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分错误及对策

高考评分错误及对策

一、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1](2021)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错误类型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强[2](2021)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指出

刘爽[3](2021)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变革评价制度、改变评价方式成为重要议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消解学业水平评价和考试评价的单向性、功利性而出现,旨在突出评价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导向,是一种注重过程性和真实性的系统评价理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有效处理是发挥评价功能的关键环节,不同的评价结果处理将为使用者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从而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教师、家长等参与者都希望通过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更多的指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关注,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适当的支持,对学校的发展给予科学的方向,改变传统纸笔测验的单一形式评价的现状,建立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处理,充分展现其独特的评价效能。本文以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结果处理为例,通过对整个过程信息收集、整理、计算、生成预处理的全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归纳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处理方式,寻找出几类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处理类型,总结出关键特征,深入探究影响其发挥效用的关键因素,以及处理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本研究主要涉及一下几个问题:以X中学的综合素质评估方案形成的背景为基础,重点对学生评估方案、班级管理办法、学生评价手段以及综合评价的数字化平台进行整理分析;以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的结果处理为主要依据,归纳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结果处理以及利用的现状;从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等四个方面来评价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并根据不同结果处理的主要特点进行关键特征分析;从评价结果处理的参与主体和关键环节来探寻影响结果处理的关键因素,其中包含校长的领导力,教师的态度以及结果处理的敏感等因素;针对评价结果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过程性学习数据不足、教师评价素养有待提升以及处理方式敏感等问题,提出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以及关注个体差异等建议。

茹彦杰[4](2021)在《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文中提出父亲作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这一角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相对与母亲来说,起着独特的作用。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青春期阶段,还未踏出校园,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对他们应对学业问题与人际问题起着重要作用,该阶段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将对以后产生重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因素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今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单亲家庭这一特殊家庭结构的孩子的数量会急剧上升。本研究首先调查了初中生的父亲在位和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究初中生父亲在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具体表现,提出改善与提高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对策。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初中生的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状况,得到初步的关系后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40名初中生进行关于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深度访谈,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并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初中生的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初中生父亲在位在性别、单亲非单亲以及家庭月收入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单亲非单亲以及家庭月收入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4)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相关。(5)通过对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质性分析,发现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外在行为、人格特征、认知能力、情绪发展、意志努力、情感态度以及社会层面7个方面。(6)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初中生的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差异,两种家庭结构的初中生在父亲在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方面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水平总体处于中等偏上;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初中生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具体表现在外在行为、人格特征、认知能力、情绪发展、意志努力、情感态度以及社会层面7个方面;非单亲家庭初中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与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要优于单亲家庭的初中生。

翁慧萍[5](2021)在《运用沙盘疗法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实务研究 ——以兰州市L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不管是高考制度的实施还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很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本研究以兰州市L中学的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资料,了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现状,运用《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探讨影响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并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的指导下将沙盘疗法与小组工作相结合对服务对象进行介入,以达到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目的,并采用前后测对比和访谈法评估了小组工作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发现:第一,L中学大部分高中生都受到考试焦虑的困扰,中度和高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L中学高中生中,中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占47.1%,高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占27.9%,只有25.0%的学生处于低度考试焦虑。第二,L中学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其中,高年级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低年级学生;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无显着差异。第三,影响L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对学业不良的担忧、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自卑、考场环境的不利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内在因素是高中生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在因素对高中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第四,L中学高中生的考试焦虑问题较广泛,社会工作介入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小组工作的介入使组员的考试焦虑水平显着下降,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很高。小组工作融合沙盘疗法的介入对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取得了积极效果。

唐文晶[6](2020)在《语言输入模式对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积极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写作作为输出技能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重难点,教育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随着高中教学不断改革,《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中增加读后续写的写作题型。为迎合改革趋势,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注意读后续写的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不可忽视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因素。在常规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学模式趋于单一化,课堂氛围较沉闷,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将视听输入模式运用到读后续写教学中以探讨输入模式对高中生续写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Krashen输入理论、Swain输出理论及工作记忆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对比读后续写,高中生在视听输入模式的影响下是否提高了续写兴趣?(2)对比读后续写,高中生在视听输入模式的影响下是否提高了续写能力?(从内容、结构、语言的使用三个维度说明)?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两个平行班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实施视听输入模式的续写教学,教学中注重信息输入模式的多元化;对照班实施常规读后续写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级进行写作前测,确定受试写作水平,并与三名优秀教师进行访谈。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写作后测,以探究视听输入对学生续写能力的影响,并对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本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实验后本研究发现,视听输入续写教学中丰富的语言输入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续写能力;视听输入续写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的续写兴趣。研究结果表明,视听输入对高中生续写兴趣与续写水平均有积极影响,且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研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启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视听输入模式,恰当选择输入材料,激发学生续写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续写能力。

梁永丁[7](2020)在《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学生应掌握数学地思考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技能.为了对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以编制的调查问卷和测试卷为研究工具,以大湘西地区的四所学校的高中师生为调查对象,拟对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给出相应回复,为一线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法、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师生对数学表达能力的认识与掌握情况,整理调查研究相关数据,针对调查所表露的问题,给出教学建议,并建构数学表达教学模式,在高三开展教育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相应结论.通过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反映出:(1)多数学生能意识到数学表达的重要性,但数学课堂交流表达情况不乐观;(2)学生数学语言理解困难的原因不一,语言转换和组织表达能力不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欠缺;(3)学生的数学知识点混淆、运算能力弱、表达过程冗长、表达不简明、表达内容不完整、书写不规范等,阻碍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4)不同学校、地域的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存在差异;(5)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不存在明显差异;(6)除苗族学生外,不同民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差异性不明显;(7)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为相邻两个年级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高三年级与高一年级存在显着差异;(8)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测试成绩与平时的数学成绩显着正相关.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以及课堂教学观察得出:(1)多数教师能意识到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过程中限于课时紧,无暇顾及学生的数学表达的情况,且没有一套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指导性不强;(2)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不强,重视数学表达教学不够,关注学生的表达情况较少,缺乏必要的课堂交流表达;(3)课堂上多数学生表达准确性差异性明显,表达简明性较好,但总体表达不够严谨.根据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笔者通过建构数学表达能力教学模式,并以此进行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显着提升、后进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数学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应“巧用启发性提示语,启发学生思考与交流”、“重视在教学中的数学写作活动组织与实施”、“重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积累数学表达经验.”

李建娅[8](2020)在《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使用率非常高的语言,特别是高中生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其日记、随笔、考场等作文中随处可见。本篇论文不是禁止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而是能够在写作中合理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本论文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意义、文献梳理、概念界定以及调查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通过问卷调查高中生和教师,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以及教师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情况;第二章是关于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分析,从用语环境分析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因素;从学生主体方面分析原因包括学生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阅读经典名着的缺失;从教师教学方面分析原因包括教师网络知识更新滞后、作文教学滞后等。第三章是引导高中生在写作中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提出的策略,分别从用语环境、学生、教师方面提出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语,笔者对全文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不违法社会公德,符合友善的价值观,在合适的场合都是可以适量使用网络语言。教师可通过在课堂中设计网络语言文字专题、网络语言作文教学专题,帮助学生积累网络词汇,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明辨使用,告知学生写作时要慎重选择紧扣作文话题的网络语言,让高中生能够正确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曹雅琼[9](2019)在《“互联网+”领域的AFL作文评改方式探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作文教学中的作文评改环节进行研究。从作文评改的教学现状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AFL作文评改理念,阐述了AFL作文评改的特点。AFL评改的主要特点是以发展性理念为内核、程序性评价为形式、评价量表为工具、网络化平台作辅助。AFL作文评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评改过程的细节入手,反作用于写作教学过程,以评价促进写作教学的精准化、时效化。为了读者更好的理解AFL作文评改模型的运用,本文通过对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作文训练主题的整理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和中高考作文评改标准,整理研制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重要文体的评改测量表格。并通过一堂具体的作文评改课,分两个课时演示了作文评改量表进行具体调整的过程与方法。展现了AFL理念融入实际作文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霍紫莹,赵静宇,张敏强,胡家俊[10](2019)在《语文作文经典评分与人机结合评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多侧面Rasch模型,对2017年某次经过严格组织的语文作文测试的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了经典评分与人机结合评分的表现。结果显示:(1)人机结合评分能较好地解决分数离散程度低、保险给分的问题;(2)评分者在使用人机结合评分量表时能更好地区分考生的写作能力水平;(3)人机结合评分量表的等级设置较为合理。但其表现仍会受到评分者个人偏好及宽严度不一致的影响。

二、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1.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改革的聚焦点
        2.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与操作失衡
        3.教育大数据推动评价结果处理革新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1.素质、综合素质
        2.评价、综合素质评价
        3.评价结果处理
    (四)研究现状
        1.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法
        2.访谈法
        3.个案研究法
二、X中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总体概况
    (一)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实施的背景
        1.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管理问题突出
        2.适逢一个机遇—综合素质评价地位凸显
    (二)一套学生评估方案
        1.评估方案形成的理论基础
        2.评估方案实施的现实意义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机构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内容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据处理与存储
        6.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一种班级管理办法
    (四)一类学生评价手段
    (五)一个数字化系统
三、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分类与特征分析
    (一)过程性评价结果处理
        1.周、月、学期的日常发展性评价结果处理
        2.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改进性评价结果处理
    (二)总结性评价结果处理——选拔性考试
    (三)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使用成效
        1.学生评价更加客观
        2.教师评价意识增强
        3.学校管理更加精细
        4.家校关系更加紧密
    (四)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特征分析
        1.处理目标的观测性与引领性,关注学生的核心行为
        2.处理方式的便捷性与多样性,等级评价与积分评价互补
        3.处理内容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多元参与的评价主体
        4.处理使用的权威性与价值性,深入落实教育理念
四、X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影响因素
    (一)校长的领导力—核心要素
        1.促进评价结果处理的校长领导力
        2.综合素质评价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二)教师的积极态度—基础保障
        1.教师教龄
        2.教师的个体经验
        3.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4.结果处理方式变革的实用性
    (三)评价结果处理敏感—潜在要义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过程性学习数据不足,结果处理的方式有待完善
        2.教师的评价素养有待提升,结果的分析与反馈相对匮乏
        3.评价结果处理方式敏感,改进和干预流于形式
    (二)建议
        1.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多样化的评价结果处理方式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全方位的反馈与交流机制
        3.关注个体差异,有效实施评价结果处理的改进与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父亲在位的研究
        2.1.1 父亲在位的定义
        2.1.2 父亲在位理论研究
        2.1.3 父亲在位的测量
        2.1.4 父亲在位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2.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2.3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2.2.4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2.3 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3.1 理论基础
        2.3.2 关于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量化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父亲在位量表
        4.3.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4.4 统计方法
    4.5 研究结果
        4.5.1 各变量的总体状况
        4.5.2 初中生父亲在位及其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4.5.3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4.5.4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4.5.5 单亲非单亲家庭的群组分析
    4.6 讨论
        4.6.1 初中生父亲在位的现状分析
        4.6.2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4.6.3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4.6.4 初中生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
        4.6.5 单亲非单亲家庭初中生的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5 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质性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访谈对象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方法
        5.4.1 问卷调查法
        5.4.2 深度访谈
        5.4.3 扎根理论
    5.5 研究程序
        5.5.1 预访谈
        5.5.2 正式访谈
        5.5.3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5.4 研究的信效度与伦理道德问题
    5.6 研究结果
        5.6.1 访谈结果编码
        5.6.2 初中生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5.6.3 编码的信度检验
        5.6.4 非言语信息观察结果
    5.7 讨论
        5.7.1 初中生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5.7.2 单亲非单亲家庭初中生的父亲在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差异
6 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结论
    6.2 教育建议
        6.2.1 践行父亲角色,帮助子女成长
        6.2.2 多管齐下助发展
        6.2.3 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运用沙盘疗法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实务研究 ——以兰州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考试焦虑的研究
        二、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沙盘疗法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考试焦虑
        二、沙盘游戏疗法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二、增强权能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二、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小组工作
第三章 L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L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L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情况
        一、不同年级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
        二、不同性别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
        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差异
    第三节 兰州市L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二、高中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四章 沙盘疗法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实务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筹备过程
        一、小组成员招募
        二、组员需求评估
        三、小组性质
        四、小组活动的目标
        五、小组活动计划安排
    第三节 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
        一、第一次小组活动:有缘相逢,结识你我
        二、第二次小组活动:认识焦虑,表达情绪
        三、第三次小组活动:放松训练,释放压力
        四、第四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演出剧本
        五、第五次小组活动:制定目标,规划学业
        六、第六次小组活动:优点轰炸,提升自信
        七、第七次小组活动:诉说理想,展望未来
    第四节 小组工作成效评估
        一、组员考试焦虑得分的前后测对比
        二、小组活动的满意度评估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过程中的经验
        二、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
    附录二:《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小组活动评估问卷》
致谢

(6)语言输入模式对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积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1.2 新课标高中英语写作要求
        1.1.3 读后续写教学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读后续写
        2.1.1 读后续写概念
        2.1.2 国外读后续写研究现状
        2.1.3 国内读后续写研究现状
    2.2 语言输入模式
        2.2.1 语言输入模式概念
        2.2.2 语言输入模式的教学实证研究综述
        2.2.3 语言输入模式与读后续写研究综述
    2.3 研究现状总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续理论
    3.2 Krashen输入理论
    3.3 Swain输出理论
    3.4 工作记忆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文献研究法
        4.3.2 测验法
        4.3.3 问卷调查法
        4.3.4 访谈法
    4.4 研究步骤
        4.4.1 实验前访谈
        4.4.2 实验前续写测试
        4.4.3 读后续写在对照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4.4.4 读后续写在实验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4.4.5 实验后续写测试
        4.4.6 实验后调查问卷
        4.4.7 实验后访谈
    4.5 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五章 数据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成绩结果分析
        5.1.1 实验前测成绩分析
        5.1.2 实验后测成绩分析
        5.1.3 实验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5.1.4 实验班续作分析
        5.1.5 对照班续作分析
    5.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 访谈结果分析
        5.3.1 实验前访谈内容分析
        5.3.2 实验后访谈内容分析
    5.4 结果讨论
第六章 教学启示与讨论
    6.1 教学启示
        6.1.1 视频输入材料截取应具有续写价值
        6.1.2 采用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续写质量
        6.1.3 续写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6.1.4 巧用输入模式以促进续写输出
    6.2 研究成果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写作现状调查
    附录2 问卷填写结果
    附录3 写作前测试卷
    附录4 写作后测试卷
    附录5 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6 实验后调查问卷
    附录7 访谈问题
    附录8 教学使用阅读材料
    附录9 实验前后测成绩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1.1 课标的修订对数学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2 高中生数学表达现状不佳
        1.1.3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4 小结
第2章 数学表达能力的相关概述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2.2 国外数学表达研究综述
    2.3 国内数学表达研究评述
    2.4 核心概念界定
        2.4.1 民族地区
        2.4.2 大湘西地区
        2.4.3 数学表达
        2.4.4 数学表达能力
    2.5 理论基础
        2.5.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5.2 “三教”教育理念
    2.6 研究框架
第3章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工具的选取
        3.1.2 研究的思路
        3.1.3 研究的方法
    3.2 研究工具的设计
        3.2.1 学生问卷设计
        3.2.2 教师问卷设计
        3.2.3 课堂观察记录表设计
        3.2.4 文本分析设计
        3.2.5 访谈提纲编制
        3.2.6 试题评分标准
        3.2.7 数据编码及分析
        3.2.8 问卷统计流程
    3.3 调查的基本情况
        3.3.1 预研究基本情况
        3.3.2 学生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3.3.3 测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3.3.4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3.3.5 正式研究基本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数据分析与调查结果
    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数学表达意识方面
        4.1.2 数学语言理解方面
        4.1.3 数学语言转换方面
        4.1.4 数学课堂交流表达方面
        4.1.5 数学语言组织表达方面
    4.2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4.2.1 高中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总体表现及分析
        4.2.2 不同学校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4.2.3 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4.2.4 不同民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4.2.5 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4.2.6 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4.2.7 数学表达能力与数学平时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教师资源情况分析
        4.3.2 教师的数学教学现状
        4.3.3 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4.4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4.4.1 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4.2 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4.4.3 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明性
    4.5 文本分析结果
        4.5.1 因知识点混淆导致表达错误
        4.5.2 因书写不规范导致表达错误
    4.6 访谈记录与分析
        4.6.1 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4.6.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4.7 教学建议
        4.7.1 巧用启发性提示语,启发学生思考与交流
        4.7.2 重视学生数学写作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4.7.3 引导学生注重数学表达,积累数学表达经验
    4.8 小结
第5章 基于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准备
        5.1.2 教学模式
    5.2 实验过程
        5.2.1 注重数学表达教学
        5.2.2 学生课后数学写作
        5.2.3 教师激励评价写作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显着提升
        5.3.2 后进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5.3.3 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及测试卷
    附录2 :民族地区高中教师对高中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
    附录3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
    附录5 :教师对数学表达能力认识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6 :学生数学写作典型示例

(8)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
    第一节 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
    第二节 教师对网络语言的认知情况
    第三节 网络语言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 关于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环境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二、学校环境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第二节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主体原因
        一、学生在写作中的认知因素
        二、学生在写作中的心理因素
        三、学生阅读经典名着的缺失
    第三节 教师作文教学滞后的原因
        一、教师网络知识更新滞后
        二、教师网语作文教学滞后
第三章 关于高中生在写作中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的若干建议
    第一节 改善网络语言用语环境
        一、社会改善网络环境
        二、学校加强宣传教育
        三、家庭提高语言素质
    第二节 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一、规范学生语言表达
        二、提高学生作文要求
        三、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第三节 转变教师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一、更新自身语言词库
        二、拓展学生写作素材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互联网+”领域的AFL作文评改方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文评改研究缘起
    二、传统作文评改问题
    三、作文评改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 AFL理念的含义与特点
    一、AFL理念的含义
    二、相关概念的含义
    三、AFL作文评改的特点
第二章 AFL作文评改模型设计
    一、AFL作文评改基本流程
    二、AFL作文评改量表开发
第三章 AFL作文评改教学范例
    一、第一课时 初次创作找问题·记事记叙文专项训练
    二、第二课时 再度创作精修改·记叙文结尾专项训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语文作文经典评分与人机结合评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评分量表
        1.经典评分。
        2.人机结合评分。
    (三) 评分设计
    (四) 数据分析方法
二、研究分析
    (一) 原始分数的分析结果
    (二) 多侧面Rasch模型的分析结果
        1.评分者间及评分者内部一致性分析。
        2.评分量表分析。
三、讨论与思考
四、结论

四、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的错误类型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吴雪.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2]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以东乡族自治县为例[D]. 王强.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个案研究[D]. 刘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初中生父亲在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 茹彦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运用沙盘疗法缓解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实务研究 ——以兰州市L中学为例[D]. 翁慧萍. 兰州大学, 2021
  • [6]语言输入模式对高中生读后续写能力的积极影响研究[D]. 唐文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D]. 梁永丁. 吉首大学, 2020(02)
  • [8]高中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研究[D]. 李建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互联网+”领域的AFL作文评改方式探究[D]. 曹雅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语文作文经典评分与人机结合评分的比较研究[J]. 霍紫莹,赵静宇,张敏强,胡家俊.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03)

标签:;  ;  ;  ;  ;  

高考评分错误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