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期课程圆满结束

“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期课程圆满结束

一、“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琳[1](2007)在《大学之林》文中研究说明他这一刻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后悔,什么叫欲哭无泪。他若是今天不在车上多那几句嘴,就不会遭小偷们的报复。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丢失考试卷子更为严重的事故……

王静[2](2018)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合作和交流,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家、行业、地区之间既存在合作与协作,又产生了竞争与冲突。在这种交互融合下,要求语言教育需要为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终身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成为学习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个分支,也在其政策中(以课程标准为主)持续体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发展视为促进外语教育系统改革和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途径。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语言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加明显,在人的能力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为国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提供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服务。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关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历史演进;第二,关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现状,在各个阶段推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规律;第三,在各个阶段,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政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探讨。探索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理清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各历史阶段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内容、特点、规律以及价值取向。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智能化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构建方略,为推动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创新能力发展,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资政建议。研究发现,在自1999年起的第一轮的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改革中,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如自主学习室、大学英语网络建设等;在自2006年起至2013年的计算机整合阶段的外语教育改革,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放在逐渐转向发展外语教育资源建设、支持有效的外语信息化教学;自2013年起至2016年的第三轮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已经由早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逐渐转移到强调学习者的行为分析之上的自主学习。本论文也揭示了在各个阶段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价值观演化过程。在第一轮的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统辖这一轮改革的价值观是以促进外语听说能力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为代表的价值观;在第二轮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重视外语学习交际能力。整轮改革的过程和内容受到开放、共建、共享、协同的价值观的统帅。在第三轮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倡导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学科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体现了共享、协同、开源和创新的价值观;当前的外语教学改革中,通过建立和发展外语社群实现共享、协同和创新的特点,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方略。主要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中心的内部、外部、内外之间的生态,包含学校内部的生态系统,学校外部的生态系统,国内生态系统以及国际生态系统。第二、提出在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面,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以外,各地区、各高校联盟还可以出台与国家层面规划相呼应的补充规划和项目,从而来配合政策的实施。第三、将人工智能在理论上的应用借鉴到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之中。第四、基于混沌理论提出建立尽可能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总之,本研究围绕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对自近代以来至今的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进行了探索,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提供了资政建议,也为解决我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外语教育改革,提升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方法和洞见。对其他学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其他领域的政策发展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陆继锋[3](2013)在《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院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办学水平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是不同时期办学思路、办学过程与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选择结果,是民族院校立足自身发展并彰显特色的顶层设计。研究民族院校办学不仅要追溯历史传统,探寻办学规律,更要认清现实,促进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实现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故此,本研究从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迁切入,以“办学理念源于办学实践又指导办学实践”为逻辑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采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梳理民族院校历史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办学理念,进而得出了民族院校及其理念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内容:首先,历史传统是民族院校发展的根基,它孕育了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革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提升着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民族院校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抉择,既不能抛弃历史与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亦步亦趋。其次,特殊性是民族院校的天然属性。在发展历程中,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实现了自身的“再生产”——源于特殊并促进特殊;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院校特色,特色理念是民族院校的“特殊”资本,是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民族院校固要守住特色,却不能把特殊作为发展的资本。民族院校需要在“特”与“不特”做出权衡,不能失其“特”,亦不能舍其“不特”,而需要进一步利用“不特”来支持“特”的发展。第三,民族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之“利”,也有影响发展之“不利”。民族院校需要不断提升理念,化“不利”为“利”,以促进民族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就其研究意义而言,本文能为建设高水平民族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服务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乃至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于拓宽当代大学办学理念研究领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理论亦有一定的贡献。

施茵[4](1983)在《“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文中指出 由教育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主办的“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已于八月十二日在上海胜利结束。参加该班学习的学员都是来自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和北京语言学院等重点院校的骨干教师,此外,教育部高教一司外语处、中学司教学处的负责同志也亲自参加了学习班。短训班从七月二十五日起至八月十二日,前后为期十七天,由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杨惠中副教授和陈庆昌老师负责主讲。

奚向伟[5](2016)在《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历史研究》文中提出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云南师范大学从建校至今,已经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为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云南省中小学师资匮乏、质量偏低等问题。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史论结合的思路,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特点为依据,将76年的课堂教学历史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38-1949);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49-1956);第三阶段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57-1966);第四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66-1976);第五阶段是走向振兴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76-1998);第六阶段是坚持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98-今)。本研究结合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通过查阅相关档案和史料,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尽可能还原每个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原貌。从五个维度,分别是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来归纳总结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课堂教学概况、成效、特点及不足之处。总结出70余年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发展轨迹、发展的特点、成效与不足。并且找出存在的问题,即:一是,在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时期,课堂教学的师资投入明显不足。二是,建国后仿效苏联,致使教学内容不切合本国、本省的实际,这一时期培养的中学教师质量不高的问题。三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过晚,早在西南联大时期,曾出现教授听课,学生旁听、课堂讨论的等教学互评机制,但是在建国之后,教学评价机制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体系汇总,学校才陆续建立领导听课制和学生评教制度,后来也才逐渐得到完善。最后,笔者依据自己的拙见,根据学校70余年的课堂教学发展历史提出了对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即:一是,要抓住发展机遇,坚定地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培养人才。二是,树立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三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四是,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五是,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张艳,许竹君[6](2013)在《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文中提出采用定量研究(问卷调查)与定性研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广东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进行反思,研究有以下几个发现:1)大部分高职外语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开发与利用外语课程资源;2)只有少数高职外语教师对课程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3)他们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可行的;4)虽然他们中也有人在教学中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但对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过程尚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中缺少学生参与和互动性的活动资源;5)他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困难,希望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指导。据此,研究对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为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提供途径参考。

屈鹏飞[7](2018)在《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语现象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十分常见且历史悠久的现象。自然地,拥有多种语言能力的个人(亦即“多语人”)古往今来亦不鲜见。尤其在全球化、人口的跨国流动与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等因素的推动下,多语人的数量较之过往还在大幅增加。近年来,“多语现象”与“多语人”吸引了大量学术关注,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巨细靡遗。尽管如此,该领域仍然留有一块尚待深入开发的处女地一一“多语者”。与传统观念中打小即习得多门语言的多语人不同的是,多语者不仅拥有多语能力,而且还以语言学习为爱好,甚至将之作为毕生追求。常人视为畏途的外语学习,他们却乐在其中。甚至一门接一门地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嗜好,同时学习多门语言的人比比皆是。这样一群人在国际上有一个统一的称呼——“polyglot”,直译为中文即“多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这一多语人中的特殊群体。本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想了解多语者个体的生活经历、多语学习历程与学习方法,以便回答“是什么造就了多语者”这一核心议题,其次是由有限的个体例证出发,尝试分析、验证并充实二语习得领域的经典理论,并对多语者群体的形成过程、社会属性、社会边界与文化特征加以探讨。本研究采取的是深度访谈法,访谈对象主要是来自五个国家的七位多语者,其中四位为关键报道人。对关键报道人的访谈内容最终会以“访谈式自传”的形式呈现在正文中,以便为结论部分的撰写奠定资料基础。在访谈式自传中,报道人将在研究者的问题引导下以多语学习为主题做自传式陈述,以便其丰富而细腻的主观感受与内心体验得以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学术笔调对报道人主体性的侵蚀。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1)增加了人们对多语者的了解;(2)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并丰富了 S.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说”);(3)就多语者的个体成因与多语者群体的边界问题得出了如下结论:天性与机运是造就多语者的两大根本原因;“语言极客文化”与“语言学习哲学”等文化特征是多语者群体借以廓清并强化其社会边界、表现群体认同、维系群体存续的工具和手段。

易新涛[8](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黄仁国[9](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认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外语教育政策
        1.1.2 信息化与外语教育政策
        1.1.3 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语言(外语)教育政策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概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生态学理论
        2.2.1 生态学的发展
        2.2.2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及其主要理论
        2.2.2.1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及特征
        2.2.2.2 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2.2.3.1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系统论和协同论
        2.2.3.2 生态学赋予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的新内涵
    2.3 社会文化理论
        2.3.1 社会文化理论的发展
        2.3.2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及主要理论
        2.3.2.1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2.3.2.2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理论
        2.3.3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信息化时代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2.3.3.1 技术作为工具介入认知
        2.3.3.2 技术影响语言学习者社区互动及其文化构建
        2.3.3.3 技术支持下的社交学习
        2.3.4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
        2.3.4.1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政策支持经济全球竞争力
        2.3.4.2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
        2.3.4.3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信息技术能扩大社会资本
        2.3.4.4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身份政治与语言教育政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综述
    3.1 引言
    3.2 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若干概念的厘定
        3.2.1 外语的概念
        3.2.2 外语教育的概念
        3.2.3 外语教育政策的概念
        3.2.4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概念
        3.2.5 高校外语教育概念的厘定
    3.3 国内外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现状与不足
        3.3.1 国外研究现状
        3.3.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3.3.1.2 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3.3.1.3 语言教育信息化研究
        3.3.2 国外研究现状不足
        3.3.3 国内研究现状
        3.3.3.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3.3.3.2 教育信息化研究
        3.3.3.3 外语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述
        3.3.4 国内研究现状不足
        3.3.5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概念界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
    4.1 引言
    4.2 公共政策发展分析模式概述
        4.2.1 公共政策的定义分析
        4.2.2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与框架
        4.2.2.1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
        4.2.2.2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
    4.3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的特征与框架
        4.3.1 教育政策分析的定义
        4.3.2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的特征
        4.3.3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框架
        4.3.3.1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
        4.3.3.2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过程分析
    4.4 生态学视领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框架
        4.4.1 语言政策生态系统分析的三个生态因子
        4.4.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生态系统发展的分析框架和概念框架
        4.4.2.1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分析
        4.4.2.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内容系统分析
        4.4.2.3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价值系统分析
        4.4.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生态系统发展的分析技术路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5.2.1 研究问题
        5.2.2 研究思路
    5.3 研究对象的确定
        5.3.1 文献分析的对象
        5.3.2 访谈的对象
    5.4 研究工具与方法
        5.4.1 文献调查法
        5.4.2 历史研究法
        5.4.3 要素分析法
        5.4.4 专家访谈法
    5.5 数据收集与处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和现代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末)
    6.1 引言
    6.2 近代中国电化教学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分析(1890 年代-1940 年代)
        6.2.1 溯源一:视觉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890 年代-1920 年代)
        6.2.2 溯源二:视听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920 年代-1930 年代)
        6.2.2.1 视听教学的理论溯源
        6.2.2.2 视听教学发展的背景
        6.2.2.3 视听教学发展的教育改革兴国作用
        6.2.3 溯源三:电化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930 年代-1940 年代)
    6.3 现代中国高校外语电化教学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分析(1940 年代-1990 年代)
        6.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外语电化教学发展(1940 年代-1970 年代)
        6.3.1.1 成立初期电化教学发展背景(1940 年代-1970 年代)
        6.3.1.2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析(1940 年代-1970 年代)
        6.3.1.3 文革期间外语电化教育内容和过程分析(1960 年代—1970 年代)
        6.3.1.4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历史意义(1940 年代-1970 年代)
        6.3.1.5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40 年代-1970 年代)
        6.3.2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1970 年代-1990 年代)
        6.3.2.1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发展背景分析(1970 年代-1990 年代)
        6.3.2.2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内容和过程分析(1970 年代-1990 年代)
        6.3.2.3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70年代-1990年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第一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1999 年-2005 年)
    7.1 引言
    7.2 第一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1999 年-2005 年)
    7.3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1999 年-2005 年)
        7.3.1 过程分析之决策过程
        7.3.2 过程分析之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7.4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1999 年-2005 年)
        7.4.1 教育资源建设
        7.4.1.1 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
        7.4.1.2 立体化教材
        7.4.1.3 教学软件开发
        7.4.2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外语教学法
        7.4.2.1 网络自主化教学模式
        7.4.2.2 从阅读能力培养转向听说及应用能力
        7.4.3 基础设施建设
    7.5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99 年-2005 年)
        7.5.1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外语教学法的问题
        7.5.2 教学软件产品的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
        7.5.3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问题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第二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2006 年-2013 年)
    8.1 引言
    8.2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2006 年-2013 年)
    8.3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2006 年-2010 年)
        8.3.1 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的决策过程
        8.3.2 政策的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8.4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2006 年-2013 年)
        8.4.1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8.4.2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8.4.3 基础设施建设
        8.4.4 信息化教学保障体系
        8.4.4.1 教育管理信息化
        8.4.4.2 课程管理个性化
        8.4.5 教育资源建设
        8.4.5.1 立体式教材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第五代教材
        8.4.5.2 国家精品课程
    8.5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存在的问题(2006 年-2013 年)
        8.5.1 基础设施建设与保障体系之间的问题
        8.5.2 外语教师教学法与信息素养的问题
        8.5.3 自主能力培养
        8.5.4 教学资源设计的理念问题
        8.5.5 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程度的问题
        8.5.6 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问题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第三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2013-2016 年)
    9.1 引言
    9.2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2013 年-2016 年)
    9.3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2013 年-2016 年)
        9.3.1 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
        9.3.2 政策的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9.4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2013 年-2016 年)
        9.4.1 大数据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9.4.2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9.4.2.1.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
        9.4.2.2 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为目标
        9.4.3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师职业素养发展
        9.4.4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
        9.4.5 基础设施建设
        9.4.6 外语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开发与应用
        9.4.6.1 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9.4.6.2 注重教与学的效果的大学英语教学手段
        9.4.7 教育管理信息化
    9.5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问题(2013 年-2016 年)
        9.5.1 深度融合的效果
        9.5.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评估
        9.5.3 不同阶段过渡期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三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价值分析(1999 年-2016 年)
    10.1 引言
    10.2 三轮改革中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取向及演变(1999 年-2016 年)
        10.2.1 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取向
        10.2.2 三轮改革中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观演变(1999 年-2016 年)
        10.2.2.1 从“学习西方”到“推出东方”的外语教育工具性转变
        10.2.2.2 促进外语听说能力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1999 年-2006 年)
        10.2.2.3 开放、共建、共享、协同价值观下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2006 年-2013 年)
        10.2.2.4 共享、协同、开源、创新价值观下的跨学科能力培养(2013 年-2016年)
        10.2.2.5 以人为本的语言人力资本各种潜能的发掘(2016 年-)
    10.3 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难题
        10.3.1 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内容缺失
        10.3.2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工具价值异化偏离
        10.3.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的合法性质疑
        10.3.4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的有效性探究
    10.4 中国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体系
        10.4.1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倡导
        10.4.2 外语教育政策的公共价值追求
        10.4.3 外语教育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
    10.5 结语
第十一章 智能时代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方略
    11.1 引言
    11.2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11.2.1 立体化、连贯式的生态系统尚待形成
        11.2.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缺乏
        11.2.3 开放式、交换式的复杂生态系统尚待形成
        11.2.4 合法性与有效性
    11.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使命
        11.3.1 承载创新和发展经济的使命
        11.3.2 承载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系统的变革
        11.3.3 提升外语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培养
    11.4 智能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方略
        11.4.1 建立和完善的结合人工智能和混沌理论的复杂生态系统
        11.4.2 激发以人为本价值观
        11.4.3 立体化的政策体系
        11.4.4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
        11.4.4.1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生态系统
        11.4.4.2 语言教学与技术的融合
        11.4.4.3 教学资源
        11.4.4.4. 外语教育信息化人才
        11.4.4.5 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化投入
    11.5 结语
第十二章 结语
    12.1 引言
    12.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12.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2.3.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2.3.2 本研究的不足
    12.4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决策层访谈提纲
附录 2: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管理层访谈提纲
附录 3: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4:访谈转写稿范例一(信息化决策层访谈编码 1-1)
附录 5:访谈转写稿范例二(管理层访谈编码 2-1)
附录 6:访谈转写稿范例三(教师访谈编码 3-1)

(3)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院校萌芽与理念孕育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的最初形态
        一、三种主要形式
        二、元代民族高等教育
        三、清代民族高等教育
        四、贡献和启示
    第二节 满蒙文高等学堂
        一、诞生背景
        二、办学特点
        三、贡献和启示
    第三节 蒙藏学校
        一、北洋政府时期办学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办学
        三、解放初期的蒙藏学校
        四、贡献和启示
    第四节 边疆院校
        一、兴办与办学背景
        二、边疆院校的兴办
        三、办学特点与理念
        四、贡献和启示
    小结
第二章 延安首创与理念萌生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背景
        二、诞生与实践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理念
    小结
第三章 重建探索与理念初显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筹建诞生(1950-1951)
        二、初建探索(1951-1966)
        三、曲折动荡(1966-1976)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四章 调整改革与理念成型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恢复调整(1976-1985)
        二、前期改革(1985-1989)
        三、深化改革(1989-1993)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五章 加快发展与理念提升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平稳发展(1993-2000)
        二、规模扩张(2000-2005)
        三、内涵提升(2005-)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六章 理念变迁与发展审视
    一、“变”与“不变”:核心理念之熔铸
    二、“特”与“不特”:特色理念之彰显
    三、“利”与“不利”:未来发展之思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二、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契机
        三、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四、个人缘由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一、云南师范大学
        二、课堂教学
        三、五个维度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基于国内外课堂教学历史的研究
        二、基于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历史研究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自我评价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38-194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38-1949)
        一、西南联大时期的课堂教学概况(1938-1946)
        二、新中国成立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课堂教学概况(1946-194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特点
        一、中西融合的课堂教学理念
        二、教学与研究的统一
        三、勇于创新、严谨治学
        四、培养“通才”,适应社会发展
        五、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六、多元的课堂教学方法
        七、严格的课堂管理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成效与不足
第二章 建国十七年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49-1966)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49-1966)
        一、建国初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49-1956)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概况(1956-1966)
    第二节 建国十七年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特点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由“仿效”苏联,到探索自己的出路
        三、生产劳动过多,严重妨碍正常课堂教学
        四、不断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保障体系
        六、自编教材普遍质量较低,影响教学质量
    第三节 建国十七年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与不足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66-197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66-1976)
        一、 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理念
        二、在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上
        三、否定课堂教学,强调劳动实践
        四、生产内容即教学内容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对象向农村贫下中农倾斜
        二、传统课堂教学被否定,强调生产劳动中进行教学
        三、教师和学生流动性强
        四、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与不足
第四章 新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1976-今)
    第一节 新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76-今)
        一、走向振兴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76-1998)
        二、坚持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时期的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概况(1998-今)
    第二节 新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一、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
        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
        三、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化的师资培养
        四、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
        五、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与不足
        一、走向振兴时期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与不足
        二、坚持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时期云南师范大学的课堂教学成效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发展的特点
        三、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发展的成效与不足
    第二节 主要启示
        一、抓住发展机遇,坚定地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培养人才
        二、树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理念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完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6)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一) 英语课程资源的内涵
    (二) 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必要性
    (三) 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状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问题
    (二) 工具与方法
    (三) 受访者基本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对课程资源的认识
    (二) 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认识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
    (五)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困难
四、发现与讨论
    (一) 高职外语教师需要加深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认识
    (二) 高职外语课程资源开发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考虑学生的需求、经验与兴趣
    (三) 增加对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支持
    (四) 加强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门培训

(7)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方式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回顾
    第一节 多语现象、多语人与多语者
        一、多语现象的多个维度
        二、多语现象的研究主题
        三、多语者、《消逝的巴别塔》及其“超多语者”研究
    第二节 人类学的族群理论
    第三节 社会学的群体理论
        一、群体的结构水平
        二、群体的亲密程度
        三、群体边界
        四、群体的功能
        五、线上社群:新型社会群体
第三章 “如何成为多语者”:Alex的三个步骤
第四章 从阅读到听力:Alex的“技巧”
第五章 “为啥学”与“怎么学”:Alex的海外学习经验
第六章 环境、心智与多语学习:Moses的非裔美国人经验
第七章 从顺到逆:Vladimir的多语学习之路
第八章 “汉语,一门真正的外语”:Vladimir的汉语学习经验
第九章 “靠自己学语言”:Lydia的自主学习之路
第十章 S.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与多语者的例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背景
    第二节 输入假说及其例证分析
        一、习得与学习假说
        二、自然之序假说
        三、监视器假说
        四、输入假说
        五、情感过滤假说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一章 多语者的个体成因与多语者社群的边界
    第一节 多语者的个体成因
        一、天性
        二、机运
    第二节 多语者社群的形成
    第三节 多语者社群的社会属性
    第四节 多语者社群的群体边界与文化特征
        一、语言极客文化
        二、语言学习哲学
    第五节 结语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选题的意义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框架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6.1 重点
        1.6.2 难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2.2 农村公社理论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2.4.1 民本思想
        2.4.2 大同思想
        2.4.3 均平思想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1.1 建设农田水利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4.2.1 治理盐碱地
        4.2.2 排涝减渍
        4.2.3 治理水土流失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4.3.2 兴办农村工业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4.5.1 修筑农村公路
        4.5.2 发展邮电事业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5.4 农村职业教育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7.2.1 农村社会优抚
        7.2.2 灾荒赈济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7.2.4 "五保户"供养
        7.2.5 麻风病人救治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之林[J]. 朱晓琳. 小说月报(原创版), 2007(S2)
  • [2]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2)
  • [3]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 陆继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4]“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训班胜利结束[J]. 施茵. 外语电教, 1983(04)
  • [5]云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历史研究[D]. 奚向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高职外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J]. 张艳,许竹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10)
  • [7]多语者之路:语言爱好者的人类学研究[D]. 屈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7)
  • [8]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计算机与外语教学”短期课程圆满结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