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石雷[1](1991)在《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文中提出 1989年初,我国出现的全国性、大规模的“三角债”,经过两年多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清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民经济运转不畅和资金紧张的矛盾。但是,由于对“三角
杨玉熹[2](2003)在《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文中研究说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如何形成、其后的制度根源是什么以及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效果如何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了政治、经济、法律、比较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国有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形成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力图揭示不良资产形成的过程以及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根源。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是在转轨过程中既有制度安排下各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是我国改革的历史成本,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结构性风险的累积。 在引言中,笔者指出了不良资产问题的严重性,并对笔者整体上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思想源流作了说明。 在第一章中,笔者对不良资产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和分析,并描述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布状况以及形成过程,指出了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第二章中,笔者探讨了国有企业亏损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之间的关系。笔者首先指出,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紧密的融资关系。随后,笔者分析了国有企业的亏损,指出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征,即在不断亏损的同时,不断扩张资产规模。这种行为特征,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预算软约束有关。而政府对国有银行的干预,使这种预算软约束转移到信贷领域,从而导致了国有银行不断对亏损国有企业提供融资的局面。在国有企业亏损转化成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笔者分析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活动,指出由于权力划分而导致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地方政府干预国有银行经营的原因之一。此外,笔者还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的倒逼机制,指出国有企业的集体行动曾迫使银行提供信贷。 在第三章中,笔者分析了由于企业信用问题和债务软约束导致了银企关系的困境。笔者指出了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法律制度对银企关系的影响。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以债权人主导的银企关系。 在第四章中,笔者从信贷规模控制和信托投资公司发展与整顿两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笔者分析了我国经济中不断出现的投资扩张——通货膨胀——治理整顿周期,指出这种经济周期波动源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内在的投资扩张冲动。在这种投资扩张冲动下,我国经济中就不断出现投资扩张——通货膨胀——治理整顿的经济周期。在这一周期中,国有银行的资金不断投入到高风险领域,并在政府的治理整顿中被套牢,形成不良资产。笔者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下的内部人寻租活动以及政府融资权力分配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社会资金资源的争夺,是这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制度根源。 在第五章中,笔者阐述了国有银行治理中的问题,并对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内控失效与败德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笔者指出,国有银行治理中产生的问题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孟国有银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改革路径有关。国家所有和“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造成了分支机构和内部人的不受限制的权力,从而引发了波涛汹涌的窃取银行资金的活动。此外,笔者分析了国有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公共管制和政府干预,指出了上述问题的所有权基础。对于政府实施的广泛而严格的公共管制,笔者认为这是政府作为所有人遏制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无奈选择。 在第六章中,笔者总结了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制度根源,分析了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政府权力分配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实际上是在既有制度安排下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活动的结果。 在第七章中,笔者总结了政府对不良资产问题所采取的注资、剥离、债转股等一系列治理措施,指出了上述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第八章中,笔者对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笔者指出,在没有改变既有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博弈格局仍然存在,因此,上述治理措施不能根本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同时,笔者对学者们的改革建议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这些改革措施的有限性。 最后,笔者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和处置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良资产形成的根源在于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政府权力分配之下围绕国有资产和社会资金资源形成的各利益群体的博弈。在这一博弈中,各利益群体都根据自身利益进行了“理性”的选择,将利益留给本身,而将最终结果—不良资产留给了全社会。笔者认为,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改变既有的制度安排,打破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结构,改变目前的博弈格局,停止围绕国有资产和社会资金资源的各种利益输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孙智英[3](2002)在《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信用问题是经济理论研究中的新领域,也是现实经济运行中遇到重大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政府、企业、个人都成为市场主体,由于人类行为所具有的外部性,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失信、违信等反信用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理论上对信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经济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合理因素,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信用本质含义、结构特征及价值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而确立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研究信用及其相关问题的指导思想。 本文认为,广义经济是包含一种文化经济,信用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反映在经济行为中,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并随商品经济发展,发展为反映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特定经济范畴,它不仅能带来一定价值,它本身也成为一种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然要求的。在转轨时期,由于市场主体行为的利益最大化倾向以及对信用经济意义认识不足,在经济领域中出现了普遍的反信用行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危害性,其成因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认识上、制度上、管理上的原因。因此,解决信用问题的路径有赖于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管理创新。
吴蓬生[4](2000)在《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债事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不良债权,从不同角度探讨不良债权(主要指不良金融债权,详见正文详述)及其孪生兄弟金融债险的民法属性,比较分析了中外产生不良债权之症结所在,在传统债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债事活动的趋势及不良债权的综合症状和特点,初次提出不良债权的界定意义和范畴,并提出一套处理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系统对策,着力在债事主体及其控股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关联交易,债务链的分解和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等方面理论有所突破。本文大量采用了法律经济学、比较法学和实证主义等分析方法,对不良债权涉及的许多边缘学科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在寻求理论创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回答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与办法。文中呼吁尽快就化解不良债权与规避金融债险,包括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问题进行立法,为此,笔者也提出一些建设性设想。 文中有三大部分共七章,第一、二章主要是对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意义、概念、本质和特征等有关民法理论问题作出分析,第三章是剖析原因,从第四章起至文章结束,是围绕法律对策问题进行阐述,其中第四、五章主要分析国内外相关的对策理论和法案,第六章则是立足民法理论,结合边缘学科理论,提出综合对策构想。第七章把比较成型的对策模式——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专章论述,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作为绪论重点阐述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研究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分析了不良债权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主要是对债务责任的违背,为此,阐述债务与责任的关系,不良债权的法律责任的实质。文中除重点分析债权的迟延给付和不完全债权特征外,还分析了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尤其是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此外,还从债的效力和效果(实现)来研究不良债权的债效形态。 第三章就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成因进行比较分析,概述了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几次金融危机,特别论及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对中外不良债权及金融债险的成因系列比较。本章重点分析了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第四章旨在借鉴国外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等的相关治理制度,并结合金融债权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要求更严的特点,总结归纳了有关国家的应对举措,对各国不良债权重组也做了专节分析。 第五章围绕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与支撑理论这一主题,分八节逐一研究论证了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想;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权的良性移转;债权保障制度;债权的保护与追偿;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及退出制度和形成债权实现制度体系等问题。 第六章是综合对策论,文中分别就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可分债权整合、封闭与追索,债的资质门信用)管理,债的标的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等问题提出一些法律对策意见,本章还就故意逃废债务和金融犯罪提出一些惩罚制度。本着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第七章是专章探讨了债权转股权与资产管理公司,并对国外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进行分析。作为本文的分论,本章专门论述了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债转股的适用范围与要件等一系列有关民法问题。文中第六节,还就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本文以理论和实务研究相结合为己任,务求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法律对策意见,这也是贯穿全文的宗旨。
董大伟[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杨素青[6](2006)在《“三角债”问题与诚信社会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角债”,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企业之间的债务互相拖欠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混乱,以影响企业发展的特殊现象,三角债问题引发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从本质上讲,三角债问题折射出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治理企业三角债现象, 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从企业、政府各方面做长期的努力。
王涛,陈鹭[7](1992)在《关于当前清理“三角债”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 自198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全国性的、大规模的“三角债”,清理“三角债”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人们对“三角债”的性质的认识不足,在清理中,较侧重于用银行贷款来清欠,以致清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三角债”前清后欠,边清边欠,越清越多的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严启发[8](1997)在《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转型期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此提出一套具体制度和政策建议,而是力求为转型期的银企关系提出基本的概念和分析的框架。 转型期的银企关系处在两种体制的夹缝与摩擦之中,它本身充满着一系列深刻的矛盾与冲突。由此出发,本文致力于回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转型期银企关系(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基本矛盾;(2)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是什么;(3)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哪里,转型期的银企关系向何处去。 为了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本文首先对贯穿始终的几个概念——转型、转型期、过渡经济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与描述;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思考与研究意义;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结构安排与所采用的主要分析方法(第一章)。 为了使读者了解银企关系的过去,也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具有纵深感,作者考察了银企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银企关系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以高利贷为代表的早期民间信用是我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在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经营机构——典当业、钱庄、票号等,它们的兴起标志着信用机构、信用制度的初步建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借款人面貌”逐步改变,高利贷资本逐渐向借贷资本蛹化。鸦片战争的爆发和随后的政治动荡,使这个蛹化的过程没有完成,也使银企关系偏离了它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第二章)。 银企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历史的社会关系。信用(特别是银行信用)是银企关系的基础,信贷资金及其运动是银企关系的物质载体。信贷资金是货币资金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银行信用为基础,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由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亏绌部门流动,经过一次完整的周转后,会带着一个增加的价值回到它的起点。马克思考察了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并把这个运动规律概括为“双重支付和双重回流”。马克思考察的实际上只是银行自有资金的运动形式。完整的信贷资金的运动形式应该是“三重支付和三重回流”,其中第一重回流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具有决定性意义。利率是银企关系中的重要经济杠杆。利息不是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殖,而是产生于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是对利润的分割。管制利率是转型期利率的重要特点,管制利率造成或加大社会资金缺口,使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受损。消除管制利率能提高全社会的总产
刘国光,廖季立,章钟基,陈共,刘溶沧,陆百甫,李剑阁,胡季,马建堂,于祖尧,秦海,郑新立[9](1990)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对策》文中研究表明6月2日,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京的经济界和经济学界十余位专家举行座谈,就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会议由张卓元主持。现将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王佳宁[10](2017)在《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88~199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呐喊,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开大阖,其进程中的若干主次、节点值得系统回顾总结。当改革转入全面制度创新的轨道,理性回望来路,梳理40年改革脉络,使改革朝纵深探索,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减少成本,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始终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进程,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与读者一同见证和回眸中国改革开放征程。本期摘编整理19881992年大事,敬请垂注!
二、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2)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不良资产概述 |
第一节 不良资产概述 |
一、 不良资产的概念 |
二、 不良资产的范围 |
三、 不良资产的影响 |
(一) 不良资产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 |
(二) 不良资产与信贷紧缩 |
(三) 不良资产对银行体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
一、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额 |
二、 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 |
(一) 不良资产的银行分布 |
(二) 不良资产的地区分布 |
(三) 不良资产的行业分布 |
(四) 不良资产的企业分布 |
(五) 不良资产的贷款种类分布 |
第三节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
一、 第一阶段:1983年以前 |
二、 第二阶段:1984年到1990年 |
三、 第三阶段:1991年到1998年 |
四、 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亏损的制度背景:融资体制的变化 |
一、 社会资金配置格局变化 |
二、 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变化 |
小结: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亏损与分析 |
一、 国有企业的亏损局面 |
二、 对国有企业亏损分析 |
三、 国有企业的亏损、规模扩张与资金成本 |
小结: 预算软约束、资金成本与国有企业的行为特征 |
第三节 预算软约束在信贷领域的转移 |
一、 政府干预 |
(一) 政策性贷款与信贷政策干预 |
1 、 政策性贷款的形式 |
2 、 隐性信贷政策干预 |
3 、 信贷政策干预与政策性贷款的后果与影响 |
(二) 特定国有企业与特定项目信贷的干预 |
1 、 政府对国有银行特定国有企业贷款与特定项目贷款的干预 |
案例: 广州乙烯工程 |
2 、 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后果与影响 |
3 、 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特点 |
4 、 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的原因分析 |
二、 预算软约束的倒逼机制 |
(一) 国有企业贷款的“质押”效应 |
(二) 国有企业对政府和国有银行的预算倒逼机制 |
案例: 三角债与信贷倒逼机制 |
1 、 三角债形成的原因 |
2 、 三角债的清理 |
3 、 三角债清理的特点:银行注资与信贷创造 |
三、 互为因果的银企关系:预算软约束与债务软约束 |
小结: 预算软约束、政府分权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
本章小结: 国有企业亏损与银行不良资产 |
第三章 企业信用与债务软约束:银企关系的困境 |
第一节 合约失灵 |
一、 不良资产的产生:合约失灵 |
(一) 合约失灵的危害 |
(二) 合约失灵的表现 |
1 、 合约的不完全性被放大,信贷合同履约率低 |
2 、 合约失灵无法救济,银行债权难以获得保护 |
二、 合约失灵、企业信用与债务软约束 |
三、 合约失灵的通行解释 |
第二节 企业信用状况 |
一、 企业信用状况与银行不良资产 |
二、 企业信用的主要问题 |
(一) 赖帐 |
(二) 逃废债 |
1 、 假破产,真逃债 |
2 、 通过分立,悬空银行债务 |
3 、 兼并重组,移花接木 |
4 、 股份制改造,不承认旧债 |
5 、 承包经营,架空银行债务 |
6 、 实行租赁、悬空债务 |
7 、 其他形式,包括低估资产,故意关停等 |
三、 企业逃废债的动机与原因 |
(一) 私有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动机与原因 |
(二) 国有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动机与原因 |
第三节 债务软约束 |
一、 预算软约束、银行态度与政府干预 |
二、 法律制度与司法 |
(一) 银行与企业关系 |
(二) 担保法 |
案例: 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 |
(三) 破产法 |
案例: 郑百文重组案 |
(四) 法律成本 |
1 、 担保设立与实现中的成本 |
2 、 民事诉讼收费制度 |
(五) 司法保护不力 |
小结: 建立债权人主导的银企关系 |
本章小结: 企业信用、债务软约束与法律救济不足 |
第四章 经济周期波动与不良资产的形成 |
第一节 信贷规模控制政策的突破 |
一、 中国信贷规模控制政策的由来与发展 |
(一) 信贷规模控制的作用 |
(二) 信贷规模控制的由来与发展 |
1 、 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制度 |
2 、 从信贷规模控制向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过渡 |
3 、 信贷规模控制的放开 |
二、 信贷规模控制受到的挑战与突破 |
(一) 商业银行对信贷规模的突破 |
1 、 商业银行内部的驱动 |
2 、 地方政府的干预 |
3 、 中央银行的“支持” |
(二) 国有银行突破信贷规模控制的渠道 |
1 、 将银行资金拆借给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
2 、 自办经济实体 |
3 、 帐外经营 |
(三) 信贷规模突破、通货膨胀与不良资产的形成 |
1 、 改革初期 |
2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
3 、 1992-1995年的经济过热 |
4 、 不良资产的形成 |
小结: 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与信贷规模控制 |
第二节 信托公司:不良资产的黑洞 |
一、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整顿 |
(一) 信托投资公司的恢复与第一次整顿 |
(二)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二次整顿 |
(三)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三次整顿 |
(四)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四次整顿 |
(五) 信托投资公司的第五次整顿 |
二、 信托投资机构的功能与投资增长 |
(一) 信托投资机构的设立与种类 |
(二) 信托投资机构的融资功能 |
1 、 地方信托投资机构的融资功能 |
2 、 政府融资权力划分与地方信托投资公司的融资功能 |
3 、 银行系统信托投资机构的功能 |
4 、 信托公司:开办者与内部人的寻租场 |
(三) 信托投资机构运行、信贷规模突破与投资增长 |
案例: 信托投资公司高息揽存、违规放贷 |
案例: 银行通过信托投资公司突破信贷规模控制 |
三、 信托投资机构的运行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
(一) 信托投资机构运行的结果:大量坏帐产生 |
案例: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 |
(二) 信托投资机构坏帐向银行的转移 |
1 、 银行系统信托投资公司撤销后债权债务由开办银行承接 |
2 、 其他信托投资公司被撤销和关闭后,其债权债务由银行承接 |
3 、 银行资金通过拆借渠道进入信托投资公司,最后因信托投资公司不能偿还债务而形成坏帐 |
小结: 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资金管制、地方政府利益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 |
本章小结: 信贷规模突破与政府治理措施的效果 |
1 、 治理措施的总结 |
2 、 治理措施的效果 |
3 、 治理措施失效的制度根源 |
第五章 银行治理问题 |
第一节 概述:银行治理中的问题 |
一、 银行经营的非市场化 |
二、 多层分支机构:代理链过长 |
三、 激励不足与激励扭曲 |
四、 内控失效:败德与不良资产的产生 |
(一) 国有银行的内控失效 |
(二) 国有银行内控失效的案例 |
案例一: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贷款诈骗案 |
1 、 案发及初审 |
2 、 欺诈过程 |
3 、 共同的欺诈行为 |
案例二: 中国银行开平巨额资金盗用案 |
1 、 案发 |
2 、 案件始末 |
3 、 案件处理 |
(三) 案例分析:纽约案件与开平案件所展示的银行治理问题 |
1 、 没有有效的稽核与合规系统 |
2 、 没有能够准确反映业务情况的信息科技系统 |
3 、 分支机构的权力过大,上级银行对其没有有效的约束与控制 |
五、 约束机制的无奈选择:党管干部 |
六、 隐性政府担保与道德风险:诱发银行管理层的冒险行为 |
小结: 多层代理架构、治理模式与路径依赖下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
第二节 银行治理的外部问题 |
一、 国有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
(一) 恶性竞争的表现与危害 |
1 、 存款竞争 |
2 、 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的竞争 |
3 、 机构网点和人员等方面的竞争 |
(二) 恶性竞争的原因分析 |
二、 政府干预与公共管制 |
三、 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 |
小结: 恶性竞争、政府干预和公共管制的企业所有权基础 |
本章小结: 企业所有权、公共管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第六章 对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分析:一个初步的结论 |
一、 企业所有权安排 |
二、 政府权力划分 |
本章小结: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各方利益群体的博弈与游戏 |
第七章 我国政府对不良资产采取的处置措施 |
第一节 成立政策性银行 |
第二节 对国有银行进行注资 |
第三节 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并处理不良资产 |
一、 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 |
二、 不良资产的剥离 |
(一) 不良资产剥离的数量 |
(二) 不良资产的剥离范围和收购价格 |
1 、 不良资产剥离的范围 |
2 、 不良资产的收购价格 |
三、 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结构与现金流负担 |
四、 不良资产的处置与回收 |
五、 不良资产剥离与处置中的问题 |
第四节 实施债转股 |
一、 债转股概述 |
二、 债权转股权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
(一) 债转股政策的提出与目的 |
(二) 债转股政策的实施程序与条件 |
(三) 债权转股权的实施概况 |
三、 债转股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注册阶段:转股公司注册进展缓慢 |
1 、 企业资产状况不佳,不符合债转股的条件 |
2 、 人为设置障碍、阻碍资产管理公司的进入 |
3 、 审批效率低下,地方政府利益冲突 |
4 、 资产管理公司与转股企业之间的利益争夺相持不下 |
(二) 持股阶段:资产管理公司与转股企业对企业控制权的争夺 |
四、 债转股困境的分析 |
(一) 多重目标设计的缺陷 |
(二) 预算软约束的延续与合法化 |
(三) 企业内部人控制、中央与地方利益争夺以及与各利益群体的博弈 |
第五节 不良资产核销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调整 |
一、 国有银行呆坏帐的核销 |
二、 呆帐准备金制度概述 |
三、 我国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1 、 第一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初步确立 |
2 、 第二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的调整 |
3 、 第三阶段:呆帐准备金制度与国际接轨 |
四、 呆帐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
1 、 呆帐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偏低 |
2 、 呆帐准备金提取方式单一 |
3 、 呆帐准备金提取范围过窄 |
4 、 商业银行对于贷款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 |
五、 呆帐准备金计提实例: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 |
案例: 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分歧 |
六、 呆帐准备金管理制度的缺陷 |
本章小结: 财务手段为主的治理措施 |
第八章 对治理效果以及改革建议的评论 |
第一节 对治理效果的评论 |
第二节 对改革建议的评论 |
一、 不良资产:行政化化解方案 |
二、 银行改革:化大为小 |
三、 国有银行的功能性重组 |
四、 改革国有银行的激励、建立新的商业银行 |
本章小结: 改革措施必须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制度根源入手 |
结论: 企业所有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 |
参考书目 |
后记 |
(3)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信用问题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信用范畴缘起 |
第二节 信用: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三节 信用:在西方国家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三章 信用的有关理论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信用的思想 |
第二节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有关信用的学说 |
第四章 关于信用问题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信用的若干规定性 |
第二节 信用发生的基础及货币信用 |
第三节 信用的经济价值分析 |
第四节 商品经济中的信用供给和信用需求 |
第五节 契约、信用和市场经济 |
第五章 市场主体及其信用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及其信用行为 |
第二节 个人及其信用行为 |
第三节 政府及其信用行为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方式 |
第一节 商业信用 |
第二节 银行信用 |
第三节 消费信用 |
第四节 国家信用和国际信用 |
第七章 转型期信用危机及根源分析 |
第一节 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 |
第二节 信用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性 |
第三节 信用危机的根源分析 |
第八章 解决信用问题的路径 |
第一节 观念创新——构建经济发展的信用文化 |
第二节 制度创新——完善信用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环境创新——营造信用的法治环境 |
第四节 管理创新——提供信用体系建设的支持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价值 |
一、 债与不良债权的渊源、沿革 |
二、 研究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目的与分析方法 |
一、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的分析方法 |
第二章 不良债权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
第一节 债与不良债权的概念 |
一、 债的概念 |
二、 债权的功能 |
三、 不良债权的概念 |
第二节 不良债权的本质:债务责任的违背 |
一、 债务与责任的关系 |
二、 法律责任的实质 |
三、 “债务应当清偿” |
四、 关于债权与所有权的实现。 |
第三节 债权与不良债权的特征 |
一、 债的性质与债权特征。 |
二、 不良债权有着不良亚文化特征 |
三、 用法哲学观点透析不良债权的特征 |
四、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诚信违背、即无信用特征 |
第四节 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债效形态 |
一、 从债的效力学说加以考究 |
二、 从债的效果甄别 |
第三章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概况与成因比较 |
第一节 国外金融债险引发的金融危机 |
一、 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及原因分析 |
二、 美国不良金融债权的形成及后果 |
三、 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形成及后果 |
四、 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
第二节 日本的不良债权是生成泡沫经济的主因 |
一、 泡沫经济的成因 |
二、 泡沫经济的含义 |
三、 “泡沫”经济的破灭,不良债权加重得以暴露 |
四、 日本巨额的不良债权引起一系列金融动荡 |
第三节 中外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比较 |
一、 中外不良债权的共性成因 |
二、 各国银行不良债权症结 |
三、 对外债务的管理 |
第四节 我国不良债权与金融债险的成因特点 |
一、 基本成因 |
二、 债的主体性因素 |
三、 债的客体性因素 |
四、 债权债务结构失调 |
五、 资本金严重不足且不真实 |
六、 债的信用效力体现不充分 |
七、 债权实现公力救济的缺乏 |
八、 其他法律风险因素 |
第四章 各国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克服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
第一节 一些国家不良债权监管主体的确立 |
一、 美国银行不良债权监控体系 |
二、 日本不良债权监管体系 |
三、 英格兰银行对金融债险的分类与监管 |
四、 日本金融监督厅 |
五、 日本改进央行监管 |
第二节 债权保障的安全性 |
一、 评级制度 |
二、 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债权的监管 |
三、 抵押金制 |
四、 运用国际会计方法 |
五、 金融机构退出制度 |
第三节 债权移转的流动性 |
一、 债权的让与制度 |
二、 债权的回收 |
三、 特别融资制度 |
四、 结算制度 |
第四节 债权实现的效益性 |
一、 债权主体及其关联交易中的分业与混业经营 |
二、 金融管理开放版本比较 |
第五节 重组与盘活不良债权相关法律制度 |
一、 亚洲重组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危机对策 |
二、 银行不良债权重组过程中的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 |
三、 银行业不良债权重组的主体。 |
四、 不良债权重组的对策。 |
五、 日本重组模式 |
六、 美国重组模式 |
七、 西方国家解决不良债权比较 |
八、 发展中国家解决不良债权的比较 |
九、 各国防治不良债权专题比较 |
十、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第五章 通过制度创新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与支撑理论 |
第一节 化解不良债权、规避金融债险的立法思路 |
一、 我国金融债险监管应借鉴巴塞尔核心原则进行金融避险立法 |
二、 应坚持借鉴国际惯例和从国情出发的立法原则 |
三、 央行处理不良债权的构想 |
四、 我国防治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立法指导思想 |
五、 要用法制手段处置不良债权 |
六、 借鉴各国处理不良债权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
一、 法人金融行为 |
二、 建立国有企业金融债务约束机制 |
第三节 健全市场法制,推动债的良性移转 |
一、 交易安全制度 |
二、 交割制度 |
三、 票据债权安全与提高结算效率 |
第四节 债权偿付基本保障制度 |
一、 确保公司资本真实 |
二、 形成信贷保险机制 |
三、 普通债权的一般担保 |
第五节 债权的保护与追偿权利 |
一、 有关债转股中的代偿请求权 |
二、 先履行抗辩权及其行使 |
三、 不安抗辩权 |
四、 代位权及其行使 |
五、 第三人清偿代位 |
六、 债权人撤销权 |
第六节 完善市场竞争、组合和退出制度 |
一、 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良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
二、 企业重组中债权债务 |
三、 重整期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
四、 破产中的债权保护 |
第七节 解决不良债权的制度创新 |
一、 债的履行原则 |
二、 债权实现的宗旨 |
三、 债权制度创新与强化债的效力 |
四、 建立债权债务人财产告示制度 |
五、 债的保全制度 |
六、 化解不良债权存量风险的制度 |
第六章 我国解决不良债权、防范金融债险的难点与综合对策 |
第一节 恶性债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
一、 企业债链的分析 |
二、 恶性债链的防治对策 |
第二节 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及关联交易 |
一、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原则 |
二、 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及与之关联交易 |
三、 建立资本真实登记和关联交易规范制度,防止不良债权 |
第三节 债的整合、封闭与追索 |
一、 可分债权整合转让理论 |
二、 抵押债权清偿的封闭性与安全性 |
三、 对债务人财产管理 |
四、 汇票的追索 |
五、 拒绝证书 |
第四节 结合金融债权特点,强化资质管理 |
一、 总量管理 |
二、 流动性管理 |
三、 安全性管理 |
四、 效益性管理 |
五、 流动性与盈利性矛盾。 |
第五节 强化惩罚制度、提高故意逃废债务人的法律成本 |
一、 重点加大法人惩罚制度的约束力度 |
二、 金融犯罪惩处制度的实施 |
第六节 化解企业逃废银行债务风险的对策 |
第七节 从我国实际出发,综合治理不良债权和规避金融债险的对策思考 |
一、 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冲击的的若干应对方案 |
二、 消除不良信贷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三、 规范法人金融行为,防范金融债险 |
第七章 不良债权特别处理制度——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
第一节 我国实行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 |
一、 我国出现大量不良债权的状况 |
二、 治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制度的选择 |
三、 实行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外不良债权运营机构及其方式 |
一、 美国处理储蓄贷款机构不良债权特设重组信托公司 |
二、 托管 |
三、 “过渡银行”制度 |
四、 讨债公司 |
五、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
六、 资产管理公司 |
第三节 关于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讨论 |
一、 运行的难点问题 |
二、 股抵债的负效应 |
第四节 债转股的适应范围与要件 |
一、 债转股的适用范围 |
二、 债转股的一般法律要求 |
三、 债转股的转换比例或价格 |
第五节 债转股和资产管理公司涉及的民法问题 |
一、 建立和完善的资产管理公司法律 |
二、 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主权 |
三、 债转股是当前国企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中的一种重要制度 |
四、 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 |
五、 做好对不良债权的认定工作,防止乘机逃废债务 |
六、 区别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处置银行不良债权 |
七、 盘活银行资产存量,通过股权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改革 |
八、 商业银行的资金弥补问题 |
九、 不良贷款的处置问题 |
十、 加快制订我国的产权转让法律 |
十一、 正确划分国家信用与企业信用之关系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的几个相关问题 |
一、 不良债权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
二、 资产证券化的规范运行 |
三、 实行资产证券化的重点与难点 |
四、 不良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
五、 化解券商不良债权的途径 |
第七节 通过托管化解不良债权和金融债险 |
一、 财产托管制度在罗马法上便已出现 |
二、 托管财产所有权的适用范围 |
三、 托管人 |
四、 我国财产托管的功能定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三角债”问题与诚信社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角债”问题的成因、本质及后果 |
二、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诚信社会 |
(一)打造诚信企业 |
1、企业要确立良好的经营理念。 |
2、推进企业信用建设。 |
(二)治理市场秩序 |
1、明确和保护产权。 |
2、完善市场规则建设。 |
3、理顺利益关系。 |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
(8)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 转型期与过渡经济 |
二 选题思考与研究意义 |
三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银企关系的历史考察 |
一 两个概念的界定 |
二 早期的民间信用:我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
三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时期的银企关系 |
四 近、现代时期的银企关系 |
第三章 银企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 银企关系的基本规定性 |
二 银企关系的基础:信用 |
三 银企关系中的经济杠杆:利率 |
四 信用、利率和产权 |
第四章 转型期的中央银行与国有企业:宏观分析 |
一 国有企业: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 |
二 国有企业行为和货币政策效率 |
三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国有企业的资金状况 |
四 简要的结论 |
第五章 转型期的专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微观分析 |
一 融资制度非均衡与国有企业借贷行为 |
二 银企债务危机与三角债 |
三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理论分析 |
四 对债务重组几个观点的评析 |
五 简要的结论 |
第六章 银企关系与制度创新 |
一 转型期银企关系面临的冲突与矛盾 |
二 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 |
三 新型银企关系的制度模式 |
四 简要的结论 |
文献 |
鸣谢 |
后记 |
(10)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88~1992)(论文提纲范文)
198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989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1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四、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调整国民经济是解决“三角债”的根本出路[J]. 石雷.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1(04)
- [2]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 ——企业所得权安排与政府权力分配下的博弈与游戏[D]. 杨玉熹. 中国政法大学, 2003(01)
- [3]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 孙智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4]不良债权研究 ——兼论金融债险规避法与资产管理公司[D]. 吴蓬生. 中国政法大学, 2000(01)
- [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三角债”问题与诚信社会建设[J]. 杨素青. 法制与经济, 2006(08)
- [7]关于当前清理“三角债”的再认识[J]. 王涛,陈鹭. 广东金融, 1992(02)
- [8]转型期的银企关系研究[D]. 严启发.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9]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分析和对策[J]. 刘国光,廖季立,章钟基,陈共,刘溶沧,陆百甫,李剑阁,胡季,马建堂,于祖尧,秦海,郑新立. 财贸经济, 1990(08)
- [10]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88~1992)[J]. 王佳宁. 改革,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