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は”和“が”的性质和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吕萌[1](2016)在《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译法》文中研究表明精准、高效的翻译往往源于译者在平日里,对特殊性表达的译法不断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总结的精神。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对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中文翻译方法进行了探究。论文首先结合先行文献,对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用法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针对各个分类逐一列出“として”相应用法的具体例句进行试译和分析,探究了其中文翻译的方法。论文中引用的例句主要来自于实际进行的口译翻译实践。对于“表示资格·立场”这一表述的理解,首先,在不同语境下,“として”所表示的“资格”可以广义地理解为:身份、地位、性质、名义、立场、作用、范围、评价基准等等。而“表示资格”则主要是指主体或对象是以何种资格来实现某种存在或进行、被进行某种行为的;行为、动作本身具有何种资格;做出某种判断、评价时是以何种资格为支撑和基准的等。此外,在构成判断主体时,与资格层面的含义相比,“として”更加注重于强调主体立场本身,故在此将立场与资格并列提出。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以及口译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第二部分为正文,首先介绍了与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有关的先行文献,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用法及分类,接下来即按照用法分类逐一列举例句,分析探讨在各种用法下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中文译法。第三部分为结论,结论中对前文分析探讨得出的译法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李翠翠[2](2017)在《现代日语引用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用”一般指这样一种言语行为:对原话语进行转述;具体地说就是把别人说出或写出的话说给或写给第三者。“引用句”则是引用的产物,它是从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种句子类型。引用句通常由引语、引用词和引用动词构成。本文将“引用”视为一个体系,它由原话语、引语、引用词、引用动词、引用句等要素构成,引用行为则是将诸要素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本文在对日本学者有关引用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指出其问题所在的基础上,对现代日语的引用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引语、引用词、引用动词、引用句这四个内容展开。本文主要考察了日语对话体中的引用现象,所用语料主要来自日本的电视剧。引语是引用者对原话语进行转述的内容。以往的研究将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大类。本文首先从与原话语一致性的角度,将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其中直接引语又分为“显性直接引语”和“隐性直接引语”,前者与原话语内容一致,后者与原话语的视角一致。“间接引语”也分为两小类:一类是“显性间接引语”,它与原话语的内容不一致;另一类是“隐性间接引语”,它与原话语的视角不一致。此外还有一类不同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引语,在语篇中既没有出现原话语,又没有特定的标记来判断其视角与原话语是否一致,这类引语我们称之为“直接/间接引语”,即它有可能是直接引语,也有可能是间接引语,二者必居其一。在现代日语中,引语均采用有标记的形式出现在引用句中,而对于引语标记的性质,学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视之为语素,有人视之为助词(格助词或引用助词),还有人笼统地称之为引用标记。本文将日语的引语标记定位为虚词中的一个词类,其功能是明确标示引语,并连接引语和引用动词,引语表示引用的内容,引用动词表示引用的方式。根据引用词在句子中的断续(结句与否)功能的不同,本文将引用词分为连用引用词和连体引用词两种:前者有「と」「ように」「って」「とか」「なんて」「とは」等,后者有「との」「ような」「みたいな」「って(いう)」「という/といった」「なんて」等。使用连体引用词时,作为其中心语的名词在语义上表现出较明显的特征,多为指称言语行为产物的名词,如「言葉」或形式名词「こと」等。在引用句中,使用哪种引用词,不仅与连用、连体有关,还与语体有关,此外还与引语的语义内容和引用动词的语义关系有一定的联系。引用动词是将引用方式具体化的实词。关于引用动词的类型,以往的学者均将所谓的思考类动词也视为引用动词的一个次类。但从有关引用句的定义加以审视,不能不说这样的把握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认为,日语的引用动词主要由言说类动词和书写类动词组成。前者以「言う」为代表,后者以「書く」为代表。日语的SOV这种语序类型决定了日语的引用动词总是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引用动词是引用句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但对于引用句而言,它并非不可缺少的。引用动词隐含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也是日语对话体中的引用句的一个特点。当然,使用引用动词时,它不仅可以出现在主句谓语的位置上,还可以用广义的连用的形式出现在句中,本文重点考察了引用动词结句的用法。关于引用句,根据句中出现引用动词与否,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型:引用动词引用句和隐含引用动词引用句。句子中隐含引用动词时,有结句和非结句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是指“引语+引用词”后面还可以出现非引用类的动词。这时,“引语+引用词”对后续的动词而言,构成其连用修饰成分。本文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构成引用体系的诸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通过大量的实例考察了引语、引用词、引用动词、引用句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用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本文以清晰的形式构拟了现代日语的引用体系,并阐明了其主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本文明确地指出引语和引用词是引用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本文指出日语引用标记的语法性质是虚词,并称之为“引用词”,它既是引语的标识,也是引用句的主要标识。(4)根据与原话语以及原话语视角的关系,将引语分为三类: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直接/间接引语。本文在日语引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对日语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建婷[3](2020)在《汉日语味觉词“苦”和“甜”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味觉词是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表示味觉的基本义之外,还存在许多隐喻义。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味觉词发生隐喻转移时,会出现词义的相异或空缺现象,由此也会导致留学生在习得味觉词及其复合词的过程中产生偏误。本文主要通过对汉日语味觉词“苦”和「苦い」“甜”和「甘い」的语义特征和词类进行对比,深入研究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借以分析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语的偏误情况。同时,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对味觉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其次从味觉词的本体研究、跨语言研究以及味觉词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汉语“苦”与“甜”及日语「苦い」与「甘い」的词典释义。并分析汉日味觉词“苦/甜”的隐喻义涵盖了视觉、听觉、嗅觉、心理等诸多方面的隐喻投射,根据词语的隐喻义和所呈现的特征,探讨汉日语味觉词“苦/甜”隐喻化的共性和差异性。第三章,从词类和词性的角度,对汉日语语料库搜集到的例句进行分析,描述了汉日语味觉词“苦”与“甜”的差异和语法功能。第四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例句,对语料库中含有“苦”及其复合词和“甜”及其复合词的句子进行统计,并对这些语料进行分析。根据偏误类型,主要分为语义偏误、别字偏误、离合词偏误、生造词偏误和叠词偏误。第五章,根据上述汉日语“苦”和“甜”的对比分析和日本留学生习得偏误分析,为日本留学生学习提出一些关于“苦”和“甜”教学建议。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本文的不足。
金稀玉[4](2013)在《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以格助词、特殊(副)助词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对比分析的角度,以韩日语格助词、特殊(副)助词为中心,考察了格助词之间、特殊(副)助词之间、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之间的共现类别和共现顺序,并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理论背景,归纳出影响助词共现的一般原则。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如下:第一,明确了助词的共现类别。共现的助词可以是递加关系,也可以是加合关系。前者指的是前面的助词先和核心词组合,再受后面的助词附着,后者指的是先组合成并列关系的复合助词,再附着在前面的核心词。助词的共现还可按其形式分为相邻共现和隔离共现。前者指的是附着在同一个语言成分后面的助词的组合,后者指的是在一个句子中助词的连续出现。其中助词的递加关系和助词的相邻共现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第二,考察了韩日语助词共现的先后顺序。(1)对格助词之间的共现顺序做了对比考察,包括格助词Ⅰ与格助词Ⅱ的共现、格助词Ⅰ之间的共现和格助词Ⅱ之间的共现三种;(2)对特殊(副)助词之间的共现顺序做了对比考察,包括特殊(副)助词Ⅰ与特殊(副)助词Ⅱ的共现、特殊(副)助词Ⅱ之间的共现二种;(3)对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之间的共现顺序做了对比考察,包括格助词Ⅰ与特殊(副)助词Ⅰ的共现、格助词Ⅰ与特殊(副)助词Ⅱ的共现、格助词Ⅱ与特殊(副)助词Ⅰ的共现、格助词Ⅱ与特殊(副)助词Ⅱ的共现四种。第三,归纳韩日语助词共现的一般原则。(1)格助词之间共现时依据标记原则、语义靠近原则、线性次序原则,其中标记原则说明格助词之间共现的可能性,而语义靠近原则、线性次序原则决定共现顺序;(2)特殊(副)助词之间共现时依据语义协调原则、管辖范围原则、凸显原则,其中语义协调原则说明特殊(副)助词之间共现的可能性,管辖范围原则、凸显原则决定共现顺序;(3)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共现时依据语义靠近原则、管辖范围原则、主观程度原则,其中管辖范围原则和主观程度原则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受制于一条更普遍的原则,即语义靠近原则。最后指出了从历时研究的角度对助词共现的顺序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助词在韩日语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是韩日语性质的反映。助词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把研究重心放在一部分的格助词和特殊(副)助词上,未能对所有助词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考察。
臧昉[5](2019)在《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日语体学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然而纵观这些研究不难发现,语言学家们热衷于探讨表示具体的、在某一时刻或时段发生的事件和过程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限定性时间表达),而非具体性和非确定性的,即重复性、习惯性或时间概括性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非限定性时间表达)却被束之高阁,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譬如完成体的非限定性时间表达中存在一种名为“直观示例意义”的体意义,至今鲜有研究者论及。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直观示例意义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其他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的差异,探明这一意义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的位置。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直观示例意义进行详细论证,考察其语法意义及功能。本文由“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大部分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的第一章节中,着重介绍日本语言学界就文学篇章中的时态问题所作的阐述,并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通常认为文学篇章中的非过去时属于“历史性现在”亦或“眼前描写”等用法,然而经考察发现,其中不乏一些属于直观示例意义却被误读误判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学家们往往关注于时态的变化,却忽视了体意义的作用力。通过对先行研究中被误读例句的重新解读,本研究指出,过去被解释为“历史性现在”及“眼前描写”的语言现象中存在一部分属于本研究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动词非过去时完成体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的直观示例意义,应当从形态论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释。第二章节主要内容是直观示例意义的研究史。首先介绍了俄罗斯语言学界有关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研究,指出这些研究的分析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法国语言学家A.Mazon.所著《俄语动词体的用法》一书中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对于包含直观示例意义在内的动词体意义研究有着深远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接着介绍了日本语言学家铃木泰的研究。铃木泰率先将俄语中直观示例意义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日语中,提出直观示例意义属于古代日语中动词完成体的体意义之一。本章中还对日语语言学界对于“例示(日语)”这一概念如何阐释做了详尽的调查和研究,指出在过去的研究中,所谓“例示(日语)”,主要是指“?でも”“?とか、?とか”“?たり、?たり”等表示例举或并列关系的语言现象,与本文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别,应当予以区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第三章探讨了日语语言学界有关重复性这一体意义的先行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在过去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对于重复性的解释发生了质的变化。早先的研究坚持从体意义的角度予以解释,渐渐地,语言学家们开始从情态的角度来解释重复性,甚至有学者提出重复性不应被视为形态论层面的动词体意义。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现代日语中,持续体的本质意义是“持续性”,这与重复性并无冲突,因此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来表达很容易理解。有趣的是重复性也可以由完成体来表示。表达事件周而复始、反复发生的重复性与“完整性=极限性”这一完成体的基本意义是有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如何从体意义角度解释重复性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使得语言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转向从情态的角度予以解释。面对这一现状,本文指出,重复性意义中两体对立关系消失,发生了体的中和这一当今日语体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值得商榷。并例举强有力的实例,论证了表示重复性这一体意义时两体之间的差别:用持续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置身于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成的大规模事件的过程之中,强调的是过程意义。而完成体则可以在排除过程意义的情况下表示重复性。当使用完成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关注的不再是反复这一过程,而是把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而成的大规模事件看成一个整体加以描述。可以说,从体意义角度对重复性作出的这一阐释是本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第四章承接前一章所述内容,首先说明在过去的研究中,语法学家们仅关注到了简单重复性这一类别的重复性,却忽略了直观示例意义这一类别的重复性的存在。接着,通过对比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及一般恒常性等体意义的差异,阐述其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所占的位置。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简单重复性单纯地表示事件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示典型性事件,因此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和“反复性”这两个要素的复合性时间意义。(2)简单重复性描述单个行为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描述的是由两个以上有着继起、因果等关系的行为所构成的事件的反复发生。(3)简单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和完成体两种体来表示。而直观示例意义原则上只能用完成体来表示。这是因为,尽管直观示例意义表现的不是特定时间点(段)上发生的具体的事件,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这一要素显得尤为突出。(4)使用简单重复性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将反复发生的事件“等大小”地重现。而使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将反复发生的事件聚合为一个整体来看待。(5)简单重复性的动词句中,常常出现“毎日、時々、いつも、ずっと”等表示频率的副词。然而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通常不会与这些副词共起。(6)简单重复性存在时态的对立,直观示例意义则没有。(7)简单重复性与直观示例意义均具有时间非限定性特征,然而只有简单重复性与情态的不确定潜在性有着密切关联。我们将直观示例意义划归为非时间限定性范围,并不是因为直观示例意义具备在任意时刻均有可能发生这一不确定潜在性,而是因为其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这一重要特征。(8)简单重复性与直接观察或观察在记忆中的重现相关。尽管其描述的事件无法与具体的某一时刻绑定,但事件的反复发生是可观察的。然而在直观示例意义中,典型性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所得,而是作为由人的心智确定的信息出现的。直观示例意义与一般恒常性的差异主要有如下三点。(1)一般恒常性所表达的是事件可以不受量的限制无休止重复,因此可以说这一意义与简单重复性是有共通之处的,然而究其本质,一般恒常性本质上表现的不是事件的重复发生,而是具有指示某一事件的功能,因此,这种用法与着重表现事件典型性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异。(2)一般恒常性表示事件可以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时刻或时段发生,也就是说表现的是一种恒常不变的特性。而直观示例意义表达的是事件非个例发生的典型性特征。(3)一般恒常意义表示事件有100%的可能性发生,即事件的恒常性,因此无法与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高低的频率副词共起。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同样无法与频率副词共起,这是由于典型性与事件重复发生的频率并无关联。第五章节中,探讨了日语小说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可将直观示例意义细分为“习惯型”“类型型”“偶发型”这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直观示例意义各有特点,但在以下几点上是共同的。a.表示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通常不会单个出现,而是数个动词连用。直观示例意义中,所表示的事件被聚合为一个整体看待,事件的结果意义被强化,因此这些动词表示的事件之间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b.数个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所表示的数个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统一体,生动具体地描述某一典型事件的步骤或过程。c.以段落为单位来呈现事件的典型性。d.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所在的句子或上下文中或多或少需要有提示事件反复发生的说明语,这些说明语是我们判断其是否是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标识。经考察,日本社会派小说家石川达三的作品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尤为突出,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对其作品文体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小说《破碎的山河》为例,分析探讨了石川达三如何运用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描述人物的行为,使得人物的行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现象,更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淋漓尽致地凸显在读者面前,客观上起到了引发读者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去思考的积极意义。第六章探讨翻译文学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选取了屠格涅夫小说《猎人日记》的日译本中《幽会》以及《森与旷野》这两篇文章进行了考察分析。二叶亭四迷曾先后两次翻译《幽会》,第一次几乎通篇使用过去时,第二次则采用了过去时和非过去时混用的表达方式。对于前后两次译稿中动词时态的变化,过去的研究给出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地从叙述者视点切换的角度出发。然而本研究考察发现,文章开篇的景色描写部分被改译为非过去时与直观示例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译稿的该部分描写中有六处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可以说正是因为二叶亭四迷意识到了这部分描写的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自然景象,继而舍“形似”而求“神似”地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将屠格涅夫笔下雨后森林典型的自然景象生动而具体地再现出来。同时,研究发现《森与旷野》一文中贯穿全文地使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时间表达的角度来看,该篇由两种类型的语段构成,最主要、所占篇幅最长的是以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绝大部分表示的都是直观示例意义。另一种则是以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这种类型的语段尽管在文中占据篇幅较少,但是作用却不可小觑,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的使用使得叙事得以停留,说话者可以对一个场景中同时发生的不同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之外,赋予所描写事件以普遍意义的无人称叙述也是该篇的一大特色。直观示例意义动词与无人称句,二者相辅相成,将叙述者感知到的自然风景作为一种典型,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章探讨非虚构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根据文本的时体特点的不同,将非虚构类文章分为体验型和非体验型两类进行考察分析。经考察,和文学作品一样,非虚构类文章中也存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然而与体验型非虚构类文章不同,非体验型的说明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完成体所表现的事件虽具有典型性,但具体性几乎全无。典型的直观示例意义表示的重复性事件是兼具典型性和具体性的,因此,不得不认为诸如操作指南、菜谱之类的非体验型非虚构类文本中的直观示例意义属于边缘化的、非主体的用法。
陈琳[6](2019)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文中研究说明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全文翻译了日本学者服部裕幸的《语言哲学入门》一书。本翻译报告在介绍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篇章衔接的翻译等角度,结合对翻译实例的分析,总结哲学类文本的针对性翻译方法。针对术语的翻译,笔者提出,要在识别术语的基础上,采用溯源法、音译结合法等方法对术语进行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方面,笔者提出,要采用普遍的翻译方法和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长句的翻译方面,笔者将该文本中出现的长句分为“含有复杂修饰语的长句”、“含有插入成分的长句”以及“句节之间关系复杂的长句”三个类别,针对性探讨其翻译方法。对于衔接性篇章的翻译,笔者重点针对指示衔接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补充、省略以及直译的翻译方法等。
梁佳同[7](2020)在《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日两国都是使用汉字的国家,但由于两国的文化根源不同,即使表达相同的意思,其语言表现形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被征求意见时,日本人经常使用表示推量的表达方式“ようですね”的说法是因为话题与对方领域相关,从不能对对方有所失礼的角度出发,通过使用「ようですね」等推量表现来避免断定。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如何使用这种“推量表现”的,汉语的翻译情况,与汉语中的“推量表现”用法是否相同,这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正确地理解以上问题是学习日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从以上的问题意识出发,本研究以日语电视剧为对象,收集了其中出现的推测表达,并对其中文翻译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看,日本人为了缓和对话的气氛,有使用不确定的表达(推量表现)的倾向。推量表现可以区别与对方的亲疏关系。同时本论文在考察部分详细说明了产生日语“推量表现”特征的原因。
王喆[8](2018)在《谈话表达中ノダ的习得与教育实况研究 ——以日语专业中高级学习者为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日本人在口语中常常会用到ノダ这一文末表达。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初级阶段就会导入这一语法表达,但是即便到了高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学习者无法完全掌握ノダ的使用方法。在现有的先行研究中,ノダ这一文末表现在中日两国的日语学研究,尤其是日本方面的研究中已经被多次论及,但是其研究仍没有得到一致结论。而在日语教育这一领域,日本的日语教育研究中,多数是关于论文中的ノダ表达的研究,谈话表达中的ノダ却没有被重视起来。中国的日语教育方面的研究中,多数是关于教材的考察。尽管如此,从ノダ的习得与教育状况这一方面进行考察的文献却寥寥无几。因此,本论文首先从日语学、日语教育学及中日对照研究这三方面,对有关ノダ的先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总结。并进一步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先行研究的分析,本论文欲考察会话表达中的ノダ的习得与教育实况。据此课题,本论文以K大学的学生与教师作为考察对象,通过语法测试、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把握学生的习得实况,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对教材编写、学生习得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母语干涉这四方面的考察,分析其原因。最终,本论文对ノダ的教学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为教材导入ノダ时所沿用理论基础的转换及初中高级一贯式螺旋导入法,希望能对今后的ノダ有所帮助。
刘凤荣,唐玉红[9](2018)在《关于「は(誤用)→に(正用)」的偏误分析》文中提出迄今为止,与「は」相关的偏误分析,研究焦点集中在「は」与「が」之间的偏误分析方面。通过对于康(2015)『YUKタグ付き中国語母語話者日本語学習者作文コーパス2015』Ver.5的数据进行调查,发现有关「は」与「に」之间的偏误现象也不在少数,本文收集了该数据库中所有「は(偏误)→に(正用)」的偏误例句,并进行分类,对比偏误率,发现「NP(時点)+<は→に>」「NP(場所)+<は→に>」两类偏误率较高并且出现反复现象。进而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对于「に」的非话题化条件理解不透彻,或者可能由于母语干涉的原因,对于位于句首表示时间或场所的NP往往容易按话题处理,用「は」来标记。
巴超[10](2020)在《横光利一《虞美人中》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关于横光利一的短篇小说《虞美人中》的翻译报告。日语原文及中文译文大约占25000字,翻译报告大约占25000字。作者横光利一主张新感觉主义,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活跃于日本文坛。《虞美人中》于1944年在杂志《改造》上首次发表。目前国内尚无中文译本。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梶”在匈牙利旅行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本篇翻译报告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翻译任务的介绍。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翻译任务的背景、作者的介绍、文本的说明、研究目的及意义这四个问题。第二部分是翻译的过程。这一部分对译前准备、翻译理论以及翻译计划进行了论述。本次主要选择了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力求重现原文之美。第三部分是对翻译案例的分析,此部分列举了典型的例句,并对运用的翻译技巧加以详细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次翻译实践的心得。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希望能在翻译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问题,摸索出解决的方法。
二、试谈“は”和“が”的性质和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は”和“が”的性质和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译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形式及用法分类 |
2.1 形式 |
2.2 用法及分类 |
第3章“~として”表示主体·对象资格时的译法 |
3.1 表示主体的资格时的译法 |
3.2 表示对象的资格时的译法 |
3.2.1“A は B を C として”的形式 |
3.2.2“A は B として”的形式 |
第4章“~として”其他用法的翻译 |
4.1 表示行为的资格时的译法 |
4.2 构成判断主体时的译法 |
4.3“~としての+体言”句式的相关译法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2)现代日语引用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使用的语料 |
1.4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 关于引用 |
1.4.2 关于引语 |
1.4.3 关于引用词 |
1.4.4 关于引用动词 |
1.4.5 关于引用句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引用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引用的研究 |
2.1.1 奥津敬一郎的观点 |
2.1.2 砂川有里子的观点 |
2.1.3 藤田保幸的观点 |
2.1.4 鎌田修的观点 |
2.1.5 小结 |
2.2 关于引语的研究 |
2.2.1 山田孝雄的观点 |
2.2.2 藤田保幸的观点 |
2.2.3 鎌田修的观点 |
2.3 关于引用词的研究 |
2.3.1 山田孝雄的观点 |
2.3.2 奥津敬一郎的观点 |
2.3.3 藤田保幸的观点 |
2.3.4 鎌田修的观点 |
2.3.5 加藤陽子的观点 |
2.3.6 鈴木重幸的观点 |
2.3.7 小島剛一和彭广陆的观点 |
2.4 关于引用动词的研究 |
2.4.1 藤田保幸的观点 |
2.4.2 砂川有里子的观点 |
2.5 关于引用句的研究 |
2.5.1 山田孝雄的二分说 |
2.5.2 奥津敬一郎的情景说 |
2.5.3 砂川有里子的情景双重性说 |
2.5.4 藤田保幸的新二分说 |
2.5.5 鎌田修的五分说 |
2.6 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6.1 引用词研究中的问题 |
2.6.2 引用动词研究中的问题 |
2.6.3 引用句研究中的问题 |
第3章 引语 |
3.1 引语的基本特征 |
3.1.1 引语的定义 |
3.1.2 引语的分类 |
3.1.3 引语的功能 |
3.1.4 引语的标记 |
3.1.5 引语的视角 |
3.2 直接引语 |
3.2.1 直接引语的形式 |
3.2.2 直接引语的标记 |
3.2.3 小结 |
3.3 间接引语 |
3.3.1 间接引语的形式 |
3.3.2 间接引语的标记 |
3.3.3 小结 |
3.4 直接/间接引语 |
3.5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比较 |
3.6 引语的个案研究 |
3.6.1 陈述句做引语 |
3.6.2 疑问句做引语 |
3.6.3 祈使句做引语 |
3.6.4 感叹句做引语 |
第4章 引用词 |
4.1 引用词的基本特征 |
4.1.1 引用词的定义 |
4.1.2 引用词的分类 |
4.1.3 引用词的功能 |
4.2「と」 |
4.2.1 关于「と」的先行研究 |
4.2.2 「と」在句中的用法 |
4.2.3 「と」在句尾的用法 |
4.2.4 「と」的非引用用法 |
4.2.5 小结 |
4.3 「って」 |
4.3.1 关于「って」的先行研究 |
4.3.2 「って」在句中的用法 |
4.3.3 「って」在句尾的用法 |
4.3.4 「って」相关形式的用法 |
4.3.5 小结 |
4.4 「ように」 |
4.4.1 关于「ように」的先行研究 |
4.4.2 「ように」在句中的用法 |
4.4.3 「ように」的非引用用法 |
4.4.4 小结 |
4.5 「みたいな」 |
4.5.1 关于「みたいな」的先行研究 |
4.5.2 「みたいな」在句中的用法 |
4.5.3 「みたいな」在句尾的用法 |
4.5.4 小结 |
4.6 「との」 |
4.6.1 关于「との」的先行研究 |
4.6.2 「との」的用法 |
4.7 「なんて」「とか」「とは」 |
4.7.1 「なんて」「とか」「とは」在句中的用法 |
4.7.2 「なんて」「とか」在句尾的用法 |
4.7.3 「なんて」「とか」「とは」兼表提示话题的功能 |
第5章 引用动词 |
5.1 引用动词的基本特征 |
5.1.1 引用动词的定义 |
5.1.2 引用动词的分类 |
5.1.3 引用动词的功能 |
5.2 言说类引用动词 |
5.2.1 典型的言说动词 |
5.2.2 叫喊类引用动词 |
5.2.3 请求类引用动词 |
5.2.4 约定发誓类引用动词 |
5.3 书写类引用动词 |
第6章 引用句 |
6.1 引用句的基本特征 |
6.1.1 引用句的定义 |
6.1.2 引用句的分类 |
6.1.3 引用句的功能 |
6.1.4 引用句的语序 |
6.2 引用句中引语、引用词、引用动词的共现规律 |
6.2.1 引语和引用动词的共现 |
6.2.2 引用词和引用动词的共现 |
6.2.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今后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汉日语味觉词“苦”和“甜”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苦”和“甜”的本体研究 |
1.2.2 “苦”和“甜”的跨语言研究 |
1.2.3 “苦”和“甜”的二语教学研究 |
1.3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2 汉日语味觉词语义特征 |
2.1 “苦”和「苦い」 |
2.1.1 “苦”和「苦い」的词典释义 |
2.1.2 “苦”和「苦い」的隐喻义对比分析 |
2.2 “甜”和「甘い」 |
2.2.1 “甜”和「甘い」的词典释义 |
2.2.2 “甜”和「甘い」的隐喻义对比分析 |
3 汉日语味觉词的词类分析 |
3.1 “苦”和「苦い」的词类分析 |
3.1.1 汉语“苦”的词类分析 |
3.1.2 日语「苦い」的词类分析 |
3.1.3 “苦”和「苦い」词类分析 |
3.2 “甜”和「甘い」的词类分析 |
3.2.1 汉语“甜”的词类分析 |
3.2.2 日语「甘い」的词类分析 |
3.2.3 “甜”和「甘い」词类分析 |
4 日本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语的偏误分析 |
4.1 汉语“苦”“甜”及其复合词的偏误 |
4.1.1 “苦”及其复合词的偏误 |
4.1.2 “甜”及其复合词的偏误 |
4.2 偏误产生的原因 |
4.2.1 汉语自身的复杂性 |
4.2.2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
4.2.3 母语的负迁移 |
4.2.4 教材的编排 |
5 对日汉语味觉词的教学建议 |
5.1 教学原则 |
5.2 教学方法 |
5.3 教材编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以格助词、特殊(副)助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助词的共现 |
1.1.2 助词共现的相关问题 |
1.2 韩日语助词共现研究综述 |
1.2.1 韩国语助词共现研究 |
1.2.2 日语助词共现研究 |
1.2.3 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前提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前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与语料来源 |
1.5.1 章节安排 |
1.5.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韩日语格助词共现对比 |
2.1 韩日语格助词的分类 |
2.1.1 以往的分类 |
2.1.2 本研究的分类 |
2.1.3 韩日语格助词对应关系 |
2.2 韩日语格助词的共现 |
2.2.1 格助词共现的类别 |
2.2.2 格助词共现的顺序 |
2.3 韩日语格助词共现的原则 |
2.3.1 标记原则 |
2.3.2 语义靠近原则 |
2.3.3 线性次序原则 |
2.4 小结 |
第三章 韩日语特殊(副)助词共现对比 |
3.1 韩日语特殊(副)助词的分类 |
3.1.1 以往的分类 |
3.1.2 本研究的分类 |
3.1.3 韩日语特殊(副)助词对应关系 |
3.2 韩日语特殊(副)助词的共现 |
3.2.1 特殊(副)助词共现的类别 |
3.2.2 特殊(副)助词共现的顺序 |
3.3 韩日语特殊(副)助词共现的原则 |
3.3.1 语义协调原则 |
3.3.2 管辖范围原则 |
3.3.3 凸显原则 |
3.4 小结 |
第四章 韩日语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共现对比 |
4.1 韩日语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的分布 |
4.1.1 联系项居中原则与助词的位置 |
4.1.2 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的范围 |
4.1.3 韩日语助词词序问题 |
4.2 韩日语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的共现 |
4.2.1 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共现的类别 |
4.2.2 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共现的顺序 |
4.3 韩日语格助词与特殊(副)助词共现的原则 |
4.3.1 语义靠近原则 |
4.3.2 管辖范围原则 |
4.3.3 语法化原则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5)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謝辞 |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1.問題の所在 |
2.本稿の構成 |
第一部 理論的研究——例示的用法を中心に—— |
第1章 語りの時制の研究 |
1.問題の所在 |
2.テンス·アスペクトの観点から言及される研究 |
3.語りの問題とのかかわりで言及される研究 |
4.結び |
第2章 「例示的用法」の研究史 |
1.ロシア語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1 マスロフの説 |
1.2 ボンダルコの説 |
2.3 アンドレ·マゾンの説 |
2.古代日本語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3.従来の研究における「例示」という概念 |
3.1 名詞的要素のとりあげかた |
3.2 並列形式による例示 |
第3章 〈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見直し——例示的用法との関連において |
1.問題の所在 |
2.アスペクトとテンスという文法的カテゴリー |
3.〈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再検討 |
3.1 金田一春彦の研究 |
3.2 吉川武時の研究 |
3.3 鈴木重幸の研究 |
3.4 高橋太郎の研究 |
3.5 工藤真由美の研究 |
3.6 須田義治の研究 |
3.7 鈴木泰の研究 |
3.8 〈くりかえし〉の研究における問題点のまとめ |
4.アスペクト的な観点からみた〈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 |
第4章 非アクチュアルな時間表現の区別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の位置付け |
1.問題の所在 |
2.例示的用法と単純な反復用法との相違 |
3.例示的用法と一般的恒常的な意味との相違 |
第二部 実例研究 |
第5章 日本語の小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資料及び調査方法 |
2.1 .例文の収集方法 |
2.2 .出典と用例数の詳細 |
3.例示的用法のタイプ |
4.実例分析 |
4.1 .[1]「習慣型」 |
4.2 .[2]「類型型」 |
4.3 .[3]「偶発型」 |
5.石川達三の用いた例示的用法 |
5.1 .石川達三の作品 |
5.2 .実例分析??『傷だらけの山河』を対象に |
第6章 ツルゲーネフ作『猟人日記』の訳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資料について |
3.「あひゞき」の例示的用法 |
3.1 .全体の構成 |
3.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態 |
3.3 .時制形式の選択と例示的用法の相関 |
4.「森と曠野」の例示的用法 |
4.1 .全体の構成 |
4.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態 |
4.2.1 .基本的パターン |
4.2.2 .周辺的パターン |
4.3 .例示的用法の継起性と同時性 |
第7章 ノンフィクションのテクスト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
1.はじめに |
2.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
2.1 .通信文 |
2.2 .随想文 |
2.3 .児童作文 |
3.非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
3.1 .案内書 |
3.2 .自然科学文 |
3.3 .マニュアル·レシピ |
4.結び |
終章 まとめと今後の課題 |
参考文献 |
(6)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はじめに |
2.本プロジェクトについて |
2.1 『言語哲学入門』について |
2.2 『言語哲学入門』の特徴およびその翻訳における難点 |
2.3 本プロジェクトの意義 |
3.テキストについての分類とNewmarkの翻訳理論 |
4.翻訳の実例分析 |
4.1 専門用語と固有名詞の翻訳 |
4.1.1 専門用語の翻訳 |
4.1.1.1 専門用語の識別 |
4.1.1.2 遡源法 |
4.1.1.3 音義結合法 |
4.1.2 固有名詞の翻訳 |
4.2 長文の翻訳 |
4.2.1 複雑な修飾語が含まれる長文の翻訳 |
4.2.2 挿入成分が含まれる長文の翻訳 |
4.2.3 節間関係が複雑な長文の翻訳 |
4.3 結束構造を含むテキストの翻訳 |
5.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原文 |
第二章 意味と指示 |
第三章 記述の理論 |
第四章 固有名の問題 |
訳文 |
第二章 意义和指称 |
第三章 摹状词理论 |
第四章 专名的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中文摘要 |
1 はじめに |
2 先行研究の概観 |
2.1 理論的研究 |
2.2 日本語の推量表現についての研究 |
2.3 問題点 |
3 研究目的及び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4 日中推量表現の分析 |
4.1 日中推量表現 |
4.1.1 日本語の推量と中国語の推量の定義 |
4.1.2 日中推量表現の諸相 |
4.1.3 日本語の推量表現の分類 |
4.2 研究対象 |
4.3 ドラマに現れた日中推量表現の回数 |
4.4 ドラマに現れた日本語の推量表現の分類 |
4.5 ドラマに現れた推量表現全体に見る日中比較 |
4.6 四つのドラマそれぞれに現れた日中推量表現 |
4.6.1「隣の家族は青く見える」日中推量表現の比較 |
4.6.2「獣になれない私たち」日中推量表現の比較 |
4.6.3「凪のお暇」日中推量表現の比較 |
4.6.4「わたし、定時で帰ります」日中推量表現の比較 |
4.7 相手との親疎関係に見る日中推量表現 |
4.7.1 相手との親疎関係全体に見る日中推量表現 |
4.7.2 ドラマごとの親疎関係に見る日中推量表現 |
4.7.3 ソト関係における分類カテゴリーの分布 |
4.7.4 ウチ関係における分類カテゴリーの分布 |
4.8 結果と考察 |
4.8.1 結果 |
4.8.2 考察 |
5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謝辞 |
(8)谈话表达中ノダ的习得与教育实况研究 ——以日语专业中高级学习者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序論 |
第一章 先行研究 |
1.1 日本語学における先行研究 |
1.1.1 日本方面 |
1.1.2 中国方面 |
1.2 日本語教育学における先行研究 |
1.2.1 日本方面 |
1.2.2 中国方面 |
1.3 中国語「是…的」構文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4 ノダと「是…的」の対応研究 |
1.5 本章のまとめ |
第二章 調査方法と調査内容の設定 |
2.1 調査の背景 |
2.2 調査の仕組み |
2.2.1 調査対象 |
2.2.2 調査目的?方法 |
2.3 文テストの設定 |
2.3.1 問題設定の枠組み |
2.3.2 設問内容 |
2.4 アンケート調査 |
2.4.1 調査の手順 |
2.4.2 日本人被験者プロフィール |
2.4.3 中国人学習者プロフィール |
2.5 教育実態に対する調査手順 |
第三章 文テスト調査結果の分析処理 |
3.1 回答状況概観 |
3.1.1 日本人と中国人のデータ対照 |
3.1.2 二年生と三年生の日本語学齢による対照 |
3.2 ノダの意味に基づいた各問分析 |
3.2.1 選択問題における中日被験者の対照分析 |
3.2.1.1 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1.2 高次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1.3 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1.4 ノダの非使用条件 |
3.2.2 穴埋め問題における中日被験者の対照分析 |
3.2.2.1 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2.2 高次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2.3 推意レベルにおけるノダの手続き的意味 |
3.2.2.4 ノダの非使用条件 |
3.3 本章のまとめ |
第四章 ノダの習得と教育実態に関する考察 |
4.1 『新界標日本語総合教程』に関する考察 |
4.1.1 ノダの用法に関する解説 |
4.1.2 教科書が提示した用法のまとめ |
4.1.3 ノダ導入に関わる教科書の問題点 |
4.2 習得状況に関する学習者の自己評価 |
4.2.1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結果に関する考察 |
4.2.2 学習者の自己評価のまとめ |
4.3 教師の教育実態に関する考察 |
4.4 母語干渉についての考察 |
4.5 ノダにおける新しい教育案の試み |
4.5.1 ノダ導入に関わる理論的枠組みの転換へ |
4.5.2 ノダ導入における螺旋型の取り入れ |
4.6 本章のまとめ |
結論 |
1.まとめ |
2.今後の課題 |
参考文献 |
付録 |
付録1.会話文使用状況に関わるアンケート調査 |
付録2.关于「~のだ?のです」教学情况的考察 |
付録3.『新界標日本語総合教程1~4』のノダに関わる会話文一覧 |
謝辞 |
(9)关于「は(誤用)→に(正用)」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一) 「に」的用法 |
(三) 小结 |
三、非话题化条件与 |
(一) 先行研究 |
(二) 「NP (に) 」非话题化条件 |
1. NP的属性 |
2. NP与VP的关系 |
3. 分句中的「NP (に) 」 |
(四) 小结 |
四、母语干涉与 |
五、结语 |
(10)横光利一《虞美人中》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要旨 |
摘要 |
日语原文 |
汉语译文 |
翻译报告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材料来源 |
1.2 作者介绍 |
1.3 翻译文本简述 |
1.4 翻译项目意义及难点 |
2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1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2 资料和工具的准备 |
2.1.3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1.4 翻译策略的准备 |
2.2 译后校对及分析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翻译技巧分析 |
3.1.1 分译 |
3.1.2 加译 |
3.1.3 减译 |
3.1.4 意译 |
3.1.5 倒译 |
3.1.6 音译 |
3.2 改译的纠误及其背后的翻译问题 |
3.2.1 初译中的漏译 |
3.2.2 初译中的错译 |
3.2.3 原文中汉字与假名不相符从而导致的错误 |
3.2.4 总结——纠错背后反应出来的问题 |
4 翻译实践体会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试谈“は”和“が”的性质和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表示资格·立场的“として”的译法[D]. 吕萌. 吉林大学, 2016(10)
- [2]现代日语引用体系研究[D]. 李翠翠. 吉林大学, 2017(03)
- [3]汉日语味觉词“苦”和“甜”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D]. 叶建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以格助词、特殊(副)助词为中心[D]. 金稀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5]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D]. 臧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D]. 陈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7]中日推量表达的对照研究 ——以字幕翻译为中心[D]. 梁佳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谈话表达中ノダ的习得与教育实况研究 ——以日语专业中高级学习者为对象[D]. 王喆.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关于「は(誤用)→に(正用)」的偏误分析[J]. 刘凤荣,唐玉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0]横光利一《虞美人中》翻译报告[D]. 巴超.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