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合并感染84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杰[1](2019)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病毒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糖尿病(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早期、有效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呼吸内科所收治共109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2型糖尿病(T2DM)合并CAP患者共128例(11.7%),采集其下呼吸道标本,分别采用传统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进行细菌及病毒检测,分析其病原谱中细菌、病毒分布特点、概括其流行规律,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与病原感染的关系,按照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及检测阴性组,结合临床数据资料,筛选有利于判断病毒/细菌感染的相关指标。结果:128例2型糖尿病合并CAP患者中,检出病原阳性共44例(34.4%),其中单一细菌感染12例(9.4%);检出病毒感染共31例(24.2%),其中单一病毒感染28例,合并两种病毒感染3例;细菌病毒混合感染1例(0.8%)。在所检出的细菌中,以革兰阴性菌居多(69.2%),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最为常见(4株,30.8%),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株,23.1%),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2株(15.4%),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各检出1株。在检出的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居多(19株,占55.9%),其次为人巨细胞病毒8株(23.5%),腺病毒3株(8.8%),呼吸道合胞病毒2株(5.9%),人副流感病毒1型和博卡病毒各检出1株(2.9%)。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在6-7月份及11-1月份可见流行高峰,其余月份偶有散发。将128例T2DM合并CAP患者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31例)、细菌感染组(12例)、混合感染组(1例)及检测阴性组(84例),收集并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血糖水平在各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在不同血糖水平下病原谱无显着性差异,随着空腹血糖升高,细菌感染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毒感染组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率显着高于检测阴性组(P=0.022,OR=2.817,95%CI:1.177-6.743),同时病毒感染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率(42.2%)亦高于细菌感染组(16.7%),但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58);细菌感染组合并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检出阴性组(P=0.017,OR=6.750,95%CI:1.422-31.604;P=0.004,OR=9.286,95%CI:2.252-38.283)。在入院时的临床症状方面,病毒感染组肌肉酸痛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细菌感染组、检出阴性组(P=0.019;P=0.003,OR=4.674,95%CI:1.756-12.440);而细菌感染组发生寒战要比病毒感染组常见(P=0.017,OR=15.000,95%CI:1.465-153.546)。在辅助检查中,细菌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Mann–Whitney U=100,P=0.020)及检测阴性组(Mann–Whitney U=287,P=0.016);并且,细菌感染组中降钙素原的值亦高于病毒感染组(Mann–Whitney U=101,P=0.027)及检测阴性组(Mann–Whitney U=227,P=0.007)。在影像学表现上,肺部磨玻璃影在Flu-A病毒性肺炎中多见。结论:本组128例T2DM合并CAP患者中,病毒的检出率较高(24.2%),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最为多见。细菌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居多。分析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下病原谱分布情况,未见明显差异,但随着空腹血糖升高,细菌感染逐渐增加。分析比较各病原组T2DM合并CAP患者的临床资料后发现,病毒感染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白细胞计数正常、PCT无升高或仅轻度增高较细菌感染明显。而合并支气管扩张、白细胞计数及PCT增高在细菌感染组中较多见。另外,Flu-A病毒性肺炎肺部影像学较多表现为肺部磨玻璃影,有助于临床早期经验性判断该病原感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2](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王鉴[4](2019)在《84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并总结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及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在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9例,约占82.14%,女性患者15例,约占17.86%。患者发病年龄最大为88岁,最小为15岁,中位年龄55岁。糖尿病为坏死性筋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本组84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约占42.86%。肛周是坏死性筋膜炎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本组84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病变位于肛周,约占77.38%。本组84例患者中,62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未升高;7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未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未升高。实验室检查中,血清白蛋白的降低是最常见的异常。本组84例患者中,56例白蛋白低于30g/L,约占66.67%。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28例患者在院期间进行了细菌培养,其中10例患者培养出大肠埃希菌,4例患者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其他细菌包括草绿色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鸟肠球菌、屎肠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1例患者入院后行清创引流术,其中76例病情稳定后出院,2例患者在院期间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患者在院期间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MODS,放弃进一步治疗后出院。3例患者入院后未行清创引流术,其中2例存在手术禁忌症,1例因MODS放弃进一步治疗后出院。结论:坏死性筋膜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为主,多见于男性。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肛周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大肠埃希菌则为最常见的致病菌。患者病情危重,大多数患者的化验指标明显异常,如血常规、肝功及离子,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原则是早期清创引流,应用广谱或敏感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
姜臻宇[5](2020)在《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掌握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对临床治疗及疾病预防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院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有732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首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然后将患者按截肢与否分为截肢组与未截肢组,进行截肢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糖尿病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1)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病例732例,其中2型糖尿病729例(99.6%),1型糖尿病2例(0.3%),其他类型1例(0.1%)。男性500例(68.3%),女性232例(31.7%),男女比例为2.16:1。(2)年龄分布在31-86岁,平均年龄61.7±11.2岁,其中,50-59岁年龄段患者最多(224例,30.6%),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有408例(55.7%)。男性平均60.2±10.6岁,在50-59岁年龄段患病最多(167例,33.4%);女性平均64.8±11.7岁,在70-79岁年龄段患病最多(67例,28.9%)。(3)糖尿病病程为10(5,15)年,病程≥10年的有379例(52.8%)。糖尿病足病程为30(15,90)天,其中≤1天18例(2.5%),2-7天73例(10%),8-30天369例(50.4%),>30天272例(37.1%)。(4)有吸烟经历者291例(39.8%),有饮酒经历者220例(30.1%)。(5)入院季节分布:冬季入院最多(238例,32.5%),然后依次为:春季(191例,26.1%),夏季(154例,21.0%),秋季(149例,20.4%)。(6)住院天数为15(9,28)天,住院费用为21892(11214,47019)元。外科平均住院天数比内科长[23(13,41)天VS 14(9,24)天]。外科平均住院费用比内科高[37543.5(17808.75,69638.5)元VS 15048(9786,32903)元]。(7)发病诱因以外伤多见(129例,17.6%);日常生活及保健行为引起的足溃疡占比较大(275例,37.6%),其中,鞋袜不适90例(12.3%),接触热源74例(10.1%),泡脚44例(6.0%),胼胝处理不当36例(4.9%),剪趾甲损伤31例(4.2%);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足溃疡有133例(18.2%),其中自发水疱80例(10.9%),瘙痒挠破蹭破43例(5.9%),干燥皲裂10例(1.4%);其他原因导致的足溃疡67例(9.2%)。原因不明128例(17.5%),其中医生未记录12例(1.6%),记录为不明原因116例(15.8%)。(8)溃疡部位分布上,右足比左足易发(55.5%VS 44.5%),溃疡好发部位依次为:足趾(56.4%)>足底(14.0%)>足背(12.1%)>足踝(9.6%)>足跟(7.9%),把足趾细分后,溃疡好发部位依次为:第1趾>第5趾>足底>足背>第2趾>第4趾>足跟>第3趾>足外踝>足内踝。足趾细分左右足后,溃疡好发部位前九依次为:右足第1趾>右足第5趾>左足底>右足底>左足背>左足第5趾>右足第4趾>左足第1趾>左足第2趾。截肢组中,溃疡好发部位前三依次为:第5趾>第4趾>第1趾。未截肢组中,溃疡好发部位前三依次为:足底>足背>第1趾。(9)Wagner 1级糖尿病足占比最多(297例,40.57%),然后依次为2级(155例,21.17%)、3级(100例,13.66%),4级(78例,10.66%),0级(78例,10.66%)、5级(24例,3.28%)。0级与1级无截肢患者,5级中有2例(8.3%)不耐受手术而未截肢的患者。随着Wagner分级的增加,截肢率逐渐增加。(10)截肢总共150例(20.5%),其中大截肢66例(9.0%),小截肢84例(11.5%)。截肢在6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52例,34.7%),其中,大截肢在6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28例,42.4%),小截肢在50-59岁及60-69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各24例,28.5%)。截肢部位上,小截肢以右足第4、5趾及左足第5趾截趾最多,大截肢以右小腿截肢最多。(11)Wagner分级3级及以上的糖尿病足患者中,在烧伤科治疗比在骨科治疗的截肢率低(53.2%VS 80.7%)。(12)合并症/并发症中,高血压423例(57.8%),冠心病病史217例(29.6%),脑梗死病史155例(2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40例(60.1%),糖尿病肾脏病436例(59.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3例(75.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649例(88.7%)。2、糖尿病足截肢相关危险因素(1)单因素分析显示:截肢组与未截肢组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史、脑梗死病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清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比未截肢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wagner分级、高血压患病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比未截肢组的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OR=1.03,95%CI 1.02-1.03,P<0.05)、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4,95%CI 1.05-1.25,P<0.05)、Wagner分级升高(OR=8.40,95%CI5.63-12.53,P<0.05)是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降低(OR=0.84,95%CI 0.77-0.93,P<0.05)是糖尿病足截肢的保护因素。结论:1、糖尿病足多发于男性,年龄较大,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病程长,就诊延迟现象严重,住院费用高,住院天数长,截肢率高,并发症及合并症较多,冬季多发。2、糖尿病足发病诱因较多,以外伤最常见,日常生活及保健行为类诱因占比较大。3、糖尿病足溃疡好发部位依次为:足趾、足底、足背。右足比左足易发,右足溃疡更易发生在足趾,左足溃疡更易发生在足底、足背。发生在足趾的溃疡更容易导致截肢。小截肢截肢部位多在右足第4、5趾及左足第5趾,大截肢截肢部位多在右小腿。4、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Wagner分级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降低。
史燕,方英,李云娜,王世强,李燕芳,殷璀颖[6](20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5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4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210例COPD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COPD患者临床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其中,年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时间、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为COPD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王彬[7](2019)在《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糖尿病患者中,角膜上皮的形态与结构异常、损伤后的修复愈合延迟,以及角膜神经形态异常、密度降低以及角膜知觉减退,角膜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下降;以上这些造成角膜上皮抵抗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易继发细菌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导致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此外,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角膜移植术后经常出现持续性的角膜上皮缺损,在此基础上极易造成角膜的继发感染。感染性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也是可防治的致盲性角膜病,应该对其临床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让更多的医生和糖尿病患者了解和重视糖尿病性角膜病变以及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T2DM和非糖尿病(non diabetes mellitus,NDM)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讨T2DM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T2DM患者感染性角膜病预防及治疗的新策略。目的分析T2DM患者与NDM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情况,比较二者感染性角膜病临床特征的异同,探讨T2DM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01-2015年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30例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相同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168例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非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将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角膜病患者设为实验组(糖尿病组),非糖尿病合并感染性角膜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非糖尿病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季节、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有无诱因、病程)和住院资料(角膜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治疗方式及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一般资料比较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将感染性角膜病分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细菌性角膜炎(bacterial keratitis,BK)、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AK),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间各种角膜感染的差别。结果糖尿病组中,男性146例(63.5%),女性84例(36.5%);非糖尿病组中,男性1 1 1例(66.1%),女性57例(33.9%)。两组患者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及有无诱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患者年龄大于非糖尿病组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5)。两组患者年龄段、职业、发病季节、病程长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病程大多≤3个月,非糖尿病组病程大多>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平均住院13.15±9.51天,非糖尿病组患者平均住院10.67±6.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一般资料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发病季节与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有关。两组发生细菌性角膜炎及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真菌性角膜炎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和夏冬季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角膜炎。对于高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夏冬季,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眼部外伤,进而防止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生。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短,平均住院天数时间长。糖化血红蛋白Al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e,HbAlc)被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标准指标。HbAlc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具有生物学变异性小、不易受血糖波动的影响、与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等特点。短暂的血糖升高或降低不会造成HbAlc的增高和下降,故HbAlc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容易出现角膜上皮的长期缺损,角膜的上皮保护屏障受到破坏,从而易于继发角膜感染。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性角膜病时,其HbAlc和血糖水平如何?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具体治疗方式有何不同?本章节将重点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目的比较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HbAlc和血糖水平,探讨HbAlc和血糖水平对感染性角膜病的影响,分析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角膜病治疗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宄。将2001-2015年于山东省眼科研宄所青岛眼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30例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以及相同时间段内随机抽取的168例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纳入本研宄。收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数据、收集糖尿病组患者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及HbAlc等数据。将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角膜溃疡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羊膜移植术、角膜溃疡清创术+结膜瓣遮盖术、角膜溃疡清创术+羊膜移植术、睑裂缝合术、羊膜移植术+睑裂缝合术、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LKP+睑裂缝合术、PKP+结膜瓣遮盖术、PKP+睑裂缝合术、眼内容物剜除术以及眼球摘除术。结果糖尿病组中,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为8.2±3.5mmol/L,血糖波动范围6.0±1.8—10.3±3.4mmol/L;非糖尿病组中,患者空腹血糖5.3±0.5mmol/L,两组空腹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值为12.2±6.7 mmol/L,血糖波动范围为6.7±3.1—17.8±4.3 mmol/L;糖尿病患者三餐后两小时平均血糖明显高于7.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HbAlc为9.U2.1%,明显高于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的各种治疗方式中,细菌性角膜炎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以药物治疗居多,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0.5%和45.5%;真菌性角膜炎以PKP治疗(38.5%)居多;2例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在非糖尿病组的各种治疗方式中,细菌性角膜炎与单纯疱瘆病毒性角膜炎亦是以药物治疗居多,分别为42.2%和63.6%;真菌性角膜炎以药物治疗(32.6%)和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30.2%)居多;3例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均接受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中,糖尿病组有14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而非糖尿病组中无一例行剜除眼内容物或摘除眼球。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仅口服降糖药物(64.3%),血糖控制水平欠佳。结论2型糖尿病组发生感染性角膜病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及HbAlc明显增高。两组中细菌性角膜炎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式类似,均以药物治疗居多;而对于真菌性角膜炎,糖尿病组中以PKP治疗居多,非糖尿病组中以药物治疗和角膜溃疡清创术治疗居多。血糖控制水平欠佳、波动大可能对感染性角膜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合并感染性角膜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更规范的控制血糖治疗。
强盼盼[8](2020)在《甘露饮化裁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伤阴证84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回顾性地对甘露饮化裁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伤阴证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该方对其治疗临床疗效及组方中药的药性等规律,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提供资料与依据。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分析,筛选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八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84例,记录病例性别、年龄、病程、CKD分期、原发病等一般资料与肾功能等疗效性指标和中药加减变化;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Scr、BUN、UA、e GFR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总结分析组方中药的药味、四气、五味、归经、类别规律。结果:1.一般资料:(1)肾八科2016年-2019年所有CKD住院患者中,湿热伤阴证占比11.03%;(2)84例病例中,处于51-60岁段的病例占比最高,占比30.95%;处于CKD5期的病例数最多,占比75.00%;CKD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最高,占比51.19%。2.疗效性资料:(1)84例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90%;(2)84例患者中,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为89.28%,75例见效病例见效时间更多的集中在2周-4周,占69.33%;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要临床证状积分均显着下降,P<0.01,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3)肾功能指标: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有显着的降低,P<0.01,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后e GFR明显升高,P<0.01,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3.组方用药分析:(1)本研究中病例使用中药共146味,其中除甘露饮化裁方基础药物外,使用的其余药物共134味,共计35味中药使用超过10次;使用频率前10种中药依次分别为草果仁、甘草、枸杞子、连翘、赤芍、白术、巴戟天、茯苓、半夏、党参;(2)组方用药146味中药中:四气中占比最多的是寒性药(41.78%),其次是温性药(36.30%)、最少的是热性药(2.05%);五味占比最高前三位依序是的是甘味药(32.05%),苦味药(31.20%),辛味药(23.93%);归经占比最高前三位依序是肝经(20.78%),肾经(18.18%),肺经(13.51%);中药类别占比最多的5类依序是:清热药(18.49%),利水渗湿药(12.33%),解表药(7.53%),活血药(6.85%),补阴药(6.85%)。结论:1.CKD湿热伤阴证患者以中老年为主,湿热伤阴证以处于CKD5期为主。2.甘露饮化裁方能够显着缓解CKD湿热伤阴证患者恶心、呕吐、口干、咽干等临床症状。3.甘露饮化裁方能够使CKD湿热伤阴证患者肾功能Scr、BUN、UA水平显着下降,并提高肾小球滤过率。4.甘露饮化裁方组方中药以甘寒为主,多入肝肾肺经,CKD湿热伤阴证治疗中药类别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活血药、补阴药为主。
王琼,杨晓钟,戴伟杰,张娟,周静芳[9](2015)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患者33例,感染率为39.29%;共检出6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1株占68.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禁食时间、肠功能障碍时间、机械通气、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低氧血症、胰腺CT显示坏死等因素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腹腔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林允信,李陕区,杨博,王伯良[10](2012)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4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最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最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二、糖尿病合并感染84例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合并感染84例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病毒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4)84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及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实验室检查 |
2.2.2 病原学检查 |
2.2.3 治疗方法 |
2.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性别与年龄 |
3.2 危险因素 |
3.3 临床表现 |
3.4 实验室检查 |
3.5 病原学检查 |
3.6 治疗和转归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纳入、排除标准 |
2.1.3 重复入院患者的病历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统计指标的收集 |
2.2.2 诊断标准 |
2.2.3 DF截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的分组 |
2.3 统计学处理 |
2.3.1 DF流行病学统计 |
2.3.2 DF截肢相关因素危险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DF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 |
3.1.1 DM类型及性别构成 |
3.1.2 年龄构成 |
3.1.3 DM及 DF病程情况 |
3.1.4 吸烟饮酒史情况 |
3.1.5 入院季节分布 |
3.1.6 住院天数及费用情况 |
3.1.7 发病诱因构成 |
3.1.8 溃疡部位分布 |
3.1.9 Wagner分级情况 |
3.1.10 截肢情况 |
3.1.11 各科室Wagner3 级及以上的DF患者截肢情况 |
3.1.12 合并症、并发症情况 |
3.2 DF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 |
3.2.1 截肢组与未截肢组一般资料比较 |
3.2.2 截肢组与未截肢组合并症/并发症比较 |
3.2.3 截肢组与未截肢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
3.2.4 DF患者截肢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DF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 |
4.1.1 患者的DM类型、性别、年龄、DM病程分析 |
4.1.2 患者的DF病程及就诊延迟情况分析 |
4.1.3 患者的吸烟饮酒史、入院季节、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分析 |
4.1.4 患者的发病诱因分析 |
4.1.5 患者溃疡的好发部位分析 |
4.1.6 患者的Wagner分级及截肢情况分析 |
4.1.7 各科室Wagner3 级及以上的严重DF截肢情况分析 |
4.1.8 患者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分析 |
4.2 DF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4.2.1 DF截肢与CRP |
4.2.2 DF截肢与WBC |
4.2.3 DF截肢与Wagner分级 |
4.2.4 DF截肢与NLR |
第5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真菌培养及鉴定情况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感染情况 |
2.2 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
2.3 COPD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7)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 |
中文摘要 |
Research Background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角膜感染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表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8)甘露饮化裁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伤阴证84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慢性肾脏病及湿热伤阴证的认识 |
1.1 各医家对于CKD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各医家对于CKD治则治法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于湿热伤阴证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2.1 慢性肾脏病的病因 |
2.2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
2.3 慢性肾脏病的加重因素 |
2.4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研究用药 |
2.3 研究内容 |
2.4 疗效判定 |
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观察指标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1.4 CKD分期 |
1.5 原发病诊断 |
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2.1 总疗效 |
2.2 中医证候疗效 |
2.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2.4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
3 处方用药观察指标 |
3.1 组方用药中药药味统计 |
3.2 组方用药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类别统计 |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甘露饮化裁方分析 |
2.1 组方分析 |
2.2 组方思想 |
2.3 现代药理研究 |
3 一般指标分析 |
3.1 CKD湿热伤阴证占比分析 |
3.2 年龄分析 |
3.3 CKD分期分析 |
4 疗效性分析 |
4.1 对中医疗效的分析 |
4.2 对肾功能影响的分析 |
5 处方用药观察指标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湿热伤阴证主症分级量化表 |
湿热伤阴证次症分级量化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9)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4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痰标本采集 |
1.3 培养方法 |
1.4 治疗 |
2 结果 |
2.1 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2.2 疗效 |
3 讨论 |
四、糖尿病合并感染84例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菌、病毒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比较[D]. 陈诗杰.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2]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84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D]. 王鉴.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5]糖尿病足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截肢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姜臻宇. 南昌大学, 2020(08)
-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史燕,方英,李云娜,王世强,李燕芳,殷璀颖. 中华全科医学, 2018(02)
- [7]2型糖尿病患者角膜感染危险因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王彬. 山东大学, 2019(02)
- [8]甘露饮化裁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伤阴证84例的临床回顾性分析[D]. 强盼盼.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9]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J]. 王琼,杨晓钟,戴伟杰,张娟,周静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3)
- [1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84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 林允信,李陕区,杨博,王伯良. 临床军医杂志,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