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琪琪[1](2022)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急救路径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路径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2020年该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2月未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5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2020年1-12月实施基于MDT的急救路径,将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8.4±5.7)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5±4.3)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的急救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王丽,张欢[2](2022)在《标配定位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标配定位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急诊进行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抢救方式,观察组采用标配定位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完成采集心电图、采集静脉血、开放静脉通路、动脉血气分析、呼吸支持、气道清理、ECG监测、留置导尿需要的时间、患者生存情况及抢救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每项不同抢救护理项目所需的时间均显着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5.71%(P <0.05);观察组各项抢救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急救中应用标配定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完成急救护理项目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廖秋凌[3](2022)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入院时间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对象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选取例数100例,以随机形式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较短,抢救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质量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改善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胡文彩,刘刚,袁群弟,全君青[4](2022)在《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科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以提升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62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处理的273例创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创伤周会+抢救视频回放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30 min内出急诊时间、标本送检时间及两组标本采集率,30 min内急诊输血人次、两组输血总例次及输血率,比较2018年底与2020年底两组急诊科固定护士创伤知识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患者30 min内出急诊时间,标本采取量、标本送检时间,急诊输血例次以及30 min内急诊输血例次优于对照组,2020年底急诊科固定护士创伤知识考核成绩优于2018年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周会+抢救视频回放能促进急诊科护士知信行落实,可以提升创伤患者护理质量。
齐欣欣,胡蕾,孟瑶[5](2021)在《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11月在第九六四医院接受治疗的66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创伤指数评分(TI)≥10分,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患者进行创伤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45.9±12.6)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70.1±1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急救护理措施下,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提高,并缩短了有效抢救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黄玲[6](2021)在《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纠正休克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5,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纠正休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83、31.441、11.15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2,P<0.05)。结论: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艳[7](2021)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2021年8月选取在山丹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组间匹配的原则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院前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及抢救介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创伤性休克患者,可有效缩短其术前准备时间及抢救介入时间,从而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吕君,乔安花,卢跃,董兰,席淑华[8](2021)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流程的优化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7月来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3例严重创伤患者为试验组,2018年12月—2019年3月的21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绿色通道就诊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救治重点环节的时间节点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流程优化后,试验组绿色通道紧急处置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平均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治愈出院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流程优化,进一步规范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流程管理,可缩短各环节滞留时间,提高救治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张方园,曹义战,曹林芳,惠思明[9](2021)在《院前创伤评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患者创伤因素具有突发性质,其病发时通常以软组织大面积创伤及合并重要脏器损伤情况作主要表现,伤势严重且病情变化速度快,且失血过多及显着疼痛感会导致病情危重,并影响生命体征平衡,故急诊科医护人员是否能及时黄金时间落实有效救治措施,是提高患者抢救有效率的关键所在[1]。但因患者院前创伤过于突发,加之伤情复杂,常规院前急救措施中,大多是以医护人员急救经验和患者创伤直观反应来判断病情,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病情评估精准性[2]。而院前创伤评分作为一种急诊医学新型干预模式,通过建立科学客观的评分标准,
文旭东,廖晓燕,孙伟[10](2021)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的救护满意度评分、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例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所有患者行早期抢救。201例患者随机分为101例的常规组和100例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临床救护,研究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救护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3.00%,高于常规组的82.18%,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常规组的34.6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救护满意度4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抢救工作中,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缩短抢救治反应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救治能力,且患者对抢救护工作满意度较高,利于维护医患关系。
二、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急救路径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的急救护理措施 |
1.2.2 观察组的急救护理措施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对比 |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
3 讨 论 |
(2)标配定位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方法 |
1.2.2 观察组采用标配定位模式进行抢救 |
1.2.2. 1 医生 |
1.2.2. 2 头位护士 |
1.2.2. 3 侧位护士 |
1.2.2. 4 足位护士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完成不同急救护理项目时间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
2.3 两组患者抢救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对比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2.3 两组间护理质量对比 |
2.4 两组患者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4)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30 min内出急诊时间比较 |
2.2 两组急诊标本送检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急诊输血人次及30 min内急诊输血例次比较 |
2.4 急诊科固定护士2018年底与2020年底创伤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
3 讨论 |
3.1 院前院内无缝链接,善于利用网络 |
3.2 创伤周会+抢救视频回放 |
3.3 严格把控时间节点 |
3.4 重视细节护理 |
(5)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护理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
2.2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对比 |
3 讨论 |
(8)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组干预方法 |
2.1.1 成立流程优化小组 |
2.1.2 确定流程优化关键环节 |
2.1.3 流程优化内容 |
2.1.3. 1 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启动多学科团队 |
2.1.3. 2 设立专职护士,制作绿色通道标识 |
2.1.4 优化后流程 |
2.1.5 质量控制 |
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
2.3 评价指标 |
2.3.1 两组绿色通道各重点环节的时间节点比较 |
2.3.2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表1) |
3.2 两组绿色通道就诊各重点环节时间节点比较(表2) |
3.3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
4 讨论 |
4.1 优化后流程可使严重创伤患者急诊就诊流程更加规范化 |
4.2 优化后流程可缩短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 |
4.3 专职护士提供一体化护理服务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率 |
5 结论 |
(9)院前创伤评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 |
2.2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2.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
2.4 2组患者抢救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10)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组 |
1.2.2 研究组 |
1.2.2. 1 现有基础 |
1.2.2. 2 建立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 |
1.2.2. 3 构建严重创伤救治体系 |
1.2.2. 4 强化严重创伤救治培训 |
1.2.2. 5 建立急救响应机制 |
1.2.2. 6 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
1.3 观察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
2.2 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
2.4 两组救护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四、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急救路径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高琪琪.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05)
- [2]标配定位模式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王丽,张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2(01)
- [3]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 廖秋凌. 人人健康, 2022(02)
- [4]创伤周会联合抢救视频回放对急诊护士创伤护理知信行的影响[J]. 胡文彩,刘刚,袁群弟,全君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1)
- [5]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齐欣欣,胡蕾,孟瑶.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S2)
- [6]急诊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黄玲. 黑龙江医学, 2021(22)
- [7]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陈艳. 现代养生, 2021(22)
- [8]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J]. 吕君,乔安花,卢跃,董兰,席淑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06)
- [9]院前创伤评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护理中的价值[J]. 张方园,曹义战,曹林芳,惠思明. 山西医药杂志, 2021(20)
- [10]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 文旭东,廖晓燕,孙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