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共二十大(1956年)以来苏联经济学界的若干基本动向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光[1](2018)在《《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文中指出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但学界在文本学的研究上比较薄弱,缺乏对其经典化过程的语境考辨,长期存在一些误读误解的多义性问题。本文以《论十大关系》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历史文本为主要依据,梳理了《论十大关系》的文本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的历史过程。
张淑珍[2](2016)在《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中认为关于落后国家在革命胜利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需要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它一度成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效仿的榜样。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曲折过程。结合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变化,从整体上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过程、经验教训,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变化的角度,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四大期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究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规律性。从整体上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四大部分。第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识、学习苏联模式的原因和学习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缘起。本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第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苏联模式的框架下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突破苏联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五章论述了这一问题。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以及意义。这是本文的落脚点。第六章论述了这一问题。现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本章首先阐释了苏联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认识,最后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向苏联学习的原因。所谓苏联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它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它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模式两个层面的内容,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苏联的实践形式。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层面看,苏联模式基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制度、体制模式层面看,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必然受国情的制约,苏联模式也是如此。从整体上看,苏联模式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的特征。客观地说,由于是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难以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它必然会在具体体制上存在需要及时改革弊端。从整体上看,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认识包括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经验的认识和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认识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认识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都经过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苏联经验的认识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解决了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苏联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问题。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选择向苏联学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苏联模式的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经验的客观原因。苏联经验具有首创性、不可替代性和榜样性。向苏联学习的主观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共和苏共在政治信仰上相同。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针上选择了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一边倒”外交方针的确立使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最终选择了苏联模式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效仿的对象。尽管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并不打算马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在筹建新中国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考察和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第二章,学习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同时,在政治体制、工业化和高等教育三个方面向苏联学习。新民主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遇到了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一是土地改革后贫富分化的出现使农村各阶层对互助组的态度产生了分歧。二是落后的农村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三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三个难题的解决关系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还要按照原来的设想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经验探索解决上述难题的过程中,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原因非常复杂。第一,党的领导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矛盾的认识是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中国共产党认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包括工业化程度这一客观条件和全国人民是否准备好这一主观条件。七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更重视主观条件。1952年毛泽东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必然会提前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借鉴苏联经验解决新民主主义建设遇到的新问题时,在事实上逐渐走上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道路。第三,苏联模式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原因。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大规模向苏联学习国家建设的经验,中国还没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就已经在若干方面接受了苏联的建设方法。当新民主主义建设遇到难题时,毛泽东等领导人自然想到了向苏联经验中寻求答案。苏联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决策的出台。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模式的积极成效是,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制度变革。但这一时期对苏联模式的学习也存在两大问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一,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忽视两国国情的差异而照抄照搬的现象。第二,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使中国共产党缺乏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不准确,没有把苏联模式分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模式两个层次来认识。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同于坚持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体制模式。由此导致了1958年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二是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两大缺陷。苏联模式存在两大缺陷:没有充分继承列宁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没有继承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共产党当时难以客观地认识苏联模式,这是很难克服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形成于苏联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具有普遍规律性。因此,苏联社会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当时的中国。第三章,以苏为鉴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苏共二十大前后,赫鲁晓夫尝试对斯大林时期的理论和政策进行改革,其中苏共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影响最大。苏共二十大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苏联模式、反思学习苏联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初步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认识到照抄照搬的做法不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尝试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一,党的八大之前,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应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的思想。第二,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更好地推进工业化的政策。第三,党的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做出了实现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第四,党的八大对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第五,党的八大以及会议结束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第六,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确立做了思想准备。第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探索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成为促成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前后的探索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第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存在局限性。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没有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第二,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这主要包括两点: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重大缺陷。第三,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尚不成熟。第四,对我国阶级关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党的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是否仍然存在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认识不清。这影响了阶级关系的处理,使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想再次抬头。第五,党的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个人崇拜的巨大危害和在中国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局限性为后来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中国共产党无意使中国走上根本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只能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而不可能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第四章,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严重曲折。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和苏共之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两党之间的分歧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公开论战。中苏论战中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中苏论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了的两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分歧。中苏分歧产生时,苏联模式的弊端在苏联已经充分体现出来,而在中国却尚未完全暴露。苏共和中共必然会产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认识。赫鲁晓夫要对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张在坚持苏联模式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共产党把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当作修正主义来批判。两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同观点说明,两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巨大分歧。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在苏联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探索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对苏联模式的任何改革,都是修正主义性质的。中苏两国执政党之间的分歧和论战使“左”的思想路线逐步主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等领导人修改了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放弃了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方针,脱离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把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分歧视为阶级斗争。随着“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逐步陷入了“反修防修”的误区。“反修防修”本质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固守。这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本来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后来却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理解的偏差。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为后来者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是实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方向历史转折的准备时期。中国共产党决定结束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路线,探索一条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运动、平凡冤假错案工作和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就的考察为这一历史转折的完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反思苏联模式,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对苏联模式认识的科学化反过来又推动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终于克服了其自身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历史局限性。苏联模式不再被视为不可违背的普遍规律,而是被视为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共产党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的窠臼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做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成就是: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探索的成就是: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在体制上有效防止了个人专断和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恢复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清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目的、目标、内容等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的成就是: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内容和指导思想等问题。此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起步。探索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党的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苏联模式。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及意义。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意义和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诸多方面有自己的创造,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上已经对苏联模式有所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发展、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过程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留了下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多样性。各国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关系,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面临许多难题,我们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该文试图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和后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遇到挫折的深层次原因不是方法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方法论问题,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习苏联模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了这一方法论。但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若干方面没能避免斯大林走过的弯路?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度遭到了严重挫折?除了苏联模式的独特历史地位和中国共产党没有实践经验的原因外,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存在其自身难以超越的历史局限性。之所以在历史局限性,是因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仍然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水平上。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程看,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到什么程度,社会主义道路就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终于克服了对苏联模式认识历史局限性后,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张晓琴[3](2018)在《顾准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历经40个春秋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重温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缅怀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丰功伟绩。我们也不能不回眸最早研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顾准、孙冶方等理论先驱的探索足迹。作为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人的顾准的理论贡献,更具有开拓性。新中国历经的磨难和顾准本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对新中国成立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显现的弊端和矛盾进行深刻思考,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顾准冲破计划经济教条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由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的观点,因而成为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后一章留下了一段至理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认为自己不被知识分子左右的普通人,常常沦为一些三流经济学家的奴隶。掌权的狂人,将自己的意志充满了空间,他们的疯狂,正是借用无耻文人几年前的陈词滥调来彰显。我相信,相比于潜移默化的思想侵蚀,既得利益的权力被过度夸大了。……或迟或晚,对我们更加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本文梳理了顾准经济思想的四大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及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研究了顾准经济思想的五大组成部分: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顾准价格思想;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顾准的经济思想产生于他受难时期,受难使人思考,思考使人受难,可以说顾准是“因罹难而思想”。他“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坎坷经历,也映射到他的全部经济思想体系之中。顾准经济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二补充”。所谓“一体”是指顾准市场经济思想;所谓“两翼”是指顾准“强国梦”思想及顾准现代化思想;所谓“二补充”是指顾准价格思想及顾准“糊口经济”思想。顾准市场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一文中。在计划经济全面启动,举国“跃进”的1957年,顾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指出要市场化改革,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来调节经济生产与经济流通,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核算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货币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及社会主义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三个方面。顾准价格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组织的“社会主义价格理论问题内部讨论会资料”之中。1963-1964年,薛暮桥陆续发表了三篇价格论文,其价格理论实际上是沿着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走的,是成本价格理论,或者是供给决定价格的理论。在讨论薛暮桥(余霖)三篇文章的会议上,顾准撰写了关于价格问题的发言稿——《和余霖同志商榷价格政策中的几个问题》,再次阐明“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的观点,并主张以资金利润率作为价格制定基准。顾准“把需求看作价格决定的主要原因”,从而进一步研究写作了《粮价问题初探》。顾准经过对价格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价格不光取决于成本、供给,而且决定于需求。既然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有需求的因素,也就与市场的波动和变化有关。这是顾准在价格问题研究上的独特之处。顾准“糊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商城日记》中的记述。1959年3月至1960年1月共十个月,顾准同中国科学院的下放干部队伍一起在河南信阳的商城县进行劳动锻炼。《商城日记》详细记录了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期间顾准在商城劳动改造的所见所闻。此时间段正值我国1959-1961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院张曙光指出,对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形态,顾准提出的“糊口经济”,切中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本质和要害。不仅生动具体,惟妙惟肖,而且入木三分。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顾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的观察、研究与思考。尽管李慎之在《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中点明,“顾准的本行是经济学,到死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肯定在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思想记录大概都在“文革”抄家期间随他的笔记从抽水马桶中冲走了。”但是,在顾准日记及其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在“文革”期间,顾准也念念不忘中华民族的振兴,热烈期待着“我们自己的‘神武景气’的到来”。顾准“强国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革期间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以经济发展为后盾的“中国世界中心”梦及坚信“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顾准现代化思想,是他与胞弟陈敏之讨论“娜拉出走后怎样”即革命胜利后应该怎样的问题的延续与深入。顾准自觉把现代化置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上的意识,使顾准超越了意识形态,用“现代化”一词来论述、研究近现代中国、世界的发展与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准所谓的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可以说是二位一体的,顾准是抱着现代化问题意识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历史地研究,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方式”(顾准,1971),他提出,可以有资本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也可以有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还有五十年代以后“新兴国家”的特殊样式等。中国选择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顾准现代化思想也包含了“以经济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思想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思想。最后,本文探讨了顾准及其经济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顾准是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顾准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顾准经济思想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内容。顾准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及建立具有深远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从单一僵化的计划经济历经“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答“娜拉出走后怎样”的必然逻辑。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4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不搞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这个出路实际上就是走市场经济之路——它是中国通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顾准的经济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所处时代的局限性、研究环境的局限性及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马蒙[4](2019)在《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获得胜利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苏联民主政治模式。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现实后果来看,总体上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苏联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为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人们提供了研究和批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问题的样本和对象。论文从逻辑与历史统一出发,在文本研究中历史梳理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外新马克思主义中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托派最早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批判党的官僚化和民主发展不平衡。指出苏联社会是过渡社会,国家是蜕化的工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不是社会主义的。在苏联社会性质上主要有官僚集体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三种看法。第四国际正统派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和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民主。当代托派理论家曼德尔提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不断革命完成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大任务以推动国家消亡。总之,托派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苏联官僚统治,否则苏联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复辟。西方马克思主义于20年代初在批判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的自治社会主义直接民主模式。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并列展开批判,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国家,分析了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批判全面系统展开,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缺乏自由,苏联党的统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消灭私有制后产生了新的新的独裁,只有专政没有民主。还批评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没有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的哲学依据,批判苏联专制,政治异化。70年代左右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党专政,不是解放的社会。批评苏联强国家的政治异化以及苏维埃式的直接民主制会导致专制。除了少数流派反对人道主义批判外,总体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两种批判进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紧跟苏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进行批判。批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官僚化,不是工人民主国家。批判苏联官僚阶层凌驾于社会之上,认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根本摈弃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恢复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取代苏维埃模式的委员会民主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指出苏联解体是因为民主发展的失败,致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内在优势未能发挥。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批判的吸收一切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不断发挥。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对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比较,可以认识到,批判总体上是有问题意识的,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在民主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批判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有极端化和片面化问题。在批判的批判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和规律: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论文紧扣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消亡理论主题,试图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张力,从三个流派的批判研究入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和总体评价,以期从批判的批判中探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使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伍屏芝[5](2012)在《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文中研究指明1956年到1966年的中苏论战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因在意识形态、内外政策和国家利益等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论。它主要是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而展开的。这场论战启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考与实践,也深深地影响了服从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斯大林的评价,中国共产党启动了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现了由全面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思路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保持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得到加强,“团结-批评-团结”的教育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革中得以运用,党的民主作风与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对波匈事件的反思引发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的再思考,对斯大林与苏联模式的再评价,发动反右派斗争、“三面红旗”、“反右倾”运动与“教育大革命”试图固守并超越苏联模式,却误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轨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进入60年代以后,中苏论战不断升级,中苏矛盾由意识形态领域扩展到国家关系,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为顶住苏共的强大压力,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工农兵学哲学运动以求在理论上提高国际地位,培育自力更生典型以求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提倡民主思想作风以求上下同心渡过难关,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以求领导权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复兴。但是,随着中苏两党的公开论战与两国关系的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严重挫折:“反修防修”思维发展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歪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回领导权,摧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整饬“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的文艺界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反思历史,以史为鉴,中苏论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必须正确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周树辉[6](2012)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最多变的外交关系。基于中苏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对中苏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学界、历史学界尤其是党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见从某一特定个体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系统研究中苏关系的论著。因此,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可以简单界定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不同社会角色(有时同时肩负几个社会角色)的毛泽东对苏联(俄)及其执政党和政党领袖、国家领导人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毛泽东一生对苏联(俄)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既有继承性,又有重大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影响毛泽东苏联(俄)观形成的因素极为复杂,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又有国家利益的因素,也有民族情感的因素,还有由于特殊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所致独特个性的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在某一时期某一事件上,一种因素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另一事件上,另一因素又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涉及面很广,既涉及到中共和苏(联)共的关系,又涉及到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1921—1943),也涉及到中国政府(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关系,还涉及到毛泽东个人与苏(联)共领导人及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关系等。因此,毛泽东的苏联观具有立体性、多维性和复杂性。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既是其个人的认识,而在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领袖后,他的苏联观在很大程度上又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苏联观。由于毛泽东在党和国家中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苏联观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充满了发展和变化,他在不同时期对苏联(俄)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也充满了变数。当然,变化之中也有不变,甚至可以说最关键的还是“不变”,这个“不变”,就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安全和民族的尊严;这个“不变”,就是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这个“不变”,贯穿于毛泽东苏联(俄)观发展的全过程,是把握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一条主线。毛泽东的苏联(俄)观有很多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认真对其进行总结,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中俄关系,及其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和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论文除导论外,还有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对沙俄的初步认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苏(沙)俄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二章: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四节外加小结,即“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章: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共分三节外加小结,即“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和小结,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毛泽东逝世这一时期毛泽东苏联观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第四章: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即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党际关系、国际共运、领导者独特个性等多维角度对毛泽东的苏联(俄)观进行总结。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李晓寒[7](2016)在《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这场变革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十多年来,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经历艰辛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极富价值的改革经验。认真梳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深刻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无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从一开始就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出发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议题或特定领域。因此,回顾改革的历史进程也需要一种全面、综合的视角,展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改革全貌。为此,就必须选取一个研究基点,将三十多年的改革脉络串联起来,生动体现改革进程中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这个基点必须是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属于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能够指导新的实践,包含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观目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本文从探索改革规律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深入分析党的重大会议记录、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回忆录等一手材料,梳理改革的历史脉络,再现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根据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程度,可以把当代中国改革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本文的前三章。第一章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这是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了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此后,改革的探索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边试验、边总结,不断把各领域取得的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高度,探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实现路径,故称之为全面探索时期。第二章从1992年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南方谈话”掀起了第二轮思想解放的热潮,标志着我们对改革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实践中,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相继确立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领域的改革目标,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各领域改革目标渐次明确的基础上的全面推进,故称之为全面推进时期。第三章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至今,这是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是指导新时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部署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第一次在理论上将各领域的改革目标打通与整合,从理论上解决了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实现了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性上新的升华与飞跃,故称之为全面深化阶段。第四章总结了改革的七条基本经验。(一)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必须把握解放思想的特点、本质和功能,针对尚未认清的改革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打破观念禁锢、清除思想障碍。(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三)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四)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二者统一于能动的实践论。(五)顺应和把握时代潮流,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改革为开放创造内在条件和体制基础,开放对改革产生倒逼机制和示范效应,必须积极谋划、顺势而为。(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平衡点,实现三者的动态平衡。(七)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改革启动的前提,也是保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梳理改革三十多年来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实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改革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不止步;只有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推进理论创新,才能确立改革方向、不断深化改革。(2)三十多年的改革总体上走了一条波浪式前进的道路,呈现出一个“整体上行的马鞍形”的发展轨迹。未来,改革仍将伴随短暂的、局部的调整,甚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某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相结合,表现为回归旧体制的“潜流”,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然而,正如改革的调整不可避免,改革向前推进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必然在过程与方向的辩证统一中曲折前进。
文世芳[8](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马晓明[9](2012)在《苏共二十大与“六十年代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56年2月14日-25日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以秘密报告的形式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斯大林进行了诬蔑和全盘否定,沉重打击了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苏共二十大开启的、从今天来看也具备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某些特点的“解冻”进程给苏联带来长久的和深远的不良影响。但是,如果说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尚没有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苏共二十大“精神”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戈尔巴乔夫等“六十年代人”,在改革的旗号下,实行了彻底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他们首先继承了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方法,采取更加开放的、大声疾呼式的“公开性”运动来否定苏联历史和苏联制度,把苏联社会一切弊端归结为所谓的斯大林主义的恶果,并不断扩大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历史的批判范围,最终走上放弃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戈尔巴乔夫还继承了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等一系列放弃无产阶级专政、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观点,以及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等理论。戈尔巴乔夫进一步发展了赫鲁晓夫关于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宣布苏联共产党是“按自愿原则联合苏联公民的政治组织”,代表“苏联人的共同利益”。他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并最终在民主派的推动下解散了苏共。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解散自己领导的苏共中央领导机构,是从改变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开始入手的。是赫鲁晓夫开了改变苏共无产阶级性质的先河,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共产主义事业的破坏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及苏共二十二大上的所作所为是一脉相承的。将苏共二十大与“六十年代人”结合起来研究,从苏共在思想政治上滑坡的源头追溯苏共衰亡的历史,揭示赫鲁晓夫错误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钟晓雅[10](2019)在《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启程以来,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受世情与国情两个“具体实际”的影响和制约。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国际环境因素作为制定和执行国家内外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应对国际环境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都与国际环境的发展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环境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应有之义。研究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弄清国际环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主权国家来说,国际环境既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又是一个动态影响过程,具有客观性、规定性、双重性、多变性特征;既是一个复合概念,又是一个系统概念,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国际环境对国家的道路选择、制度规范、思想意识、发展方略、对外战略等方面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进行中国化,这有助于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实践逻辑,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发挥中国对优化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认知、践行和创新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种子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中萌发的,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期间,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文化环境都对近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开始反思历史与现实,试图通过走“西学”之路,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但种种道路都因为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宣告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外的留学经历、中外社会思潮的论战、世界革命运动高涨等因素相互交织,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育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推动中国工人阶级迅速觉醒和成长。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先进分子开始接触、学习、信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苏维埃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中国的国际环境极为复杂。国际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攻与破、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与和、苏共方面对中国革命的亲与疏、“第三世界”力量的增与减、世界权力结构重组和两极格局形成等外部环境变量相互交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20世纪上半叶国际环境准确研判和把握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实践层面上走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时期,由于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对一些国际问题的认识出现偏颇,犯了一些“左”倾和右倾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些失败与挫折。然而,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成果,又反作用于国际环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乃至对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初步呈现,国际政治多极化初见端倪,苏东国家发生剧变,这成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对和应对的国际环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把握世界大势,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在全党全社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开创了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为其他国家寻找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国际环境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学发展观,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面,对于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十八大之后,世情、国情、党情再次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夙愿;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面对前所未有的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如此,我们党还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前提;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践基础;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崭新视野;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根本保障。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并继续践行。
二、苏共二十大(1956年)以来苏联经济学界的若干基本动向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共二十大(1956年)以来苏联经济学界的若干基本动向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框架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 |
(一)苏联模式的内涵 |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认识 |
三、向苏联学习的原因 |
(一)向苏联学习的客观原因 |
(二)向苏联学习的主观原因 |
第二章 学习苏联模式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一、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建设 |
(一)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 |
(二)新民主主义建设 |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 |
(一)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原因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对苏联模式的学习 |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一)学习苏联模式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
(二)对中国学习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 |
第三章 以苏为鉴与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
(一)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的初步改革 |
(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验的思考 |
二、党的八大前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就和意义 |
(一)党的八大前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就 |
(二)党的八大前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意义 |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局限性 |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局限性 |
(二)对斯大林和苏联模式认识的局限性 |
(三)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局限性 |
(四)对中国的阶级关系和反对个人崇拜的认识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严重曲折 |
一、中苏两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分歧 |
(一)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分歧 |
(二)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的分歧 |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左”转 |
(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左”转 |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左”转 |
(三)“左”倾理论的升级和“反修防修”任务的提出 |
三、“反修防修”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挫折 |
(一)“反修防修”与“左”倾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升级 |
(二)“反修防修”、固守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
一、实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方向历史转折的准备 |
(一)理论准备 |
(二)实践准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起步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的起步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起步 |
(五)对“修正主义”的重新认识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的阶段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新发展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的新进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新发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形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形成 |
(二)中国特色政治建设道路的初步形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新进展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及意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上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上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意义 |
(一)对中国的意义 |
(三)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
(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四)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 |
(一)必须根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必须注意时代主题的发展变化 |
(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四)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顾准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顾准著作的文献述评 |
第二节 顾准人物及其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文献述评 |
第二章 顾准的探索历程 |
第一节 顾准的生平简介 |
第二节 顾准的探索研究 |
第三节 顾准的哲学观及方法论 |
一、顾准的哲学观 |
二、顾准的方法论 |
第三章 顾准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商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肌体发展规律 |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
第二节 列宁的混合经济思想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转变 |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 |
一、斯大林商品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 |
二、斯大林计划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 |
一、凯恩斯的经济思想 |
二、熊彼特的经济思想 |
第四章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
二、中国经济学界对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大讨论 |
三、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
四、从价值规律到“市场取向” |
第二节 顾准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存在的原因 |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核算的重要性 |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
第三节 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比较 |
一、顾准对孙冶方的启发 |
二、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 |
三、顾准与孙冶方的市场经济思想的异同 |
第五章 顾准价格思想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在价格决定中的重要性 |
一、消费品价格与需求因素 |
二、生产资料价格与需求因素 |
第二节 计划价格的合理基准 |
一、计划价格的制定 |
二、资金利润率定价原则 |
三、资金税制度 |
四、关于工农产品比价 |
第三节 粮食价格问题 |
一、粮食价格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维持“粮价不动”的观点 |
三、关于“粮价调高”的思想 |
四、关于“粮价不动”与“粮价调高”方案的比较 |
第六章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 |
第一节 “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一、“糊口经济”的概念阐释 |
二、“糊口经济”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糊口经济”中的工农业状况 |
二、“糊口经济”的生产关系 |
三、“糊口经济”的生产目的 |
四、“糊口经济”中的人口规律 |
五、改变“糊口经济”现状的办法 |
第七章 顾准“强国梦”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在“文革”期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 |
一、经济发展速度 |
二、经济发展与新技术 |
第二节 顾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评价 |
一、南斯拉夫经济体制 |
二、苏联经济体制 |
第三节 顾准“强国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顾准“强国梦”思想的基础 |
二、“中国世界中心”梦 |
三、“天命中国雄飞世界”的梦想 |
第八章 顾准现代化思想 |
第一节 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一、现代化的概念 |
二、顾准对“现代化”的评述 |
第二节 关于资本主义产生问题 |
一、对资本主义的定义 |
二、西方文明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三节 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生命力的问题” |
一、内部制度变迁 |
二、外部竞争压力 |
三、“更广泛”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顾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设想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
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思想 |
第九章 顾准及顾准经济思想评价 |
第一节 对顾准的评价 |
一、新中国提出市场经济概念的第一人 |
二、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启蒙者 |
三、极大丰富了“文革”时代经济思想史的内容 |
第二节 对顾准经济思想的评价 |
一、顾准市场经济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
二、顾准价格思想与中国价格改革 |
三、顾准“糊口经济”思想的启发 |
四、顾准“强国梦”思想与中国经济发展 |
五、顾准现代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 |
第三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顾准的“预言” |
二、顾准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顾准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
一、时代的局限性 |
二、研究环境的局限性 |
三、认知判断的局限性 |
第十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萌芽 |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 |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 |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
第二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发展与历史实践 |
一、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初创 |
二、列宁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逻辑 |
三、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
四、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覆亡 |
第三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简单评价 |
一、辩证看待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性质 |
第二章 托洛茨基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
第一节 基础与主导:托派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批判 |
一、托洛茨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 |
二、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
三、作为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的批判:不断革命论与党的蜕化 |
四、筹建第四国际时期的批判:蜕化的工人国家与被背叛的革命 |
五、苏联政治制度的可能历史命运与不良后果 |
六、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
第二节 异端与正统派:托派及第四国际内部的不同批判 |
一、异端派的批判 |
二、正统派的批判 |
三、异端派和正统派苏联解体代表性观点简单比较 |
四、现代托派(第四国际)的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观 |
第三节 集大成与高潮:曼德尔的批判及价值 |
一、苏联官僚政治产生的历史分析 |
二、苏维埃民主与先锋党的角色 |
三、苏联官僚阶层两面性矛盾的分析 |
四、苏维埃民主与社会主义自治民主 |
五、过渡社会国家消亡基础的初步分析 |
六、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分析 |
七、曼德尔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
第四节 托派苏联官僚制批判总结及其历史意义 |
一、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
二、托派关于苏联社会性质的几种看法 |
三、曼德尔对正统派批判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四、托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意义 |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
一、卢卡奇的总体革命观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方法论 |
二、葛兰西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及苏联民主政治批判 |
三、柯尔施的工厂委员会思想和对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批评 |
第二节 30 年代末至50 年代初同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并列批判 |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批判 |
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赖希的极权主义心理学批判 |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全面系统批判的纵深展开 |
一、新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对苏联民主模式缺乏自由的批判 |
二、马尔库塞政治学原理的批判分析 |
三、弗洛姆的批判:人道主义还是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 |
四、存在主义萨特和梅洛·庞蒂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
五、卢卡奇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批判 |
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到衰落时期的分析与批判 |
一、哈贝马斯对苏联模式政治民主的批判 |
二、结构主义阿尔都塞一种反人道主义的批判 |
三、存在主义列斐伏尔的强国家政治异化批判 |
四、普兰查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新战略的民主道路 |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苏联官僚社会主义批判 |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体性观点 |
一、四个历史时期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总体性观点概览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两种总体性核心观点 |
第四章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态度 |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进程 |
二、亦步亦趋:苏联政治模式完全肯定的历史原因分析 |
三、逐步追求独立道路以及对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转向 |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
一、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 |
二、对列宁主义国家与民主观的质疑和批判 |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批判 |
四、改进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研究 |
五、欧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解体民主政治历史原因分析 |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破坏与停滞 |
二、对苏联解体的主流新认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
三、以法共为代表的新共产主义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批判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逻辑 |
二、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
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影响 |
第五章 批判的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规律研究 |
第一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比较研究 |
一、托派与西马的政治革命与政治哲学 |
二、托派与欧共的左与右 |
三、西马与欧共的异与同 |
四、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简单分析与梳理 |
第二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总体评价 |
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
二、辩证批判:“旁观者”清与“局外人”空 |
三、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实验价值 |
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需要在历史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 |
第三节 规律与启示 |
一、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
二、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 |
三、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 |
六、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
七、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5)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的转换 |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加强 |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 |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发扬 |
第二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 |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三面红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反右倾”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 |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教育大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导 |
第三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兴 |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工农兵学哲学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自力更生典范的培育 |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民主思想作风的提倡 |
第四节 中苏论战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培养 |
第四章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 |
第一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指针的歪曲 |
第二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摧残 |
第三节 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破坏 |
第五章 中苏论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必须正确坚持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第三节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 |
第四节 必须正确理解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主要范畴的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重点与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毛泽东早期苏(沙)俄观的逐步形成 |
第一节 对沙俄的初步认识 |
一、北极熊 |
二、北山尽仇怨 |
三、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
第二节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一、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乎? |
二、对十月革命的欢呼和新民学会的成立 |
三、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北京、上海之行 |
四、湘江的怒吼——初+具马克思主义观点 |
第三节 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 |
一、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第二次北京、上海之行 |
二、对“美国精神”的清算 |
三、走俄国人的路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革命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欲拯救中国惟有靠俄国的干涉——一切均借俄助 |
二、我们不应该害怕加入国民党——致力国共合作 |
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党内农民问题的先知先觉者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中取得的——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暴力革命论 |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走与俄国人不同的革命道路 |
三、一切权力归工农兵——苏维埃运动 |
四、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克思主义——反对洋教条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抗战初期苏联对中国的真诚援助 |
二、苏联是抵抗法西斯暴力的中流砥柱——保卫中国、保卫苏联 |
三、终于独立自主了——欢呼共产国际的解散 |
四、肃清党内言必称苏联的教条主义影响——延安整风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内战,中华民族就有灭亡的危险?——坚持革命 |
二、国际援助一定会来——苏联对中共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暗中支持 |
三、想到莫斯科去,当面向您请教诸多问题——谋划新中国 |
四、没有苏联援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 |
五、“一边倒”——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视野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第一节 建国初10年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虎口夺食——艰难的谈判和中苏新条约的签订 |
二、终于相信我是马克思主义者了——抗美援朝 |
三、无比浓厚的伟大友谊——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和中苏短暂的蜜月期 |
四、揭了盖子,捅了娄子——斯大林这把刀子不能丢 |
五、以苏为鉴——探索走自己的路 |
六、社会主义阵营必须“以苏联为首”——莫斯科会议 |
七、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长波电台、共同舰队风波 |
八、要向全世界作战——不容批评的“三面红旗” |
九、半修正主义——赫鲁晓夫第三次访华 |
第二节 中苏公开论战中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列宁主义万岁——名为批南实则批苏 |
二、坚持团结,后发制人——布加勒斯特会议(中苏两党意识形态论战的全面爆发) |
三、背水一战,不怕破裂——第二次莫斯科会议 |
四、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纲领——苏共二十二大 |
五、坏兄弟、修大哥——中印边界冲突等 |
六、准备分裂——欧洲五国共产党会议 |
七、反帝,也要反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 |
八、豺狼当道,焉问狐狸——集中批赫鲁晓夫(“九评”) |
九、“三假三真,四联四反”——评1965年莫科斯三月会议 |
第三节 中苏对抗中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一、寸土必争—中苏边境武装冲突 |
二、要准备打仗——最危险的敌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 |
三、“一条线、一大片”——联美抗苏 |
小结 |
第四章 多维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俄)观 |
一、意识形态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二、国家利益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三、大国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四、周边国家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五、党际关系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六、国际共运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七、领导者独特个性视角下毛泽东的苏联观 |
结语: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和主要启示 |
一、毛泽东苏联(俄)观的深远影响 |
二、毛泽东苏联(俄)观的主要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我国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改革的认识 |
(二) 既有成果的主要问题 |
(三) 推进研究的思考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重点 |
(二)本文的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方法论 |
(一)当代改革史研究的学术规定性问题 |
(二)历史分期的标准和历史经验的视角 |
五、研究思路 |
六、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改革的全面探索时期(1978.12-1992.2) |
第一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尝试 |
一、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目标 |
二、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 |
三、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
第二节 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2-1984.10) |
一、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 |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四、试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
五、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灶吃饭” |
第三节 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探索阶段(1984.10-1988.9) |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
二、实行“利改税”基础上的财政包干制 |
三、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四、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
第四节 改革的调整、整顿阶段(1988.9-1992.2) |
一、经济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
二、改革开放形势不容乐观 |
第二章 改革的全面推进时期(1992.2-2013.11) |
第一节 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92.2-2003.10) |
一、“南方谈话”启动了第二轮改革 |
二、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 |
三、“分税制”改革先行一步 |
四、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大幅精简政府机构 |
五、对外开放形成梯次布局 |
第二节 改革的综合推进阶段(2003.10-2013.11) |
一、外汇、金融、财税改革稳步推进 |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
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
五、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 |
第三章 改革的全面深化时期(2013- )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
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二、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前进道路上所有问题的关键 |
第二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迎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
第三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新进展 |
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谋划落实改革方案 |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三、五大理念引领发展方向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障碍 |
一、历史的启示: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二、解放思想的特点、本质与功能 |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所需解决的改革基本理论问题 |
第二节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 |
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
第三节 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作为改革的根本任务 |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尺 |
二、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四节 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 |
一、“摸着石头过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
二、加强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
三、“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 |
第五节 顺应和把握世界大势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 |
一、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趋势不可逆转 |
二、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
三、用好开放主动权,打赢改革攻坚战 |
第六节 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一、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问题 |
二、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三、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的基本方法 |
第七节 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定盘星 |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9)苏共二十大与“六十年代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及“和平过渡”观点 |
第一节 赫鲁晓夫出台秘密报告的背景和目的 |
一、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
二、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出台秘密报告的目的 |
三、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的若干细节问题 |
第二节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 |
一、 否定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和工作作风 |
二、 否定斯大林的政治素质 |
三、 否定斯大林的军事指挥能力 |
四、 否定斯大林的少数民族战争迁移政策 |
五、 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理论批判及道德批判 |
第三节 苏共二十大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苗头及其发展 |
一、 “和平过渡”观点是赫鲁晓夫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萌芽 |
二、 赫鲁晓夫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倾向的发展 |
第二章 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意识的分裂及其对“六十年代人”的思想影响 |
第一节 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显著影响 |
一、 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某些缓和作用 |
二、 苏共二十大对苏共统一的意识形态的致命打击 |
三、 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运的沉重打击 |
第二节 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意识的分裂 |
一、 苏共党内支持资产阶级民主化、自由化的思想意识 |
二、 苏联社会自由化思想意识的泛滥 |
三、 苏联社会上维护斯大林的声音 |
第三节 苏共二十大对“六十年代人”的思想影响 |
一、 苏共二十大开启了社会民主化和自由化进程 |
二、 “六十年代人”的改革思想萌芽 |
第三章 “六十年代人”改革思想的谬误及其恶果 |
第一节 “六十年代人”的改革观 |
一、 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
二、 社会意识领域的“政变”——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
第二节 使苏联走向解体的“民主化”与“公开性”运动 |
一、 “民主化”与“公开性”运动的兴起 |
二、 “公开性”的内涵与攻击目标 |
三、 舆论工具的“解冻”和“公开性”的膨胀 |
第三节 “六十年代人”改革思想导致的恶果 |
一、 以多党制取代苏共领导地位,以意识形态多元化取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 以西方抽象的全人类价值观取代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 |
三、 “公开性”运动煽动民族矛盾、点燃分离主义的烈火 |
四、 “公开性”运动——与西方敌对势力的里应外合 |
五、 导致苏联政权的解体 |
第四章 苏共二十大至今对俄罗斯社会意识的影响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反思苏联历史、重评斯大林的思潮 |
一、 关于斯大林评价等问题的民意调查 |
二、 俄罗斯左派学者对《斯大林文集》的增补与出版 |
三、 俄罗斯新编历史教科书对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的评价 |
第二节 对所谓俄罗斯第三次“非斯大林化”的评析 |
结束语 对苏共二十大历史教训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 |
(二)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环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 |
(二)国际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国际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意义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一)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第二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 |
一、近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当时国际经济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当时国际文化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在国际环境促动下育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
(一)国外留学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打开了思想视野 |
(二)思潮论战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辨明了理论信仰 |
(三)世界革命运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行动借镜 |
三、在国际革命力量帮扶下建立中国共产党 |
(一) 共产国际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共产国际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
(三)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式创建 |
第三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
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的影响 |
三、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一)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事业 |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世界意义 |
第四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一、20 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国际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国际政治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苏东剧变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一)改革开放,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 |
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
(一)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
(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筑牢中共执政基础 |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生面 |
第五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 |
一、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环境新态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 |
(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
(三)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契机 |
(四)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五)世界文明交流融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 |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二)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
(三)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 |
(四)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 |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安邦兴国之魂 |
(六)创新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国际交往新理念新举措 |
(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
(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
(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四)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 |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坚决回击国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否定 |
(三)必须始终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
(二)任何时候都应以解决中国社会重大发展问题为根本任务 |
(三)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三、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
(一)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定位 |
(二)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 |
四、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视野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应加强国际合作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借鉴他国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五、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障 |
(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三)要经得起“外部环境考验”,增强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苏共二十大(1956年)以来苏联经济学界的若干基本动向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J]. 王海光.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3)
- [2]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 张淑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3]顾准经济思想研究[D]. 张晓琴. 深圳大学, 2018(09)
- [4]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D]. 马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D]. 伍屏芝.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6]毛泽东的苏联(俄)观研究[D]. 周树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
- [7]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D]. 李晓寒.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苏共二十大与“六十年代人”[D]. 马晓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10]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D]. 钟晓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