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流派科学评价的一个例子——从马恩对文学流派的论述中学习

文学流派科学评价的一个例子——从马恩对文学流派的论述中学习

一、科学评价文学流派的榜样——学习马、恩有关文学流派的论述扎记(论文文献综述)

付甜甜[1](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于瑶[2](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李滨娜[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2015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集体学习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必须全面深入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显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任务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201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实证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机制和方法、路径、载体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和论证。本文正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价,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四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指出习近平的爱国主题论、爱国精神论、爱国本质论、爱国视野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第三章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在全国七大区域选取了不同层次的24所高校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在充分实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如何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机制。这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阐释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明确“四个坚持”目标,遵循“七个相统一”原则,明晰“八个教育”内容,着力“四个机制”保障。第五章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和载体进行了分析,主要阐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教育实践路径,利用多元化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蔡凯文[4](2020)在《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广泛时期,这种传播力度和效果同进步社团群体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五四时期进步社团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由于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中心问题的探索屡次失败,中国先进分子意识到要救国光靠个人力量是不可行的,必须进行大联合;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思想启蒙,打破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华大地掀起一股结社、集会风潮;“主义”的兴起和流行,使得人们纷纷选择成立社团组织以作为传播“主义”的载体。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之所以能从五花八门的“主义”中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非在短时间就能实现的,而是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所决定的。主要缘于:西方资本主义危机和俄国十月革命导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对资本主义的“心仪”变为“心疑”,最终转向走“俄国人的路”;进步社团中骨干成员的思想转型;马克思主义契合进步社团改造社会的诉求。进步社团成立后,通过搜集、译介马克思主义着作和创办刊物;举办一系列社团活动;建立社团图书馆和开办书社等多元方式,积极主动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进步社团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并结合实际需要来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选择和传播的主要内容有:传播俄国革命道路理论;传播无产阶级建党理论;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传播唯物史观;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出以书信为社团成员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开展政治斗争相结合;学习、研究与传播的多重协奏等鲜明特点。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进一步优化了传播效果,如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先锋战士、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以史鉴今,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于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启迪和现实意义,立足新时代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需要发挥理论社团的传播作用;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需要借助通俗化的表达形式。

邓妍[5](2019)在《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汤一介(1927-2014)是当代中国着名的学者、哲学史家和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领军人物,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当代转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哲学之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工作者”到真正的“哲学问题思考者”的艰难转变。汤一介不仅对中国哲学有着精深独到的研究,对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颇为熟悉与了解;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海外学术界接触与交流的学者,他深知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必要性,故始终致力于中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他有着敏锐的哲学问题意识和极为深刻的反思精神,是思想转型时期的探索者,是推动传统哲学复苏的重要人物,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引领者。改革开放以来,汤一介的哲学研究始于哲学史方法论的突破。他从“哲学史是认识史”的观点出发,提倡以概念范畴研究法研究中国哲学。他首先从宏观上为传统哲学建构了一套概念范畴体系,展示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认识史的演变过程及其内在逻辑,随后又在《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具体运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理清了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深化了人们对郭象及整个玄学哲学体系的认知。概念范畴法促进了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也是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一次尝试,但其逻辑化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非逻辑化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受到西方解释学的启发,将解释学方法与概念范畴法结合,重新研究郭象哲学,由此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从理论内涵看,汤一介提出的中国解释学包括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三个层次,但目前学界研究大多处于第一层次,甚至对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在以上方法论的影响下,汤一介就“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对传统哲学现代化展开了研究。他采取体系化的建构与阐释方式,以知识论和价值论合一的“真善美”问题为研究视角,并凸显了“天人”关系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导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基本命题,并分别阐释了其理论内涵,确立起传统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汤一介由三大基本命题又推导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三套重要理论,完成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深化。汤一介建构的传统哲学理论体系不仅彻底摆脱了教条式马克思主义的负面影响,回归了传统文化的立场,而且从整体上凸显了传统哲学的核心精神和现代价值,但其局限性在于囿于理论体系的宏观性而难以继续深入。在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汤一介从传统哲学转向文化哲学的研究。对于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处于“文化热”中的汤一介秉持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他由此提出“文化演进合力论”,认为转型期中国文化需在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派力量的合力中才能实现发展,但他尤为注意保守主义的作用,体现了他的传统文化立场。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上,汤一介以佛教中国化问题为鉴,提出了“文化双向选择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开放、双向互动、实现融合。尽管这一理论面临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困境,但汤一介对冯契和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的强调可被视为对这一问题的回应。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汤一介持“文化多元共存”的观点,以“新轴心时代”为其理论基础,对“和而不同”作出了文化学阐释,将之视为文化多元共存的理论原则。此外,汤一介还为跨文化对话提出了“负”的方法论及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具体方法。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同时注意吸纳传统文化作为思想资源,展示了他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汤一介以“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为哲学研究的使命,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学术精神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自由与独立,为转型期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伟[6](2018)在《人大“文研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人大“文研班”,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周扬的倡议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文艺理论研究班。“文研班”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骨干,对当时的文艺理论与批评产生很大影响,他们中不少人还成为新时期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十七年”文学史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不能忽略人大“文研班”现象。人大“文研班”是在周扬(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倡导和直接指导下,由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举办的,目的是培养文艺理论干部,创立文艺理论学科。当时周扬同时抓两个“工程”,一是组织全国的学术力量编写系列的高校文科教材(主要是人文学科的);二是“抓人才”,开办人大“文研班”。当时新中国建立十多年了,历经“大跃进”、“反右”、“反修”等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党内路线斗争日趋激烈,但全国上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澎湃。当时主管意识形态的周扬和一些领导,既要服从现实斗争的需要,又希望能摆脱苏联教条主义的束缚,建设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举办的“文研班”,就是这“雄心”的表现。人大“文研班”是在那个非常政治化的年代举办的,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自然受现实政治需要的制约,如以首届“文研班”学员组成的写作班子“马文兵”,就是当时服务于“大批判”的“笔杆子”,曾有过很大影响。人大“文研班”在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坚持办学。当时文艺理论界甚至人文社科界也有类似的“冲突”,有很多论争与变革,也都投射到人大“文研班”。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大“文研班”是当时中国文艺理论界的一面镜子。“文研班”试图探索一种比较正规的文学教育体制,培养文学评论与研究的人才,甚至要按照周扬的设想,建设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大“文研班”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接近研究生学制。在文艺学之下分几个“专门组”,类似于研究方向,包括文学理论、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等等。由于当时全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成熟,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数量极少,人大“文研班”集中培养的实验,有意无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人大“文研班”学术资源得天独厚,能调动当时全国文艺学和相关学科一批顶尖的学者授课。其中包括何其芳、何洛、蔡仪、朱光潜、缪朗山、钱钟书、宗白华、唐毁、李泽厚、王朝闻,等等,其教师阵容之强大,可以说数十年来无出其右。“文研班”的课程设计涉及面很广,囊括古今中外文论,兼及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学史、批评史等多种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等课程,是重头的专业课,且都有比较系统的安排。诸多学者的讲课内容,可以见出当年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制约教学与研究,以及文艺理论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又是如何在现实政治与学术之间求得平衡的。人大“文研班”共办三届,培养学员约111人。学员在学期间除了上课,大量时间要投入现实政治运动,参与“反右倾”、“反修”、“四清”等运动,组织写大批判文章,编写教材,等等。当时的教学不能不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原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大目标显然打了“折扣”,但也锻炼了学员,提升了“文研班”的社会影响力。人大“文研班”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才,学员毕业后“专业对口率”极高,绝大多数都成为文学研究和批评的教师和专家,相当多的高校中文系都有人大“文研班”毕业的学员,在六十年代产生很大影响。“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人大“文研班”毕业的这批学员正处中年,正好大显身手,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成为文艺理论、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或者现当代文学、美学等流域的领军人物。人大“文研班”在文艺学科建设和文学高等专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其得失经验都很宝贵,有待总结。可是迄今为止,学界对于人大“文研班”的这段史事仍然很少关注。本文即以此为题,希望首先能收集和“抢救”相关的资料,梳理人大“文研班”的来龙去脉,为今后开展对人大“文研班”的研究垒好基石。研究人大“文研班”,希望能在如下三方面达成研究的目标:一是梳理“文研班”的史事,弄清楚这个当年有过很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可由此观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的状况与趋向,丰富对“十七年”文学史的理解。二是通过对“文研班”历史经验的总结,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复杂进程的了解,加深对周扬等前辈文艺家在政治化年代那种“角色”矛盾的理解。三是通过人大“文研班”的历史考察,总结有关文艺学学科建设以及文学人才培养的得失经验。因为学界对于人大“文研班”的研究成果很少,研究刚处在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抢救、收集相关的资料。进入本文写作之前,笔者用了大量精力寻找、发掘、收集资料,包括从档案馆查找,以及对“文研班”学员的访问、调查,等等。本文希望采用“史述”为主的方法,重在史料,梳理和还原“文研班”的历史,略作评述,不做过多的理论阐发,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梳理“文研班”的始末,还原“文研班”的全貌。先探究“文研班”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开办与当时政治运动的关系。回顾北大、北师大“文学理论班”的历史,看其在哪些方面可能为后起的人大“文研班”提供参照。梳理人大“文研班”开办的史料,了解“文研班”的基本情况,包括开办的酝酿,机构设置、师资聘请、学员招生、学制,以及艰难的校园生活,等等。第二章,评述周扬与人大“文研班”的关系,他倡导举办“文研班”的意图,他对培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才的设想,以及他如何受制于当时政治运动,陷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旋涡,等等。第三章,评述何其芳与人大“文研班”。回顾何其芳与何洛等人参与“文研班”筹备的情况,何其芳讲的课程,以及何其芳的指导思想对于“文研班”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影响。从中也可以看到何其芳当年在政治压抑之下学者的一面。第四章,梳理“文研班”的课程。因为涉及三年的课程,其间又有很多变化调整,比较复杂。文中采用分类的方法,叙述公共课、专业课、课程考试的相关情况。第五章,重点介绍“文研班”聘请的几位大师级学者开课的情况,包括唐豉的“文艺批评习作”、蔡仪的“文学概论”、钱钟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李泽厚的“艺术种类”、缪朗山的“西方文论史”、宗白华的“中国古典美学专题”。探究这些课对于学员的影响,也以此呈现“文研班”教学的某些侧影,观察和研究特定时代人文学者既要面对现实政治,又要坚持学术的矛盾。第六章,叙说“马文兵”的情况。包括这个大批判写作班子如何组成,如何“命题作文”,何谓“集体写作”,等等。还用一节叙述“文研班”学员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第七章,总结“文研班”学员的学术影响和理论贡献。“文研班”学员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大高校和文化研究机构,“专业对口率”很高。新时期开始,他们才真正发挥学术作用,并成为文艺理论等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重建各类学科。其中,何西来、李衍柱、缪俊杰等人是代表性学者,将他们作为个案,评析他们的学术路数,分析这就与他们当年“文研班”的关系,反观“文研班”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学科史上应有的地位,以及历史的教训。

伊广英[7](2017)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不仅与每个人紧密相连,而且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文化观是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认识。对待、处理各种文化问题的前提要有科学的文化观。科学文化观对文化有高度的自觉,是正确对待文化问题域中诸种复杂问题的认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为基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出发,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解决中国文化问题、建设精神文明、促进文化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点。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演进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的来说,它的进程开启,事实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文化命题: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演进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新境界四个阶段。具体而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观开启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萌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奠定基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观促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观和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一个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一脉相承的动态的继承发展的逻辑,蕴含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相互映照的关系。本文厘清每个阶段文化观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其贡献,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每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各个阶段是内在统一的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能够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在于它所具有的创新的理论特质。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统一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本文从阶段演进和体系构建的纵横维度梳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体系,回答了理论体系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等问题,得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和永续发展的结论。

郝婧[8](2016)在《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品格教育历史悠久,从殖民时期至20世纪初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2080年代,受文化相对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个人主义思潮、道德认知理论和澄清价值理论的不断冲击,加上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撼动,品格教育一度衰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回归、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以及认知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暴露出来的弱点等原因,品格教育重新受到重视。在经历了不同时期起起落落的曲折过程之后,品格教育最终强势占据了当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位置,并确立了与传统品格教育相区别的“新品格教育”理念。从衰落到复兴,其背后蕴藏的复杂原因值得所有后发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和警醒。新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影响深远,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品格教育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道德教育运动,形成了具有现代特色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和模式,被认为是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托马斯·里克纳博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着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新品格教育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被誉为“新品格教育之父”。40多年以来,里克纳从儿童发展心理学逐步转向品格教育。从年轻时追随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到后来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品格教育思想体系。他对品格和品格教育下的定义,确立的品格教育基本原则和评估标准,以及针对学校、家庭、社区品格教育提出的各种措施等,成为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价值观和品格教育全方位方案”即学校品格教育的12种综合策略,是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实践模式。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在内容上,重视传统美德的价值,确立了尊重与责任作为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在方法上,主张道德主体内在的自觉与外在控制的统一,即反省式灌输,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主张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品格教育,在学校中和课堂上创建民主的道德氛围;在途径上,倡导全方位的品格教育,提出创建品格学校、品格家庭和品格社区等。这些都体现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里克纳倡导的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论文以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为背景,首先对品格和品格教育进行了概念辨析,论述了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并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整体概括,总结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特点。品格教育是教授美德和核心道德价值、培养德性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主要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进行,通过讲授、训诫、榜样、灌输、奖惩等方式向青少年传递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最终使其养成良好的品格。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回归后的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背景下的发展和创新,是一种综合了多种现代道德教育方法并不断实现自身完善的新模式。新品格教育认为,存在着一些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有助于人们走向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价值观和美德。所有这些观念都需要传授给青少年,但传授的方法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在道德实践中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格习惯。新品格教育还吸收、借鉴了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法和讨论法以及价值澄清理论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因而,它不同于旧式的品格教育。它不是传统品格教育的简单复归,而是适应美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美国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道德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超越和创造。论文的主题是托马斯·里克纳及其品格教育思想。因此,从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里克纳本人及其主要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就,对里克纳撰写的10部专着和有代表性的8篇文章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三章探讨了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论述了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杜威、皮亚杰、埃里克森、柯尔伯格等学者和他们的理论对里克纳的影响,以及宗教带来的影响。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里克纳的品格定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实践策略。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内容的分析研究,可以深刻理解新品格教育的本质,以及当今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里克纳提出的品格教育实践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借鉴和学习许多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升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最后一章主要是对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进行整体评价,概括了它的主要特点与不足之处。在论述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时,主要是从学校职能转变、教师行动研究和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道德共建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黄家周[9](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10](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二、科学评价文学流派的榜样——学习马、恩有关文学流派的论述扎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评价文学流派的榜样——学习马、恩有关文学流派的论述扎记(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三 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三 原创性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一) 党员领导干部
        (二) 政德与政德观
        (三) 政德观培育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一) 培育主体
        (二) 培育内容
        (三) 培育方式
        (四) 培育保障
        (五) 培育环境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一) 意识形态性
        (二) 人民性
        (三) 时代性
        (四) 系统性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结构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结构
        (二)研究主要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
        (一)新时代
        (二)爱国主义
        (三)爱国主义教育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注释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二)调研问卷分析
        (三)调研主要结论
    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大学生爱国情感有效激发
        (二)大学生爱国认知日益理性
        (三)大学生爱国行为日趋自觉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日积月累
        (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不断发展
    三、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四)爱国主义教育者话语解释力和引导力有待优化
        (五)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缺失
    四、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
        (一)高校的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二)多元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三)教育载体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力度不足
        (四)教育者数字化能力不强、话语模式僵化
        (五)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与机制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一)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
        (二)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三)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一)政治性与道德性相统一原则
        (二)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原则
        (三)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
        (四)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原则
        (五)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原则
        (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
        (七)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三)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五)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七)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八)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重塑机制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机制
        (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与载体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一)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二)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三)理论灌输与榜样熏陶相结合
        (四)实践外化与思想内化相结合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一)“守好责任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二)“实践出真知”,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三)“网络育新人”,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载体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载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四时期进步社团的出场境遇及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因
    一、五四时期进步社团的出场境遇
        (一)“中国向何处去”:对时代中心问题的艰难探索
        (二)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三)主义的导引:五四时期“主义”的兴起与流行
    二、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因
        (一)国际背景:从学习西方转向“走俄国人的路”
        (二)主体条件:进步社团中骨干成员的思想转型
        (三)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契合进步社团改造社会的诉求
第二章 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
    一、搜集、译介马克思主义着作和创办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搜集、译介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创办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开展社团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参加留法、赴俄勤工俭学运动
        (二)举行辩论会、讲演会
        (三)举行纪念活动
    三、建立社团图书馆和开办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社团图书馆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书社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三章 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特点
    一、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一)传播俄国革命道路理论
        (二)传播无产阶级建党理论
        (三)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四)传播唯物史观
        (五)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一)以书信为社团成员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开展政治斗争相结合
        (三)学习、研究与传播的多重协奏
第四章 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和启示
    一、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
        (一)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先锋战士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三)推动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二、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发挥理论社团传播的作用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三)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借助通俗化的表达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第一章 汤一介家学渊源与学思历程
    第一节 家学渊源
    第二节 早期知识积累与哲学启蒙
        一、早年知识积累
        二、早期哲学启蒙
    第三节 北大时期的哲学探索
    第四节 青年时期“哲学工作者”的转向
    第五节 80年代以来的学术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汤一介对哲学史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概念范畴研究法的理论与实践
        一、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思想背景:“哲学史是认识史”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理论概述:“认识必然要使用概念和范畴”.
        (一)“概念”、“范畴”及其研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内容和层次
        三、实践一:建构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一)汤一介的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体系
        (二)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特点——与张岱年、葛荣晋、张立文的比较
        (三)汤一介概念范畴体系的评价
        四、实践二:《郭象与魏晋玄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对玄学作概念范畴研究的原因
        (二)理清玄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路
        (三)对郭象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新认知
        (四)对玄学家研究方法演变认知的深化
        五、汤一介概念范畴研究法的学术意义及局限性分析
        (一)促进哲学研究学术化的恢复
        (二)中国哲学方法论创新的尝试
        (三)与传统哲学非逻辑化进路的不对称性问题
    第二节 中国解释学的发掘与弘扬
        一、从概念范畴研究法向解释学的转向:对郭象哲学方法的诠释学洞见.
        二、中国解释学的思想来源
        三、中国解释学的理论内涵
        (一)中国解释学理论内涵辨析
        (二)层次一:梳理中国“解释问题”的传统
        (三)层次二:总结中国传统的“解释理论”
        (四)层次三: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四、中国解释学的合法性论争
    第三节 汤一介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第一节 问题意识:“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节 传统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真善美”问题
        一、“真善美”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汤一介对“真善美”问题的价值论认知
        三、“真善美”视角下“天”、“人”概念的凸显及其问题
    第三节 传统哲学理论框架的建构:三个“合一”命题的推演与阐释
        一、从“天”、“人”概念到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推演
        二、三个“合一”命题的理论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概念分析、易学诠释与价值阐发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分析
        (三)“情景合一”的美学分析
        三、由三个“合一”命题看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四节 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三套核心理论的价值阐发与论争
        一、宇宙人生论:“普遍和谐观念”
        (一)“普遍和谐观念”对现代天人关系的启发
        (二)“普遍和谐观念”的泛道德化倾向
        二、境界修养论:“内在超越精神”
        (一)汤一介对儒释道“内在超越精神”的全面阐发
        (二)“内在超越精神”的中西之争
        三、政治教化论:“内圣外王之道”
        (一)对“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质疑
        (二)“内圣”与“外王”关系新论
    第五节 对汤一介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评价
        一、传统哲学现代价值的凸显
        二、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宏观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汤一介的文化哲学理论
    第一节 文化演进合力论
        一、“文化热”的理论背景
        二、汤一介的文化立场: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三、理论主旨:激进、自由、保守主义的“文化合力”
        四、文化学视野下的反思
    第二节 文化双向选择论
        一、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二、核心要旨:文化开放与融合
        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
        (一)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可能性
        (二)现实困境:双向选择前景的两种“提法”
        四、哲学例证:冯契与张申府哲学的两个“接着讲”
    第三节 文化多元共存论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驳斥: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
        二、理论基础:“新轴心时代”
        (一)“新轴心时代”的成立依据与理论特点
        (二)质疑与诘问:“新轴心时代”之说的合法性问题
        三、理论原则:“和而不同”的文化学阐释
        四、跨文化对话方法论探讨
        (一)“负的方法”论对跨文化对话边界的论说
        (二)跨文化对话中处理不同思想观念的方法
    第四节 汤一介文化哲学理论的特点
        一、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
        二、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发掘
        三、开放、多元、融合的文化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结语 汤一介哲学思想简评
    一、哲学使命——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二、致思特征——“在非有非无之间”
    三、思想价值——“自由即创造力”
    四、人生境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附录一 :汤一介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二 :汤一介思想研究文献及索引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博期间(2015.9-2019.6)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致谢

(6)人大“文研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对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梳理
    三、资料收集整理情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文研班”的始末
    第一节 “文研班”的诞生
    第二节 “文研班”的招生
    第三节 “文研班”的机构、师资、学员
    第四节 艰难的校园生活
    第五节 由“文研班”到进修班
第二章 周扬与人大“文研班”
    第一节 “两材”
    第二节 周扬与学员、教师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培养
第三章 何其芳与人大“文研班”
    第一节 何其芳与“文研班”的筹备
    第二节 何其芳上的什么课?
    第三节 何其芳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学者的执着
第四章“文研班”的课程安排
    第一节 公共课
    第二节 专业课
    第三节 课程考试
第五章 几位专家讲课
    第一节 唐弢、蔡仪的讲课
    第二节 钱钟书、李泽厚的讲课
    第三节 缪朗山的“西方文论史”
    第四节 宗白华的“中国美学史专题”
第六章 “文研班”的写作研究
    第一节 六十年AI写作作班子“马文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七章 “准流派”:“文研班”学术影响概览
    第一节 特定年代的学术探求
    第二节 新时期学术重建的先驱
    第三节 几位代表性学者的学术路数评析
结语
附表
    一、招生、录取人数表
    二、学员信息表
    三、课程安排表
    四、部分“文研班”学员写作的毕业论文题目及其导师安排表
    五、教师授课内容统计表
    六、珍贵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关概念
        2.1.1 文化与文化观的定义
        2.1.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含义
        2.1.3 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释义
        2.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界定
    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2.2.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2.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
        2.2.3 列宁文化观
第3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萌发
    3.1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历史背景
        3.1.1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3.1.2 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3.1.3 反封建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3.1.4 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
    3.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3.2.1 文化的唯物主义本质论
        3.2.2 马克思主义的释论
        3.2.3 中西文化融合论
    3.3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3.3.1 从唯物论视域理解文化问题
        3.3.2 始终与革命运动相结合
        3.3.3 反映民族独立的启蒙性
    3.4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文化观的重要贡献
        3.4.1 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奠定基础
        3.4.2 指明新的民主革命阶段文化发展路向
第4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4.1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4.1.1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4.1.2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4.1.3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明显特征
        4.1.4 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重要贡献
    4.2 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4.2.1 社会主义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4.2.2 社会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4.2.3 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突出特征
        4.2.4 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重要贡献
第5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5.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形成
        5.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5.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基本要义
        5.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特征
        5.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的重要贡献
    5.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文化观的形成
        5.2.1 先进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5.2.2 先进文化观的基本要义
        5.2.3 先进文化观的特征
        5.2.4 先进文化观的重要贡献
    5.3 科学发展观中的和谐文化观的形成
        5.3.1 和谐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5.3.2 和谐文化观的基本要义
        5.3.3 和谐文化观的特征
        5.3.4 和谐文化观的重要贡献
第6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
    6.1 文化自信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6.1.1 核心价值文化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冲突
        6.1.2 网络意识形态的挑战
        6.1.3 生态文明的困境
    6.2 文化自信观的基本要义
        6.2.1 传统文化论
        6.2.2 核心价值文化论
        6.2.3 网络意识形态论
        6.2.4 生态文明发展论
    6.3 文化自信观的鲜明特征
        6.3.1 蕴含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6.3.2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6.3.3 问题意识性与社会现实性的统一
    6.4 文化自信观的重大意义
        6.4.1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6.4.2 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
第7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演进逻辑与历史经验
    7.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演进逻辑
        7.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7.1.2 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7.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的历史经验
        7.2.1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特征相结合
        7.2.3 任何时期都要着力发展社会文化生产力
    7.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意义
        7.3.1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7.3.2 丰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
        7.3.3 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践发展的指导
第8章 结论
    8.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的脉络
    8.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8)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理由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国内研究综述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国外研究概况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思路及框架
第一章 美国品格教育总论
    第一节 品格和品格教育概念辨析
        一、character和character education的中文译法
        二、品格和品格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品格教育阶段(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
        二、品格教育衰落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80年代早期)
        三、品格教育复兴即新品格教育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80年代早期)
    第三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概览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标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 托马斯·里克纳—美国“新品格教育之父”
    第一节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到新品格教育领导者
        一、里克纳其人
        二、里克纳的主要学术研究经历
        三、里克纳的性教育思想
        四、里克纳创建的着名品格教育机构—尊重与责任中心
    第二节 里克纳的主要学术成就
        一、里克纳公开出版的着作
        二、里克纳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章、学术会议论文和项目研究报告
        三、里克纳在网站上公开发表的文章
第三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
    第一节 德性伦理学是品格教育的哲学伦理学基础
        一、德性伦理学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二、品格教育者们分别支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里克纳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
        四、当代伦理学的影响—麦金太尔的德性论
    第二节 宗教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宗教和品格教育
        二、托马斯主义—阿奎那的德性论
        三、新托马斯主义思潮
    第三节 实用主义思潮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实用主义思潮
        二、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四节 心理学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人格心理学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二、发展心理学和道德发展理论
第四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里克纳的品格定义
        二、里克纳的品格定义中包含的内容
        三、里克纳重新阐释的品格定义
        四、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尊重与责任
    第二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中的实践策略
        一、学校策略
        二、家庭策略
        三、社区策略
        四、里克纳的品格教育实践策略是一种综合教育模式
    第三节 里克纳确立的有效品格教育的原则和评估标准
        一、对品格教育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二、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和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三、评估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和启示
    第一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里克纳是注重实践的思想者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整体评价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不足
        四、从马克思的人格理论出发探析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
    第二节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品格转变学校职能
        二、借鉴品格教育实践策略,加强教师行动研究
        三、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共建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四、科学评价文学流派的榜样——学习马、恩有关文学流派的论述扎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2]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滨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五四时期进步社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D]. 蔡凯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5]汤一介哲学思想研究[D]. 邓妍. 武汉大学, 2019(08)
  • [6]人大“文研班”研究[D]. 杨伟.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演进研究[D]. 伊广英. 东北大学, 2017(06)
  • [8]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 郝婧. 兰州大学, 2016(06)
  •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文学流派科学评价的一个例子——从马恩对文学流派的论述中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