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南昌师范附小师生组团赴日本访问(论文文献综述)
周博[1](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指出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张媛媛[3](2017)在《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小学是在中西教育文化交流中,为适应新式教育方法的试验和创造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是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新理论、新方法的策源地,是推动中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中国近代的实验小学,萌芽于清末民初,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完成制度化,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战时需要进行了特殊化改造。本文探析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产生、发展、变革历程,并列举各时期典型的实验小学,生动再现其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最初的15年,是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思想的启蒙期,体现为以“科学”为特质的实验教育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以及以“实践”为特质的对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整理。前者诞生于欧洲,后者扎根于本土,中西教育实验思想交流融合,为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产生做了理论上的铺垫,在这一背景下,兴学伊始的新式小学以及以教育实习训练为主要任务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可以被视为萌芽状态的实验小学。1916-1926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兴起时期。在国内,教育界积极响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号召,致力于建设“民主”、“科学”的新教育。在国外,欧美教育革新实验蓬勃发展,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在中西方教育交流、融合中,实验主义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实验方法、实验学校主张得到中国教育界推崇。在实验主义教育哲学的指引下,在中国开始出现一些以“试验”为办学宗旨的小学,从事于新教育方法的实验和创造工作,比如北京孔德学校。与此同时,各地师范附属小学普遍设立,在供给师范生实习外,从事于西方教育方法的引入和试行工作,并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开展小问题实验,这类小学的杰出代表是东南大学附属小学。实验小学的兴起,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也使中国的新教育改革成为国际新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1927-1936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制度化时期。1927年江苏省教育厅率先将原来的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并颁布相关法令,对实验小学的性质、职能、组织、师资、经费等做出制度性规定。一时间“实验小学”之声大躁,各地纷纷效仿,或改组附小,或筹备新校,省立、市立、县立各级实验小学,城市、乡村各类实验小学均大量出现。与此同时,教育行政机关以实验小学应重质而不重量为原则,对实验小学的设置标准、办学能力逐渐加强管理和监控,并且成立专门机构实施对教育实验的计划和统筹工作。除了江苏省立各实验小学外,各地有名的实验小学还有:上海市教育厅组建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从事天才教育实验;江宁县燕子矶乡村实验小学从事乡村活教育和以乡村小学为乡村建设中心的实验;河南省教育厅按照教育部指令设立大花园小学从事义务教育实验;厦门大学实验小学遵照教育部指令从事课程标准实验。1937-1949年,是中国近代实验小学的曲折嬗变时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改变了实验小学原本正常的发展路径。在全面抗战的特殊形势下,国民政府颁布战时教育方案,要求学校教育应适应战时需要,将正常教育与战时特殊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教育领域,试行将义务教育与失学民众补习教育合二为一的国民教育制度,教育部统筹规划在指定区域开展国民教育实验。国民教育实验区的设置,是实验小学制度的延伸,将小学校的实验活动由儿童教育拓展至兼施失学民众补习教育,是战时特殊化了的实验小学,第一国民教育实验区的实验活动对如何在小学校开展国民教育做出了有力探索。
沈海涛[4](2017)在《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期间,江西涌现出了陈师曾、傅抱石、许亦农、萧高洪等在全国印学界有着重要地位的篆刻名家和印学理论大家。纵观20世纪江西篆刻发展历程,经历了晚清印风的承续期、名家辈出的崛起期和推陈出新的繁荣期三个阶段。100年间,江西篆刻创作风格各异,既有传统的雄浑豪放、挺拔钢锐印风,也有颇具时代气息的当AI写作意印风,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风貌。在江西印学家的努力下,率先编着了篆刻教材,写出了第一部中国篆刻史,开辟了“印章历史与文化”这一印学研究新领域。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篆刻教育走在当时全国前列的,回民内部传承为该时期江西独具特色的篆刻传承方式。20世纪江西创立了一批篆刻社团,上半叶多为带有商业性质的印社,下半叶均为纯艺术性的印社,这些印社为培育篆刻家、繁荣印学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系列展赛艺术活动增进了江西篆刻家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江西在全国印坛的影响,尤其是傅抱石走出国门进行的国际交流,为中国篆刻赢得广泛赞誉。本论文在全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江西20世纪篆刻发展的整体面貌,匡正了学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江西现代篆刻作出了初步的学术探索。
郭常顺[5](2012)在《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文中认为江西是解放军南下江南后较早解放并接管的省份。本文以“1949年5月至1952年12月江西的城市接管”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动员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展开研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的历史背景。即从国共两党入手,探讨江西解放前全省的形势,主要包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江西经济社会”和“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两个部分,意在揭示揭示江西城市接管的必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江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方天的“应变”已是回天乏力。第二章:论述中共日益发展成熟的表现。即中共领导人成功探索出城市接管和改造之路,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为今后成功管理城市积累经验;随后组织南下干部队伍,在民主党派和进步学生的配合下,为城市接管奠定坚实基础。江西城市接管不仅具有实施的必要性,而且具有成功的可能性。第三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过程。主要从政治动员、军事动员、经济动员、文化动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政治动员,主要内容有“成立军管会和各级人民政权,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对不同的部门进行适当地接管”两个方面;其次是军事动员,主要内容有“支前、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稳定社会秩序”和“处理散兵游勇,禁烟禁赌和抗美援朝运动,净化社会风气”两个方面;再次是经济动员,主要内容有“努力复工复业,大力发展经济”和“大力进行民主改革,整顿经济秩序”两个方面;最后是文化动员,主要是“接管旧教育机构”和“对旧政权留用者进行思想改造”两个方面。第四章:论述江西城市接管中社会动员的特点和成效。从江西的省情出发,揭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群众基础好,便于动员;城市规模小,人口较少,便于接管和解放较早,示范意义强三个方面,经过四年的努力,最终收到了“社会秩序日益安定;社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好成效。结语:概述江西城市接管给我们的经验。主要是以党的政策为指引,结合江西实际情况,充分发动群众;紧紧围绕中心,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思想教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接”住城市,而且能够“管”好城市,体现出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吕春枝[6](2008)在《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文中提出中国近代教学方法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教育家在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尝试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创新,力图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引入学校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方法具有历史继承性,而科学化与民主化至今仍是教学方法领域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探索近代教学方法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近代教学方法的变革表现在教学方法实践的变革和理论的发展两个方面,实践的变革是理论发展的基础,两者互为因果。近代教学方法实践的变革与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紧密联系,在内、外力交互作用下推进。传统的学校教学方法与农业经济形态相适应,强调机械记忆和静坐体悟,其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难以紧密结合,其难以操控性和体系的不完备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近代社会的变迁是促使学校教学方法产生变革的力量。政治改革、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新型职业的出现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对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学中以重实证、实践为特征的实学方法受到重视,将“西文”、“西艺”融入教学中,构建出以“中体西用”为核心,以中西杂糅为特征的近代早期教学方法体系,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中得到普遍应用。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是教学方法变革的时代动因,在“教育救国”理念的指引下,构建新的学校教育体制,推行新式教学方法成为主流。政府参仿国外,相继颁布新学制,建立新的学校教育体系,并对教学方法做出相应规定。《癸卯学制》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对以背诵和体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法进行修正;《壬子癸丑学制》将教学方法的变革定格在联络各学科,趋向综合的发展方向上;《壬戌学制》则试图增加学生自动学习的机会,将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向民主和科学。在这场政府引导下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运动中,留学生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留日师范生通过译书、着书以及从事教学活动,将“五段教学法”、“单级教学法”等引入国内;留美生用实验的方式将“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分团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等引入,并邀请杜威、孟禄、推士等西方教育家来华指导,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以洋务学堂、新式书院、幼稚园、新式小学和中学为主的教育机构在借鉴国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现代性改革,经过部分吸收、全面借鉴、理性实验三个阶段的发展,创生出“教学做合一”、“整体教学法”、“廉方教学法”等本土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实践变革的基础上,教学方法理论得到发展。近代教育家基本确定了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分类体系,在理论构建上,逐渐取向专业化、具体化和微观化,加强学科教学方法论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学价值观呈现出个性化、科学化、民主化、实用化的趋向,从而使得近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重大成就。本文运用文献法、统计法、案例分析法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坚持历史和客观的原则,通过评述近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和理论,展现私塾、书院、洋务学堂、新式学校、幼稚园、小学和中学等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具体变革活动,揭示近代教学方法中科学化和实用化趋向,并由此深刻理解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现实意义。对近代教学方法变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和拓展对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理解,丰富教育史研究的内容,而且,可以得出指导我国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一,充分重视教学方法改革中移植和改造的困惑。第二,通过实验的方式,将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将此运用于教学改革实践。第三,教育者的改革精神是促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主要因素。第四,教育者的理性思考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科学的基础上走向本土化。因此,对近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杨建华[8](2005)在《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 ——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上,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团体、各级各类学校和新闻、图书出版机构创办的教育期刊有千余种,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因此,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属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近代教育期刊,揭示它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对于教育史研究和当代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主要从教育史学、期刊编辑学、大众传播学的视角,采取历史文献法、个案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系统考察了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发展脉络,及其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重点研究了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教育理论发展、学制嬗变、教育方法变革等问题。主要揭示了教育期刊在教育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采用的传播策略、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其对教育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文章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发展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近代教育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全过程,为进一步客观分析和研究教育期刊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打好实证基础;(2)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这是论文重点解决的问题,共分三章,即“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方法变革”等,对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关系做深入分析;(3)分析和总结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对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对当代教育期刊工作和教育发展的启示,探索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教育期刊的规律。 本研究力图作到“以史为鉴”。通过对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方面,教育期刊要为教育研究和教育发展服务,密切关注国外教育发展动态,以及国内重大教育改革问题。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策略参与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发表各种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成果。必要时组织专题研究,发行研究“专号”,集思广益,推动教育界对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教育界充分认
王博[9](2013)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毛和荣[10](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江西南昌师范附小师生组团赴日本访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南昌师范附小师生组团赴日本访问(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
(一)对“实验小学”概念的界定 |
(二)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历史的分期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实验小学及其发展历史的研究 |
(二)小学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 |
(三)小学教育实验家的研究 |
(四)中国近代小学教育史的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萌芽(1900-1915) |
1.1 近代实验小学萌芽的背景 |
1.1.1 近代教育实验理论在欧洲的诞生 |
1.1.2 教育实验理论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播 |
1.2 清末民初的“实验小学” |
1.2.1 从事改革传统小学教育实验的新式小学 |
1.2.2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1.3 实验小学萌芽时期的评价 |
1.3.1 地方士绅是创办实验小学的主体 |
1.3.2 实验小学自身并不能代表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实况 |
1.3.3 实验小学教育实验的实践效益高于其学术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兴起(1916-1926) |
2.1 近代实验小学兴起的背景 |
2.1.1 科学教育思潮推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
2.1.2 实验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哲学根据和方法指导 |
2.2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实验小学 |
2.3 孔德学校及其教育改革实验 |
2.3.1 孔德学校概况 |
2.3.2 孔德学校的新教育实验 |
2.3.3 孔德学校的影响及评价 |
2.4 商务印书馆私立尚公小学校 |
2.4.1 尚公小学概况 |
2.4.2 教学方法实验 |
2.4.3 学生自治实验 |
2.4.4 尚公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
2.5 东大附小(南高师附小)及其教学改革实验 |
2.5.1 东大附小(南高师附小)概况 |
2.5.2 学级编制实验 |
2.5.3 设计教学实验 |
2.5.4 其它科学实验 |
2.5.5 东大附小的影响及评价 |
2.6 该时期实验小学的评价 |
2.6.1 实验小学是对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 |
2.6.2 教育学术团体成为领导教育实验的主要力量 |
2.6.3 小学教育实验是对国际新教育运动的积极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制度化(1927-1936) |
3.1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的确立 |
3.1.1 实验小学制度的酝酿和提倡 |
3.1.2 实验小学制度的创设和试行 |
3.1.3 实验小学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
3.2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的内容 |
3.2.1 实验小学的设置及管理 |
3.2.2 实验小学的职能 |
3.2.3 实验小学的师资与经费 |
3.3 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 |
3.3.1 上海第一市立实验小学实验背景 |
3.3.2 天才儿童的选拔 |
3.3.3 天才教育实验的实施 |
3.3.4 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
3.4 燕子矶实验小学 |
3.4.1 燕子矶实验小学概况 |
3.4.2 生活教育实验 |
3.4.3 以乡村小学为改造乡村社会中心的实验 |
3.4.4 燕子矶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
3.5 大花园实验小学 |
3.5.1 大花园实验小学概况 |
3.5.2 环境单元活动教学实验 |
3.5.3 自由阅读教学实验 |
3.5.4 算术科单元活动教学实验 |
3.5.5 大花园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
3.6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 |
3.6.1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概况 |
3.6.2 部颁暂行课程标准实验 |
3.6.3 文纳特卡制教学法实验 |
3.6.4 厦门大学实验小学的影响及评价 |
3.7 近代实验小学制度化时期的评价 |
3.7.1 实验小学制度的评价 |
3.7.2 实验小学职能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实验小学的曲折嬗变时期(1937-1949) |
4.1 近代实验小学曲折嬗变的背景 |
4.1.1 国民政府颁布战时教育方案 |
4.1.2 国民政府制定国民教育政策 |
4.1.3 教育部拟定国民教育分区实验计划 |
4.2 璧山县城东乡国民教育实验学校 |
4.2.1 璧山县城东乡国民教育实验学校概况 |
4.2.2 失学民众补习教育的实验 |
4.2.3 主“音”基本字汇研究实验 |
4.2.4 国民教育实验学校的影响和评价 |
4.3 教育部统筹国民教育实验区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 |
4.3.1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背景 |
4.3.2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验计划 |
4.3.3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实际 |
4.3.4 小学国语常识配合教学评价 |
4.4 抗日战争时期实验小学的评价 |
4.4.1 国民教育制度是新县制的产物,其显着特征是政教合一 |
4.4.2 国民学校教师是国民教育实验的主力 |
4.4.3 国民教育实验是由教育部统筹实施的大范围的实验 |
4.5 余论:解放战争时期实验小学的状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20世纪江西篆刻的研究现状 |
1.1.1 篆刻家相关研究 |
1.1.2 印学理论相关研究 |
1.1.3 展赛活动及对外交流相关研究 |
1.1.4 篆刻教育及其它相关研究 |
1.2 20世纪江西篆刻的研究对象、范围、价值及方法 |
1.2.1 研究对象、范围及价值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发展脉络 |
2.1 晚清印风的承续期(1900-1923年) |
2.2 名家辈出的崛起期(1924-1976年) |
2.3 推陈出新的繁荣期(1977-1999年) |
第3章 篆刻名家篆刻艺术研究 |
3.1 陈师曾的篆刻艺术 |
3.2 傅抱石的篆刻艺术与微雕边款 |
3.3 许亦农的篆刻创作 |
3.4 萧高洪的篆刻创作 |
第4章 篆刻理论研究 |
4.1 篆刻史研究 |
4.1.1 傅抱石的中国篆刻史研究 |
4.1.2 萧高洪的印章历史与文化研究 |
4.2 篆刻技法研究 |
4.2.1 篆刻技法研究简述 |
4.2.2 篆刻技法研究的特征及意义 |
第5章 篆刻传承与印学组织 |
5.1 篆刻教育与传承 |
5.1.1 学校中的篆刻教育与专业篆刻培训班 |
5.1.2 师徒相授的篆刻艺术传承 |
5.2 印学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
5.2.1 带有商业性质的印社组织 |
5.2.2 专业印社及江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 |
第6章 篆刻艺术活动与对外交流 |
6.1 篆刻展赛艺术活动 |
6.1.1 江西篆刻展赛艺术活动 |
6.1.2 与省外联合举办的篆刻及相关展赛 |
6.1.3 全国赛展活动参与情况 |
6.2 对外交流 |
6.2.1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流 |
6.2.2 与日本的国际交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世纪江西篆刻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5)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及创新之处 |
(一) 城市接管方面的学术回顾 |
(二) 社会动员方面的学术回顾 |
(三) 江西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的研究概况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三、 本文分析框架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二)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五、 主要资料综述 |
第一章 中共政权接管前的江西社会 |
一、 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江西经济社会 |
二、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日益活跃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城市政权接管的理论和实践 |
一、 中共领导人在城市接管和改造中的理论探讨 |
(一) 对城市重要性及城乡关系的认识 |
(二) 对工人与工商业资本家关系的认识 |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态度 |
(四) 探索城市管理的工作的方法 |
二、 中共在江西城市接管中的具体政策与依靠力量 |
(一) 具体政策 |
(二) 依靠力量 |
第三章 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 |
一、 城市接管中的政治动员 |
(一) 成立军管会和各级人民政权,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 |
(二) 对不同的部门进行适当地接管 |
二、 城市接管中的军事动员 |
(一) 支前、剿匪和镇压反革命,稳定社会秩序 |
(二) 妥善处理散兵游勇,开展禁烟禁赌和抗美援朝运动,净化社会风气 |
三、 城市接管中的经济动员 |
(一) 努力复工复业,大力发展经济 |
(二) 大力进行民主改革,整顿经济秩序 |
四、 城市接管中的文化动员 |
(一) 接管旧教育机构 |
(二) 对旧政权留用者进行思想改造 |
第四章 、接管中社会动员的特点和成效 |
一、 特点 |
(一) 江西作为老区,群众基础好,便于动员 |
(二) 江西城市规模小,人口较少,便于接管 |
(三) 江西作为江南较早解放省份,示范意义强 |
二、 成效 |
(一) 反革命势力逐步被肃清,社会秩序日益安定 |
(二) 社会生产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教师职业的凸现与教学方法实验的迭起 |
(二)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曲折缓慢 |
(三) 教学方法的独特作用与价值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教学方法的定义 |
(二) 教学方法的分类 |
(三) 中国近代的教学方法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四、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范围与基本构思 |
(一) 研究的范围 |
(二) 研究的基本构思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第1章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
1.1 近代社会的变迁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 |
1.1.1 传统教学方法的成就 |
1.1.1.1 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
1.1.1.2 教学经验的积淀 |
1.1.2 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 |
1.1.3 传统教学方法的延续 |
1.1.3.1 官学的教学方法 |
1.1.3.2 私学的教学方法 |
1.1.3.3 书院的教学方法 |
1.2 教学方法的调整及局部改革 |
1.2.1 实学教学方法体系的初步形成 |
1.2.2 近代实学家对传统主流教学方法的批判 |
1.2.3 近代实学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构想 |
1.3 教会学校与西方教学方法的导入 |
1.3.1 教会学校的创立 |
1.3.2 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对传统教学的影响 |
1.3.3 教会学校教学方法分析及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 |
1.3.3.1 西方传教士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批判 |
1.3.3.2 教会学校的学科教学方法 |
1.3.3.3 教会学校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2章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的变革历程(上) |
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学方法 |
2.1.1 洋务派与教学方法的变革 |
2.1.1.1 教学目标的调整与课程设置的构想 |
2.1.1.2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
2.1.2 新式学校的教学方法 |
2.1.2.1 新式书院的科目设置及教学方法 |
2.1.2.2 洋务学堂的课程结构 |
2.1.2.3 洋务学堂的教学方法 |
2.1.3 典型教学方法举要 |
2.1.3.1 体悟式教学法 |
2.1.3.2 班级授课制 |
2.2 维新运动与清末"新政"时期的教学方法 |
2.2.1 教学改革 |
2.2.1.1 改革科举 |
2.2.1.2 普设学堂 |
2.2.1.3 讲求实学 |
2.2.1.4 教育行政机构的重置 |
2.2.1.5 《癸卯学制》对教学方法的规定 |
2.2.2 西方教学方法与中国教学方法的碰撞 |
2.2.2.1 中、西方教学方法及研究的差异 |
2.2.2.2 教会学校教学方法的更动 |
2.2.2.3 留日学生与教学方法 |
2.2.3 新式学堂的发展与教学方法的嬗动 |
2.2.3.1 改书院、私塾为新式学堂 |
2.2.3.2 政府创办新式学堂 |
2.2.3.3 奖掖私学 |
2.2.3.4 新式学堂的教学方法 |
2.2.4 教学方法举要 |
2.2.4.1 五段教学法 |
2.2.4.2 单级教学法 |
2.2.4.3 二部教学法 |
第3章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的变革历程(下) |
3.1 民国早期(1912-1927)的教学方法 |
3.1.1 教学改革 |
3.1.1.1 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
3.1.1.2 教学目标的厘定 |
3.1.1.3 课程的统一及调整 |
3.1.1.4 《壬子癸丑学制》对学科教学方法的规定 |
3.1.1.5 《壬戌学制》对教学方法的规定 |
3.1.2 西方教育家与近代中国教学方法 |
3.1.2.1 西方教育家来华 |
3.1.2.2 杜威与中国实用主义教学方法 |
3.1.2.3 孟禄与中国中学教学方法 |
3.1.2.4 教学方法实验的高潮 |
3.1.3 学校教学方法的变革 |
3.1.3.1 幼儿园教学方法实验 |
3.1.3.2 小学教学方法实验 |
3.1.3.3 中学教学方法实验 |
3.1.3.4 教会学校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
3.1.3.5 私塾 |
3.1.4 新式教学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实验 |
3.1.4.1 自学辅导法 |
3.1.4.2 设计教学法 |
3.1.4.3 道尔顿制 |
3.1.4.4 分团教学法 |
3.1.4.5 蒙台梭利教学法 |
3.2 民国后期(1927-1949)的教学方法 |
3.2.1 教学改革 |
3.2.1.1 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制定 |
3.2.1.2 义务教育的推行与教学方法的改良 |
3.2.2 留美学生与教学方法 |
3.2.2.1 留美学生群体与教学方法 |
3.2.2.2 陈鹤琴与幼儿园教学方法 |
3.2.2.3 艾伟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
3.2.3 教学方法实验的转型 |
3.2.3.1 国联考察团与教法转型 |
3.2.3.2 实验小学教学方法的理性追求 |
3.2.3.3 普通小学教学方法的地区性差异 |
3.2.3.4 中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探索 |
3.2.4 西方教学方法的中国化改造 |
3.2.4.1 廉方教学法 |
3.2.4.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 |
3.2.4.3 张雪门的幼师教学法 |
第4章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 |
4.1 中国近代普通教学方法理论研究 |
4.1.1 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 |
4.1.2 教学方法的分类 |
4.1.3 教学方法价值观的转变 |
4.1.3.1 教学方法价值观趋向个性化 |
4.1.3.2 教学方法价值观趋向民主化 |
4.1.3.3 教学方法价值观趋向科学化 |
4.1.3.4 教学方法价值观趋向实用化 |
4.1.4 普通教学方法理论的发展 |
4.2 学科教学方法理论研究 |
4.2.1 国语教学方法理论 |
4.2.2 外语教学方法理论 |
4.2.3 数学教学方法理论 |
4.2.3.1 新式学校的数学教学方法 |
4.2.3.2 新学制与数学教学方法 |
4.2.3.3 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
4.2.4 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理论 |
4.2.4.1 公民教学法 |
4.2.4.2 常识教学法 |
4.2.4.3 工艺教学法 |
4.2.4.4 美术教学法 |
第5章 中国近代学校教学方法变革的案例分析 |
5.1 洋务运动时期教学方法变革的案例 |
5.1.1 上海徐汇公学 |
5.1.1.1 徐汇公学的创立及发展 |
5.1.1.2 徐汇公学的教学方法 |
5.1.1.3 徐汇公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社会影响 |
5.1.2 上海正蒙书院 |
5.1.2.1 书院的创立及发展 |
5.1.2.2 正蒙书院的教学方法 |
5.2 维新运动与"新政"时期学校教学方法变革的案例 |
5.2.1 湖南时务学堂 |
5.2.1.1 湖南时务学堂的发展概况 |
5.2.1.2 答问札记教学法 |
5.2.1.3 时务学堂教学改革的社会影响 |
5.2.2 上海青墩小学 |
5.2.2.1 上海青墩小学与俞子夷 |
5.2.2.2 上海青墩小学的单级复式教学法实验 |
5.2.2.3 单级复式教学法 |
5.3 民国早期(1912-1927)学校教学方法变革的案例 |
5.3.1 江苏第一师范附小 |
5.3.1.1 江苏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学方法实验 |
5.3.1.2 教学方法改革的社会影响 |
5.3.2 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
5.3.2.1 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学方法实验 |
5.3.2.2 教学方法实验的社会影响 |
5.4 民国后期(1927-1949)学校教学方法变革的案例 |
5.4.1 开封城厢小学 |
5.4.2 鼓楼幼稚园 |
第6章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反思 |
6.1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轨迹及其特征 |
6.1.1 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轨迹 |
6.1.2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征分析 |
6.1.2.1 由被动到主动 |
6.1.2.2 学习模版由东洋至西洋 |
6.1.2.3 教学方法发展呈现"从上而下"的特征 |
6.1.2.4 教学方法改革具有地区性差异 |
6.2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关系研究 |
6.2.1 国外教学理论与中国教学方法 |
6.2.2 教学目标、课程的变革与教学方法 |
6.3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困惑 |
6.3.1 移植与改造的困惑 |
6.3.2 教学传统在近代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徘徊 |
6.4 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变革的历史启示 |
6.4.1 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教学方法 |
6.4.2 教育家的改革精神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
6.4.3 教育家的理性思考与教学方法的本土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 ——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期刊及教育期刊界定 |
三、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 |
四、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发展研究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发萌 |
一、西方教会中文“教育期刊”的创办及影响 |
二、中国人自办教育期刊的发萌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诞生与初兴 |
一、私人创办教育专业期刊——《教育世界》的诞生 |
二、官办教育期刊数量繁盛 |
三、教育会机关报刊崭露头角 |
四、出版界的参与——近代教育期刊的初兴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发展及兴盛 |
一、官方教育期刊数量继增 |
二、图书出版机构在教育期刊方面的竞争 |
三、教育团体的积极参与 |
四、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兴盛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的波谷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概述 |
一、传播近代西方教育理论 |
二、宣传国内新兴教育理论 |
三、研讨国内重大教育理论问题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案例分析 |
一、《教育世界》与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早期传播 |
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与近代西方教育理论传播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传播近代教育理论的策略 |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理论传播环境 |
二、建设有一定理论素养的教育理论传播队伍 |
三、推出以征文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理论传播主题 |
四、收集和发布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传播信息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学制嬗变案例 |
一、《教育世界》与清末学制建设 |
二、《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学制改革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在近代学制嬗变中的角色 |
一、近代学制改革的论坛 |
二、近代学制改革的纽带 |
三、近代学制改革的信源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对近代学制改革的影响 |
一、影响了近代学制改革议题 |
二、为近代学制改革培训了一批人才 |
三、提高了近人学制改革的反思意识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方法变革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方法变革梗概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西方教育方法的传播 |
一、西方教育方法在中国近代传播的途径 |
二、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传播西方教育方法列举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传播西方教育方法的特点 |
一、全面展开和重点深入相结合 |
二、理论宣传和实践试验相结合 |
三、宣传介绍和问题探讨相结合 |
第四节 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对近代教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一、较早传播近代西方教育方法 |
二、促进教育方法中国化的探索 |
三、推动实际教育方法的改革 |
结语 |
一、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对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
二、现实的启示 |
附录 |
一、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期刊一览表 |
二、《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涉及西方主要教育理论及文章 |
三、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发展概览 |
第一节 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教育图强”的时代诉求 |
二、教育变革的必然产物 |
三、早期中文报刊的实践示范 |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中国教育期刊的嚆矢 |
一、罗振玉和王国维的教育情怀 |
二、《教育世界》的办刊实践及反响 |
第三节 教育期刊群的态势及成型 |
一、办刊数量渐增 |
二、办刊主体多元 |
三、刊物种类多样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对教育理论的传播情有独钟 |
一、系统输入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 |
二、热情追踪20世纪初国外新兴教育理论 |
三、鼎力推介国内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教育思潮的勃兴推波助澜 |
一、助推国民教育思潮 |
二、助推军国民教育思潮 |
三、助推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
四、助推职业教育思潮 |
五、助推科学教育思潮 |
第三节 教育理论传播和教育思潮勃兴蕴育教学目的之变 |
一、从读书做官到“五育并举” |
二、从培养“顺民”到倡导“自动”、“自主”、“自由” |
三、从“明人伦”到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 |
四、从倚重知识的记诵到突出生活技能的培养 |
第四节 案例:《新教育》聚焦杜威、孟禄来华前后的教育言说 |
一、《新教育》与杜威热 |
二、《新教育》与孟禄的“实际教育调查” |
第三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嬗变 |
一、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孕育 |
二、清末中小学课程制度的现代转向 |
三、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蜕变 |
四、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新课程的引入和改造摇旗呐喊 |
一、对“读经讲经”的质疑 |
二、对“格物数理之学”的关切 |
三、对“养成健全人格”的诉求 |
四、对“言文不一”的批判 |
第三节 教育期刊为“分科”、“选科”出谋划策 |
一、传递政府意图和民间声音 |
二、成为“分科”、“选科”改革论坛 |
三、热心“分科”、“选科”个案研究 |
第四节 案例:《教育杂志》助推壬戌学制课程方案出台 |
一、前期探讨:设置改革议题 |
二、策划专号:掀起改革热潮 |
三、资讯服务:推动改革进程 |
第四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民初教科书发展梳理 |
一、国人自编教科书之肇始 |
二、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
三、教科书编撰的百花齐放 |
四、教科书的现代转型驶入快车道 |
第二节 教育期刊热议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
一、探讨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
二、传播教科书的现代理念 |
三、关注教科书的制度选择 |
四、重视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三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科书的编撰创新 |
一、启发编撰思路 |
二、建言编撰队伍 |
三、商榷选材及体例 |
四、开阔编撰视野 |
第四节 教育期刊配合教科书的营销推介 |
一、刊发“编辑要点”或“编辑大意”,以特色促销售 |
二、悬赏征集“教授案”,以服务促销售 |
三、援引外界各方好评,以信誉促销售 |
四、推出系列教科书广告 |
第五节 案例:《中华教育界》教科书广告之创意 |
一、内容表述:突显核心竞争力 |
二、引题制作:增强阅读吸引力 |
三、刊布节奏:形成整体冲击力 |
第五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学实验的引入和勃兴 |
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引入与风靡 |
二、单级教授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三、自学辅导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四、分团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五、设计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六、道尔顿制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第二节 教育期刊推进教学实验之特点 |
一、全面展开与重点关注相结合 |
二、理论推介与实践追踪相结合 |
三、宣传倡导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
第三节 教育期刊促进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追求 |
一、大力倡导“实验主义” |
二、热情引介西方心理科学 |
三、积极策应教育测验运动 |
第六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审思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扮演的角色 |
一、理论前沿 |
二、思想空间 |
三、了望窗口 |
四、中间地带 |
第二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策略 |
一、集聚名流,推出“意见领袖” |
二、深度观察,开掘时代主题 |
三、精心策划,谋求“集聚效应” |
四、媒介呼应,形成“舆论共振” |
第三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评价 |
一、影响的独特性而非决定性 |
二、影响的深广性而非局部性 |
三、影响的互动性而非单向性 |
结语 |
一、教学变革需主动争取专业化的媒介支撑 |
二、教育期刊须牢固树立“服务教育”的精神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四、江西南昌师范附小师生组团赴日本访问(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D]. 张媛媛. 河北大学, 2017(08)
- [4]20世纪江西篆刻研究[D]. 沈海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5]城市接管中的社会动员(1949.5-1952.12) ——以江西城市接管为例[D]. 郭常顺.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 吕春枝. 河北大学, 2008(04)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 ——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为例[D]. 杨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D]. 王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10]“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