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圣叹小说理论在批评史上的贡献 兼论《水浒》评改中的自相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钟闻[1](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认为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研究指明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李鑫[3](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梁彤彤[4](2020)在《《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文中提出评点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独有形式,小说评点在清代达到高潮。《儒林外史》是一部展现知识分子生活百态的章回小说,开讽刺小说之先声。目前发现的《儒林外史》评点共有十种,其中卧闲草堂本评点、齐省堂本评点、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影响较大。本论文以卧闲草堂评点、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为研究对象,分类整理各家评点对主旨、人物、艺术的评语,加以比对分析,以探究评点间的承继与发展;梳理与分析不同评点间的异同,探讨其分歧背后的原因;总结三家评点的评点特色;探究三家评点对以后小说创作、《儒林外史》研究的影响与意义。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儒林外史》的评点种类,阐明卧闲草堂评本、天目山樵评本和黄小田评本的评点形式及大致内容;说明论文的选题原由;对学术界《儒林外史》评点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三家评点对《儒林外史》主旨的阐释。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继承了卧评的“功名富贵”说,对其影响下的四类人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张文虎还关注到“功名富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揭示“势要”与“权贵”对人的荼毒。黄小田全面否定八股文与科举制。张文虎也否定选官制度与所选官员,但对八股文持客观态度,并肯定其积极一面。张、黄二人都重视《儒林外史》的教化功能,提出作者有劝孝之心和醒世之意。张文虎还提出不图“升官发财”这一目的而读书的观点。第二章探究三家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形象上的评点,并分析探讨三家评在人物形象上的异论。关于人物塑造,分析“如画”与“出骨”的具体手法,塑造人物的种种笔法,以及“同而不同”与“分毫不犯”技法的运用。关于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有针对“真儒”所提出的“真玉有瑕”和体现在普通人身上的“瑕瑜互见”。对于三家评点中人物的异论,分“真豪杰与假豪杰”、“君子与小人”和“义民与烈妇”三种类型予以阐释。第三章介绍三家在艺术上的评点。分别就语言、结构与叙事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上,有对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两方面的评点,还有对方言土语和地方风俗的注解。结构上,卧评提出全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黄评认为全书以人物串联,每以不结结之。分析以卧评为代表的内在主线与以黄评为代表的连环短篇,并就两种结构观对后来《儒林外史》结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进行说明,对三家就小说结点、回数和幽榜存在的异论进行梳理探讨。叙事上,分别就叙事手法和叙事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手法上,卧评提出“起伏照应,前后映带”,黄评提出“顿”与“直率”,天评则提出“平中带侧”、“峭接横隔”、“天外奇峰”等手法。特点上,三家提出《儒林外史》对史传叙事艺术的借鉴和对史传叙事视角的发展。第四章介绍总结《儒林外史》评点的特色。张文虎受考据派的影响,在评点中表现出浓厚的朴学倾向,常常追溯本事、考证源流,考察方言、训解名物,并指出小说和其他评点的问题,予以纠正。张文虎和黄小田的评点从兴趣出发,其评点中带有很强的文人性倾向。由于三家评点的传承性,在其评点中还可以看到小说观念的流变和发展,同时,向上的交流更是《儒林外史》评点的一大特色。
窦瑜彬[5](2019)在《《儒林外史》卧评、黄评、天评三家评木研究》文中认为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表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金业焱[7](2015)在《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分析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影响。古代小说的语言艺术、人物塑造手法、叙事风格都受到相术文化的影响。相术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提升了古代小说的文化意蕴。本文的论述旨在揭示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深刻影响,彰显从相术角度研究古代小说的价值。正文共六章。前两章为相术文化研究,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相术的演变、相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作用。第一,中国古代相术的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秦两汉为相术的形成期,这一阶段相术逐步流行起来,在理论上得到初步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为相术的发展期,此期相术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相术技艺有了明显进步。隋唐宋为相术的高峰期,此阶段涌现出一大批在相术史上有影响力的相士,相术技艺已经比较完善,相术到达鼎盛。元明清为相术由盛转衰期,这一时期的相术虽然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相术理论也得到总结;但它逐步沦落为江湖术士的骗钱工具,走向衰落。第二,相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反映了古人的命运观、天人感应思想、阴阳五行观念、气化论、审美思想、形神观、善恶观和轮回意识等思想观念;相术在古代社会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对古代的政治、军事、家族、婚姻、人际交往等都有影响。后四章为文学研究,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相术文化与古代小说关系综述、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艺术、人物塑造手法和叙事风格的影响。第一,相术文化对不同时期的小说都有影响,随着相术文化和古代小说的发展,二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到了元明清,相术文化实现了对小说的全面渗透。第二,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语言的色彩美、形式美、狞厉美,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的比喻、夸张、列锦、反讽都修辞手法,相术文化影响了古代小说语言的整体组合特征。第三,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受相术文化的影响,作者对小说人物外貌及言行举止的相术化描写,形成了小说人物形象的相术化及类型化特征,并赋予小说人物形象特殊的文化内涵。相术文化不仅有助于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还丰富了小说的文化意蕴。第四,相术叙事是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说叙事有一定影响。在叙事视角上,相术叙事主要采用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的叙事方式,在有的小说中,作者又常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这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心理刻画及故事情节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叙事内容上,古代小说中的相术叙事以独特的内容反映了古人的思想和生活。在情节结构上,相术叙事上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甚至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框架起到了支撑作用。在叙事方式上,由于相术在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常具有说明人物品性、命运及政治伦理的功能,对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读者由人物的外貌可以推知故事的发展和作者的某些情感、态度,由此形成了古代小说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即相术化的身体叙事。总之,古代小说中的相术叙事在塑造人物、设置悬念、铺展情节、深化主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相术叙事成为古代小说重要的叙事模式。简言之,相术文化与古代小说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一方面,相术文化不断渗透到小说中,古代小说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了相术文化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特征,相术文化也成为研究古代小说的重要切入点;另一方面,随着古代小说影响力的扩大,古代小说中的相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这促进了相术文化的普及与进步。
何毅[8](2014)在《叶昼等作“伪李评本”小说评点中的理论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一直处于比较粗糙和原始的状态中,表现在:关于小说的论说只是零散地出现在一些序跋、书信、笔记中,而且深入探讨小说理论问题的文字极少,对小说的评说基本上停留在讨论某部小说是否符合历史真实、某部小说是否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等。明代之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才逐渐进入了“正式”的理论探讨阶段。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之所以能在明代取得这样的进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在文言小说继续发展的同时,以宋元话本为渊源的白话小说大量涌现,并产生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样优秀的长篇小说。另一方面,白话小说的崛起引起一些文人的关注,并开始对其进行鉴赏与批评。小说评点的出现与兴盛,是小说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小说理论才逐步细密、全面、丰富、系统化。后来一些最重要的小说理论论述就都是以评点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四大评点”(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脂砚斋),其理论价值更是历来为人们所公认。关于“四大评点”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成果。而在“四大评点”之前,叶昼等人伪托“李贽”之名对《水浒》、《三国》、《西游记》等小说所作的评点应视为这一文学批评形式的早期成果,其意义不容忽视。它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备形式上与内容上真正完整特征的小说评点之作,对后世包括“四大评点”在内的诸多小说评点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样一批在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自然具备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然而以往学界对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研究的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对其文学理论价值及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一个明显的证明就是关于这一批小说评点的研究总量偏少,且多集中在思想内涵等方面,间或有少数文章涉及个别理论话题。但讫今为止,还没有人将全部评点文字进行概括、总结并探求其内在的小说理论体系。这里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空白,本论文试图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有所开创。本论文便是以叶昼等人伪托李贽名义评点的数部小说评点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研读这些评点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李贽评忠义水浒全传》、《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中的全部评点文字(包括卷首评、回评和夹评——这些形式也是叶昼等人首创),对评语内容进行全面考察,厘清其基本思想、核心价值,特别是文学理论方面的独到见解等,最终以之归纳概括成较为成型的小说理论系统,并对其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做出公允的评价。
林海霞[9](2014)在《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圣叹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集大成者,通过对《水浒传》的评点,他不仅拓展了小说的评点模式和自由度,评点语言更是富有情思和文采,议论生风,对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且其独特的语言评点风格对后世的小说评点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金圣叹的评点语言进行较为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且主要以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为例。简单梳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原因和主要内容,同时重点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特点和深远影响,以期使有关金圣叹评点语言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完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的引言主要梳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渊源和研究价值,对前人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讨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形成原因。对于前人的研究情况,简单梳理了对金圣叹总体研究、生平思想研究及评点理论研究的情况,重点归纳概括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各方面的情况。在了解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还对金圣叹的生平遭际进行分析和了解才能使文章脉络更为清晰,内容更为充实。第二部分主要归纳概括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主要内容。他对《水浒传》的评点自由灵活,并且与作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一边将自己的满腔情感和对社会各方面的品评渗入到评点语言的字里行间;一边将《水浒传》中最具魅力的人物性格的个性和多样性发扬光大;一边又对《水浒传》的情节结构和语言魅力进行了深入挖掘。这些评点内容准确地把握了《水浒传》的精神实质和艺术价值,充分地体现了金圣叹在小说评点方面高人一筹的独到眼光。正是透过这些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评点内容,我们才更清楚地看到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独特之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特点。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之所以备受世人青睐,主要源于他独树一帜的极具个性化的评点语言,具体体现在:在思想性上,评点时强调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此评点文字中处处流淌着他的肺腑之言与伪饰之论的矛盾冲突,这也正是封建时代传统文人矛盾心态的真情展露;在评点篇幅上,洒脱不羁的性格造就了评点文字长短不一的独特之美,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才会有不惜一字挥毫泼墨的长篇大论式的评点与惜字如金单字词式评点的完美结合,形成参差错落的形式美;语言风格上,诙谐幽默的文学腔与油滑戏谑的市井调交相辉映,贯穿始终;评点的深度和广度上,不仅将诗歌理论、绘画理论、书法、五行及修辞等各领域知识融入评点,且还能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歌、灵活运用各类典故、自如地援引三教经典,增加了评点的哲理蕴含。第四部分主要讨论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影响。金批《水浒传》语言的影响,最显着之处体现在其对毛宗岗、张竹坡及脂砚斋三大评点家的影响。金圣叹的评点不仅直接影响了几位评点大家的评点,且对清代其他白话小说评点家和文言小说评点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使得《水浒传》的文本也身价倍增,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提高了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为通俗小说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第五部分主要论述金圣叹评点语言的缺失和对金圣叹小说评点语言研究的展望。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语言虽有多处缺失,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研究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研究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点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人的批评实践活动,如果能将我国现当代的批评实践和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进行古今比较研究,将会给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研究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葛志伟[10](2014)在《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经典化问题属于当前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此研究方法当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术界。按照当代西方学者的主流观点,文学经典化研究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一)、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二)、存在一个社会主流文化群体;(三)、文学作品的某种价值能得到此群体普遍认同;(四)、建构一个较为稳定的文学传统。若就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五言诗这一诗歌体式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恰能涵盖以上四点内容。我们通过对南朝时期江淹拟诗、刘勰明诗、钟嵘品诗、萧统选诗等行为的考察,可知经典作家作品经过多重遴选似已能成为一种共识。换句话说,我们有理由认为五言诗在此时期完成了其文学经典化的最初历程。当然这种经典化过程,不仅是指某些诗人及其作品在后世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也是指其文体本身实现从俗体流调向诗坛正体的跨越。不过此过程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以整个中古时期为限才可能看的清楚。因而那种认为“五言居文辞之要”的传统说法并非是绝对的真理,理应值得深入检讨。事实上,汉末建安时期传统四言诗体为适应时代需要也在应运而变。两种诗歌体式的竞争在西晋诗坛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五言诗之所以后来能在南朝诗坛独领风骚,其文体实用性逐步提升理应得到重视。这一点通过对此时期诗歌作品中“新诗”概念的论述可得到充分说明。众所周知,五言诗这种诗歌样式在汉魏时期本为“三曹”这样的寒族文人所擅长,但到南朝社会却成为士族群体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士族文人群体大规模介入到五言诗的创作实践中,那么此文体在南朝时期就不太可能实现其经典化的历程。而士族文人群体介入五言诗的创作,又与其自身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紧密相关。在魏晋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士族势力先后经历兴起、巩固、极盛、衰落等四个阶段。这种变化过程前贤早有详论,而通过对当时文献中“势族”、“素族”等历史名词概念的阐释推论,也可提供一些新的补充说明。然而无论此群体自身力量如何变化,他们显然都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群体,是当时主流文化的创造者与审美标准的践行者。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再到南朝以五言诗为代表的文学,可以说每一时期他们都有着最为倚重的文化资本,并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文化资本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当中,进而实现价值间的转换。因而中古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当是五言诗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形成史。此点通过对魏晋南朝各代正史传记所引五言诗意图的考察可以洞悉一二。但是士族文人群体介入五言诗的创作自有其特定过程。而此过程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即在于玄言诗的兴盛。它直接导致了魏晋南朝诗坛领导权从寒族文人向士族群体的转移,而其间诗人郭璞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玄言诗对中国文学史除山水诗、说理诗之外的第三种重要贡献,可惜向来少有人言及于此。士族文人引领诗坛风气最好的例子就是大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盛行。但真正让谢灵运诗歌具备经典性意义的,是由于他在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即一方面能秉承传统诗骚精神,一方面又能自觉吸收当时新兴的民间清商曲辞的有益养分。这使得谢灵运的五言诗具备了多重值得探讨的经典性因素。齐梁之际的钟嵘《诗品》通过比附《诗经》《离骚》等既往经典,并自觉建构起一个较为严密的诗歌谱系。盖此举从理论层面上确立起五言诗体的合法性地位,因而对其经典化历程的完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考虑到五言诗在当时有作为文化资本存在的特殊性,因而钟嵘撰写《诗品》可能并非品评诗歌这么简单。事实上除五言诗自身发展因素之外,为年轻的士族子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作诗准则,进而维护士族群体在文化领域的优越性,更有可能是钟嵘撰写《诗品》时不容忽视的深层次思想动机。由此可见,文学经典化的过完成不仅与文学自身因素有关,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大力推动。
二、金圣叹小说理论在批评史上的贡献 兼论《水浒》评改中的自相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圣叹小说理论在批评史上的贡献 兼论《水浒》评改中的自相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
后记 |
(4)《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儒林外史》评点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主旨 |
第一节 功名富贵与八股科举 |
第二节 天评与黄评的创新与发展 |
第二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人物 |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特点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异论 |
第三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艺术 |
第一节 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结构特色 |
第三节 叙事手法 |
第四节 叙事特点 |
第四章 三家评的评点特色 |
第一节 考据学倾向 |
第二节 文人性评点 |
第三节 三家评中的小说观念 |
第四节 评点中的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7)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相关研究情况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相关研究情况 |
二、从相字看相术 |
(一) 相字内涵的演变 |
(二) 相字与方术文化 |
(三) 相字与相术文化 |
三、相术界定 |
(一) 方术说 |
(二) 学科说 |
(三) 价值体系说 |
(四) 其它观点 |
(五) 相术的界定 |
四、相术文化界定 |
(一) 相术文化中的物质文化 |
(二) 相术文化中的制度文化 |
(三) 相术文化中的行为文化 |
(四) 相术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相术的演变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相术的形成 |
一、相术的最早记载 |
二、先秦两汉相术概述 |
三、先秦两汉相术的特点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的发展 |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概述 |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术的特点 |
第三节 隋唐宋——相术的高峰 |
一、隋唐宋相术概述 |
二、隋唐宋相术的特点 |
第四节 元明清——相术由盛转衰 |
一、元明清相术概述 |
二、元明清相术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相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作用 |
第一节 相术的哲学思想 |
第二节 相术的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综论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相术文化与小说的初步结合 |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小说中相人的兴起 |
第三节 隋唐宋——小说中相术文化的兴盛 |
第四节 元明清——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的全面渗透 |
小结 |
第四章 相术文化对小说语言的影响 |
第一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词的影响 |
一、相术文化与小说词汇 |
二、相术文化与小说语言美 |
三、相术文化与小说语言的意蕴 |
第二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修辞手法的影响 |
一、比喻修辞 |
二、夸张修辞 |
三、列锦修辞 |
四、反讽修辞 |
第三节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语言系统的影响 |
一、相术文化促进了小说人物描写语言系统的完善 |
二、相术文化影响了小说语言的组合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相术文化对古代小说人物形象的影响 |
第一节 相术对古代小说人物外貌描写的影响 |
一、君王形象的类型化 |
二、将帅形象的类型化 |
三、美女形象的类型化 |
第二节 相术对古代小说人物言行举止的影响 |
一、古代小说中人物的言语 |
二、古代小说中人物的举止 |
三、古代小说中人物的心性 |
第三节 古代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相术化的文化阐释 |
一、君王相貌的文化阐释 |
二、将帅相貌的文化阐释 |
三、美女相貌的文化阐释 |
四、言行举止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六章 相术对古代小说叙事的影响 |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中相术叙事的视角 |
一、全知视角叙事 |
二、内视角叙事 |
三、全知视角叙事和内视角叙事的结合 |
第二节 相术故事的情节结构 |
一、应验型相术故事 |
二、未应验型相术故事 |
第三节 “相术叙事”的情节结构 |
一、线索型相术叙事 |
二、框架型相术叙事 |
第四节 相术叙事的内容 |
一、前程型相术叙事 |
二、婚姻型相术叙事 |
三、宗教型相术叙事 |
第五节 相术对小说中身体叙事的影响 |
一、身份与功能 |
二、身体与权力及政治 |
三、身体与情欲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叶昼等作“伪李评本”小说评点中的理论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署名李贽小说评点研究综述 |
二、署名李贽小说评点均为叶昼等人伪托之论证 |
三、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主要倾向 |
第一节 偏重人生慨叹的点评内容 |
第二节 直觉大于逻辑的表达风格 |
第三节 别出心裁的概念术语运用 |
第二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发生观 |
第一节 小说生成观的跨越性突破 |
第二节 小说叙述章法的开创性综论 |
第三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人物论 |
第一节 人物特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人物地位要主次分明 |
第三节 人物描画要形神兼备 |
第四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小说情节与结构论 |
第一节 小说情节构制论 |
第二节 小说结构设置论 |
第五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时间与环境论 |
第一节 “照出”时间为小说之准则 |
第二节 环境“逼肖”为小说之要义 |
第六章 叶昼等人评点中的叙述手段与语言技巧论 |
第一节 叙述手段和语言技巧的作用与使用原则 |
第二节 叙述手段解析 |
第三节 语言技巧论说 |
第七章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理论贡献和历史价值 |
第一节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叶昼等人小说评点的历史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获得奖励情况 |
后记 |
(9)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金批《水浒》的渊源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情况综述 |
一、金圣叹研究总体过程综述 |
二、金圣叹的评点理论研究综述 |
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形成的原因 |
一、家庭教养与评点语言的形成 |
二、生活道路与评点语言的形成 |
三、文化接受、文化交游与评点语言的形成 |
第一章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借题发挥,表现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
一、抒发个人情怀 |
二、彰显社会内容 |
第二节 能准确地评点出人物的精髓 |
一、推崇人物典型性格 |
二、剖析人物性格多样性 |
第三节 揭示构成小说的形式因素 |
一、细绎情节结构 |
二、发掘语言魅力 |
第二章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肺腑之言与伪饰之论的辩证统一 |
一、民本话语的真情流露 |
二、君本话语的违心之论 |
第二节 娓娓道来与点到为止的辩证统一 |
一、纵横恣肆的挥毫泼墨 |
二、轻便简洁的惜字如金 |
第三节 幽默风趣与反讽戏谑的辩证统一 |
一、诙谐的文人腔 |
二、油滑的市井调 |
第四节 浅尝辄止与鞭辟入里的辩证统一 |
一、融各领域知识入评点的浅尝辄止 |
二、蕴含哲理和审美观念的鞭辟入里 |
第三章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语言的影响 |
第一节 金批《水浒》语言对三大评点家的影响 |
一、对毛宗岗的影响 |
二、对张竹坡的影响 |
三、对脂砚斋的影响 |
第二节 金批《水浒》语言对其他小说评点家的影响 |
一、对清代白话小说评点家的影响 |
二、对清代文言小说评点家的影响 |
第三节 金圣叹评点语言对《水浒传》等小说阅读与传播的作用 |
一、提升了《水浒传》的文本价值 |
二、提高了通俗小说的社会地位 |
结语 |
第一节 金圣叹评点语言的缺失 |
第二节 金圣叹小说评点语言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经典”与“经典化” |
第二节 对当代古典文学领域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反思 |
第三节 五言诗经典化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中古时期为例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及思路 |
第一章 从“新诗”概念再论魏晋南朝诗坛 |
第一节 诗歌史的隐性坐标——论魏晋南朝时期的“新诗” |
一、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新诗”语境统计 |
二、乐府与“新诗”的偏离现象析论 |
三、论魏晋南朝文人诗中的“新诗” |
四、结论 |
第二节 对魏晋南朝诗坛的反思—兼论钟嵘“五言居文辞之要” |
一、钟嵘“五言居文辞之要”说辨析 |
二、建安文坛对中国文学史的另一种贡献 |
三、作为文化资本的五言诗 |
四、结论 |
第二章 魏晋南朝门阀势力之盛衰 |
第一节 从《宋书·恩幸传论》推论“势族”内涵的变迁 |
一、问题之缘起 |
二、东汉末年的“势族”:地方豪族 |
三、魏晋时期的“势族”:中央政府中的权势集团 |
四、南朝社会的“势族”:皇权羽翼下的寒人群体 |
五、沈约《宋书》更改刘毅原文的原因 |
六、结论 |
第二节 两晋“寒素”、“儒素”与南朝“素族”之关系考论 |
一、学界对“素族”探讨的得与失 |
二、两晋时期之“寒素”、“儒素”析论 |
三、南朝之“素族” |
四、结论 |
第三章 魏晋南朝诗坛领导权的转移 |
第一节 汉末文化领域分流与“三曹”建安诗坛领袖地位的确立 |
一、袁绍集团之重事功与刘表集团之尚经义 |
二、曹操之尚文辞及《典论·论文》的思想史意义 |
三、破解曹植“辞赋小道”说这一学术公案的新维度 |
四、余论 |
第二节 权力场与文学场:西晋“祖饯”、“公宴”、“赠答”诗研究 |
一、总论 |
二、《文选》所录潘岳《金谷集作诗》献疑 |
三、双重场域结构的典范:华林园中的人与诗 |
四、仪式与情感:二陆赠答诗研究 |
五、余论 |
第三节 玄言诗与魏晋南朝诗坛领导权的转移 |
一、西晋谈玄名士社会身份的考察 |
二、郭璞过江前后诗风变化考论 |
三、《晋书·孙绰传》“孙许优劣”条推论 |
四、从兰亭集会看玄言诗对中古诗歌史的第三种贡献 |
第四章 谢灵运诗歌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美人”的缺席与回归——兼论谢灵运诗歌中的经典性因素 |
一、汉魏诗歌中的“美人”经典性意象 |
二、经典的偏离——两晋诗歌中的“美人”意象 |
三、从归隐心态看谢诗中的“美人”意象 |
四、结论 |
第二节 “池塘生春草”与南朝诗学 |
一、《诗品》引谢灵运“梦惠连”说新论 |
二、“池塘生春草”与南朝诗坛的审美风尚 |
三、余论 |
第五章 钟嵘《诗品》与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钟嵘生平三事考释——兼论《诗品》的撰写动机 |
一、钟嵘《上齐明帝书》 |
二、钟嵘《上梁武帝书》 |
三、《诗品》撰写动机管窥 |
四、结论 |
第二节 《诗品》与五言诗经典谱系的建构 |
一、钟嵘《诗品》之前的五言诗史建构情况 |
二、钟嵘《诗品》建构五言诗经典谱系的文学史意义 |
三、结论 |
附录: 当前古典文学领域关于文学经典化研究成果一览 |
参考文献 |
代后记:忆兴无师二三事 |
四、金圣叹小说理论在批评史上的贡献 兼论《水浒》评改中的自相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3]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D]. 梁彤彤.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儒林外史》卧评、黄评、天评三家评木研究[D]. 窦瑜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相术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D]. 金业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8]叶昼等作“伪李评本”小说评点中的理论论述研究[D]. 何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9]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语言研究[D]. 林海霞. 湖北师范学院, 2014(03)
- [10]中古五言诗的经典化[D]. 葛志伟.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