上促进了这里的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同时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将文献查阅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探讨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清代广顺州的建置沿革、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概述,论及清代广顺州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及自然条件。第二部分,针对清代广顺州的民族格局及其管理进行梳理,论述该地的仲家(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等活动主体的来源与分布,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阐述清代对广顺州的管理措施,其中包括行政区划的调整、完善官僚系统的建设、颁布诸多“禁令”以促进当地的稳定发展,为下文深入探讨广顺州的民族关系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全文的重点,围绕清代广顺州的民族关系展开全面论述。其中包括政治上的互动,即广顺州与中央王朝的互动、广顺州地方之间的互动;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交流,包涵开拓交通、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工具的传播、商业贸易活动及手工业的交换;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即传播文化教育、相互通婚、饮食文化的吸纳以及节日文化的交融;语言的传播,凸显民族关系的融洽;民族关系典型案例分析,反映广顺州民族关系的独特性。第四部分,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梳理和分析。友好与冲突并存、以友好关系为主流、各民族在冲突中不断融合、民族文化多元共存为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并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第五部分,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发展进行深入思考。要发展好民族关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良好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特征。通过深入探讨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协调利益冲突是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方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清代对广顺州的治理,为当今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坚决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建立和发展牢不可破的民族关系。这样,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汪娟[7](2020)在《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文中指出国家对乡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旅游时代到来,农业公园成为乡村旅游的首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本文梳理了农业公园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对农业公园相关概念、相关理论、景观再生设计原则、特征等进行了界定,对场地的背景分析、区位分析、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经济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荷兰库肯霍夫公园、迪拜奇迹花园、山东兰陵国家公园的相关成功案例,提出了“一核、一带、四片区”的空间格局,划分为民族风情区、花海休闲区、花海游憩区、农业文创区四个功能分区,并对场地竖向分析、视线分析、道路系统、植物景观等进行了专项规划,选取重要旅游项目景观节点,对其设计构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等进行深化设计。本文通过对农业公园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探索以农业环境为依托,农业生产体验为核心吸引力,以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公园,探索文化再生、经济再生和景观再生的农业公园发展路径。
吴佳美[8](2020)在《同心掬得满庭芳》文中研究指明科幻喵: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一本百家姓,一脉系华夏;赵钱孙李周吴郑,炎黄遍天下;读唐诗宋词,赞秦砖汉瓦;人杰地灵五千年,锦绣大中华;一方水土情,一口家乡话;天南地北兄弟多,相会在天涯;登泰山昆仑,游长江黄河;顶天立地中国人,就是你我他;四海一家,永远是一家;同祖同宗同根同脉同样的文化;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迎着风追逐着,盛世的繁华。"
骆雪[9](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陈红雨[10](2019)在《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物利用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和动物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动物不但是人类重要的衣食来源,也是日常的生产、交通工具甚至是家庭陪伴,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涉及动物利用。但是因为世界各国的不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动物的利用方式、情感有很大的差异,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中关于动物利
二、布依族的“狗肉文化”(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依族的“狗肉文化”(上)(论文提纲范文)
(2)论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黔西南州布依族查白歌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黔西南州布依族查白歌节的概况 |
2 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分析 |
2.1 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
2.2 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
2.3 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
3 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对策建议 |
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3.2 以“人”作为开发旅游的主心骨,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工作 |
3.3 重视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弘扬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 |
3.4 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
3.5 维护旅游发展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4 结语 |
(3)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择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创新及难点 |
七、木里藏族自治县基本概况 |
第一章 木里民族关系形成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木里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一、建置沿革与多民族分布 |
二、木里世居民族的源与流 |
第二节 木里多民族交往的民间互动 |
一、经济交往与民族关系 |
二、政治交往与民族关系 |
三、文化交往与民族关系 |
第三节 中央王朝有利于地方民族关系的政治建构 |
一、中央王朝的土司制度 |
二、中央王朝的改土归流 |
三、木里历史对民族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二章 建国以来木里民族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建立与木里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
二、民主改革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第二节 “大跃进”“文革”时期木里民族关系遭受挫折 |
一、左倾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文革”对民族关系的破坏 |
三、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木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一、工业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结构变化 |
二、民族旅游带来的社会多元及关系结构改变 |
三、大众传播媒介与多民族关系的扩展及互动方式变化 |
四、木里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和水电 |
第三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上) |
第一节 民族关系要素理论确认 |
一、衡量民族关系的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 |
二、有关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界定 |
三、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的开展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人口构成及相对规模 |
二、人口普查结果反映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分析 |
第三节 居住格局中的民族关系 |
一、各民族地理空间分布 |
二、各民族城乡分布情况 |
三、微观个体的邻里关系 |
第四章 木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的实证考察(下) |
第一节 日常交往中的民族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当代意义 |
二、木里民族交往现状 |
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木里举措 |
第二节 族际通婚中的民族关系 |
一、乔瓦镇族际婚分析:基于2015年-2017年乔瓦镇婚姻登记数据 |
二、木里县族际婚分析:基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木里婚姻登记数据 |
三、木里人口较多民族族际婚特点 |
第三节 语言使用中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二、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
三、民汉双语教育的普及 |
第四节 民族心理中的民族关系 |
一、国家与民族认同 |
二、多层次的民族认同 |
三、民族偏见与歧视 |
第五章 木里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经济发展 |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分析 |
二、木里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关系与反贫困 |
一、脱贫攻坚的成绩与困难 |
二、木里脱贫攻坚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民族关系与人文环境 |
一、语言环境宽松 |
二、藏传佛教世俗化现象 |
三、教育状况改善及热点问题评析 |
第六章 木里构筑起和谐民族关系及其价值 |
第一节 木里和谐民族关系经验性价值 |
一、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
二、国家建构与民间交往的统一 |
三、结构与互动的统一 |
第二节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路径 |
一、完善少数民族权利保护 |
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
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四、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第三节 夯实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 |
二、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经济发展“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五、因地制宜,探索木里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五、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真实(Truth)与真实性(Authenticity) |
(二)商品化 |
二、理论基础 |
(一)真实性理论 |
(二)舞台真实理论 |
第二章 龙井村旅游发展概况 |
一、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建寨历史 |
(二)教育卫生情况 |
(三)旅游发展前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村内事物分工及村规民约 |
二、青岩镇布依族龙井村旅游资源情况 |
(一)自然旅游资源 |
(二)人文旅游资源 |
三、布依族龙井村旅游发展现状 |
(一)龙井村旅游发展历程 |
(二)东道主社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布依龙井村节日展演概况 |
一、龙井村节日梳理 |
二、龙井村的节日展演情况 |
(一)族群内的自娱自乐 |
(二)旅游兴起后的成长阶段 |
(三)现今成形调整阶段 |
三、龙井村节日展演变迁情况 |
(一)节日展演形式变迁 |
(二)节日展演内容变迁 |
(三)节日展演情感上的变迁 |
(四)节日展演表达意义上的变迁 |
(五)节日展演背景的变迁 |
第四章 主客对于节日展演真实性的理解 |
一、旅游者对真实性理解 |
(一)旅游者的构成 |
(二)旅游者的理解 |
(三)旅游者对节日展演舞台化真实性理解的影响 |
二、东道主社区对真实性的理解 |
(一)东道主社区的构成 |
(二)东道主社区的理解 |
(三)东道主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的影响 |
第五章 东道主社区避免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差异的思考 |
一、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 |
(一)节日展演队成员 |
(二)普通村民 |
(三)政府工作人员 |
(四)布依文化传承人 |
(五)农家乐老板 |
二、避免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真实性理解差异的对策 |
(一)准确把握龙井村文化根脉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 |
(二)合理引导东道主社区成员的价值偏好 |
(三)运用“互联网+旅游”提高东道主社区识别市场需求信息的能力 |
(四)培养复合型社区精英 |
(五)板块式发展特色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件 |
附件1 访谈对象信息表 |
附件2 半结构访谈提纲 |
附件3 部分访谈录音整理 |
(5)基于共生理论的布依族乡村文化旅游规划策略研究 ——以花溪黔陶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布依族乡村文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文化旅游的内涵、共生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 乡村文化旅游的内涵 |
2.2 共生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生下的布依族文化 |
3.1 布依族简述 |
3.2 共生与布依族文化 |
3.3 布依族共生思想衍生的背景 |
3.4 共生下的布依族文化研究 |
3.5 布依族共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共生理论的花溪黔陶规划设计案例 |
4.1 花溪区的概述 |
4.2 花溪黔陶规划现状 |
4.3 传统乡村文化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
4.4 面临的挑战 |
4.5 思路 |
4.6 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关系史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二)国内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六、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广顺州概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自然地理 |
第二章 清代广顺州的民族构成及其管理 |
一、清代广顺州的民族构成 |
(一)主要民族 |
(二)分布格局 |
二、清代对广顺州的管理 |
(一)调整行政区划 |
(二)设官建制 |
(三)颁行“禁令” |
第三章 清代广顺州的民族关系 |
一、“民族关系”的含义 |
二、政治上的互动 |
(一)广顺州与中央王朝的互动 |
(二)广顺地方之间的互动 |
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交往 |
(一)开拓交通 |
(二)农业生产技术及生产工具的传播 |
(三)商业贸易活动 |
(四)手工业的交换 |
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 |
(一)传播文化教育 |
(二)相互通婚 |
(三)饮食文化的吸纳 |
(四)节日文化的交融 |
五、语言的传播 |
六、民族关系典型案例分析 |
第四章 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与历史作用 |
一、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
(一)友好与冲突并存 |
(二)加强民族团结与反对民族分裂相结合 |
(三)体现多元共通的民族文化 |
二、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作用 |
(一)促进民族地区的开发 |
(二)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
(三)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五章 对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发展的思考 |
一、坚持正确的民族政策 |
二、坚持民族平等 |
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7)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选点与意义 |
1.3.1 研究选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概念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农业公园 |
2.1.3 基本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再生理论 |
2.2.2 农业美学理论 |
2.2.3 旅游融合理论 |
2.3 农业公园再生设计原则 |
2.3.1 三产融合原则 |
2.3.2 生态性原则 |
2.3.3 文化性原则 |
2.3.4 艺术性原则 |
2.4 景观再生设计特征 |
第三章 前期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文化分析 |
3.1.4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场地分析 |
3.2.1 GIS空间分析 |
3.2.2 场地现状分析 |
3.3 旅游发展条件 |
3.3.1 旅游资源类型 |
3.3.2 旅游综合评价 |
3.3.3 旅游市场分析 |
3.4 SWOT分析 |
3.5 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对策 |
3.5.1 景观视觉再生 |
3.5.2 景观生态再生 |
3.5.3 景观植物再生 |
3.5.4 场地资源再生 |
3.5.5 景观文化再生 |
3.6 案例借鉴 |
3.6.1 国内案例 |
3.6.2 国外案例 |
第四章 总体规划设计 |
4.1 设计依据 |
4.1.1 法律法规 |
4.1.2 相关标准 |
4.1.3 相关规划 |
4.1.4 相关文件 |
4.2 总体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设计范围 |
4.2.3 设计定位 |
4.2.4 形象定位 |
4.3 总体规划设计 |
4.3.1 空间布局规划 |
4.3.2 总体规划方案 |
4.3.3 功能区分布规划 |
4.4 专项规划 |
4.4.1 道路规划 |
4.4.2 竖向规划 |
4.4.3 视线分析 |
4.4.4 供水排水规划 |
4.4.5 公共服务设施 |
4.4.6 植物景观规划 |
4.4.7 生态设计 |
第五章 深化设计 |
5.1 民族风情区设计 |
5.1.1 节点详细设计 |
5.1.2 小品大样 |
5.1.3 效果图展示 |
5.2 花海休闲区设计 |
5.2.1 节点详细设计 |
5.2.2 小品大样 |
5.2.3 效果图展示 |
5.3 花浪游憩区设计 |
5.3.1 节点详细设计 |
5.3.2 效果图展示 |
5.4 农业文创区设计 |
5.4.1 节点详细设计 |
5.4.2 小品大样 |
5.4.3 效果图展示 |
5.5 导视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文化专题研究 |
附录B 产业政策研究 |
附录C 基于AutoCAD地形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同心掬得满庭芳(论文提纲范文)
民族分布 |
文化传统 |
1、满族 |
2、蒙古族 |
3、回族 |
4、苗族 |
5、藏族 |
6、傈僳族 |
7、傣族 |
8、壮族 |
9、土家族 |
10、高山族 |
11、纳西族 |
12、布朗族 |
13、阿昌族 |
14、怒族 |
15、鄂温克族 |
16、鄂伦春族 |
17、赫哲族 |
18、门巴族 |
19、白族 |
20、保安族 |
21、布依族 |
22、达斡尔族 |
23、德昂族 |
24、东乡族 |
25、侗族 |
26、独龙族 |
27、俄罗斯族 |
28、哈尼族 |
29、哈萨克族 |
30、基诺族 |
31、京族 |
32、景颇族 |
33、柯尔克孜族 |
34、拉祜族 |
35、黎族 |
36、畲族 |
37、珞巴族 |
38、朝鲜族 |
39、毛南族 |
40、仫佬族 |
41、普米族 |
42、羌族 |
43、撒拉族 |
44、水族 |
45、塔吉克族 |
46、塔塔尔族 |
47、仡佬族 |
48.土族 |
49、佤族 |
50、维吾尔族 |
51、乌孜别克族 |
52、锡伯族 |
53、瑶族 |
54、裕固族 |
55、彝族 |
结语 |
(9)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
1.4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
2.2.1 拐吉村概述 |
2.2.2 拐吉村的山歌 |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
小结 |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
小结 |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
附录 |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物利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动物利用原则及相关概念 |
(一) 相互尊重的原则 |
(二)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三) 多样性原则 |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动物利用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
(一) 动物的娱乐性利用 |
(二) 狗肉饮食 |
(三) 濒危野生动物利用 |
1、传统中医药项目 |
2、传统手工艺项目 |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动物利用的应对方式及策略 |
(一) 娱乐性动物利用问题 |
(二) 狗肉饮食问题 |
(三) 濒危野生动物利用问题 |
结语 |
四、布依族的“狗肉文化”(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研究[D]. 刘昱彤.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论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以黔西南州布依族查白歌节为例[A]. 靳峡. 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 2020
- [3]何为和谐民族关系:木里的案例研究[D]. 黎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民族旅游中东道主社区节日展演的真实性研究 ——以贵州布依族龙井村为例[D]. 邓淑予.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基于共生理论的布依族乡村文化旅游规划策略研究 ——以花溪黔陶规划设计为例[D]. 薛廷锦. 长江大学, 2020(02)
- [6]清代广顺州民族关系研究[D]. 李宗璘.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8)
- [7]罗平“花之眼”农业公园景观再生设计[D]. 汪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1)
- [8]同心掬得满庭芳[J]. 吴佳美. 科幻画报, 2020(01)
- [9]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10]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物利用问题[J]. 陈红雨. 学术评论,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