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光[1](2021)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对比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比较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效果,明确了2种方法的优劣。采用挂环法测试了不同浓度SDS和TX-100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饱和吸附量、分子截面积;采用电导法研究上述2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曲线,仅得到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与电导法相比,表面张力法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性质信息更多,应用更广泛。该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不同电性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性质及测定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表面活性剂打下良好基础。
颜菀旻,邓臣强,熊伟,齐少振,姜建辉[2](2021)在《双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文中指出以1,4-环己二醇、氯乙酰氯、长链叔胺(RN(CH3)2,R=10、12、14、16)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长度烷基链的双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别命名为C10-EG-10、C12-EG-C12、C14-EG-C14、C16-EG-C16),用FTIR、NMR(1H、13C)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及抑菌能力。结果表明:在298.15K时,采用铂金环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不同长度烷基链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10-EG-C10、C12-EG-C12、C14-EG-C14、C16-EG-C16的CMC值分别为5.495、1.096、0.186、0.045 mmol·L-1,与传统单链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相比,合成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CMC值。胶束化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形成胶束过程中是自发放热的。对合成的4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乳化性能、起泡性能和抑菌测试,C14-EG-C14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C16-EG-C16 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稳泡能力;C10-EG-C10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王丽艳,段松言,王旭,王宁,李怡飞,赵冰,赵明,殷广明[3](2021)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结构修饰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苯胺、十二酸、N,N-二甲基乙醇胺等为原料合成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结构修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I10,I12,I14,I16)。利用1H-NMR和FT-I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在25℃条件下,分别用电导率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目标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结果表明,I16的CMC值最小,为4.29×10-5 mol·L-1,γCMC值为38.08 mN·m,并计算目标产物在空气-水界面上的饱和吸附量(Γmax)、单个吸附分子的最小截面积(Amin)、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效率(pC20)和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πCMC)。在25℃条件下,测试了目标产物的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I16的稳泡性能达到100%,并且乳化能力最好,分出10 mL水的时间为2 505 s。对目标产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试,结果表明I12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3.5μg·mL-1和32.5μg·mL-1,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陆小豪,许虎君,林良良,常宽,高海燕[4](2021)在《一种含酯基的酰胺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文中认为以溴乙酸、乙二醇、月桂酸和N,N-二甲基-1,3-二氨基丙烷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酯基的酰胺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C12-(BAE)-C1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质谱(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和荧光3种不同方法测定了C12-(BAE)-C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其在25、35和45℃条件下的热力学函数,以及测定了其乳化和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25℃时C12-(BAE)-C12在不同测定方法下的cmc分别为0.331 1、0.532 8和0.316 2 mmol/L,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所得热力学参数进一步说明其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且升高温度会阻碍体系的胶束化。此外,相关应用性能测定结果还表明C12-(BAE)-C12与传统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相比具有更好的乳化和抗静电效果。
肖美良子[5](2021)在《磺酸盐型三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聚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辉[6](2021)在《系烈双子型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储佳乐[7](2021)在《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季铵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雅雯[8](2021)在《含羧基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聚集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不同结构的阴、阳离子亲水基团、碳原子数不同的疏水链和多样化的阴阳离子亲水基团联接链,这使得它们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自组织性能。两性型分子由于自身结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本文以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为实验内容,自行设计合成了疏水链碳原子数m分别为12、14、16、18的磷酸酯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D1、D2、D3、D4)和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Q1、Q2、Q3、Q4)。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脂肪胺(CmH2m+1NH2,其中m=12,14,16,18)和丙烯酸(CH2=CHCOOH)进行第一步反应,合成产物A1~A4,以环氧氯丙烷(ECH)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中间体,最后向A1~A4中添加中间体制备产物D1~D4。并用FTIR、1H NMR、HRMS(ESI)对产物D1~D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以产物D4的合成为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通过铁氰化钾法测定了产物的产率,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T为70℃,t为5h,n(环氧氯丙烷):n(十八按)为1.20。在此条件下,产物 D1~D4 产率分别为 78.75%、91.81%、81.59%、93.92%。采用吊环法测定了产物D1~D4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性能,在298.15K下,D1~D4的 CMC 分别为:5.34×10-4 mol/L、4.95×10-5 mol/L、1.43×10-5 mol/L、3.30×10-6 mol/L。γCMC 分别为:30.10 mN/m、29.08 mN/m、42.90 mN/m、45.56 mN/m。表面活性剂产物D2削弱γ的能力最强,ΓCMC最大,ACMC最小。通过κ-c曲线研究了产物D1~D4在温度为303.15K~343.15K范围内的CMC、β,并对产物D1~D4的热力学函数ΔGm0、ΔHm0、ΔSm0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MC和β随温度的提升变化趋势相反,产物D1~D4聚集过程为自发进行放热过程,并且为熵主导的过程。芘荧光光谱实验表明,产物D2的平衡I1/I3值最小,聚集体内部微环境最小,形成聚集体的结构最紧密。通过铂金吊环法、电导率法、芘稳态荧光光谱法所得产物D1的CMC比较接近,而产物D2~D4的CMC差值较大。Λ-c1/2和dκdc-c1/2曲线揭示了具有较长疏水碳链长度的D2~D4溶液中存在预胶团现象,且较长疏水碳链的产物发生预胶束化是致使CMC出现偏差的原因。由Ea-c曲线图可知,产物D1的CMC位于最低点处,产物D2~D4溶液中预胶束团的存在,CMC出现在最低点的右侧附近。动态光散射技术发现,产物D1~D4聚集体的粒径随着浓度的增加(2CMC-10CMC-50CMC)表现出较好的规律性。通过分水实验和泡沫实验分别探讨了疏水链碳原子数对产物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产物D4进行乳化和拌和实验,结果表明产物D4属于快裂型。(2)以脂肪胺(CmH2m+1NH2,其中 m=12,14,16,18)、丙烯酸(CH2=CHCOOH)、有机磺酸钠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通过加成、季胺化反应合成了产物Q1~Q4。并用FTIR、1H NMR、HRMS(ESI)对产物Q1~Q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铁氰化钾法确定了产物Q1~Q4在T=70℃,t=5h,摩尔比n=1.20条件下的产率,经测定,产率分别为:68.68%、46.32%、79.19%、73.98%。采用吊环法测定了产物Q1~Q4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性能,在298.15K下,产物Q1-Q4的CMC分别为:7.94×10-4mol/L、9.12×10-5mol/L、1.45×10-5 mol/L、8.96×10-6mol/L。γCMC分别为:28.16 mN/m、26.16mN/m、32.82 mN/m、38.45 mN/m。产物Q2降低γ的能力最强;疏水链碳原子数增多,产物Q1-Q4的ΓCMC增加,ACMC减小,pC20增加。通过κ-c曲线研究了产物Q1~Q4在温度为303.15K~343.15K范围内的CMC、β,并对产物Q1~Q4的热力学函数ΔGm0、ΔHm0、ΔSm0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CMC和β随温度的提升变化趋势相反,产物Q1~Q4聚集过程为自发进行放热过程,并且为熵主导的过程。芘荧光光谱实验表明,产物Q2的平衡I1/I3值最小,聚集体内部微环境最小,形成聚集体的结构最紧密。通过铂金吊环法、电导率法、芘稳态荧光光谱法所得产物Q1的CMC比较接近,而产物Q2~Q4的CMC差值较大。Λ-c1/2和dκ/dc-c1/2曲线揭示了具有较长疏水碳链长度的Q2~Q4溶液中存在预胶团现象,且较长疏水碳链的产物发生预胶束化是致使CMC出现偏差的原因。由Ea-c曲线图可知,产物Q1的CMC位于最低点处,产物Q2~Q4溶液中预胶束团的存在,CMC出现在最低点的右侧附近。动态光散射技术发现,产物Q1~Q4在浓度为2CMC、10CMC、50CMC时主要以囊泡的形式存在。通过分水实验和泡沫实验分别探讨了疏水链碳原子数对产物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的影响。
许德锟[9](2021)在《N,N-二甲基-9-癸烯酰胺的合成以及复配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实际应用中,多以表面活性剂复配来获得相较于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加优异的表面化学性质。如今,人们不仅要求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达到特定的需求,更希望所用表面活性剂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是一种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然而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导致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改善NADA水溶性差、浊点低且独自应用时乳化能力较差的缺陷,发挥其优越的表面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溶剂性质,进而拓宽NADA的使用范围。本文自主合成了NADA,并将NADA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以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12)复配,探究四种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系统地研究其协同效应;并测试NADA-SDS、NADA-DTAB与NADA-AEO9复配体系的乳化、泡沫、润湿与增溶性能;探究NADA-SDS/油(正己烷)/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晶与凝胶三种聚集体。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1)NADA的合成、表征以及基本性质以9-癸烯醇(NDE)为原料合成NADA,采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以及电喷雾质谱(ESI-MS)四种手段进行表征,验证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并通过气相色谱测试得到NADA的归一化纯度高于98%。测试NADA的水(油)溶性,表面张力,油(石油醚)-水界面张力确定NADA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NADA的浊点低于0℃,水溶性较差,但油溶性却非常优秀;NADA降低空气-水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强,临界胶束浓度处的表面张力(γcmc)可达28.85 m N/m,但降低油(石油醚)-水界面张力能力较差,界面张力(IFT)高于19 m N/m。(2)NADA-SDS、NADA-DTAB、NADA-AEO9和NADA-SB12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将NADA分别与SDS、DTAB、AEO9、SB12复配,经表面张力测试得到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参数,计算各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系统的探究NADA与四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NADA-SDS复配体系中,NADA与SDS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了NADA的CP并有效地改善了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NADA-SDS混合胶束产生的协同效应,明显提高了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并使胶束结构更加紧凑,当NADA的摩尔分数x N=0.5时,临界胶束浓度(cmc)具有最小值4.04 mmol/L、临界平均胶束聚集数([Nm])具有最大值76;与SDS相比,NADA与SDS复配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更低,在x N=0.9时,γcmc具有最小值28.44 m N/m。在NADA-DTAB复配体系中,DTAB与NADA的复配提高了NADA的CP并有效地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然而NADA与DTAB仅在混合吸附层中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NADA-DTAB降低表面张力的效能明显提高,在x N=0.9时,γcmc具有最小值27.67 m N/m;但NADA-DTAB复配体系在混合胶束中未产生协同效应,无法有效提高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亦不能使胶束结构更加紧密。在NADA-AEO9复配体系中,NADA与AEO9复配同样能够提高NADA的CP并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度。NADA-AEO9复配体系在混合吸附层以及混合胶束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使得NADA-AEO9复配体系的降低表面张力效率以及降低表面张力效能相较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都明显提高,在x N=0.1时,cmc与γcmc均出现最小值分别为4.64×10-5mol/L和30.04 m N/m。在NADA-SB12复配体系中,NADA与SB12复配无法使NADA的CP得到提高也无法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NADA-SB12复配体系在混合胶束中没有产生任何的相互作用,仅当x N>0.2时NADA-SB12复配体系混合吸附层中产生了微弱的相互作用。(3)NADA-SDS、NADA-DTAB和NADA-AEO9复配体系的基本应用性能从乳化性能、泡沫性能、润湿性能以及增溶能力四个方面考察NADA-SDS、NADA-DTAB和NADA-AEO9复配体系的基本应用性能。结果表明:NADA与SDS、DTAB、AEO9复配都能够形成粒径均匀的乳液,且在静置一周后仍保持稳定;三种复配体系都表现出良好的起泡性能,并可以通过调节x N得到稳定性不同的泡沫体系;三种复配体系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润湿性能,NADA-SDS、NADA-DTAB和NADA-AEO9复配体系各自的润湿时间最低可达78.3 s、697.2 s和54.3 s;三种复配体系对正己烷拥有优秀的增溶能力,NADA-SDS、NADA-DTAB和NADA-AEO9复配体系对正己烷的增溶能力分别可达1.61 L/mol、1.59 L/mol和7.80 L/mol。(4)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微乳选取复配体系中协同效应与基本应用性能都较为良好的NADA-SDS(x N=0.9),与正己烷/水混合形成NADA-SDS/正己烷/水微乳,绘制伪三元相图划分各聚集体区域,通过电导率法以及动态光散射(DLS)测试确定在低φw时形成了透明的W/O型微乳,微乳区域面积可以达到0.48;随水含量(φw)增加,体系产生了光学各向异性,利用偏光显微镜(POM)、核磁共振氘谱(2H NMR)和小角X光散射(SAXS)测试确定了这种拥有光学异性的结构为层状液晶;随φw的进一步增大,体系产生了较高粘度,利用稳态与动态流变测试确认形成了凝胶结构,且随着φw的增加,凝胶表观粘度也会逐渐升高至750 Pa·S。在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中通过水含量改变实现了微乳-液晶-凝胶的转化。
任霞,王珏,孙会敏,涂家生[10](2020)在《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是表面活性剂重要的功能性指标,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芘荧光光谱法测定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CMC值,并将结果与传统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结果相比较。结果:芘荧光法测定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CMC值重复性良好,其测定结果与经典的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测定结果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建立了重复性和准确度良好的芘荧光光谱法,该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替代表面张力法及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CMC值。
二、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对比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器材及方法 |
1.1 实验器材 |
1.1.1 材料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溶液配制 |
1.2.2 表面张力和电导率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表面张力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2.2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3 实验思考 |
4 结语 |
(2)双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合成路线 |
1.2.1 中间体环己烷-二基二-2-氯乙酸酯(EG)的合成 |
1.2.2 Gemini表面活性剂Cm-EG-Cm的合成 |
1.3 表面性能测试 |
1.4 抑菌活性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中间产物EG |
2.1.2终产物C10-EG-C10 |
2.1.3终产物C12-EG-C12 |
2.1.4终产物C14-EG-C14 |
2.1.5终产物C16-EG-C16 |
2.2 表面性能 |
2.3 胶束化热力学参数 |
2.4 乳化性能测试 |
2.5 起泡性能 |
2.6 抑菌测试 |
3 结论 |
(3)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结构修饰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合成方法 |
1.2.1 氯乙酰苯胺(中间体A)的合成 |
1.2.2 N,N-二甲基胺基月桂酸乙酯(中间体B)的合成 |
1.2.3 目标产物的合成 |
1.3 性能测试 |
1.3.1 表面张力 |
1.3.2 电导率 |
1.3.3 泡沫性能 |
1.3.4 乳化性能 |
1.3.5 抑菌性能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目标产物FT-IR分析 |
2.1.2 目标产物1H-NMR分析 目标产物的1H-NMR数据如下。 |
2.2 表面张力 |
2.3 电导率 |
2.4 泡沫性能 |
2.5 乳化性能 |
2.6 抑菌性能 |
3 结论 |
(4)一种含酯基的酰胺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1,2-双(溴乙酰氧基)乙烷的合成[11] |
1.2.2 N-[3-(二甲基氨基)丙基]月桂酰胺的合成[12] |
1.2.3 双子表面活性剂C12-(BAE)-C12的合成 |
1.2.4 双子表面活性剂C12-(BAE)-C12的结构表征 |
1.2.5 双子表面活性剂C12-(BAE)-C12的表面化学性能测定 |
1.2.6 双子表面活性剂C12-(BAE)-C12的乳化和抗静电性能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C12-(BAE)-C12的红外表征 |
2.1.2 C12-(BAE)-C12的核磁表征 |
2.1.3 C12-(BAE)-C12的质谱表征 |
2.2 产物性能 |
2.2.1 C12-(BAE)-C12的表面化学性能 |
2.2.2 C12-(BAE)-C12的乳化性能 |
2.2.3 C12-(BAE)-C12的抗静电性能 |
3 结论 |
(8)含羧基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聚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活性剂的综述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2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1.2.3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3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质 |
1.3.1 分子结构的影响 |
1.3.2 环境的影响 |
1.4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体相性质 |
1.4.1 临界胶束浓度 |
1.4.2 溶液的聚集行为 |
1.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5.1 公路建设与养护 |
1.5.2 石油工业 |
1.5.3 农业 |
1.5.4 洗护 |
1.6 立题依据 |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本文创新 |
第二章 含羧基磷酸酯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方法 |
2.2.3 结构表征 |
2.2.4 产率测定 |
2.2.5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2.6 电导率的测定 |
2.2.7 芘荧光光谱的测定 |
2.2.8 等电点的测定 |
2.2.9 动态光散射的测定 |
2.2.10 分水时间的测定 |
2.2.11 泡沫性能测定 |
2.2.12 乳化沥青的性能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
2.3.2 红外分析 |
2.3.3 氢核磁谱图分析 |
2.3.4 质谱分析 |
2.3.5 元素分析 |
2.3.6 产物D_1~D_4的表面化学性能 |
2.3.7 电导率及热力学函数 |
2.3.8 产物D_1~D_4胶束的微极性 |
2.3.9 预胶束化现象的判定 |
2.3.10 等电点分析 |
2.3.11 表观活化能的探讨 |
2.3.12 动态光散射分析 |
2.3.13 分水时间 |
2.3.14 泡沫性能 |
2.3.15 乳化和拌和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羧基磺酸钠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方法 |
3.2.3 结构表征 |
3.2.4 产率测定 |
3.2.5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6 电导率的测定 |
3.2.7 芘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8 等电点的测定 |
3.2.9 动态光散射的测定 |
3.2.10 分水时间的测定 |
3.2.11 泡沫性能的测定 |
3.3 结果与结论 |
3.3.1 产率的测定 |
3.3.2 红外分析 |
3.3.3 氢核磁谱图分析 |
3.3.4 质谱分析 |
3.3.5 产物Q_1~Q_4的表面化学性能 |
3.3.6 电导率及胶束化热力学函数 |
3.3.7 产物Q_1~Q_4胶束的微极性 |
3.3.8 预胶束化现象的判定 |
3.3.9 等电点分析 |
3.3.10 表观活化能的探讨 |
3.3.11 动态光散射分析 |
3.3.12 分水时间 |
3.3.13 泡沫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N,N-二甲基-9-癸烯酰胺的合成以及复配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1.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 |
1.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_P的调控2 |
1.3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
1.3.1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理论 |
1.3.2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 |
1.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 |
1.4.1 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4.2 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4.3 非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4.4 两性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1.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ADA的合成、结构表征以及基本性质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NDA的合成 |
2.2.2 NADA的合成 |
2.2.3 NADA的纯度测试 |
2.2.4 NADA的水溶性测试 |
2.2.5 NADA的油溶性测试 |
2.2.6 NADA的表面张力测试以及耐Na Cl能力测试 |
2.2.7 NADA的油水界面张力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ND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2 NADA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2.3.3 NADA的纯度 |
2.3.4 NADA的水溶性与浊点C_P |
2.3.5 NADA与有机溶剂的混溶 |
2.3.6 NADA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以及耐Na Cl性能 |
2.3.7 NADA水溶液与石油醚的界面张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ADA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 |
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复配体系中NADA的浊点(C_P)与水溶性的测定 |
3.2.2 表面张力γ的测定与表面化学参数的计算 |
3.2.3 协同参数β~m和β~σ的计算 |
3.2.4 平均胶束聚集数N_m的测定与临界胶束聚集数[N_m]的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DS对 NADA的 C_P以及水溶性影响 |
3.3.2 NADA-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 |
3.3.3 NADA-SDS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 |
3.3.4 NADA-SDS复配体系的平均胶束聚集数N_m |
3.3.5 DTAB对 NADA的 C_P以及水溶性影响 |
3.3.6 NADA-DTAB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 |
3.3.7 NADA-DTAB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 |
3.3.8 NADA-DTAB复配体系的胶束聚集数 |
3.3.9 AEO_9对NADA的 C_P以及水溶性影响 |
3.3.10 NADA-AEO_9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 |
3.3.11 NADA-AEO_9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 |
3.3.12 SB_(12)对NADA的 C_P以及水溶性影响 |
3.3.13 NADA-SB_(12)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 |
3.3.14 NADA-SB_(12)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DA复配体系的基本应用性能 |
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乳化性能测定 |
4.2.2 泡沫性能测试 |
4.2.3 润湿性能测试 |
4.2.4 增溶能力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ADA-SDS复配体系的乳化性能 |
4.3.2 NADA-DTAB复配体系的乳化性能 |
4.3.3 NADA-AEO_9复配体系的乳化性能 |
4.3.4 NADA-SDS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
4.3.5 NADA-DTAB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
4.3.6 NADA-AEO_9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 |
4.3.7 NADA-SD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 |
4.3.8 NADA-DTAB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 |
4.3.9 NADA-AEO_9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 |
4.3.10 NADA-SDS复配体系对正己烷的增溶能力 |
4.3.11 NADA-DTAB复配体系对正己烷的增溶能力 |
4.3.12 NADA-AEO_9复配体系对正己烷的增溶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DA-SDS/正己烷/水微乳 |
5.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NADA-SDS/油/水微乳液的伪三元相图绘制 |
5.2.2 电导率法鉴别微乳液类型 |
5.2.3 激光光散射(DLS)测试 |
5.2.4 偏光显微镜(POM)测试 |
5.2.5 ~2H NMR测试 |
5.2.6 小角X散射(SAXS)测试 |
5.2.7 流变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的伪三元相图 |
5.3.2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微乳液的DLS |
5.3.3 不同油相对NADA-SDS/油/水体系微乳液的影响 |
5.3.4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液晶的POM图片 |
5.3.5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液晶的~2H NMR |
5.3.6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液晶的SAXS |
5.3.7 NADA-SDS/正己烷/水体系液晶与凝胶的流变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芘荧光光谱法 |
2.1.1 原理 |
2.1.2 试验方法 |
2.1.3 芘荧光光谱法条件摸索 |
2.1.3. 1 芘溶液溶剂的考察 |
2.1.3. 2 芘溶液浓度的考察 |
2.1.3. 3 水浴温度考察 |
2.1.3. 4 水浴时间考察 |
2.1.4 芘荧光光谱法方法学验证 |
2.1.4. 1 日内精密度 |
2.1.4. 2 日间精密度 |
2.1.4. 3 重复性考察 |
2.2 样品测定 |
2.2.1 芘荧光光谱法 |
2.2.2 表面张力法 |
2.2.3 电导率法 |
3 讨论 |
四、电导率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对比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J]. 张晓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18)
- [2]双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J]. 颜菀旻,邓臣强,熊伟,齐少振,姜建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1(09)
- [3]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结构修饰及性能研究[J]. 王丽艳,段松言,王旭,王宁,李怡飞,赵冰,赵明,殷广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1(08)
- [4]一种含酯基的酰胺型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J]. 陆小豪,许虎君,林良良,常宽,高海燕. 日用化学工业, 2021(07)
- [5]磺酸盐型三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聚集行为研究[D]. 肖美良子.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6]系烈双子型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 王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7]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季铵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D]. 储佳乐. 安徽大学, 2021
- [8]含羧基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聚集性能研究[D]. 陈雅雯. 山东大学, 2021(12)
- [9]N,N-二甲基-9-癸烯酰胺的合成以及复配性能研究[D]. 许德锟. 江南大学, 2021
- [10]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比较[J]. 任霞,王珏,孙会敏,涂家生. 中国药事,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