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廉价的新式功率因数表(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明[1](2009)在《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推广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效的灌溉机械对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灌溉机械化是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近代,新式灌溉机械率先在江南被引进并使用,我国灌溉农机具迎来了发展新局面。灌溉机械便捷、高效,代表着新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同时,近代江南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促进灌溉机械在地区内快速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应用,到新中国建立前,灌溉机械成为江南地区应用最为普遍、发展最为成功的新式农业生产机械。当今,加强对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推广应用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灌溉机械是以人造机械动力驱动的新式农业机械,其主要部件为机械动力和水泵。灌溉机械的动力分蒸汽机、内燃机(煤气、汽油和柴油引擎)和电动机,其水泵有盛水式、运转式、压力式三种。在农业生产中,内燃机或电动机动力与离心式水泵(属压力式中的动压式)进行配套的灌溉机械,结构简单、效率极高,曾在近代江南的稻作生产中广泛使用。动力是灌溉机械核心。按照动力发展状况,可将灌溉机械的发展分为引进期(1897-1908)、研制期(1909-1919)、快速发展期(1920-1931)和衰退期(1932-1949)四个阶段。在近代灌溉机械发展的50多年里,战乱频仍,即便如此,灌溉机械在江南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灌溉机械的制造和销售是发展灌溉机械的基础性环节。早在“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洋务工厂也曾模仿生产过动力引擎和水泵,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相关产品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19、20世纪之交,灌溉机械引进和制造开始兴起。1909-1910年,上海求新机器厂先后在仿制内燃机方面取得突破,可生产火油引擎激水机,并实现人造机械动力与水泵的配套;1919年,我国又成功仿造出柴油引擎。与汽油、煤气引擎相比,柴油引擎动力更为强劲、燃料费用低,性能稳定,更易被农民接受。柴油引擎仿制成功,标志着灌溉机械国产化又向前迈进一步。我国电力马达制造时间较晚,约为20世纪20年代初。早期国产的电力马达不符合国情和农村实际需要,质量上又无力与外国电力马达竞争,因而发展缓慢。直到1932年,上海华成马达厂才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电力马达,并与新中工程公司生产的水泵实现配套供应和销售,国产电力马达销售逐渐占据上风。至此,我国灌溉机械已能完全国产化。江南地区灌溉机械生产数量大、质量高,同时也是灌溉机械使用最多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仅上海、武进、江宁等苏南几个城市的机械厂,每年生产灌溉机械的规模可观。实现国产化后,灌溉机械价格降为进口机械价格的约1/2-1/3,更便于江南农户的购置和使用。另外,由于气候因素的促进,即1925年的前后几年时期内,江、浙两省连年苦旱,农村中原有的脚踏、牛拖的龙骨车,已无法应付较大的旱灾,农业生产抗旱的需要大大刺激了灌溉机械在江南的发展,水车等传统的灌溉机具正逐渐被取代。到1933-1937年,无锡全县年机械灌田面积可达78-96万亩,占该县耕地总面积的63%-77%。机械灌溉已经发展成为江南稻作地区的重要灌溉方式。近代,承担灌溉机械推广任务的主体有政府、公司和农户。政府承担更多的是公共责任,如制定政策、培植企业、组织试验和全局监管等;江南的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户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并谋求机械灌溉的丰厚利润,纷纷购买灌溉机械,推动了灌溉机械的发展;灌溉公司则是江南灌溉机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1924年是江南电力灌溉发展的起步之年,此后电力灌溉农田面积迅速扩大,电力灌溉逐步取代引擎动力的机灌而成为最受农户欢迎的灌溉方式。灌溉机械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难,江南人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采用“包打水”这种机灌经营形式,灌溉机械应用在逆境中仍然取得显着的发展成绩。灌溉机械被引进之初,就是按照“包打水”经营思路去设计的,这种经营形式此后被广泛采用。“包打水”具有多种经营操作形式,有承包制、按月制和钟点制、包田制和包度制等。正规公司经营的“包打水”管理更为规范,有一套较为严格的程序,对员工的各操作环节都有明确规定,制度也较为完备。“包打水”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此种经营方式可赚取丰厚的利润。以30年代初的一台24马力(1马力=0.735千瓦)电马达从事“包打水”为例,平均每年电力、人工、设备损耗等的费用支出约为2262.5元;而每年包田灌溉的田亩费、碾米等加工收入总计约可达4080元。近代,江南灌溉机械主要掌握在富裕农民等有经济实力人员手中,为规避风险,“包打水”经营户先期收取的“溉田定洋”或“定钱”(一般为总价的二到三成),基本满足了公司购买灌溉机械设备之用;在某些特殊时期(如灌溉经营伊始、战乱期等),“包打水”经营户还实行“实物制”收费,这些经营策略都可将经营风险转嫁到广大农户(多为购买不起机械设备的贫苦农户等)身上。灌溉机械“包打水”经营明显受盈利目的驱使。近代灌溉机械在江南得以推广应用,这与江南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社会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江南制造业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能生产更多质优价廉的国产灌溉机械;江南农业商品化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者为追求更高的农业生产利润,必然会选择高效便捷的灌溉机械;“包打水”经营方式的灌溉成本较为低廉而利润更加丰厚,必然推动农业资本投入机灌经营;近代江南电力发展,电灌便捷、高效、节俭,深受农民喜爱;江南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贫苦并破了产的农民纷纷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结构性失调,使用灌溉机械的意愿增强,等等。正是诸多因素的推动,江南灌溉机械的推广应用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近代,灌溉机械在江南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江南稻作地区,应用灌溉机械不仅具有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提高作物产量,减轻农户的经济和体力负担,促进农田建设,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作用,还具有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转移、推动工业化发展等意义。
王洪刚[2](2017)在《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民国时期蚌埠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化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再现新旧更替的历程,着重发掘“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方式和规律,廓清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勾勒出城市发展轨迹,总结出城市现代化的模式与特点。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铁路通车前蚌埠古镇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和传统社会格局,这是蚌埠现代化的背景和基础。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早在城市化运动启动长久之前,城市就已产生,即古代城市。虽然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近代城市正是在古代城市这个母体中孕育的。研究蚌埠早期现代化,首先要对其产生的历史地理前提做出一种基本判断。根据现代化的理论,这是蚌埠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章至第六章重点考察历史时期蚌埠在经济、教育、文化、城市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变迁的微观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就其层面而言,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转型过程。论文分别从工业、商业、交通、教育、人口等方面对现代因素的产生和壮大进行考察,“以史立论”,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推演其新旧更替的内在机制,对于广泛存在的新旧“杂糅”的现象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在众多现代元素中,本文着力凸显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蚌埠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铁路运输强大的吸附功能不仅汇聚了这座城市,也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铁路不仅塑造了一个富于“交通色彩”的经济结构,还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力既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也有暴风骤雨式的一蹴而就,它决定了蚌埠现代化“突变型”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影响力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对蚌埠而言,交通因素只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果交通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蚌埠的城市现代化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行之不远。实际上,通民国时期,不论工业、商业,还是教育、文化,这些层面的发展曲线基本都是“高开低走”,从狂飙激进到每况愈下再到无疾而终,除了战争侵扰,过于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蚌埠在几十年之后的中衰恰巧印证了这点:这座城市的交通优势依然还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在两次迁移(沿江、沿海),其经济地位大大下降,最终没能续写辉煌,个中缘由值得深思。第七章总结了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特征和启示。基于以上现代化层面的具体研究,作者凝练出蚌埠城市现代化的特点与规律。通过与同时期的安庆、芜湖、合肥等城市的类比,总结城市发展的教训和经验,绘制其独特的发展道路,为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规避历史上罹患过各种“城市病”,寻找城镇化发展的出路,制定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
李海涛[3](2010)在《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工业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对于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整体研究。本文以1840-1927年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力图揭示其发展轨迹,并就该时期为什么中国钢铁工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各阶段钢铁工业建设的总体特征及其不足等问题展开论述。本文考察的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个建设周期,是全面认识中国钢铁工业百年发展历程的起点。中国工业化启动后不久,钢铁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引起朝野的关注。传统冶铁业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急遽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发展钢铁工业的呼声。从1870年代初开始,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开始了探索旅程。1871年建成的福州船政局所属铁厂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诞生。然而,它只具备钢铁加工能力,囿于市场、资金等因素的掣肘,冶炼钢铁计划自始至终未能实现。其它一些洋务企业的炼铁计划也相继流产。作为洋务运动前期推动钢铁工业建设的代表性人物,李鸿章在1880年代亦趋向消极。中国钢铁工业迟迟未能全面起步,有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不佳,资金缺乏,制度缺陷,以及市场需求空间有限等方面。中法战争后,以军事工业的进步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标志,中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导致国内钢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一批具备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陆续兴建。贵州青溪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以其规模和历史影响,成为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全面起步的标志。然而,所有这些企业均先天不足,存在不同的缺憾。甲午战争后,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谙熟经营之道的盛宣怀将钢铁、铁路、银行、煤炭等事业协同发展,顺应了钢铁工业建设的高度关联性特征。同时,他着手改良扩张汉阳铁厂,并推动组建汉冶萍公司,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清末汉冶萍公司的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汉冶萍时代。该局面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清政府的大力扶植,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以及盛宣怀个人的历史作用。但是,辛亥革命中断了汉冶萍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民国成立后,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经验,钢铁工业被北京政府确立为基础工业,钢铁工业政策形成。同时,受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北京政府强势介入钢铁工业建设,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但收效甚微。中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钢铁建设,钢铁工业建设出现一股规模扩张的热潮,但扩张的实际结果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进入19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钢铁企业发展环境极为恶劣,以汉冶萍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钢铁企业相继停产。在外部,日本长期以来采取种种手段,处心积虑地掠夺中国钢铁资源,到此时,基本确立了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地位。中国钢铁工业迅速衰落,走完了它的第一个建设周期。
李沛霖[4](2012)在《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文中研究说明“历史证明,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而抗战前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顺应并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据此研究,笔者以为理论及现实意义兼具。第一章概述了公共交通诞生前的南京城市发展背景。从城市的地理、政治、历史及人口等社会角度,对城市工商业、邮电业及金融业等经济领域进行观察;由城市的水、陆交通工具的变迁延伸至公共交通的萌现。第二章分析了城市最早公共交通——市内铁路的运营情况。其中,由该铁路的源起,来探讨其管理层面,如组织人事、员工薪酬及设备管理等;再通过对行车概况、票制、拓展事业及营业收支等方面的史料呈现,将其在定都前后的经营状况做比较,探明其之后入不敷出的诱因。第三章研究了公共汽车业的运营。文中概述了其发展外因——城市道路建设;继而描述了自肇始至战前,各公共汽车公司的运营境况;随后对1930年代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江南,做了个案分析,通过罗列公共汽车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公共汽车与电车的对决实例),揭示其完胜之道。第四章介绍了公共交通其他工具的运营。其中,对出租汽车业的票制、车辆及经营史实资料展开分析,对人力车业的票制、车辆、营业等进行探析,甚而对人力车夫的工作、生活等状态,马车业的票制、车辆及营业作描述,以期呈现公共交通业的多元化态势。第五章阐述了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第一,公共交通满足人口需求、均衡人口分布及促进人口流动等,表明其与城市人口的良好互动;第二,以公共交通业所缴纳的车捐为主线,探讨其为战前南京城市财政收入所做的巨大贡献;第三,从订立交通法规、加强车辆管理、强化人员训验及改进交通设备等方面,阐述公共交通业促进了城市管理;第四,时间观念的强化、城市意识的推进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显示出公共交通改变了城市生活。最后,本文将南京公共交通与战前国内城市公共汽车业进行对比,发掘南京所在坐标:观察南京公共交通工具间如何博弈并角出终局;将公共交通对南京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做出适当量化并探析,以结文。
何岸[5](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封少东[6](2011)在《船舶电站负荷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船舶节能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航运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随着近年来石油危机的逐渐显现,船舶节能技术日益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由此产生了如主机轴带发电机、废气汽轮发电机这样具有节能特性的发电机。本论文中,针对包含了主机轴带发电机(或废气汽轮发电机)和普通柴油发电机的船舶电站,以STC89C52RC型号的单片机为核心器件开发负荷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检测船舶电力系统总有功负荷的变化,按照相应的负荷分配方案在发电机组间分配有功负荷,让主机轴带发电机或废气汽轮发电机尽量多的承担有功负荷,以减少燃料消耗。本设计中负荷控制器具备以下功能:1)采用虚有差调节法和主调发电机法相结合的有功负荷分配方案,根据船舶电力总负荷的变化,在并联运行的发电机组之间相应地分配有功负荷;2)自动起动或解列相应发电机组;3)在上位机实现实时显示船舶电站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以及控制发电机运行(如起动/停机、合闸/分闸、加速/减速等)。本设计的负荷控制器以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站实验室的自动化电站为控制对象进行调试。负荷控制器在该环境下能够稳定地运行,可以完成所预定的任务,基本达到性能指标的要求。
刘春玲[7](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章建[8](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张帆[9](2017)在《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祸患频仍,地方社会屡受摧残。1934年夏季及其后一段时间,东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超常灾荒,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起而应对危机。无论从灾荒的致因、长期的影响还是从地方应对之策看,对1934年东南超常灾荒的考察在近代中国灾害史研究中都别具意义。异常天气是1934年大旱灾的直接诱因,但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功能的欠缺以及地方社会的仓促应对则是促使大旱成荒、灾黎遍地的深层原因。旱灾严重摧残了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频繁的社会动荡。面对大灾荒,在中央政府规划和领导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勉力应对。在灾荒应对方案上,地方政府依据已有成规或临时法令,构建救济机制,重视社会宣传和赈灾经费筹募。在赈济统筹层面,地方政府除注意上下级机关、各平级机关以及与各事务部门的有效互动,重视与社会力量的赈灾合作,注意对灾民自救因势利导。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各有侧重,无论是急赈、工赈、蠲缓和农贷,还是机械灌溉的引入、人工降雨的提议与水利工程的推进,均显示地方政府的灾荒应对在承续传统荒政基础上的现代性趋向。行政与市场手段并重以维持经济稳定,严格审查、惩恶扬善以保证赈济功效,抚慰、规劝、命令与震慑多管齐下敉平社会动荡,对确保救灾赈济、维持经济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政府的灾荒应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常态治理和日常准备的不足,产生了如反应迟缓、资金匮乏、抗旱设备缺少等等问题,导致政府在一些减灾行动上事倍功半,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贡献甚巨。社会力量因灵活多样的募捐方式吸纳了众多赈济资源,故土情结、慈善理念与人道主义的感召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扩大了赈济势力。在当地赈济与跨区域赈济的过程中,社会力量颇为注意放赈对象的管控、施赈过程的监督与赈务公开等赈济监控环节。社会力量居于政府、灾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同时,各社会慈善团体间也注意协调与合作。在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层面,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安抚灾民,监督政府,贡献意见,鼓励捐输。“甲戌全浙救灾会”在此次大灾荒中的作为,突出显示了社会力量在灾荒应对中的积极作用。大灾荒造成被灾百姓生活困难:收益剧减、生活成本陡增造成生计的窘迫,农时违逆、日常生活错乱造成日常节奏的紊乱,谣言传播、行为反常反映灾民心理的异化,疫病流行更使他们雪上加霜。灾民的自救在积极一端,通过补水、改种、加强副业等手段进行农事补救,通过多种渠道挣取资金、寻找代食品等手段进行生活补救,灾民之间的互助以及灾民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都体现出灾民灾荒应对的主动性。在消极一端,祈雨求神虽给心理以安慰,却造成了资源的损耗;逃难就食与聚众抢米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动荡;卖儿鬻女、遗弃、自杀等极端方式则显现了灾民自救能力的薄弱与国家赈救能力的不足。城市民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不同阶层民众旱灾中的生活状态与应对方式。危机时段的非常态应对与常态的地域经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1934年的超常灾荒在一定意义上检视了东南地方社会的生态系统状态,说明了生态环境因素在地方生存和发展中的潜在而长久的影响力。地方政府常态治理与应急方案显示了一定的灾荒应对能力,但财政困窘、措施仓促,极大滞碍了政府荒政效能的发挥。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既体现了地域慈善的传统,也显示了赈灾方式的时代转型。灾民面临生活危机的种种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并存,凸显了民国时期乡村地区之日渐凋敝和民众自救能力的单薄。在灾荒史研究中,这样的非常态—常态关联应该是社会史学者更为关注的方面。
方旭红[10](2005)在《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27—1937年,苏州出现了初步兴起的城市化潮流,人口较快增加,由1927年的26万余人增加到1935年底的约39万人,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家庭规模趋小,人口“异质性”增强,职业分化相当细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妇女受教育机会增多;宗教信仰较为多样。 苏州这一时期初步兴起的城市化潮流,主要是由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所致:首先,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现代转变,手工业更趋分化,机器工业有所发展,商贸金融业、特别是金融业较为发达并开始现代转变,具有苏南、乃至东南区域除上海之外的次金融中心功能,现代旅游业逐渐兴起,旅游经济初现端倪;其次,中国、江苏省、以及苏州这一时期现代交通、通讯网络初步形成,轮船航运业继续有所发展,全国、江苏省以及苏州国道、省道、县道干线建设方兴未艾,铁路设施不断改进、通行里程增加、车速增快、服务改善,航空运输初步兴起,并且各种交通工具之间的联运也开始形成;电话、电报、邮政事业日形发达,长途电话网开始建设,国际电报收发也日渐实施;最后,农村面临日益严峻的“破产”形势,农民离村进城趋向日渐明显。 在初步兴起的城市化潮流推动下,同时,在现代城市功能观念及城市规划思想开始在中国出现的形势下,苏州制定了其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社会各界也开始探讨苏州城市功能的新定位,设想把苏州建成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并一定程度地把这一设想贯穿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城市空间”有所拓展更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初步奠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演化、生成,居民工资收入、消费水平分化;衣、食、住、行、以及公共医疗卫生等设施有所进步,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现代教育理念初步确立,大众传媒有所发展,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大众化,健康美、自然美得到提倡,婚姻家庭观念开始转变、婚姻自由成为潮流、一夫一妻制初步确立,女权意识渐次兴起、妇女地位有所提高,性教育兴起、性观念趋于开放,科学观念得到普及,“公民”意识、权利思想日渐兴起,现代商业精神和“崇洋慕新”风气开始形成,社会精神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初步兴起的城市化潮流的出现,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苏州的城市问题也日益凸显,失业、贫困、犯罪、烟毒、卖淫、自杀、离婚、价值失范、环境与公共卫生状况恶劣、瘟疫肆虐…苏州各界也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地避免了城市问题的更大规模恶化,但却无法消除这些问题产生的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其成效又是有限的。 1927—1937年,苏州城市管理模式也进一步现代变革。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是这一时期苏州地方政府组织模式理论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分职化、科层化,集体决策、部门实施,是这一时期苏州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趋向;积极吸纳、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实施管理,是这一时期苏州城市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二、廉价的新式功率因数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廉价的新式功率因数表(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推广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引进和推广应用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近代灌溉机械引进和推广应用背景 |
一、对新式农业机械观念转变 |
二、近代农业科技出现 |
三、便捷交通条件 |
第二节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发展历程 |
一、引进和试用 |
二、发展阶段划分 |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制造与销售 |
第一节 近代灌溉机械动力和水泵 |
一、动力机 |
二、水泵 |
第二节 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制造和配套 |
一、机械仿造 |
二、引擎制造 |
三、电力马达制造 |
四、灌溉机械配套 |
第三节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宣传示范和销售 |
一、宣传与示范 |
二、销售过程 |
第三章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推广主体与经营形式 |
第一节 政府管理 |
一、制定政策和规划 |
二、灌溉机械推广应用管理 |
第二节 公司经营——“包打水”发展和内部管理 |
一、“包打水”发展 |
二、“包打水”内部管理 |
第三节 农户经营 |
一、苏南 |
二、浙北 |
第四节 “包打水”效率和经营特点 |
一、灌溉机械效率 |
二、“包打水”经营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推广应用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近代江南制造业发展 |
一、民族机械工业发展 |
二、灌溉机械制造技术进步 |
第二节 江南农业生产发展需求 |
一、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
二、水稻生产高耗水需求 |
第三节 “包打水”灌溉高效益驱使 |
一、“包打水”支出情况 |
二、“包打水”收入情况 |
第四节 近代江南电力发展 |
一、城镇电力发展 |
二、农村电力发展 |
第五节 近代江南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 |
一、农村工场手工业兴起 |
二、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和土地集中 |
三、对外贸易促进机械和廉价燃料输入 |
第五章 近代江南灌溉机械推广应用作用和意义 |
第一节 灌溉机械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
一、扩大灌溉面积 |
二、提高作物产量 |
三、缓解粮食供求矛盾 |
第二节 灌溉机械有利于促进农田建设 |
一、开发和治理农田 |
二、提高作物抗灾害能力 |
第三节 灌溉机械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
一、农户使用灌溉机械前支出 |
二、农户使用灌溉机械后支出 |
三、农户收入增加 |
第四节 灌溉机械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 |
一、繁荣农村副业 |
二、改善作物结构 |
第五节 灌溉机械影响农村劳力供求关系 |
一、促进农村劳力转移 |
二、致使农村劳力价格上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田亩用水量算法 |
附录二 自来水灌田公司章程 |
附录三 上海华成电器厂销售电力马达过程 |
附录四 三十六年度江苏省农田排水灌溉工作实施计划 |
附录五 武进县定西推广电力戽水 |
附录六 戚墅堰发电所抽水灌溉营业规程 |
附录七 吴县实物制“包打水”的情况 |
附录八 无锡县实物制“包打水”的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及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和概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轫 |
第一节 自然赋予与历史沿革 |
一、自然赋予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历史悠久的淮上文化 |
一、“淮夷”文化 |
二、大禹文化 |
三、以寿春为核心的江淮楚文化 |
四、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 |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启动 |
一、传统社会的格局 |
二、津浦铁路的开通 |
第二章 新式工业的艰难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之转型 |
一、传统行业的早期流变 |
二、手工业的机器化转型 |
第二节 机器工业之演进 |
一、烟草业的现代化转型 |
二、面粉业的机械化转变 |
三、电力业的突进式发展 |
第三节 工业现代化之评估 |
一、技术结构层面 |
二、产业结构层面 |
三、资本结构层面 |
第三章 商业和金融业的现代嬗变 |
第一节 商业部门的交通优势 |
一、铁路交通引发物流路线改变 |
二、铁路运输推动物流中心形成 |
第二节 传统商贸的产业结构 |
一、盐业贸易之变迁 |
二、粮油贸易之演进 |
三、盐粮互市之格局 |
第三节 新式商业部门的兴起 |
一、百货业 |
二、杂货业 |
三、农副土产 |
四、果品干鲜 |
五、药材贸易 |
第四节 金融业的现代化嬗变 |
一、钱庄 |
二、银行 |
三、其它金融业务 |
四、铁路交通与金融业的关联性 |
第四章 交通邮政和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启跋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 |
一、铁路运输之滥觞 |
二、航运事业之拓展 |
三、公路网络的初建 |
四、新旧运输的互补 |
第二节 邮政和通信的现代化启跋 |
一、现代邮政之滥觞 |
二、通信事业的初兴 |
第三节 城市建设的艰难发展 |
一、城市空间结构之演变 |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启 |
三、市政基础设施之建设 |
第五章 教育事业的新旧更替 |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格局 |
一、县学 |
二、书院 |
三、私塾 |
第二节 新式教育的成长 |
一、新旧教育的更替 |
二、初等教育的推广 |
三、中学教育的发展 |
四、师范教育之演进 |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的困境 |
一、管理体制延阻教育发展 |
二、封建军阀戕害新式教育 |
三、经费匮乏制约教育发展 |
第四节 新式教育的现代化功效 |
一、民众教育初兴 |
二、人才效应显着 |
三、革命精神培养 |
第六章 人口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重组 |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近代变迁 |
一、人口规模的变迁 |
二、人口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近代演变 |
一、商会和同业公会 |
二、红十字运动在蚌埠 |
第三节 外部元素与城市现代化 |
一、移民与城市现代化 |
二、外部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七章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及启示 |
第一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军阀底色” |
一、凸显城市政治地位 |
二、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
三、完善市政建设 |
四、革新生活方式 |
五、治理淮河 |
六、巩固交通地位 |
第三节 蚌埠城市现代化的困顿 |
一、传统与现代的失衡 |
二、屡被“中断”的进程 |
三、受挫的原因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一、传统水路商镇与现代交通商埠——临淮与蚌埠 |
二、通商口岸城市与交通动力城市——芜湖与蚌埠 |
三、近代工业城市与现代交通城市——安庆与蚌埠 |
四、区位中心城市与交通新兴城市——合肥与蚌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主要资料与写作思路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酝酿与探索(1840~1884) |
第一节 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
一、18 世纪以来西方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 |
二、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冶铁业 |
三、洋铁的输入与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
第二节 李鸿章等人关于钢铁工业建设的主张 |
一、开发地利以求富国裕民 |
二、自炼钢铁以实现军事工业自主生产 |
三、发展钢铁业以推动铁路建设 |
四、早期钢铁工业建设主张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探索实践 |
一、中国第一家钢铁加工企业的建立 |
二、中国第一份炼铁厂建设计划的筹议和流产 |
三、开平矿务局炼铁计划的兴议和废止 |
四、李鸿章对钢铁建设事业的探索 |
第四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 |
一、自然资源不佳 |
二、资金缺乏 |
三、制度缺陷 |
四、市场空间有限 |
第二章 全面起步(1885~1895) |
第一节 工业化的推进与钢铁市场需求张力的增强 |
一、军事工业的发展强化钢铁资源开发要求 |
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钢铁资源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
第二节 中国钢铁冶炼企业的诞生 |
一、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贵州青溪铁厂 |
二、第一家炼钢企业——江南制造局炼钢厂 |
三、其它钢铁生产单位 |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阳铁厂的初创 |
一、张之洞的钢铁工业建设主张与早期实践 |
二、汉阳铁厂的创建 |
三、汉阳铁厂工程建设的总体评价 |
第三章 汉冶萍时代(1896~1911) |
第一节 盛宣怀与汉阳铁厂的官督商办 |
一、汉阳铁厂官督商办的提出 |
二、盛宣怀招商接办汉阳铁厂 |
三、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的合理因素 |
第二节 以汉阳铁厂为中心的企业协作活动 |
一、优化铁厂的发展环境——兼管铁路建设 |
二、提供事业的资金保障——开设通商银行 |
三、疏通铁厂的发展瓶颈——创办萍乡煤矿 |
四、构建铁厂的协作伙伴——联合轮、电两局 |
第三节 汉阳铁厂的改良与扩张 |
一、推动本土化管理 |
二、改善冶炼技术 |
三、扩大生产规模 |
四、优化生产结构 |
第四节 汉冶萍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
一、公司组建及制度建设的缺憾 |
二、公司的招股及资本构成 |
三、公司良好的发展形势及其隐忧 |
第五节 清末汉冶萍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清政府的大力扶植 |
二、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 |
三、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 |
四、盛宣怀的协调联络与推动 |
第四章 国家主导与规模扩张(1912~1919) |
第一节 国家主导钢铁工业建设政策的形成 |
一、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关于国家参与钢铁工业建设的讨论 |
二、“棉铁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国家主导下的钢铁工业建设 |
一、改革矿业管理机构 |
二、调查全国铁矿资源 |
三、实行铁矿国有政策 |
四、谋划国营钢铁厂建设 |
五、整顿汉冶萍公司 |
第三节 钢铁工业建设的规模扩张 |
一、汉冶萍公司规模的继续扩张 |
二、新钢铁企业的陆续建立 |
第四节 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特征 |
一、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
二、生产设备利用率低 |
三、生产结构严重失衡 |
四、产品销售依赖出口 |
第五章 走向衰落(1920~1927)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建设的衰落 |
一、汉冶萍公司停止钢铁冶炼活动 |
二、龙烟铁矿建设的半途而废 |
三、1927 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衰落面貌 |
四、中国钢铁工业第一个建设周期的历史遗产 |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 |
一、以贷款方式最终确立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权 |
二、以外交手段获得东北钢铁资源的经营权 |
三、以合同收购方式掠夺皖南铁矿资源 |
第三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衰落的客观原因分析 |
一、国家扶植力度不够 |
二、市场需求不足 |
三、社会动荡 |
余论 |
一、工业经济的晴雨表——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工业的象征意义 |
二、传统与现代的二重奏——近代早期中国钢铁生产活动的客观现实 |
三、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建设的外资问题 |
四、追赶路线让步于进口路线——落后钢铁业影响下的中国工业化 |
参考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4)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史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一章 晚清南京城市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城市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城市经济概况 |
第三节 城市交通概况 |
第二章 市内铁路的运营(1907-1937) |
第一节 市内铁路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市内铁路的管理 |
一、 组织管理 |
二、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市内铁路的经营 |
一、 行车概况 |
二、 票制变迁 |
三、 事业拓展 |
四、 营业收支 |
第三章 公共汽车业的运营(1918-1937) |
第一节 道路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公共汽车各公司的经营 |
一、 定都前步履维艰 |
二、 定都后稳步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公共汽车业翘楚:江南公司个案研究 |
一、 股本与结构 |
二、 组织与管理 |
三、 经营与财务 |
第四节 公共汽车业面临的挑战 |
一、 在公共汽车与电车间抉择 |
二、 经营环境的阙失 |
第四章 公共交通其他工具的运营(1910-1937) |
第一节 出租汽车业的经营 |
第二节 人力车业的经营 |
第三节 马车业的经营 |
第五章 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 |
第一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口 |
一、 人口变迁及籍因 |
二、 公共交通与人口互动 |
第二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财政 |
一、 城市财政收支 |
二、 车捐管理与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管理 |
一、 交通法规建设 |
二、 营业车辆管理 |
三、 从业人员训验 |
四、 交通设备改进 |
第五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活 |
一、 时间观念的转变 |
二、 城市意识的成长 |
三、 生活质量的提升 |
结语 |
一、 南京与国内城市公共交通业的类比 |
二、 城市中的博弈论:公共交通工具之间角力 |
三、 公共交通与城市化结局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6)船舶电站负荷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意义 |
1.2 船舶电站自动化概述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船舶电站负荷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及要求 |
2.1 发电机组的准同步并车环节 |
2.1.1 发电机组并车的必要性 |
2.1.2 准同步并车 |
2.1.3 脉动电压与差频三角波原理 |
2.2 发电机组的频率调整环节 |
2.2.1 调速器的原理及特性 |
2.2.2 PID调速器原理 |
2.2.3 规范对调速器的要求 |
2.3 发电机组间的负荷分配环节 |
2.3.1 并联运行机组之间负载分配和转移 |
2.3.2 常见的自动调频调载的方法 |
2.3.3 规范对调频调载的要求 |
第3章 船舶电站负荷控制器的设计 |
3.1 负荷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
3.1.1 负荷控制器的功能概述 |
3.1.2 负荷控制器的系统结构 |
3.1.3 模拟信号的采集 |
3.1.4 数字量信号的采集 |
3.2 准同步并车环节的设计 |
3.2.1 差频三角波的形成电路 |
3.2.2 恒定越前时间的获得 |
3.2.3 并车操作的流程 |
3.3 PID调速环节的设计 |
3.3.1 系统所控制对象的控制特性 |
3.3.2 PID控制的简化 |
3.3.3 PI参数的整定 |
3.3.4 PID控制的改进 |
3.4 频率调整及负荷分配环节 |
3.4.1 系统的控制时序 |
3.4.2 发电机组的自动增减 |
3.4.3 频率稳定程序 |
3.4.4 负荷分配的实现 |
3.5 多机通信环节的设计 |
3.5.1 多机通信的原理 |
3.5.2 多机通信的时序 |
3.6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3.6.1 硬件措施 |
3.6.2 软件措施 |
第4章 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 监控系统的设计 |
4.2.1 通信环节的设计 |
4.2.2 参数监视和指令发送的实现 |
4.2.3 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5章 系统调试的实验平台和实验结果 |
5.1 系统调试的实验平台 |
5.1.1 实验室物理仿真电站的构成 |
5.1.2 实验室物理仿真电站的基本工作原理 |
5.2 系统调试的结果 |
5.2.1 被控对象的具体控制电路 |
5.2.2 负荷控制器的硬件连接 |
5.2.3 负荷控制器的系统调试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片机主要源程序 |
附录B 上位机主要源程序(VB)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
(一) 视角新颖 |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
(一) 市政府的构建 |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1934年超常旱灾及其生存危机 |
第一节 灾情及其成因 |
一、灾区分布 |
二、灾情轨迹 |
三、异常的气候 |
四、旱灾的社会成因 |
第二节 民众生存危机 |
一、旱灾的经济影响 |
二、灾荒之年的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灾荒应对方案 |
一、应对流程 |
二、救济机制 |
三、应对政策与社会宣传 |
四、赈灾经费的筹集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赈济统筹 |
一、政府内部互动 |
二、政府与社会的赈灾合作 |
三、灾民自救的引导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赈灾举措 |
一、抗旱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
二、急赈 |
三、工赈 |
四、蠲缓与农贷 |
第四节 经济社会秩序的维持 |
一、稳定经济秩序 |
二、关注赈济功效 |
三、敉平社会动荡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力量的灾荒应对 |
第一节 赈济资源的募集 |
一、多样的募捐方式 |
二、赈济力量的聚合 |
第二节 社会赈济的实施 |
一、社会赈济的范围 |
二、社会赈济的监控 |
三、赈济力量的整合与协调 |
第三节 精神抚慰与舆论导向 |
一、信仰的力量 |
二、社会舆论的导向 |
第四节 个案考察:“甲戌全浙救灾会”的作用 |
一、“全浙会”的组建及救灾行动 |
二、“全浙会”为民发声 |
三、“全浙会”的资源整合 |
小结 |
第四章 灾民的生活危机自救 |
第一节 灾民生活窘态 |
一、窘迫的生计 |
二、紊乱的生活节奏 |
三、异常的心理 |
四、疫病流行 |
第二节 灾民的积极应对 |
一、农事补救 |
二、生活补救 |
三、灾民互助 |
四、向政府和社会寻求赈济 |
第三节 灾民的消极应对 |
一、祈雨求神 |
二、逃难就食 |
三、抢米风潮 |
四、极端方式 |
第四节 旱灾与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城市的考察 |
一、消夏饮食的改变 |
二、消夏空间的调整 |
三、公共生活的变化 |
小结 |
余论:地方社会的危机应对与常态运行 |
一、地方发展中的生态要素 |
二、地方政府的常态荒政效能 |
三、地方社会的常态救助检视 |
四、近代市场条件下民众的生活自救能力 |
附录 |
一、1934 年东南旱灾各地概况 |
二、1934 年旱灾东南各省农业损失统计 |
三、1934 年东南旱灾天气数据样本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10)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集聚·分化·整合:城市化图景中的聚居形态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概念厘清 |
四、研究方法 |
五、本文结构 |
六、资料简述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人口集聚与人口结构: 苏州城市化的计量分析 |
第一节 人口集聚:城市化的量标 |
第二节 人口结构:人口积聚形式的量化分析 |
一、家庭结构 |
二、职业结构 |
三、性别、年龄、教育、宗教信仰结构 |
第二章 苏州城市化动因探析 |
第一节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现代转变 |
一、苏州城市化的历史基础 |
二、传统手工业日趋分化 |
三、现代机器工业有所发展 |
四、商贸金融业现代转换 |
五、旅游业渐次兴起,旅游经济初现端倪 |
第二节 现代交通通讯网络初步形成 |
一、现代交通网络初步架构 |
二、现代通讯网络初步形成 |
第三节 农村“破产”的“推力” |
一、农村“破产”的形势 |
二、农民离村城居的趋向 |
第三章 功能转换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更新 |
第一节 现代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的兴起 |
一、勃兴一时的城市功能观念和城市规划思想 |
二、1927年苏州市政筹备处的城市规划 |
第二节 功能转换:建设旅游城市的设想与实践 |
一、苏州市政府建设“住宅都会”的施政原则 |
二、吴县各界建设旅游城市的设想与实践 |
三、寻求城市功能转换的意义 |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更新 |
一、筑路修桥疏浚河道:“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更新 |
二、消防照明自来水: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初步奠基 |
第四章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演化生成 |
第一节 工资与消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
第二节 公共医疗卫生设施: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考察之一 |
第三节 衣食住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物质考察之二 |
一、衣着的时尚化 |
二、出行方式的多样化、高效率化 |
三、饮食、居住的“摩登化” |
第四节 教育及大众传媒: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一 |
一、现代教育原则的确立 |
二、社会教育勃兴一时 |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改进 |
第五节 休闲娱乐: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二 |
一、体育运动日益普及 |
二、看电影、逛公园、短途旅游成为时尚 |
三、读书、看报、听音乐演为新的休闲方式 |
第六节 社会心理与思想观念: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精神考察之三 |
一、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观念得到加强 |
二、崇尚自然、健康的审美观开始形成 |
三、妇女运动方方兴未艾、女权意识渐次兴起、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
四、性教育兴起、性观念趋于开放 |
五、婚姻家庭观念逐渐转变 |
六、科学意识、“公民”观念、现代商业精神、“崇洋慕新”风气日渐形成 |
第五章 越轨与失范: 城市问题日益凸显 |
第一节 苏州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苏州城市问题中的“物理性病理问题” |
二、苏州城市问题中的“社会性病理问题” |
第二节 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各方应对措施 |
一、苏州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
二、解决城市问题的努力与顿挫 |
第六章 城市管理模式的现代演进 |
第一节 苏州市时期的城市管理模式 |
一、市的法律地位与苏州市的组织结构 |
二、城市管理的分职化、制度化 |
第二节 吴县县城时期的城市管理模式 |
一、县的法律地位与组织结构 |
二、作为吴县县城的苏州城市管理模式 |
第七章 余论 |
一、苏州城市化的成就与意义 |
二、苏州城市化的不足及原因 |
三、苏州城市化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廉价的新式功率因数表(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江南地区灌溉机械推广应用研究[D]. 袁家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2]蚌埠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908-1947)[D]. 王洪刚. 扬州大学, 2017(10)
- [3]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D]. 李海涛. 苏州大学, 2010(11)
- [4]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D]. 李沛霖.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5]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6]船舶电站负荷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 封少东. 大连海事大学, 2011(10)
-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 [8]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9]民国地方社会的生存危机应对 ——基于1934年东南大灾荒的考察[D]. 张帆. 苏州大学, 2017(04)
- [10]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 方旭红. 苏州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