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如何选择报道主题

摄影记者如何选择报道主题

一、摄影记者怎样选择报道题材(论文文献综述)

于千惠[1](2021)在《荷赛奖新闻类获奖作品的技术面向与价值呈现(2009-2019)》文中研究指明

何禹珩[2](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冯子琪[3](2021)在《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是纪实摄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于1938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曾于1968年拍摄“布拉格之春”事件,此后便离开故国,踏上流亡之路,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并在期间创作出《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混沌》(Chaos)等享誉国际的经典摄影作品。他曾言,“天地中的行走是我的创作,而流亡就是我的美学”,这样的摄影家摄影史上极为罕见。然而,在现有研究中,还未曾把寇德卡的流亡摄影放到西方文化中、特别是20世纪流亡美学的系统中去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将寇德卡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深度考察,总结寇德卡流亡摄影的美学风格以及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本文第一章从流亡美学这一概念出发,探索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将流亡意识归结为精英意识、抗争意识、创伤意识和文化反思意识。通过阐释流亡美学的内涵以及在文学、绘画、电影中的艺术表现,更好地理解20世纪这一独特的美学现象;第二节将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加以界定,区分寇德卡与20世纪初移民到巴黎的摄影师以及全球化时代以萨尔加多为代表的新时代国际移民摄影的差别,进而准确把握寇德卡流亡摄影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第二章聚焦于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以及他和马格南摄影图片社的关系,将寇德卡的摄影发展路径概括为三个阶段:探索和奠基(1961-1967)、冒险与流亡(1968-1987)、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并结合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风格的演变,着重介绍寇德卡流亡前后的经历以及该时期的作品呈现。提出寇德卡在马格南群体中的特殊性——艺术性和纪实性的共融,分析马格南图片社为寇德卡的摄影创作带来的影响。第三章结合对寇德卡的主要作品《吉普赛人》(Gypsies)、《流亡》(Exiles)以及《混沌》(Chaos)摄影语言的分析,从碎片之美、哀伤之美、自由之美的角度展开理解其美学特点。其中,寇德卡通过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建构起了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世界;他对死亡主题和虚无荒诞的现代人生活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哀伤美的内核;他对种族和身份问题的反思、抵抗媚俗的人生态度以及不拘一格的创作表达共同构成了其摄影的自由之美。第四章提炼了寇德卡的流亡美学风格,并聚焦于他对当代纪实摄影的影响:一是助推了“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纪实摄影由纪实性向艺术性的转变。二是他的工业风景摄影区别于同时代如火如荼的新地形摄影,开启了纪实摄影中的另一种风景摄影。本章分别选取阿莱克·索斯(Alec Soth)和吕楠作为国内外摄影师案例,结合各自代表作品探究寇德卡对二者的影响,进而反观当代纪实摄影语境的新趋势。

郭军[4](2021)在《浅谈专题摄影报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的摄影艺术正不断挣脱旧的创作模式和框架结构,努力追赶时代的步伐,从而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作为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专题摄影也以其丰富的形象价值、信息价值和审美价值,多姿多彩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且深受读者喜爱的专题摄影?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专题摄影的内在规律,为专题摄影建立起较为科学和完整的体系。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何国胜[6](2020)在《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和再现(表征)理论的框架下探究纪实摄影和再现农村间的渊源关系以及新世纪以来纪实摄影对农村视觉再现的诸多问题,包括再现手法、再现行为背后的视觉建制和权力关系等。通过简要梳理纪实摄影在世界范围和中国的发展,研究者发现纪实摄影再现“底层群体”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这在中国纪实摄影兴起后表现得很突出——90年代纪实摄影对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再现。在对1126张再现农村的样本照片经过量化统计后发现,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再现农村时使用了选择性生产的方式,在选择拍摄的空间中“家屋”“田野”“道路”成为主要空间;场景中以生产、生活和教育为主;选择人物上老人、儿童、青壮年均有涉及,以青壮年为主;色彩上黑白占据绝大比例;视角和景别的选择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通过这种选择性生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然在与土地和环境作斗争、灰色的和被俯视的世界,他们常年被原始的劳作绑缚手脚,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生活,并面临着较差的居住和教育环境。在这种的选择的背后,是视觉建制、纪实摄影传统和凝视权力的运作和影响。视觉建制主要包括:纪实摄影展览(“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纪实摄影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和纪实摄影网络传播平台,他们对农村题材的审美依然维持在上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偏好上,因而导致新世纪以来的纪实摄影以同样的视角和方式来再现农村。

徐勇波[7](2020)在《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研究 ——以《中国日报》新闻漫画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漫画,是一种独特的新闻媒介形态,凭借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巧妙的艺术性,在读图时代的趋势下获得了顽强的生命力。在新闻视域下,新闻漫画不同于文字报道、新闻摄影;在漫画视域下,新闻漫画不同于剧情漫画、四格漫画。新闻漫画打破了语言的隔阂,在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传播,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日报》近三年的855幅新闻漫画作品为样本,以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为依据,以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为研究立足点,深刻地探讨新闻漫画这一种传播形式的规律及其优势,并揭示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规律。在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中,新闻漫画的话语经历了建构到隐喻这两个流程。在话语的建构过程中,新闻漫画的话语完全不同于剧情漫画、四格漫画,话语内容是由事实和意见构成,而且与报刊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话语的隐喻过程中,新闻漫画的话语完全不同于文字报道、新闻摄影,话语是通过漫画元素来进行表达的,而在此过程中伴随了两次隐喻——漫画元素隐喻和漫画语境隐喻。

韩隽[8](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闫明杰[9](2020)在《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荷赛”作为世界顶尖的新闻摄影比赛,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摄影师参加“荷赛”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却在“荷赛”中的表现不尽人意,获奖的作品并没有展示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的真实状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视野对中国的想象。论文以1988年到2019年之间荷赛中国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获奖作品内容题材与获奖门类,将其主要分成三大类:展现历史人物与报道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表现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借助影像描摹的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与审美旨趣,在介绍与分析作品的基础上,考察不同历史背景下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的特征。可以看到大量的获奖作品集中在对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呈现,如02年非典型性肺炎的爆发、08年汶川地震的场景与幸存者、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内外;荷赛对中国民众日常生活面向的选择恰恰是非日常的一面,针灸、杂技、猴戏、体校,有将中国“景观化”的嫌疑;荷赛获奖作品中展现中国民众精神世界与审美旨趣的部分更是在不同程度上透露着西方社会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荷赛以授予奖项的形式干预了中国新闻摄影关照的社会历史内容,荷赛奖在“使用”中国作品,中国获奖作品也在借用荷赛的话语逻辑展示当下中国的真实样貌。论文从摄影技术、内容与新闻价值等方面细致地分析了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的形式与意味,获奖作品对构图与色彩的把控、对人物与场景的选取以及如何完成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任务,都是论文要重点考察的问题。论文在具体的历史脉络中考察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及其接受历史,探讨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在参与西方主流摄影奖项评审时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不是成为西方价值观念下的文化附庸,而是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的真实再现被感知和接受。

金敏[10](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认为《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类综合期刊的先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内《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潮流的不断发展,《南方人物周刊》积极应对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在2014年率先做出改变,推出“记录我们与之相处的世界”非虚构专栏,提供丰富精彩的人物故事,提倡风格化的人物报道写作,为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提供平台。基于此,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1期改版至2018年第38期的“非虚构”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300余篇,立足于文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借助写作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以期丰富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综合阐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界定选题的研究范围以及重要概念,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的阐述和分析。首先从谁来写分析《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主体,突出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介入性特点。以沉浸式观察者主动介入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以参与者的行动与体验介入人物内部获得感受与感知,以叙述者发挥自身能动性理解和创造,进行风格化叙述与写作。其次是从写什么论述《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文本内容,从人物选题、写作参照和报道主旨全面勾勒,体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记录与叙事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从怎么写论述《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以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写作阐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叙事以真实为生命的基础和原则;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不同的叙事聚焦灵活转换以及变化有序的叙事节奏分析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同时研究报道文本的修辞表达特点,发现报道文本通过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以及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传递事实的同时赋予文本审美意义。最后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试图厘清普通人物报道与“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区别与意义,同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提出见解和建议,并阐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介入其中的“度”的问题。

二、摄影记者怎样选择报道题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摄影记者怎样选择报道题材(论文提纲范文)

(2)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3)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流亡美学的主题阐释
    第一节 流亡意识和流亡美学
        一、流亡意识的缘起和发展
        二、流亡美学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纪实摄影中的“流亡”概念界定
        一、关于“流亡”的界定
        二、20 世纪纪实摄影中的三种“流亡”类型
第二章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历程
    第一节 寇德卡的摄影艺术发展轨迹
        一、探索和奠基(1961-1967):剧院系列作品和《吉普赛人》
        二、冒险与流亡(1968-1987):《入侵布拉格1968》和《流亡》
        三、积淀与救赎(1988-至今):《混沌》和《黑三角》
    第二节 寇德卡和马格南图片社
        一、马格南对寇德卡摄影风格的影响
        二、寇德卡在马格南中的独特性
第三章 寇德卡摄影艺术中的流亡美学特征
    第一节 细碎之间,另类真实——碎片之美
        一、碎片化、偶然化的生活切片
        二、反镜像、反都市的视觉构建
    第二节 忧郁之外,明朗之光——哀伤之美
        一、“生”与“死”的合奏
        二、虚无和荒诞:现代人的无根感
    第三节 诗意坚守,自由奔走——自由之美
        一、去中心:拥抱身份和种族差异
        二、超越性:抵抗媚俗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当代纪实摄影
    第一节 寇德卡对当代纪实摄影的美学影响
        一、推动“记者——艺术家时代”的来临
        二、另一种风景:探索风景摄影的全新语境
    第二节 寇德卡美学风格影响下的案例分析
        一、阿莱克·索斯:《眠于密西西比河》
        二、吕楠:《被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浅谈专题摄影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题选题的确定须预先谋划
    (二)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须广泛
    (三)以具体事例和生动的情节引人入胜,也是专题摄影报道取材的重要形式
    (一)景别变化
    (二)内容要求
    (三)点题照片
    (四)和谐统一
    (一)要素齐全
    (二)语气和格调
    (三)文字弥补图片不足

(6)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研究综述
    1.7 本文创新点
2.纪实摄影与农村
    2.1 纪实摄影及其发展
    2.2 再现农村的纪实摄影与文本选择标准
    2.3 两项影奖中再现“农村”的作品情况统计
3.选择性生产:再现农村的手法
    3.1 与农村有关的视觉符号与形象要素
    3.2 家屋与田野:被摄空间和场景的选择
    3.3 俯视下的黑白世界:色彩和视角的选择
    3.4 镜头下的现状与关系:被摄主体和景别的选择
4.观看与被看:再现农村的建制与权力
    4.1 谁在观看?新世纪纪实摄影的视觉建制
    4.2 摄影传统、视觉建制与凝视:再现农村背后的权力
5.结语与展望:建构农村与再现农村的转向
    1.被建构的农村形象
    2.视觉建制和权力的规制
    3.摄影风格的固化
    4.再现农村的向内转向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入选作品一览表
附录2 :“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历届作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研究 ——以《中国日报》新闻漫画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中国日报》新闻漫画的作品概况
    2.1 题材分布
    2.2 报道类型
    2.3 作品来源
    2.4 发布形式
3.新闻漫画话语的建构过程
    3.1 态度倾向分析
    3.2 话语的建构——事实是基础,意见是导向
    3.3 新闻漫画也要讲导向
4.新闻漫画话语的隐喻过程
    4.1 隐喻在新闻漫画中的地位
    4.2 话语的隐喻——漫画元素隐喻与漫画语境隐喻
    4.3 影响隐喻方式的相关因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9)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2.荷赛中国获奖作品里的中国影像
    2.1 社会历史重大事件
    2.2 日常生活
    2.3 精神世界与审美旨趣
3.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的形式与意味
    3.1 摄影技术:构图与色彩
    3.2 内容题材:形象与场景
    3.3 新闻价值:纪实与猎奇
4.影像生产中的历史与文化
    4.1 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摄影”
    4.2 真实历史冲突里的中心和边缘
    4.3 对“大国崛起”话语的回应
5.结语:自媒体时代的“荷赛”
参考文献
附录 :荷赛中国获奖作品列表
致谢

(10)《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人物报道的研究范围
        1.2.2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非虚构写作研究现状
        1.3.2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研究现状及分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主体
    2.1 观察者:沉浸式观察与记录
        2.1.1 以“我”的在场细致观察
        2.1.2 以“我”的在场客观记录
    2.2 参与者:行动介入与体验感知
        2.2.1 “我”的行动与体验
        2.2.2 “我”的感知与判断
    2.3 叙述者:主体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解与创造
        2.3.1 完善和客观化认知报道对象
        2.3.2 风格化叙事写作
第3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内容
    3.1 独特的人物选题
        3.1.1 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人物
        3.1.2 具有公共思考的学者专家
        3.1.3 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故事的普通个体
        3.1.4 “陌生化”的公共群体
    3.2 丰富的写作参照
        3.2.1 以人物的历史为写作参照
        3.2.2 以人物的阶层和职业属性为写作参照
        3.2.3 以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写作参照
        3.2.4 以人物的作品和价值观为写作参照
    3.3 深化的报道主旨
        3.3.1 以人为本,塑造人物典型意义和价值
        3.3.2 记录个体与时代,展现人物故事和经验
        3.3.3 映射社会现实与公共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
第4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4.1 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原则
        4.1.1 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
        4.1.2 社会调查方法建立可信性
    4.2 故事化写作的叙事艺术
        4.2.1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4.2.2 灵活转换的叙事聚焦
        4.2.3 变化有序的叙述节奏
    4.3 形象化表达的修辞技巧
        4.3.1 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
        4.3.2 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
        4.3.3 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
第5章 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反思
    5.1 反思一:非虚构写作的人物报道之“真”
    5.2 反思二: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角色介入之“度”
    5.3 反思三:准确理解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致谢

四、摄影记者怎样选择报道题材(论文参考文献)

  • [1]荷赛奖新闻类获奖作品的技术面向与价值呈现(2009-2019)[D]. 于千惠. 辽宁大学, 2021
  • [2]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约瑟夫·寇德卡摄影中的流亡美学研究[D]. 冯子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4]浅谈专题摄影报道[J]. 郭军. 中国地市报人, 2021(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新世纪纪实摄影对农村的视觉再现研究 ——以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和“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作品为例[D]. 何国胜. 暨南大学, 2020(04)
  • [7]新闻漫画的话语生产过程研究 ——以《中国日报》新闻漫画作品为例[D]. 徐勇波. 暨南大学, 2020(04)
  •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9]荷赛中国获奖作品研究[D]. 闫明杰. 海南大学, 2020(02)
  • [10]《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金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摄影记者如何选择报道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