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山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林剑波,张俊丽,刘和平[1](2020)在《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杜鹃红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中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具有四季开花的优良性状,仅在广东省阳春市境内零星分布。从杜鹃红山茶分类、分布与濒危机制、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花粉活力、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学与分子遗传特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杜鹃红山茶在栽培技术、新品种培育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范树国[2](2014)在《高等植物成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花发育是有花植物生活史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复杂的事件,它既涉及到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又涉及到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它既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又受自身生理信号的调控,它是一系列基因表达综合作用的结果。植物开花机制涉及四种成花诱导的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主促进途径。但不同日长的植物,开花机制不同;同一日长类型的植物,开花机制也可能有差异。相对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开花机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见茶花开花分子机制的研究报道。
丁醒[3](2014)在《钝叶柃(Eurya obtusifolia H. T. Chang)及其近缘种染色体和ITS、trnL-F序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柃木属(Eurya)隶属于山茶科(Theaceae)厚皮香亚科(Ternstroemoideae),全世界约130种,我国有83种,是非常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蜜粉源植物和药用植物。但是,目前为止,有关柃木属植物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经典分类学方面和蜜源植物资源调查方面。本研究对钝叶柃及其近缘种做了细胞学制片,以观察它们的染色体。并对钝叶柃(Eurya obtusifolia H. T. Chang)、细枝柃iEurya loquaiana Dunn)、岗柃(Eurya groffii Merr.)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软件拼接、比对,同时从GenBank下载柃木属ITS序列、trnL-F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计算其长度、G+C(或A+T)含量,并且以川杨桐(Adinandra bockiana E. Pritz. ex Diels)为外源种,采削N-J法分析进化关系;得出三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在柃木属中所处的进化位置以及雌雄之间的吲有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对钝叶柃、岗柃和细枝柃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进行克隆,发现ITS序列大小约为700bp,trnL-F序列大小约为1000bp。2.将岗柃和细枝柃克隆得到的ITS序列与GenBank上提交的ITS序列进行比较,得到GenBank上的岗柃ITS序列与克隆测序得到的雌雄植株的ITS序列存在三处差异,分别位于克隆序列的285、416、479位点处;GenBank上的细枝柃ITS序列与克隆测序得到的雌雄植株的ITS序列存在六处差异,分别位于克隆序列的115、353、505、672、679位点处,另有一三联碱基差异位于197、198、199位点处。3.将细枝柃克隆得到的trnL-F序列与GenBank上提交的trnL-F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GenBank上的细枝柃trnL-F序列与克隆洲序得到的雌雄植株的trnL-F序列存在六处差异,分别位于克隆序列的29、30、579、699、864、973位点处。4.把细枝柃、钝叶柃、岗柃的雌雄植株间的ITS和trnL-F序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岗柃的雌雄株间的ITS序列存在3处差异,细枝柃的雌雄株间的ITS序列也存在3处差异,钝叶柃雌株和雄株的ITS序列碱基排列基本一致;岗柃的雌雄株间的trnL-F序列仅存在1处差异,细枝柃的雌雄株间的trnL-F序列存在5处筹异,钝叶柃的雌雄植株间的trnL-F序列仅存在2处差异。5.钝叶柃、细枝柃和岗柃及其不同性别的植株5.8SrDNA长度完全相同,全长164bp,GC含量为53.66%-54.27%。3个种不同性别植株的ITS1和ITS2长度也相等,ITS1长302bp,GC含量为53.31%-54.64%;ITS2长226bp,GC含量为58.41%-59.73%;trnL-F序列扩增后长度为1010-1066bp,GC含量为35.83-36.44%。6.基于ITS序列对柃木属植物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发现虽然岗柃和细枝柃同属于长柱柃系,但是细枝柃却和短柱柃系的钝叶柃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基于trnL-F序列对柃木属植物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得出在供试的植物材料中除黑柃外,其它大部分物种形成两个类群:其中一个类群主要包括钝叶柃、细枝柃、岗柃等,另一个类群主要包括翅柃、华南毛柃、短柱柃等;同时基于这两种序列对柃木属植物进行选择压力分析,可以得出柃木属植物在其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很少出现迫于外界进化压力而产生突变的行为,且分别基于这两种不同的序列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大体是一致的。7.得到了钝叶柃、细枝柃和岗柃的染色体图片,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它们的染色体形态。综上所述,本研究观察了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染色体形态;得出了三个近缘物种雌雄植株间ITS和trnL-F序列上的固有差异,提出了鉴定雌雄难辨物种分辨性别的新思路;绘制了柃木属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明确了钝叶柃及其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及其在柃木属进化中所处的位置;为柃木属植物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远近的判定,提供了进一步的分子学层面依据。
文海军[4](2014)在《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群落结构分析与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枝柃隶属于山茶科柃木属。一般认为,柃木属(Eurya Thunb.)为严格的雌雄异株植物。但在对缙云山大量的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植株进行调查时,发现其存在性别变异现象,而且性别变异株分布比较集中,比例较高。为积累更多关于柃木属植物性别变异规律的材料,弄清细枝柃在缙云山的群落结构组成以及细枝柃变异株与正常植株之间的差异性,本文使用群落学、生殖生物学等学科方法,主要从以下3方面开展研究:1)缙云山细枝柃群落结构特点与区系成分研究;2)细枝柃性别变异株雌雄相关性分析;3)细枝柃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群落调查研究显示,细枝柃是缙云山林下灌木层重要组成成分。细枝柃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49科、80属、102种;细枝柃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数的75.5%,其次为地上芽植物,占总数的22.5%,其他类型的植物很少。细枝柃群落乔木层以杉木、马尾松、香樟等乔木为主,重要值分别为20.02、19.43、13.05;灌木层中细枝柃占有绝对优势,重要值(20.72)远高于灌木层中其他植物,为该群落灌木层中的优势种,次优势种为杜茎山、茜树、小叶栲、四川山矾等;草本层高度在0.1m-1.2m之间,盖度在5%-25%之间,草珊瑚、红盖鳞毛蕨、美丽复叶耳蕨、狗脊为优势种。缙云山细枝柃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的都是草本层,且差异性较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杉木园和缙云小学细枝柃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均高于复兴寺群落;复兴寺细枝柃群落,细枝柃分布最集中,其它乔木层、灌木层植物分布较少,这可能是群落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从植物区系成分来看,细枝柃群落的植物偏热带性质。热带分布科有23科,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3.88%,热带分布属共44属,占总属数的63.67%。2)不同群落中,细枝柃雌雄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杉木园细枝柃群落中,雌株、雄株、变异株比例为1:1.28:1.14;缙云小学细枝柃群落中,雌株、雄株、变异株比例为1:1.14:0.57:复兴寺细枝柃群落中,雌株、雄株、变异株比例为1:1.18:0.27。3)细枝柃性别变异株雌雄相关性分析:细枝柃性别变异株缙云山上分布较集中,性别变异株的比例也较大。样方调查发现,杉木园样地中,性别变异株的比例可以达到26.7%。这些性别变异株大多混生于雌株、雄株之间,它们可能存在着基因交流。通过解剖细枝柃性别变异株、雌株以及雄株花部形态,发现它们的雄蕊数目、胚珠数目以及花柱分裂数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性别变异株各花的雄蕊数和胚珠数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即雄蕊数目越多则胚珠数目越少;而胚珠数目和花柱裂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花柱裂数越多,子房内胚珠数越多。细枝柃不同性别植株在花部形态结构和叶的形态结构上基本一致,但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点:a.雌花完全开放后,花瓣向后反卷,露出雌蕊,以便接收花粉;而雄花花瓣不反卷,将雄蕊包于其中;性别变异株花瓣略反卷或不卷,外观更接近于雄株。b.雄花的整体大小以及苞片、花萼、花冠均较雌株的大,性别变异株的大小介于两者之间。雄株花的干重明显大于雌株花,重量是雌株花的1.4倍,性别变异株的花的干重介于两者之间。花的干重之间的差异性同花的大小是一致的。c.细枝柃不同性别的植株花冠的朝向有着较大的差异。雌株的花冠朝向大多为斜向下,其次为垂直向下;雄株的花冠朝向以垂直向下为主,其次为斜向下;性别变异株的花冠朝向介于雌株和雄株之间,斜向下偏多。将细枝柃和同属植物钝叶柃花冠朝向作比较,可以发现他们的花冠朝向比较类似,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于柃木属植物中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d.细枝柃的花通常1-4朵簇生叶腋,不同性别植株间存在一定差异性。雌株以2朵居多;雄株则相反,以3朵居多;性别变异株则介于两者之间,偏向于雌株。雌雄植物间的差异性可能与传粉相关,雄株为了加大生殖投入,叶腋簇生的花朵数目可能会偏多。e.细枝柃不同性别间叶的结构存在较小的差异。整体来看,两性株偏大,雌株偏小。不同性别的细枝柃生物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变异株的生物量较大,雄株次之,雌株的生物量最小,这与叶的小小是一致的。4)将细枝柃同分布于缙云山的同属植物钝叶柃做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在性别分化和雌雄差异性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性别变异株在功能和形态上都介于雌株和雄株之间,这两种植物可能在进化机制方面具有一致性。
胡禾丰[5](2014)在《毛花连蕊茶胚胎学及组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山茶属(Camellia)有许多着名的观赏植物,其中连蕊茶组(Sect. Theopsis)的毛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具有优良的观赏性状,其树形美观,叶片小巧,花朵芳香馥郁,开花时整株缀满小花,是冬春季节观树、观叶、观花集为一体的优良花木: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易于引种驯化、抗逆性强、耐修剪;是优良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培育香花、密花新型山茶品种的良好亲本。但目前毛花连蕊茶仍处于野生状态,尚未在杂交育种中被开发利用,对其展开的研究也不太多。本文对毛花连蕊茶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同时以毛花连蕊茶为主要亲本、对山茶属内组间的杂交亲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今后以毛花连蕊茶为亲本的育种工作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山茶属连蕊茶组植物的胚胎学研究积累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毛花连蕊茶胚胎学研究显示,毛花连蕊茶胚胎发育基本特征与山茶属已有报道的种的胚胎发育特征相似,且其胚胎发育基本正常。但是,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部分成熟的花粉囊内可见正常花粉粒与少量发育不完全花粉粒共存。而在胚囊发育过程中败育情况突出,败育现象出现在双核单细胞至二核胚囊、四核胚囊、以及成熟胚囊形成时期。在整个胚囊发育期,败育胚囊数量不断增多,败育率从双核单细胞胚囊或二核胚囊时期的4.2%上升至成熟胚囊时期的38.0%。因此,正常可育胚囊数量的减少可能造成母本自身育性下降,从而降低以毛花连蕊茶为母本的杂交成功率。2.以毛花连蕊茶为亲本的组间杂交亲和性研究显示:山茶属组间杂交亲和性受亲本正、反交影响显着。以连蕊茶组4种植物为父本,金花茶组(Sect Chrysantha)、古茶组(Sect. Archecamellia)和红山茶组(Sect. Camellia)的部分种或品种为母本进行的19个组间杂交试验中,因亲本组合不同座果率在2.0%-65.4%不等,但均表现出一定的亲和性;而以连蕊茶组为母本反交时,20个杂交组合的座果率均为0,表现出严重不亲和性;对不亲和的反交组合采用5种不同授粉方法再次授粉,座果率仍为0,这显示了山茶属组间杂交时,以毛花连蕊茶为母本会造成严重的不亲和性。3.以毛花连蕊茶为母本,分别以金花茶(C. nitidissima)、越南抱茎茶(C.amplexicaulis)、杜鹃红山茶(C. azalea)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亲和性都不高。花粉管行为研究表明,多数花粉能在柱头上萌发,但花粉管在柱头附近异常扭曲或有胼胝质堆积其中,花粉管在花柱道中也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3个杂交组合中仅金花茶花粉管伸长至花柱底端,越南抱茎茶花粉管生长至花柱1/4处停滞,杜鹃红山茶花粉萌发相对迟缓且花粉管甚至始终未穿过乳突层细胞。这与种内杂交花粉管行为对比,后者花粉管能一直保持沿子房定向生长而未出现任何异常、并在授粉后第2天大量花粉管穿过花柱底部。因此,组间杂交中亲本遗传背景的差异阻碍了杂交过程中花粉粒与柱头、花粉管与花柱道之间的识别与互作,导致杂交亲和性下降。4.毛花连蕊茶×金花茶杂交组合中,大多数胚囊内均未观察到受精过程,并且从授粉后第10d起部分胚囊开始出现卵器结构异常;之后胚囊内中央极核、内外珠被甚至子房壁都陆续发生败育而退化、解体,直到第37d杂交子房全部脱落。杂交后第34d,仅在3个胚囊内分别观察到一个精细胞;但除此之外,在整个胚囊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观察到两个精细胞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胚囊内的情况,也并未发现合子或初生胚乳核形成。本研究首先揭示了毛花连蕊茶自由传粉条件下胚胎发育的特征;连蕊茶组4个种作杂交母本与山茶属其他组的种或品种杂交后座果率均为0,而作为父本反交则有一定的座果率;在此基础上针对以毛花连蕊茶为母本的杂交不亲和组合的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导致毛花连蕊茶×越南抱茎茶、毛花连蕊茶×杜鹃红山茶组合不亲和的原因是受精前花粉管不能正常萌发、生长;而造成毛花连蕊茶×金花茶组合的杂交不亲和性的主要原因既包括受精前花粉管行为异常,也包括了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体无法顺利完成受精作用。这些结果为今后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符喆[6](2012)在《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与花芽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耐冬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树型优美、四季常青、花色艳丽,具有很高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价值。作为我国山茶属植物最北缘分布种群及古老的孑遗植物,它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及丰富的遗传变异性,是培育适宜北方地区露地栽培山茶新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本文对耐冬山茶杂交育种,花芽分化过程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亲本花粉形态比较,探讨了杂交亲本间亲缘关系;采用常规及蒙导技术,以40种山茶原种及品种与耐冬山茶进行了杂交,以期获得观赏性更高的耐寒山荼新品种;以‘霜中寒露’、‘暮春’两个耐冬山茶品种为材料,对耐冬山茶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5种杂交父本的红山茶组山荼品种花粉形态观察发现,山茶品种间花粉外壁纹饰存在一定变异,形态特征差异不大,说明红山茶组内不同子代品种亲缘关系较为接近,有利于组内植物远缘杂交育种;与耐冬山茶花粉形态比较发现,花粉的大小、形状较为近似,但外壁纹饰差异较大。2.杂交试验共计50个杂交组合(其中常规杂交法40个组合,蒙导授粉法10个组合),共授粉669朵花,有38个杂交组合结实,共结果实211个,平均结实率为31.54%。浙江红山茶、多齿红山茶、南山茶、‘埃尔克西朱瑞’、‘舞台新秀’等10个山茶原种或品种与耐冬山荼杂交结果率在30%以上,结实指数在2以上,与耐冬山茶有较高的亲和性。采用蒙导技术的平均结实率为35.51%。蒙导授粉平均结实率高于常规杂交法。耐冬山茶与山茶原种杂交平均结实率高于品种。3.不同杂交组合果实成熟时间自授粉至成熟历经天数从131-190d不等。其中,‘埃尔西朱瑞’x耐冬山茶果实成熟所需时间最长,金花荼×耐冬山荼果实成熟所需时间最短,只需要131-152d。杂交试验共收获30种杂交果实125个、杂交种子283粒。浙江红山茶×耐冬山茶收获种子数最多,共46粒,多齿红山茶×耐冬山茶等14种杂交果实收获种子数小于5粒。结实指数最高的是‘红荣耀’×耐冬山茶,达到4.29,金花荼×耐冬山荼结实指数最低,只有0.23。杂交种子平均单粒质量为0.94g,不同杂交种子单粒质量有较大差异。HZ×耐冬山茶杂交种子质量最大,平均单粒达1.79g,‘红桃’×耐冬山茶杂交种子质量最轻,只有0.52g。以自然结实的耐冬山茶果实作为对照,比较发现杂交果实的结实指数及种子质量均普遍低于对照。4.耐冬山茶花芽形态分化开始于5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完成,历时4个月。其过程可分为5个时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耐冬山荼早、晚品种花芽分化物候相差约10-20d。
任冬梅[7](2012)在《中国丛藓科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根据采自中国境内的丛藓科植物标本,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经典植物分类学方法为主,参考植物形态学、解剖学和植物地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以丛藓科现行的分类系统为依据,对中国分布的丛藓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和修订。丛藓科是苔藓植物门藓纲顶蒴藓类中的大科之一,植物体多细小,钙质土生或石灰岩生,广泛分布于温带及干旱地区,是沙漠固定沙丘结皮层的主要植物类群,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学价值。对丛藓科植物区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不仅能为中国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而且还能为植物生理学、发育学和系统演化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标本素材。但是,由于植物的多型性、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下的个体差异、模糊的地理分布和许多标本的不育性等问题导致了中国丛藓科植物分类鉴定存在较多问题。本次研究共统计整理出中国丛藓科植物39属,179种和变种,发现中国新记录共3属22种。文中给出了所有属、种的分类检索表,每个分类群均有详细的产地、标本编号和分类学讨论。本文对已知丛藓科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在中国丛藓科植物区系组成中,含10种以上的优势属6个,扭口藓属Barbula、红叶藓属Bryoerythrophyllum、链齿藓属Desmatodon、对齿藓属Didymodon、石灰藓属Hydrogonium、赤藓属Syntrichia,共含81种,占总种数的45.25%。其中对齿藓属是第一大属,种数达26种,占总种数的14.53%。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广布成分(7.82%)、热带亚洲—热带美洲成分(2.23%)、热带亚洲和非洲成分(2.23%)、热带亚洲成分(5.59%)、北温带成分(36.87%)、东亚—北美成分(7.26%)、旧世界温带成分(2.23%)、温带亚洲成分(1.68%)、东亚成分(16.76%)和中国特有成分(17.88%)。中国丛藓科植物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系特征,北温带成分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特有成分和东亚成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本植物区系鲜明的中国与东亚色彩。通过对中国丛藓科植物进行分区的地理分布统计表明:云贵区物种数量最多,共34属(87.18%)132种(73.74%),蒙新区次之,为32属(82.05%)122种(68.16%),东北区最少,仅20属(51.28%)59种(32.96%)。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中国与日本和北美洲较为接近,与欧洲最为疏远。
兰敏娟[8](2011)在《拟南芥NPCL基因调节花粉萌发和生长的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也是研究植物细胞极性生长、分化、以及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重要体系。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获得了一个在花粉中特异表达的萌发相关的NPC-like基因即非特异型磷脂酶C样基因(Nonspecific Phospholipase C like gene,缩写为NPCL)的T-DNA插入突变体,研究并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发现该基因参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生理过程的证据。本研究进一步提供了该基因参与这一生理过程的实验证据并深入分析了该基因作用的分子机制。第一,通过融合表达YFP,发现AtNPCL定位于质膜和内膜系统;通过构建AtNPCL无信号肽载体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该植株花粉萌发和生长的表型不能恢复,说明无信号肽则该基因不能起作用;通过ESI-MS /MS的方法检测了AtNPCL缺失突变体植株花中脂类的变化----其总磷脂量较野生型下降了19%;上述证据共同证实一个结论:AtNPCL作为一种参与脂类合成的酶类,参与了花粉管的萌发和生长的生理过程。第二,通过杂交比较了AtNPCL缺失突变体花粉和野生型花粉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发现该基因仅仅影响了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速率,并没有影响受精作用。说明该基因主要是在花粉管竞争性生长中起作用。第三,通过对AtNPCL同源基因AtPLC15基因缺失表达突变体、AtNPCL和AtPLC15双突突变体npcl-plc15的体内及体外花粉萌发的检测,发现在AtNPCL同源基因的家族中,AtNPCL基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冯玲枫[9](2011)在《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蕊茶组(Sect. Theoppsis)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国内山茶属分类歧义主要存在于张宏达系统和闵天禄系统,闵天禄分类系统将张宏达分类系统中的46种连蕊茶组植物归并为19种,张宏达系统认为短柄细叶连蕊茶(Camellia parvilimba var. brevipes)是细叶连蕊茶的变种,而闵天禄系统者认为细叶连蕊茶(Camellia parvilimba)和短柄细叶连蕊茶同属于一种。本研究以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不同胚胎发育阶段的花为基本材料,通过材料采集、石蜡切片制作、图片拍摄及分析等手段,首次对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的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等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实验材料采集于金华国际茶花物种园。根据上述两种植物胚胎发育的显微结构,结合花的外部发育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雄蕊数多枚,花药有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基本型,从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有3个萌发孔。表皮宿存,行使保护功能;药室内壁在花粉成熟时纤维状加厚,散粉时,在药室内壁未加厚处断裂;中层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就开始解体,为绒毡层的分裂和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提供营养;绒毡层在小孢子母细胞开始有丝分裂时出现多核现象,并在四分体时期开始解体,绒毡层的作用为小孢子母细胞的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2.雌蕊子房3室,中轴胎座,每室2-3个倒生胚珠,具双珠被,薄珠心,内珠被形成珠孔。雌蕊柱头极短浅裂,花柱为开放型。珠心表皮下的孢原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二分体,珠孔端的二分体细胞退化,合点端二分体细胞行使功能大孢子的功能。胚囊发育类型为葱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2极核受精前出现融合或否,反足细胞较早退化。3.受精过程:授粉后,花粉粒开始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沿着花柱的引导组织向下生长。受精前,助细胞退化,卵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其中一精子贴附在卵细胞的质膜上,随后进入卵核,另一精子完成和极核的融合。4.根据上述两种植物胚胎发育的显微结构,结合花的外部发育情况,可把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花蕾发育分为几个不同的发育时期,萌动花蕾期、幼小花蕾期、小花蕾期、大花蕾期、饱满花蕾期、即将开放期、花朵开放初期、花朵完全开放期。通过内部胚胎发育阶段与雌雄蕊外部形态的比较,可以较直观地从外部形态特征推测内部的胚胎发育时期,为其杂交育种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5.本研究显示: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的胚胎发育特点基0l本一致,该两种植物和其他已报道的山茶属植物胚胎学特征基本相似。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的外部形态较为原始,而它们的胚胎学性状较为进化,它们的胚胎学性状和外部形态特征的进化表现出不同步现象。本研究首次对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等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山茶科植物胚胎学的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同时对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花部结构发育过程中雌蕊和花药的形态特征和数量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描述,这有助于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推断其内部的胚胎发育时期;通过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与其山茶科近缘种的胚胎学特征的比较,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山茶科植物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长远看,本研究将为山茶科植物的遗传改良、种子园建立和提高种子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袁德义,邹锋,谭晓风,何春燕,袁军,范晓明[10](2011)在《油茶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湘林1号’油茶为试材,运用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解剖观察,并对其花芽发育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湘林1号’花芽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6个时期:即前分化期、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子房与花药形成期和雌雄蕊成熟期。(2)‘湘林1号’的花药为4室;药壁发育属于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多为正四面体;开花前79 d花粉成熟,成熟花粉为2—细胞花粉粒。(3)胚珠为倒生胚珠,薄珠心,具双层珠被;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二分体,其中只有合点端的大孢子具功能,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7细胞8核胚囊,胚囊发育为葱型。(4)在花芽发育过程中,不仅雌雄性细胞的形成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对应关系,而且它们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根据它们的时序性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花芽或花的外部形态特征来对其内部的性细胞发育进程进行即时判别。
二、云南山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山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杜鹃红山茶分类、分布与濒危机制研究 |
2 杜鹃红山茶生物学特性 |
3 杜鹃红山茶繁殖技术研究 |
4 杜鹃红山茶花粉活力与杂交育种研究 |
4.1 杜鹃红山茶为兼性异交型 |
4.2 杂交是获得新品种的常用方法 |
5 杜鹃红山茶生理生化研究 |
6 杜鹃红山茶细胞学研究 |
7 杜鹃红山茶遗传多样性研究 |
8 杜鹃红山茶分子生物学研究 |
9 展望 |
(2)高等植物成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等植物成花途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1.1 光周期途径 |
1.2 春化途径 |
1.3 赤霉素途径 |
1.4 自主途径 |
2. 木本植物开花调节机制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3)钝叶柃(Eurya obtusifolia H. T. Chang)及其近缘种染色体和ITS、trnL-F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柃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柃木属概述 |
1.1.2 柃木属植物研究现状 |
1.1.3 钝叶柃(Eurva obtusifolia H.T.Chang)研究现状 |
1.2 雌雄植株的性别研究概述 |
1.2.1 对于植物的性别认识 |
1.2.2 决定性别表达的主要因素 |
1.3 引言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
2.1.3 实验药品 |
2.1.4 主要溶液及配置 |
2.1.5 序列引物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染色体制片 |
2.2.2 DNA提取 |
2.2.3 制备用于克隆的DNA模板 |
2.2.4 PCR扩增 |
2.2.5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染色 |
2.2.6 电泳条带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ITS序列研究 |
3.1.1 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ITS序列的克隆 |
3.1.2 岗柃与细枝柃得到的ITS序列与GenBank上提交的ITS序列的比较 |
3.1.3 细枝柃、钝叶柃、岗柃的雌雄植株间的ITS序列的比较 |
3.1.4 细枝柃、钝叶柃、岗柃的雌雄植株间的ITS序列长度和G+C含量统计 |
3.1.5 钝叶柃、细枝柃和岗柃在柃木属中的的ITS序列系统发生分析 |
3.1.6 ITS序列的选择压力分析 |
3.1.7 讨论 |
3.2 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trnL-F序列研究 |
3.2.1 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trnL-F序列的克隆 |
3.2.2 克隆的细枝柃trnL-F序列与GenBank上提交的trnL-F序列的比较 |
3.2.3 细枝柃、钝叶柃、岗柃的雌雄植株间的trnL-F序列的比较 |
3.2.4 细枝柃、钝叶柃、岗柃的雌雄植株间的trnL-F序列长度和G+C含量统计 |
3.2.5 钝叶柃、细枝柃和岗柃在柃木属中的trnL-F的序列系统发生分析 |
3.2.6 trnL-F序列的选择压力分析 |
3.2.7 讨论 |
3.3 钝叶柃及其近缘种的染色体分析 |
3.3.1 钝叶柃的染色体观察 |
3.3.2 细枝柃的染色体观察 |
3.3.3 岗柃的染色体观察 |
3.3.4 讨论 |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1.1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 |
4.1.2 创新之处 |
4.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用于亲缘关系分析的58个柃木属材料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待发表 |
(4)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群落结构分析与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柃木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柃木属植物分类研究现状 |
1.1.2 柃木属(Eurya)植物用途与价值 |
1.1.3 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的研究进展 |
1.2 群落结构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群落的概念 |
1.2.2 群落组成结构分析 |
1.2.3 生活型 |
1.2.4 区系成分分析 |
1.3 植物的性别与第二性征 |
1.3.1 植物的性别与性别分化 |
1.3.2 植物第二性征(secondary sex characters) |
1.4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地点 |
2.2.1 研究时间、地点和范围 |
2.2.2 实验样地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研究路线 |
2.3.2 缙云山细枝柃群落结构研究 |
2.3.3 细枝柃性别变异株雌雄相关性分析 |
2.3.4 细枝柃性别差异性研究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缙云山细枝柃群落结构特点与区系成分研究 |
3.1.1 缙云山细枝柃群落结构特点 |
3.1.2 缙云山细枝柃群落区系成分分析 |
3.1.3 小结 |
3.2 细枝柃性别变异株功能的初步探讨 |
3.2.1 细枝柃花基本结构 |
3.2.2 细枝柃性别变异株在缙云山的分布情况 |
3.2.3 性别变异株性别功能的探讨 |
3.2.4 讨论 |
3.3 细枝柃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 |
3.3.1 花部形态差异性研究 |
3.3.2 叶的宏观结构比较 |
3.3.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细枝柃群落伴生植物名录 |
图版Ⅰ 细枝柃群落 |
图版Ⅱ 细枝柃植株外观 |
图版Ⅲ 细枝柃解剖图片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 |
(5)毛花连蕊茶胚胎学及组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山茶属植物资源研究 |
1.1.1. 山茶属植物分布与分类研究 |
1.1.2. 山茶属植物在园艺上的选育种研究 |
1.2. 山茶属植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 山茶属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展 |
1.3.1. 大小孢子体发生与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
1.3.2. 受精过程 |
1.3.3. 胚和胚乳的发育 |
1.4. 山茶属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 |
1.4.1. 杂交亲和性研究 |
1.4.2. 杂交亲和性机理研究 |
1.5. 连蕊茶组植物研究进展 |
1.5.1. 连蕊茶组植物分类学研究 |
1.5.2. 形态学特征 |
1.5.3. 生理生态学特征 |
1.5.4. 孢粉学特征 |
1.5.5. 胚胎学特征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毛花连蕊茶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毛花连蕊茶雌雄蕊对应的发育进程 |
2.2.2. 毛花连蕊茶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 |
2.2.3. 毛花连蕊茶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
2.2.4. 毛花连蕊茶花粉管行为的荧光观察 |
2.2.5. 胚与胚乳的发育 |
2.2.6. 毛花连蕊茶败育现象的初步观察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3. 以毛花连蕊茶为亲本的组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传统授粉方法属内组间杂交结果 |
3.2.2. 不同授粉方法对属内组间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4. 以毛花连蕊茶为母本的组间杂交败育观察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杂交组合的座果情况 |
4.2.2. 组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行为的荧光显微观察 |
4.2.3. 杂交后胚囊发育的显微观察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6)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与花芽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山茶属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国外山茶属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2 国内山茶属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 花芽分化研究 |
1.2.1 花芽分化过程研究 |
1.2.2 山茶属植物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
1.3 耐冬山茶研究进展 |
1.3.1 耐冬山茶种质资源研究 |
1.3.1.1 资源分布与种群结构研究 |
1.3.1.2 种群保护措施及开发利用研究 |
1.3.2 耐冬山茶引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
1.3.2.1 引种及适应性研究 |
1.3.2.2 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
1.3.3 耐冬山茶品种分类研究 |
1.3.4 耐冬山茶孢粉学研究 |
1.3.5 耐冬山茶抗寒性研究 |
1.3.6 耐冬山茶耐阴性研究 |
1.3.7 耐冬山茶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1.3.8 耐冬山茶花粉活力及人工授粉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耐冬山茶杂交育种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杂交亲本的选择 |
2.1.2 花粉活力的测定 |
2.1.3 杂交父本花粉形态观察 |
2.1.4 杂交方法与杂交组合设计 |
2.1.5 杂交技术 |
2.1.5.1 杂交花朵的选择 |
2.1.5.2 去雄和授粉 |
2.1.6 授粉后管理及结果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粉活力测定结果 |
2.2.2 花粉形态观察结果 |
2.2.3 杂交结实情况 |
2.2.3.1 常规杂交结实情况 |
2.2.3.2 蒙导花粉杂交结实情况 |
2.2.3.3 杂交果实成熟时间 |
2.2.3.4 杂交种子数及种子质量 |
2.3 讨论 |
3 耐冬山茶花芽分化过程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材料的采集和固定 |
3.2.2 制片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耐冬山茶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时期划分 |
3.3.2 耐冬山茶花芽形态分化各时期的特征 |
3.3.2.1 花芽分化初期 |
3.3.2.2 萼片原基分化期 |
3.3.2.3 花瓣原基分化期 |
3.3.2.4 雄蕊原基分化期 |
3.3.2.5 雌蕊原基分化期 |
3.3.3 不同耐冬山茶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物候 |
3.4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导师组意见 |
致谢 |
(7)中国丛藓科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丛藓科系统分类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丛藓科分类学研究的技术进展 |
1.2.2.1 藓类植物叶细胞疣的分类学意义 |
1.2.2.2 藓类植物孢子表面纹饰的分类学意义 |
1.2.3 中国丛藓科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中国自然环境概述 |
1.4 丛藓科植物的一般形态特征 |
1.4.1 配子体特征 |
1.4.2 繁殖方式 |
1.4.3 孢子体特征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的分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标本来源及鉴定 |
2.1.2 文献资料 |
2.1.3 分类学处理 |
2.2 分类与讨论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1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属、种构成 |
3.2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七个分布区各论 |
3.2.1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各省区分布特征分析 |
3.2.2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各地理分布区分布特征分析 |
3.2.2.1 东北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2.2 华北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2.3 蒙新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2.4 青藏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2.5 云贵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2.6 华中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2.7 岭南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组成 |
3.3 中国七个分布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种类组成比较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4.1 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
4.1.1 世界广布成分 |
4.1.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成分 |
4.1.3 热带亚洲和非洲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
4.1.4 热带亚洲成分(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elements) |
4.1.5 北温带成分(North temperate elements) |
4.1.6 东亚-北美成分(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elements) |
4.1.7 旧世界温带成分(Old World temperate elements) |
4.1.8 温带亚洲成分(Temperate Asian elements) |
4.1.9 东亚分布(East Asian elements) |
4.1.10 中国特有分布 |
4.2 中国七个分布区间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比较 |
4.2.1 中国七个分布区间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物种丰富度比较 |
4.2.2 中国七个分布区间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种相似性系数比较和排序 |
4.2.3 中国七个分布区间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比较 |
4.2.3.1 中国七个分布区间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比较 |
4.2.3.2 聚类分析 |
4.3 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区系比较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中国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名录 |
(8)拟南芥NPCL基因调节花粉萌发和生长的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花粉管的极性生长 |
1.2 磷脂的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 磷脂与花粉萌发 |
1.4 本试验的研究基础及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酶、质粒、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植物材料的种植 |
2.2.2 拟南芥花粉的收集及花粉萌发 |
2.2.3 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 |
2.2.4 本生烟草叶片瞬时转化 |
2.2.5 无信号肽AtNPCL 的cDNA 的克隆、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2.2.6 脂类组分的分离和检测 |
2.2.7 AtNPCL 和 AtPLC15 双突纯合体植株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tNPCL 的亚细胞定位 |
3.2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表型分析 |
3.3 NSP-NPCL 的载体构建、遗传转化及表型分析 |
3.3.1 pCAMBIA1300-ppr::Rs3-NOS 和pCAMBIA1300-ppr::Rs4-GFP-NOS 载体构建 |
3.3.2 pCAMBIA1300-ppr:: Rs3-NOS 和pCAMBIA1300-ppr::Rs4-GFP-NOS 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3.3.3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阳性植株的筛选和鉴定 |
3.3.4 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分析 |
3.4 膜脂类组成的分析 |
3.5 AtNPCL 同源基因AtPLC15 的功能分析 |
3.5.1 拟南芥AtNPCL 与AtPLC15 基因同源性分析 |
3.5.2 npcl-plc15 双突突变体的纯合体鉴定 |
3.5.3 npcl-plc15 双突植株的表型分析 |
4 讨论 |
4.1 AtNPCL 参与了花粉管竞争性生长 |
4.2 AtNPCL 调节花粉管生长的机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山茶属的概述 |
1.1.1 山茶属主要分类系统及其分歧 |
1.1.2 针对山茶属植物进行的主要研究 |
1.2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
1.2.1 植物胚胎学的发展史 |
1.2.2 胚胎学研究方法的概述 |
1.3 连蕊茶组的概述 |
1.3.1 形态特征及应用前景 |
1.3.2 连蕊茶组分类上的歧义 |
1.3.3 细叶连蕊茶的一般特征 |
1.3.4 短柄细叶连蕊茶的一般特征 |
1.3.5 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的应用价值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及方法 |
2.1 材料采集及固定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体观察 |
2.2.2 石蜡制片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切片观察的关系 |
3.2 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3.2.1 小孢子的发生 |
3.2.2 雄配子体的发育 |
3.2.3 花药壁的发育 |
3.3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3.3.1 子房结构与胚珠形态 |
3.3.2 胚珠的发育和大孢子的发生 |
3.3.3 雌配子体发育 |
3.4 受精过程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花药的发育研究 |
4.2 胚囊的发育研究 |
4.3 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比较研究 |
4.4 关于切片和染色的方法 |
4.5 材料的选择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相关图谱及图版说明 |
附录一:图版说明 |
附录二:图版Ⅰ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花的结构 |
附录三:图版Ⅱ细叶连蕊茶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 |
附录四:图版Ⅲ短柄连蕊茶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 |
附录五:图版Ⅳ细叶连蕊茶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附录六:图版Ⅴ短柄细叶连蕊茶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油茶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花芽分化 |
2.2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
2.2.1 花药发育及小孢子发生 |
2.2.2 减数分裂 |
2.2.3 雄配子体的发育 |
2.3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
2.3.1 大孢子发生 |
2.3.2 雌配子体的发育 |
2.4 花芽发育与外部形态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四、云南山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杜鹃红山茶研究进展[J]. 林剑波,张俊丽,刘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6)
- [2]高等植物成花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范树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 [3]钝叶柃(Eurya obtusifolia H. T. Chang)及其近缘种染色体和ITS、trnL-F序列研究[D]. 丁醒. 西南大学, 2014(10)
- [4]细枝柃(Eurya loquaiana Dunn)群落结构分析与性别差异性比较研究[D]. 文海军. 西南大学, 2014(10)
- [5]毛花连蕊茶胚胎学及组间杂交亲和性初步研究[D]. 胡禾丰.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6]耐冬山茶杂交育种与花芽分化研究[D]. 符喆. 青岛农业大学, 2012(07)
- [7]中国丛藓科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地理分布研究[D]. 任冬梅. 内蒙古大学, 2012(12)
- [8]拟南芥NPCL基因调节花粉萌发和生长的机制分析[D]. 兰敏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9]细叶连蕊茶和短柄细叶连蕊茶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D]. 冯玲枫.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10]油茶花芽分化及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袁德义,邹锋,谭晓风,何春燕,袁军,范晓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